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杂集:《有个人哭了》
如今,排队的人越多,越能透过外表看到排队的内在“价值”。佛经有一妙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想,如此山水之间透悟岀来的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每天每个人排着队,心里怕是已经想着别处他乡了,这不是被世俗所收纳,而是自然而然地天性始然。随着时间的沉淀,人们经历了太多太杂的事情,人性的劣根也都从简单变得复杂,又从复杂变为简单。排队的人们,从未有聊天和分享,只在听,听岁月静好的时光,再三品味,再三琢磨。可惜,很多人在排队的时候,这个境界终了,不再思考了,却有人哭了。生命在滚滚红尘之中起起浮浮,是身不由己、是劳心劳力,只能慢慢地走过漆黑的夜晚,走过风吹叶落满地尘埃的街,孤单的背影。
悲伤的味道写在冷冷的风中,街上的行人是在用生命中的故事,写在脸上,心中。原来光阴总是在摇摇晃晃,流失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的念念不忘!一个人排着又一个人,或是镜子里的自己,或是历经百转千回后,沉浮飘荡中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几年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排队成为了每天的琐碎。我们无暇感受自身的变化,但生活中那些曾有过的感悟却时常在心中萦绕,让人遗憾、让人无奈。每个角落里的人,用排队的方式去感受接下来日子的每时每刻,然后,再然后,咬牙坚持那份曾经。虽然,我们仍然义无反顾的前行,并不是抬头看什么星光璀璨的星空,而是能够平和的、简单的活在这个世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的文字让世间有了沧海桑田,更让生命有了价值。
众生皆苦,众生的心念又是怎样的呢?我不知道,起码我不清楚排在我前面的人和后面的人与这万事万物会有什么样命定的宿缘?长长的队伍,每个人皆在这宿缘的轮回里,自然地生长发酵着。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俗世凡尘的自身执念在屡屡作祟。要知道,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人世间。前面排队的那个人忽然回过头来,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了什么,哭泣的声音在这苦涩的困境中把每个排队的人刺痛。泪流满面,尘世之物,皆有它的不完美所在。更何况,是渺小如斯、庸常的我们。人性使然,哭泣总是比压抑下去好的多,毕竟那些总是喜欢接近完美的事物,对不完美的俗尘是不屑的。而我们又擅于将自己的不完美和遗憾,在心底无限放大,从而导致自卑、无奈之下选择了哭泣、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死去。尘埃扬起、落下,自卑的我们缺少了勇气和自信,只开始依赖皮相的完美与否。
我想憋了太久的雨,终会倾盆而下。泪落的人,是愁绪憋得久了,不顾一切地汩汩而出。天地之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承受界限。哭出来的人是在用情绪释放的出口,找到自己即将驶向万丈悬崖时的恐惧和不安。也许哭过,也懂得放过自己,然后哭着哭着就笑了。也许是懂得和执拗的岁月握手言和。彻悟到活着的方式,日子的幸福有千百种途径,却都被出卖给了灵魂、甚至生命。活着已经死了。死了可是还在吃着东西,想着事情,写著文字,看着别人流着眼泪。排队的人好多,多到缺乏个性与真实感。当然,人生的戏剧作品中的故事往往都会被理想化,以突如人物的高尚品格,倒也没什么好诟病的。只是我们已经不再年轻,也明白人世间的爱与感恩是灵魂的救赎。排队排到了每个人,是否值得,就看是否懂得?一路上,我们安安静静的排着队,慢慢地变得成熟,与年纪无关,而是一种阅历和心态,就像那个哭泣的人。

【转载】杨绛先生的百年感悟真的字字诛心: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是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是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中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愁,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只是暂坐人间,却依然很苦。

贫穷的人一天庸庸碌碌,为家庭的衣,食,住,行所奔忙,上有老,下有小,照顾了其他人,却独独忽略了自己的疲惫。

有钱有权的人总是在思考如何玩弄手中的钱权去勾心斗角,让自己再上一个台阶,孩不亲,父不孝,眼中唯有利益。可人生奔忙了许久,却再也找不到初心。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又有几个人能坚守初心而不随波逐流呢?

