我实在是无法接受水仙设定,当初有一本攻是受副人格设定的小说,我看了封面简介就 了,导致我划过去好几次都选择放弃,后来实在是文荒没办法,就把他看了,意料之外的不错,我觉得是因为攻受外形性格都很好区分,完全可以看做两个人,以及我依然讨厌水仙文,甚至是明星自己的同人文,再好看也不行,看一眼就直接 掉。

推文:御佛(o滴神)
简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妖,信仰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和尚,我可以不信佛么?

作为一朵来头很大,实力很差的莲花,

她实在不想被佛坐在屁股底下,

所以,和尚,咱们别信佛了,成魔算了~

菩提本非树,拈花笑凡俗。孽火血莲花,御佛变成魔。
讲的是一朵从荒古存活下来的莲花和假和尚从相知到相爱的故事。女主花莲弱小被男主假和尚救助,后来才知道他们之间早就存在因果关系,在荒古时假和尚把还是莲花的花莲的莲台拿掉,使花莲无法化形,因此假和尚殷漠才救助花莲,从赎罪到相爱过程,男主身份比较厉害。

《鸢回头》读书笔记2

不妨站在今天人类的立场,想象一下我们与两千五百年后人类的关系。我们大约会在两种担忧之间徘徊。第一种担忧,是彼时的人类几乎忘记了我们,尽管他们仍然是我们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直系后代(但愿如此,然而谁能保证不出现其他情况呢?而且这需要进化论在那时仍然有效),但在社会意义上,文化或哲学上,甚至在科学史中,他们对我们的光荣成就弃若敝屣。我们日常念诵的伟大名字,“如泪水消失在雨水中”,只有最显赫的几个,尚保存在历史教材中,却只是在几本最为厚重、只有学者才会光顾的历史书中;我们的连绵战争以及伴随的血汗和歌谣,给缩写为书中的一页,我们引以为豪的科技成就,被形容为粗糙的工具;我们自以为相当成熟的世界观,哲学或物理学的,挤入历史书的首章首节,给漫不经心地贴上“原始”标签;还令我们伤心的,是他们明明继承着我们的经验,却对我们辛辛苦苦总结及传递的生活制度,我们视如瑰宝的格言,我们的教训、禁忌和伦理,以及把一切融合起来的风俗,或者一无所知,或者满不在乎,或者当作猎奇的对象,只留在追求奇异风格的酒吧的墙饰上(假设酒吧这一伟大事物会流传到那个时候)。

第二种担忧与此相反。哪一种未来更可怕,是前面形容的,还是另一种对我们来说亲切然而绝望的景象?设想两千五百年之后的人,在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先进技术的同时,仍然保留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愚蠢和偏见;仍然歧视或仇恨与己不同的人;仍然用火把和石头对付让他们恐惧的先知;仍然同我们一样绞尽脑汁,把珍贵的智力用于如何在队列中占些便宜;仍然头脑薄弱而意志坚决,无视明明可以依赖的知识与教训。这不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我们之前,世界上曾有许多区域,两千年里没有发生什么实际的进步。我们甚至不知道,停滞与进步,哪一种更是人类的常态。

假设我们知道今天某个人的著作,某些规定性的解释,在一千年或两千五百年后,仍被奉为金科玉律,我们是应该欢喜还是应该悲哀?这是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确实有一些是难以(如果不是永不)变化的,那么,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将长期有效。不过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智慧,并不是人类智慧中最精华的部分,实际上,任何时代的人都能够独立地产生这样一批经验,在这些地方,我们之所以使用古典的格言,主要的原因不是我们必须经由前人的教导,而是我们乐于采用现成的表述。

自汉代以降的两千年里,中国社会的演化异常缓慢,如果不是佛教的传人,作为读者,我们大概更难感受到明显的精神变迁。孔子的时代问题,便一直给确定为一件不存在的事情,他的形象,超越时代,像每个人的邻家老人。

然而他不是。他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登过的最高的山是泰山,欣赏过的最美音乐是名为“韶”的宫廷乐舞,喜欢精致的食物,讨厌粗野的人。他是一个智者、有德行的人、搜集书籍的人、长寿的人。他是时代的教师、君主的宾客,由于不谙权术,没有成为他想成为的政治家。他关心的中心问题也是春秋时代很多人的共同理想,即建成一种很少纷争、秩序井然的合理社会。他提出了自己的社会目标,用伦理语言予以形容,至于如何实现,他也想不出办法(复古主义本身就证明着没有办法);所以《论语》的精华不是政治,而是合理的个人生活、德行的个人实践,如何与世风对抗又不陷入激烈危险的情绪。

