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
神秀大师把自己的修行体会,
写在了墙上。
  
“ 偈曰 :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这个境界非常了不起。

我们凡夫的身是烦恼,
他这里身是菩提树。

神秀大师的身体,
非常清净,

像觉悟的树一样,
可以承载觉悟的智慧。

心如明镜台,
心极其清净,
禅定功深,
智慧明了。

但是,
还是会有烦恼,
会有杂念,
就像尘埃。

“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

还在不断地用戒定慧三学来用功,
使自己清净的身心不受尘埃的染污。
  
像神秀大师这种境界,
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是难得一见的。

自己学禅二十多年,
有一个顺口溜 :

“ 身如烦恼树,
心似密见林,
学禅二十年,
尚未脱俗气。”

跟祖师比,
距离遥远。

但是五祖大师如何评价他此时的境界呢?
  
“ 祖曰 :
‘ 汝作此偈,
未见本性,
只到门外,
未入门内。

如此见解,
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到了
“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 的境界,

居然还在禅宗的门外,
尚未入门,

以此智慧觅无上菩提,
根本就没门。

这就是禅法的严肃性。
  
“ 无上菩提,
须得言下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不生不灭。”

无上的菩提,
就是无上的觉悟、
禅宗所直传的佛心,

需要言下识自本心,
见到不生不灭的真性。

同时,
“ 于一切时中,
念念自见 ”,

在一切时间、
一切地点,

念念现前才可以。

“ 万法无滞,
一真一切真,
万境自如如。”

一切法都不是障碍。

一切五蕴的幻境,
皆变成真如妙用,
纯一真心。

山河大地,
皆是菩提妙心。

“ 如如之心,
即是真实。”

这个如如不动的禅心,
即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体。

“ 若如是见,
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只有见到这样的境界,
才是无上菩提之自性,
才有资格入祖位。

这是禅宗的命脉。
  
五祖大师很慈悲,
安慰他说 :

“ 汝且去,
一两日思惟,
更作一偈,
将来吾看。

汝偈若入得门,
付汝衣法。”

总是给人机会。

说你先回去,
仔细体会体会,
再写一个偈子,
如果合格,
还有机会。
  
神秀大师在廊间题写的这一首偈颂,
很快被道场大众传唱。

五祖大师也很鼓励他,
说只要依此偈修行,
就能够不堕恶道。

说得很明白,
“ 不堕恶道 ”
“ 有大利益 ”,

并没有说可以直了成佛。
  
在碓坊里舂米的行者卢惠能,
听到有沙弥童子持诵这首偈颂,
一听就知道没入门。

后来一了解,
知道老和尚要传法,

于是他让人引导,
来到堂前,
平常他都不来这个地方。

这时他让一位姓张的别驾,
帮他也写一首偈子。

大家当时都很奇怪,
说你一个行者,

也要掺和这件事?

大家都很不屑。
  
惠能大师说 :

“ 欲学无上菩提,
不得轻于初学。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没意智。

若轻人,
便有无量无边罪。”

说你们不要小看人。

众人说那好,
既然你这么自信,
赶紧说吧。
  
结果惠能大师一开口,
举众皆惊。

“ 偈曰 :
‘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大家都愣了,
原来道场里谁都可以使唤的行者,
是位肉身菩萨。
  
五祖大师担心有人嫉妒惠能大师,
赶紧把鞋脱下来擦掉了偈语,

当众说,
这个也没见性,
不要当回事。
  
但是到了第二天,
他悄悄来到惠能大师修苦行的碓坊。

“ 见能腰石舂米,
语曰 :

‘ 求道之人,
为法忘躯,
当如是乎!’

乃问曰 :
‘ 米熟也未?’

惠能曰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一千多人吃的饭,
得要多少米呀,
舂米的任务很重。

惠能大师身量小,
怎么办呢?

为了把这件事做好,
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
增加自己的体重,
因此腰部受损。

五祖大师就很感慨,
说求道的人为法忘躯,

应该如是精进,
这就是大家的榜样。

然后五祖就问他
“ 米熟也未?”

其实这是一句暗语,
怎么样,
开悟了吗?

惠能回答 :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米已经舂好了,
但是还有点不干净,
需要筛。

什么意思呢?

