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勤放生

第一篇 放生第一

之一、放生问答

问:什么叫做放生?

答:(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被擒、被抓、被关、将被宰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发慈悲心,买物救赎,予以释放的一种善行!众生最宝贵的是自己的生命,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必定感恩图报,所以功德最大!戒杀放生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要亲身力行,既可消除业障又可长养慈悲的殊胜法门。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布施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难能可贵的是放生当下具足三种布施:放生过程中,因为花钱买物赎命,是财布施;与物类众生一起皈依、忏悔、念佛、回向,是法布施;为物命解除被擒被抓,死亡前挣扎怨恨的痛苦恐惧,是无畏布施,三种布施,一应俱全,故放生可得无边福报!若能做到三轮体空,即既不执着放生之人、放生之物命、亦不执着放生行为则更功德无量,真的是不可思议!

(二)放生就是还债。我们今生累劫以来所造的杀业无量无边,放生就是通过出钱出力救赎众生的性命,来偿还我们所积欠的无数杀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与其被动还债偿命,不如主动还债放生!

(三)放生就是救急。放生与其他善行不同,是救命在旦夕,随时将被宰杀的生命,是千钧一发,刻不容缓的行动,就好像医院的急诊急救一般,一个刹那,一个行动便可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四)放生就是慈悲。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慈悲心是学佛的根本。而放生则是为解除众生的苦难,起慈悲心予以救赎的行为。在放生的过程中,慈悲心获得最大的培养,常常放生,慈悲心常常滋长,与佛心更相契合,更容易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学佛道业更容易成就。

(五)放生就是觉悟。任何一个众生的佛性与我们相比毫无或缺,无二无别!因此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放生中我们可以觉悟到众生皆知贪生怕死,皆知趋吉避凶,皆有喜怒哀乐,与我相比,完全相同;众生更皆具真如佛性,一旦业尽情空,将来皆能成佛,所以救一众生如同救一佛子,更等于救一未来佛!

(六)放生就是精进。与其空口说得万言,不如老实行得一字!学佛最重要就是实践,在放生过程中,真正去培养慈悲,去解救生命,去为众生皈依、念佛、忏悔、回向,去体会众生平等,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道理,真正做到自利利他,这样的修行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七)放生就是方便。我们当天放生,当天无数身陷牢笼的众生马上获得自由,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拾生机,无限的功德当天就可以获得!并且不管一人多人,钱少钱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发慈悲心,任何人都可以放生。放生不像其他功德,不需要等待机缘,随时可以主动去做;不须要依赖别人,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千千万万人一生中做不到的功德,可以通过放生在短短的时间内独自一人完全成就。若更能广为宣传提倡,功德更加不可思议!想想看,亿万人中,终其一生有几个人曾经救过别的生命?就连妙手回春的名医,真正能起死回生,把病人从死亡关头救回来的时候也屈指可数。所以放生功德最为第一,绝非其他小善之所能比!

(八)放生就是改命。我们今生的命运遭遇是多生以来所造无数善恶因缘所呈现的一个必然结果,造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就得恶果。但未来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积福行善,诚心忏悔,我们的命运完全可以改变过来。而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变命运的力量和效果最为显著!

(九)放生就是解冤。每个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来,都曾经与我们结过冤仇,冤仇既结,怀恨在心,必当伺机报复。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释结,化敌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报!放生同时更期盼所有冤亲债主都能与我同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六道轮回之苦,此则是最彻底的放生!

(十)放生就是消灾。灾难的发生,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所结的冤结。放生解救众生的生命,免除了众生的死难,也同时消除了我们的宿业,免除了未来原本应该偿受的恶报。

(十一)放生就是治病。疾病绝症的产生,多数都是我们以前所做杀业感召而来,既造杀业必受杀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偿还杀债,消除了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病苦自然好转!

(十二)放生就是救亲。每个众生在无始轮回中,都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子女、亲眷,只因彼此业缘不同,今朝我幸而为人,彼却不幸沦为畜生,放生就是救拔我们累世以来的亲友眷属,使其重拾生机,安享天年!

(十三)放生就是延寿。人人都希望长寿,放生救赎生命,延长了无数众生的生命,也必然会延长自己的寿命,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这是因果不变的真理!

