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事业部的最后一个人,也就是负责人,昨天last day,是在这个公司里最喜欢的一个同事。五点半下班,但她还是加班把图书馆的书都整理完了。

今天去图书馆的时候,一点也不像再也没有人负责的样子,陈列得整齐有条理。他们会被翻阅、带走,但是今天之后再也没有人会复原了,也没有会再带着白手套推着小车在那摆书,还能聊两句哪个出版社出的哪本画集不错的人了。

整个项目失去了灵魂一样。

好几个同事今天都来图书馆坐了好久,大家说起来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大概就是眼见它楼起了,眼见它楼塌了。我离开上家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但是在这里三个月,觉得特别难过。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实体空间,能被触摸能被感知。结局却是功利冲散了文艺,敷衍盖过了精细,失望浇灭了热情。

这大概是我见过的锋芒最盛的一个团队了,包括原项目老板,也大概因为这样,所以不能在这种地方生存下来,留下来的人也只能不断地被打压。

不知道能不能和分开的那些人再相遇,还想能够一起继续在河边喝咖啡。

B端运营,如何在渠道运营中获得主动权?
(来源:运营派)

B端和C端不一样,在B端很难有冲动型的消费,除非在产品成交的时候,临门一脚的降价或者赠品,正中用户下怀,可以有愉快的成交,但是交易的过程又商务同事全程跟进,与运营人员的关系不大。除非是产品的降价活动,能够打动一些有意向的客户,但是不能打动刚刚触达的用户。

B端的运营获得主动权的能力不在于渠道运营、活动运营而取决于对客户的理解和内容运营,如果你能清楚的理解这句话,那么这篇文章对你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需要先梳理一下B端产品的成交逻辑。而且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成交逻辑,大多数的B端产品,都会遵循我梳理的这个框架,但是政企的产品除外,因为这种产品的销售大多需要强关系的资源和过硬的企业资质,而不是市场营销好不好,宣传文案写的动人不动人。

解决问题的人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然后报由上级领导审批,公司内部进行立项,最后由业务部或者采购部决定购买谁家的产品。大多数的时候,解决问题的人员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人员,只能建议权,没有决策权。真正决定购买产品的部门在上级领导那里或者采购部那里。

搞清楚了B端产品的交易流程,可以梳理B端运营人员可以切入的点。第一:触达寻找解决方案的人,第二:影响有确定权采购人员的决策,第三:影响用户的续费率。B端运营人员能做的事情就这么多,不能应用C端运营中的花式运营技巧。在每个过程中都要理解用户的需求,知道通过什么样的内容影响用户的决策。

01 寻找解决方案的人

这一类人是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也是解决业务中的问题,这方面的人又分为寻找解决方案的人,不知道自己存在问题的人。
有一类人比较挑剔或者公司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一些傻X的问题,到了员工不能忍受的阶段,通过员工不断的吐槽和反馈,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发现自己需要一套方案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

对于一些科技公司,也不要指望对方的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解决业务中的问题,极有可能他们自己的需求也表达不清楚,技术人员也没有时间解决问题,最终搞出了一些反人类的产品,谁用的都不舒服;

再去改东西的时候已经找不不到了对应的解决人员,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业务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给其他业务部门做贡献,谁也不可能给自己找事干,这就导致技术人员觉得问题已经解决,业务人员觉得产品的逻辑很傻X,但是现在也没有解决方案,最终还是依靠第三方的团队解决问题。

毕竟第三方的服务团队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而且也会有对应的人员跟进深度理解客服的需求,基于此的理解之上,开发客户需要的功能,或者从现在的产品上定制化。
如果客户钱给的少,就在现在的产品上各种忽悠,一直让用户觉得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如此无下限的操作,用户的续费率是一个问题。

02 运营人员应该做的事

深度理解客户的需求,并与产品相匹配。运营人员应该是团队中最了解产品在场景中应用的人,没有之一。运营人员应该到一线去,到客户中去,切实的调研用户的真实需求。

产品的使用绝对不是看产品的使用文档这么简单的事情,所有的产品都能上手操作,而且也要知道每个功能在场景中的使用,知道那个功能可以解决对应的客户问题,运营人员可以起到布道者的角色。

基于这个结论,我还是认为技术类的产品,普通的运营人员很难做好。也就是我在上家公司运营大数据类的产品,最终难以做出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运营人员应该与销售、售前一块去拜访客户,到一线中去,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根据销售或者售前带来的一些零碎的信息。

坐在会议室里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你对于产品的应用,客户的需求都会有不一样的认知。不同的客户针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点,在用户不同的需求中,我们可以挖掘出需要的产品的共性。把用户的共性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反馈过来进行迭代产品。
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寻求内容方式触达用户,运营人员在写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兼顾寻找解决方案的人和没有认识到自己有问题的人。

