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自己的狭隘心理?

所谓狭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气量小,俗称“小心眼儿”。只听得好而听不得坏,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又极易受外界暗示,特别是那些与己有关的暗示,极易引起心理的内部冲突。

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在行为上表现为人际交往面窄,只同与自己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有狭隘性格的人感情脆弱、意志薄弱、办事刻板、谨小慎微,有时发展到吝啬、自我封闭的程度。狭隘心理是许多不良个性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经质等不良表现都源于狭隘心理。

那么如何改变呢?

1.充实知识。人的心眼与其知识修养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知识多了,立足点就会高,眼界也会相应开阔。此时,就会对一些小事、小利拿得起,放得下,丢得开。

2.增长阅历。心胸狭隘和见识少密切相连,阅历浅,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头脑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少,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看问题的绝对化和极端化。偏激认识一旦产生,就固执己见,容不下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人和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般地说,人的阅历越广,见识就会越高,心胸就会越开阔,心境就会越恬淡从容。

3.放弃自私。狭隘和自私是“孪生姐妹”。狭隘的人把目光投向自己,唯我独尊,固执己见,时时处处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交往中更是极力排斥“异己”,其结果落得了门庭冷落。

门庭冷落和交际圈的缩小,必然带来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如果我们为自己确立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把眼光放远一些,自己的得与失也就不算什么,把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小圈子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4.扩大交际面。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人的性格、品格都是主体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人与环境的交流越多、越广泛,人的开放程度就越大,心胸越开阔;越是生活在封闭、抑郁的环境里,思想、胸怀也就越容易狭隘。

狭隘心理往往是与“个体与环境间缺乏交流”相关的,交流的缺乏,导致心胸的狭隘,而狭隘的心胸,又造成自我封闭,限制交往的开展,如此恶性循环,个性就在狭隘的坐标系统中进一步强化。

因此,扩大交际面,加深与外界的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增长见识,拓宽心胸,是克服狭隘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狭窄的个人圈子中走出来,就不会像“井底之蛙”那样鼠目寸光,只看到自己一时的得失了。

5.待人以宽。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然要在社会中生活,免不了要与别人发生交往。为了使交往顺利进行,应本着人际交往的互酬原则,也就是说,在交往中不要只想到自己的私利,甚至还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好处。

须知,在一定程度上,你付出多少,最终也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因此,豁达大度、待人以宽是我们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个原则。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事,不要对吃一点亏而耿耿于怀。

6.多交结那些被公认为是慷慨大度、大方的人。你的周围一定会有这种人,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坦荡胸怀、恢弘气度的影响,学到他们待人接物、理事处友的方法。最好少跟极端自私、斤斤计较的人在一起。有句俗话说“守好邻学好邻”,选择朋友也同样如此。

7.培养生活雅趣。多参加各种社交文娱体育类活动,拓宽兴趣范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彼此广泛的交往中,感受生活中的新鲜刺激,感受生活的美好,增强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不再狭隘。

文/进击的阿秀

《素书》第十六讲 莫自恃多私

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病莫病于无常,通常我们是怎么得病的,比如,原本有一个人非常的爱我,本来是爱的,突然不爱了,这就是无常。所以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变化的。那个人不爱我们了,我们病倒了,身体开始不舒服,开始茶饭不思,神不守舍,我们的心病了。

原本我们的生意做得很好,突然之间发现生意不好了,无常来了,我们的精神开始涣散,又开始病了。我们身边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朋友,突然之间他和我们走散了,我们开始病了。甚至有很多人家里养了一个宠物也是一样的,这个宠物的离去,我们开始病了。

《素书》告诉我们,病莫病于无常,最大的病,莫过于我们接受不了事实的变化,我们守着经常不变的那个东西,认为它是实有的,我们守着变幻莫测的世间万物,认为它是一种常态,可是当它变化的时候,我们就身心痛苦,开始病了。

本德宗道第四章,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告诉我们两个方向,前半部分告诉我们要如何努力的方向。比如,我们要想让事情变得更长久,要善于博谋。我们要想变得安定自若,我们要修忍辱,忍辱是我们的方向。

我们要想得到长久的快乐,我们要懂得乐善好施,是我们的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想变得明达,我们去体察万物,从万物当中去悟得道的运行规律,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要想变得吉祥如意,事事顺遂,我们要懂得知足,知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上半部分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下半部分是不要这样去做。苦莫苦于多愿,不要那么多的欲求,我们才不会觉得苦。悲莫悲于精散,我们最可悲的地方是我们没有了志向,是我们的精神涣散,告诉我们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精神涣散,要充满着希望和斗志,要努力地向前才不会活成最可悲的样子。