(十四)放生就是福善。救人一命胜造七层浮屠,而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所以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何况救众多生命!放生就是积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积福行善,所有功德,莫过放生!其实放生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在这其中不知消灭了多少罪业,造就了多少福德因缘,每一个参与放生的人都是有大智慧,大福报的人!

(十五)放生能助生西。修行人以念佛为正行,以放生为助行,念佛为主,放生为辅,如此修行,则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大,以此无上殊胜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大业必能稳操胜券,高登九品莲台指日可待!

问:放生有什么功德?

答:放生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胜数,印光大师概括了以下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人戒杀放生,则人人全其慈悲爱物之心,刀兵劫运,自然消灭于无形,此乃转移世运之绝大运动也,深望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农工家,注意于此,力为提倡,必有绝大效果。

(二)集诸吉祥。人一发慈悲之心,则喜气集于其身,此感应必然之理。

(三)长寿健康。佛经云:戒杀放生之人,得二种福报:一者长寿,二者多福、多寿、无病。

(四)多子宜男。放生者善体天地好生之心,故获宜男之庆。

(五)诸佛欢喜。一切生物,佛皆视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诸佛皆大欢喜。

(六)物类感恩。所救生物临死得活,皆大欢喜,感恩思德,永为万劫图报之缘。

(七)无诸灾难。慈悲之人,福德日增,一切患难,皆无形消灭。

(八)得生天上。戒杀放生者,来世得生于四天王天,享无边之福。若兼修净土者,直可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功德实无涯矣。

(九)转变世运。现在为极危险时代,烟酒之癖,恋爱之魔,缠绕众人,如众生报恩,则诸恶消灭,四季安宁。

(十)福寿绵长。凡生物都随外界状态而生变化,如人人戒杀放生,善心相感则万物生生不息,福寿绵长。

问:放生后自己会有什么改变?

答:放生首先能让人身心愉悦,更重要可以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放生过程让我们体会到天地万物皆平等,皆有知觉,皆具佛性,皆能成佛的真理,使我们能慈悲对待每一条生命并且尊重珍惜!从而在生活中戒杀吃素,护生助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慈悲心对待世间的一切,如此自能业障消减,福寿绵长。

问:为什么现在反对批评放生的人很多?

答:放生最容易消除业障,最简单易行,只要发心,随时随地,一人多人,钱多钱少,都可以进行。正因为放生如此殊胜,累劫多生以来,多少的冤家债主,邪魔外道都不愿意我们如此简单地消除业障,成就道业,因为一旦我们跳出轮回,他们就无法报复了,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混淆视听,蛊惑人心,阻挠人们放生。

问:为什么现代提倡放生甚难?

答:这是因为末法时代众生业障深重,没有福报值遇善人放生得救的缘故,更是因为众生愚昧,没有智慧分辩善恶是非。放生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奥复杂,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即使已经开始放生的居士们若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道理,也很容易被世俗偏见所阻碍,对放生失去信心,放弃了消除自己宿业的大好机会!

印光大师开示:放生须注意三事:
  (一)无定物。无论陆走飞禽,遇即量力买放。
  (二)无定日。避免贩者从中渔利。
  (三)无定处。今日此地,明日他处。频频易动。[太阳][太阳][太阳]不令贩者先期搜集。如是之事,所关甚大,愿诸仁者,幸留意焉。[太阳][太阳][太阳]
  买物放生,与布施同。须善设法,勿立定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生得实益。[太阳]若定期,定地,定物,则是促人多捕矣。——《印光法师文钞》[太阳] https://t.cn/RJLEyvx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

行由品第一

 (接上文)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

詞義:

⑴獦獠:舊指少數未開化的野蠻夷族之稱。

⑵和尚:尊稱,老師義。即親教師。

⑶福田:田以生長為義,喻人修福,能得福慧之報。

⑷根性大利:根能生長義,具生善業或惡業之力。即根性太過銳利,是評語,非贊詞。

⑸行者:尚未出家的修行人。

⑹踏碓:用腳踏動粗笨的搗米工具。

譯文:

