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川塬大枣 前景无限美好——聚焦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黄河川塬大枣】#文旅文创靓崤函# #乡村振兴看崤函#

  颗颗大枣救人命

  清末民初,灵宝老城人苏普万家的川塬大枣喜获丰收,他带着上好的大枣外出售卖,一路辗转陕西、四川、贵州,最后到达云南。苏普万住在云南昭通的一家客栈里,一边休息,一边打听大枣的行情。可惜当地人都不认识大枣为何物,更不知大枣有何功效。

  恰遇昭通正流行瘟疫,患者先是脾胃不和,继而四肢沉重。苏普万见染瘟疫的人都去一家医馆,但大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也跟随而去一探究竟。医馆老中医对他说:“你未染瘟疫,前来何事?”苏普万说:“我是卖枣的,因卖不出而心急火燎。”老中医说:“让我看看你的枣吧。”苏普万将老中医引到客栈,拿自己的枣让老中医看,老中医欣喜道:“这下得瘟疫的人有救了!”

  老中医防治瘟疫就缺大枣这一味药,苏普万把枣全部卖给了老中医。自此,当地患者得到有效医治。

  故事中的灵宝川塬大枣,产地就是今天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的大王镇后地村一带。

  百药之引果中王

  救生良药,世界遗产。黄河川塬大枣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圆枣”,形状像猫头大小,又称“猫头枣”。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肉质松软,甘甜清香。果实以干枣食用最佳,也可蒸煮食用,枣丝枣片可代茶饮。

  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学发现,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A、维生素C、多种微量钙以及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药理研究发现,大枣具有以下功能:

  1.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之功效,能提高人血红蛋白,对肿瘤患者术后恢复有辅助作用。

  2.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3.大枣对病后体虚的人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4.大枣所含的芦丁能使血管软化,从而降低血压,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

  5.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6.大枣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7.大枣有增加体重的作用。

  8大枣有保肝作用。

  9.大枣乙醇提取物对特异反应性疾病,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大枣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10.大枣有镇静、催眠作用。

  11.大枣含多种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烨木酸、山植酸均发现有抗癌活性,对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枣中所含的营养素,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于防癌抗癌和维持人体脏腑功能都有一定效果。

  12.大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磷、钙、铁等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美称。

  13.大枣富含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能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14.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品。

  15.大枣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症有较好疗效。

  “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每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的民谚广为传诵。相传,武则天从西安经函谷关至洛阳,路过后地村,尝过当地的红枣莲子羹后,遂下令在此修建皇家的后花园翠微宫,今遗址仍在,后地村也随之而得名。

  千年枣林显奇迹

  示范区(高新区)黄河川塬古枣林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1800年前,就出现了有关枣树种植的文字记录。据统计,黄河川塬有古枣林4000余亩,千年左右树龄的古枣树有600余株,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有59619株。

  那么,川塬古枣林及古枣树群落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生态价值。川塬古枣林及古枣树群落,对自然生态与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抗旱、抗涝和水土保持;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2.经济价值。川塬大枣除了是大枣主产区农民的主要收入外,也曾经是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之一。“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未来的旅游开发价值巨大。

  3.社会、文化价值。2015年是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前身)成立100周年,也是灵宝大枣获得该博览会金奖(1915年)100周年纪念日。在其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作为中国枣类名产之一,其在传承中国大枣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与农业文化。

  4.科研价值。作为现代“园艺活化石”的川塬古枣林,历经千百年风霜,古枣树至今仍然旺盛,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其本身便具有研究价值。该遗产独特的种质资源以及独有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特征的科学机理,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5.军事价值。遗产地中心有我国古代雄关要隘函谷关,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型战争。其周边的枣园,不仅为军队提供了栖息场所,也为战争时期提供了食物。

  6.示范价值。通过对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深入科学研究,可以挖掘目前我国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土壤改良方面的现代技术。

  7.教育价值。在川塬古枣林的示范与推广过程中,通过开展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的专项培训,提高群众对以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传统农业文化。

  8.中医药价值。多部医药巨著都记录了枣的药用价值。

  黄河川塬古枣林群落是中国优秀农耕文明的经典,是灿烂黄河文化的积淀,是中华医药库里的瑰宝,更是名扬海内外的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屡获殊荣赢美誉

