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 用绣花功夫做深做实包联监督 }
清风网讯(通讯员: 秦琴

杨鹏杰)初冬时节、暖阳高照,在距市区近30公里的沙尔沁镇牌楼板村,三五成群地村民聚集在广场大戏台南侧“三务”公开栏前查看着刚刚公示的本月各项补贴发放情况。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包联干部秦琴也扎在人堆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公开栏上的低保、残疾人补贴发放明细,村财务银行存款等各项收入支出,一边与上月的数据逐一进行比对,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

今年以来,开发区纪工委着力于民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紧密结合区情民意,聚焦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包联干部“监督再监督”的前哨作用,采取入村巡访、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督促辖区各级党组织、财政、职能牵头部门履行好主体责任,用绣花功夫做深做实包联监督,不断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贫困户刘玉团身患癌症,收入微薄、债务累累;赵环锁肢体二级残疾,无法务农……”翻开包联干部秦琴的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包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资料,也记录着她走村入户、逆向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助力扶贫领域精准监督的点滴。

“于玉根,你收到每月500元的企业帮扶资金了吗?”“王二娃,六月份137.2元的光伏产业帮扶分红,你是通过什么方式领到的?”“赵圪卷,今年股份制合作社年分红1600元拿到了没有?”……自包联工作开展以来,类似这样的询问成了秦琴常挂在嘴边的话。

包联走访中,除了挨家挨户询问核实帮扶资金是否发放到位,秦琴还了解到很多贫困户不清楚领到手的到底是什么钱、该领多少钱,于是她在把政府、社会、企业等各路帮扶资金纳入重点监督视野的同时,将扶贫政策的宣讲解读、各项帮扶资金的待遇标准等带进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地为村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六犋牛、西什拉乌素等村‘三务’公开栏不遮风雨、没有明显标志、不分类别……”不久前,纪工委通报了六犋牛等村“三务”公开栏闲置、无人管理等问题。包联干部张塔娜将存在问题逐一进行梳理,查实情找症结拿对策,尤其针对部分村民对“三务”公开究竟是“为谁公开、为什么公开”仍然不知甚解的问题,她和同事宋荣程一头扎进村里,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面对面和村民谈心谈话,给村干部再次充电蓄能、给村民一个明白。开发区纪工委也同步向开发区党工委和党群工作部发出日常监督提醒函,建议强化压力传导,压实抓党建促脱贫责任。

9月底,上级拨给老龙不浪村的3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到账了。“老龙不浪村常年无进账,这笔钱是否能花到位?村集体经济刚刚起步,帮扶力量不够稳定,要防止返贫”。面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包联老龙不浪村的纪工委干部宋永红及时通过镇纪委调取专项资金使用台账,向村两委实地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后,及时提醒村支书,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一定要按规矩办事、公开公示绝不能少,确保将帮扶资金用到点儿上、花在刀刃上。

“在沙尔沁镇章盖营村,村民唐三某与周小某因为土地归属问题导致的矛盾纠纷已经持续多年,后来升级为相互举报上访,在当地反响很大。”开发区纪工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工作人员说,“按照上级纪委监委关于‘上访变下访’活动的部署要求,开发区纪工委将以往的‘被动接访’变为主动下访、带案下访,着力化解基层信访难题。”

10月10日,开发区纪工委主要领导带队包联干部深入章盖营村,将当事人唐三某与周小某、村级党组织、村民代表、有关问题线索查办人员等召集一堂,针对双方多年矛盾纠纷的症结精准下药,讲政策、摆道理,适时打出亲情底牌,持续近3个小时的现场调解,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

为确保信访积案化解到位,开发区纪工委还对当事人作了跟踪回访。唐三某激动地对包联干部秦琴说:“原本就是亲戚,按辈分周小某该叫我舅舅了。这回纪委把我们的矛盾彻底解决了,我也能放心地去城里干活挣钱啦。”

如今的沙尔沁镇,各包联村的贫困户均已脱贫,农业观光“壹号庄园”乡村振兴项目已经在老龙不浪村落地,牌楼板村股份制种植合作基地种植的朝天椒喜获丰收,贫困户刘玉团为村党委送去了锦旗,赵环锁媳妇的户口问题得以解决,顺利纳入低保……

