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榷》中关于利玛窦的记载

《国榷》这本书的作者是谈迁,明末清初的人,他横跨了两个朝代。这本书他从1620年开始写,一直写到1654年。因此,他对于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很了解的。

在《国榷·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记载了利玛窦第一次来京献贡之事,内容几乎和《明史》的记载一模一样。(见图1)

但万历三十八年中记载利玛窦去世后安葬的内容中增加了一些信息:
《国榷·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壬寅,葬夷人利玛窦于口口门外。利玛窦大西洋欧罗巴国人,入广南,兼通儒书。所著《交友论》《山海舆地全图》等书。制自鸣钟、铁琴、地球等器,俱巧异,其游南京。礼部右侍郎沈漼奏逐之曰:访闽海则佛郎机人,其王丰肃,原名巴里狼雷。先年同党诈行天主教于吕宋国,夺之,改号大西洋,谙星历,同人庞迪峨、毕口口、汤若望等行其教不废。」(见图2)

这里的记载了利玛窦的安葬,口字是无法辨认之字,既然提到XX门,那么应该就是葬在京城了。后面一整段,有可能是作者自己添加进去的,也可能抄自其它的档案。提到利玛窦是大西洋欧罗巴国人,是从广东南部进入中国的,懂儒家经书。「著书《交友论》《山海舆地全图》」。这里的《山海舆地全图》是不是《坤舆万国全图》?不得而知。「制自鸣钟、铁琴、地球等器,俱巧异」。那么这些东西是不是第一次进贡的时候送给万历皇帝的呢?不得而知,至少在礼部不报的奏折中没有这些东西。《明史》《明实录》《国榷》中都记载了礼部的这份材料。他在南京游历过。那么他到底葬在南京还是北京?因为在《明实录》中,他只在北京待了5个月,就被打发去江西一些地方。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明实录》里埋葬利玛窦的记载中,称其为“陪臣”?按理说陪臣就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我只能说,这些疑问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也给塑造这个人物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在利玛窦死后的第六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礼部右侍郎沈漼参奏,希望逐出这些邪教。他说:在福建近海活动的王丰肃是佛郎机人,原名巴里狼雷。早先年他也与其同党在吕宋国煽动过天主教,并夺取了吕宋国的政权,改名为“大西洋”。他们熟悉星历,庞迪峨、毕口口、汤若望等人都是他们一伙的,一直在提倡天主教。

灭吕宋国在世界通史里面,就是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攻占吕宋国,至1595年西班牙国王宣布正式开始统治菲律宾这段历史。那么这段历史就是真的吗?佛郎机人,大西洋国人,欧罗巴国人,意大里亚人......还有明朝礼部典籍里查到的西洋国和西洋琐里国,这些都和通史对不上。这里面这么多国家为什么没有通史的葡萄牙、西班牙国?

谈迁(国榷作者)曰:「利玛窦谓航西海二年达广南。今其徒不绝,抑皆自欧罗巴而至者乎?地果远,海果广,虽发未即至,至未即源源而来。沈文定所谓佛郎机人,理或有之,而一统志载西域默德那国,尚天教,谙术数,雕镂宫室,精巧颇似大西洋。吾意其人盖近是也。邹衍谈天,在中国已诞其说,况域外诙奇之士乎?安尽徵信哉?」(见图3)

作者对这件事的认识,说明了明朝末年百姓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又变得无知起来。郑和下西洋的事件距离他们也就200年,郑和的船队驶往非洲、欧洲乃至北美南美一来一回都只要两年。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的目光狭隘之处,一辈子只知道读经史,没有大的世界观。这也可能是明朝宣德以来士大夫重新上台,提倡儒教的结果。

《国榷·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2月,发远夷王丰肃等于广东,听归本国,俱利玛窦后人以在京生事也。」(见图4)

此时的明朝并不能铲除天主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了,也阻止不了传教士的蛮夷猾夏。只要看看他们政府的执行力就够了。

最后回到上一篇文章的那个问题:利玛窦到底有没有那些所谓的西方科学知识?

这不太好判定。因为《明史》《明实录》《国榷》给出的信息这有这么点,很多都是重复的。但至少有一点比较明确,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的贡品中没有自鸣钟、地球仪、铁琴、《坤舆万国全图》,只记载了神仙骨、天主天母画。他1610年死于中国,葬于京城。至于那些书是不是他写的,是很成问题的,因为我在这三份史书里没有看到他与徐光启、李之藻有什么交集。后者倒是和庞迪峨有点关系,我下一篇文章会提到。关键是这三份史料给的信息太少,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一旦传教士在中国成为合法身份,那么有意者极有可能在这些相关人物身上附会一些东西上去,最终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ok]有糖尿病的基本都有内热,有内热就会缺津液口渴,叶天士的玉泉散是个好方子#自拟话题#
有一种“甜蜜”的疾病叫糖尿病。
首先说,糖尿病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过这种“甜蜜”的烦恼。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是一个例子,据《史记》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这里的消渴是说机体一直处于口渴的状态,就相当于西医的糖尿病。