  “顽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这是三门峡市卢氏籍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对黄河川塬大枣赋予的优美诗句,表达了他对川塬大枣的喜爱之情。20世纪30年代,曹靖华先生委托他人将后地大枣赠予好友鲁迅先生,鲁迅先生食后感叹曰:“灵宝大枣品质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

  得天独厚,无与伦比。川塬古枣林群落坐落于北纬40度,东经110度35分左右,气温温和,积温较多,光照热源充足,使得黄河川塬古枣林大枣有别于其他大枣,色、形、味俱佳。

  20世纪初以来,灵宝川塬大枣就获得一系列殊荣: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前身)上获得金奖。

  2000年,荣膺中国首届枣类鉴评会红枣类金奖。

  2002年,灵宝川塬大枣在乐陵国家红枣鉴评会上荣获金奖。

  2004年,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2005年,在中国国际枣业发展论坛上,示范区(高新区)大王镇被授予“2005年中国名优红枣生产乡镇”荣誉称号,同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红枣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荣誉称号。

  2009年11月,灵宝川塬大枣又被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食品。

  2015年,灵宝川塬古枣林被农业部公布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9年,获得“2019中国枣业区域公用品牌20强”。

  2019年7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乘势而为谱新篇

  不负天地多眷顾,开拓奋进写新篇。

  黄河川塬古枣林群落是镶嵌在黄河金三角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现代园艺的活化石,是世界园艺技术之源,更是一座光彩熠熠、价值连城的宝藏。目前,川塬古枣林群落正在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黄河川塬古枣林主题公园、现代特色产业园的建设,为“药枣”系列产品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平台。

  8月12日至14日,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三门峡市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川塬大枣全产业链开发合作项目、河南川塬古枣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大王药枣开发利用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示范区(高新区)将借助全国第五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召开之契机,全方位开发“食枣”“药枣”等系列产品,助推地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奏响黄河川塬大枣的崭新乐章。

  扮靓崤函故地,建强产业新城,乘势而起,时不我待。随着各地客商走进示范区(高新区)投资兴业、共谋发展,黄河川塬大枣前景无限美好,示范区(高新区)的明天将更加灿烂!
(作者:文/图 本报记者 任志刚 徐洪波)

