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iden:遇到焦虑该如何化解? 来源:吃惑 】

编者按:

经常看到很多人在网络上倾吐自己焦虑的情绪,这份焦虑常常会让我们错过了生活的美好。焦虑是什么?为什么焦虑?抵触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化解焦虑?很多人在焦虑中度过每一天,会在不知觉中放大问题,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放在“火”上烤,让自己处于不舒服的状态,抑郁、苦恼、内心紧张、失眠,甚至丧失了人生的追求和意义。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焦虑,但是可能无法化解这份焦虑。

正文:

现在是周五的傍晚,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坐在车上想,疲劳的一周终于结束了。难得的周末,我要把这一周以来一直想做却因为工作繁忙而没做的事情逐一做完。比如,该去逛街买双运动鞋了,要换季了需要收拾一下衣柜,昨天某位老师开了直播课我得听听回放,还要悠闲地做瑜伽、做冥想,对了,还要把那本书看完,今晚回家就看……

转眼回到了家,妈妈已经准备好晚饭,我很开心,不自觉地就吃多了,而且因为吃的有点撑、有点难受,我就决定先躺着看看小说,转移一下注意力,等难受劲儿过了,再去做事。可是,被小说情节吸引的我,逐渐丧失了自制力,什么都不想管,只知道看下去。等到看完了结局,忽然发现时间已经到了凌晨5点。天啊,我竟然看了一夜,而我那些想做的事情却一件也没有做。

看着窗外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我慌忙拉上窗帘,满心愧疚地睡去。

第二天中午12点多才醒,胡乱地吃了点午饭。吃完饭,我想,我想做的那些事情啊,多少做一点吧,于是开始把柜子里的衣服都翻出来,准备好好整理一番。可是,整理到一半,疲劳和困意不断袭来,我不由自主地又拿起了手机、躺到了床上,任由满地的衣服就放在那里。

然后,就像着了魔一样,我又熬夜了、又起晚了、周末又荒废了。

等到周末的晚上,我焦虑得不知做点什么好。麻木地整理着地上的衣服,然后去洗漱、睡觉,同时心里期待着下一个周末……

什么是焦虑?

「一种担心、紧张或不安的感觉,
通常与即将发生的事件
或者结果不确定的事情有关」
这是焦虑的定义。

焦虑其实是一种正常的感觉。
没有它,人类不会进化到今天。

我们曾经需要焦虑,
因为有了它,
我们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
能够对周围的动静有足够的警觉。

然而到了今天,
焦虑已经不再是必需的。
但我们对它依然有着相同的反应。

焦虑本身是无害的,
是我们对焦虑的反应和抵触造成了问题。

想象一下,
如果现在我对你说:
某某某,我准备“注射”一些“焦虑”到你的身体里,
请保持冷静,
不必担心。

在这种情况下,
你可能不会抵触,
不会做出反应。
你知道它即将到来,
会对自己说:
“焦虑”快要来了,
这会是什么感觉?
我来体验一下...

焦虑会让人不舒服,
但我们感觉焦虑的时候,
并不表示我们处于危险当中。

在我们人类的进化史中,
焦虑曾经意味着危险。
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
你会做什么?
你需要战斗,
或者你需要逃跑,
或者你一动不动。
这些反应都要求你紧张起来。
这些是我们通常对危险、
对焦虑做出的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
焦虑极少极少是因为我们受到攻击。
当你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焦虑,
当你因为公司业绩不好而焦虑,
当你因为自己发胖了而焦虑,
这些焦虑并不意味着你处于危险状态。
可是当我们感觉到焦虑时,
我们仍然会做出面临危险时的反应,
我们仍然会紧张起来,
准备战斗,准备抵抗。

事实上,
完全相反的反应才是恰当的。

经历焦虑的时候,
只要我们认识到
这个情绪原本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不需要对它作出反应,
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焦虑只是一种不舒服的情绪。
当你不舒服的时候,
你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放松、深呼吸、让自己感到舒适。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采用的方式是相反的:
紧张、抵抗、进入战斗或者逃跑模式。
我们往往陷入这种模式,
使焦虑变得更加持久。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让焦虑存在,
意识到焦虑只是一种不舒适的情绪,
并且思考一下:
我该如何缓解这种不适?
然后对自己说:
我需要平静自己,
让自己舒服,
注意呼吸,
而不是战斗或者逃跑。

你可能会说:
好吧,这听起来很有道理。
我不要紧张,
不要增加焦虑,
不要提高肾上腺素,
我需要能够接受我的焦虑,
放轻松,
并允许它的存在,
但我该怎么做呢?

