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 举“重”若轻——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重载AGV国际领先的背后】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零件组装。
  这是一家两年前仅有四五十名员工的小型科创公司,却创出重载AGV国际领先的好成绩。

  目前,全球十大风电企业中有八成企业应用了这家“小”公司的产品。在全国重载AGV市场中,这家公司占据了20%份额。

  自2019年开始,这家公司销售额连续实现3个近似翻倍的增长:从2019年的1700万元,至2020年的3000万元、2021年的60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营收破亿元。今年以来客户主动前来询盘金额已超过10亿元。

  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在行业内,额定负载2吨以上的都属于重载AGV,目前国内其他同行最高负载为200吨,这家公司突破240吨,成为国内重载AGV负载最高纪录保持者。

  记者看到,这个长10米、宽3.4米、高0.8米的庞然大物在12套20吨驱动多电机协同控制下,轻巧自如地前后左右移动,自重35吨,其承载的重物是自身重量的近7倍。

  举“重”若轻的从容,这家名叫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敢想敢干 成就梦想

  面对未知,不敢想,不敢干,是许多企业被系绊住前进步履的主要原因。“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任志勇老总带领我们敢想敢干。”朗誉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安对记者说。

  2015年之前朗誉主营轻型和非标AGV。“当时,由于技术壁垒比较低,轻型AGV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降低。而此时市场上不断有客户前来咨询是否可以提供30吨至50吨的重载机器人,甚至有一次济南的客户说要是有可以用来拉载100吨重变压器的AGV就好了。”朗誉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任志勇回忆说,“看到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也预测随着智慧工厂、智能物流的普及,重载AGV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动心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闯一闯呢?”

  要“闯”出来谈何容易。杨国安记得当时有北京的一家液压机供应商直接对他们说:“那些大公司有钱又有人,都搞不成,你们就不要想了。”

  但任志勇不但想了,还马上利用所有业余时间琢磨这个大物件。“我天生对机械感兴趣,即使是现在,见到高速公路上奔驰的大型重卡,还会拍下照片回家琢磨。”

  对机械的痴迷,指引着任志勇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购买国外出版的书籍。家中读幼儿园的小女儿都知道,晚饭后爸爸一个人抱着电脑,“又在研究AGV了”。

  不仅自己琢磨,作为企业领头人,任志勇还在企业研发团队里不断植入自己的新想法。“当时公司总共就30余人,真正的科研人员10多名,我们把每年收入的15%投入到科研开发中,有计划地要求科研团队瞄准重载AGV伺服控制、无线通讯、同步液压、电量检测、车身自平衡、安全防护、智能调度、故障自诊断等先进技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任志勇告诉记者:“我让企业中的年轻人恣意发挥。我们既有容错机制,也有奖励办法。”在专注投入与前瞻视野指导下,朗誉在真正开始制造重载AGV之前,就融合远程诊断、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形成了领先于国内外同行的驱动单元硬件、多电机协同控制软件设计能力,为研制重载AGV做了厚实的技术铺垫。

  有了3年“敢想敢干”的积累,2018年,一单主动找上门的生意成就了朗誉从“轻”向“重”的转型。

  那是中铁十四局在宝坻区启动高铁建设项目,需要一台载重30吨的AGV。“重载设备常常价值高达百万元,我们虽有技术储备,但并没有真正生产出来过成品。接到订单后,我们集中攻关了45天,成功交付使用。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为完成这台设备,缺少先期资金的朗誉还借支了对方的货款。就是在这样的尝试与探索中,我们成功了。”

  会干能干 攻克难关

  敢想敢干,还得会干能干,手中得有金刚钻。这是任志勇对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归纳总结。

  “首台重载产品的问世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但当时市场对这个产品的认知度太低,客户根本不信任我们,‘外国都没有,你们行吗?’”杨国安回忆说。

  客户不信,那就一家家跑,拿出事实,摆明技术路线。“甚至与客户签下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条约,承诺如果做出来不好用,可以直接退货,以打消客户顾虑。”

  由于重载AGV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生产的,前期需要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进行一对一的软硬件设计。“比如今年我们交付使用的国内首台室外无人驾驶AGV,在研制过程中发现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出现信号‘跳变’,从而导致定位不准确。我们一方面精进自己的解析算法,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数值,一方面与供应商反复沟通,按照我们实际运行中得出的参数进行变更,如此反复一个多月,进行无数次实验,现在我们的定位已经达到正负5毫米。”