病没病于无常,告诉我们要想身心安泰,少得病痛,我们要了解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在变的,世间万物都在发生变化。人的感情喜好,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的,不要守着那个常态,当我们认为ー切都是正常的,我们的身心才是舒适的,才不容易得病。

《道德经》讲:“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整个自然规律也是这样的,狂风暴雨不会一直持续的。孰为此者,是天地让刮风和下雨的。天地尚不能让刮风下雨这件事情变得长久,而何况于人乎,而何况于我们。

《道德经》这段话在告诉我们,自然规律都是一直在变的,都是无常的,所有的事情都在持续地发生变化,都是川流不息的。我们也在每一秒钟老去,每一分钟老去,我们的感受也在时时刻刻地发生变化,我们的认知也在时时刻刻地发生变化,我们的喜好也是时时刻刻地发生变化。

比如,我们上一个月喜欢什么类型的人,有可能这个月就开始发生变化了。有可能一年前,我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现在也在发生变化。两年前我们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现在也在发生变化。所有的东西都是在变的,我们要深刻地明白和体悟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再墨守着不变的,以为常态的东西,我们才不痛苦,否则一定是身心得病的,所以最大的病莫过于此。

短莫短于苟得,苟得,不择手段的,本该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侥幸得到了这叫苟得,告诉我们最短的事情,最短的得到莫过于侥幸得到的,所以我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占有和得到本不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论语》讲:“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如果我们的智慧是可以得到某些事情或者得到某些东西,得到某些人的,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仁德去守住,虽得之,必失之,本来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和我们不匹配的,即使我们费尽心智,费尽力气得到了,可是最终依然是守不住的。所以说最短的莫过于苟得,得到了我们不该得到的东西,会发现是枉费心机的。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状,有的人费尽心思,虽然暂时得到了,可后面的时候,会出问题的,甚至老无所依,或者家道中落,都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

要想长久,我们还是要合道修其身的,要遵循着道、德、仁、义、礼,如此才可能长久。否则所得一定是短暂的,不光是短暂,而且我们会提心吊胆的,当我们做了一些我们自己明知道不该做的事情,当我们做了一些自己内心并不坦然的事情,我们就会活得诚惶诚恐,这个时候不光无所得,反而有所失。

我们得到的是短暂的,虽然得到了,可是我们反而失去了内心的安宁,失去了内心的光明,失去了内心的坦荡,所以我们经常讲,人莫过于心安,我们心安才能理得。

幽莫幽于贪鄙, 幽,是最幽暗的,见不得光的。贪,是贪着、贪图。再加上ー个鄙字,手法手段又是卑鄙的,最幽暗见不得光的,莫过于用卑鄙的手段去贪图,去贪着,去拥有,占有和索取。

孤莫孤于自恃, 孤,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一意孤行,为什么会一意孤行?因为自视甚高,这个事情我们非常有经验,我们是很懂的,怎么会听得进去他人的意见呢!这个时候就变孤了,一个人只要有自恃的地方,就会变成孤。

比如,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学问,很有修为,则听不进去别人所讲的话,学不进去他人的知识。会认为我们这么高的修为,这么有学问,怎么会理他们呢,是不是变孤了?做一件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觉得自己技术很强,觉得自己很厉害,怎么会和他人探讨和交流呢,变孤了。

我们去看生活当中,工作当中,生意当中,在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都一样的,只要有自恃的地方,我们在自恃的地方就会变得孤高,要想不让自己变得孤怎么办?一定不要自恃,无论我们拥有什么,无论我们当下具备什么,都要懂得随时放空,都要懂得处下。

道家的文化讲:“江海之所以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在讲处下的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利了万物,但是又不争,就是在处下,是最接近于道的。

《道德经》讲:“高以下为基。”什么叫真正的高?是以下为基的。比如,我们看以前的帝王都怎么称呼自己?孤,寡人,这都是在告诉我们要懂得处下,只有处下的人,才能真正地拥有天下。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尚书》讲:“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懂得谦逊,谦虚,就是处下的状态,当我们处下的状态,处下的心境就不会自恃,同样自恃甚高的人也就不懂得处下。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怎么会和他们一起玩耍,我们是一个有修为的人,怎么会和他们一起交流探讨?自恃的东西都出来了。我们是一个很富足的人,怎么会和他们如此贫瘠的人交朋友,这都是自恃,就变得孤独了。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很有能力,怎么会理他们这些没有能力的人,这个时候就变孤了。

很多人会讲:“自古圣贤多寂寞。”不是说高处不胜寒吗?我们往上一个境界看,哪一个圣贤之人又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是来源于心里的境界,可是他的一生所为,并不孤独。老子孤独吗?孔子孤独吗?如果是孤独的,他们又如何去度化他人呢!他们的内心的境界是孤独的,当把这个境界破掉的时候,是可以和任何人打成一片的。

