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链新布局!涉及多个钢企
钢铁产业链是从矿产资源或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今年以来,钢企面临原料暴涨、行业亏损的巨大挑战,多家钢企开始布局全产业链发展。
黑龙江建龙钢铁建设钒产品及钒储能全产业链
2022年5月10日,中钒联与黑龙江建龙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8月11日,中钒联又与双鸭山市政府签署了《黑龙江省钒产品及钒储能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化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步,黑龙江建龙将与中钒联开展深入合作,系统打造龙江地区集钒钛磁铁矿冶炼、高纯五氧化二钒生产、钒电池电解液制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装备制造、风光储一体化的“钒产品及钒储能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化集群”。该项目将有力推动黑龙江省钒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打造钒产业创新链和千亿源网荷储产业集群,为建立“新能源 + 储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同时也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山钢集团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筑钢铁生态圈
山钢集团做强钢铁主业,产业集群崛起。2017年济钢关停870万吨产能,2019年,山钢集团聚焦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莱钢精品钢基地、临沂临港先进特钢基地、德州永锋短流程高品质建材基地,树立了“4000万吨级钢铁强企”的战略目标。
山钢集团在做强钢铁主业的基础上,协同多业融合,产业“拔节”生长。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工程全线贯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低消耗低污染正逐渐成为特色;全力推进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实现主体工艺装备的大型化,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满足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临沂临港先进特钢项目落地,与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形成犄角之势——山东省先进钢铁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和山钢集团高质量发展珠联璧合,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推动要素集约、创新集成、功能集中,引领省内钢铁产业转型发展的“山钢篇”稳步推进。
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交相辉映”“携手共进”。延长钢铁相关产业链条,山钢矿业是为强化集团矿业板块的投资、资本运作、资源掌控、运营协调管理而组建成立的权属公司;钢铁贸易及服务包括钢铁国际贸易、耐火材料、钢结构建筑、信息技术、产业链金融等产业;山东耐材主要产品有耐火原料、钢铁及非钢建设用耐材、钢铁生产消耗用耐材和非钢用耐材四大类;莱钢集团已发展成为山东省钢结构建筑行业中资质最齐全、拥有全套技术体系标准、建成了示范工程的企业;山信软件以工业软件为核心,聚焦中高端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山钢金控主要从事普惠金融、资产管理、融资租赁、海外平台和投资银行等业务;山钢财务发挥产融结合优势,助力集团和成员企业资金链健康稳定。淄博张钢探索符合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产业,打造转型发展新特色。
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扩列产业“朋友圈”,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山钢集团逐步构建“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以客户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营销、生产、研发高效运行的“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全产业链合作、全价值链服务的商业模式初步形成,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逐渐变为现实。
山钢集团以开放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安全高效为品质要求,加快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塑成生态核心圈,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依托,塑成产业配套圈,以‘数智山钢’建设为支撑塑成信息衔接圈,层层嵌套,互为支撑,形成‘产业+配套、平台+服务、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带动生态圈企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青山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舟山不锈钢全产业链岛项目
由世界500强的青山集团的控股子公司青山数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金钵盂临港产业园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不锈钢全产业链岛计划投资50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0亿元、税收2亿元以上,该项目为2021年省重点建设预安排项目、2022年省重大制造业项目。
三十多年来,青山不断创新生产工艺、拓展产业领域,已经形成超过1000万吨不锈钢粗钢产能、30万吨镍当量镍铁产能,在行业内树立了一定的地位。青山不断创新生产工艺、拓展产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贯穿不锈钢上中下游的产业链,生产基地遍布福建、广东、浙江,奋斗足迹同样延伸到印尼、印度、美国和津巴布韦等地,为进一步整合全球资源探寻空间。此次投资50亿元建设舟山不锈钢全产业链岛项目,将给青山集团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太钢集团打造高端不锈钢全产业链生产基地4月16日,太钢-山东鑫海不锈钢基地项目举行线上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山东鑫海不锈钢基地项目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太钢全面实施新一轮不锈钢发展规划、迈向不锈钢发展新起点的关键一步。
项目建成后可显著提升太钢300系不锈钢粗钢占比,实现不锈钢品种结构调整,优化太钢不锈钢北方沿海布局,进一步提升太钢不锈钢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太钢、鑫海实现强强联合是响应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企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把本项目打造成为国内唯一的“镍-电-钢”一体化高端不锈钢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成为辐射全球的国际化不锈钢集散地,为中国不锈钢走向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仙福钢铁全产业链锻造钢铁脊梁
作为玉溪“云南绿色钢城”的重要支撑性项目和云南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亿元的仙福钢铁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到2023年将形成224万吨铁、298万吨粗钢产能规模。
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仙福钢铁不仅需要置换技改强壮钢材制造链,还需要持续强化上游配套补齐供应链,不断拓展下游制造延伸产品链,才能用低碳、绿色、高效的竞争实力彰显钢魂铁志。仙福钢铁在完成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后,还将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20万吨焦化项目,补齐钢铁生产上游供应链。投资近30亿元,在建成1050优特带钢生产线的基础上上马冷轧镀锌制管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下游产品链。