年初以来,开发区纪工委包联干部累计下乡里程达3300余公里,深入25个村100余轮次,召开座谈会6次,走访群众近40人次,谈心谈话28人,发现问题61个,已督促整改问题55个,化解信访矛盾1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受理问题线索量同比下降41%。处置问题线索23件,立案2件,组织处理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

https://weibo.com/u/3876373543
我欲隐罗浮——博物馆藏几种不同版本的《葛稚川移居图》赏析。
“葛稚川移居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长盛不衰的绘画母题,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画家将这一主题引入绘画中。葛洪(284-364)是晋代有名的道教学者和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据《晋书》记载,他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道养之法”,“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辨玄迹,析理入微”,因立军功,被封以高官,但“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为由辞去不就。后来听说交阯(今越南)盛产炼丹用的丹砂,遂要求派去做“句漏令”,得到首肯后,他便携妻儿千里迢迢赴任。到达广州时,因刺史邓岳极力挽留,就有到附近罗浮山隐居的想法,于是便有移居罗浮山之举。葛洪在罗浮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留下了代表名著《抱朴子》。在宋代院体画家中,就有不少人画过这一故事。现存的诸本《葛稚川移居图》中,以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年代最早,艺术水准最为精湛。在此之后的明清两代,这一主题的绘画创作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这便是元代画家王蒙在《葛稚川移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中刻划的情景,图中的高士就是葛洪,这座在绘画史上屡次被描绘的名山便是位于广东博罗县的罗浮山。

王蒙(1308-1385)是元代山水画家,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湖州人,与黄公望、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为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外甥。这件《葛稚川移居图》被认为是王蒙的代表作之一。

在王蒙的艺术生涯中,他并没有到过罗浮山的记录。所以在画中,他是将传说中葛洪移居的故事加上意象山水相融合,表现岭南地区山水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图中作者将青绿、花青、红色、曙红以及浅绛、焦墨等交互使用,形成岭南地区特有的山水风貌。在王蒙传世的画作中,该图较为特出:错落的红叶绿树遍布于山间,山势蜿蜒,嶙峋起伏,将罗浮山幽深、险峻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来,是乃因避乱而移居、远离尘嚣的出世者心仪之地。

王蒙在画中自题曰:“葛稚川移居图,蒙昔年与日章画此图,已数年矣。今重观之,始题其上,王叔明识”,钤朱文方印“叔明”,另一印则漫漶不清。题识虽并未注明年款,但从内容及画风看,当为王蒙早年所作,反映其早期画风。

王蒙的其他作品如《夏日山居图》、《夏山高隐图》(均藏故宫博物院)等代表作都旨在描写山水的雄伟与秀美,唯独《葛稚川移居图》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相融合,是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折射。至于现代画家惠孝同(1902-1979)认为其“画中的人物和走兽,画的尚不够成熟,主次不分,形象也欠生动;款字也写得弱了一些,这是这幅作品美中不足之处”,显然是苛责了。作为一个以山水见长的画家,王蒙在画中表现出的艺术技巧实非寻常画家所能及。

作为王蒙作品中的精品佳构,《葛稚川移居图》历经元明清以来诸家鉴藏,流传有序,其印鉴与书画著录均清晰地再现其传播与鉴藏的历程。画中的鉴藏印有:朱文方印“怡亲王宝”、“孙煜峰”、“大王主人珍玩”、“虚斋秘玩”、“莱臣审藏真迹”、“弘一斋”、朱文圆印“安”、白文方印“子孙永保”、“子京所藏”、“仪周鉴赏”、“虚斋审定”、“孙煜峰印”、朱文长方印“虚斋之清品”、“潞河张翼藏书画记”、“明善堂珍藏书画印记”、白文长方印“项墨林鉴赏印”、朱文椭圆印“寄敖”,另有右下侧“圣”字上方一白文长方印模糊不可辨。据此可知,该画曾经明代项元汴(1525-1590)、清代安岐(1683-?)、怡亲王、晚清张翼(燕谋)、庞莱臣(1864-1949)及现代孙煜峰(1901-1967)等人递藏。

在明清以降的书画著录中,这件《葛稚川移居图》也多次被提及。明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在《墨缘汇观》中著录:“纸本,中挂幅,着色,山水,为日章作”,另一书画鉴藏家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在著录王蒙的题识之后,描述其绘画云:“此图稚川执杖,左携一鹿,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二童随之,重山复岭,秀润之笔,非寻常恅草之比”,图中实为“右携一鹿”,当为误记。

郁氏对此画的风格给予肯定,称其为“秀润之笔”。而与郁逢庆大致同时的汪珂玉(1587-?)在其《珊瑚网》中也著录该图的题识,连描述的语句也与郁氏近乎一致,仅“恅草”变为“潦草”,所以有论者经考订,认为汪珂玉《珊瑚网》有袭录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的嫌疑,是很有道理的。但因汪氏《珊瑚网》的影响要比《郁氏书画题跋记》大得多,反而促进了《郁氏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书画的二次传播,《葛稚川移居图》即是其例。

