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世尊出世之后,世界一片祥和:作恶的人,也变得善良了;生病的人,也没有了痛苦;战争的国家,也停下战火,国泰民安。

人们沉浸在最美好的世界里,净饭王为了庆祝太子的出生,给他取了世间最美好的名字——乔达摩·悉达多。翻译成汉语,则是“一切义成”的意思,佛的出世,一切皆能成就。

一、摩耶夫人,真的离开了吗?

01.使命完成,示现生死

然而,就在佛出世的第七天,在一切美好、快乐的时刻,世尊的母亲——摩耶夫人,没有任何病苦征兆,突然就去世了,离开了热闹的人间。

这对于普通父母而言,绝对是一件悲伤之事。20年漫长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可爱、完美的王子,还来不及给他关爱与拥抱,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对于小孩子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缺憾。还在襁褓之中,就失去母亲温暖的怀抱;无论将来如何美好,终究不能看一眼慈母的微笑,也无法身旁孝养。

这只是凡夫的观念而已,我们所能知道的时空,太狭小,太短暂,看不到天上、地狱的世界,更看不到十方世界诸佛菩萨的庄严净土。

若以我们的思维来度量圣人的境界,就像一只小蚂蚁对着人类的飞机评头论足,再聪明的蚂蚁,也无法形容飞机的原理。我们也是如此,用尽一切美好语言,也难以描述佛菩萨的不可思议境界。

其实,摩耶夫人来到人间的任务,只是为了世尊的宿胎和诞生,使命结束,自然要离开世间,就像瓜熟蒂落,是自然而然的事。

摩耶夫人离开人世后,生到了忉利天宫,是去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里的楼阁、城门,皆由黄金所造,还有种种珍宝,装饰围绕。摩耶夫人来到这里,具有种种神通,安乐自在。

在凡夫看来,摩耶夫人去世了,其实她只是换了一种生命形式存在。我们的生命都是延续的,并不会因为死亡而静止,而是在生死之间,无缝连接。我们在三界轮转,如同水的轮回,或冰,或雪,或水,或雾,或气,无论什么样的形态,变幻不息,生灭无常,变幻了形态,却无法改变水的本质。

02.关心世尊,从未离开

因此,摩耶夫人看似离开了人间,其实从未离开。在佛陀的传记资料中,我们能看到的记载,就有很多次,摩耶夫人出现在佛的生活中。

比如,世尊刚出家之时,示现苦行,精进艰苦,身心疲乏之时,摩耶夫人从天上下降,探望慰问。

世尊成佛后,第七年夏安居时,特别去忉利天上,为母摩耶夫人说法,后来就有了佛教的孝经——《地藏经》。

当佛陀涅槃时,摩耶夫人得知消息,再度从天下降,涕泪悲泣。摩耶夫人来到佛涅槃处,求佛再留半偈佛法,虽然佛的色身已安置在金棺之中,但为了给众生示现无常,也为了显示孝道之理,佛再从金棺中显现于佛母之前,为母留下五句法语:

世间苦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传记记载,其实这些记载,也不过是示现而已,像演戏一样,只为给众生示现无常的真相。

二、摩耶夫人,真实的境界是怎样?

难道真是的摩耶夫人就在忉利天上吗?

她真的有生死轮回吗?

我们看到的传记,就是摩耶夫人的真实境界吗?

01.超越三界,随意示现

“摩耶”是梵语,翻译为汉语,即是“幻术”的意思。所谓幻术,就是指摩耶夫人在世间的一切示现,只是随顺娑婆世界众生的因缘,方便示现,就像表演一般,可以随意变化。

其实,摩耶夫人真实的境界,早已超越三界六道,证得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有大神通,大智慧。

