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是一部求取财富的佛教经典,值得每日修行持诵与传播的殊胜佛经。

开经偈

无上甚深唯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着。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无量菩萨得入初地。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愿世界和平 永无战乱之苦!
愿一切众生都能身闻佛法早生极乐!
愿我学佛一心清净 往生无障碍!
早见阿弥陀佛 早成佛道渡众生!
愿我持戒清净 早成佛道!
愿我现世父母六亲眷属身体健康早成佛道!
愿我往昔父母六亲眷属脱离恶趣六道轮回之苦早成佛道!
愿所有冤亲债主都能声闻佛法!
早生西方极乐世界!
早成佛道!
愿这场疫情早日消灭!
众生离苦得乐!
南无阿弥陀佛![鲜花][鲜花][鲜花][中国赞][中国赞][中国赞]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画中所示,在奥德修斯离开的20年里,珀涅罗珀一直被其他男人追求,他们排队寻求着她的关注。她去横店看颁奖,陈都灵穿着戏服来了,博主平时嘴很毒的,但那天形容陈都灵
  • ——林语堂10、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11、爸爸
  • 一定要好好珍惜[兔子][兔子]里面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你等的那个人,也在等你,你关心的那个人,也在关心你,你懂得那个人,更懂你”“有人说,
  •   2.需在沈过夜停留的域外重点关注地区来(返)沈人员按照如下分类进行在沈管理:  在沈有固定居所的货车司乘人员由居住地所在社区(村)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并按照规
  • -亲俄宣传给人的印像是我对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评价很低,这就是我离开乌克兰的原因。 -我们攻击不是为了敌人,而是我们捍卫的人,重要的不是战争,而是我们保护的和平,
  • 沈阳十里芳华民宿负责人方波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精准对接下,民宿为浑南区古砬子村精准导入了大量高端客群,为村里聚集了人气,也激发了当地的乡村消费热。  清境民宿的负
  • 你说为什么人老会回想起过往 为做的不好的事情而反复懊恼着 向朋友倾诉着我的困惑 其实每次我心里都有答案可我是个胆小鬼小心翼翼着总想着再近一点就被驱逐了也总
  • #大官人帮你省钱# 怕你们没裤子穿,每天给你们安利,所以记住不要傻到不穿裤子就出门了[doge] ???? 【牛仔裤 】29.9 【领卷拍】 【魔术裤】5
  • 可采用调气的方法是:用炼神的方法,使大脑入静,精神集中,意念专一,杂念不生,对内外刺激减弱,甚至进入逍遥无拘的美妙境界。后天气是鼻孔出入之气,促使人体血液循环流
  • 老夫人的人格魅力是你读完也会被深深吸引的,人家数学怎么那么好[单身狗]喜欢温情类的可以入陈坤:做人笨一点挺好的,回归最真实的自己……笨一点挺好的,不去社交不会做
  • 女人如果找自己很喜欢的男人结婚,而那个男人不怎么喜欢你,你就相当于养了个大儿子,结果就是操不完的心,流不完的泪,最后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女人如果找自己
  • 5)黄颖,38岁,打工12年,原微软职业经理人,年薪60万,现在康宝莱资深高级。[得意][得意]今天给大家秀秀,这一群男人,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般,但现在在康宝莱
  • 俄罗斯军队的夜视仪窥探功能,帮助俄罗斯军队取得了一个胜利,现代科技在军事上的应用还是效果显著的,“深夜一顿炸,白天直接俘虏!俄罗斯剿灭一个乌克兰间谍渗透破坏小组
  • 回到家已经十二点多了,封控久了,似乎已经忘了凌晨下班的回家的感觉,不过这熟悉的感觉很快便找回来了。白天颈椎病犯了,之前犯病,总归觉得很委屈,疼痛使人产生的坏情绪
  • 按理说,凭借这样的状态,怎么说粉丝都应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就在大家以为他会顺利进军娱乐圈的时候,却流传出他参加商演时“摆谱”的视频。
  • 自从她出事眼里那股气逐渐没有了,甚至还带着点怯懦和比悲悯(之前发过范冰冰眼光暗淡,神采不再的图) 自她消沉后,张馨予反而气场全开,眼神里都是坚定,势必要抓住机
  • 之后去了峨眉山到了山里就开始下雨了,那也坚持爬了好久的山就为了去区看看导游口中的抢劫猴,流氓猴,结果猴子因为下雨都不出来了,我们又灰溜溜的走回去了峨眉山真的很大
  • 听说她们今天扛着我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搞笑女组合人设立住了不然我们就换个地球生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经笑一晚上了但是我真的好感动!大家好这是我今天的行程我真的拴Q哈
  • 这一条路同样指向匈牙利草原和多瑙河谷,两个因素增加了这个方向的敌人的危险性,一个是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自古盛产强大帝国,从波斯、帕提亚、萨珊波斯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
  • 【如果加人过多,可能异常,请您直接加:13699890345】共读时间:6月,连续分享四周,每周至少1小时(文字或语音)◽共读人:王智涵,青年学者,英国政治系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