五祖問:“你是什麼地方的人?要想求些什麼?”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的百姓,遠道而來禮拜大師,只求作佛,不求其它東西。”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像獦獠的樣子,如何能作佛呢?”惠能說:“人雖然有南北之分,佛性沒有南北之分。獦獠的肉身形相雖然與和尚不同,但本具的佛性又有什麼差別呢?”五祖還想與惠能多談些話,見徒眾都隨侍在左右,於是教惠能跟大眾做事務。惠能說:“惠能稟告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不知和尚教我做些什麼事務?”五祖說:“你這獦獠,根性太利,你不必再多說了,到槽廠去吧!”惠能退出,到後院,有一位行者,叫惠能劈柴踏碓舂米,就這樣一直工作了八個多月的時間。

論議:

此處對答數語中,即顯六祖根性極利,只從在嶺南聽到《金剛經》時,慧力勃生,會人所難會,解人所難解,甚至說出自己所不能說處,即智慧不離自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佛知佛見的智慧稱無師智、自然智,非世人的見聞學而知之,它不是從文字、經驗、他人教傳而得,它是人人本具與佛無別的清淨心中自有的,稱本覺真性。何謂智慧?分別諸法相稱為智,洞達諸法性為慧。法相有分別稱智,法性無分別稱慧。分別一切法叫智,不作分別想就是慧。如《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分別“色受想行識”是智,明瞭“色受想行識”是緣生,緣生無自性,無自性就有生有滅,無性則空,了不可得,此為慧。智指相有而言,慧指性(心)空而說。事相上雖有,但它是生滅法,不真實,有變化,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相有體空。性體雖然是空,但空含妙有,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此即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明此即為妙智慧。猶如虛空,虛空,空不空?空!但虛空籠罩之下空不空?不空!山河大地、宇宙星辰,萬事萬物,連須彌山,(亦稱妙高山,此山科學發展到今天,尚未見到日月在其半山腰的神秘之山……)無不在虛空之中。如何修,能使此慧顯現呢?很簡單,從慧字的結構上可悟出:心字上有一把橫著的笤帚,用它把心上的見聞覺知及五慾六塵、名聞利養掃得乾乾淨淨,自己本具與佛等同的智慧就現前了。“慧”字上有兩個豐字,則福慧雙豐收——兩足尊啊!惠能見五祖時僅“遠來禮師,只求作佛。”一句,是何等的氣魄、超脫、莊嚴、非凡!真是人中龍鳳、法中龍象,學佛人應從初發心就向上乘著眼、著手,此乃修無住心、修無住行的真實榜樣。我們入佛門念佛所為何物?要作佛,為何心行相違?為名利五慾所迷,看不開,放不下,還為五慾六塵、情識所迷,結果求覺反迷,求昇反降,墮五趣,無出期。

五祖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這是入學口試,大師答佛性無南北,也不分文明人與野蠻人。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諸法惟心所現,因果世界因心成體,作形貌者,皆心所為。成佛也是心之所為。只要保衽得不離自性,即已種自性福田。行住坐臥、待人接物,無任何事物不可做。此境界可用輕安開闊喻之。此時若不遇明師指教,則輕安反成危險,開闊而成道業,反之陷落則偏差,非末法時期的人所能為。因惠能根性太利,五祖才派他去做勞苦的工作,以磨煉他的意志。我們學佛修行人應知:破柴的意義,破,要力破萬緣;踏碓,一生踏著戒律而行,毫不違犯。實乃學佛人實修實證實究的方便。

當五祖差惠能做務時,六祖又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就是福田。”五祖聽後不住叫絕:稀有!稀有!讚歎、印證。在此已顯示出六祖已深明自性。心中常生智慧者,可達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始終處於法喜之境。我等眾生,於一切法中,迷惑顛倒,生無量無邊塵勞煩惱,其根本原因,內未破“我”,外著法相。六祖說自心常生智慧是慧圓滿;“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是福圓滿。慧圓滿是理事無礙,福圓滿是事事無礙。六祖已具足菩薩智行,遠非聲聞緣覺所能比擬,惠能在後院修苦行,足足做了八個月,五祖弘忍大師方認為機緣成熟,才與他見面安慰。 https://t.cn/R2WJCrW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