《华严经》中说到摩耶夫人十七种身,犹如虚空一样,所行没有障碍,超出一切世间的眼所能明见。唯有普贤菩萨的清净法眼,才能见得到摩耶夫人所现身。

凡夫业障深厚,摩耶夫人在忉利天上的示现,也难以看到;阿罗汉虽然可见,更高的境界就不一定能看到了。所以,善财童子去参善知识,想求见摩耶夫人,最后在是主城神、身众神、罗刹鬼王等帮助、引导下,证得十种清净眼,最后才看到庄严如意复莲花座上,摩耶夫人坐在复座之上,入色身三昧,在一切众生前,示现四十种清净色身。

随后,又随顺一切众生心中所欢乐的,或示现超过他化自在天的天女身,或超过四大天王天的天女身,或者示现超过龙女身,乃至超过人间一切女人身。示现无量色身,只为饶益众生。

02.千佛之母,遍至十方

善财童子看到摩耶夫人示现无量方便门,也有了摩耶夫人一样的色身,然后,他在十方一切摩耶夫人座前,恭敬礼拜,立刻证得无量诸三昧门。他便向摩耶夫人请法,言:“愿为我说,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而得成就。”

摩耶夫人答:

佛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愿智幻解脱门,是故常为诸菩萨母。 

佛子,我于此阎浮提中,迦毗罗城净饭王家,右胁而生悉达太子,现不思议自在神变,如是乃至尽此世界海,所有一切毗卢遮那如来,皆入我身,示现诞生自在神变。

原来,摩耶夫人早已证得解脱,她是诸菩萨母,她在娑婆世界示现右胁生悉达太子时,现出不可思议自在的神变,一切毗卢遮那佛,皆入她的身体中,示现诞生时,种种自在神通。

摩耶夫人不仅仅是释迦佛之母,在贤劫有千佛出世,都是从摩耶夫人胎中应化出世,摩耶夫人是千佛之母;不仅是贤劫千佛之母,一切世界有佛出世,摩耶夫人都去示现,作为佛母。

如此不可思议境界,《华严经》明确说道:

善男子!如此四天下阎浮提中,菩萨受生,我为其母;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四天下阎浮提中,悉亦如是。

然我此身本来无二,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何以故?以修菩萨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故。

善男子!如今世尊,我为其母;往昔所有无量诸佛,悉亦如是而为其母。

善男子!如此世界贤劫之中,过去世时,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及今世尊释迦牟尼佛现受生时,我为其母。

未来世中,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将降神时,放大光明普照法界,示现一切诸菩萨众受生神变,乃于人间生大族家,调伏众生;我于彼时,亦为其母。

如是乃至楼至如来,在贤劫中,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当成佛者,悉为其母。

如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于此世界海十方无量诸世界一切劫中,诸有修行普贤行愿,为化一切诸众生者,我自见身悉为其母。

原来,早已证得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的摩耶夫人,可以分身无数,遍至十方,同时在无量诸佛国土,示现为无量诸佛的母亲。娑婆世界看到的摩耶夫人,不过是千百亿化身之一,释迦佛从摩耶夫人应化出世的那一刻,也许十方世界还有无数诸佛,也正从摩耶夫人右胁化生而出呢?

毕竟,时时刻刻都有佛出世,尤其往生到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他们拥有了阿弥陀佛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拥有了与阿弥陀佛一样的神通智慧,“十地愿行自然彰”,自自然然会披弘誓铠,应化到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广度十方众生。那些从极乐世界到十方成佛的菩萨,摩耶夫人也将示现住胎的母亲。

