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修行[超话]# [学佛修行]常见己过

过去有两户人家,是隔壁邻居。张家的人,大家和乐相处,天天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隔壁李家的人,刚好相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可以说是弄得鸡犬不宁,无法过日子。

有一天,李家的人跑来问张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不吵闹,能够和睦相处呢?”

张家的人就对他说:“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事的人,所以能够互相忍耐,相安无事。而你们一家人都自以为自己是好人,因此就常常争论不休,大打出手。”

李家的人听不出其中的意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张家的人就向他解释说:“譬如这里放有一个茶杯,一个人不小心将它打破了。打破杯子的人不愿意认错,还理直气壮的大声骂道:‘是谁将杯子放在这里的?’放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大声说:‘是我放的,你为什么不小心要把它打破?’两个人都不肯退让,总认为自己没有过错,僵持不下,当然就吵闹打架。反过来,如果打破杯子的人能够道歉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坏了杯子。’对方一听也马上回答说:‘这不能怪你,是我不应该把杯子放在这里,害你打破。’像这样两个人彼此愿意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这样怎会吵吵闹闹呢?”

世间一般人的心理,总以为我是好人,别人是坏人。我怀才不遇,怪天下的人都辜负我。我很伟大,别人都很渺小。我所做的事都是对的,而别人可以说都一无是处。快乐我来享受,痛苦由你承担。只要我富裕,别人贫苦没我的事。如果每个人都抱持这种自私自利的观念,那么我们生存的社会,就会充满纷争不安,自己也无法过着幸福的日子。

六祖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世间的人,如果想要修学佛道,一切法门都不妨,要紧的是自己要时常自我反省,看看有没有什么过失?这样就契合了佛教的义理。也就是说,学佛的人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检讨自己。能够反观自心,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里?如果连过失在哪里都不知道,怎有可能改过呢?有过而不能改,又如何能够超脱呢?佛法教人改过向善,改之又改,改到真正无过可改,不执一切,使心地清澈,一片灵明,自然能与佛心相应。

人类纷争主要的原因,都是由于无法时常观察自己的过失,反求诸己,所谓“不见己过,只见人非”,对自己很宽厚,对别人很严酷。因此,一直没有机会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当然也无法在心境上有所提升和成长。

“常自见己过”的重点在于回光返照。想一想:江河因为有回流,所以觉得更深远;高山因为有回峰,所以觉得更壮观;洗衣机因为有回漩,所以能清净污垢;太阳因为有折射,所以才出现彩虹。人的思想也因为有回转,才显出智慧更高超。回就是归,修行就是因为有回归,所以才真正进入另一种境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蓦然回首,反观自省,直下照见自心本性,那么思想行为就不会歪邪偏激,误己误人,可以依正知见,中道而行,这就是人生的一种提升,也是修道的目的。

修养的进步,是在逐渐摆脱情绪反应的束缚,解脱自我主观的支配,以冷静的心情来应变动乱,以判断的思考来明辨是非,以热诚的态度来待人接物。

一个人能够观察自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好和坏;一个人能够勉励自己,就可以见到自己的对与错。一个人能够看出自己的坏和错,那就是对自己的态度非常客观,这个人才可以说在他的人生当中,有一个大转变,也才可以说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https://t.cn/RrRI11u

問:
因中陰身已具神通,助念者若有妄念,反會障礙亡者往生,

所以中陰身助念,是否要選擇修持較久的師兄來助念?

師:
這一點很對。

就因為中陰身已有神通,你心裡一動念,他已了了知道。

而他的憎恨心、嫉妒心,又比在生的人大得太多,些許之事,即生嫉妒心,絲毫雜念,即生憎恨心。

但即使我們想心念很清淨,卻也總是不能十分如願,反易導他們下墮。

故欲參加中陰助念,就要發心,平時即須培養自己的定力,助念時要不斷地持咒,把一切的念攝於咒上,切莫起妄念。

最好是修至本尊專修以上,再參加中陰助念。

中陰身雖具神通,瞋嫉心重,

但助念者亦有方便之法,即自己種子字不忘、持咒不斷、自成本尊,

或住於如幻、住於空、住於假,都能避免妄念障礙亡者。

問:
助念時若有妄念,反會令亡者墮落。

那在助念當中,妄念來時,要怎麼辦?

師:
若是臨終助念,此時亡者還沒有神通,並不會因此令亡者墮落。

至於妄念來時該如何?

從無始以來,修行的人都是為這兩個字煩惱。

我們就無上密法,每一個法、每一次法會的開示,都是引導大家離開心意識。

最少也要攝萬念為一念,這一念,無非是持咒、觀種子字、咒鬘、觀佛、觀壇城、如幻、觀空。

更上者,若能恆住於體性,了知妄念即真心,不制不隨,久之,則心念自然清淨。

問:
助念時若是發現自己心念不清淨,應如何對治?