儒家在战国至汉初的胜利,不在于他们在辩论中处于上风(可以参考好辩的孟子对竞争者的批判,那大多是浅薄的),不在于他们的政治理论更深刻完善(特别是相比法家而言),而在于他们比其他派别更广博、包容,善于改造他人的理论,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人多。孔子无意中建立了最大的门派,在政治上,这一派别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清晰的面目和明显的参与。但继承着孔子的风格。也由于他们的出身,他们几乎垄断了对既有的礼乐制度的解释(而另一些激进的派别不屑于此),民间的图书,也大半在他们手中;君主转过头去时,战国的儒者转而向失意的同行传播自己的声音,蛰伏在战火中,等待机会。当天下厌倦了纷争,君主寻求一种有威严的平静时,他们的保守特征便闪闪发光了。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儒家需要孔子来充当精神上的王,没有这样一位教主,儒家不过是图书馆员和保守派官吏的混合体,很难在王朝的频繁更替中维持自己。两千年来,国灭了又兴,人生了又死,唯孔子不朽。孔子的政治目标是乌托邦式的,甚至可以说是非政治的,至于途径,他并没有给出可能会令后世的尊奉者为难的具体建议,作为日常语录的《论语》,因为语境往往不明,更是易于引用,易于解释。这些都使孔子成为友好的工具,孔子的地位高,大家都欢喜。

做一个可怕的假设。假设《论语》这本书,在下个星期的什么时候突然消失了,我们会怎么样?我的猜想是,几无感觉。原因之一,是《论语》已经渗入我们的文化,特别是语言,它的影响早巳不依赖独立的文本;原因之二,是《论语》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是遥远的,有时我们觉得《论语》中的命题和论断常读常新,如在谈论我们眼前的事,那不过是因为人类生活状态的延续造成了《论语》的这种适用特征,这并不是它的精彩之处,反倒是里面一些平淡无奇的部分。在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决也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如对人要不要和气,和气到什么程度),《论语》有一些很好的处理建议,但对一些人类必须解决以获得进步的问题,遥远的孔子没有回答的责任。

我绝不相信一个黄口小儿会打心眼里喜欢哇啦哇啦背诵他所不理解的东西,不然,世上怎么会有糖果与戒尺?

初中生正当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年岁,他的兴趣像藤蔓一样四处爬伸,有时缠绕住一种事物,有时一触便离开。他品尝各种滋味,形成自己的口味;他观看他人的表达,以鼓励或压制自己的情感;他模仿所有,来找成人世界的人口。他像一个贪婪、急切而且不择手段的程序员,四处拷贝别人的代码,以凑成自己的世界版本,而他的个性,正等待发生。有些书令他发展自己的见解或情感,却往往羞于发布,除非是积攒至盛,才被我们视为轻狂的表达;有些书,他想那既然对成人是重要的,想必有大道理在里面,或者有些用处一其实他本来并无兴趣,而在这类勉强的阅读中,谁也无法判断,他收获的是什么,他的接受与抵抗到底是什么比例。

向未成年人推荐读物,本身就是冒险。我们采取哪种方式呢?我们固然可以用保守的姿态,将各种书本不加分别地摊在他面前,有点像抓周,任他采撷,但这样做,未免拋弃了我们的责任。有人反对干涉,我不知道这样的人,一旦为人父母,看到孩子被色彩鲜艳的封面吸引,或者把手伸向他明知其为不像一读的书,会不会暗中着急,会不会另动心思,将他认为有价值的读物,摆在更显著的位置,或使用其他一些伎俩。如果父母把书买到家里,那时已经按自己的喜好过滤一遍;如果带孩子到书店,会不会用价格、版本等理由拒绝孩子的索要呢?在我看来,父母依据自己口味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为其选择读物,这本身毫无过错,理由之一是在我们所议论的年龄上,孩子并不会全盘接受父母的塑造,家庭不是监狱,学校和街道也不是。如果因为处处存在的强迫与诱导,有人将所有成长环境比喻为监狱,那也无妨,因为这样的监狱有无数种,其间的歧异足以让少年人拥有发展的自由。如果将来孩子没有成为我们所期望的人,我们用不着为当年诱使他阅读过某一本书而后悔,因为没有一本书有那样的能力,使人不再有自我纠正的机会。我们所要小心的,不是引导孩子的资格,而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或之前,考察一下自己的口味,特别是考察一下自己的口味是否在中年之后变得狭窄了。

我们或许采取激进的办法,毫不掩饰地劝诱甚至强迫孩子读某些书,特别是那些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知道,即使怀着厌恨之心,阅读后也将受益的书。这样做时,我们指望有朝一日,孩子会感谢我们,或者即或不然,他也被影响了,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

多数人走中间路线,免于过度控制的风险,也承当应有之责。然而,在这种方针下,为孩子购买、推荐著作,不但没有省心,反而更费思量。前两种家长,或者以丰富的名义,随意买一批书即可,或者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干脆从书架上选出自己喜爱的书,搬到孩子的卧室。而既不愿把孩子的成长交付靠不住的运气,也不想限制他的内心发展的父母,难免对有些书犹豫起来。