《法华经》诸佛神力所护
(第一百五十三段)#菩萨第四安乐法#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佛又对文殊师利说:菩萨摩诃萨在后末世佛法将灭时,有受持《法华经》者,就应该对不论是在家人或出家人,都要平等地生起大慈心;在不是菩萨的人中,更应生起大悲心,以大慈心拔众生生死之苦、以大悲心予众生涅槃之乐。这里说的大悲心是什么意思呢?大悲心依《大悲心陀罗尼经》中所说,共分为十种,即:
1、大慈大悲心:此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能拔众生生死之苦、予众生涅槃之乐。据此义,是大慈大悲心。大慈大悲心具体体现在《大悲咒》里,《大悲咒》就是大慈大悲心的流露。
2、平等心:平等心是菩萨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慧、又称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之智。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从而生起大慈悲心。大慈与大悲恒常相互契合而无间断,故建立佛地无住涅槃,不再住于生死。随一切有情众生之所乐,示现自、他受用之身与国土等种种影像。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证入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得此智者,在为人处事、行住坐卧中,对一切众生,无有二心,绝对平等,是名平等心。
3、无为心:无为心是通过无为法来体现的,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槃的异名。通常依法相唯识宗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 六种、即:
一、虚空无为:指真如为显现空无的真理,真空寂灭,远离各种障碍,犹如虚空。
二、择灭无为:指凭借无漏智慧的简择力,断灭一切烦恼而证得真如。
三、非择灭无为:指真如本性清净,不因人的智慧简择力达到寂灭后才显现出来,而是本来就有显现的。
四、不动无为:指禅定进入色界第四静虑时,不为苦乐所动的精神境界。
五、想受灭无为:指禅定进入无色定的无所有处境界,一切染污心想及苦乐二受俱灭。
六、真如无为:即佛教所讲的真理、绝对、本体、菩提、法身、佛。具足这六种无为,称名“无为心”。
4、无染着心:无染与有染相对,有染是指众生的真如自性被贪嗔痴所染,从而感召善恶诸果,沉沦于六道轮回中,如果能远离并灭除贪嗔痴,就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超凡入圣。所以灭除贪嗔痴就是无染着心。
5、空观心:是对空谛的观想,以体认无相为宗,是天台宗所立一心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之一。常作此观,不被法缚,能悟入空性,见自法身,心得自在。此名空观心。
6、恭敬心:狭义指对父母、师长、佛菩萨等善知识非常有礼节的尊敬、尊重、敬重;广义指对一切众生都应有恭敬心,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恭敬众生是恭敬他们本有的佛性。由此使所有的人都能心生欢喜,此名恭敬心。
7、卑下心:卑下心是谦卑心、是无虚荣心、无虚伪心、无狡诈心、无狂妄心、无我慢心。
8、无杂乱心:将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念佛参禅上,对一切六尘外境、心念不起;反观自心、如如不动;修心于禅、住法于定。自然心无杂乱,是名无杂乱心。
9、无见取心:不见邪、不取邪;不见正、不取正;不见善、不取善;不见恶、不取恶;不见是非、不取是非;不见生死、不取涅槃。是名无见取心。
10、无上菩提心: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立誓,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行持,发“众生一人不成佛、我誓不取正觉”之心,即是发无上菩提心。以上所说十种心,即是大悲心。能修大悲心者,即是菩萨,能得到诸佛加持,使其道果早熟、道业早成,慈悲众生,与佛无异。
佛说:菩萨摩诃萨不仅要对有善根的人生大悲心,还要对那些不学菩萨法的,甚至不信佛法的人,也应生起大悲心,为其拔出生死之苦,并设法予以他们出离三界之乐。菩萨心里应常作这样想:这些不相信佛法的人,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对如来随机而说的,俱含解脱道的三乘方便法,却不愿意听闻、不愿意知道、不愿意觉醒、不过问、不相信、不理解,甘愿在生死中沉沦,实在是可悲可叹!
佛说:菩萨应作这样想,他们贪著五欲,对《妙法莲华经》更不愿听闻,这些人对《妙法莲华经》虽然不问不信不解,但我如果在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不论在什么地方,我都会以神通力和大智慧力,引导他们发菩提心,让他们最终都能安住于一乘妙法中。
佛说:文殊师利!发这些心的菩萨摩诃萨们,在如来灭后,有成就以上所说“第四安乐法”者,已悟解如来真实义,讲一切法都不会有过失,将常常得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和在家学佛的居士等众生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中的诸多天界众生,为了听法,也会常常来侍奉这个讲《法华经》的法师。
佛说:如果法师在城乡村镇,或在空闲的树林里,有人来请教《法华经》中难解的疑问,诸天善神将不分昼夜地为其护法,使听法的人不受干扰,闻清净法而生大欢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凡是《法华经》所在之处,都会得到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诸佛的神力护佑。
佛说:文殊师利!《法华经》非常珍贵,不是所有的国土中都有,而是有无量多的国土中,有无量多的众生,不仅没有此经,连《法华经》的经名都听不到,福报还不如娑婆世界的众生,他们连经名都听不到,更何来什么见闻、受持、读诵!所以此经是非常难得一遇的、是非常应该受到珍惜的!

我们信佛,
有没有想过佛陀希望我们信甚么

佛教的终极思想是成佛,
进入佛的境界
( 净土 )

谈及
「 信佛信甚么 」,
理所当然是信佛!

佛不是神,
我们不用怀疑佛是否存在,
起码释迦牟尼佛在歷史上是一个人。

信佛与不信佛与我们何干?

为甚么我们要信佛?

佛教徒信佛,

是信佛所言、
所教的
「 终极 」
思想,

亦即人死后的最终归宿、
依止之处。

佛教的
「 终极 」 思想是甚么呢?

