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照、觉察、觉知、觉受在体验上是什么关系?又怎样运作?
唐朝,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僧人眼见幡动,见幡动者,为意识;另一僧人因幡动,而推理有风动,言风动者,为思虑。
意识与思虑,互为因果,意识在前,思虑在后,思虑储存意识分别,概念相续形成记忆,记忆带动意识,对六根尘境组合,分别取舍而成世界,故而,无论是说风动,还是幡动,都是意识分别,牵引头脑记忆所现的名相,因意识并无自体,故名相本无实性,如沙漠阳焰,如水中倒影,皆幻有而非实有,故言风动、幡动者,皆属梦中说梦,执幻为实。
僧人眼见幡动,意识分别继而说幡动,说幡动者必有见幡动人,见者为谁?非意识,而是意识深处的清醒,因为有清醒,而树立意识分别诸相之明确,若失去意识深处的清醒,则意识必为所分别诸相所转,那么,意识到风动,风动就成了意识,成为固定风动概念的意识,绝无可能转化为,分别到幡动景象的意识,你能同时意识到风动、幡动,就证明你的意识,并非幡动,也非风动,幡动风动都是你意识所现的分别结果。
佛法修行有“粗,细,精,微,妙,觉,寂”几重境界,对应心灵“色,受,想,行,识,觉,自性”诸层差别,诸法唯心所现,依心灵觉醒程度,现本性圆满如意,方便而假说如来“法,报,化”三身庄严,法法不离心,是名说法;心法不可得,是名究竟义。
意识,与所分别诸相是一体的,而意识深处,随意识所现,却不被意识改变,见概念诸相,却不被概念沾染的清醒,却不会被意识概念,蒙蔽了祂无挂意识,无染诸相的清醒。
清醒并非源于意识,清醒是心灵的觉知,在肉体中展现的纯澈身光;意识若失去心灵愿望的推动,则意识就失去了对六根,外界分别的动力,虽然意识分别的能力健全,可是意识并不会主动去分析世界,比如,一个人遭遇重大事件的打击后,心灰意冷,对人生世界彻底绝望的时候,他的意识依旧健全,可是意识本身,拒绝对外界产生任何的分别,这是心灵的愿望左右了意识的能力。
再比如,一个人在绝望的困境中,忽然获得了解救,巨大的喜悦,重生的希望冲散了他其余的想法,或许他的肢体支离破碎,或许他依旧危机重重,可是心灵深处的巨大希望伴随喜悦,操控他的意识,遗忘了客观环境,心灵只看到获救的希望,难道困缚他的险境不存在吗?难道他的意识丧失了分别的能力吗?都不是,而是,意识分别的根源在于心灵觉受,是心灵觉受的体验,在推动意识,因心灵所渴望的方向,对外界环境进行分别取舍。
既然意识仅仅是心灵达成愿望的工具,放下意识这个工具后,我们将可以看到,推动意识工具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体验,心灵觉受对六根的体验,形成了色声香味触法种种境界感受,其中,心灵对意根的体验,呈现出意识分别,形成概念记忆,当心灵不再体验意根,则意识就不会去分别内外境界。
意识取舍外界,分别形成概念,概念牵引意识形成思维,思维裹挟意识,对外界名相分别的确立,形成世界与虚空的认知,以及认知世界的自我,此为“色阴“。唯色与空,为色边际。
心灵体验,是意识分别的源动力;构成体验的,是心灵细腻觉受,觉受攀缘肉体六根形成对世界的取舍感受,感受牵引觉受,在心灵觉知中形成了冷热、触离等分别感受,此为“受阴”。唯触与离,为受边际。
体验若舒缓轻柔,放松清淡的心,对意识思维的放舍,舒缓的心灵中,感受自然柔软清淡,纯净净化了体验,清澈的心灵中,觉知从体验感受中澄清,觉知自然明晰,明晰清醒的“觉知“,对思维念头,意识取舍,觉受情绪的静观,就是“觉察”。
体验感受犹如海浪,海浪升起于海水,海水是心灵感受深处,构成体验的细腻觉受,觉受对于所觉受对境的取舍,形成了心灵对存在的形态认知,认知固化了觉受,固化的觉受折射认知,认知分别觉受形成“想“,譬如,你想起酸杏,记忆概念牵引觉受体验,形成感受境界,你会不自觉地流口水,觉受牵引认知形成体验记忆,此为“想阴”。唯忆与忘,为想边际。
若心灵节制欲望,不被欲望体验裹挟的心灵觉知,逐渐清醒纯净,清醒心纯光灿烂,觉知脱落善恶对错之体验,就是“觉观”;清净心赤裸完整,脱落情绪欲望之我执,宁静纯净的心灵,舒缓明澈,不随身心欲望摇摆,透明通透的心灵,能“观照“身心烦恼,观察自我意识,却不随自我意识,身心体验迁流,心与世界同体,光明清澈无边无际,此为“行阴”。唯生与灭,为行边际。
觉受犹如构成海水的水分子,是心灵对存在的分辨,心灵对存在的认知,呈现觉知,觉知是空间的缘起;心灵对存在认知的感受,就是觉受,觉受是存在感的延续,存在感即空间,空间波动形成了时间,时空是心识觉知所呈现错觉,错觉相续形成了世界众生,故而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心灵纯澈光明的觉受中,是心灵觉知,因分别存在,而由存在感构建的幻觉体验,当觉受清净后,心灵觉受中的纯澈光明,脱落了所觉受的色声香味触法诸种内境,当体验感受境界融化,觉受不再被体验蒙蔽,觉受深处细腻的心灵认知,也就从体验觉受中解脱,体验分解熄灭了,心灵极深处的觉知,也就失去了取舍的对境,犹如看到烟花的眼睛,当烟花熄灭于虚空,被烟花所迷惑的眼睛,也就觉醒了原来的清澈纯明。此乃为“识阴”,唯湛入与合湛,归识边际。
觉受体验波动,是心识对存在的分别相续,犹如海浪与大海的关系,海浪平息后,大海就展现出来完整的原貌,识阴并无本体的存在,仅仅是觉性一念困顿,一念错觉,执幻为实,执即分别,实则存在,分别心蒙蔽觉性,错觉分别而有生,依行阴光明川流不息,呈现识阴广袤虚空不动,依生而有灭,宇宙万物生灭,相续轮回而固化了最初蒙蔽觉性的那一念,那一念就是识阴存在感,心识对存在的认知,当心识对所认知的存在体验熄灭,失去体验支撑的觉受融化后,觉受分解,则连带确立觉受的觉知,也一起分化瓦解,觉受融解则觉知熄灭,错觉熄灭则觉性本明。
佛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犹如白云熄灭于虚空,虚空湛然无挂,无生无灭,无挂无碍,虚空无体性,无需白云去描述;犹如湖水倒影虚空,虚空原本无相,湖水蒸发消融,虚空本不可得,本无湖水倒影解释的虚空。
觉性无生,故而无灭,无生无灭,则无挂无碍,如水中阳光,水流湍急光明不动;如云中虚空,云起云涌,而虚空无生,如光中之明,纯明无杂,熄灭身心疑惑,疑惑尽灭是名觉;觉性无挂,随生灭妄想,而熄灭生灭分别,无来无去是名空;空性无得,随顺因缘相续,而无所生,于如幻身心中,无取无舍,离幻即觉;故觉性即法界,法界本心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生灭幻灭觉心不动,因缘诸法性空无得。
心性本来明晰三世,觉性原本普照十方,心随诸幻非幻不动,心随诸法无取无舍,无生无灭本来圆满,无垢无净原本庄严,身心妄想性自空灵,明晰心无染觉知分别,湛然心无挂体验觉受,念起念灭如雁过寒潭,影过不留觉性明澈,是为“觉照”。
觉心即妄心,妄心不离觉,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当下即“圆觉”;寂灭不可说,如来不可得,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心无挂是圆满,念念清净是如来;故禅宗祖师,终日吃饭未曾吃一粒米,终日走路未曾沾一粒尘,故而佛说:如来四十九年说法,未曾说一字,故而佛说:止,止,止,我法妙难思!
不可说,当下清净十方,无所得,遍满微尘宇宙,随顺圆满,了了清净者,为“寂照”。