今天的仙福钢铁正在“云南绿色钢城”展开新的战场,围绕更绿色、更低碳、更高效的产业发展导向,全产业链锻造更加强大的钢铁脊梁。
河钢全产业链布局
2022年以来,河钢大动作不断,与多地政府、多家企业及高校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河钢与宝马签署合作备忘录
8月4日,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在沈阳签署《打造绿色低碳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绿色低碳钢铁材料供应链,围绕绿色低碳钢铁材料的研发及使用,基于宝马对钢铁材料的低碳需求,开发低碳、绿色汽车用钢材料并完成相关认证。
河钢与衡水市政府签署协议
7月28日,河钢与衡水市政府签署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河钢在钢铁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的发展优势,以及衡水市政府在政策联通、资源调配、资本引导等方面优势,以钢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高端钢铁材料、产业链延伸、供应链平台建设、钢铁技术解决方案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衡水市特色重点产业发展,实现地企双方合作共赢。
河钢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协议
6月7日,河钢与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共同推进低碳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降碳产品开发与生态乡村振兴相结合、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及碳排放管理平台建设、CCUS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打造首个碳中和钢铁示范企业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探索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途径,实现政策落地实施、农村环境提升、企业碳减排有机融合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赢。
河钢供应链与河北经贸大学签署协议
5月24日,河钢供应链与河北经贸大学在河钢供应链燕山基地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咨询、平台共建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致力打造科研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交互链接发展新格局。
河钢与唐山市战略合作
5月11日,河钢集团与河北省唐山市政府以视频形式举行节能环保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活动。根据项目开展需要,河钢将在唐山市组建节能环保集团,其定位为高新技术产业,将积极承接国家在环保领域的政策支持项目,打造集环保项目、环保建设、环保技术推广、环保水平评估于一体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权威平台,全面推动河北绿色低碳发展。
河钢与河北信投签署协议
3月17日,河北信投集团与河钢集团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成功签约。双方将在大宗物流贸易、供应链金融、网络货运、“互联网+”、品牌推介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河钢与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战略合作
2月18日,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数字经济合作备忘录。这次战略合作中,开发区以科技招商的方式,为河钢集团与开发区企业搭建战略合作平台,引进河钢集团在新材料增材制造及数字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技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等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合作,形成以技术创新带动高科技产品开发、以产品开发带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良性循环,推进开发区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金鼎钢铁集团加快纵向整合,促煤焦钢融合发展
2015年以来,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推进。2018年在安徽六安投资新建霍邱钢铁深加工项目,并成立六安钢铁控股集团,拥有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轧钢等主工序及附配套的供配电、综合管网等公铺设施于一体。物料链完备,主流程采取紧凑、连续的“一线型”布置,高效物流带来成本聚集优势。在矿产资源保障方面,六安钢铁控股配套两座自有矿山,储量在2.86亿吨。六安钢铁控股所在的霍邱县,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25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
追溯到2019年,金鼎钢铁集团就开始向外寻求煤焦化资源的战略整合。金鼎钢铁集团和六安钢铁控股所需焦炭80%均需通过外购。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对钢铁全球产业链变化的深刻认识,金鼎钢铁集团决定为两个钢铁基地打造安全稳定的原燃料供应保障体系。
从平稳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新成立的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公司及其控股的鸿达煤化工、潞宝集团晋钢兆丰煤化工、山西潞宝建滔化工,对于推动煤炭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煤焦钢产业链新发展格局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鸿达煤化工是山西省政府2012年确立的焦化行业兼并重组59家主体企业之一,公司254万吨焦化项目园区是2017年山西省政府在全省布局的12个焦化产业园区之一。而此次控股的山西潞宝集团旗下两家公司,是潞宝集团的焦化产业核心业务板块,晋钢兆丰煤化工投入使用产能470万吨,另有在建产能近200万吨,化产品丰富,包括焦炉煤气、焦油、硫铵、粗苯、硫磺、硫酸、LNG和甲醇等,可大幅提升焦化企业附加值。
经过两次重组,金鼎钢铁集团实际控制焦炭产能近1000万吨,补齐了在焦化方面的短板,迈出了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的重要一步,同时跻身全国煤焦行业的前列。
金鼎钢铁集团在铁矿石、焦化与煤化工领域的持续超前布局,是基于产业链安全、确保企业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远见。未来,金鼎钢铁集团将倾力打造煤焦钢一体化命运共同体,争做行业的领跑者,助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八一钢铁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极致效率
八钢重点从销售、采购、制造、物流、设备、经营财务等多个大类开展了全产业链协同联动。通过4个多月的努力,不但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乌鲁木齐总部和巴州钢铁、伊犁钢铁两个基地在管理、技术等等方面互促共进,同时也全面提升了总部和基地协同效率效益的大幅提升。2022年1至4月,累计实现协同效益3.404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29%。
八钢还很好地实现了包括总部和两个基地在内的各工序产能持续提升,并在增产降本、经济炉料降本、节能减碳降本和差异化精品增效以及钢铁专业化整合增效等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尤其是在钢铁专业化整合增效方面,重点开展了统一销售提升市占率、降低物流费用、资源协同采购、配煤配矿协同优化、制造成本控制、设备资产库存备件共享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利用等方面工作,取得可喜收效。特别是在两端市场方面,八钢一总部多基地一体化采购、一体化销售更是取得明显成效。
声明:本文信息参考/今日八钢、玉溪发布、中国宝武、中国镍业网、大众日报、建龙建设者、中国冶金报等,今日钢铁综合整理,转载仅作交流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智能测量仪具备多种型号,能对外径、肋高、边长、长度、宽度、厚度、直线度、椭圆度、表面缺陷等信息进行在线检测,并且是可应用于钢铁轧制中。