  杨国安称,无人驾驶AGV从室内到室外,应用环境变了,会遇到过去没有遇到的比如落叶问题、大雪花飘落问题,机器容易把这些落叶、雪花识别成障碍物,就会自动停止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掉。

  “无数次垂头丧气,无数次又满血复活。”任志勇说,“我们的室外无人驾驶AGV目前除了在园区内进行物料运转外,还应用在核辐射废料物转运、掩埋,甚至担负起大坝上下游生态鱼苗转运重任,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自2018年以来,除了室外无人驾驶重载AGV与240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外,70吨双车联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SLAM导航双车联动重载AGV、移动式装配线5吨背负翻转式AGV……10多款“国内首台套”在朗誉问世,多电机协调全向驱动、多元传感信息融合导航路径规划、AGV集群通信链路组网、液压调平、重载移动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故障分析等“卡脖子”技术一一在朗誉攻克。

  “这些年公司积累了包含发明专利在内的70多项专利与技术,载重技术储备已经达到1000吨,在国内与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任志勇说。

  帮扶认可 培植沃土

  “我们企业发展这么好,除了我们自身努力外,更离不开天津的大环境。近年来,天津不断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定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杨国安坦言,如果不是遇到新冠疫情,朗誉近3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但是遇到疫情了,如果没有市、区两级工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帮扶,我们也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他说。

  这样的帮扶包括遇到资金短缺时的雪中送炭。

  “2020年研制首台套240吨AGV时,5月中标,8月就要交付,企业资金缺口有几百万元。是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知道我们的困难后,派员来我们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我们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订单情况,最后给出了500万元担保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杨国安说。在后续两年的经营中,担保中心又先后给出800万元的担保资金支持。

  包括帮助解决订单上涨带来的厂房不够用的难题。“从过去在西青区李七庄街的一个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出头,到现在这儿的4000平方米,以及今年新租赁的2000平方米厂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电子局都伸出了援手。”

  包括产业配套的对接。“疫情以来,我们参加了多次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产业对接会,许多关键零部件实现了天津本地化配套,既节省了成本,又防范了疫情风险。比如,我们的RV减速器,就是在对接会上遇到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七所,得知他们旗下的天津旗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就生产这款产品,而且技术力量雄厚,从此成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各方的帮扶培植着朗誉,那么众多来自市场的认可,更是滋养着朗誉。“某风电企业使用我们的重载AGV后提高了60%的生产效率,意味着成本随之降低60%,他们专门给我们写来了感谢信。”朗誉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达对记者说,“客户的认可,加速了订单的增长。”

  如今,朗誉的百余款重载AGV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港口等领域,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0余家是他们的客户。“产品销往北美、东南亚以及欧洲。”李洪达说。

  市场引领着朗誉不断创新,不断壮大。如今朗誉的员工人数达到了15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55%。

  “我们已打开首轮融资窗口,争取尽快在科创板或北交所上市。”任志勇对未来信心满满。
https://t.cn/A6o5g96R

【隐形冠军 举“重”若轻——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重载AGV国际领先的背后】

  这是一家两年前仅有四五十名员工的小型科创公司,却创出重载AGV国际领先的好成绩。

  目前,全球十大风电企业中有八成企业应用了这家“小”公司的产品。在全国重载AGV市场中,这家公司占据了20%份额。

  自2019年开始,这家公司销售额连续实现3个近似翻倍的增长:从2019年的1700万元,至2020年的3000万元、2021年的60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营收破亿元。今年以来客户主动前来询盘金额已超过10亿元。

  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在行业内,额定负载2吨以上的都属于重载AGV,目前国内其他同行最高负载为200吨,这家公司突破240吨,成为国内重载AGV负载最高纪录保持者。

  记者看到,这个长10米、宽3.4米、高0.8米的庞然大物在12套20吨驱动多电机协同控制下,轻巧自如地前后左右移动,自重35吨,其承载的重物是自身重量的近7倍。

  举“重”若轻的从容,这家名叫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敢想敢干 成就梦想

  面对未知,不敢想,不敢干,是许多企业被系绊住前进步履的主要原因。“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任志勇老总带领我们敢想敢干。”朗誉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安对记者说。

  2015年之前朗誉主营轻型和非标AGV。“当时,由于技术壁垒比较低,轻型AGV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降低。而此时市场上不断有客户前来咨询是否可以提供30吨至50吨的重载机器人,甚至有一次济南的客户说要是有可以用来拉载100吨重变压器的AGV就好了。”朗誉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任志勇回忆说,“看到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也预测随着智慧工厂、智能物流的普及,重载AGV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动心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闯一闯呢?”