師:
一念慚愧後,以清淨心繼續為他助念。

問:
助念時若有雜念,應如何轉化?

師:
轉化雜念之方法有二:

一是立即將念頭拉回所修的法上,時時如是修持,自然妄念日漸減少,而返回本淨;

另一種方法,是視亡者如父母子女,如有雜念,他們就無法往生,你能不竭盡全力地幫助自己的父母子女往生嗎?

問:
應如何助念,才可免除障礙?

師:
助念時真發菩提心利益亡者,安住於大光明藏和度盡有情之悲願,即不會有任何障礙。

另外,如:佛慢堅固、頂戴上師、心住本尊、大悲遍滿、嚴持淨戒、咒音不斷、種子字及咒鬘不忘、

處身於本尊淨土、住於空定、住於明空三摩地、住於三重薩埵等等,

安住以上任何一種觀修方法,皆可免除一切障礙,助亡者往生。

問:
當身體較為虛弱時,為亡者助念,是否會對自己造成影響?

師:
若已修到專修,應自成本尊為亡者助念。

若尚未修到專修,可觀本尊住頂上或心中而助念。

助念圓滿時,應持般若心咒,觀一切皆歸於空性,以自度度他,同證體性。

問:
助念時受外障阻礙,以致氣息不順,幾乎不能呼吸,當下要如何處理?

師:
此乃亡者之怨家債主,見你修得如此真誠,怕你阻礙他討債,故而遷怒於你。

但若你能先自成本尊,他也障礙不了你。

所以我們去助念,必須自成本尊。

還沒有修到專修的,要本尊住在心中;

還沒有到簡修的,要本尊住在頂上。

這樣就能保護自己。

自成本尊,當然種子字、咒輪都要觀想明現。

若能如此以本尊身去助念,就不會受干擾障礙。

若一時忘了自成本尊,而受到障礙,則念般若心咒,觀想自他

( 自己和亡者、及其怨親債主等 )

同修,同歸大空、同成就。

昔日玄奘大師往天竺取經時,途中遭遇許多魔障,

亦全仗般若心經之咒,才得以安然取回經典。

問:
助念若未將亡者度走,亡者的中陰身是否會跟著助念者回家,而使助念者身心、生活發生障礙?

師:
亡者本是不敢靠近行者,

但若行者心中有所恐懼,

或擔心亡者會跟自己回家,

則有可能亡者真會跟隨助念者回家。

但如住於法報化三身中之任何一身助念,比如住於化身,

可觀亡者的房間即為本尊剎土,亡者即為本尊之眷屬,如此即不會跟著回家。

又若時時不忘娑婆世界即本尊剎土,亡者跟不跟隨自己,又有何關係?

亡者跟著助念者,多希望福力加被,令其得度。

因此根本無須害怕,只要自成本尊,或觀本尊住頂,來了就度他,這本來就是菩薩乘的行者應有的發心。

此時,最好持六道金剛咒,因為不論跟隨者是哪一道,都可以六道齊度。

或是持般若心咒,度他匯歸法界,究竟成就。

亦可持阿彌陀佛、地藏菩薩等聖號、心咒,或持自己修持最深、最有把握的咒。

其實在虛空中,我們是與很多因不同業力故看不見其形相的眾生,住在同一空間,

室內室外,無論到哪裡,都共同存在著,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既為密乘的行人,本來就應時時都為眾生持咒修法,

要發願度週遭的有情,乃至法界一切有情,大悲遍滿,令眾生得度。

持咒依然相同地持,只是多一片慈悲,將心光放得更廣大,去度無量的有情。

問:
在為亡者助念時,觀想上師諸佛的光明加持亡者,

有些亡者很容易觀,

有些亡者無論怎麼觀,總是漆黑一片,似乎毫無幫助。

對於這一類的亡者,是否應予以放棄?

師:
觀不出來,有時是自己的問題,不一定是亡者的業力所障。

即使某些人業障較重,但體性平等,仍應住於體性而修、而度,不應於光明或黑暗的相上起分別妄想。

無上密法,只要令亡者得聞一咒,即永成佛種。

何況真誠為他助念,怎能說毫無幫助?

問:
助念完應如何自我調適,以便迎接下一次的助念?

