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监筱薇儿#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跨越山海、驶向全国各地的高铁,横跨山谷、让天堑变通途的巨型桥梁,向万米深海“潜”进的载人潜水器……众多大国重器,追本溯源,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近期,聚焦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电视剧《麓山之歌》,将镜头对准工人、工厂和工业,奏响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交响曲。

  “硬核”工业别样之美

  电视剧《麓山之歌》,改编自小说《重中之重》,讲述了国企麓山重工直面市场剧变,最终凭借技术创新弯道超车、登上行业顶峰的故事。《重中之重》的作者王成刚也是《麓山之歌》的编剧。剧中,“硬核”工业题材、家国情怀与浓郁的人间烟火气交相辉映。

  提起工业题材影视剧,有些观众可能会觉得有些冷僻,难以亲近。“回望我国电视剧的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工业题材电视剧非常盛行,影响了很多观众。但是,近20年来,除少数作品外,工业题材影视剧少人问津。”《麓山之歌》总导演毛卫宁表示。

  工业、工厂和工人是工业剧的主角。“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就像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唱的那样,我国20世纪的工业题材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巨大的厂房和机械设备,钢花四溅、铁水迸发的经典画面,以及吃苦耐劳、挥汗如雨的工人等,成为观众对传统工业的旧有认知。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加快发展,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新颖视角。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步入智能化时代,无人车间、智能化机械设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全面应用。

  工厂里遍布重型机械设备,置身其中犹如在钢铁森林中漫步;工人在车间里从容自如地操纵庞大的机器;智能化机械设备不断运行……《麓山之歌》中有大量充满“力与美”的画面。现代工业别样的智造之美,改变了观众对工业剧的刻板印象。

  毛卫宁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是工人造机器,现在是机器造机器,希望观众能在《麓山之歌》浑厚大气的视觉冲击下,领略现代工业之美。

  近期,除了《麓山之歌》外,工业题材影视剧持续升温。影院里,《钢铁意志》正在热映;荧屏中,《沸腾人生》等获得好评。今年8月杀青的电视剧《硬核时代》聚焦核工业,讲述了中国核电人30余年的奋斗历程。近期杀青的《纵横芯海》是一部“芯片职场剧”,讲述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围绕“芯片”制造展示中国创新力的故事。

  国之重器华丽转身

  《麓山之歌》的剧情主要围绕企业家、科研人员、工匠三个群体展开。故事一开篇,就是麓山重工的生死存亡之际。由于工程机械行业遭遇寒流,超过70年历史的麓山重工连续出现严重亏损,面临着被ST(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在大趋势没有回暖的迹象下,麓山重工决定实施“重工换金融”计划,置换出亏损的重工资产,置换入效益好的金融资产,退出工程机械行业。但是,如果退出工程机械行业,就意味着众多企业工人和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员工都要转岗或下岗……

  重重困境中,路在何方?在企业家方锐舟、科研技术人员卫丞等人的激流勇进和开拓创新下,麓山重工从资产重组到产业重构,再到破解“卡脖子”技术、组建智能车间,完成工业智造2.0改革升级,实现国之重器的华丽转身。

  剧中,麓山重工依赖的高中端泵阀90%需要进口,长期面临技术储备不足的问题。核心技术的有无,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方锐舟、卫丞、金燕子等众多有担当、有信念的剧中人物,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命运、国家命运紧密联系,为实现“自主研发、智造升级”不断攻关和创新。

  产业发展面临困境、自主创新技术的突破、国际市场上的不断争锋……麓山重工转型升级的故事,正是我国不少工业制造企业的缩影。《麓山之歌》不仅让观众从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真切感受到我国工业的发展变迁,也增进了他们对当代装备制造业的了解。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

  《麓山之歌》塑造了一批精彩的工业企业人物群像,其中包括全国劳模宋春霞、金牌焊工金燕子等两代工匠。随着剧情的推进,“泵不住了”“女焊子”“我阀了”等剧中重工业热词也引发网友热议。

  面对企业技术的转型升级,以宋春霞、金燕子等人为代表的工人群体不畏变革,坚持以匠人之心铸大国重器。该剧在展示现代工业企业的转型时,凸显了大国工匠的坚守和工匠精神的传承,让看似“冰冷”的重工业题材暖了起来。