在B端的运营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做了很多的行业方案,其中有一部分的用户没有成交,这些方案也不会浪费,可以打包成行业的解决方案,以此触达新的用户。
寻找解决方案的人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会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关键词或者解决方案,而且他们大多数能够说出核心的事件或者关键字,运营人员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可以把客户表达的重要词汇或者解决方案名称记下来,回来之后进行加工,形成新的文章关键词。

可能还会有同类的用户有此类的需求,通过操作SEO或者SEM提升关键词的排名,触达更多有此类问题的用户。对于没有此类问题的用户,只能通过抓住问题描述的关键字,通过大面积的覆盖主动推送类的渠道,广撒网的获取客户的有效信息。

在内容结构上也有不同的布局,对于有明确目标需求的用户,直接利用解决方案或者解决步骤加上产品的亮点就可以,对于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可以采用核心痛点加上解决方案的方式获取用户。

在这个阶段,我觉得运营人员应该是售前+运营人员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通过内部同事带来的消息。

03 影响决策人

决策人大多数会关心两件事情:公司的实力如何,产品的价格如何。这里面也可以划分为价格敏感型客户和实力敏感性客户。针对不同的用户,国外的产品做得比较单一,而国内的产品则衍生出来两种产品。

最近调研行业大类竞品的做法,国外的产品在大陆没有直接销售网点,沟通过程先了解是否立项,一旦提出了价格的质疑,对方推荐购买国内的商品,说白了人家就不服务屌丝型的小客户。而国内的大型B端SaaS厂商则把产品划分为了小中型产品和中大型产品,一类针对价格敏感用户,一类针对实力敏感用户。

而对两类人群的触达方式也不一样,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针对价格敏感的用户仅仅需要促销或者销售人员降低报价就可以了。而针对实力敏感的客户,则需要市场部不断的去证明自己,不断的利用行业调查或者其他方式冲击行业老大的地位。是不是老大不重要,只要有商业互吹的奖品就可以证明自己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把自己获得的某些奖项或者在行业中的大客户,都拉出来写成通讯稿或者文章,证明自己公司的实力强大,由此来影响其他的用户决策。
影响决策还需要一些非常规的手段,在某些平台上面可以做一些口碑类的内容,如果出现了坏口碑的内容,则需要及时的压制或者删除,如果你是搞市场营销或者网络营销的人,你可能发现原来B端的运营方式特别偏重于前端的营销工作,到目前为止,在获客的阶段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认为B端的获客工作应该为售前+运营的模式。

在B端的运营工作中,也会有私域流量的概念,但是B端的私域流量和C端私域流量的玩法有很大的不同,B端的私域流量更倾向于给用户提供合适的价值,而且B端的私域流量还会混入竞品的人员,在群里搞破坏或者拉客户,这个价值还有待商榷,目前我们还没有涉及B端的私域流量,暂时也不好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运营派,侵权联系立删。

想入代理的姐们先看完我的经历吧

我也是一位宝妈,四脚吞金兽真的太费钱了,我呢,刚开始在kuai手加了一个薅羊毛群,加了一个月后的某一天,群主群发了招母婴代理的消息,(99代理母婴全品类)就这样聊了起来,然后她给我看了代理后的一些价格表,妈呀,是心动呀,就毫不犹豫的交了,然后就被上家拉到了她的群里,群里大概三四百人,每天还有更多的人不停的加进来,群主会发一下她的微商相册,然后每天更新,也会在群里和朋友圈每天更新不同的产品。可谓是种类丰富,价格实惠,大部分价格相当于网上的七折左右,我买了一直给孩子用的纸尿裤,回来一扫是正品,质量也一样,就开始踏上了买买买。偶尔发发朋友圈卖东西,虽然断断续续的卖了一些,但也算把代理费赚了回来,心里还美滋滋的!
后来,跟朋友聊起母婴代理这个话题,才知道她也入了,比我的贵,238的,当然,我俩不是同一个,最最关心的就是价格的问题,然后经过我俩对比,发现她的比我的更便宜,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然后又毫不犹豫的入了她那个,这次,我的第二个上家(也就是我的朋友)把我拉到了另一个群里,这个群里每天会发很多名片,需要自己添加好友,然后看他们有什么货,都什么价位。

刚开始,每次群里发的名片我都加,每次加的人会把我拉进另一个群,就这样,我的微信快要炸掉了,每天都是铺天盖地的消息,我看也看不过来,所以下定决心,花一段时间整理一下。
经过我一一对比,留下了相对价格最低的,货比较全,回复比较及时,并且负责人的几个,经过一番整理,卖起货来就轻松了不少
------------------------------------------------------------------------
再后来,我拿货的那些上级,发朋友圈招募合伙人,当然,我又跑过去了解了一下,所谓的合伙人,就是交3888,然后把各个厂家仓库的联系方式直接给我,这样我以后下单不需要再经过我的上家,直接和厂家对接。思考过后,我放弃了,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再去和厂家交涉,也没有精力接待那么多的代理,更没有那么好的营销能力,所以合伙人的内部构造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清楚!不过这些就够了。