自古以来,唯有德善行天下。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做人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通晓人情世故,但待人依旧温和不奸滑世俗,即使经历了许多人情冷暖,依旧保留着那份纯真。
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这才是做人的顶级修养。

尊重别人也瞧得起自己,这也是很好的人生态度。

人生实苦,心中有德有善,才是我们幸福的归属,如果没有走向过绝望,就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如果你没有面对生死,就要感谢你还在呼吸。

这世间的事物,你若用乐观的心态去看,你是幸福的,你若用悲观的心态去看,你就是悲惨的。

人生不易,不应该苛求别人,更不要难为自己,只愿与生活和解活的心安淡泊,健康快乐。 https://t.cn/z8acWcd

了凡四训: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心清明,保持略带发力的紧张;人踏实,执着坚定肯承载,能抚平,坚信:世上最正确的事是经过一番努力,所有的东西会慢慢变成想要的样子。#小暑#我理解对生命的希望和不再
  • ”      Boom顽皮一笑,撒娇着说:“不说是我的事你会出现吗,我的老好Earth,我担心你呢,和我好好谈谈吧,呐呐呐呐~”      Earth心下一软,
  • 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对人慈悲,上帝也会给予你慈悲的,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你便拥有了一切。#每日一善[超话]#[心]#每日一善# [心]#阳光信用# 心存
  • 他放下文件坐到了王一薄的位置,不知道老板会不会摸鱼呢?乱中有闲的一天:老爷子今天成功的把自己锁门外开不了门了,幸亏热心的邻居帮他开了门;晚上回来发现老爷子的助听
  • 《中国民族博览》国家级 知网 第二批学术 3版5200字符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出版周期:半月ISSN:1007-4198CN:10-1220/G0
  • #李旻浩[超话]#✨#leeknow[超话]# 20220126【官推】 Stray Kids(스트레이 키즈) 2ND #LoveSTAY# 'SKZ’
  • 但她2岁多已经中招过一次,而且比弟弟还严重,浑身是大大的泡泡,至今还留下一处小疤[污][污]灵魂拷问:都已经三娃了,为啥我们家带娃的技术还是没有见长[苦涩][苦
  • 送你一份保鲜说明书】人体是个有机整体,每个“零件”都有各自的使用期限,走向衰老的过程有先有后:大脑保质期20年,肺保质期20年,眼睛40年,皮肤25年,骨骼30
  • 尽管可能两页之间,就跨越了很多个纪元,但仍是把我们的“从前”如同项链般串到了一起,而这里的“美”不仅仅限于一种表象,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怒赞!对我而言,曾经的远古时
  • ——李碧华11、“最初的反应是麻木的,像一个被冻僵了的人在记忆的火边慢慢缓过来”。”  回到家中,虽然霍珏有吩咐,但谢鸳清早压根儿就不肯练功的,除非是吃的撑住了
  • 此事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评论,有的认为,这女的太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万一长大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她精心“培养”导致的。我们从法律的角度此事,澡堂工作人员说了
  • #公益救援在行动##阅读# ⚡“她是那个活在我记忆里,被我责备软弱无能的母亲吗?网友评论说:“何必呢,又想要钱又想要人,哪有那么好的事,如果两人真心相爱的话,
  • (2)我认为诗歌无非就是用帅气的话表达自己的三观,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如果你读到一首好诗,三观从此变得更加健康强壮,更能抵抗生活的暴击,更能从命运的手中抢夺快乐
  • 断舍离是一种心境和生活态度,意味着舍弃一些冗杂和不必要的东西,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医美是当代社会追求美的一种方式,然而,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人们也应该关注内在
  • 第一次大约是在1988年间,在县城长征路,与卖蜜者言之,说是放炮开石在岩洞得之,成板成坨,青白色,润肺平喘有特效,老年体弱者更宜,食之清甜爽口。石蜜产于江华高山
  • まず野生のハイビスカスを生で見たことがなかった森田は、沖縄特有の鮮明な色味にすでに心奪われていたのですが、そこへ上品な柄と色のアゲハチョウが姫のように飛んできて
  • !!
  • ” 2、叶白衣出现后小温的反应 *本来因为意外状况(周哥出现)惊慌发抖(一边开心周哥来帮自己一边害怕他被自己连累)的小温,听到叶白衣的声音立刻放心了,这一
  • #临沂#【全民迎省运 奋进新征程|临沂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暨“房源集团杯”第七届万人健步行活动圆满举行】全民迎省运 奋进新征程。5月7日上午,临沂市第
  • 灵芝入药,《本经》列为上品,言:“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灵芝入药,《本经》列为上品,言:“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