现在我们念佛,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自然也要到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救度众生,摩耶夫人也将成为我们的母亲。那时候,我们也可以随意示现,或从摩耶夫人右胁而出生,或从左胁出生;或从摩耶夫人头顶出生,自在无碍。 https://t.cn/R2WxaN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二天,我拿零花钱买了一张打开会放音乐的贺卡,我在上面画了两个牵手的母女,挖空心思写了一句话,“你是我最漂亮的妈妈”[笑cry]我一生都记得我妈看到贺卡那开心的
  • 也直到那天看到弟弟看他彩排,藏彩排信息…我开始细细品味过去的种种和曾经未曾多想却隐隐觉得两个人不太清白的眼神,和细密的无宾感,才发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过程
  • 对于新手别一次性用石头把常规人物直接拉100级,说不定下次就歪出来…当然常规人物也不是每个都容易出,比如我一直没有精灵女王…和限定精灵女王任务选择每天先每日任务
  • “我要起诉他呢,剩下的1万多块钱不给我就不重新开工”“他想得美呢,盖房盖了半截就有个框框子还想要钱”……化身“和事佬”的李雪健,了解情况后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
  • 歌手阿黄永远闪亮✨小记今天出了好多好多小卡 有好多好多我舍不得 但是打包的时候也没什么感觉 我在怀疑 我对次人的爱经历过这次事情 让我意识到次人是快30的年纪
  •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维护自己的粉丝利益作为一个成年男性,他是维护是一个弱小的女性,你还要怎做,放任dp 吗,这个稍微有点品行的人都做不出来吧,你不能因为一个
  • 看起来儒家也搞法家内里修道[爱你][爱你]还是个欲殴之的刺杀小哥哈哈哈[哈哈]这次感受到盖聂的温柔和坚定了,就是侠护弱者看起来循规蹈矩实则为自己信念逆流而行的人
  • 亲爱的源儿 我平复了很久替你开心 追逐自己想要的人最酷最勇敢 我想你自由无畏 你也一直如此 希望我们在无法相遇的日子各自提升自己 我已经不是小孩儿了 等你回国我
  • 吃完小逛个该,马姐咬碎了后槽牙购入便宜衣服一件,我去化妆品店蹭小样四个(我太不要脸了顺便记录下上周去马姐家给它过生日。马姐做了腰花和牛柳,做的时候一边抱怨腰花有
  • 淡然如我,平平淡淡,顺其自然;拥一颗淡淡的心,过平静如水的生活。#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生活,不会告诉我们路怎么走,只会教我们怎么去适应,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
  • #金世正[超话]#:      见字如晤 展信舒颜      世正呐,生日快乐噜      从何说起呢,好像是我突然间被土土的封面吸引进去看的《社内相亲》还是你
  • 到这里我心情更down了,他和多多怎么生小孩怎么生、哎呀我好难过,毕竟豪哥在赵勇最难的16、17年一直陪着他,他应该是很了解他的人,他说出这种话,难道他俩真的是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嘴上不积德,最终害的是自己,切记!#悟道#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 在很多的案例中,一些朋友埋怨自己情感不好,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
  • 真的好喜欢#诗情画奕[超话]##诗情画奕# 《Like a Diamond》舞台:两个小宝这次舞台很好,一-的新歌很好听,椰汁糕也很棒,这几年椰汁糕看着这两个小
  • 姜鸢陆景逸姜鸢陆景逸(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笔趣阁c2c75 书名:《姜鸢陆景逸》姜鸢陆景逸 主角:姜鸢陆景逸 阅读全文到公-仲-号【得意文楼】发个主角名~
  • ”培育体育消费场景打造“文体旅商农”示范区域在北星大道新都段,吸睛的另一个地方要数尖锋运动公园,它的旱雪场内总高43米的大跳台格外显眼。大球小球叠加办赛营村5月
  • 女孩的遭遇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租房遭遇“电费刺客”的情况非常普遍,此前,有一个浙江女孩发帖吐槽,房东给她装了5级能耗空调,每月电费高达六七百,夏天都不敢开
  • 姜鸢陆景逸姜鸢陆景逸(最新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笔趣阁1Q35W 书名:《姜鸢陆景逸》姜鸢陆景逸 主角:姜鸢陆景逸 阅读全文到公-仲-号【得意文楼】发个主角名~
  • 好喜欢这种设定哎脑洞大开,不晓得还有什么反噬️✨ @任嘉伦Allen|电视剧无忧渡|任嘉伦无忧渡宣夜|任嘉伦久宣夜| #任嘉伦无忧渡##任嘉伦宣夜# #任嘉伦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