[握手]关注微信公众号:一根米 (ystt999)的朋友,私信留下微信号可以获赠:一位老中医的秘法薪传(传世看家方约27000字)。可以寻求就医信息。[握手]

还有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甫描述的就更细致入微了,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闭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口中干渴的呀,即便是把江河饮下去,也依旧不能止渴。
大家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也多,但是体重却在不断减少。总喝水,总渴,还总尿尿,那个水啊一进到体内,还没来得及炼化成津液,就排出去了,下面的水一排出去,上面就干渴,所以糖尿病的人身体里肯定是缺乏津液的,也叫阴虚。

换个角度来讲,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一种能量,简单的打个比方,就像土壤中的肥料一样,本该是供养农作物生长的,但是因为现在阴虚了,就是土壤里的水分变少了,土壤板结了,这些肥料也就跟着板结在了一起,吸收运化不了,西医就叫高血糖。在中医看来就是身体有能量,有营养,但是脏腑吃不到,所以老容易渴,老容易饿。

可见,滋阴是少不了的。

在清代名医叶天士的《种福堂公选良方》里记载了一张方子叫玉泉散,玉泉也叫玉液,指的就是口中津液。

玉泉散:葛根、天花粉、麦冬、地黄、五味子、甘草

地黄、麦冬都是滋阴养阴的良药,地黄擅长补肾阴,麦冬擅长补肺阴和胃阴。两味药搭配在一起,可以把肺阴、胃阴、肾阴都补足,就好像在体内下了一场雨。

五味子益气生津,同时又带点酸,酸主收,吃到酸味的食物会感觉上下牙关一紧,五官也会不由自主地揪在一起,这就是酸主收的特性。五味子在这里就像是撒了一张大大的网,负责把补进去的津液一滴不漏的收起来。否则这边补,那边漏,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葛根是藤本植物葛藤的根,葛藤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可以一直向上攀爬,往往是树有多高,它就能攀多高,甚至比树还要高。这么长的藤蔓必定有一个强大的根系作为支撑,否则它不能把从土壤中汲取的水分啊、营养啊输送到那么高的位置,由此可见,葛根一定有着非常好的升达之性。

就是说葛根可以鼓舞气血津液往上蒸腾,让津液得以输布。

天花粉,名字里有花,又有粉,因而常常被误以为是一种花粉,事实上,天花粉并不是花粉,而是瓜蒌根,就是挂在藤上的像圆球一样的瓜蒌,把它埋在土里的根挖出来,切开,可以看到不规则的天然而成的花纹,叫天花粉。瓜蒌是化痰的,但是它的根却可以生津,可以清虚热。

甘草补脾胃,又能调和诸药。

这就是玉泉丸。对于这张方子,有一个人非常推崇,他就是谢觉哉老先生。

谢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家,晚年患了糖尿病,常常觉得口中干渴,喝水也不管用,喝完以后,不仅不解渴,反倒是小便变多了。到了晚上,觉也睡不好,一杯水下肚,就要没完没了地跑厕所,不喝吧,又渴得很,睡到一半中途渴醒是常有的事儿。于是谢老就在每天晚上临睡觉的时候在嘴里含一点参片,但是作用并不大。

除了喝水,饮食也是一个大问题,有时候明明肚子是饱的,也要吃东西,不吃的话就头晕眼花,很不舒服。

一个偶然的机会,谢老得到了叶天士的这张方子,吃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真不错,从此就将这张方子视若珍宝,他老人家还特地写了一首诗:“文园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丸遇到不妨千。”