见道了,
但是还不透彻。
  
惠能大师没有广学经教,
到了
“ 本来无一物 ” 的境界,

也就是教下所讲的法我空境界,
类似的说法,

还有
“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

“ 虚空粉碎,
大地平沉 ”

“ 泥牛入海无消息 ”,

讲的都是禅宗的重关境界,
这时能够泯一切相,
一切现象不再是障碍,

但是还有无相的执著,
所谓还有微细的能所。

惠能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知道那还不成熟、
不透彻,

完全不以为意。
  
《 坛经 》 的后面,
惠能大师针对大通和尚给智常禅师的开示,

有一首偈颂,
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局限性 :

“ 不见一法存无见,
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
自己灵光常显现。”

不见一法,
还有无相境,

就好比还有一层薄云,
遮住了本有的智慧,
不得透彻。
  
“ 不知一法守空知,
还如太虚生闪电。”

不知一法,
住于这样的空知当中,
就好比太虚中有闪电一样,

有极微细、
极迅猛的妄念流注。
  
如果认此为了义的佛之境界,
认为这就是到家了,

那就会错认路头,
错失提升机会,
不会再有更透彻的境界。

所以叫
“ 此之知见瞥然兴,
错认何曾解方便 ”。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用功呢?

“ 汝当一念自知非 ”,

这时应该反观己心的过患,
就能够破除无明,

打开本有的灵光,
让它念念现前。

这是六祖大师彻悟以后对智常禅师的开示。
  
当时六祖大师到了这个境界,
以他自己的能力,
不能够马上进一步突破。

但是他以自己的宿慧,
知道这个境界还不行,

“ 米熟久矣,
犹欠筛在。”

六祖大师彻悟此心的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用锡杖拄地板三下,
就离开了。

惠能大师心知这是一个信号,
于是晚上三更,
他悄悄来到丈室,
这时五祖大师正在等着他,

然后
“ 以袈裟遮围,
不令人见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传法因缘,
直接涉及到释迦牟尼佛教法下,

三大语系佛法中受众最广的汉传佛教的高度,直接涉及到整个汉地众生的法身慧命。
  
五祖大师
“ 为说 《 金刚经 》,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讲到
《 金刚经 》 的三分之一,

第十品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的时候,

惠能大师
“ 言下大悟,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这时自性与万法才彻底统一,
打开了佛智,
真正地彻悟。
  
于是他就向五祖大师汇报,
来表达他的悟境 :

“ 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
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
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
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
能生万法!”

何期,
就是
“ 原来 ” 或
“ 谁曾想 ” 的意思,

原来自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自具足,
本无动摇,
能生万法!

这时惠能大师,
全身揽入法界,

法界即自身,
自身即法界。

《 楞严经 》 中
讲此时的境界,
用了一个比喻,

“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
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是对
“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 的

“ 此心 ”
最好的注解。
  
“ 祖知悟本性,
谓惠能曰 :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若识自本心,
见自本性,

即名丈夫、
天人师、
佛。’”

五祖大师这时知道卢行者彻悟了,
这才是真正的明心见性 ——
到家的境界。
  
“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不识本心,
学法没有真实利益。

这是站在成佛第一义的高度来说。

因为佛性本自具足,
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关键在于打开本心,
其他的都是因缘法。

但是站在世俗谛的角度,
对于我们来说,
一瞻一礼都有功德,

所以
“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 ”。

哪怕我们以妄想心到了寺院,
称诵一句佛号,
都是成佛的因。

这是从两个层面来讲的,
不可偏废。

《 坛经 》 里面讲的
很多都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知识、
概念、
结论,

都是为了对治我们种种的邪见,
非常活泼,

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执于一端。
  
这是六祖惠能大师发明
“ 此心 ”、

彻悟
“ 菩提自性 ” 的
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相当于禅宗三关 ——
初关、
重关、
牢关。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也经常引起误解,
我们看看六祖大师如何开示。
  
六祖开示智通禅师说 :

《白色巨塔》感:
这部堪称日剧巅峰的作品,直到最近我才真正领略。它以早年日本医疗界为背景,讲述了天才医生财前五郎从争夺教授名位到升任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剧情环环相扣,发人深省。已经很久没有影视剧能让我真正投入其中,去感受角色体验的人生了,这部剧不愧为经典。

主人公财前五郎无疑是最吸睛的角色,他游走在善恶的边缘,身为贫苦出身的他,几乎付出了一切,努力去实现他的理想。他实在算不上一个好人,作为丈夫,他在外有情妇;作为医生,他醉心技术却枉顾病人的情绪;作为学生,他和东教授针锋相对。可是他偏偏对自己如此自信,也实在算不上一个纯粹的坏人。他信任挚友里见医生,尽管他们观念不同,他也认真对待每一场手术,努力拯救每一个可以挽救的病人。