“和大怨”,就是去化解所结下的大怨,化干戈为玉帛,使矛盾趋于和解,岂非善事。

为什么又说“必有馀怨”呢?这是因为,人们虽有这种善心去帮助人调解怨仇,但都是一种有为的周旋撮和,往往只能就事论事,不能深知其内因、本因上的根源,不能从根本上去解析。也不能以大德深化其心,故只能使双方的仇怨气势暂时平息,其怨心未必尽除,余怨仍扎根在心。待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熟时,因缘重新际遇,故技仍会重演,矛盾还会发作。由于因果规律的制约,这种恶性循环,世世代代,怨怨相报,无有终了。既然恶缘未了,余怨未消,这种善德也不彻底。由此可见,以有为解决怨仇之难。

人若失去天良本心,很难和怨为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从本因上,通过自心的真诚忏悔,痛改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过错,在太极弦的另一侧寻找结怨的根源,偿还账债,解开怨结,方可彻底了结大怨。常言道:“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仅靠显态有为的言语去说和,不能从心的根源上去深挖,就很难从根本上化解大怨。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所谓“契”,犹如今之“契约”、“合同”。古时的契约分为左右两栏,主人持左契作为存根,客方执右契以为凭据,主客各执其一,合之为信。自古以左为主,为先天;以右为次,为后天。左契为本,故存于为主者一方;右契为末,故执于客方之手。结账之时,以此为凭,两契相合,以验其信。
“执左契”之意,是说我处于先天无为之位,寂静不动,不责求于人,待人来责求于我。当持右契者来合契时,以契为信,见契付物。不计较来人相貌的美丑,不分辨持契者的善恶,也不论其人的高贵与贫贱,唯以契约为凭而已。

太上以执左契为喻,在于启示人们要复归先天,以无驭有,以先天主宰后天。左契为主宰,犹如真心,常处静定之中;右契犹如后天,处世应俗,随遇而动,应过即静,又复归于左。左右相辅相承,主次有序,相合相应,处世应物,浑然为一。

人的心身虽终日处在繁纷的红尘事务中,但不为物转,以静处俗,无心待物,以物付物。执契之喻,其事虽小,其理却大。来者处有为,我则处无为。一方处动,一方处静。有为者是外来以物动求,我以无为静而应之,虽有执契之举,但也只是遵循办事程序应之而已,一切都是自然。客者持右契付物,以合我之左契,此即是“我不求合而人自合”。执左契者,应于外而合于内,是一种人合于我的先天自然状态。

圣人不动心、不动念,其德心无为而民自化,这与执左契其意相同。故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由圣人推其义而知,人最贵于有德,厚德在身,犹如人之执左契,我不求于人,而人却来合我。这就是“司契”的真义。故言“有德司契”。“司”者,主也。

德的本质为“中和”、“柔弱”,有德之人能主合于无德者。有德之人,能包容一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心身透发着祥和的气息,故人皆喜欢主动接近,愿受其德场之益。圣人在处世待物中,皆是随缘而遇,随遇而安,行不得已之事,不动主观识心,一切感而遂通,这就是执左契之义。

“无德司辙”,凡是以有心有为去行德,受人回报,其德不广,其善不真。若是以私心去行德,那就是无德。世人不修道德,不知德之真意,不能以德感恪于人,只能以有心有为去行事,以得到外物的满足为目的。凡是有为,必带有后天痕迹,故曰“司辙”。

“彻”与“辙”同。“辙”,即车行过后所留下的车轮痕迹。造车者打车时,其车轮的间距必须合于道路之辙,这是以我之有为,求合于彼之所需。无德者,不能以无为待人应物,只能用有为去应世,犹如车轮求合于路辙一样。以此物求合于彼物,皆是有为之为。故曰“无德司辙”。前辈云:“执德者无德”。此乃至理真言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天道至公至平,无亲无疏,对万物众生皆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天道规律的特性就是“常与善人”,“唯以德辅”。“与”者,即赞许、援助、给与、佑助等意。

“常与善人”,是说天道常在人们不知不覚中,默默地帮助、护佑有善德之人。天道富有同类相亲的自然属性,故有奖善罚恶、助弱抑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诸多特点。天道与一切德善类的人与事,具有极强的亲合力,唯有善德之人,才能得到天道的助佑。故古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说。

