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教授照料母亲变全天候女佣,看赡养老人对于中年人的各种沉重

北京大学一位教授自称现在无异于全天候的女佣,再怎么努力看护年迈患病的家长,家里常年始终弥漫一股屎尿味。

胡泳的看护经历在本月初写入一篇题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长篇文章,瞬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屏。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

他的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不久,今年85岁的母亲三年前确诊重度的阿尔兹海默症,以致她现在无法自理,所有的行为方式与三岁儿童没有太大差别。

在他看来,正常情况下,人们生活在一个有序的世界里,所有的运转可控。“一旦越过了边界的那面墙,你会发现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个陌生世界里的最高法则就是:你什么也控制不了。而身体的禁忌、人的羞耻感、屎尿屁,都在墙的那边。”

中国多年来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促使人口结构快速变化,一般家庭的结构为“421”型(四名祖父母、两名父母和一名子女)。(路透社)

例如,母亲现在需要人喂饭,胡泳就得做一些她能吃的食物,“剁得碎碎的,给她戴上兜兜,一口口的,就像给小孩喂饭一样”。
胡泳的经历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一方面是因为他即便拥有北大教授的光鲜身份,也避不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残酷与沉重,让人感慨;另一方面这也在在说明他的困境是很多中年人面临的共同困境,并且可能是好些人的未来隐忧。

中国每六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一名无法自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率更是达到40%左右。(档案照)

如果不那么幸运,他就会遭遇很狼狈的时刻。“差之毫厘,意味着加倍的擦拭、清理、换洗,更不走运的日子里,你做这一切时,对方在玩屎。”

养老和看护服务也因此开始受到重视,但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当前的建设仍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社会对年长者的友好程度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胡泳在文章中说:“人生是从屎尿屁开始的,最后也归于屎尿屁。这是人生的基本常识,只不过我们用各种东西掩饰它。我们发明各种委婉语,巧妙地觉得它不存在。没有必要掩饰。这就是真相,人生的真相。我母亲现在在家里随处大小便,不是真的随处大小便,而是使用移动的坐便器,所以屋子内常年弥漫一股屎尿味。而这就是人生真实的味道。”

独 生子女 看护任务更艰难

这位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任职的教授是胡泳。作为一个正值盛年的人,他自称是典型的“三明治一代”。

随着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预计这个赤字还会扩大,现在是看护者的人,或即将成为看护者的人,迟早也会成为需要看护者的人。

除了处于忙碌的事业巅峰期,胡泳下有未成年的子女,上有需要照顾的老人,而且是患病的失能母亲。这样的家庭情况让他近年来成为24小时女佣时时刻刻照料母亲的日常生活。

可以预见,中国下一代的看护者——独生子女一代,将面临更为艰难的看护任务。

不过现实是,人们一般不愿把这样的生活现实拿到台面上来谈,生老病死亦然。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半失能、失能和失智老人约4400万。这意味着每六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一名无法自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率更是达到40%左右。

对胡泳来说,母亲如今无法控制自己大小便,没有意识地可能在任何地方排泄,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他尽量不给母亲用成人纸尿裤,也不愿把她送入养老院,一方面是心疼她,一方面是担心会有其他负面后果。

掌握母亲的排泄时间,因此成为胡泳天天的核心挑战。除了观察食物摄入量,留意她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流质食品,并计算消化时间,也要神经质地反复追问她:

“你现在要不要尿尿?要不要大便?”

“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看护,与被看护,乃至晚年生活和生命最后一程,是所有人早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却是许多人因种种忌讳而避开的课题。胡泳公开他的经历,并且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恰恰说明思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与其回避,不如直面问题,早些思考规划,否则恐怕难逃晚年生活在屎尿味中。

胡泳接受凤凰网的访问时说:“生老病死四个字当中,‘生’只是一个字,‘老病死’是三个字,它们在人生当中占的分量,要比生大多了。我们总是假装只在意生这一部分,老病死虽然存在,我们却尽可能不去想它,尽可能地躲避它,掩盖它。”