[1,人之识神不死,命终之后皆悉依生前所造之业流转,只不过神识(灵魂)在没得到解脱轮回之前,称之为迷魂罢了。人死后可令灵魂忘记一切的“孟(梦)婆汤”无非是指业力也。(ps:但是业力牵引因缘和合显现果报时需要执行的相,比如阎罗王比如孟婆汤。)
2,在世间不管小小的胚胎托生到哪个生命领域,福报再好,痛苦再少,佛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欢喜、赞叹。
原因是只要生在三界里面,就是痛苦的。好比脏臭的粪便,即使再少量,也是臭的。
同样道理,只要在六道中,不论生在哪一界,烦恼再少,也还是不究竟,还是没有脱离痛苦。
3,而在六道中任何一道的生命结束后,还没有再转生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时,
神识(灵魂)这一段的生命状态统称为中阴身(中蕴身)。
4,中阴身的相貌分为形色端正与容貌丑陋之分。
5,在中阴身期间,其中阴身都有神通力,随着业力所感,乘空而去,丝毫不受山河大地,或者房屋墙壁等有形物质的阻隔。
同时中阴身也具备了如天眼通般的特异功能,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应到跟自己有缘的一些受胎机会。
因此,如果当女人的排卵期到了,她身边就会涌集着来自各地等着入胎的中阴身
6,或者父母是受人尊敬的,高贵的,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是卑贱的;
或者父母是卑贱的,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却是尊贵的,
双方的格局、运势、因缘配合不来,那么就不能受孕成胎。
7, 又假如父母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都是尊贵的,但其他的一些业缘配合不来。