幸运的是,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再三掂量。多数读物,本身的性质并没有在流传的过程中给埋没、扭曲;或者,一些书自身足够强壮,如同有自我清洗的功能,里面的故事或道理,足以克服简介或序言所代表的先人之见,洗掉一代代读者或研究家设下的装饰。即便(或尤其)对少年来说,丰富生动的细节和显豁晓畅的论述,因其朴素而拥有吸引力,作为父母,正可放心地将书推荐给孩子,而且,这样的书是很多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沈阳[超话]#:即使是犯了一些错误,那也要比什么事也不做强。每一次的成功都是要经历过失败的洗礼,虽然每一次的失败不会必然送你走上成功的殿堂,还要看你是否善于
  • #教育风采# 【大邑县教育局不忘安全使命,深入校园开展安全督导】11月12 日,大邑县公安局在县教育局安全科王志强陪同下到新场镇学校开展校园安全督导检查。 检查
  • #預約微笑[超话]# 君子之交淡如水,你来我迎,你走我送。相聚时,弹一曲高山流水,三杯两盏淡饮;离散时,吹一支初心共老,万水千山轻描。 风无定,云无常,友情
  • 和我的走走停停吃吃喝喝的1天 说好每年国庆一起过生日的约定今年准时打卡 看了好多好多的帅哥美女 开飞机滴男嘞也太帅了叭!啊—俺要嫁机长!(胡言乱语警告⚠全程都在
  • #国际美陈俱乐部##OIA文创学院#阳光房地产基金旗下MCPOne新都城中心一期商场及SSC上水中心购物商场联同踏入35周年的俄罗斯方块Tetris,合力打造俄
  • 【動物狂想曲】 口口相傳未必就是事實,這只能代表著一個別有心機的人把它傳給了一個長舌的人然後有一個傻白甜相信了它。 “可是她那麽用心去照顧花草,她是個好女孩”。
  • #李现抵达之谜# lx #李现剑王朝# 不骄不躁、谦逊低调、谦和有礼、真诚坦荡…这些仅从李现的一个双手合十的小小举动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个有多优秀的人… 无论是几
  • 重新发一遍,就想发。 我好想去北京啊,好想在冬天去北京。以前是3月份去的,算初春?从平院坐了一晚上硬座到的,人很多,没怎么睡着,下了火车就直奔南锣鼓巷,结果太早
  • 【克洛普:没人想要11月的第一名 我们的目标是明年5月的榜首!】利物浦3-1战胜曼城,联赛主场46场不败,创队史最长纪录!赛后,红军主帅克洛普坦言:“我们完全专
  • 11.21 这是半夜起来的更新,昨晚实在太难受了去打了针吃了药就睡觉了[失望]半夜醒了之后感觉好多了,被白天突如其来的更新冬季安全教育板报通知周五查吓到,真的是
  • 【我的本命-張國榮-芳華絕代】 已不記得是看哪部影片認識你,但粉上你的不是你的電影,而是你的歌聲!! 但當時你已退出歌壇!!樂壇已從張譚時代轉換為4大天王的時
  • 123 11月持续到春节前的一年一度忙碌时,躺平任嘲 4 说好今年再上台就是 ,结果被点名 汪汪汪 56 被安利的电影,下架前抽空补。切身体会不了两个小朋友的互
  • #凤凰跪# 首先表明身份:创造营营粉 不是前辈粉也不是呱家粉 看了科普,还特意去问了我的一个粉前辈的好朋友,清楚的明白了“凤凰跪”的来源和意义,理解前辈粉的心情
  • 爱当然耗费生命力,我把爱给他,让他可以大胆去爱,我自己仿佛生命力受到了损坏。 从摇滚里回点血,因为这些人啊(尤其是刺猬)都是在那生命力去给这个世界唱啊,石璐的鼓
  • 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只有春绿冬黄,你才能感受自然的交替;只有晴雨交错,你才能领略外界的变幻。痛是一种钙,
  • 今天下午本来只有一个连堂课 突然被加了实验课 所以一下午两个连堂4节小课都是同一门课 我上了3节小课签了两次到[微笑][摊手] 我和黄某因为一个太困一个太饿
  • 散文|金秋已逝,静候一窗霜花(原创) 作者:赵凤宝 最后一片秋叶,在那一抹橘黄色的夕阳映照下,悠然地飘落,我似乎听到了初冬的脉搏。眺望初冬的夕阳余晖,漫无目的
  • #VA资讯# 刚刚落幕的重磅特展“克里斯汀·迪奥:造梦设计师”在为期7个月的展期里(2019年2月-9月)共接待了近60万观众(594,994人次),超过了此前
  • 下雪了,不知道是冬负了雪,还是雪背叛了冬,你本该与冬为伴,却与春牵手,人们该赞美你的矜持,还是该指责你的姗姗来迟。你若与冬同行,或许会更幸福一些,因为冬会用它的
  • #林更新[超话]##林更新严谨# 看了相遇离别的片花,不长,才1分30秒左右,整个叙事完全是围绕严谨展开,初步勾勒出严谨这个人物的特点:人靓腰细屁股翘,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