  在每一集的片尾,《麓山之歌》通过一声声“师傅”的呼唤声,将剧中主演和现实生活中的“大国工匠”串联起来。艾爱国、龙卫国等“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剧中一一登场。这个独具匠心的片尾设计备受好评。有观众表示,“在演员和真正的大国工匠之间传递的一声声‘师傅’,是向时代英模的致敬,动人心弦。”

  本文配图为《麓山之歌》海报海南日报

副中心又将增加一处网红打卡地,全国最大艺术市集预计明年开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曲筱艺)11月5日至11月13日,第13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将在通州区宋庄艺术区举行,为期9天,包括开幕式,论坛及艺术沙龙、展览、主题活动、艺术市集、拍卖六大特色板块。其中,占地约90亩的中国宋庄艺术市集项目作为此次艺术节的一大特色,未来将成为“保留项目”常年开放。设施完善的中国宋庄艺术市集预计明年5月正式开业,届时不仅将建成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品基地,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创作、展示、交易的场所,也将是市民周末体验艺术美学、农耕亲子以及露营休闲、美食美酒的新型城市艺术生活综合体。

弥补宋庄艺术区缺乏艺术品交易场所的短板

本届艺术节立足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着眼特色小镇建设,由通州区委、区政府提级主办,是宋庄艺术节举办以来规格最高、要求最严、质量最优的一次文化艺术盛宴。据了解,自2005年起,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连续举办了12届,已形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熟文化IP,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动。本届艺术节启动谋划得最早,整体筹备历时近9个月,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梳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政府主导,场馆机构主体实施,社会资本多方参与”的办节新模式。

其中,中国宋庄艺术市集项目作为此次艺术节的一大特色,旨在打造“不打烊”的宋庄文化艺术节,计划招募150个艺术品经营摊位,配套帐篷营地、餐饮娱乐等项目,打造集观光与消费、文化与旅游于一体的“一站式”文化活动空间。

据中国宋庄艺术市集项目承办方、鸿安投资集团董事长林国庆介绍,本届宋庄文化艺术节之后,中国宋庄艺术市集将常年面向艺术家以及大众开放,届时将建成中国最大的原创艺术品基地,为大众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交易的平台,弥补宋庄艺术区多年来缺乏艺术品交易场所的短板,也为北京市民打造一个集艺术体验、消费以及亲子休闲、农耕、露营、美食等为一体的艺术生活综合体。

中国宋庄艺术市集位于宋庄镇小堡工业区路0121号,毗邻宋庄艺术馆、大巢艺术区,是一个占地达90亩的场地。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项目工地现场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拥有一大片银杏树林,正值深秋,金黄色落叶铺满小径,充满诗情画意。

林国庆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目前国内很多大众艺术家或者年轻艺术家,由于名气或者财力不够,作品无法进入艺术馆或者画廊,缺少展示及交易的机会;另外,老百姓平时也难以找到购买平价艺术品的场所。“中国宋庄艺术市集项目启动的初衷,就是给这些大众艺术家以及刚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一个能直接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交易平台。”

据他介绍,艺术市集可以为艺术家们提供三种展示及交易方式,一种是艺术地摊,艺术家可免费在固定区域“摆地摊”,展示并出售艺术品;一种是帐篷租赁,本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中的市集环节,便是以帐篷的形式体现;还有一种是工作室,也是艺术市集的主打设施——用集装箱改造的活动板房,12-18平方米不等,预计有300余个。“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一方面环保时尚,另一方面又非常方便,保暖隔热,水电一应俱全。”

预计市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完工开业,入驻艺术品类涉及绘画、非遗、装置、雕塑、国潮、音乐、原创工艺品等。“园区小广场上还将搭建一个舞台,可以提供演出、论坛、艺术品拍卖等,另外,这里也为街头艺术家们提供各种展演的场所。”

设立40个露营帐篷,让市民周末享受美学体验与农耕休闲

中国宋庄艺术市集不仅要建成全国最大的艺术交易场所,成为艺术家们向往的地方,林国庆强调,这里也是面向老百姓开放的艺术休闲综合体,将成为市民周末休闲、亲子娱乐的“网红打卡”地,预计开业后年人流量可达200万人次。

