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让我弄清楚现在大多数BG言情难看,女主角让人恶心的原因了。人物情绪不真实+门槛低,什么厌女外行人都敢写。[吐]

难怪现在很多小说的女主角对男主那可“礼貌,克制,懂事,温柔”呢,就算她妈杀父之仇,她都要保持礼貌,先生先生的叫呢,原来都是“(要是)都这样了,还能一起过么”这一中心思想[泪][泪][泪]怪我是真的不懂驴。[泪][泪][泪]

===

其实耽丑和BG都有不少霸总文,强制爱之类的,但其中有很明显的大区别(古早的)。

耽丑的,他说不喜欢,就是真的不喜欢,被强制爱,那可做的是真绝,如果拍出来,堪称血腥恐怖片[666][666][666]

但是言情,那就和现实女的喜欢口是心非一模一样了,嘴上不喜欢,但是从来不认真反抗,就又很像日韩强X区,随便反抗两下的样子。

人家拍戏是拿钱走剧本的,而不管是现实还是小说塑造的女的,她是真的只为搞存在感一样,嘴上不喜欢而已。[泪][泪][泪]看不到真实正确的情绪。

==
就仿佛在看,他打我,他还出轨,我不喜欢他了,然后别人告诉她离婚分手,她又来,平时对我挺好的,孩子还小不能离婚。

然后第二天发一条阴阳怪气别人嫉妒她“美好婚姻”。

现在的言情,就和这种恶心感没有丝毫区别。

==

现在的那些很多言情,女主先不管,把男主改成宋小宝,家庭条件改成月薪3000,卧槽,干的那些事儿,女主角还要那副德行,不是纯纯的:虽然她打我,但是他对我挺好,我只是说出来秀恩爱的,没准备分手[笑cry]

【泡沫里悬着命:过度金融化的美国房地产】

李佩珊/文

2006年是美国房地产市场高歌猛进、突破历史的一年,总值达到了25.6亿美元的峰值。两年之后,一场如海啸般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美国继而波及全球,人们意识到引发这场危机的元凶,是房地产市场在次级贷款泛滥下所造成的房屋价格和建筑成本倒挂的“泡沫化”。相较而言,日本人在更早的20世纪认识到了房地产“泡沫”是经济危机的“催命符”,以“失落的二十年”为代价。美国房地产危机并没有持续那么久,只是直到新冠疫情爆发的前一年才回到了2006年的峰值。

新一轮的“泡沫”又席卷而来。今年,美国房价的最大半年涨幅甚至远高于次贷危机前泡沫高峰期。人们联想到14年前的情势,经济学家也在上半年发布报告警告“泡沫”的酝酿,他们的结论比较乐观,除了铸就了这次市场繁荣的根本原因,房地产的供不应求仍在继续之外,令“泡沫”破裂造成无可挽回的连带危机的元凶——房地产的过度金融化,并没有再次上演。

房子,何以成为了最为金融化的市场之一,继而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导火索?美国人经历了“次贷危机”之后,为何仍旧视房如命?在“泡沫”之中富裕阶层“爆买”全球高端房产,大城市低下阶层被挤压的、起码的居住权又该如何保障呢?

最近出版的《保卫住房:危机的政治学》一书的作者戴维·马登和彼得·马库塞,试图通过这一本薄薄的宣传小册子,将住房问题重新放回到政治经济领域来思考。以此书为契机和线索,本文试图通过回顾社会学、经济学领域对“住房问题”这一相当复杂话题的研究成果,来尝试解答以上三个疑问。

泡沫,后浪接着前浪

所谓泡沫化,是即使价格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勇攀新高点,却不可免地走向伤筋动骨的衰颓之中。无他,市场唯一的真理是价值回归。