譬如,这对父母应该有孝顺的孩子,可是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却是他们的冤家,不会孝顺他们,那么,也不会入胎。
8,并不是有了父精母卵,就一定会形成有生命的胚胎,也不是因为有了子宫,就一定能孕育新的生命,亦不是因为阿赖耶识挟带了各种善业、恶业的种子,就能形成新的生命。
一个新的生命,必须有各种因缘凑合了,才会产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父母两个结合,就会有新的生命;也不是有了中阴身,业识种子就能入胎,必需要父精母卵,再配合各种因缘,才会产生新的生命。
9,如果父母福业增上,子女福业低劣就无法入胎
如果父母福业低劣,子女福业高胜就无法入胎。
只有父母子女的福业一样的时候才能入胎。
然当中阴身要入胎的时候,对父母升起爱和嗔二心才能入胎。如果男中阴身将要入胎时,对母亲生爱,对父亲生嗔。当女中阴身入胎时,对父亲生爱,对母亲生嗔]

《佛说见正经》提及:“众生们的识神轮转,随着他们的业行而在六道里受生为相应的身形。就像土成为瓦。人因为没有道行,所以不能认识。也不能回来报告。”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提及,“愚痴无识凡人,眼见色时心生喜乐,便起执着。起执着已随生顾恋,生顾恋已情怀染爱。起染爱故随贪嗔痴,发身语意造作诸业,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前识(神识)灭已后识(神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也”。
可见,人之识神不死,命终之后皆悉依生前所造之业流转,只不过神识(灵魂)在没得到解脱轮回之前,称之为迷魂罢了。人死后可令灵魂忘记一切的“孟(梦)婆汤”无非是指业力也。(ps:但是业力牵引因缘和合显现果报时需要执行的相,比如阎罗王比如孟婆汤。)