  要“闯”出来谈何容易。杨国安记得当时有北京的一家液压机供应商直接对他们说:“那些大公司有钱又有人,都搞不成,你们就不要想了。”

  但任志勇不但想了,还马上利用所有业余时间琢磨这个大物件。“我天生对机械感兴趣,即使是现在,见到高速公路上奔驰的大型重卡,还会拍下照片回家琢磨。”

  对机械的痴迷,指引着任志勇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购买国外出版的书籍。家中读幼儿园的小女儿都知道,晚饭后爸爸一个人抱着电脑,“又在研究AGV了”。

  不仅自己琢磨,作为企业领头人,任志勇还在企业研发团队里不断植入自己的新想法。“当时公司总共就30余人,真正的科研人员10多名,我们把每年收入的15%投入到科研开发中,有计划地要求科研团队瞄准重载AGV伺服控制、无线通讯、同步液压、电量检测、车身自平衡、安全防护、智能调度、故障自诊断等先进技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任志勇告诉记者:“我让企业中的年轻人恣意发挥。我们既有容错机制,也有奖励办法。”在专注投入与前瞻视野指导下,朗誉在真正开始制造重载AGV之前,就融合远程诊断、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形成了领先于国内外同行的驱动单元硬件、多电机协同控制软件设计能力,为研制重载AGV做了厚实的技术铺垫。

  有了3年“敢想敢干”的积累,2018年,一单主动找上门的生意成就了朗誉从“轻”向“重”的转型。

  那是中铁十四局在宝坻区启动高铁建设项目,需要一台载重30吨的AGV。“重载设备常常价值高达百万元,我们虽有技术储备,但并没有真正生产出来过成品。接到订单后,我们集中攻关了45天,成功交付使用。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为完成这台设备,缺少先期资金的朗誉还借支了对方的货款。就是在这样的尝试与探索中,我们成功了。”

  会干能干 攻克难关

  敢想敢干,还得会干能干,手中得有金刚钻。这是任志勇对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归纳总结。

  “首台重载产品的问世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但当时市场对这个产品的认知度太低,客户根本不信任我们,‘外国都没有,你们行吗?’”杨国安回忆说。

  客户不信,那就一家家跑,拿出事实,摆明技术路线。“甚至与客户签下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条约,承诺如果做出来不好用,可以直接退货,以打消客户顾虑。”

  由于重载AGV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生产的,前期需要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进行一对一的软硬件设计。“比如今年我们交付使用的国内首台室外无人驾驶AGV,在研制过程中发现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出现信号‘跳变’,从而导致定位不准确。我们一方面精进自己的解析算法,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数值,一方面与供应商反复沟通,按照我们实际运行中得出的参数进行变更,如此反复一个多月,进行无数次实验,现在我们的定位已经达到正负5毫米。”

  杨国安称,无人驾驶AGV从室内到室外,应用环境变了,会遇到过去没有遇到的比如落叶问题、大雪花飘落问题,机器容易把这些落叶、雪花识别成障碍物,就会自动停止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掉。

  “无数次垂头丧气,无数次又满血复活。”任志勇说,“我们的室外无人驾驶AGV目前除了在园区内进行物料运转外,还应用在核辐射废料物转运、掩埋,甚至担负起大坝上下游生态鱼苗转运重任,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自2018年以来,除了室外无人驾驶重载AGV与240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外,70吨双车联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SLAM导航双车联动重载AGV、移动式装配线5吨背负翻转式AGV……10多款“国内首台套”在朗誉问世,多电机协调全向驱动、多元传感信息融合导航路径规划、AGV集群通信链路组网、液压调平、重载移动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故障分析等“卡脖子”技术一一在朗誉攻克。

  “这些年公司积累了包含发明专利在内的70多项专利与技术,载重技术储备已经达到1000吨,在国内与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任志勇说。

  帮扶认可 培植沃土

  “我们企业发展这么好,除了我们自身努力外,更离不开天津的大环境。近年来,天津不断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定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杨国安坦言,如果不是遇到新冠疫情,朗誉近3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但是遇到疫情了,如果没有市、区两级工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帮扶,我们也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他说。