在这部剧的前半部分,我一直在感慨,财前五郎如此努力如此优秀,却遭受着导师东教授对他的打压,不由的祈祷让他如愿以偿。但当他真正当上教授之后,却发现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并不是荣耀,而是浮躁和幻灭,这个国家的医疗体制不足以实现他的宏伟理想。

尔虞我诈,上位者都在为自己的名利奔波着,他们眼里没有理想,他们不配被称之为医生,五郎也无法免俗,他是个技术精湛的医生,却不是一个真正关心病人的医生。名利浮云终究蒙蔽了他的眼睛,他终究迎来了自己的毁灭。一位癌症病人因他的疏忽而死,家属将他告上法庭,他没有输给自己的技术,他输给了作为医生对病人该有的责任。甚至连他自己,都患上了他一生竭尽全力想要破解的癌症,多么讽刺。

这个人物的魅力,在最后一集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多么夸张的洗白,只是淡淡的陈述了他留给里见的最后一封信,自始至终,他都在为自己伟大的医疗梦想奋斗着,那座白色巨塔(癌症中心)在他的努力操持之下,一点一点的建起,他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疗研究,他诉说着自己的不甘和遗憾,他肯定了里见对于癌症疗法的见解,他也忏悔了自己作为医生没有看出病人新病症的失职。善与恶都无法准确地形容这一个人物,他有错,但他对于医疗事业至死不渝的忠诚和热爱让人为之动容,全剧唯一一次落泪就是为了他。

与财前五郎不同,内科医生里见修二是这部剧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如果说财前是善恶未明,那么里见就是一个圣人般的存在,除了有愧于家庭(疏于照料),他几乎是完美的,他尽职尽责,不图名利,不畏强权,可以为他所忠诚的事业为他的病人奉献所有。他做到了真正的一视同仁,在他眼里,病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他眼里,财前是他的挚友,他可以为了帮助病人家属说出财前疏忽的事实真相,但是他永远肯定财前的技术,永远会在财前需要时伸出援手,对他来说站上法庭不是为了对财前落井下石,而是为了帮助他更好的看清自己。里见的高尚真诚,几乎是公认的,包括财前,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临死之前只留了给里见的信。

财前和里见,惺惺相惜,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顶尖的医生,纵然观念不同,却他们都是为了拯救病人在战斗,只是财前为了实现理想走错了路,那座白色巨塔终究无法迎来它的主人。
剧中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人物,不再一一多说,最后,附上财前留给里见的信。

里见: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走完最后的医生旅程,首先请将我的遗体交给大河内教授解剖查明病因. 以下是我对癌症治疗的一些看法,想根治癌症,手术绝对是第一选择,至今我仍然坚持这点,但实际上很多病例包括我自己在内,在发现时癌细胞已经快速地扩散和播种了。

这种情况下,虽然抗癌剂和全身治疗是必要,但是,很遗憾至今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今后的癌症治疗方式,须着手发展手术以外的治疗,我相信你将会是担负起重责的少数精英中的一人,有能者,对于正确的医疗发展,责无旁贷,希望你在癌症治疗的领域上好好发挥。我深信不久的将来,因癌症而死的病例一定能在世上消失,期盼我的解剖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尸体是活生生的教材。

另外,站在对抗癌症第一线者竟未及早发现,走上手术无法摘除的死亡一途,深感惭愧。
——财前五郎​

前几天不知道哪个视频里看到有人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不晓得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也许是鲁迅说的也没准。但这句话确实道出了之前商业界很喜欢用的一个词叫“降维打击”。

这个词来自于小说《三体》,本来是指外星人用“二向箔”将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至二维空间的一种攻击方式。后来商业领域在传播的过程中望文生义,理解为用更高层级的(商业)思维(模式)去打击低层级的(商业)思维(模式)。

我觉得这样将错就错的理解,也没什么问题,同样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的。

我记得小时候我问我爸,国家之间这么多矛盾,打来打去,怎么才能彻底解决呢。我爸说:只有在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时候,全世界人民才会真正团结起来。现在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对问题的降维打击。如果我们就事论事,放任自己的思维卷入到复杂的国家议题中,我们可能只能修修补补,但永远找不到一个彻底的出路。