玉泉丸的作用总结起来就是:养阴生津,止渴除烦,益气和中。适用于2型糖尿病轻中型者。

阴阳两虚的可以同时配合金匮肾气丸。

没有津液,会觉得干燥,有了津液,津液不能蒸腾气化,依然会觉得干燥。就像煮饭一样,饭煮好以后,锅盖一掀开来,那水珠滴滴答答的往下淌,假如你不开火,或者火力不够,锅里的水不能往上蒸腾气化,锅盖是不是就很干燥?
玉泉丸往这锅里添水,肾气丸把火点燃,火在下面慢慢烧,水源源不断地往上蒸腾,从上到下都滋润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温馨提示: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在圆圈正义中,心怀永恒活在当下的篇幅里有这么一篇,致法学新人的第一封信:关于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如何去读书?是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社会环境下理性的选择,成功主义价值观的取舍,对我们而言读书是为了提高认知、获取知识、追求智慧等等,认知决定格局,知识改变命运,智慧摆脱困境……
读书的悖论就是在你求知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认清自己,正确对待,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无穷无尽,对未知而敬畏,求知的谦卑,激发我们探索世界的奥秘,生有涯而知无涯,学无止境,以有限的生命徜徉无限的知识海洋中,灵魂与肉体终有一个在旅途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文学人生的多样性,不同路径不同结果;历史人性光辉璀璨,明镜得失反省升华;哲学人家探讨开悟,通透豁达明白理解。文史哲不分家,艺术类也舒服惬意。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是借鉴是对前人经验的认识,人云亦云不如照搬照套,要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具体认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书本知识涉猎广泛而不厚此薄彼,取长补短才是关键,运用实践才是知行合一。通过读书可以慢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正确的“行驶路线”。学海无涯苦作舟,乘风破浪会有时,人生旅途道阻且长,唯有自渡!
读书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泛泛而读,不拘泥于形式,片刻欢愉与书同乐,便已经达到了读书的目的。谁又能细细记清昨日今日之餐食,谁又能详尽昨日今日书籍之内容,敢说无用,餐食营养供给己身,书籍知识融入身心,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吸收转化洗涤。就如心怀永恒活在当下,更是直接让我想起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这一对待感情自勉的话。有很多书可以反复看读,不同的时刻会有不同的感动不同的体验,畅读书本实与笔者交流对话,受益匪浅,与笔者同行携游于书海之上,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书是新知是生活,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择偶佳句也完全可以摘抄发文,适时分享在亲朋好友间,同行其乐。书山有路勤为径,永远前行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于读书
​ https://t.cn/RBSR99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于举办“麻栗坡老山春茶节”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我部定点帮扶的麻栗坡县老山春茶的知名度,帮助拓宽销售渠道,我部拟
  • #异度神剑[超话]# #异度神剑2# #异度之刃2# #异度神剑3# 等了好几年的续作终于来啦!抽一波奖庆祝一下积攒一波人品[打call] 抽奖内容:一份港
  • 【中国发现一种古文字,学者:距今已有万年,是西方文字的始祖】 按照文字演化规律,中国文字应该先后经历“原始文字”、“初熟文字”,在距今3600年时形成了“成熟文
  • #SKE48[超话]##HKT48[超话]#没有蛋糕可给你们庆祝了厚着脸皮把我去年的蛋糕发了出来[允悲][允悲][允悲] 2022年1月27日元HKT48 Te
  • [虎爪比心]我已五十了,从太阳冉冉升起到太阳凄美的落下,我己享受了一万八千两百五十三天半了。 [虎爪比心]其间我哭过,苦过,难过,烦过,绝望过,痛苦过,失落过
  • 第一次用轻喜到家,个人感觉还不错,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放心。预约、下单很方便,省心省事。平台可以随时预约服务,有事也可以取消,穆阿姨来的前一天会提前联系跟我确认,
  • #查理苏[超话]# 炸街们我真的被伤到了我没想到被大超pb之后还能被官方拉黑这真的很下头的操作,是直接把我踢出玩家行列了吗好伤心啊,我也没有在转发区说过什么过激
  • #大胃爱丽丝[超话]# 拖延症星人来晒礼物啦啦啦~ 年前就收到紫菱的宠爱啦 不过那时候回老家了没拿到 所以它在保安亭孤独的过了一个年呜呜呜[单身狗] 回来拆快递
  • EPSON TM-C3500全彩色纸质证卡打印机 一、全方位的易用性,轻松实现标签输出 1.新增的LCD显示屏,可以方便的进行墨水余墨、维护箱状态的监控,以
  • #人世间##郑娟当众自揭伤疤哭麻了# 骆士兵跟他老婆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坏到骨子里了[拜拜][拜拜][拜拜][拜拜][拜拜]看到有人吐槽《人世间》究竟弘扬的是
  • 我还真以为天利38套就一定会有38套 结果就十张纸,还有三套试卷得线上领电子版…… 真是吴语了 烂的跟屎一样 [泪][泪][泪]这几次买的书都这么烂[泪][泪
  • 《富中见奇——2017富中奇水墨小品贺岁展》正在在哈尔滨成雨轩画廊展出,创始人李永成先生提到,成雨轩和富中奇先生的合作,已有十几年渊源,富中奇先生不仅艺术造诣深
  • #每日一善[超话]#[抱一抱]#每日一善# [许愿虎]#阳光信用# [暴发虎][太开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
  • 昨晚上去河边看到云雾笼罩着山尖的塔,今天天气很好,收到了买的美丽发夹,陪瓜皮理了发(35块,真的好贵,跟重庆主城一个价),骑着电单车四处溜了下,这里超级小的,回
  • “27岁结肠癌晚期,在我患癌前有几个征兆”
  • #旅行推荐# 金庸小说里出现的神仙之境,可以拍一部浪漫大片,好想带你走一遍! 爱ta 就带ta去到那些浪漫之地 看阳光明媚的山海景色 在蓝天映衬下熠熠生辉 听东
  • 【#东契奇回应体重问题#】在接受达拉斯当地媒体采访时,东契奇谈到了个人的体重问题:“奥运会后的假期,我有点儿太放松了。现在我更加重视饮食,我比较喜欢鸡肉,米饭和
  • 你有没有这种症状,因为某件小事心情变得很糟,不想说话不想搭理人,觉得担子好重快要垮掉,感觉所有的烦恼一下子都堆起来,剪不断理不清,泪腺极度膨胀,心里闷得要死,以
  • 瑞士诺华【达拉非尼&曲美替尼】 ❤️一线治疗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DCR)为72%,完全缓解(CR)率为6
  • 中国报道栏目记者(罗东来)采访四川微潇华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哈措东先生,着眼于旅游业在疫情后的新发展契机,探索数字化旅游的新征程。 Q:您好,哈老师,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