  这样的帮扶包括遇到资金短缺时的雪中送炭。

  “2020年研制首台套240吨AGV时,5月中标,8月就要交付,企业资金缺口有几百万元。是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知道我们的困难后,派员来我们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我们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订单情况,最后给出了500万元担保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杨国安说。在后续两年的经营中,担保中心又先后给出800万元的担保资金支持。

  包括帮助解决订单上涨带来的厂房不够用的难题。“从过去在西青区李七庄街的一个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出头,到现在这儿的4000平方米,以及今年新租赁的2000平方米厂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电子局都伸出了援手。”

  包括产业配套的对接。“疫情以来,我们参加了多次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产业对接会,许多关键零部件实现了天津本地化配套,既节省了成本,又防范了疫情风险。比如,我们的RV减速器,就是在对接会上遇到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七所,得知他们旗下的天津旗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就生产这款产品,而且技术力量雄厚,从此成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各方的帮扶培植着朗誉,那么众多来自市场的认可,更是滋养着朗誉。“某风电企业使用我们的重载AGV后提高了60%的生产效率,意味着成本随之降低60%,他们专门给我们写来了感谢信。”朗誉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达对记者说,“客户的认可,加速了订单的增长。”

  如今,朗誉的百余款重载AGV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港口等领域,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0余家是他们的客户。“产品销往北美、东南亚以及欧洲。”李洪达说。

  市场引领着朗誉不断创新,不断壮大。如今朗誉的员工人数达到了15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55%。

  “我们已打开首轮融资窗口,争取尽快在科创板或北交所上市。”任志勇对未来信心满满。(记者 吴巧君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周伟 摄)

【隐形冠军 举“重”若轻——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重载AGV国际领先的背后】

  这是一家两年前仅有四五十名员工的小型科创公司,却创出重载AGV国际领先的好成绩。

  目前,全球十大风电企业中有八成企业应用了这家“小”公司的产品。在全国重载AGV市场中,这家公司占据了20%份额。

  自2019年开始,这家公司销售额连续实现3个近似翻倍的增长:从2019年的1700万元,至2020年的3000万元、2021年的600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营收破亿元。今年以来客户主动前来询盘金额已超过10亿元。

  AGV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在行业内,额定负载2吨以上的都属于重载AGV,目前国内其他同行最高负载为200吨,这家公司突破240吨,成为国内重载AGV负载最高纪录保持者。

  记者看到,这个长10米、宽3.4米、高0.8米的庞然大物在12套20吨驱动多电机协同控制下,轻巧自如地前后左右移动,自重35吨,其承载的重物是自身重量的近7倍。

  举“重”若轻的从容,这家名叫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敢想敢干 成就梦想

  面对未知,不敢想,不敢干,是许多企业被系绊住前进步履的主要原因。“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任志勇老总带领我们敢想敢干。”朗誉公司副总经理杨国安对记者说。

  2015年之前朗誉主营轻型和非标AGV。“当时,由于技术壁垒比较低,轻型AGV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降低。而此时市场上不断有客户前来咨询是否可以提供30吨至50吨的重载机器人,甚至有一次济南的客户说要是有可以用来拉载100吨重变压器的AGV就好了。”朗誉公司创始人、总经理任志勇回忆说,“看到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我们也预测随着智慧工厂、智能物流的普及,重载AGV的市场非常广阔,我们动心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闯一闯呢?”

  要“闯”出来谈何容易。杨国安记得当时有北京的一家液压机供应商直接对他们说:“那些大公司有钱又有人,都搞不成,你们就不要想了。”

  但任志勇不但想了,还马上利用所有业余时间琢磨这个大物件。“我天生对机械感兴趣,即使是现在,见到高速公路上奔驰的大型重卡,还会拍下照片回家琢磨。”

  对机械的痴迷,指引着任志勇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购买国外出版的书籍。家中读幼儿园的小女儿都知道,晚饭后爸爸一个人抱着电脑,“又在研究AGV了”。

  不仅自己琢磨,作为企业领头人,任志勇还在企业研发团队里不断植入自己的新想法。“当时公司总共就30余人,真正的科研人员10多名,我们把每年收入的15%投入到科研开发中,有计划地要求科研团队瞄准重载AGV伺服控制、无线通讯、同步液压、电量检测、车身自平衡、安全防护、智能调度、故障自诊断等先进技术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任志勇告诉记者:“我让企业中的年轻人恣意发挥。我们既有容错机制,也有奖励办法。”在专注投入与前瞻视野指导下,朗誉在真正开始制造重载AGV之前,就融合远程诊断、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形成了领先于国内外同行的驱动单元硬件、多电机协同控制软件设计能力,为研制重载AGV做了厚实的技术铺垫。

