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共鸣[超话]##看100本喜欢的书# 079 沈圣时《落花生船》#海豚书馆# 081

买《落花生船》只因为想集齐海豚书馆丛书。

知道这一刻打开书本,才知道几十年前有位诗人文人老师沈圣时。而沈圣时的文友朋友在他逝世几十年之后,在报章上撰文,想念他,寻找他,这位只活了二十九岁的诗人,有位在乎他,珍惜他的亲妹妹沈华,她看到文章,主动联系编辑……

海豚出版社能出版《落花生船》,有当年冯英子,高旅的功劳,有沈华女士的努力,有陈子善教授的帮助,有本书编辑吴心海的努力,而吴心海的父亲吴奔星是1930年代中期北京《小雅》诗刊的主编……1949年以后,当年的文人默默消失在风雨中……

真该感恩当年海豚书馆的“三结义”。

想起自己在图书馆阅报的岁月。

想起天南地北的网友为突然离世的文友筹钱出书的往事,那本书,不知何故竟然一直在我身边,我偶尔翻翻,现在我能透过他留下的文字,知道他是爱书之人,他一生所遭受的苦难,都被书所暖化,有书为伴写作为乐……我现在却不忍心再翻开那本书了,也不愿意再提起他的名字了,他看不到,我写给谁看?

和《落花生船》一样,书本以外的故事才让人无限感慨。我看书看得很粗心,边看边忘,但是这一刻我边看边想起故友,顺便缅怀逝去的日子。
#抄书#
1.装着一锅子面条粥的摊子也特多,常看到有二三个人伏在那很低的摊子上捧着一碗吃;这情景下,我总想到民间的惨淡的生活。
2.为生活,文章 不能不写。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分,时常会感到精神与良心上的痛楚。
3.汽车是最破的破汽车,在其他的公路上,绝不容易见到,我们疑心是收买下的破汽车,略加过修理,座位是几条木板,臀部震动得受 不住;大家“哎哎”地嘴里叫出来。从蚌埠去怀远仅是二十五里的短程,然而旅客的来往,简直是受罪似的。
3.瞪着壁上撕了大半本的日历,自己那么叹息着自己的失业,实在早就是预料到的,生在当今的时代,尤其是社会不景气的这年头,像我那样的人,被列入失业群中是很应该说必然的。
广阔的世界上,我.寻不到啖饭的地方,楞住在狭的笼似的家乡,像寄生虫那么地,吸蚀没有了脂肪的祖母老父的枯肠管壁,一颗伤痛的心,渐向下沉,向着黄昏,将形成一个歇斯特里的病态者了。
4.因为在前一日的日报上登了某君的一篇《章太炎的寂寞》,给章宅治丧处看了大不满意,以为对章老先生有“不敬”之处,并且编者被穿去受了一次训话,大概这便是原因,我这篇已发到排字房的稿子,也临时被抽了出来,不管它有无不敬之处。
5.本来我并无安定职业,一个人的职业,在我们这社会里是必须去找的并且必须竭力去找,但我竭力去找的结果都扑了空。
6.也得告诉你的是我近来又生了一场恶病,是慢性的肋膜炎,连医生也不能保证我将经过多少时日才能完全恢复失去的健康,这又是我生活上致命的一个打击,近来连略做一点劳动的事都 不能。
7.可是我终于由于先天不足,和幼年的环境不良,瘦弱多病,几乎正是养不长成的孩子,如今虽踅过了夭折的年龄,但每年还是在病态的生活下挨过去。
8.临行之日,我上了小轮船,二十余小学生,直送我到塘河出港处,船行已远,岸上送我的学生犹频频挥手不已,这是我第一次受了绝大的感动,但这一回分别之后,这学校的情形一点也不知道,孩子们的消息更一点不知道,倘战难后,田园犹存,他们大概都忙碌地在田园里工作了。
9.有过一次我在街上瞧到一位从前在一个教室上过课的同学,现在他挑上了粪担,一手里提着一把粪帚,身子一摆一摆的挑着一担子幌过街去。
我亲见到一个还没满十六岁的从前曾同过校的女同学,嫁给一个地方上的流氓,生下了一大群孩子,她生活里的痛苦,我不敢去想;前年回乡来听说这个女的已经死了。(1935年8月15日《申报.自由谈》)

八十多年前的文字,读着读着就读出了历史的味道。我摘抄的读书笔记,也可以给没曾拥有这本书的有缘人们,用于参考。

附录
香港作家高旅忆“吴门旧友”
#抄书#
有一次,他对我说:“我住的那条街,街名象征死亡。”这话使我吓了一跳,虽是笑谈,却觉得是不吉利的联想。看到他单薄的身子,十分为他着急。因为抗战的烽火眼看就要在全国燃烧起来,前线后方,都需要我们青年去奔驰救命,他那样瘦弱,脸色经常苍白,可谓弱不禁风,怎么打发这即将来到的大暴风雨时代呢?哪知他已染有相当严重的肺疾,别人难察自己该知道吧?