画中以披麻皴画山石,间以解索皴和折带皴相补充,所写飞瀑流泉、崇山峻岭与满山树木相映成趣,使人物的颠沛流离与环境的清幽形成鲜明对比,相得益彰,其绘画主题得以凸显。

卞永誉(1645-1712)的《式古堂书画汇考》也著录《稚川移居图并识》,除实录王蒙题识外,并引用汪氏《珊瑚网》评语⑧,这算是对郁氏评述王蒙《葛稚川移居图》的再次传播了,可谓是书画鉴藏史上一件无奈又极富趣味的事。晚清时期,李葆恂(1859-1915)的《无益有益斋读画诗》也提及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直幅》。其后的书画鉴藏家庞莱臣在其《虚斋名画续录》中也著录此画,除实录王蒙的题识外,他对画作本身也作了描述:“纸本,高四尺三寸七分,阔一尺八寸三分,设色山水人物,稚川手执羽扇携鹿度桥,前导有负筐篮者,有歇担山坡者,后一妇抱小孩骑牛,一仆牵之而行,其余男女僮仆负物随从,山上茅屋数间,位置井井,屋前及山半有童子作迎眺状,重山复岭,碧树丹柯,秀润缜密,实为希有之真迹。左下角楷书一圣字,系项子京编字记号,另草书小押,其文莫辨题款前六字篆书,这是现在所见此画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前最晚的书画著录。

事实上,王蒙并非仅作过这一件《葛稚川移居图》,在顾文彬(1811-1889)的《过云楼书画记》中记载顾氏曾收藏一件《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作者这样描绘:“通幅用焦墨,间设浅赭色。峰峦迥互,楼阁参差;一丫髻童立庭除,供汛扫之役,坡下苍头奴担胡卢书剑前导,一婢抱琴踵其后,一童负囊曳牛,稚川绛衣坐其上,手一卷读,妇与两儿,一草角儿,抱鸟圆并跨牯上,一仆左牵之,右又牵一羊;一婢肩竹竿提鸡笼,次第前行”。很显然,这是一幅以墨笔为主,间杂浅赭色的山水画,构图及画中人物造型与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也大相径庭。

在这幅画中,画中主角葛洪坐于牛背之上,其他人物也各有不同,且画面中多出一只羊。上述《葛稚川移居图》中有十人,而该《黄鹤山樵稚川移居图》则至少有十一人。该画题识:“香光居士王蒙写”,上方尚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及蒙城乐远题跋。在该书中,作者也提及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所著录之上述《葛稚川移居图》,并再引述《六研斋三笔》提及王蒙的第三件《葛稚川移居图》:“余于项氏见。阔幅悬轴,绢素沈厚,布置雄伟……翁媪骑乘一牸、一牯……婢仆四五人,蓬头赤脚,不施严饰,一力奋而前驱,意皆望莽苍进发,盖移居在途景”,据此可知这是描绘葛洪前往罗浮山途中的情形。画作为绢本,葛稚川和妇孺皆坐于牛背之上,画中有一雄一雌两牛,婢仆四五人,大致七八人左右。在该书中,顾氏称王蒙“作《稚川移居图》甚多,惜未能一一对勘耳”。

此外,在《佩文斋书画谱》中也著录一件王蒙的《葛仙翁移居图》:“钱塘王孝廉藏王叔明纸画《葛仙翁移居图》,长一丈二尺,阔几二尺,上有袁清容题,今在檇李项元汴”,这是一幅纸本山水画,但上有袁清容题跋,与上述三件作品均相异,故应是王蒙的第四件《葛稚川移居图》了。另在《佩文斋书画谱》中尚著录一件“葛稚川移居图”,文字极为简略,仅有“王叔明隶书图上”数字,故无法判定是否为以上四件之一,抑或另有他作,姑妄存此备考。

在王蒙之后,尚有明代画家尤求、丁云鹏、郑重及清初胡慥、萧晨等人的《葛稚川移居图》行世,使这一绘画主题传承有序,经久不衰。
明 尤求 《葛洪移居图》卷局部
尤求的《葛稚川移居图》(大英博物馆藏)为一画卷,写葛洪骑于毛驴之上,扬鞭抖缰,后有一壮汉挑筐行于桥上,筐中有宝剑、葫芦、茶壶、锅碗、斗笠等,另有一书童肩背古琴紧随驴后,前有两书童作先导,一人背着八仙桌,一人挑着葫芦、书籍、铜壶等什物。