通过佛经得知,在人寿十岁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孕育胎儿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在人寿百岁左右时,孕育胎儿的时间是十个月左右。

《佛说入胎经》、《大宝积经》等经提及,“在世间不管小小的胚胎托生到哪个生命领域,福报再好,痛苦再少,佛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欢喜、赞叹。
原因是只要生在三界里面,就是痛苦的。好比脏臭的粪便,即使再少量,也是臭的。
同样道理,只要在六道中,不论生在哪一界,烦恼再少,也还是不究竟,还是没有脱离痛苦。

而在六道中任何一道的生命结束后,还没有再转生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时,
神识(灵魂)这一段的生命状态统称为中阴身(中蕴身)。

当然中阴身的相貌分为形色端正与容貌丑陋两种。

故中阴身有的是两只手、两只脚,有的是四只脚,或者很多的脚,也有的是没有脚,也有象被火烧焦了的扭曲的木头似的。

如果应堕入畜牲道的中阴身犹如水肿。

应转生人道、天道的中阴身带有金黄色之光。

应生到色界天的中阴身非常鲜白。

因为三界最高之无色天无有色身,故应生无色界天的中阴身无有形相。

在转生天上时,中阴身就头朝上的上升而去。

中阴身应转生为人、或者畜牲、或者饿鬼时,就横身而去。

如果中阴身应堕地狱,就头朝下的向下而去。
由此得知,在中阴身期间,其中阴身都有神通力,随着业力所感,乘空而去,丝毫不受山河大地,或者房屋墙壁等有形物质的阻隔。
同时中阴身也具备了如天眼通般的特异功能,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应到跟自己有缘的一些受胎机会。
因此,如果当女人的排卵期到了,她身边就会涌集着来自各地等着入胎的中阴身。

当然,若母亲当时没有排卵,或者体内根本没有卵子,是不会受孕的。遇到这几种状况,即使母体排了卵,仍然不会受孕,或者父母双方都有毛病,那么就不能受孕;
或者父母是受人尊敬的,高贵的,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是卑贱的;
或者父母是卑贱的,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却是尊贵的,
双方的格局、运势、因缘配合不来,那么就不能受孕成胎。

又假如父母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都是尊贵的,但其他的一些业缘配合不来。

譬如,这对父母应该有孝顺的孩子,可是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却是他们的冤家,不会孝顺他们,那么,也不会入胎。

如果等着入胎的中阴身,没有碰到男女因缘,那么也无法受孕成胎。

是故,如果母体不在月经期中,而且没有任何妇科毛病,进行两xing关系时,正好中阴身现前,而父母双方又都没有各种缺陷。同时,父母和等着入胎的中阴身,又有相互对应的业缘,那么,与父母有缘的中阴身才能入胎。
中阴身在就要入胎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颠倒的妄想。

如果投胎为男的话,那么就对母亲产生爱欲,而讨厌父亲;相反的,如果投胎为女的话,就对父亲产生爱欲,而厌憎母亲。

刚入胎的神识之胚胎名为羯罗蓝,羯罗蓝身要藉着父精、母卵的因缘和合,发展出一段新的生命的四大、六根。

因此并不是有了父精母卵,就一定会形成有生命的胚胎,也不是因为有了子宫,就一定能孕育新的生命,亦不是因为阿赖耶识挟带了各种善业、恶业的种子,就能形成新的生命。
一个新的生命,必须有各种因缘凑合了,才会产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父母两个结合,就会有新的生命;也不是有了中阴身,业识种子就能入胎,必需要父精母卵,再配合各种因缘,才会产生新的生命。”

《大般涅槃经》提及:“当父母交he的时候,中阴身由因缘而到受生的地方。对母亲生爱,对父亲有嗔心,父亲的精ye流出时认为是自己的,看到之后心生欢喜。中阴身坏而生出来世间的五阴之身。就像印泥坏了,而印出文字一样。”