天之道以无为运化万物,毫无后天有为的辙迹。天道至善至公,善者得佑,恶者惩罚。天道自然,既不无故加福于人,也不会无故加罪于人。人既不能在无德的情况下去求福于天,有德之人也无须担心天会无辜降罪。无德之人与天道不亲,故不能得天道之助。有德之人,虽不求于天,却可以常常获助,庇(bì)尔不足,降尔遐福,护之佑之,历历可验。

文中曰“天道无亲”,看起来人好象与天相隔遥远,很难亲善,但实际上天道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常与”善人相亲相合。实际上天与人极易相合,其合是在自然无为中,我有善德,天道必悄然来亲合;我有罪过,也必遭天道责罚。毫无亲情可讲,毫无面子可留。世人常对天道采取实用主义,平日里不修善德,昧着良心做人行事。当灾祸临头时,想发大财时,才临时抱佛脚,才想起来烧香求菩萨保佑。此时求之亦枉然也。

世人以有心有为去“和大怨”,以有为之力强解其怨,虽也费心费力,但终难达到心合的目的。圣人能识透这其中的原故,所以执左。“左”者,先天无为也。惟求之于己,以先天德性去合人,何须在后天中乱动心、大费劳作呢?

以我之识心去求合人与物,就好比“司彻”之无德,损精耗神,劳而无益。执“左契”者,不求人而人自来合,这好比天道常与有德之人相亲相合一样,自然而然,不求自得。此二者验之于自然规律,即可知天道尽是无为,而毫无有为之弊端。

学道之人,千日修炼,在于一日大彻大悟。到此境界,则世间万事万物都透透彻彻,简洁明了。宇宙万物皆是道所生所化,道包容一切,得道即可掌握万物之实质,阴阳之分合,万物之变迁,皆在眼底。天之道即人之道,万事万物皆是道之体现。得道则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何须去有心有为呢?众生所以不能得道,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执着于物,即生贪求,即是烦恼,忧苦身心,即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身心即处于无为先天之中,万事皆合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无需执德,这才是真德上德,才能与天合其德。

【本章说解】

本章的主要精神,全在于末尾二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在无为,道法自然。由此可见圣人眼明手快之妙用。用人心有为去求合于人者,人之道也;我不以有为去求合于人,而人与物自来合者,天道之自然也。以我之有心去合于人,虽大费心思,大费气力,以有为强合人事物,终难得其合。故太上以“和大怨”来比喻,以明示“有为”处处难之理。
物自来合我者,我自顺其自然,无心无欲,若无其物,自修在己,不求合而无不合,这就是天道自然与德善无为的微妙。知此理者,则可知圣人“执左契”之义,以圣人为楷模,安于无为,常处于自然之妙。

本章是承上章“受垢”、“受不祥”,而重申要做到“无我”、“不争”之难。“柔弱”在平时无事时容易做到,但要临事时真能做到却不易。每当受到些微小怨还容易把握,但当遇到横逆大怨时,能做到心平如水,无惊无忧,一心不动,应对自如,不生怨心,则确实比较难了。学道者若遇大怨,虽能勉强自和之,而心中却藏怒宿怨,即使暂不发作,而纤芥之怨未除,终有暴发之时,岂可言“上善若水”之道。

所谓德善,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这便是圣人“执左契“的真意。契约有二,我执其左,只待执右契者来应,两契相合,验证无误时,以物付物,并不责求于人。圣人对于万物,顺逆皆无心,既来即受,受而无心;既去不留,不求不怨。来者不见其有怨,给者不自以为有德,德怨两忘,物我浑化,这才是真正体现了“物我不争”之德。若修德未达至备至纯,心中仍有物的痕迹,物我之情不化,吃了亏便生怨心,这无疑是再结新怨,再造新业。