在市集园区,将打造一片农耕亲子庄园,春有油菜花盛开,秋有麦浪翻滚,还将配有约40个露营帐篷,并打造无动力儿童乐园,另外将设有美食街、购物街、餐厅等配套设施,“市民来到这里过周末,可以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比如逛逛艺术家的工作室和摊位,看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者衍生品,买下来;还可以享受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比如看表演、学陶艺、体验农耕、喝咖啡、品尝美食以及参与亲子互动。”

此前,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随着城市休闲需求的爆发,城市生活综合体成为一种新趋势,并且逐步实现变化和提升,业态越来越丰富,增加很多好玩的内容。他指出,这种模式的城市生活综合体在城市有机更新方面起到助力作用,给市民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休闲空间,将会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新赛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宋庄艺术市集依托城市副中心规划的休闲游憩区域而建,合理植入艺术元素和艺术产业因子,着力打造独具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艺术市集,经营项目涉及艺术交流、艺术创作、艺术品展销、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品牌孵化以及美学教育等类目,将把常态化、规模化的艺术市集打造成全国标杆性的大众艺术品交易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宋庄艺术市集同时将承载着城市生活综合体的功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接地气儿的艺术市集,促进艺术区更加开放包容,艺术与旅游更加融合发展,艺术与生活更加无缝衔接。

终于赶在闭展前一日去了国博的古罗马文明展,展子规模不大但内容还算丰富,因为和一位精罗朋友一起去的所以收获也颇多,有点遗憾的是本次展览涉及时期仅为罗马建城到帝国成立为止,不到七百年的时间相比而后罗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建树及深远影响实是有些单薄(不过真要细说罗马史那确实是浩大工程)作为一个古文明爱好者和“精神古希腊人”,不论再回顾多少次两千余年前的地中海文明,都还是会感慨先人的智慧与卓越,以及Bible里那句真理“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p.s. 隔壁场馆文物修复展也很有意思)
上周几场秋风掠过,北京进一步降温,最适宜穿lo出门的时节似乎便将在萧瑟中匆匆过去,想趁着最后时光再把衣柜里的库存拿出来营营业,这两周发了不少lo照首页多有叨扰深感抱歉[老师好](今天发现地球人通勤小西装和lo意外相配是怎么回事)。(无端联想)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时代也如这四季流转般不断更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文明是不断传承沉淀的,古时的璀璨依然照耀着今时的生活,正如同2000多年后的今日我能在异国的博物馆里见到这些古时的痕迹,并仍被其影响触动 https://t.cn/z8AbpOb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华帝退全款完成,考CPA的考生疯了!
  • 福布斯公布2017中国慈善榜:教育捐赠占据主流
  • 小偷给失主寄“礼物”致歉:本可以取更多钱 我见好就收望别追究
  • 女大学生卖猪肉赚生活费!赚钱和体面,赚钱更重要
  • 云南丘北县雷击事件7名儿童4死3伤,防雷科普刻不容缓
  • 娱乐圈“税务大地震”,税务局突然出手了!
  • 俩大爷暴雨中下棋!
  • 美联储如期未加息,美元涨 | 贝通早报
  • 水库高温鱼被热死 水温涨到40℃致3万斤鱼死亡
  • 突发!北京中关村附近一居民楼着火!
  • 李溪芮解约杨幂,嘉行传媒回应,原因居然是这个
  • 英雄司机涉恶被捕 爱帮人但用错了方式
  • 实拍:招标作弊被当场揭穿,投标箱盖内粘着一颗球!网友:很奇怪吗?
  • 美国陪审团认定苹果手机侵犯专利:判赔730万美元
  • 安东尼度过澄清期 火箭送走周琦同届好友
  • 谌龙2-0胜日将西本拳太 八强战将上演“双龙会”
  • 现场直击:毒贩持刀拒捕挟持出租车,民警果断开枪击伤擒获
  • 北京共享单车将进行减量调控:企业不得新增投放
  • 广东惠州发生惨烈交通事故 已确认9人遇难
  • 网爆:北京某医院发生医患互殴事件,争执过程中医生举起止血钳要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