《法苑珠林》提及:“富贵男人与贫贱女人和合时,男人一定自己做下劣想,对女人生尊胜想。富贵女人与贫贱男人和合时,女人一定自己做下劣想,对男人做尊胜想。贫贱男人与富贵女人和合时,男人一定自己做尊胜想,对女人生低劣想。贫贱女人与富贵男人和合时,女人一定自己做尊胜想,对男人生低劣想。
子女入胎的时候同样的道理,因此入胎的时候都有相等之意。
故如果父母福业增上,子女福业低劣就无法入胎。
如果父母福业低劣,子女福业高胜就无法入胎。
只有父母子女的福业一样的时候才能入胎。
然当中阴身要入胎的时候,对父母升起爱和嗔二心才能入胎。如果男中阴身将要入胎时,对母亲生爱,对父亲生嗔。当女中阴身入胎时,对父亲生爱,对母亲生嗔。”

——节选于中国天人师学理论全集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集》里面总结了念佛的十种功德,对念佛法门就更加有信心,世人为纪念永明延寿大师将他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念佛对于学佛人有十种大功德,终身持有终生受用:

  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

  在《阿弥陀经》或者其他净土经典里,都讲到念佛之人会得到佛菩萨和龙天鬼神的护念,佛陀在涅槃的时候,诸天、修罗、药叉等等全都发愿说,在冥冥当中,以行乐道,布施念佛的人。所以在座各位只要保持精进念佛的心,好好念佛,冥冥之中自有龙天护佑。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教化的净土,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都是阿弥陀佛随行的菩萨。所以我们念佛的时候,可以得到诸大菩萨的护佑,因为大家知道,菩萨发了一个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像观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度无量众生,各位虔诚念佛,一定会得到菩萨的护佑。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这刚好契合了弥陀本愿,大家知道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只要是念我佛名号的,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相应的愿力的加持,这是弥陀本愿。

  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

  当我们有了念佛的功德,有了诸位天神、菩萨的护佑,有了佛光的加持,自然一切的鬼神、罗刹啊、怨贼等等都会远离。念佛的人,不会遭到邪恶众生的侵害。

  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我们所遭受的命运,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如果一个人心怀贪婪、嗔恨等种种不善的心念,他就招感恶的境界;念佛的众生,他的善业召感的必是平安、吉祥等具有福报的境界。所以,念佛的众生能够转变自己的心念,通过念佛名号,能够与弥陀宏愿相应,就会远离横死灾害,这个也是念佛的功德。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可能都是被自己的业力所牵引,虽然过去世做过一些功德,让我们能够得到人身,但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更是造作了无量罪业。怎么能够消除业障呢?念佛一声,灭无量重罪,何况是连续七天的精进念佛。所以,一个精进念佛的人,能够通过念佛的功德,忏悔的功德,使宿世恶业得到削减乃至消灭,自己就更加容易走向解脱。

  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

  大家以前不念佛的时候,都会做梦吧?可能梦境有好有坏,是各种幻想或者欲望所显现,那么念佛以后,有没有做过吉祥的梦?如果你平日念佛特别精进,心中没有其他杂念,就能召感吉祥的,有瑞相的梦。我身边就有老菩萨梦见过佛陀金身,这是吉祥的梦。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没有颠倒妄想,全心全意只在一句佛号上,心与诸佛的功德相应,那肯定心生欢喜,是吧?我们心的状态,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人心常欢喜,自然颜色光泽,气力充盛,也就是说,念佛刚开始是改变我们的情绪,心态,甚至能够做瑞梦。慢慢的,会让我们身体由内而外更加健康,一些疾病也会痊愈,乃至极难医治的重症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

  一个精进念佛、心中有佛的人,他身上自然有一种庄严、超然脱俗的气质。念佛人得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护佑,恶缘远离,他的内心会变得特别的慈悲,令人感到亲切,而且他气力增盛,气色非常好,相貌也柔和,这样具有诸多功德的人,是不是会得到大家的恭敬呢?