所写山水为近景,用白描之法,与王蒙画中所用的高远和深远之法大为迥异。作者款识曰:“长洲尤求制”,钤朱文方印“凤丘”和白文方印“长洲尤求”。其题笺为:“明尤子求游旅图逸品。千卷楼主人了酓氏藏”,鉴藏印有:朱文方印“一贯轩长物”、“君子乃乐”、“了酓藏过”和朱文币形印“金匮宝藏陈氏仁涛”。拖尾有近人吴湖帆(1894-1968)题跋:“《葛稚川移居图》出自宋人院本,元钱玉潭、王叔明俱有之,此卷盖马钦山本也。笔精墨意,不在宋人下。余近得子求画《相如属赋图》,与此彷佛,皆子求得意笔也。庚午十月,访镜波兄于月波楼,翦灯夜话,出此共赏,同观者陈君子清。吴湖帆题”,概述《葛稚川移居图》的源流,并言钱玉潭(钱选)、王叔明(王蒙),称此卷乃仿马钦山本。“马钦山”即南宋画家马远。此画与王蒙之作最大的不同在于,描绘的只是截取葛洪等一行五人匆忙赶路的情景,对罗浮山的风貌则较少渲染。

丁云鹏的《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描写的是崇山峻岭中,葛洪骑牛行于桥上,后有一羊及挑着古琴、经卷的书童紧随,前方右侧一妇人怀抱小孩骑牛,一人牵着缰绳回顾中,左侧则有一书童跟随其后,画中共六人。该画与王蒙之作较为接近,尤其是桥的造型与王蒙之笔如出一辙,应当是有所本。所写远景为飞瀑和茅屋,山石陡峭,有小斧劈皴痕迹。作者并无款识,仅钤白文方印“丁云鹏印”和朱文方印“南羽”。此图曾经《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有嘉庆、宣统等鉴藏印多枚。此画是明清时期所见《葛稚川移居图》中与王蒙之作最为接近者。

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中自题曰:“葛仙翁移居图,壬子初夏仿黄鹤山樵笔,郑重”,“黄鹤山樵”即王蒙。画中在山脚溪流左侧,一妇人怀抱小孩与葛洪各骑一牛,前面各有一书童执引,一书童担着家具物什,一书童手捧一鹅,肩背葫芦,画中另有一羊与二犬随行。山上茂林修竹,亭台楼阁,在纵深处山路蜿蜒,飞流直下,峭壁林立,云雾缭绕,一派远离尘嚣的仙境之象。从画面构图看,与上述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并不接近,但极有可能源自目前已失传的、《佩文斋书画谱》中著录的王蒙《葛仙翁移居图》。此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有乾隆、嘉庆、宣统等三朝帝王藏印。此画也和丁云鹏《葛洪移居图》一样,与王蒙画风最为接近。清 胡慥 《葛洪移居图》 扇面

胡慥《葛洪移居图》扇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的是葛洪骑于牛背上在前方引导,不时回顾四盼,后有一人拉车跟随,车上各种杂货累积,妻儿坐于山石后的另一辆车上,一人在后推行,另有一脚夫挑担随侍车侧。因扇面乃咫尺之属,故作者描写的场景乃截取其中一段,并无崇山峻岭,但从溪山行旅中,可以想见路遥山深。作者题识曰:“葛仙翁移居图,癸巳秋七月画为大宗老社长,胡慥”,钤朱文长方印“胡慥”。“癸巳”乃清顺治十年(1653年)。

萧晨《葛洪移居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在深山古松下,葛洪右手执杖,头略望后倾,站立于山石旁,其妻手执纨扇立于后侧,一白发老妇(或为葛洪之母)双手合十,面朝葛洪夫妇;前方两书童整理包裹行囊,另有两童抬着桶(或为其他什物)拾阶而上,一牛歇息于坡脚。很明显,这是葛洪在移居途中稍事休整的场景,与其他同类主题的构思略有不同。作者题识曰:“丹砂勾漏得还无,女伴追随有鲍姑。更欲移家向何处,夜深门闲独看炉。癸亥春日写图为道翁并题博正,兰陵醉客萧晨”,其中“丹砂”和“勾漏”(句漏)都是和葛洪有关的用典。
清 萧晨《葛洪移居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当然,在行世的所有作品中,应该还有不少《葛稚川移居图》画作。从这些作品不难看出,在元代王蒙之后,葛稚川移居的故事最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在这个故事里,既寄托了避世而遁入罗浮的出世之想,罗浮山因而也就成为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同时,以此为母题的艺术创作,是对王蒙以来绘画技法的一脉相承,是传统山水画嬗变与演进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探讨以王蒙为代表的《葛稚川移居图》,其意义显然已超越其绘画本身。