#众志陇原战疫必胜# 【兰州新区: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争做经济发展“排头兵”】项目工地塔吊林立、焊花绚烂,体育公园人声鼎沸、身影矫健,商场超市琳琅满目、供应充足,初冬暖阳映照的街头,一片祥和安宁的生活气息……这是兰州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呈现在人们面前景象。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全面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强化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毫不松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当好全省疫情防控“守门员”、圆满完成入境航班隔离保障任务、全力做好省市隔离保障服务等方面贡献了新区力量。今年前三季度,兰州新区GDP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亿元,增长21%,增速5年来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严守省门市门

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是兰州新区始终坚守的初心和担当。

面对反复无常的疫情,兰州新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实行“落地查、分类采、分类管”,实现科学施策、精准管控。对重点疫情省份来返人员、车辆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移交,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确保重点人员不失管、不漏管。9月份以来累计留观疫情重点地区来新区人员1.5万余人。

科学设置核酸检测点155个、流动采样队50个,重点、分区域全面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建立核酸检测调度专班,提高核酸检测工作效率。累计完成22轮大规模核酸检测、33轮重点区域及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共检测1100余万人次。同时组织新区各园区、各单位、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本辖区、本单位、本行业经营者详细摸底,信息全部录入预警系统,截至目前共录入行业监管责任部门26个,被监管单位(机构)1259个,核查“快、修、保、食、洁”等54类重点人群4.51万人。

在开展精准流调溯源工作中,优化流调工作机制,组建70支、200人流调队,充分运用“三公”机制、“十同”办法,及时对新发病例及其密接人员生活、工作场所、活动轨迹等开展深度分析,提高流调时效性和精准度,外来人员落地漏检率全省最低。