  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前九种讲是现世功德,第十种就是我们在此生的修净土法门最终的目的,最终的愿望——命终之后往生西方净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建一局项目部负责人鲁洋告诉记者,2年内干完3年的活,原因在于项目的装配率达51%,大量钢结构均在工厂预制,现场施工减少30%,节省施工时间;开发和应用“智慧
  • 微信区起码不乱打架不乱送,Q区很好很强大,15分钟准时中路九个人就好像约好了一样,作为第十个人的我也很尴尬,必须如约到场...不说了,我去快乐了!小区骑行队中最
  • 管城法院认为,李铁矿、马某花与闫某俊2007年11月16日所签租赁协议的期限为五年,确实超过了其受托管理期限,但2009年6月26日马某花出具的收条显示,闫某俊
  • #婚姻感情# #事业财运# #生辰八字命理姻缘# #算八字看婚姻感情#我们对虚荣总是比对自负更宽容,因为虚荣的人对于我们的评价很敏感,从而满足了我们的自尊心;而
  • #小义Xy[超话]# 当说四带一的时候在说什么小汪真的瘦了好多 但是他扛着的东西越来越重 不仅是训练或者比赛时带弟弟们的操作 心态 全局观 不仅是自己要练更多的
  • 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
  • 会关心我哭我闹我笑的爸妈不在我身边也许有一天我撑不住了,最简单的需求,会用最简单的方式永久的获得原因太多,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但,其实也很简单:我累了 离开
  • 很多人认为异位性皮肤炎长大就会好,的确有少部分的人有机会在长大后症状大幅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但大部分人还是要持续治疗、控制。也因为跟遗传高度相关,所以异位性皮肤
  • 以天下为怀,在如今看似乎是一句假大空的话,但在三国那个乱世,确实“刘备”们的真心话,人家真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而且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三国志》里讲,
  • 你唯一能掌控的, 是你自己。(ps 这个节目勾起我对新疆的无限向往。
  • ️#pp1号0点开抢#——宝子们,注意一定要先领好券[打call] 【79】兰芝 隔离30ml今天史低价,日常都是100多一支的,我终于蹲到了,自带SPF25
  • 美国短毛猫是一种平衡性很好的中大型猫科动物,有着方形的嘴和甜蜜、开放的表情。美国短毛猫是一种平衡性很好的中大型猫科动物,有着方形的嘴和甜蜜、开放的表情。
  • #豫见小康记忆#【健康饮食、生态宜居……更好的态度见证更美的生活】“不要小看美发技术,我们也是有科技含量的技术能手![给你小心心]但是比起肖战玉骨遥路透图,我还
  • #买房指导#【黄金周福利请查收!哈尔滨6大主城区24盘优惠清单!】 9月30日起,乐居买房联合天猫好房,在全国推出“置业最前线——城市十一黄金周购房指南”,本次
  • བཀྲ་ཤིས་རྟགས་བརྒྱད་དང་དེའི་མཚོན་དོན་ངོ་སྤྲོད། 佛教文化中的「八吉祥」,見者增祥瑞! བཀྲ་ཤིས་རྟགས་བར
  •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 相册下午推送了for you小幻灯片,plus微博的那年今日功能,惊觉上一次长途旅行居然已经是三年前了。 晚上突然想起来再看看冲上云霄2,瞥了眼简介,都是201
  • 另一邊廂,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一直維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其发展動力及龐大市場,也牽動着不少跨國企業的发展利益。在這場大國博弈中,香港難免會受影響,但只要我
  • 会做饭但是很少做,懒癌晚期,熬夜冠军,戒烟中心长期会员【择偶标准】①年龄/身高:95-91/157+②收入及车房情况:越高越好[笑脸]③是否接受对方有婚史:无④
  • !心愿单又了却一小件呜呜 上次吃shake&shack应该还是19年不记得在hk还是上海了 感谢人肉代购小李快递 包萝万象还️ 里面的碎碎好吃(菠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