苏台旧梦逐云飞,小桥燕子归。春寒伴客吊斜晖,行人深巷稀。

檐牙短,市声微,东风将我欺;空庭败草怯疑非,踏过吴苑西。

——阮郎归.苏州访沈圣时兄不遇 一九四七

这一搁到了一九八四年,竟隔了三十七年,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顾文华兄,也是门旧友,与我通信,谈到圣时兄,提议由我写一篇短文,在I《苏州报》发表,作为“投石问路”,看可有反应。我照做了。不久就得到了沈华女士的来信,这才证实了凶耗。

虽然《落花生船》一书,几乎没有写到家人,但是沈华真是好妹妹!

念头

方向

行动

老周的支持 老妈的理解与鼓励

很感谢爸妈不干涉我自己做的决定,还倾听我的想法与我讨论(少有的意见一致,太难得啦[二哈]),提出建议让我更顺利地行进,他们丰富的阅历和那无法阐述的感情,在我摔倒之后会鼓舞我再站起来!再坚持下去!再向前走!

“希望你自己做的一切以后不要后悔,尽力去做吧”

未来!

星云大师谈生死:死亡不可怕,但死法值得计较
文/星云大师
古人说“视死如归”,死亡就等于回家,回家是应该欢喜呢?还是可怕呢?这就值得我们去省思和辨别了。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生死是循环的,转了一圈之后,还是会再转回来的。 

死亡不可怕,但死法是值得计较

人生了要死,死了要生,这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人往往愚痴不懂。 其实,死亡并不是等到要死了的时候才知道,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知道会死亡。 同样的,死了以后又会再生。既然会再生,人又何必要悲伤呢? 所以,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我们要重新估定它在人生里的价值。
 我从小出家,经常听历代大师们往生的事迹,他们有的预知时至,有的自我祭悼,有的先行向各方告假,诉说自己于何时要跟大家别离,也有的以死亡为游戏。如飞锡禅师倒立而亡、普化禅师游化四城门后示寂。 或许这许多佛门的故事听得太多,同时我幼小的时候出生于战乱,对于死亡,就没有那样可怕的想法了。 死亡不可怕,只是死亡的那一个刹那、那一个时刻的死法是值得计较的。 就像过去的刑法,有千刀万剐,有五马分尸,有乱棍打死,有请君入瓮,有砍头斩腰,非常残酷。现代的刑法就比较人道,让死亡不致那么痛苦,甚至死亡也可以如同睡觉一般的平常。 

人是死不了的,往生犹如移民

 
人是死不了的,就好像我们手上挂的念珠,一颗念珠、两颗念珠……当你拨数到一百零八颗的时候,它又会再回过头来。 生命也是如此,一个阶段连着一个阶段,就像是一颗一颗的念珠,所谓“六道轮回”,就是这个意义。
 
所以,面对死亡,我们应该要看得很平淡。 再说,也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本身的“机械”老朽了,必须要更新,而希望死亡。
这就像衣服旧了,当然要换新的;房子坏了,当然要重建,人的死亡就如同换衣服,就如同重建房屋,不值得大惊小怪。 人之所以畏惧死亡,就是他不知道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感到畏惧。
假如你知道人死亡了以后,还会再来人间,就不怕了。像我,一再认为我还会再来做和尚。因为我有这样的目标,就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 此外,我觉得人之害怕死亡,除了不知道自己死了要去哪里以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把这个身体的器官功能的停止当作是一种死亡,也就是说,身体能够活动叫生,身体不能活动、呼吸叫死。这是一般对生死的定义。 但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生命是不死的,它只是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而已。
 就像是水,同样的水,放到冰箱,可以是冰水、冰块,加了粉,可以变成是布丁、粉圆,蒸发到天空,可以是云层……水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 也就是说,虽然外在流转的形体不同,但是,生命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只是因为缘分的关系,到不同空间不同示现罢了。 总之,死亡就相当于现在的移民,从这一个县城搬迁到那一个县城,从这一个国家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 

生死之前,要先做好准备

当然,你要移民,也要知道自己的资本如何。
假如你的资本很多,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可以购买华屋大厦,一样地享受荣华富贵;假如你的资本不足,移民到另外一个区域,穷愁潦倒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我们在生死之前,就等于在移民之前,要先做好准备,了解自己未来的资粮丰富不丰富。 假如说,你在死亡的时候没有目标,或者也没有资粮,就好像犯了法要充军,究竟要充到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当然会感到很可怕了。

另外,人对死亡会觉得可怕的原因,就是对“生”的不舍。

 

因为他在生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的亲人、很多熟悉的地方、很多知道的事物,甚至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财富。他觉得,这样一死,什么都不是我的了,所以就舍不得。

 

其实,人生不是所谓“一场空”的,在你本性里面拥有的功德财富,比留在世间上的家业财富更重要,都是你可以带走的。



 

也有的人害怕死亡,是担心死了以后,现生所有的关系都没有了,到了一个完全生疏的地方,这在佛门里叫“隔阴之迷”。因为换了一个身体,就等于换了一个国家、城市,所有的街道、商店、人事都不同了。

 

从佛门来看,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假如千千万万亿亿年地追算起来,所有世人、一切众生,谁没有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呢?谁没有做过我们的妻子儿女呢?