回顾以往数次房地产泡沫,屡屡刷新的史无前例的房价新高点往往成为了泡沫破裂的征兆。1991年,日本东京的住宅均价超过了每平米12万人民币,全国的土地资产总额达到了惊人的2000万亿日元,是美国的4倍,然后“负增长”倏忽而至,日本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的泥潭。2006年,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总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6万亿美元峰值后,增长放缓的显出颓势。两年后,全面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席卷美国,演变为海啸般的经济危机,美国的房价直到2011年后才爬升回25.6万亿美元峰值。

这就是今年美国房市不可思议地再次突破历史的繁荣之后,带给人们的恐惧未尝不大于欣喜。

自2020年以来,美国的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43%。据《财富》杂志的统计,2022年5月前的半年里,美国房价上涨了19.8%,是历史年平均水平的四倍多,甚至远高于2008年经济危机前泡沫高峰期的14.7%的最大半年涨幅。

在美联储采取动作之后,到2022年10月底,美国的抵押贷款利率突破7%。这创下了一项历史纪录:20年来抵押贷款利率的最高水平。相对于收入水平而言,现在购买房产实际上比房地产泡沫最严重时更“贵”。“2022年房地产泡沫”已经成为过美国搜索引擎上的热门趋势,“2022年会和2008年一样房地产泡沫化吗”,成为了该词条的推荐搜索。

“我们的证据表明,自上一次两千年代初的繁荣以来(注:也就是2008年泡沫前的6年繁荣期),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为首次出现异常。”经济学家更早地闻见了危险的气味。今年3月,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的一篇题为《实时市场监测发现美国房地产泡沫酝酿的迹象》(Real-TimeMarketMonitoringFindsSignsofBrewingU.S.HousingBubble)的报告引起了震动,通过对于经济指标的缜密计算,特别是房价租金比和房价收入比,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迹象表明,美国的房价再次和基本面脱节,也就是说,处于泡沫之中。

作为“后浪”,时隔14年后,2022年的美国房地产泡沫接着前浪卷土而来,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看来,它并不能压倒前浪,甚至不会达到重演的程度。简单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于——铸就了这次市场繁荣的房地产的供不应求仍在继续;虽然金融化对这次繁荣仍有推动,但和2008年相比,恶劣的次级抵押贷款不再占据舞台。

说到此处,不得不厘清一下“房地产泡沫”的概念。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和所有市场一样,在供需关系、可支配收入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造成价格快速上升并不意味着“泡沫”。当人们普遍认为房价将持续上涨,争相动用一切金融手段或“上车”或“投机”,进一步哄抬起价格将房地产市场变相“金融化”以后,实际的房价不仅会背离市场的基本面,甚至会造就指数性的非理性繁荣。当投资者变得谨慎观望,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枯竭,而市场的调整乃至传导至整个经济的危机或者萧条将不可避免。

经济学家对于这次“泡沫”不再会重演14年前的危机比较有信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铸就了这次市场繁荣的根本原因,房地产的供不应求仍在继续。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美国之后,房地产的供不应求成为了市场最早的反应之一,同年第四季度住房供应短缺达到了380万套。疫情发生一年后,“总活跃库存比去年同期低53%”,美国访问量第二大的房地产列表网站realtor.com的首席经济学家丹尼尔·黑尔(DanielleHale)指出了这个空前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供求状况。

造成这种供求局面的原因是多重的: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在家工作的政策,变相提高了对住房空间的需求,是供求急速上升的直接助推力,翻了三倍的木材价格所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和政府发放疫情津贴也为之推波助澜。

这种供不应求在两年后仍在继续。突破7%抵押贷款利率让美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了肉眼可见的回撤之中,但仍有100万套房屋短缺。此外,美国最大的人口群体,7200万的千禧一代正进入首次购房的节点,将会带来持续而强烈的需