“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提前越过这面墙,去看到那些东西,因为那个世界早晚会侵袭而来。因此,掌握有关黑暗的知识,培养面对黑暗的态度,积攒对抗黑暗的勇气,都是越早做越好,而照顾失智老人的一些绝望瞬间,就是越到墙那边去的瞬间。”

【成年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摘编)

存钱,运动,独处
人活一辈子,功成名就也好,一事无成人也罢,最后都要归为死亡,化为尘土。体验好这一场过程,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想要给人生一场美好的体验,只需要做好三件事:存钱,运动,独处。

A、存钱,是生活的底气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年人的崩溃,是从缺钱开始的;老年人的心碎,是从伸手要钱开始的。其实,中年人的崩溃和老年人的心碎,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已注定,存钱和不存钱的人,过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金钱不仅可以给你带来高品质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给你生活的底气,帮助你抵御各种猝不及防的意外和风险。

比如突然卧病在床的父母,你得有钱去治疗。需要进一步深造的孩子,你得有钱去支撑。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衣食住行到处都需要钱。没有钱,你连自己的家庭都撑不起来,更别说什么尊严和事业了。

人到老年,没有钱你就是儿女的负担,社会的包袱,晚景凄凉是注定的结局。

学会存钱,我们才有能力应对人世间的风霜雨雪。

B、运动,是健康的法宝
美国运动医学会:“对于一般的成年人,合适的运动量是:一次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一次进行20-60分钟的较大强度的运动。也可以分成多次进行,但是每次的运动时长不应该低于10分钟。这样每周运动3-5次。”

流动的河水不会腐朽,滚动的门轴不会生虫,同样经常运动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运动,就像闲置在车库里的车子,身体的各项功能会急剧退化,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层出不穷。坚持运动,才能减缓衰老的速度,尽可能的避免疾病的发生。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坚持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法宝,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

C、独处,是快乐的源泉
余华所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有很多玩伴,因为大家都没事可做,需要结伴来打发时光。成年后蓦然发现,每个人都挑起了重担,家庭,事业,人情世故,被割裂在一个个小圈子里面,曾经的玩伴越来越疏远,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于同频共振,孤独成了生命的常态。

如果你不能接受孤独,经常在虚伪做作的人群中麻痹自己,就会迷失了自己的灵魂,仍然过的不开心。如果找不到人群,就会被寂寞的毒蛇吞噬,苦不堪言。只有接受生命的百年孤独,接受独处,爱上独处,才能得到内心丰富的宁静,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结语
我们都是小人物,不必追求事业有成,万众瞩目,只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拥有一定生活的底气,就是我们对这场人生做出的最大努力了,就是真正的人间值得。
'

北京大学一位教授自称现在无异于全天候的女佣,再怎么努力看护年迈患病的家长,家里常年始终弥漫一股屎尿味。
“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
三明治一代
这位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任职的教授是胡泳。作为一个正值盛年的人,他自称是典型的“三明治一代”。

除了处于忙碌的事业巅峰期,胡泳下有未成年的子女,上有需要照顾的老人,而且是患病的失能母亲。这样的家庭情况让他近年来成为24小时女佣时时刻刻照料母亲的日常生活。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上有需要照顾的老人,下有未成年的子女。(互联网)