焦虑时可以做什么?

第一件你可以做的事,
是“识别”和“命名”焦虑。
这个方法非常强大。
因为焦虑的特点是
越模糊它越强大,
越紧张它越强大。
因此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如果你能对自己说:
“哦,我正在感觉生存的焦虑。”
你有意识地“识别”它。
给它“命名”,
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步。

接下来你有4种选择。

(一)

第一种选择是抵制它,与之抗争。
因为有这种情绪而生气,
我们会去抵制这种感觉,
去推它,去与它抗争。
我们对此感到非常紧张,
结果当然就是使它变得更为严重。

想象一下,
有人来向你挑战,
他开始与你争吵,
并向你大吼大叫。
如果你大声地吼回去,
甚至挥起了拳头,
你是不是会让这个场面愈演愈烈?

可是如果同一个人
大喊大叫向你走来的时候,
你只是一直微笑,
不试图阻止他,
这可以是你对付焦虑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焦虑,
并想对它做出反应的时候,
你会引发一场与自己的战争。

(二)

第二种选择是对它做出反应。
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开始慌张,
开始坐立不安,
开始对别人大吼大叫。
我们开始追赶进程,
开始熬夜,
开始被焦虑牵着鼻子走。
就像在逃跑的我们的祖先,
被黑熊追着跑,
你越跑它越追。

(三)

第三种选择是避开它 。
我们的选择通常是假装没看见。
“我没有焦虑,吃点东西就好了”
也有人选择喝酒来避开,
有人选择拼命地工作来避开,
有人选择打开微信麻醉自己...
其实你越假装它不存在,
越是感觉危险就在身边。

这是暴饮暴食的人的通病。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
每当你不再避开的时候,
焦虑会像一道闪电击中你。
“天啊,发生了什么事情?”
潜意识里你会感觉有什么不对,
但又记不起来那是什么,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这是因为,
你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为什么焦虑上,
而是吃到自己撑了,
然后对自己说,
我焦虑是因为胖了,
我焦虑是因为停不了嘴...

避开焦虑似乎暂时是有效的,
就如同吃了一块蛋糕,
能解决那一刻的焦虑。
它确实成功地让我们分心了,
在美好的地方小歇了一会儿,
但某一天你不再避开它的时候,
焦虑就马上回来。

(四)

最后一种选择是积极地接受它。
要注意是积极地接受,而不是放弃。
当你接受某一样东西,并且拥有它,
你才有改变它的能力。

积极地接受,
也意味着你需要做些什么。
它要求你静静地目睹和观察焦虑。
当你能站在观察者的角度,
看着自己去思考,
看着自己去感觉,
你会注意到,
你不仅仅是那个在感觉、在思考的人,
而且能够与那个跟大脑无关的你取得一致。

我们可以运用“允许”这个词。
如果我允许你做某件事,
它立即给了我权利。
同样的,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如果你“允许”它,
你就突然有了权威感,
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样做并不会让焦虑消失。
相反的,你是允许它的存在。
只要你允许它,
你就又有了一切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好好想一想,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你能不能不去抵抗它,
不对它做出反应,
不回避它,
而是“允许”它。

你可以对自己说:
停下来,随它吧,
它是无害的,
它只是在脑子里嗡嗡作响的声音,
仅此而已。

焦虑很会装,
它假装我们身处危险,
它假装我们需要对抗它,
需要逃跑,或者需要一动不动。
但事实上你只要停下来,
一切都会OK。

当你认识到自己处于焦虑之中,
你可以提醒一下自己,
你有四种选择。
留意一下自己在做哪种选择:
哦,我在抵抗它,
哦,我在对它做出反应,
哦,我在逃避它,
哦,我在积极接受它。

当我们意识到,
面对焦虑是不舒适的,
它是我们人类正常感知的一部分,
它是让我们人类得以生存到今天的情绪之一,
我们就可以开始改变与焦虑的关系。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
焦虑不再像从前那么有用,
但它依然存在,
它依然是我们的一部分。
我们认识它,
我们理解它,
它不需要控制我们的生活,
我们不必抵抗它,
我们不必对它做出反应,
我们不必回避它。