是成佛,
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 净土 ),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作为宗教,
佛教不止于有
「 终极 」 思想,
给佛教徒,

乃至每个人一个明确的、
崇高的人生目的,

而且必须提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

但人知道佛有多少,

佛的知见是不可说、
不可思议,

所以,
人如果没有值遇佛、
认识佛、
信靠佛,

并有佛在旁,
与佛同行,

得佛悲救、
持佛愿力、
仗佛功德,

人是几乎不可能悟佛知见,
入佛境界,
往生净土,
度生成佛,
成佛度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入灭之前,

推介一位最适合我等娑婆世界众生根机的
「 现在佛 」,

让我们常常值遇彼佛、
信靠彼佛,

常常有彼佛同行,

得彼佛悲救、
乘彼佛愿力、
仗彼佛功德,

从而入彼佛境界
( 净土 )。

佛陀所指的彼佛,
正是阿弥陀佛也!

佛言 :
一佛即一切佛,
一佛土即一切佛土,

所以,
任何众生只要得一佛悲救、
乘一佛愿力、
仗一佛功德,

从而入一佛净土,
即入一切诸佛净土,

因此,
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信佛,
就是信阿弥陀佛!

何以见得?

佛陀出世及十方诸佛的本怀,
是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 无量寿经 》
明佛陀的出世本怀,

在于
「 光阐道教,
欲拯群萌,
惠以真实之利 」,

而整部
《 无量寿经 》
从头到尾只介绍阿弥陀一佛及其极乐世界一土,

宣示弥陀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
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

佛陀在卷下说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成就文 :

「 十方恆沙诸佛如来,
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诸有众生,
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即必成佛道。

佛陀的出世本怀,
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怀,

就是
「 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

实即赞叹无量寿佛
( 即阿弥陀佛 )
名号,

如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言,
因为有闻名号者能生起对名号信心欢喜,

并欲生其国,
即得往生,
必成佛道。

出世本怀所说的
「 真实之利 」 者,

是人
「 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
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
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

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具足无上不可思议功德。

「 大利 」 即是
「 真实之利 」,

指称念弥陀佛名、
往生净土之利,

是阿弥陀佛本愿成就之利,
惠施给予念佛众生。

信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决定深信阿弥陀一佛,

念释迦牟尼佛及一切诸佛者,
应一心专念阿弥陀一佛,

因为得闻及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这句名号,

致使念佛人永离轮迴之苦,
即得往生净土,

常住涅槃之乐,
进入佛的境界,

得大安稳、
得大自在,

寂灭为乐。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佛陀在
《 观经 》
第三地观文,

言 :
「 佛告阿难 :

汝持佛语,
为未来世一切大众,
欲脱苦者,
说是观地法。」

其后在流通分释 :

汝好持是语者,
持无量寿佛名!

未来世一切大众者,
泛指末法浊世一切凡夫;

欲脱苦者,
即欲捨苦出生死的人,
详见下段。

善导大师在
《 观经四帖疏 》 释上段,


「 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

八苦、
五苦、
三恶道苦等 ,

闻即信行者,
不惜身命,
急为说之。

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
是名真报佛恩。

何以故?」

轮迴六道生死之苦是诸苦之本,
佛不忍见众生长时受苦。

续云 :
「 诸佛出世,
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
不欲直令制恶修福,
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
犹如电光,
须臾即捨,
还入三恶,
长时受苦。」

大师深明佛意,

知道世人信佛、
学佛,

欲以制恶修福,
求得受人天乐,

但还要堕入三恶道,
没法彻底离苦得乐,
究竟解脱。

续云 :
「 为此因缘,
但劝即令求生净土,
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
誓生净土者,
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是劝世人厌捨人天福乐,

欣求愿生极乐净土,
趣向无上佛道,
乃称诸佛本愿意!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我们信佛的因缘各有不同,
彼此学佛的目的亦有别,

所以,
信佛的程度有深有浅,
学佛的利益有多有少!