胡泳的看护经历在本月初写入一篇题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长篇文章,瞬间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刷屏。
他的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不久,今年85岁的母亲三年前确诊重度的阿尔兹海默症,以致她现在无法自理,所有的行为方式与三岁儿童没有太大差别。
例如,母亲现在需要人喂饭,胡泳就得做一些她能吃的食物,“剁得碎碎的,给她戴上兜兜,一口口的,就像给小孩喂饭一样”。
对胡泳来说,母亲如今无法控制自己大小便,没有意识地可能在任何地方排泄,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他尽量不给母亲用成人纸尿裤,也不愿把她送入养老院,一方面是心疼她,一方面是担心会有其他负面后果。
掌握母亲的排泄时间,因此成为胡泳天天的核心挑战。除了观察食物摄入量,留意她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流质食品,并计算消化时间,也要神经质地反复追问她:“你现在要不要尿尿?要不要大便?”
如果幸运,胡泳抓准母亲的消化与排便过程,她既没有尿湿裤子,也没有拉在被窝里,他会觉得这一天特别有成就感,但他坦言这其实是他每时每刻要做的事,天天如此。
如果不那么幸运,他就会遭遇很狼狈的时刻。“差之毫厘,意味着加倍的擦拭、清理、换洗,更不走运的日子里,你做这一切时,对方在玩屎。”
胡泳在文章中说:“人生是从屎尿屁开始的,最后也归于屎尿屁。这是人生的基本常识,只不过我们用各种东西掩饰它。我们发明各种委婉语,巧妙地觉得它不存在。没有必要掩饰。这就是真相,人生的真相。我母亲现在在家里随处大小便,不是真的随处大小便,而是使用移动的坐便器,所以屋子内常年弥漫一股屎尿味。而这就是人生真实的味道。”
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
胡泳的经历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一方面是因为他即便拥有北大教授的光鲜身份,也避不开“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残酷与沉重,让人感慨;另一方面这也在在说明他的困境是很多中年人面临的共同困境,并且可能是好些人的未来隐忧。

中国每六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一名无法自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率更是达到40%左右。(档案照)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半失能、失能和失智老人约4400万。这意味着每六名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就可能有一名无法自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失能、半失能率更是达到40%左右。
不过现实是,人们一般不愿把这样的生活现实拿到台面上来谈,生老病死亦然。
胡泳接受凤凰网的访问时说:“生老病死四个字当中,‘生’只是一个字,‘老病死’是三个字,它们在人生当中占的分量,要比生大多了。我们总是假装只在意生这一部分,老病死虽然存在,我们却尽可能不去想它,尽可能地躲避它,掩盖它。”
在他看来,正常情况下,人们生活在一个有序的世界里,所有的运转可控。“一旦越过了边界的那面墙,你会发现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个陌生世界里的最高法则就是:你什么也控制不了。而身体的禁忌、人的羞耻感、屎尿屁,都在墙的那边。”
“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提前越过这面墙,去看到那些东西,因为那个世界早晚会侵袭而来。因此,掌握有关黑暗的知识,培养面对黑暗的态度,积攒对抗黑暗的勇气,都是越早做越好,而照顾失智老人的一些绝望瞬间,就是越到墙那边去的瞬间。”
胡泳坦言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允许他拥有比其他工作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且也有兄弟姐妹可以分忧解难。
独生子女 看护任务更艰难
可以预见,中国下一代的看护者——独生子女一代,将面临更为艰难的看护任务。
中国多年来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促使人口结构快速变化。根据2022年底发布的《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80岁至84岁的老年人平均孩子数量为四个,70岁至74岁的老年人平均孩子数量仅3.5个,60岁至64岁的老年人平均孩子数量仅为2.8个,其中仅有一个孩子的老人占11%。未来,老年人拥有的孩子数量还会不断下降。
由于特有的“421”型家庭结构(四名祖父母、两名父母和一名子女),这些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分担看护责任,因此一个人要照料两个长者,经济情况也可能导致他们负担不起保姆或养老院服务。

中国多年来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已促使人口结构快速变化,一般家庭的结构为“421”型(四名祖父母、两名父母和一名子女)。(路透社)