  有了3年“敢想敢干”的积累,2018年,一单主动找上门的生意成就了朗誉从“轻”向“重”的转型。

  那是中铁十四局在宝坻区启动高铁建设项目,需要一台载重30吨的AGV。“重载设备常常价值高达百万元,我们虽有技术储备,但并没有真正生产出来过成品。接到订单后,我们集中攻关了45天,成功交付使用。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为完成这台设备,缺少先期资金的朗誉还借支了对方的货款。就是在这样的尝试与探索中,我们成功了。”

  会干能干 攻克难关

  敢想敢干,还得会干能干,手中得有金刚钻。这是任志勇对自己这些年一路走来的归纳总结。

  “首台重载产品的问世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但当时市场对这个产品的认知度太低,客户根本不信任我们,‘外国都没有,你们行吗?’”杨国安回忆说。

  客户不信,那就一家家跑,拿出事实,摆明技术路线。“甚至与客户签下对自己极为不利的条约,承诺如果做出来不好用,可以直接退货,以打消客户顾虑。”

  由于重载AGV产品都是非标准化生产的,前期需要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进行一对一的软硬件设计。“比如今年我们交付使用的国内首台室外无人驾驶AGV,在研制过程中发现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在应用中出现信号‘跳变’,从而导致定位不准确。我们一方面精进自己的解析算法,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数值,一方面与供应商反复沟通,按照我们实际运行中得出的参数进行变更,如此反复一个多月,进行无数次实验,现在我们的定位已经达到正负5毫米。”

  杨国安称,无人驾驶AGV从室内到室外,应用环境变了,会遇到过去没有遇到的比如落叶问题、大雪花飘落问题,机器容易把这些落叶、雪花识别成障碍物,就会自动停止运行,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掉。

  “无数次垂头丧气,无数次又满血复活。”任志勇说,“我们的室外无人驾驶AGV目前除了在园区内进行物料运转外,还应用在核辐射废料物转运、掩埋,甚至担负起大坝上下游生态鱼苗转运重任,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自2018年以来,除了室外无人驾驶重载AGV与240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外,70吨双车联动背负举升式重载AGV、SLAM导航双车联动重载AGV、移动式装配线5吨背负翻转式AGV……10多款“国内首台套”在朗誉问世,多电机协调全向驱动、多元传感信息融合导航路径规划、AGV集群通信链路组网、液压调平、重载移动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故障分析等“卡脖子”技术一一在朗誉攻克。

  “这些年公司积累了包含发明专利在内的70多项专利与技术,载重技术储备已经达到1000吨,在国内与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任志勇说。

  帮扶认可 培植沃土

  “我们企业发展这么好,除了我们自身努力外,更离不开天津的大环境。近年来,天津不断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定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杨国安坦言,如果不是遇到新冠疫情,朗誉近3年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但是遇到疫情了,如果没有市、区两级工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帮扶,我们也不可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他说。

  这样的帮扶包括遇到资金短缺时的雪中送炭。

  “2020年研制首台套240吨AGV时,5月中标,8月就要交付,企业资金缺口有几百万元。是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知道我们的困难后,派员来我们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我们企业的经营情况与订单情况,最后给出了500万元担保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杨国安说。在后续两年的经营中,担保中心又先后给出800万元的担保资金支持。

  包括帮助解决订单上涨带来的厂房不够用的难题。“从过去在西青区李七庄街的一个厂房,面积1000平方米出头,到现在这儿的4000平方米,以及今年新租赁的2000平方米厂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开区电子局都伸出了援手。”

  包括产业配套的对接。“疫情以来,我们参加了多次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的产业对接会,许多关键零部件实现了天津本地化配套,既节省了成本,又防范了疫情风险。比如,我们的RV减速器,就是在对接会上遇到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七所,得知他们旗下的天津旗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就生产这款产品,而且技术力量雄厚,从此成为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如果说各方的帮扶培植着朗誉,那么众多来自市场的认可,更是滋养着朗誉。“某风电企业使用我们的重载AGV后提高了60%的生产效率,意味着成本随之降低60%,他们专门给我们写来了感谢信。”朗誉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达对记者说,“客户的认可,加速了订单的增长。”

  如今,朗誉的百余款重载AGV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港口等领域,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0余家是他们的客户。“产品销往北美、东南亚以及欧洲。”李洪达说。