#咱鲁山事# 【贫困户的红薯粉条还没做出来就接到订单】

11月11日,在河南省鲁山县张官营镇后城村王庄组脱贫户王三民的粉条加工厂里,工人们在忙着加工粉面疙瘩。王三民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该县县委宣传部的宣传推介下,他靠加工纯红薯粉条脱贫致富,还带动村里的10多名贫困户来厂务工。王三民介绍,由于纯手工红薯粉条味道纯正,来买粉条的人很多都是回头客。今年他上了新设备,红薯收购得也多,所以价格也比去年便宜,在县委宣传部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参与消费扶贫的团体及个人前来订购粉条。(鲁山县委宣传部 王永安 陈鹏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关注我,了解更多医院资料Mastercam 技术能力的全方位展示-MM金属加工网 今年8月,美国CNC Software公司曾宣布过这样一则消息:据CIMdat
  • 真正靠谱的人,都做到了守时、守矩、守心。这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更是自己素养的一种体现。
  • (麦盖提县融媒体中心)#喀什市[地点]##喀什# #喀什旅游##新疆旅游#【向党说句心里话】刀馕巴扎带来的幸福生活2019年,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热依汗古丽·阿
  • 桥以苏州金山花岗岩构筑,杂有少量宋代旧桥所遗的武康石,成为建桥历史悠久的见证。因为当时河面比现在宽阔得多,所以“新桥”由北岸两座相接的木桥加南岸的石桥组成,又称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指路不吞必hui lianhuitag】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人生幸福的源泉,就是一席永恒的筵席,就是被人尊重的资
  • Tout le monde à bord! 所有人都上船Illustrated by Marion Arbona搭乘这列环游世界的小火车,乘客和他们的行李堆积如
  • 前期涨幅较好的新能源车、芯片和光伏,近期都出现板块级别的大跌,高景气度行业资金已经出现明显分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震荡走势,以消化估值;而“茅指数”近期开始回暖
  • 月薪平均7000+ 入职购买五险一金,快来投递吧~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面试MI XUE BING CHENG蜜雪冰城“蜜雪冰城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机
  • 举办市县联动、全城参与的老字号嘉年华、老汤文化节、“风味洛阳”美食节等“寻味古都”系列餐饮促销活动,推出以洛阳特色农副产品为主要食材的河洛美食,促进“洛阳味道”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各行业用电紧张的情况下,我市在此次签约仪式上重点引进了投资9亿元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庆林山风电项目。!
  • 雨が降りませんでした夜ご飯は豚肉とオリーブオイル野菜炒めと白米でした今夜はこちら星があまり見えなかったけどキレイな月が夜空を飾っています心の平和時間を一緒に過ご
  • 感觉很久没有吃过健康的饭了。诗情画意虽美丽,我的心中只有你!
  • 第3种情况是有钱没爱。 (这样的社会事件可不少)有钱人也不傻,早就安排好了离婚你也分不上多少家产。
  • 每天能够安安静静运动、练字、听歌、发呆,还有刷到很温柔的文字的时候,当下是温暖的,满足的,控制自己过度的分享欲蛮好的,把想说的用文字记录着就好了。卡在疫苗证书“
  • !我很想买斗罗大陆的盲盒,但是我怕开出来不是我喜欢的朱竹清[感冒]贾晨曦喜欢宁荣荣,买盲盒一拎2⃣️摇3⃣️掂掂,我拿了一个我感觉是马红俊,因为很沉。
  • 【观点|杭间:设计教育现状与学科发展】杭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协副主席、浙江省民协主席。我国设计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曾担任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喜报!赣州市交通运输局荣获国家“节约型机关”荣誉称号 近日,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获悉,市交通运输局、原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
  • #浩瀚星尘[超话]#[心]#派九# [心]#浩瀚星尘# [心]#浩瀚星尘 浪漫永存# 小九和派派的XQL生活日记36: 派派—冰淇淋好吃么[心] 小九
  • #关于生活# 最近确实情绪和状态都不是很高涨 不想出门 不想赴约 不想讲话 什么都不想做 可心中还是会期待着什么…… 期待什么呢? 期待着一个有趣的思想和灵魂
  • #突然发现爸爸妈妈是情头#男女生拍照水平对比居然也能出现在我爸妈这对60后夫妻身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二哈] 在我爸练太极的那些日子里 我妈就锻炼了一手做视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