但诸佛出世因缘的悲心同,
教化众生目的是等无别。

善导大师在
《 法事赞 》
( 以偈释《 阿弥陀经 》)

有偈释
「 如是 」
头两个字,
发人深省,

如下:

诸佛大悲心无二,
方便化门等无殊;
捨彼庄严无胜土,
八相示现出阎浮;
或现真形而利物,
或同杂类化凡愚;
分身六道无停息,
变现随宜度有流;
有流见解心非一,
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
别别之门还是同;
同故即是如来致,
别故復是慈悲心。
 
《 阿弥陀经 》
是一部总结性的经典,
此经不单止总结了净土法门的三部正依经典
——

《 无量寿经 》、
《 观经 》 及
《 阿弥陀经 》 ——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净土,
而且总结了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因此,
佛陀在无问自说下,
畅说如来出世本怀,

是「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 」----

阿弥陀佛本愿名号功德力救度法,
故有
「 弥陀化身 」 之称的善导大师,

从佛陀一代时教的高度来看待和演绎
《 阿弥陀经 》,
另一番深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操场埋尸案”推土机师傅仍失踪 家属:警察也找不到 来源人民日报 在操场下埋藏了16年的悬案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6月23日,怀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
  • 虽然我总是感觉自己在你眼里可有可无,但是你不是我的可有可无(性取向正常)虽然你每次都对我凶巴巴,但是我还是不计前嫌的对你笑嘻嘻,不是因为我喜欢你,而是因为你一直
  • #陈情令#服装组对抹额是有什么误解吗,忘机下山的衣服好丑须须为什么那么短,让温氏去姑苏蓝听学,编剧农脑子瓦特了吧,给温情加戏也这么加吧,不夜天搞得比幽冥地狱还地
  • 此次声乐艺术节有别于其他歌唱比赛的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文化元素和名人印记,特别是要求青年组参赛选手必须演唱一首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不仅唤起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更用音乐向
  • 我不知道那个他,你在哪,会何时何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的生活里,只渴望你能早些走进我的生活,一起分享快乐,享受生活的琐碎带来的家的安逸,哪怕是偶尔的争吵,也是有
  • 1.波妞喜欢宗介,而我不一样,我喜欢你2.你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就像沙漠里下过的雨3.做你唯一的渡口,无所依归时就靠向我4.想听你白天的呼息声,也想听你深夜的
  • #你看的网购好评可能是假的#网购这回事还真的是很靠运气,尤其衣服和鞋子有的时候真的付钱买一堆一言难尽[委屈]唯有多方面参考和比较一下,绝不贪小便宜而买一堆,否则
  • 画鹰不宜见有地面,应把它置于高处,使它有远瞩千里、极目无限的高旷之势,从而使鹰的形象更有崇高壮美的感觉,也使意境更见深邃。画鹰不宜见有地面,应把它置于高处,使它
  • !聚划算!
  • 我这么可爱的宝藏博主,你们要好好爱我[哈哈]一次囤了上百斤的狗粮,主人怎么收藏,才能保持狗粮新鲜不变质我们对于日常生活,如何储存人类的食物,还是非常注意的,冷藏
  • 成熟是过程而非结果,一个渐进成熟的人:1.不说硬话,不做软事;2.对一切都那么的淡泊,自己知道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所有好或不好的事情;3.于己,
  • 07.中和为福,偏激为灾心态平和,做事中庸,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执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顺利,甚至惹来祸患。”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
  • [星星]君子不行陌路,管它咫尺还是天涯。红墙白雪,要你喜欢,怎能忘记。
  • 《聊斋志异》蒲松龄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碾,我把萧再叹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唯留血染墨香
  • 很丧 分手了 但是谢谢你 我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其实从朋友一直到恋人我们之间发生了挺多事情 能走到一起也挺不容易的 我喜欢你 很喜欢你 想和你有一个结果 想你时
  • 私もぜひ、君のファンとして、NCTのいろいろな活動を応援できるように、勉強と生活に精を出します!日本語の勉強も~なんか、韓国で中国からのファンとして日本語で悠太
  • 5x20Lalalala……またここで君と逢えた出会って数年 あれは急で ともに過ごし生きてきたね good days 明日からcruising なんて言って今
  • 君と僕の見ている風景。 前些日子和噗妹聊起冬天北海道的雪景,那年冬天第一次一个人出国旅行选择去北海道。到富良野那天遇上零下17度的暴风雪,于是想都没想就打车去新
  • 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 #请时代峰峻向姚景元道歉##台风少年团官博改名##姚景元[超话]# 出道战官宣了 之前的爆料成了石锤 景元不过是狗屠和某公司交换的筹码罢了 合作终止立马踢人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