为全力做好省市隔离保障服务,兰州新区高效建设健康驿站、方舱医院及隔离点,全面做好兰州市、临夏州支援保障任务,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清零”,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复工复产。

据统计,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后备医院累计承接入境航班6架次1640名境外归国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通过各环节紧密衔接,机场规范接机,物品充分消毒,人员闭环转运,供餐供物、核酸检测、医废处置、排污管网消毒全部妥善安排,圆满完成了隔离保障任务。同时,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守省门市门,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在保证疫情不输入、不外溢的前提下,促进人流物流畅通。充分利用“三公(工)”联动大数据优势,实现人员预警及时、信息有效、管控到位。

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态势,兰州新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保持定力、强化调度,经济发展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遥遥领先全省,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绿色化工园区是兰州新区着力打造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产业项目30多个,总投资230多亿元,调度东方希望年产40万吨金属硅项目开工建设,洽谈引进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式转化基地落地园区,助力化工园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目前,朗玛旗云、康巴斯、泰邦化工等6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试生产,1至9月实现产值57.26亿元,增速112.8%,占新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4%。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任务和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蓝海”,新区协调省市能源主管部门支持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牵头编制完成了近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总体规划跟产业规划,明确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促使一批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落地。目前,德福20万吨高档铜箔、海亮15万吨铜箔项目、宝武10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广东宏宇20万吨负极材料、广东道氏等行业领军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金川科技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电池项目、康鹏2.5万吨电池电解液项目开工建设。主动配套引进磷酸铁锂、电解液、隔膜、封装等上下游产业项目,积极对接中科电气、上海杉杉、中科星城等负极材料龙头企业,争取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高档电池铜箔研发生产基地和负极材料“储能之谷”。

在全省首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中,新区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抓总作用,全省率先实现与25个省500余市县区162项“跨省通办”,30项企业开办类事项跨省“一次办好”。会同新区各部门在全省率先推行“电证便民”全覆盖,建立电子政务“云档案”,实现105类26.18万个证照,28.5万个电子文件”共享运用,真正实现“一次提交,终身可用”,新区政务服务网法人注册率位居全省第一。疫情期间,率先推出疫情期间“非急缓办、急事网办、约办帮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138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自助办、邮寄办”,截至目前,累计办结99.8万件,办结率达100%。

2022年新区实施的省市列重大项目有31个,总投资9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亿元。1至9月完成投资17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2.5%,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新区成功举办全省上半年、下半年重大项目和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及庆祝新区获批十周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区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26个,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0亿元。”据新区经发局副局长陈小斌介绍,为确保105个省级重点投资项目、34个省市列重大建设项目、6个重大前期项目建设,新区实行三级包抓责任制,建立“续建项目抓复工”工作协调机制,常态化调度、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截至9月底,机场三期、环线铁路等15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海亮铜箔、宝武炭业、东金硅业等173个新建项目开工160个,开工率92.5%。“我们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统筹协调各部门和三大园区,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力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争做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兰州日报)

#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争做经济发展“排头兵”】项目工地塔吊林立、焊花绚烂,体育公园人声鼎沸、身影矫健,商场超市琳琅满目、供应充足,初冬暖阳映照的街头,一片祥和安宁的生活气息……这是兰州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完成生产经营目标呈现在人们面前景象。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全面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强化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毫不松懈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在当好全省疫情防控“守门员”、圆满完成入境航班隔离保障任务、全力做好省市隔离保障服务等方面贡献了新区力量。今年前三季度,兰州新区GDP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亿元,增长21%,增速5年来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严守省门市门

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这是兰州新区始终坚守的初心和担当。

面对反复无常的疫情,兰州新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措施,实行“落地查、分类采、分类管”,实现科学施策、精准管控。对重点疫情省份来返人员、车辆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移交,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确保重点人员不失管、不漏管。9月份以来累计留观疫情重点地区来新区人员1.5万余人。