 

如果这样一想,其实普天下之人,不管你是哪个种族,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不管你是哪个区域,都是有缘人,都是曾经与我有过关系的。

 

所以,佛教讲“因缘”、讲“缘起”,大家都生存在“缘起”里面,缘聚则生,缘灭则散,缘起缘灭。

这个“缘”的道理,才是生死的关键、生死的中心。

本文节选自星云大师《贫僧有话要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網上圖片真人真事】       苦中舉偉岸,難裡仗道義,默默承載愛,男子大丈夫!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写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在回封地的途中被迫分离时的复杂心情,感情
  • 5号馆 今天是长春汽博会的第二天,一路走,一路看,来到了5号馆,看着熟悉的密码门锁,想起了,那六十几天每天经过它时的情景,觉得,现在真好,应该永远也忘不了,半夜
  • 小王好惨一女的 周末早早起来买食材下厨做鸡翅(没错 小王会做菜了 小王新学的 小王只会做凶柿炒鸡蛋和这道鸡翅)顶着体感温度差不多有40度的高温出门为爱送便当 然
  • 今天又重温了一次,还是那个我最喜欢的小说[泪]真心推荐你们去看,作者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女子,还是一名大学教师。[心]#阮陈恩静##以你之名冠我之姓#刚才遇到了
  • #许墨[超话]# 墨墨 生日快到了,宣一波无料[羞嗒嗒]每一份无料: 四张明信片(9张随机抽取4张) 一张明信片(中婚或西婚)请柬时间地点什么的也会随之改变
  • 10. 俄欧宇航员进行联合太空行走,系20多年来首次;欧盟宣布增加制裁莫斯科市长等54名俄罗斯个人和10个实体。10. 俄欧宇航员进行联合太空行走,系20多年来
  • 昨晚:40+小盆友的乐趣—-然后发现味道一般吃了几口不吃了。 我顿时觉得以我的挑剔和对食物的钻研程度如果我摆小摊不说挣钱如何,味道肯定是还不错的——极可能因为懒
  • 我们将举办一一场别开生面的庆贺吴理人民俗艺术馆开业五周年暨吴理人画说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四十年艺术生涯线上线下艺术交流活动,由我主讲“艺术中的运河,运河中的艺术”
  • #星汉灿烂##星汉灿烂原著袁慎结局#支援已有,戳平轮或看围脖置顶自己拿[打call][打call]原来最先告白的是袁慎啊,除去不能娶你这不就是在表白吗,原来在他
  • 也就是说李白此次来游江夏,对比后面几次重返这里还是很开心的,既没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郁闷,也没有送别友人的离情别绪。很遗憾,这一次李白来到江夏,并没有发生这些
  • 该企业在沙坪坝区“总部+龙头+配套”发展模式下,与金美汽车电子等26家企业成为小康汽车这一“链主”的链条企业。”区经信委负责人介绍,当前,沙坪坝区形成了以小康集
  •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钢制入户门,暴暴推荐磨砂黑灰色和白色,非常百搭,各种装修风格都能适配,颜值非常高,是欧洲三大门类品牌之一,上海工厂系外商独资,产品沿用德国设
  • 全市共有9家景区参与“惠游湖北 乐游荆门”活动,包括明显陵景区、黄仙洞、美人谷、空山洞、阳光沙滩、漳河风景名胜区湖心岛、太子山王莽洞、仙女紫薇园、汇源农谷体验园
  • 对于露营,主要还是城镇青年比较热衷,疫情当下,城市里已经没有太多娱乐活动可供年轻人玩耍了,就拿武汉来举例子,上半年因为吃火锅、玩剧本杀被突然封在店里隔离的事,发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得意]不想读书怎么办?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破涕为笑]单身怎么办?
  • p1 拍得我很满意[可爱][可爱]背景换一个就更好了 太热了在吹空调[黑线][黑线]p2老公第二次送我花 连拖带拽的给我买的[可爱][可爱]很喜欢p3我给老公涂
  • 创作者希望通过音乐与影像向观众传达:世界很大,有各种各样与我们不同的“小怪物”但是“爱”可以让我们消除误解,收获友谊,变得勇敢,学会理解……这将是我们成长路上一
  • 聚焦开放发展两会合办看点多多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不只是青海的盛会,也是全国的盛会,集中展示了青海深化开放合作,推进绿色发展的成果,更是描绘了生态产业
  •         记得有一次,母亲腌制了些野沙葱,正好是哥哥们都回来了,母亲做了顿羊肉荞麦面条,小菜就是母亲腌制的野沙葱。但好像吃过的人都比较喜欢,又或许是物以稀
  • 二、跑道校道可以跑、跳一起玩摄影师抓拍最好的瞬间楼道还可以利用光线拍出光影可以利用纸飞机或者小风车作道具营造青春的氛围三、天台学校的天台是最好的拍照地方了人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