師:
安住於法界空,最易恢復色身的精力。

若不會安住,亦可觀三根本及傳承本尊之光明,猶如陽光一般,由頂入心,遍及自己身心,亦能消除疲倦。

但睡眠仍是必須的,禪定尚未到家,是不能以禪代眠的。

#修炼点窍# :打坐练功中的诸多要点,一定要了解!#修行必读#

夫道者,其层次须知三候三关。大抵不外四言:“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而已。

内丹工夫亦有小三候:"积精累气"为初候,"开关展窍"为中候,"筑基炼"己为三候。下手于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闭外三宝,养其内三宝而已。

《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一步工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而保气,守精神以筑基。

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 ,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凝起神了,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于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调息也。调息者,调度阴跷之息,与吾心中之气,相会气穴中也。

心止于脐下曰凝神,气归于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真消息,玄关发现时也。凡丹旨中有“先天”字、“真”字、“元”字,皆是阴阳鼎中生出来的,皆是杳冥昏默后产出来的,就如混沌初开诸圣真一般,以后看丹经可类推矣。

学道甚难,而传道亦不易。传道者甚勤,学道者可懒乎?传道者耐烦,而学道者可不耐烦乎?学不精,功不勤,心不清,神不真,以此入道,万无一成。孔子曰:“知几其神乎”。不曰其念其意,而曰其神,可见微动之息,非神不知也。今为分之曰:微动者几,大动者直。欲知其几,使心使意使念终不得见也。神乎!神乎!

神要真神,方算先天。真神者,真念是他,真心是他,真意是他。如何辨得真?诀曰:玄光火发,杳冥冲醒,一灵独觉者是也。丹家云:“一念从归中起”,即真神真念也。又云:“微茫之中,心光发现”,即真神,即真心也。又云:“定中生慧,一念斡旋”,即真神,即真意也。真神从不神中炼出,学者知之。

学道人原有常格宜破,乃能引心入理,热心去则冷心来,人心绝则道心见,此吾所以撇功名势利,弃儿女家园也,顶真学道,要把道当为奇货可居,乃有效验。

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性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存心者,坚固城郭,不使房屋倒坍,即筑基也;养性者,浇培灌溉,务使内药成全,即炼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干,无思无虑,心与性内外坦然,不烦不恼,此修心炼性之效,即内丹也。

世有学道数月,而不见其寸进者,为无真心向道也。人若有心于道,自然无事于心;人若心重于道,自然心轻于事;人若心浓于道;自然心淡于事。守其性兮不散乱,存其神兮不昏沉,又安有渴睡杂念之扰哉!理胜欲则存,欲胜理则亡。

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火动于中。必摇其精。心静则息自调,静久则心自定。死心以养气,息机以纯心。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游,外三宝不透中而扰,呼吸绵绵,深入丹田。使呼吸为夫妇,神气为子母,子母夫妇,聚而不离,故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外游,精不妄动,常熏蒸于四肢,此金丹大道之正宗也。

大道从“中”字入门,所谓“中”字者,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功夫须两层做:第一寻身中之中,朱子云“守中制外”,夫守中者,须要回光返照,注意规中,于脐下一寸三分处,不即不离,此寻身中之中也;第二求不在身中之中,《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此未发时,不闻不见,贼慎幽独,自然性定神清,神清气慧,到此方见本来面目,此求不在身中之中也。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然后人欲易净,天理复明,千古圣贤仙佛,皆以此为第一步功夫。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长工夫者。

凝神调息,只要心平气和。心平则神凝,气和则息调。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经之玄关一窍也。修炼不知玄关,无论其它,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从何下手?玄关者,气穴也。气穴者,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已立。

古仙云,“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其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总要无人心,有道心,将此道心返入虚无,昏昏默默,存于规中,乃能养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学必从内呼吸下手,此个呼吸,乃是离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从此处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时。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婉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于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了,总是要勤虚炼耳。

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二句,可浑讲亦可析讲。浑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则虚是虚无,极是中极,静是安静,笃是专笃。犹言致吾神于虚无之间,而准其中极之地,守其神于安静之内,必尽其专笃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书,千条一贯;以真心寻道,万殊一本。然人要用他应事,就要养得他壮大,就要守得他安闲,然后劳而不劳,静而能应。丹诀云,心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后复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谁云闹中不可取静耶?

游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游行于城市云山,当以气游行于通身关窍内乃可,不打坐于枯木寒堂,须以神打坐于此身妙窍中乃可。

学道以丹基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养亲,做几年高士醇儒,然后入山寻师,了全大道。彼抛家绝妻、诵经焚香者,不过混日之徒耳,乌足道!

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湍。火不外荧,则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湍,则精智涸之症,而肾愈澄。肾澄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神精交凝,乃可以却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养神养气之际,神即为收气主宰。收得一分气,使得一分宝,收得十分气,使得十分宝。气之贵重,世上凡金凡玉,虽百两不换一分,道人何必与世上争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属火,代办火种,忿恚一生,气随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连母带予一齐飞散。故养气以戒忿恚为切,欲戒忿恚,仍以养心养神为切。

功名多出于意外,不可存干禄之心。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预贪效验。每逢打坐,必要心静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内呼吸做功夫。

炼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盏饭可也,再求饱不可也;一片凉可也,再求大凉不可也;数点蚊不足畏也,必求无蚊不能也。自微及巨,当前即炼心之境。从苦中求甘、死里求生,此修道之格论也。

金丹之道,虽曰易知难行,然不可不求其知,以为行之地也。知苟不正,行于何往?知苟不精,行安所入?知且未熟,奚云口诀!