所以,我们面对问题找不到办法的时候,也许从问题中跳脱出来,俯瞰问题,甚至忽略问题,问题可能不是迎刃而解,而是直接消失了。

这叫功夫在诗外,还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食神伤官是财星之源,一般食神伤官旺的人也是想法新颖,思维比较强,爱想新想法,新点子,所以这类人是不适合做稳定的工作,而且食伤旺的人也是容易自己创业或者做技术相关
  • 因为雷子的《朵》里面最后一段:“她是一个不会轻易被打动的女孩,只有洁净的人才能进入她的心怀,她住在被寂寞包围着的那片花海,我渴望能变成一只小鸟带她离开,做个小孩
  • 讲真的,很多yx号天天都在推这个ys推那个ys,我看了真想说一句掐烂qian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黑料多得用车拉了 大家擦亮眼睛吧 好多料子被洗空 要不是之前有存
  • ”………这件事表面上看:小哥为自己爱吃找了心里借口,其实我可以感受到他是心里“有我们父母”因为如果实在要吃,而且一定他一个人参与,没有邀请父母,我们也无可奈何,
  • 《万里归途》这部电影不推荐观看,相对而言有点无聊,张译演技过关,但是故事剧情典型主旋律的味道 半年前我还期待着去生活馆的时候想我要去看我们的旗舰店南京路的旗舰店
  • 大家肯定会问和我们的钢化膜比怎么样,这么说吧 贝尔金的开孔和精细程度绝对是钢化膜中的王者!大家肯定会问和我们的钢化膜比怎么样,这么说吧 贝尔金的开孔和精细程度绝
  • 所以很有可能中证1000指数接下来调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很有可能中证1000指数接下来调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 尤其是夜晚子时,是阴盛阳始生的时候,象征着一天中生命的开始,我们要在睡眠中养护这股初生的阳气,不能给耗没了,此时不睡,阳气刚开始的生发就没做好,第二天人也没精神
  • ” 温书梨彻底贴在了男的身上,扬起这会儿水光潋滟的眼睛,“我们上楼?” 温书梨彻底贴在了男的身上,扬起这会儿水光潋滟的眼睛,“我们上楼?
  • 有了稳定女友后,王宝强的形象也发生巨大改变,此前的他在大众心中只有“傻根”的印象,但现在的他则完成蜕变,懂得去如何打扮自己。 8月底的时候,有网友爆料宋喆
  • ②制度の変更は、従業員の「心と体の健康」を支え、生産性を向上させる目的で、11月1日から実施。「週4日制を実現した英国企業」の中では最大手になる-2 (2021
  • 我真的觉得cpf 你从开始磕那一刻 你就要想到可能会BE那一天 我可以接受说你嘴上死活不承认它会BE 但是如果到了真的实锤BE的那一天 稍微保持一下理智 因为
  • 曾经,我以为我是看淡了一切,最后从你的身上,才知道看淡是在滚滚红尘,在人与人尔虞我诈中,修的一颗平常心。人生的至高境界,是摆脱了痛苦和无聊,内心平和安静,不起波
  • 1.“xxx方法只告诉你”2.“独家XX产品只想让你知道”⑥蹭热点型技巧:发布一些备受关注的名人、事件的周边视频。1.“商务人士必备的XXX”2.“必须要XX你
  • 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 或者是你没有必要不停的向别人说其实我是什么样的人 因为这是无效的 人们只愿意看到他们愿意看到的你所以我越来越不喜欢解释 在不伤害我和
  • 【春节不打烊 线上线下供销旺】今年春节,很多家庭就地过年,消费需求较往年春节进一步增加,我市大部分商超在“春节不打烊”的基础上,采取“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方式,
  • 有些人会觉得涨的不够多,那是因为很多股票走的不是日线级别的主升浪,而是周线,月线。这就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主升浪大致的K线图形了,就是中阳线,大阳线居多,股价节节
  • 瞬间火大,质问他:你可是东北长大的,你不知道泡木耳……他说:“谁知道这玩意儿这么多,就放了一小袋”。我真的不知把政府部门电话公示出来是干什么的,中午手机跑没电了
  • 老人应该和睦邻里,与人为善,用良好的德行来影响后代,这才是一个家庭福报的来源。因为幸福和快乐完全是一种感觉,并不是由看得见的物质条件的多少来决定,就算是拥有一座
  • 」本名张子稀的小葵,当初开实况只是因为《#英雄联盟[超话]# 》排名一直升不上去,想借着开实况,透过观众的视角,看自己哪里打得不好。逆徒二哈写信嘲讽醋王盼你死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