做了一段时间,孩子越来越大,也不好带了,然后我就缩小我的经营范围,直接针对童装这块儿了,拿货也就在那几家,查货卖货也就清晰可见了,陪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毕竟一开始只是为了省钱,现在能赚点零花钱就心满意足了,不求发家致富。

以上就是我的坎坷经历,如果想省钱就238的就可以,如果想以这个为主业,认真的做,就自己去做合伙人!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一些帮助,祝每一个想做代理的宝妈,都遇见一个心地善良的上家!#母婴代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由于没有确切的消息,对公司前途很难做出判断,后来还是在涨到10多块钱时扔掉了,现在眼看就要突破100元,可你跟谁说理呢?  2、越专业,越容易亏钱  我一个朋
  • 据悉,本届灯会将持续到2月18日,市民可在现场免费赏灯,感受浓浓年味。据悉,本届灯会将持续到2月18日,市民可在现场免费赏灯,感受浓浓年味。
  • #孔府服饰[超话]##服饰传承##服饰与画像##大明风范#【兴城《大青山赋》摩崖石刻镌刻完成】《大青山赋》摩崖雕刻于大青山废止的采石场上,高6米,长21米,全文
  • 前段時間開啟了新的年曆本,每一年我都會把覺得重要的人的生日記下,其實每一年要記下的名單都不一樣,或許今年有那個人,而去年並沒有;或許去年沒有那個,但今年新增了;
  • 在赛道股下跌的同时,银行、地产、家电等低估值品种表现强势,如银行板块指数本周上涨2.84%,地产板块指数更是涨超4%。对于新能源赛道走出了主跌浪走势,有观点认为
  • 最近回归期到了尾声,一大波周边即将来袭看到有很多刚入坑的民饭在苦恼怎么搬砖和买周边,大家可以来看看我们的纸片群啦꒰⑅ᵕ༚ᵕ꒱˖♡为各位民饭提供了交流周边信息、相
  • 拥有的时候,我们尽管好好珍惜,失去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开,输赢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心放宽,得失只是一瞬间,心态摆正好,去留皆有天意。 ​
  •   那,既然这样,那就不要管现实有多么惨不忍睹,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相信,这也只不过是黎明前短暂的黑暗罢了。而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炒的菜最香,自己种的果最甜,自
  • #导演请指教闭幕典礼#·#青年导演对电影的告白##泰州[超话]##CHERIE 雪莉婚纱礼服##婚礼# 整个上半身大量的钉珠与亮片赋予婚纱‍♀️神秘优雅的灵魂~
  • 想必人的一生有许多时刻都在面对自我的孤独。在这个惨淡的社会,还有这样一群人守护女性的尊严,真的感激。
  • 变成以后可能你又觉得这不是你真正想要的,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有自己的精彩、快乐和不堪,也不用变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做真正的自己就好。所以说大概每个人
  • 到湛江,除了玩海外,品尝新鲜肥美的海鲜也是游客必不可少的行程。买海鲜之前,一定要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海鲜吃货大秘笈”保证让你挑到最鲜活的海味,做出最美味的佳肴
  • 香港玉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二十一世纪初,是由华裔女企业家Gillian(吉莉安)所创建.香港玉颜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资深美容专家、生物学专家、医药学专
  • 【#黑龙江一法院副庭长遭实名举报放高利贷#当地纪委监委将介入调查】1月6日,网络上流传着两条视频,自称高文明、孙加成的二人在视频中称,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法院副庭
  • 我是我这辈子遇到过的最会意淫的人,没有之一。 很多人看到的是脚踏实地的一面,说我在逆境中崛起,说我对钱看得太开了,说我比其他的中产二代能干太多了。 的确
  • 艺术家将这些不稳定的结构转换成一种暂时性的状态,记录着一段公开的液态变化。与《重建》系列的邂逅其实是一种超脱的体验,要能领会波兰斯基针对无序并且多重现象渊博的体
  • 现在通过科技网络的发展,还有一种增加你睡后收入的方式,就是让你的产品变得可复用。客户每购买一次,你就获得一份收益,而且并不会继续增加你的时间成本投入,所以也是
  • 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人生宝贵,愿你能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自信坚定地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
  • 一直以来,他都是几年才出一部娱乐作品,相比已经积累了数不清的‘想用却用不上的意象’……《千与千寻》那条隧道另一边的世界,或许就是那些因为各种情况而遭到冷遇的意象
  • #袜袜子[超话]#记录一下袜袜宝贝的一万[开学季]是从一千多粉养到一万粉的大宝贝啦希希 怎么有一种养孩的感觉[兔子]是我最喜欢的写小簧文的老师hhh[鲜花]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