科学设置核酸检测点155个、流动采样队50个,重点、分区域全面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建立核酸检测调度专班,提高核酸检测工作效率。累计完成22轮大规模核酸检测、33轮重点区域及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共检测1100余万人次。同时组织新区各园区、各单位、各行业监管部门对本辖区、本单位、本行业经营者详细摸底,信息全部录入预警系统,截至目前共录入行业监管责任部门26个,被监管单位(机构)1259个,核查“快、修、保、食、洁”等54类重点人群4.51万人。

在开展精准流调溯源工作中,优化流调工作机制,组建70支、200人流调队,充分运用“三公”机制、“十同”办法,及时对新发病例及其密接人员生活、工作场所、活动轨迹等开展深度分析,提高流调时效性和精准度,外来人员落地漏检率全省最低。

为全力做好省市隔离保障服务,兰州新区高效建设健康驿站、方舱医院及隔离点,全面做好兰州市、临夏州支援保障任务,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实现社会面“清零”,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复工复产。

据统计,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后备医院累计承接入境航班6架次1640名境外归国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通过各环节紧密衔接,机场规范接机,物品充分消毒,人员闭环转运,供餐供物、核酸检测、医废处置、排污管网消毒全部妥善安排,圆满完成了隔离保障任务。同时,全面稳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守省门市门,抓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在保证疫情不输入、不外溢的前提下,促进人流物流畅通。充分利用“三公(工)”联动大数据优势,实现人员预警及时、信息有效、管控到位。

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不利态势,兰州新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保持定力、强化调度,经济发展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遥遥领先全省,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绿色化工园区是兰州新区着力打造的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园区新引进产业项目30多个,总投资230多亿元,调度东方希望年产40万吨金属硅项目开工建设,洽谈引进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式转化基地落地园区,助力化工园区高质量快速发展。目前,朗玛旗云、康巴斯、泰邦化工等68个项目建成投产或试生产,1至9月实现产值57.26亿元,增速112.8%,占新区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4%。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任务和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蓝海”,新区协调省市能源主管部门支持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牵头编制完成了近100平方公里新材料产业园总体规划跟产业规划,明确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促使一批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落地。目前,德福20万吨高档铜箔、海亮15万吨铜箔项目、宝武10万吨石墨化负极材料、广东宏宇20万吨负极材料、广东道氏等行业领军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金川科技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电池项目、康鹏2.5万吨电池电解液项目开工建设。主动配套引进磷酸铁锂、电解液、隔膜、封装等上下游产业项目,积极对接中科电气、上海杉杉、中科星城等负极材料龙头企业,争取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高档电池铜箔研发生产基地和负极材料“储能之谷”。

在全省首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中,新区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牵头抓总作用,全省率先实现与25个省500余市县区162项“跨省通办”,30项企业开办类事项跨省“一次办好”。会同新区各部门在全省率先推行“电证便民”全覆盖,建立电子政务“云档案”,实现105类26.18万个证照,28.5万个电子文件”共享运用,真正实现“一次提交,终身可用”,新区政务服务网法人注册率位居全省第一。疫情期间,率先推出疫情期间“非急缓办、急事网办、约办帮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1383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自助办、邮寄办”,截至目前,累计办结99.8万件,办结率达100%。