要想主动地接受它,
首先最重要的是提醒你自己:
并没有什么糟糕的事情发生,
它只是焦虑,
只是一种情绪。

你去接受它,
但并不意味着你去放弃,
它意味着你收回了你的力量。

克服焦虑的方法

每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那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想法。
举个例子,
当你走在森林里,
突然听到旁边的树丛里有声音,
这个声音本身不会引起你的焦虑,
而是你的想法:这里是不是有熊?
是想法本身引起的焦虑。
即使你真的看到了熊,
也不是熊引起的焦虑,
而是你害怕被熊吃掉的想法
引起的焦虑。

当你感到焦虑,
并且提醒自己
“我感到焦虑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想法”,
那么你应该好奇你在想什么。
因此当你非常焦虑,
很想去对抗或者逃避的时候,
最好的办法是将所有的想法写下来。

当你把引起焦虑的想法
一五一十地写下来,
你会发现你的脑子如同疯人院,
你会意识到:
说真,这就是我刚才的想法吗?
如此不合逻辑,
如此没有意义。

你一直写一直写,
你会意识到:
“我怎么可能不焦虑?
看看这些想法,我不焦虑才怪了!”

这些想法,
换了别人可能也会焦虑。
这些想法不是现实,
这些想法不是事实,
这些想法只是你选择这样去想的。

你不需要马上改变这些想法,
一下子去到开心的世界,
你只需要注意到,
这是你焦虑的原因。
当你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与尝试改变、对抗和忽略它相比,
你与缓解情绪的距离缩短了千万倍。

总结

每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
那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或多个想法。
首先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
把它们从你的脑袋里提出来,
记在一张纸上。
然后提醒自己:
我感到焦虑的原因
是因为我在想所有这些想法,
这没关系。

不要尝试改变焦虑,
也不要为自己有这些想法而生气,
这样做没有任何用。

你只需要看着这些想法,
然后对自己说:
我明白了,
就让它这样吧。

如果你急于摆脱焦虑,
那是因为你没有在“允许”它,
你害怕去感觉它,
这是没有用的。

你越能够接受它和感觉它,
你越容易渡过这一关。

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
你脑子里的想法是什么?

我猜你还喜欢:
面对这块蛋糕的冲动,我要怎么解?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https://t.cn/Ryh9BSf

【一天一句《法华经》493】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亦未为难。

若以足指,动大千界,远掷他国,亦未为难。

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亦未为难。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暂读此经,是则为难。