善人虽常受亏于人,而天不会亏他。《图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俗话常言:“苍天不负有心人。”自然之道从来都是扶弱抑强,全力佑助有善德之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其理易知易明,但非有定慧不能知,非有定力不能守,故曰“无以易之。” https://t.cn/z8ASXNe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是在当地与父母一起居住,这是原居民,在外地工作,没有买房,可以先租房过渡,工作一旦稳定或者积蓄够了,再买房也没什么,很多人羡慕有房一族,不
  • 高中开始一直不在父母身边那十年谈过两场不太靠谱的恋爱 吃了很多的苦曾经被深深打击过 一度很怀疑自己 但是都在遇到先生以后被治愈了在他身上总能看到成熟霸总和中二少
  • 早期《舞林大会》谢娜有参加过,不过这次她可能要忙着照看自己的宝贝了,不够同样来自“快乐家族”的吴昕,这次在名单中,是不是很意外?早期《舞林大会》谢娜有参加过,不
  • 一般大眼睛如果其他部位没有特点,那么一般是比较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爱表现爱出风头,一般也是心胸比较开阔,不计较小节,善与人相处。4、诵经持咒:可经常诵读道家经典
  • 但最后我发现,属于我的,一样都也没有少我嘻嘻嘻[坏笑][坏笑][坏笑]醒来以后,情景代入:只要一想到如果我们再次见面是你婚礼的现场,看到的是你结婚的样子我就想哭
  • 「晚上我们不在,给你们烧了千张结烧肉,你现在想不想吃,我去给你弄点」她说。”不要去管别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星星,别人也管不到我们,等天一亮我们都会变成柔软
  • 姐姐还想让哥哥以后给你拍奥利和奥斯卡一样的大片,可是你就先走了。你进入尴尬期了,好丑,丑的有点尴尬,还好最后又是毛茸茸的一团!
  • 影豹燃油版被大家吐槽较多的一点便是低速顿挫,而全新的混动版影豹在起步阶段采用EV优先的纯电驱动,电车的特性使它没有了燃油车的换挡顿挫,带来更为舒适的驾驶体验。如
  • ——堪舆风水大师-伯乐传经.人生道理,生活点滴无论如何,都不要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不然等到那个人离开的时候,你的生活也就跟着轰然倒塌了。这句话非常容
  • 热爱着生活才看得到善良也做得出善举而不是为着给谁看而装亦或讥善美好的是被做出来的存在正如土地得犁好了才能让生命好好的生根 发芽 开花 结果是持恒着的时时才有了日
  • 全新实木家具,定制衣柜定制沙发,空调、热水器、冰箱、50寸电视、洗衣机齐全,网红床、床垫、以及我亲自安装的置物架都是新的,对于租过房的过来人来说,最重要的洗衣机
  • 找工作是件困难的事尽管逃离已成为战区的祖国会有各种各样的苦楚,但这一波乌克兰难民是在一个多少有些幸运的时间开始到达欧盟的:欧盟国家一直面临劳动力短缺,并迫切希望
  • 21.有时候我们太敏感,没有谁瞧不起你,是根本没瞧你。21.有时候我们太敏感,没有谁瞧不起你,是根本没瞧你。
  • 회승아!!
  • 我总算开始理解了那些有小朋友的朋友们,为何周末很难约也通常发微信不回复了……[笑cry]#Amy生活志##咖啡时间##时间管理##新晋宝妈# #Cici 每周分
  • 800天记录一下 那朵云好像展翅飞翔的鹰(虽然没有脑袋) 我今天做的菜可太厉害了 小白菜炖粉条 之前炒粉条的时候煮了十分钟不烂糊 第二次煮了三十分钟烂糊
  • 捻香今生的一弯浅笑,融进一朵梦心莲,红尘谁语谁相遇孤单岁月幸好有你一字一念惊了梦深一颦一笑醉了羞吻一心一意雪藏了纯一花一叶乱了三生红尘千层怜香万瓣谁点燃了岁月的
  • @TFBOYS-王源 #王源[超话]##王源我的童年##王源新专辑客厅狂欢#想去看远方海洋的少年,已经到过了更远的地方;吃过了“更好”的拔丝地瓜,却依旧怀念那道
  • #扎心学长[超话]##恋人往事[超话]# 千万记天涯等你,风再急狂我不弃! 英雄赞歌正气扬,顶天立地龙传人! 世界需要你我爱,手牵着手站起来! 你我更好活当下,
  • 【这家200年的古巴酒馆,有海明威最爱的味道】如果在美国作家海明威喜爱的众多鸡尾酒中选一款最能代表他的,那一定是“代基里”(Daiquiri)。无论初学者还是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