这和2008年过度建设造成房屋造成库严重过剩,却在抵押贷款蜂拥进场下形成“泡沫”相当的不同,也正是后者摧毁了房地产建设的信心,造成了如今住房短缺的现实;在最近十几年中,美国的人均住房建设量和在建新房量暴跌到了令人不安的历史低点,“房地美”的首席经济学家萨姆·哈特(SamKhater)指出,2018年已有预估为250万套的住房短缺。

事实上,房地产的过度金融化,才是泡沫破裂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连带危机的元凶。经济学家对于这次“泡沫”不再会重演14年前的危机比较有信心的原因之二,也正是房地产市场没有过度金融化,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不再成为潜伏的暗雷。

在上文所提到的关于2022年“泡沫”的报告中,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从金融化层面考量后认为,2008年“泡沫”的惨烈破灭将不会重演。

首先,房屋抵押贷款在可支配个人收入的占比更加健康,在上一次“泡沫”最严重的时候,美国家庭将7.2%的可支配个人收入用于偿还抵押贷款,然而截至到报告提交的 2021年第四季度,这一占比仅为 3.8%。

此外,彻底炸响上次“泡沫”的“暗雷”,次级抵押贷款在这次“泡沫”中几乎没有登上舞台。从数据来看,过度借贷并没有助长这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并且,美国 2010年颁布《多德-弗兰克法案》禁止了相当多“黑幕贷款”,借贷中高风险“次贷“的身影已经相当稀少。

因此,他们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就规模或宏观经济严重性而言,这次住房调整的影响,并不会和 2008年金融危机相媲美。”

这个结论暂且令人心安。问题在于,本质上不过是用来住的房子,为何成为了最为金融化的商品、资产和投资?

“住房如今饱受争议,它被卷入的最为明显的矛盾是,作为生活及社交空间的住房与作为牟利工具的住房之间的矛盾,即作为家的住房与作为不动产的住房之间的矛盾。”《保卫住房》的两位作者将问题核心直接指向住房的过度金融化,此外糟糕的住房状况更牵连到个体权利和社会政治、文化各个层面的“住房危机”。

“房子就是命”:所有权和金融化

“住房”本身得以构成危机的前提是,美国人视“房”之重要如命。“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人们对房子有着令人费解的执念。”在记录了 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止赎浪潮是如何让美国人纷纷失去住房的《房奴》中,记者戴维·戴恩感叹道,“房屋不仅是住所或者融资抵押品,是承载着屋主一生美好记忆的宝库,也是实现财产安全的投资以及自我价值的综合体。”

对房子有执念的并不只有美国人。房子不仅是承载着个体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港湾,也承载了个体进入社会、国家寻求其政治、文化意义的“接口”的可能性。“要逼着一个人站出来关心整个国家的事务,谈何容易?但如果说到要在他家?前开一条路,他就会立刻感觉到这件公共意义上的小事会对他的切身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前几年反响颇大的《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一书的作者,引用了法国政治学者托克维尔的话,来证明房子所提供的家庭生活和其带来的认同,是人们真正“以公众事务为己任”的最重要契机,有房子的人才会愿意将时间和资源投入到对于邻里、城镇、都市乃至国家有价值的、关乎公共利益的事中。

中国有句古老名谚,“有恒产者有恒心”,点破了为什么众多国家在制度层面对于房子重要性的回应,是对房屋所有权制度的重视和建立完善。1966年,在美国历史上推动采用“自有房”方案来解决住房问题的参议员查尔斯·珀西(charlesPercy)在竞选宣言中宣扬,“仅仅变为房主这件事,就足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这给了他立身之本和归属感,让他感觉自己的利益和社区息息相关。”2008年房地产泡沫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仍赞美房屋所有权制度为“最坚实可靠的基石,美国梦的核心”。

在房屋所有权制度诞生之初,国家根本无法预料到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工具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而为促进所有权所进行的政策补贴,实际上成为了鼓动房地产市场金融化的号角。