2022年新区实施的省市列重大项目有31个,总投资9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亿元。1至9月完成投资17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92.5%,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新区成功举办全省上半年、下半年重大项目和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及庆祝新区获批十周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106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区计划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26个,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0亿元。”据新区经发局副局长陈小斌介绍,为确保105个省级重点投资项目、34个省市列重大建设项目、6个重大前期项目建设,新区实行三级包抓责任制,建立“续建项目抓复工”工作协调机制,常态化调度、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截至9月底,机场三期、环线铁路等153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海亮铜箔、宝武炭业、东金硅业等173个新建项目开工160个,开工率92.5%。“我们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统筹协调各部门和三大园区,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力完成全年奋斗目标,争做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兰州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希望利用广大媒体的曝光来讨回公道,表达我们的诉求,下面是我们向相关部门请示的报告: 事情是从六十年代公社化开始,当时相关部门为办好集体事业,就借用我长青组千金园
  • “8.6”洪灾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繁重的灾后自救任务,与受灾群众并肩战斗,共度难关,是我们政法干警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还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向受灾
  • #每天三件开心事# 2020.12.27[哆啦A梦微笑]包饺子啦 包饺子啦 包饺子啦 补上冬至的饺子 中午吃了超级好吃的鸭汤~[哆啦A梦微笑]晚上在姐姐家吃了好
  • ——小王 2022年9月18日#苍兰诀[超话]#致大家:这个夏天,有苍兰诀陪伴,有了诀人,有了诀症,有了快乐与欢笑,看到了苍兰诀官号认真营业的样子,看到了
  • ​班上那么多人,我偏偏不是读书那块料,你说神不神奇,就在刚刚,我想退学了,你说倒不倒霉#檀健次秦淮# 对秦淮这个角色真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上半场一直在想“宝
  • 重要的是,在合适的时机里做出合适的决定,或许过程中会有遗憾、不甘心,舍不得,倘若在权衡利弊,做出决定之后,某人、某事依然在那里,那么就去拥抱他吧! 在此之后,以
  • [鼓掌]房企摆“镇”:特色小镇乘风而上【】特色小镇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新突破口。现在,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涉足特色小镇产业,立志于打造中国的小
  • 图二:排队体验《恐怖影院》游客尽管恒润已经在国内各大旅游景区成功打造超过300多个主题游乐项目,但区别于以往成功案例,此次项目是由恒润集团投资运营板块进行投资并
  • 大多数人在分手后,真正会对前任说些什么,我简单列举如下,希望能引发各位一些思考和感悟:1、其实这个人,从始至终爱的只有自己这个人当初选择与你在一起的目的,有可能
  • 日​⁢本⁢当‌⁡‌‏红‌AMINO MASON氨⁠⁠‏基⁡酸洗⁢​‏⁢护⁡⁢‍套​​​⁠‏装‍清​⁡爽‏​型⁢‍,无⁡硅‍‍​‎、弱‏​‎⁡⁢酸⁠‎‏性​⁣、无
  • 佛灭五百年后,异见滋生,马鸣大士,应佛悬记,重兴正法,始则示为计我外道,后乃广显二空妙宗,作无我大师子吼,破凡外二乘偏执,宗百洛叉大乘经典,造略论,申畅一心二门
  • 我说第三,你脾气暴躁易冲动,他说是啊,自从住进这个房子后就越来越比较暴燥了。然后他给我看了他的身份证,他是永定镇的农户,并要了我的名片,说二场(三合当场天)来请
  • 她在等一位故人,墨色衣衫,眉目清朗,玉笛横吹,声悠扬,还有那壶他酿了十年的“梦安酒”。她在杏花树下,温一壶好酒,等着有人前来,道一声,“安公子,可愿共饮一杯?
  • 今天我想聊聊男主马有铁,扮演者是武仁林,地地道道的农民,而非演员,甚至没受过培训,却能在电影里面准确无误地表达,输出情感,之所以选择他出演,同时他还是影片导演
  • 那么,断联之后你们还会重新联系吗?规则:做三次缓慢而深长的深呼吸,保持内心安静的状态,在心中默念你的问题。那么,断联之后你们还会重新联系吗?规则:做三次缓慢而深
  • 微博也可以给我发消息前段时间加了一个相亲公众号还加了群然后就一时兴起想要了解一下现在年轻人相亲市场到底是怎么样的玩了几天,觉得人类很有意思就属于乐子人看乐子,吃
  • 那一世,谁伴我半生戎马,后随我共话桑麻; 那一年,谁随我浪迹天涯,后许我十里桃花; 那一月,谁许我嫁衣红霞,后共我青丝白发; 那一天,谁共我花前月下,后伴我结庐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qq名人赛# #任嘉伦综艺# [他们说人红是非多 问我怕不怕 我说我从来没想过 我又吓不大 我随时都在准备 屏蔽
  • 距离越来越远地球最终会和太阳“分手”吗  不管是太阳自身质量减小导致的引力降低,还是地球对太阳的潮汐作用所引起的公转轨道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日地距离增加,都不会对
  • 之前听过一句玩笑话:“从前有个善于挑拨离间的人,最后他变成人中至贱,不久后他被人孤立死了……”很多说三道四的人都愿意凑热闹,哪里的事情好玩就跑过去说两句。”“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