  市场引领着朗誉不断创新,不断壮大。如今朗誉的员工人数达到了15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到55%。

  “我们已打开首轮融资窗口,争取尽快在科创板或北交所上市。”任志勇对未来信心满满。(记者 吴巧君 海河传媒中心记者 周伟 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少先队舟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今天上午,中国少年先锋队舟山市第六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新城举行。会议总结五年来全市少先队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工作任务,引导
  • #千羽的日常# #美商课堂# 今日嘉宾:赵今麦 ! 从《流浪地球》开始,赵今麦也算同龄小花中颜值演技都在线的一位了。 有段时间有点给颜值吹通稿的意思,这就激
  • 今日份的-闺房密照-分享: 时光易老,友谊不变 闺蜜是?当我睡不着的时候,你也别想睡。 【故事是这样的,自毕业之后大家都各自忙碌,很少聚到一起,昨晚我们借着护花
  • 【强力实施“十大行动” 加快向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迈进——朱是西在中国共产党南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读】#南阳[超话]##聚焦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共话新愿景
  • 刚才回家一看小螃蟹在水里泡的发白 以为它死了 后来发现怎么变两只了 结果看它急匆匆地爬过来 原来是退壳了[吃惊] 最神奇的是买回来的时候发现少了条腿 没想到退完
  • #微观楼市# 【象湖一大型医疗综合体规划出炉】 近日,南昌县自然资源局公示了南昌县昌南新城东岳大道以南、银城路以东、抚河以西160.80亩商住用地规划建筑设计
  • #火箭少女101[超话]# 我的女孩们!还记得我们吗?半年了!目送着火箭发射 也深知火箭的一趟路程是好几光年之久 我却还是死死等着 半年来 对你们的喜欢不减反增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南满铁路却栽赃嫁祸中国军队,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开打。在这场可歌可泣的卫国战争中,中国死伤3500万人,在那个科
  • 最近挖掘出来了一个平价好用的高光,这个也是最近人气蛮高的高光啦,就是国货之光滋色的丘比特高光。 是看了我蛮喜欢的一个美妆博主的视频种草的,所以迫不及待想要得
  • #创作力计划#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隴西東遷。毗隨兄評從袁紹。太祖曹操為司空,辟毗,毗不得應命。及袁尚攻兄譚於平原,譚使毗詣太祖求和。太祖將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诚信互动 指路 不吞必hui 较好及以上】 ygxy6⃣️9⃣️0⃣️ 以善修心,以善洗心,以
  • 水瓶座的人天生擅长奇思妙想,他们对于情绪情感的把握是非常敏锐的,其实水瓶出好演员的几率特别高,看似粗枝大叶,实际上非常会感受。水瓶理性又感性,而且有独到的想法和
  • #美食[超话]# · 地址:清河中街68号华润五彩城购物中心东区5层L565(现已更名为万象汇) · 营业时间:09:30-22:00 · 环境:中规中矩的中式
  • #CNBLUE##郑容和岛剑客# {ins}容和更新:喜善努那zzang sence精啊 [good][good]岛剑客果然sence精啊 [good][go
  • “梦很远像大海一样宽阔!每当矗立海边,当海水漫过脚背,心情会随着海水波动!每每置身于海之中,仿佛忘了所以痛苦烦恼;海会让你认识自己的渺小愚昧;每次眺望大海,仿佛
  • #泰州创业故事# “我们的草莓在省里获了大奖呢!”江苏省泰州靖江市季市镇文嘉村叮叮家庭农场的张建彬、张涛父子俩栽种的“隋珠”“宁玉”品种草莓,在近日开幕的第七届
  • 《饮中八仙歌》 《饮中八仙歌》 唐朝杜甫 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 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 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
  • 三、他的梦想 翌日风雪停息,天光放晴,虞潇千苏二人修葺了草屋,又补充了一些柴禾,以示感谢。 做完这些二人便再次出发。 到了晌午,二人便在一处溪流旁略作休
  • #苹果发布会#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功能是iPhone13系列的电影模式拍摄,这次苹果又引领了一个潮流,或许在其他手机品牌下一次的更新中,都会把自动切换景深的电
  • ⁉️谁在生产槟榔?槟榔特产在海南,加工销○售在湖南,越嚼越会不健康,最近频繁出现的槟榔品牌,比如,伍X醉、湘X铺子(伍X醉旗下品牌)、X味王、X成天下(X味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