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种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

  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

  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

  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今举一例。

  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

  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

  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

  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

  僧请王问囚犯曰汝于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

  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

  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

  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

  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那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若肯以聪明。用之于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

  人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祇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无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

  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想。故不怕愚痴。祇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

  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

  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

  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

  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

  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

  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纔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

  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龟鉴。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

  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

  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

  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

  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今举一例。

  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

  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

  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

  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

  僧请王问囚犯曰汝于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

  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

  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

  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

  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那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若肯以聪明。用之于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

  人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祇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无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

  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想。故不怕愚痴。祇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

  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

  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

  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

  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

  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

  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

  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纔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

  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龟鉴。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

  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大师讲述

念佛普摄群机第十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念佛即是契理契机之法。今略举十种人正好念佛,请各三思,赶快发心。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既已削发为僧,发心修道,割恩断爱,背井离乡,住清净之伽蓝,受现成之供养,无忧无虑,不羁不绊,正好发心念佛,求出生死。念佛之时,就要生死心切,念生死轮回,依业受报,无有了期。必须精专恳切念去,万念自然放下,六根自可都摄矣。

  今举一例,昔有国王,见外道苦行,比丘(出家男僧之通称)清闲,一日谓一念佛僧曰:「朕见婆罗门(修外道之人),勤苦求道。比丘但念佛名,相去远矣。」僧对曰:「修道不在色身上苦不苦,而在生死心切不切。僧人虽清闲念佛,而求出生死之心特切。六根终日对境,而六根都摄,眼根不见色,耳根不闻声,乃至意根不缘法尘之境。」王闻不信。僧知其意,即启白王言:「可借一事以验之。请王明日,派宫娥彩女两班,一班在东街跳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着一囚犯,盛油一罐,交其执持。告言:‘汝罪应死,今交汝油,持向四街行走,令四人持刀随行,若油在何处倾出,立即斩首。若行竟,油不倾出,赐汝无罪还乡。’」囚犯闻已,心思今日是个生死关头,乃一心专注所执之油,不敢丝毫疏忽。四街行竟,油不倾出。归至王所,乃赦其罪。僧请王问囚犯曰:「汝於东街见何物最为美观?」答曰:「不见。」又问:「西街闻何声最为好听?」答曰:「不闻。」王斥曰:「乱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岂得不见不闻?」答曰:「大王,我一心顾着这罐油,哪里还有心去看去听,是以不见不闻。」王忽悟此僧所言,一心念佛,求脱生死,六根都摄,不见不闻,斯言诚不谬也。而念佛之人,生死心切,乃是真念佛。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托生人世,秉质女流,不出户庭,执掌内政,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身劳神役,故正好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又女人月经不净,生育痛苦,多有厌恶女身,欲为男子者。而此娑婆世界,有欲转女成男,诚非易事,须经几世修行。若肯专心念佛,则临命终时,娑婆业卸,净土缘深,莲华化生,即是大丈夫之相,一生可转男身,而且寿命无量,得与观音、势至把手共行。女界之人,既有这个微妙法门,可以满汝愿望,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世人聪明难,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每见聪明,恒多自误。只因好奇好妙,反视念佛为平常。费尽心机,徒求世智,哪知「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後空持手一双」。若肯以聪明用之於佛法,多看净土经书,研究念佛宗旨。了知持名念佛一法,为诸佛所护念,群贤所继述,以一念而空尘念,藉一佛而证净心。专心致力念去,即事念而达理念,亲见自性弥陀,得生唯心净土,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人无论智愚,而佛性一也。愚痴之人,只因前生不信佛法,不肯修学,惑深业重,故感此报。若是聪明之人,则贤者多劳,念佛恐难一心。而愚痴之人,则事少身闲,正好念佛。又愚人心直,知见不多,容易生信起行。而持名念佛法门,不假参究,不劳观念,故不怕愚痴。只要直心道场,将一句佛号,蓦直念去,努力无间,即得成功。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今生富贵,都从前世修来。当知娑婆福乐,终不久长。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正好趁此福乐,衣食无忧,受用具足,发心念佛,求生净土,登不退地,享无为乐。西方边地,犹胜天宫。娑婆福乐,何足与比?亟宜猛省,一心念佛,庶可舍娑婆劣报,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贱人正好念佛。今生贫贱,都由夙业所招。往昔不肯布施修福,傲慢贡高,故感此报。既无田园产业,又无房屋栖身,衣不蔽形,食不充口,自出娘胎,饱受众苦,正好念佛,求生净土。而七宝楼阁,不俟经营;自然衣食,随念而至,可以永离贫贱之苦。有此良好法门,慎勿错过。