作为联邦住房政策核心的“住房抵押货款利息扣除”(HomeMortgageIn-terestDeduction,HMID),是所有号角中最响亮的。正如上文所述,随着二战后落实房屋所有权的“自有房”,成为新的“美国梦”代表之后,联邦政府将在税收上补贴买房者成为重要的住房政策,并在1986年写入到税法之中。国会在立法说明中明确表示,“住房抵押货款利息扣除”的目的在于促进住房自有率的提高,也就是房屋所有权的普及。

作为国家对住宅所有权提供的最大补贴,“住房抵押货款利息扣除”允许住房的所有者从应纳的税额中扣除抵押债务(不超过100万美元)的应付利息,这实打实地促进了民众拥有自己的房屋。在上次房产泡沫最鼓胀的时候,美国的自有住房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9%,这一现象的另一面是,美国人最大限度地动用杠杆借债来消费住房,不惜将全部身家作为赌注,在随后出现的层层嵌套甚至涉及灰色的金融工具的推波助澜下,房地产成为了最金融化的市场之一。

相较于《保卫住房》的两位作者将住宅所有权视为“不平等的体现和实现途径”,对“住房异化的原因”义愤填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EdwardGlaeser)将房地产市场每每经历“非理性繁荣”所带来的泡沫破裂的循环阵痛,更针对性地归结到对“住房抵押货款利息扣除”的批评上,“直接补贴肯定比鼓励人们借钱押宝房地产更加明智。2006-2008年间住房市场的暴跌充分证明,这是非常愚蠢的。”

不过,格莱泽的另一项研究也从侧面证明,房子的金融化属性,在某些程度上助推了“房子就是命”的观念,因为房子本身就成为了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能获得的最大财富。他于2018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住房供应的经济影响》(TheEconomicImplicationsofHousingSupply)的论文,在文中格莱泽根据消费者金融调查进行年龄分组的研究显示,只有在三、四十年前就成为了房主的最年长的人群分组的住房财富获得了急剧增加,成为了住房供应减少时的赢家,并且很可能相当持续地赢下去。房屋净值的增长速度要比总的住房财富的增长速度慢得多,抵押贷款水平的上升已经抵消了房屋价值的上升。而已经在房价高位接盘的年轻人,不仅不会获得大量的财富增长,更有可能被抵押贷款挤压得难以喘息。

按这项研究的揭示,“上车”一词确实相当精准地贴合了买房者的心态。在一个房价长期向上的市场中,早买房就意味着早早搭上住房财富飞速增长的“顺风车”,比后上车者赚到更多的财富,而和没有“上车”还在租房的同世代者相比,他们将会积累起后者难以追赶的财富。“任何情况下,住房财富的收益都不是平均分配的。”格莱泽指出,在住房价格一路上涨时,那些已经拥有了住房的人,基本上对冲了较高的住房成本,租房者则直接经历了住房成本的上升,并在实际中变得更加贫穷。

