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处于底部且基金严重低配,分析师看好当前医药值得战略配置,这个细分赛道恰逢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未来3年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

医疗新基建:

①医药板块自去年7月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且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创近5年新低;

②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德邦证券陈铁林看好在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下,医疗新基建有望迎来实质落地;

③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未来3年仍然是新基建的持续投入期;

④陈铁林认为随着国产医疗设备在高端领域持续打破外资垄断,国产产品将加速进入进口替代放量期,看好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⑤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主题

估值处于底部且基金严重低配,分析师看好当前医药值得战略配置,这个细分赛道恰逢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未来3年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医药板块自去年7月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且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创近5年新低。

今日,德邦证券陈铁林深度覆盖医疗新基建,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看好在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下,新基建有望迎来实质落地。

(1)中国人均ICU床位数及设备保有量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人均医疗提升空间大;

(2)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未来3年仍然是新基建的持续投入期;

(3)中高端本土替代能力加速提升,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此轮新基建;

医疗新基建必要之举,人均医疗提升空间大

以此次疫情短板暴露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新基建重点建设的ICU来看,根据2015年第三次ICU普查,我国ICU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比重是美国的1/9。

同时,我国各类影像设备保有量相比发达国家依然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发展较早的CT每百万人保有量仅有美国的1/3左右,MR仅有美国的1/5。

陈铁林认为新基建2-3年内有望带动中国ICU床位数相比2019年翻倍,并且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长远来看国内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

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医疗设备建设加速带动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旺盛需求

《“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各地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充分支持。

目前而言,全国已有大批医院新建、扩建工程启动,据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统计,总投资早已超过千亿元。

从2021年以来部分汇总的全国新建医院项目看,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022-25年之间,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持续释放。

中高端本土替代能力提升,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国产设备在高端领域持续打破外资垄断,2mP­ET/CT(联影推出全球首台)、体外膜肺氧合机(2021年11月国产首款EC­MO进入临床)等高端医疗设备正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部分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及医疗芯片也迎来突破,随着高端设备的突破,国产产品将加速进入进口替代放量期,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陈铁林看好医疗新基建高景气周期,本土替代趋势下产业链投资机遇显著,重点公司包括:

(1)基本面反转的公司:$开立医疗(SZ300633)$ 、$理邦仪器(SZ300206)$ 、新华医疗;

(2)下半年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公司:澳华内镜、艾隆科技、$健麾信息(SH605186)$ 、海尔生物;

(3)国产设备和医疗信息化龙头: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达信息、卫宁健康。

估值处于底部且基金严重低配,分析师看好当前医药值得战略配置,这个细分赛道恰逢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未来3年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

医疗新基建:

①医药板块自去年7月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且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创近5年新低;

②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德邦证券陈铁林看好在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下,医疗新基建有望迎来实质落地;

③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未来3年仍然是新基建的持续投入期;

④陈铁林认为随着国产医疗设备在高端领域持续打破外资垄断,国产产品将加速进入进口替代放量期,看好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⑤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主题

估值处于底部且基金严重低配,分析师看好当前医药值得战略配置,这个细分赛道恰逢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未来3年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医药板块自去年7月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3.4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且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创近5年新低。

今日,德邦证券陈铁林深度覆盖医疗新基建,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看好在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下,新基建有望迎来实质落地。

(1)中国人均ICU床位数及设备保有量距离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人均医疗提升空间大;

(2)当前基层医院、公立医院建设如火如荼,政策及千亿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未来3年仍然是新基建的持续投入期;

(3)中高端本土替代能力加速提升,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此轮新基建;

医疗新基建必要之举,人均医疗提升空间大

以此次疫情短板暴露最为严重同时也是新基建重点建设的ICU来看,根据2015年第三次ICU普查,我国ICU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比重是美国的1/9。

同时,我国各类影像设备保有量相比发达国家依然还存在显著的差距。发展较早的CT每百万人保有量仅有美国的1/3左右,MR仅有美国的1/5。

陈铁林认为新基建2-3年内有望带动中国ICU床位数相比2019年翻倍,并且目前国内人均医疗资源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长远来看国内加大医疗投入是大势所趋。

政策及资金层面推动新基建实质落地,医疗设备建设加速带动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旺盛需求

《“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建设,各地政府在财政上给予充分支持。

目前而言,全国已有大批医院新建、扩建工程启动,据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统计,总投资早已超过千亿元。

从2021年以来部分汇总的全国新建医院项目看,大多数预计完工的时间在2022-25年之间,预计未来3年国内医疗设备等需求将持续释放。

中高端本土替代能力提升,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国产设备在高端领域持续打破外资垄断,2mP­ET/CT(联影推出全球首台)、体外膜肺氧合机(2021年11月国产首款EC­MO进入临床)等高端医疗设备正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部分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及医疗芯片也迎来突破,随着高端设备的突破,国产产品将加速进入进口替代放量期,国产厂商有望显著受益医疗新基建。

陈铁林看好医疗新基建高景气周期,本土替代趋势下产业链投资机遇显著,重点公司包括:

(1)基本面反转的公司:$开立医疗(SZ300633)$ 、$理邦仪器(SZ300206)$ 、新华医疗;

(2)下半年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公司:澳华内镜、艾隆科技、$健麾信息(SH605186)$ 、海尔生物;

(3)国产设备和医疗信息化龙头: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万达信息、卫宁健康。

12英寸硅片主要应用于制造智能终端中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等,8英寸硅片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和指纹识别等成熟工艺的逻辑电路、模拟电路和功率器件MO­S­F­ET、IG­BT等高端产品,6英寸及以下尺寸硅片主要应用于功率半导体中的低端产品(比如二极管晶闸管等)。

$扬杰科技(SZ300373)$ 收购楚微半导体,实现8英寸的量产,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功率半导体时间,而扬杰科技拥有的6英寸生产线主要是制造中低端产品,所以扬杰的潜力还是非常的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 林清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 鹿姐语录 | 为什么结婚后,男人就变了?
  • 孙耀威大婚DR钻戒许诺:男人爱不爱你,结个婚就知道!
  • 优秀的女人,必须坚持的11个生活习惯
  • 今天我拉黑了自己
  • 鹿姐语录 | 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 夫妻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变淡的!
  • 女人,最该富养的就是自己
  • 鹿姐语录 | 你拿我当回事,我就拿你当回事
  • 《我的前半生》大结局:女人,靠自己才是王道
  • “ 不要乱发聊天截图,好吗?”
  • 真正爱你的男人,都很懂事
  • 鹿姐语录 | 两个人能够聊得来真的太重要了
  • 冯小刚家内琐碎东西价值十亿,房子却只值八万一平
  • 王菲卸妆后吓死宝宝了,没颜值,老了十岁!
  • 这个脑子里住满神仙鬼怪的80后姑娘,画了一面壁画,惊艳了全世界!
  • 这都是手机拍出来的火爆大片,看完跪了!
  • 符合这8条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 你喝的每一口茶都可能农残重金属超标,他们耗资亿元做了一款通过了SGS的减脂、降三高科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