  七、老年人正好念佛。桑榆晚景,岁月无多。如鱼少水,斯有何乐。如囚赴市,步步近死。急宜恳切志诚,发心念佛,求生净土。善导和尚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锺(竹名,取摇动貌)。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老年人,请三复斯言,切莫万般放不下。总有一天,放不下,也要放下。当知:「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八、少年人正好念佛。年华少壮,膂力方刚,既无老病之忧,正好发心念佛。莫道修行尚早,务宜预布津梁。岂不闻:「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当知:「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慎勿蹉跎岁月,虚度时光。「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九、有子人正好念佛。俗云:「积谷防饥,生子养老。」今既生子,长大成人,家业有托,宗祧有赖。正好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切莫千谋百计,为子为孙。须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如果儿孙有福,不必先人遗产,也能白手成家。倘若儿孙不肖,任汝万贯家财,不足以供数年挥霍,反令造业,反害儿孙,诚为失计。好把世间,许多富贵人家,作个高抬贵手。

  十、无子人正好念佛。世人生子既多,负担必重,抚养教育,需款孔殷,不得不勉力经营,撑持门户。既然无子,清闲绝累,正好自嗟薄命,夫妇同修,称念弥陀,求生净土,疾趣菩提,为大悲父。则尽大地众生,无非是佛之子,岂不快哉!

  举世之人,无一人不可念佛。是念佛一法,可以普摄群机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在现实中辗转,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但是,在现实中辗转,有一天你会发现,生活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
  • 我仍然有动力,想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球员——甚至我们队中的一些青少年都能是我的孩子了。 整个赛季,他总是在每一位球员身边,总能找到合适的词,给全队带来良好的感
  • 在这里我真的要好好感谢新加坡的医护人员,他们在得知我们有出行的计划时,尽了最大的可能,帮我们竟然奇迹般地预约到了一位专科医生,进行下一步的检查。生活,是养自己的
  • 前者摆出“抛开技术不谈,你的产品就没有问题”的姿态,进攻性极强;后者则对此十分无语,与极米聊不到一个频道上去......观众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坚果VS极米这
  • 鼻炎--艮+兑重+离大小便失禁--艮+坎关节囊积液--艮+坎肿瘤--艮慢性子宫出血--艮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艮消化--艮+乾肠癌--艮+离+坎泌尿系统--艮女性
  • 碎碎念前一段时间每天早上在地铁上都是逛淘宝以至于很久没有碎碎念最近没什么需要买的东西所以地铁上都用来碎碎念了哈哈哈哈 奇奇怪怪 本来真的是想吃蛋糕所以找了一个理
  • 全篇最爱的就是小零抱头这一幕 XD 实在是太萌了,好想捏捏——(偏题了)喜欢马哥这篇漫画的主题,”没有我们位置的列车“也太适合他俩了吧 omg 然后喜欢故事进行
  • 如果你还是背负着【欲望】的包袱,不能尽快的觉醒,那么,在内心的揪扯之间你所面明临的可能就会是:富贵如云烟、成败一瞬间。九紫离火运会让你知道一个真相,离火代表的【
  • 这是一条新置顶(目录)这里是柿柿的甜蜜糖果屋,不定时发糖,有啦,自己掰的,男孩子勿扰以下罗列几条非常喜欢的vb[送花花]与如意的认识过程在长文章的最后一个哦向如
  • 万物皆源于道,万物皆秉持道,因此,中国古人倾向于从具体的物、具体的实践、以及事物间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对道的觉悟以及对世界的看法。中国儒家讲“格物致知”强调从外界的
  • 喜欢一个人就应该让对方永远明亮,别用若即若离折腾对方的自尊,别用冷漠磨损其的骄傲,别让其为你一次又一次的降低底线,不要试图挑战对方的原则,哪怕你真的会成功,那不
  • 享受跑步乐趣前面几点都是技术功能性的,最后一点则是跑步的心态。另一个岛屿主要是中餐,有表演,好像不受青睐…老天不帮忙,一直下雨☔️,所以感觉平平。
  • ” 电马车主飞行的吉普“FORD STANLEY联名登山水壶,超大容量不仅能灌满自己,还足够洗把脸醒醒神。” 还有露营最佳搭子,干湿分离前后备箱载上你的露营装
  • 共同的、稳定的道德边界消失后,各种各样的价值系统自说自话,大多数人对于新得的选择的自由并不开心。#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最近天秤座是不是迎来美好啦[哇]好事一件接着
  • 我倒是要看看肖春生有什么不一样[呲牙][呲牙][呲牙]央视出品,​6月1号cctv8黄金档19点30“梦中的那片海”看北京小爷热血沸腾的的逐梦人生[呲牙]青春励
  • 小龚出事后,龚先生和妻子双方的父母都得知了此事,“他们都已年过70,小龚的去世对于他们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案件进入审理阶段后,龚先生从代理律师处了解到卷宗内容
  • “千万”也已不仅是一个具体数字的度量,更成为一个万千世界、海纳百川的抽象符号。他们更不曾想到,这种变革的力量在若干年间,从之江大地开始不断生发、激荡、延伸、拓展
  • 投稿:知道成毅为什么总被拉出来溜吗原因很简单无在播剧,不营业还可以做到断断续续持续吸粉,这就是其人格魅力重点是,除了有工作露面其他那他可真的是隐身状态啊在完全没
  • 正因为青春期少男少女的恋情在国内,是被禁忌的“早恋”啊~#灌篮高手##宫城良田##彩子##樱木花道##赤木晴子#连续好几天都心情很不好,倒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
  • 啊?啊不是你有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