老子的大道学说,那个时候是讲给百姓听的。孔子的儒家学说,也是周游列国到处去讲给百姓听的。如果自己是孤高的,认为自己很有学问,认为自己是一个圣贤,又如何去教化于民呢?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个孤高,圣贤自古多寂寞,不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他内心的境界,虽然不被人理解,也会依然坦荡光明的,做自己该做的那些事情。

所以我们要懂得,圣贤况且如此,我们一定不要自恃过高,不要认为自己很有学问,自己很有修养,自己很有才华,一旦我们这样认知的时候,就会很难进步了,并且会变得孤立,没有人喜欢和我们交往。黄石公把《素书》传给张良之时,就在说:“一定不要自恃,否则自己是孤的,没有人和你走在一起,别人不愿意接近你,又如何去帮助更多的人,又如何去妙用?

所以我们去看心怀天下的人,心怀志向的人,一个懂得修身的人,一定不是在用个性做事情和思维的人。如果说:“我就是这样有个性,你爱理不理,你不跟我走在一起就算了。”这怎么能是心怀天下,心怀大志之人的思维。所以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不要自恃过高,如此才能不停地去成长,不停地去修正自己,让自己处于众人之中。

危莫危于任疑,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在用别人,但是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我们经常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在任用一个人的时候,又是怀疑他的,他做事情我们是不放心的,时时刻刻地提防着他,如此我们也累,他也累,很危险的,并且对方一定感知得到。

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的,当一个人在任用对方的时候,一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对方一定感受的到,最后这个人就会真的叛变通敌了,因为一直对他的怀疑,对方会清清楚楚地感知到,这个时候对方就会想了,既然是怀疑我的,既然如此的不信任我,结果已经形成了,那我何不就叛变,所以这是一个最危险的事情。

我们要切记只要是我们愿意用的人,自己想用的人,我们就以诚心相待,是可以感化对方的。这时大家都会讲仁,讲义,久而久之对方自然会受到我们的感化,即使对方初始之时,对我们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不和我们一条心,我们一直用仁 义去感化,他终究会变成和我们一样。

信足以一异,是因为没有产生足够的信任,当产生足够的信任,一定是可以统一思想,统一行为的。所以千万不要用怀疑的态度去用人,去做事,否则极其危险。

败莫败于多私,这句话可谓是本德宗道章的点睛之笔,我们最大的败莫过于多私,当一个人开始自私自利的时候,就是失败的开始。那我们看败什么?什么都会败,败德、败仁、败道、败义、败礼、败坏我们做的那个事情了。

我们一旦自私自利的时候,就有损自己的德行了,不是败德吗?当我们自私自利的时候,是不符合道的规律的,不是在败道吗?当我们是自私自利的时候,我们怎么会有仁爱之心呢?

败仁,当我们是自私自利的,怎么会去担当和奉献呢,把义又败了。

当我们是自私自利的,怎么可能用出来礼呢?即使有,也是表面的,别人一看就知道了,虚假的礼,没有力量的,反而会让别人产生反感和厌恶。只要我们是自私自利的,会败掉我们当下所拥有的东西。如果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是自私自利的,最终会败坏掉这件事情的。当我们自己是自私自利的,我们身边的人都会跟着变成一样自私自利的。

一个团队如果是自私自利的,怎么可能做出来事情,最后会把这个事情亏空,所有的人都会变成蛀虫了,事情必败无疑。同样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这一群人都是讲仁的,讲德的,讲义的,人人都有德行,都有仁爱之心,都讲担当和奉献,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什么事情又做不好呢?只要是自私自利,这件事情就像一个蛀虫一样,终究是我们修身的蛀虫。

《素书》第一章告诉我们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告诉我们欲为人之根本,这是为人的根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有人才有一切,生活、工作、事业、价值、理想等等。

所以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一定是做好人,作为人的根本就是道、德、仁、义、礼,不可缺也。所以我们永远告戒自己不要自私自利,自己做事情一定要懂得顺道而行,顺势而为。

一定要不断地修自己的德行,要修自己的仁爱,要修自己的义气,要用礼去做所有的事情,这个才是为人之本,也是我们人生可以体现价值和意义的根本之所在。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那我们又如何过好我们的人生呢?