《中国新闻周刊》引述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分析,面对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随着“421”型家庭结构已然形成,空巢家庭逐渐增多,个体家庭已很难承担起老人的长期照护负担。同时,社会力量提供的专业照护服务明显不足,形成了“照料赤字”。
随着中国社会日益老龄化,预计这个赤字还会扩大,现在是看护者的人,或即将成为看护者的人,迟早也会成为需要看护者的人。
养老和看护服务也因此开始受到重视,但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当前的建设仍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社会对年长者的友好程度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其他相关措施,例如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养老金来源、看护领域引入人工智能、鼓励生育,甚至安乐死合法化等种种探讨还需进一步研究。
看护,与被看护,乃至晚年生活和生命最后一程,是所有人早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却是许多人因种种忌讳而避开的课题。胡泳公开他的经历,并且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恰恰说明思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与其回避,不如直面问题,早些思考规划,否则恐怕难逃晚年生活在屎尿味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款合资SUV被严重低估!211Ps+爱信8AT,仅售16万多!
  • [心] 静好的时光里,春醉人艾醉心,想你,我的世界里自从有了你,每一次的思念,都有一场美好的期许,那是内心的告白。草荣草枯,那是岁月的更迭;花开花落,那是別致的
  • 如果你仔细倾听内在的理性与真理之声(这个声音或许在某些时候会变得微弱,但它一直都在说,你不是从根儿上就错了)你就可以努力去解放自己,重新找回身上被遗忘已久的天赋
  • 用命换钱的事,还是算了,留个健康的身体,不麻烦别人,就很好了。13.善解人意是什么东西,委屈我自己让你开心是吗?
  •   作者:Sera睡醒了夏沐长空蝉鸣远,目不染尘仍少年[鲜花]初见[微笑趣泡]八年前的夏末,一个阳光斑驳的午后,那个画中眉目清澈却带着淡淡孤独的白衣少年撞入我的
  • 清澈的河水中,游弋着许多高原上特有的细鳞鱼。山村里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长年“哗啦哗啦”的响着,伴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树上的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欢快地唱歌,
  • ③如果可能的话,有没有玩得好的朋友帮我签到(其实不签也没多大事)。8、只要我足够沙雕,烦恼就追不上我。
  • 【#与伦共品百味人生# 【唯爱❤️嘉伦】#与爱奇艺的记忆片段# 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年华里,总有一些相遇,摇曳于岁月的枝头,婆娑生香。
  • 【虎年被诉第一“虎” 河南原政法委书记甘荣坤将在常州受审】】2022年2月9日,最高检官网发布消息称,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涉嫌受贿案,由国家监委调
  • 虽然我没有看一闪一闪亮星星,但是也在微博和小红书被看的差不多了,而且我真的觉得张万森好帅啊完全就是长在我审美上的男人,痞帅痞帅的,但是剧情实在有点虐,不忍心看,
  • 福州这家全时段西餐厅,我整整爱了5年‼️从清晨到深夜,你能看到魔时不同的样貌与风姿~✔️它搜罗了全球美食,把西式浪漫搬进一日五餐✔️专业的主厨团队,菜品精致,出
  • 连续使用了一周,中间有熬夜,但是皮肤呈现出来的状态还是很饱满的,皮肤看起来细腻透亮很多,至于抗老的作用,短期内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对于由干燥引起的干纹有抚平的效
  • @酷威文化 #中读 每天一本书# #转发赠书[超话]#『#鲸图赠书# 』1⃣0⃣1⃣7⃣浓缩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公开课(圣诞讲座)"精华→《#
  • 家长怎么做:经常性的鼓励和沟通会让家长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 11-12岁孩子表现: 自我独立意识增强,反复无常是常态。家长怎么做:耐心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出
  • “你可以从我构建每个项目的视觉结构的方式中感受到这种背景,”他解释说,与 Erwan Frotin 和 Philippe Jarrigeon 等摄影师的合作帮助
  • #中药[超话]##每日一方剂# 桔梗汤中医方剂名,岀自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
  • 第二部分是标记附近交位移(经过测试自己点爆炸果实不算,所以强制位移应该是不算的)或者被e命中了的敌人,对这个敌人的下次普攻(动作类似塞纳抽魂那一下)或者Q,W会
  • 第一,找涨幅最大的那支股票,如果一个板块里面有涨停的股票,那么率先涨停的就是龙头股了。17.《For You》–“你那么擅长安慰别人,一定度过了很多自己安慰自己
  • 要在推动军民协调发展、美好生活共建上展现新作为。希望驻信部队积极参与信阳美好生活的实践,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全面实施“1335”工作布局,加快
  • 能封的房子,就是不给查封,这就是石家庄长安法院的法官的办事效率,老百姓苦不堪言,有我的钱,朋友的钱,又到年末,老赖张瑞丽电话不接,换号,微信拉黑!要求诉前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