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动于何时,真神生于何地,真气运于何方,真性养于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晰者,而细言之也。

气慧者神自清,气即人身之时神表也,有何难知?特患心不静定耳。进气是修道第一步要紧工夫,若不静心细参,则不能知终知始,如何使得下手?懵懂下手,知此不知彼,心中忙了又忙,遂时时有琐碎之心,而不团聚,故本一心分作数心,何能一心做工夫?凡学道总要诚一,一枪下马,免得另来打战。

凡下手打坐,须要心神两静,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于中自形于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独。 https://t.cn/z8AH4M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黄荣奇面对金鑫突破失误,被林庭谦抢断,黄荣奇无奈违体犯规,林庭谦两罚全中,苏州进攻失误非常多,林庭谦眼睛被史鸿飞戳到下场处理,何思雨代罚球全中,首节结束,天津2
  • 」(《天龍八部》第十六章)「殊不知喬峯卻是多一分酒意,增一分精神力氣,連日來多遭冤屈,鬱悶難伸,這時一切都拋開了,索性盡情一醉,大鬥一場。在雁門關,阿朱為喬峯打
  • 今日快乐分享~1.之前监考的时候问同事的高光在哪里买的,好漂亮,结果今天开会她竟然给我买了一块,感觉好开心,这种微小的细心真的好感动呀,而且意外发现高光的颜色和
  • 十年前,我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十二岁的年纪,从不认为这世界有什么好怕的,有的只是好奇和兴奋,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独自坐火车依旧睡得踏实。#hi九月# 而最让人无
  • 云南省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云南将进一步释放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所带来的韧性与潜力。疾风方见“筋骨”困
  • 而做人厚道的人,往往都有厚福。而做人厚道的人,往往都有厚福。
  • 目前,湘电集团收购了有“风车王国”之称荷兰的风电制造企业达尔文公司,并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下一代太阳能和陆地、海上风电设备的研制,这将在未来国际核心产业竞争中赢得
  • qiuqiu~️十一月了,要抓紧时间约会不然再见就是2023年的事情了他无一处好可我就是爱他呀对于姐姐家三个人吃饭定了二人位这件事小甜甜说,爸爸不去呀? 揪2⃣
  • !!
  • 而弟子则诚心祈愿祈求我七种财富第一种祈求您给我健康的身体第二种祈求您给我慈悲的心肠第三种祈求您给我智能的头脑第四种祈求您给我勤俭的美德第五种祈求您给我宽广的胸怀
  • 若问我未来愿景,那便是不做寻常女子。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 不在低谷时随风而去.. 当初并非因你盛名而来.. 如今也不会因为诋毁离开.. 就算全世界与你为敌..
  • 伊琳皮肤管理中心 体验价仅需9️⃣9️⃣元享受价值「2800」项目小气泡清洁管理 398无针水光 880太空人氧气修复管理 880小部位脱毛体验 680☎13
  • 第二个(重点来了):让我去找天津队私下解决,并且以我还在从事体育产业变相向我表达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话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CBA公司弄来弄去还是和之前被欠薪的
  • A【顶级 尼泊尔10mm小凤眼 】2017新籽,尺寸:9.8-10.2mm 顶级品质,黄金皮色,百里挑一的品质,颗颗正圆,眼睛颗颗饱满,在今年小籽产量骤减的情
  • 总觉得我成长了,要换作以前我肯定在路边犹豫三分钟要不要回去。我觉得这没什么,接过外卖跟他说:谢谢谢谢,辛苦了!
  • -人间值得-焦虑这玩意儿,捋一捋,好像会安静一些快乐这东西,跟着变老,就也不一样了十年前没有执念,单纯的快乐,但不知道路在哪;五年前有错误的执念,自以为快乐,依
  • ———季羡林 9、 我的希望很简单,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 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 ———季羡林 2、 时间是毫不留情的 它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传播散布谣言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于社会热点、敏感消息的传播,转发时一定要核实,确定是否得到官方证实【#宁夏# 警 情 通 报】#984快报#
  • (仅个人建议)#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吴兴动态# 【开展入户走访宣传 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吴兴区助力湖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
  • 2. 40+项国内外荣誉认可3. 拥有世界500强供应链4. 最具发展前景的创业模式#好奇拉拉裤##宝宝护肤好裤分享# 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啦,平时带宝宝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