不知道是不是泪失禁体质都这样。
在做数据清洗处理的时候,看到这些备注,真的就很想哭。
还记得,一个学生他在做访问的时候觉察出这老人情况不好了,起初以为只是失能比较严重,没多想。就在家属的配合之下做完了访问。做到最后的时候,家属说这是老人最后的时刻了。现在陪着老人度过最后的时间。换个意思,就是老人不行了,在等待死亡的来临。他有些震惊,跑来和我说,他觉得自己内心愧疚的很,我那时候说不出其他,只是安抚他,没事的没事的,他不停的说自己愧疚。而我说不出,除了“没事的”其他安抚的词,现在想来我也有些愧疚,那个时候什么说辞都太苍白了,在老人的最后的时光也许因为他这会的“陪伴”,内心是愉悦的?是热闹的?其实我也不敢说,因为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打扰到老人家,一份问卷起码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多,老人家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已经不得而知了。“疼”“孤独”“难过”“无力”好多好多这样的词,有孤寡老人,有丧偶老人,有病危老人,有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都只剩一个“我”。还有老兵们,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噩梦原来是一辈子的。而受益的“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梦里都是杀戮。太多人需要被关爱了,可是总有人会被忽略的。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爱自己了。把期待放在别人身上,快乐和幸福就变得太遥远了。幼儿园里,从外望里。养老院里,从里望外。都在望自己的孩子。我可能没有为人父母,不懂爱都是怎么向下流动的。但是,好好疼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我怕他们忘记好好爱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师姐看着陌言害羞时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说:“行了行了,大师兄刚才说你是要去凤回堂是吗?你要是敢忘了,我就……”说着紫嫣云对着陌言露出了那个“恐怖”的笑容。
  • #王奕[超话]# #一一的日常碎片# 220930一一的生活记录看到公式照啦,大家都看了么,小奕好美[舔屏]网络上张嘴就来的人很恶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 如果发现宝宝很难叫醒,或叫醒时脸色苍白,比较安静,流很多口水,那就要当心大脑是否有损伤了。不过如果还是只是当时哭闹了一下,或者当时情绪有点萎靡,后面很快恢复正常
  • 也许,我们觉得,我们本来就相爱,结婚只是早晚的事,有了孩子,正好结婚;也许,我们觉得,我们的感情并不足以让我们收心,并一心一意下定决心此生就这个人了,但是,孩子
  •   蔡英文执政后,说要摆脱过往过于依赖单一经济体的现象,这种说讲法一齣,两岸间该去的还是会去,但该来的依然进不来。区别于分裂式调查即「你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这种
  • 。。
  • 今天发一次爱你在某时某刻,没有任何的时长的去爱你因为似乎你我上辈子就认识!今天的你也进入了奔三的行列,不知你现在怎么想,有些恍惚有些迷茫,还是如你所说,正与我在
  • 我个子不高但他比我矮一个头我把语调换成四川方言他的笑容像初秋傍晚的麦田我把垃圾桶里的饮料瓶捡出来给他他走近我身旁静静地期待那一刻时光仿佛在极速错乱倒流着……小时
  • 【顺德举办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果展】9月28日,由顺德区纪委监委、顺德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清风沐桃李,廉洁润校园——2022年顺德区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成果展在
  • [憧憬][星星][挤眼]我就不该大晚上看最新一话,太难过了,刀虽迟但到...卞太累了啊,已经连自己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但韩国人还是让我好害怕啊,越来越
  • 我回答:舍不得她说:你舍不得她,她未必舍不得你然后麻蛋,我哭的更凶了~她说:那我把我宝贝的,本来打算吃的苹果给你吧对于丽丽这事,现在还没有缓过神来,看来是动了真
  • ' -Edward Robert Hughes, 1906卡萨特·午后◎玛丽·卡萨特(Mary Cassatt)◎卡萨特是19世纪在法国艺术界享有盛名、才华出
  • 本周六进行了下周食材采购,这个玫瑰蜜橘闪闪发亮让人不能不注意,结果皮厚的像野猪一样。这些符号包括鱼,蛙,月亮,还有大地,象征着母性和母亲,然后才会轮到种子的携带
  • 男女款都有嗷~它家面料采用100%新疆棉材质[中国赞],3A级别,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颜色四条都是很经典的颜色:【宝蓝、深花灰、浅花灰、黑色】都是大众都比较喜欢
  •   中风险区内,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居民原则上居家,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每天每户可安排1人,按照“分时有序、分区限流”方式,至指定区域
  • 自私的人,即便面若桃花,也放散出狠毒的邪气,让人望而生畏#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善良也是一种美。#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指路不吞hui,️ ️tag️hui字】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互帮忙、患难扶持, 是社
  • 潮音寺附近住的小景说,“小周,你太聪明了,真是个好办法,这样我们可以每天都能吃上了。我们几个是在一个地方集合后一起去的菜库,到了之后,我们几个人一起问了一声“师
  • 【【如颖随行】你就是我的唯一】#千万有你,颖你为傲# 璀璨的烟花凋零落下满地的灰烬你的笑容留下的却是永世的美丽众里寻她是千百亿人中的奇迹岁月静好是陪着你远方的勇
  • 【青岛即墨移风店镇成立直播合作社 农民为自己"代言"】近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女儿村的主题直播间里,农民创客团队成员正在进行直播介绍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