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卷五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唯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

  “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

  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

  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

  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
 放逸著五欲,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佛教[超话]#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 《佛说四十二章经》

注:凡夫修学圣道,从苦恼的个体生命,转成圣人清净安乐的生命,在这转换过程中,佛陀巧妙地譬喻:「犹木在水,寻流而行。」木头譬喻我们的菩提心,起初是在杂染的生死水流中流转,但它有增上力,想顺着水流进入清净的真如法性大海。木头(菩提心)想要摆脱染污水流而入清净大海,这过程中要离开以下众多的考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木头若能通过这众多障碍的考验,就能从生死的河流中,进入真如法性大海,受用种种的功德庄严。
修学圣道是在具足无量无边烦恼罪业与生死的身心中,生起道心,若要把道心转成功德庄严,必须远离情欲与邪见的恶法(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成就精进、无为两种善法,这是修学圣道成功的主要因素。【参考资料】净界法师讲述《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陀##佛道##佛法##学道##犹木在水寻流而行##情欲##邪见##精进##无为#

#儿童应有的品质#
2023.6.1日,这是有着专属人群的节日,同时也是朝气蓬勃的一天,是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叫做“六一儿童节”。

有人曾问:“你长大想当什么?”
回答说:“小孩。”

有人说:童心是任岁月雕琢,心底永存的一抹星河。心里住着小星星,眼里才会亮晶晶。永葆童真,才会开心快乐。

也有人说:无论几岁,快乐万岁,只要心有童趣,每天都是六一。这世间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孩童无忧无虑的笑容。

但同样有人说:童真和童萌是最宝贵的能力,可是大多人失去了,还逼着孩子们也失去•••••

我们都在说着童心的美好,都在夸着童萌的纯洁,也都在期望着永葆童真,在一片童真、童心、童萌的赞赏之中或许我们都不曾考虑过到底何为童真、童萌与童心,以及什么才是一个儿童该有的样子,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童年。我们追求着童真,其实恰恰就代表我们已经失去了童真,我们追求着简单也恰恰说明这个世界已不再简单,我们追求着快乐其实也说明了快乐已经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如果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那么我想每个儿童在成为花朵与希望之前都应具有四种品质,那就是:阳光,自信,有爱,有光。

每一个童年都应是朝气蓬勃的一个时期,这时的孩子应该散发出一种朝气,一种阳光向上的气质,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这时的孩子都应是一种不知疲惫的年龄,他们的微笑应是天真烂漫的,应是快乐爽朗的,应是无拘无束的,他们应是走在阳光的大道上跨步向前。

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中说:“中国和日本的小孩子,穿的如果都是洋服,普通人实在是很难分辨的。但我们这里的有些人,却有一种错误的速断法: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他也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但到大路上,映入眼帘来的却只是轩昂活泼地玩着走着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儿童几乎是看不见。但也并非没有,只因为衣裤郎当,精神萎靡,被别人压得向影子一样。、不能醒目了••••••以上种种批判了民国时期在受人奴役之下的儿童成长状况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身上应流露出一种自信,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无论做何种事业,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应培养一种自信的品质,有了自信才能产生勇气、力量和毅力,也只有具备了这些,困难才有可能被战胜,目标才有可能达到,而没有自信的人会很轻易而放弃,从而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有爱、有光才是一个孩子身上应有的品质,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会相信这世界是善意的,我们会把自己当做是社会的一份子,也因此我们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使得世界变得更好,只有懂得了换位思考,只有懂得了体谅他人,我们才不会斤斤计较,也才不会觉得自己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当我们愿意为他人所考虑之时,当我们推己及人之时,当我们愿意多付出一点之时时,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善意的社会。

如果说前面的阳光代表孩子们的朝气蓬勃,那么后面的有光则代表光明代表愿意照亮他人,人们常常把孩子比喻为是初升的太阳,同样也正因为初升所以是他们打破了黑夜的笼罩,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当眼中散发着光芒,当身上散发出能量,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其实也就慢慢地影响了他人,一股清澈见底的泉水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而一双散发着光芒的眼睛同样也会使他人感到希望与喜悦。

我们努力寻找的,有时恰恰就是我们已经失去的。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而坏的童年则需要一生来治愈。阳光,自信,有爱,有光。这或许正是我们当代人所欠缺的品质,也正是每个儿童应有的品质。

自由的奔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我想这才是童年应有的样子。

2023.6.1 https://t.cn/RLJRqop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曾为《七龙珠》配音,著名声优鹤弘美去世
  • 维密秀前大反转!Gigi被拒水果姐被刷,这次请了哪些大咖?
  • 幸存者佘子清离世 见证日本南京屠杀者仅剩99人
  • 张雨绮喜得龙凤胎,是基因强大,还是……
  • 倪妮、奶茶妹妹、海清……哪个才是你心中的南京女神?
  • 成品油价格迎来第7次上调,加一箱油多花4元
  • 周立波发律师声明:目前没有被认定犯有任何罪行【附视频】
  • 蓝翔技校改名蓝翔技院,谷歌花钱让火狐蹬了雅虎,皮卡丘开口说话,小蓝解散 HR 卖家具,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工地挖出弹药库,某市一工地挖出地下弹药库.....
  • 百度世界大会最全官方回顾:今天,百度更懂你!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离世 登记在册幸存者仅余99位【荔枝头条】
  • 女主播自拍被解雇
  • 陈意涵新恋情疑曝光,获文青男接机,回男方家过夜!丨娱乐大事件
  • 惋惜|救了三天,这只搁浅启东的座头鲸还是死了!将制成标本留在圆陀角
  • “质疑收费被踢出群”是学校自找难堪
  • 史上最贵!达芬奇传世画作拍出4.5亿美元天价,曾被当成"伪作"
  • 共享单车乱停,物业诉摩拜索赔百元被驳
  • 中国再向美国遣返一名美籍逃犯:在华藏匿8年从事英语培训
  • 海信电器收购东芝,势头赶超格力
  • 新加坡地铁追尾致23名乘客受伤事故原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