假使劫烧,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是则为难。

若持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令千万亿,无量无数,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于无量土,从始至今,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明心见性,要弘扬《法华经》,这是难事。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你说这个冤枉不冤枉呐?最简单的事情变成了最难,这是我们众生的执著。当你读懂了《法华经》,读懂了《楞严经》的时候,你知道《法华经》《楞严经》最简单!你过去认为是「我吃饭」,你都错了,你都不懂什么叫饭。那个饭是饭吗?那个衣服是衣服吗?你一切的知见全部都颠倒了。许多人讲《阿弥陀经》最好懂啊!一读就懂。但是,你读懂了《法华经》《楞严经》才明白,这《阿弥陀经》你一句都不懂,一个字都不懂,连谁是你的老爸老妈你都不懂。他是你的老爸老妈吗?他一百年前是你的姥姥,一万年前是你家里养的一条狗,一亿年前是杀你的那个强盗,二亿年前是你的小外孙……你说你认识谁呀?我再告诉你,在三万亿年前他就是白骨精,你相信不相信?四亿年前他就是一堆臭狗屎,五亿年前是一个乌龟,你说他到底是谁呀?你不懂《法华经》《楞严经》,你谁都不认识谁!好好想想这个道理。
那么懂了以后呢:姥姥姥爷也好,释迦牟尼、阿弥陀佛也好,泥巴瓦块也好,都是你呀!都是一个念在变现啊!你这个时候要自己打自己嘴巴:「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把它看的那么那么难。」佛在《楞严经》又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成佛易如反掌,哪里劳你苦修?没有那回事。这里又讲多难多难。所以佛说难说易,全在审时度势。
有些人认为把佛说成牛屎狗粪,他浑身汗毛直竖,是不是啊?这就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执著,以这种心态,你将来很容易走火入魔。歪魔邪道魔鬼就是利用你这种分别心,他示现庄严相来戏弄你。你看看《楞严经》第九卷讲的五十种阴魔境界——那些魔鬼都是示现毗卢遮那佛,没有哪一个示现青面獠牙的魔鬼来做你的师父;魔只会示现庄严相,他不会示现恶相来引诱你。我们往往在定中看到那些庄严相,欢喜心;看到恶鬼相他知道来找师父:师父啊!我看到什么什么了,你救救我啊!如果看到什么庄严相的话来讲啊,他还来教化师父:「师父啊!我证果了!」就是这个样子。师父把他批评一顿呢,他生烦恼了,好像师父是嫉妒心,还发信息来骂师父:你知道吗?我已是证果圣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PU性能高通没有发布8cx CPU内核的性能数据,因此我们无法把它与英特尔酷睿i5芯片中CPU进行直接的对比比较。PCWorld对骁龙835和英特尔酷睿i5-
  • 不久生了女儿下来,她向L叹气说:“现在想要离婚也难,因为有了小孩子了呀。人是要先努力,才赚钱的,不是先有钱再努力的更是要先好好工作,才能做到生活自由,独立自主,
  • 四川银行与18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授信额度600亿元,涵盖“10+3”现代农业、“5+1”现代产业和“4+6”现代服务业,四川银行是位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之首
  • 为了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欧美从来不会顺利满足中国企业的采购需求,不但价格高得离谱,还总是说:“实在抱歉,只有这么多货了!一方面,他们卖给咱们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是
  • 就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搏风击雨中,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拥有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帆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断前行,让青春
  • 18日下午购买完高铁车票,客人们打算到吴忠市区去住,并且选择到闹市区的国强手抓用餐,结果被董师傅劝阻了。”近日,宁夏客车司机董文军被众多网友点赞截至10月21日
  • 不管你皮肤敏感、还是颜色层次特别重一定要选择我们的PRO无创除色仪。#浓睫术[超话]#不同的红眉不同的反应(浅层红眉如下图)基本提取一次即可干净✔️你了解哪几种
  • ‖美食探店‖千里寿司好友请吃饭,年前就说要带我来这家吃,一直拖到现在 店铺真的很不好找,我跟着导航走到了中山公园后面,绕了一圈又走回来,其实就在靓靓的对面,夏氏
  • 丁元英说道: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则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之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修者以律制心。有信无证者虽
  • 最开始点了两份肉,还没吃就完了,又加了两份肉,期间服务员让玩“你划我猜”的游戏,我对划马老板猜,“天生一对”“偷看美女”“小拳拳捶你胸口”[求饶],这都小意思[
  • ​从微信​只有​几十​人,到​三百多人,我​发现自己又​进不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创业​女性,还能​在她​们​面​前侃侃而谈,​从中还​发现很​多同频的人,从
  • 同时,可能因为电影时长缘故,于和伟饰演的周乙,在计谋和策略上展现的不多,毕竟也不是主角,但依旧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热血有情感的“双面特工”。在敌方卧底时,他能面不改
  • #春季注意事项# 一、注意过敏,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伴随着漫山遍野的鲜花,但是,花好却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大家都知道,有的人天生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过敏体质,可
  •   下一步,尼山镇将继续依托“信用银行”项目建设,提高居民的诚信意识,激发居民信用建设的主动性,为建设“东方圣城·幸福曲阜”提供坚实信用保障。】十年风雨兼程十年
  • 炒股,大道至简,身边有个朋友,他对K线的理解和研究很到位,其中独创的“三阴不破阳”战法,成功从6位数到8位数,如果你也想快速做大,认真看完以下内容!而如果你乐于
  • 陕西齐峰果业响应“东扩南移”政策号召,在汉中市城固县投资3500万元,建设1000亩高标准数字化猕猴桃示范园,带动种植户发展1万亩,形成陕南高品质猕猴桃产业带。
  • 真感情,是一天天换来的真感情,不用钱买,而是用心交换的。你真,我也真,你远,我也远,只有人心换人心,真情换真情,才能历久弥新,互相珍惜!
  • 12.今天的风是秋天的信差13.我想在秋天储存浪漫,好在冬天馈赠于你14.想了一百个关于秋天的文案,都不及这一刻恰好吹来的晚风15.秋天有信 秋月无边16.初秋
  • 吃夜宵的忽略day2⃣️早 尹氏汤包 上午 中山陵 下午转酒店,睡午觉 晚上出动夫子庙day3⃣️早 睡了了懒懒的懒觉,而后张大厨下厨 中午出发总统府
  • 观想一法虽好,必须了知所见佛像乃属唯心所现,若认做心外之境,或致着魔发狂,不可不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