房子成为了一个人穷尽一生所能获得的最大财富的现实境况,也倒逼着美国人加深“房子就是命”的理念,将获得一栋房子所有权视为自己的终生目标。

生活的模样,取决于我们凝视它的目光。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不要总是抱怨生活无趣。世界那么大,总有一些可爱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追求。我们要先张开怀抱,去发现与感受它们的存在。你无趣,生活也无趣;当你变得有趣,你眼中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都会自成风景,自有情趣。你对待生活积极而美好的态度,就是你人生版图上的路径,会引领你翻山越岭,找到生活藏起来的糖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周末虽然两天都在搬家身体很累(早8晚6)但也因为劳动,让我紧绷的思想异常放空,公司微信电话轰炸我的人也不多,算是难得的真正的周末了。)整卷3个便签20+垫板
  • 任务节目播出时间较晚,大家再做一波任务吧[泪]❶希希 ×3 ×10 ×15❷QQ音乐【播放】【收藏】【搜索×10】至少这三项切搞完❸痘印 ❤️++⭐+❹热门带t
  • 尽管在F1发动机排量规则更改至3.0L时,路特斯遭到了布拉汉姆、法拉利、库伯-玛莎拉蒂和BRM车队的强势竞争,但当查普曼再次在绘图板上发挥出他的天才般的工程能力
  • 可能是小时候每次做错事家里人很少会跟我说没事的没事的而是会质问我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我形成了一做错事就特别被怪罪的心理 今天是琴琴的生日 琴琴切了一刀后让我
  • 烤肉乐yyds由于赵耕来接我被我同事看见了明天估计又得解释一通了毕竟上次挎着我爸往出走他们都能以为那是我男朋友…丝绒拿铁去冰加丝绒太好喝了一整个对瑞幸改观了送了
  • 杨亚龙自3月8号上岗以来,一直冲在一线,哪里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用行动践行志愿者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精神。“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不能在一线抗击疫情
  • 最合适的心态,去搭配最合适的人生,来过也好,去过也好,恰似刚刚好​不要去猜测人生的方和圆,不要去挑剔人生的悲与欢,每个人轻轻地路过世间,对生活的理念有种种不同,
  • 和春天很配,所以今天就想涂指甲油了纠结要不要留这个连衣裙,感觉过于可爱,我配不上它[允悲]又去买了个称,可以测体脂率的[笑cry]感觉自己只有抛囊肉还去看了以前
  • 花凋的时候 你想起了旧事叶落的时候 你懂得了离别倚立窗前 突然想起了你也爱看日落躲进被窝 突然懂的了你亦是个路人常常想起你的名字 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还会
  • 不管,我真的超喜欢她,就是太小兔兔了吧。Fabienne名儿也取的好,我想到了bonnie bunny 也就她这样的小可爱才会怜惜,气没地儿撒了,属于捧着怕吓
  • 这样的经历,一辈子有一次就足够了,从来没有承认过我不再年轻了,直到发生今天这件事;从来没有羡慕过挺着肚子的孕妇,现在在产科呆呆望着不同程度隆起的肚子能看半天;妈
  • [爱你]原创诗词欣赏>>@金沙遗址博物馆 春之初,我们相遇在古蜀,颂东风解冻,万物复苏……@陈曦骏 原创诗词:春雪 #光环之下#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话
  • 还是类型求文/剧: 求男主女主之间拉扯的文[憧憬][憧憬] 孩子好爱看拉扯 理性和感性纠缠那种 禁欲者某个瞬间没有克制住自己 忍不住表露出动情 真的太让我
  • 我真的好想念那个又歪又善良的运筹学老师,虽然可怕,但每节课至少认认真真板书步骤,工程经济学老师是,我讲的和你们要写的反正不是一样的,唉~《平法》:相对轻松的开卷
  • ⚠️ 是否留疤取决于的技术水平,缝合不当或者切除组织过多后期不好好护理 就有可能形成较为明显的疤(附老徐鼻翼外切一周案例[打call])#小助理的碎碎念##
  • #陈立农粉丝手写歌词# [送花花]#陈立农0406出道四周年快乐# 1⃣️《桃浦男孩》你是我所有的少女情怀和心之所向你是我最美好的信仰愿你鲜衣怒马一生荣光不惧未
  • 【睡觉有5个表现,还需高度警惕脑梗风险:】●看东西发黑: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现了双眼或是单眼看东西发黑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可能是脑供血不足造成的,很容易引起短暂性的
  • 说到进补,其实不必非得吃啥补药,一些寻常食材就能起到很好的滋补作用。今天,养生君就给大家介绍几样应季补物,热爱养生和美食的各位,千万别错过哦~冬至后,最该吃“3
  • 一定要躬行实践,也就是把十恶转成十善,那就是会念《心经》的人。总而言之,你不论什么经典,你要活学活用,要明白它,并且把它变化无穷,这就是你会说经、会念经、会行经
  • 绿意盎然的春季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