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悟透这3条处世天规,福报不请自来!

《道德经》虽然仅仅五千字,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充满了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分享经中所讲的三条天规,能够悟透这三条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福报定会不请自来。

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十三章》

我们之所以患得患失,充满烦恼,就是因为把这个身体错当成是我,太注重这个身体了,用佛教的话讲就是身见,如果能放下身见,就没有什么可忧患的了。

古人经常说:“身外之物,何足挂齿”,尤其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候,无论多少财富他都可以放弃,只要能活命就行,毕竟那些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对一般人来讲,最注重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个身体。

那我是什么?就是这个身体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们得了重病,需要截肢或者摘取某些器官才能活下去的时候,也会听从医生的意见,那失去这些肢体和器官后的我还是我吗?还是我呀,可见这个身体并不是真我,“我”只是在这个身体里住着,身体只是“我”的房舍而已。

但我们往往都把身体当作是我,为了保护这个色身,为了照顾这个色身,我们操碎了心,并由此引起无边的忧患与烦恼。如果我们能够放下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色身,寻求生命的更高意义,我们的人生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二章》

《易经》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有正的,就会有反的。人只要树立一个美和善的标准,就必定会同时产生丑和恶的概念,这就已经不和谐了,失去美和善的意义了。

有了善和美的标准,就会有分别,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就会认为是恶和丑,然后就有执着,就会排斥,从而让人产生无边的烦恼和痛苦。其实善恶美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善恶美丑的标准也都互不相同,那你不能说这个是对呢,那个就是错误的,这样就太执着了。

比如古代某些时期的女性是以丰满为美,而现在的女性却是以瘦骨为美,此一时彼一时,也许过些年,人们又会以胖为美,这也说不准,如果因此而产生烦恼,就太不值得了。所以为人处世,不要太标准化,要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活学活用,人生过得才会轻松自如。

三,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少取往往多得,贪多反而令人困惑。有时候追求的太多,拥有的太多,未必是好事,反而烦恼和痛苦变得更多,还不如简简单单,所以修行人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越多,明白的道理越多,生活反而会越简单,欲望越来越少。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可能听过:

清末民初时期,有一个山西商人,非常有钱,但每天总是要忙碌到深夜,好不容易躺下了,还睡不着,所以很痛苦。在他家的高墙外面,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夫妻俩靠卖豆腐脑为生,每天一早就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脑,有说有笑,虽然很穷,但过得很开心。

这位富商的太太就说:“老爷,看来我们太没意思了,还不如隔壁两口子,虽然穷,但是活得很快乐呀!”富商就说:“这有什么难,明天我就让他们笑不出声来”。于是就拿了一锭金元宝丢到墙外。

正在做豆腐脑的两口子捡了金元宝,以为是天赐横财,豆腐脑也不做了,悄悄拿回家,也不敢笑,也不敢大声说话了,放到哪里都感觉不保险,总怕别人知道了。

第二天,两口子开始商量,这下发财了,就不用卖豆腐脑了,想先买套房子吧,又怕别人怀疑钱是偷来的,想做大生意吧,又不知做什么。两口子商量了三天三夜,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晚上觉也睡不踏实了,生怕金子丢了。到了第三天,富商对太太说:“你看怎么样?她们不说不笑了吧,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凡事各有利弊,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多有多的烦恼,少有少的快乐。不仅是物质,知识也是一样,知识越多,烦恼就越多,古人说“大道至简”,这才是真理。

转自龙英知府:
不是靠天上掉金子招牌而获美誉而来,
不是靠键盘口水自我标榜而流连忘返。
靠的是一拳一脚的千锤百炼,
靠的是身经百战的沙场历史战绩,
靠的是比常人难以承受的毅力和决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运动会上夺人眼球的强势闪耀,证明着在960万平方公里这块土地上,存在着这么一批最杰出的年轻一代。
当然,我们的目标还志不在于此,而是星辰大海。
请再给我们一点点时间,成为彻底意义上的地表最强吧!!
中国,龙队跆拳道示范团。
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们自己有海。[拳頭][拳頭][拳頭]

论诗的形象

罗伯特·弗洛斯特

对哲学家而言,“抽象”早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手里,它倒还像是个新鲜玩意。诗歌的特质,难道我们(诗人)就不能自己定义一个吗?我们头脑里也许有,可是,如果不拿出来实践的话,想法就会在脑子里僵死。所以说,实际的创作才应该是我们毕生的志业。

假设只有人文主义者才重视:一首诗的关键只在于它传达的声音。声音是矿石碓里的金子。现在,我们要把声音单独提炼出来,扬弃那些剩下的渣滓。经过这样不断的提炼,我们最终会发现:原来,写诗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诗都呈现出它们各自独特的声音;而光有元音、辅音、句读、句式、词句、格律这些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借助语境-意义-主题。这才是丰富诗歌声音的利器。在辞章上能做的工夫也就这些了。格律也一样——特别是我们的英语,其实就两种格律,谨严的抑扬格和宽松的抑扬格。古人虽有多种可供遣用,但倘若谐调音韵全都靠格律,那还是于事无补。我们的某些格律家,有时为了让一句诗听起来不单调,竟然会把好好的一个短母音从整个音步中拿掉。如此死拽硬拗,看了实在叫人痛心。其实,要让声音和谐,活泼泼、有意义的语调倒是能打破一般的僵硬格律,因为前者的运用范围可以说广阔无限,而后者可变化的余地却并不太多。话又说回来了,诗歌不过是另一种表达的艺术,可以有声,也可以无声。但有声的或许比较好,因为更为深刻,经验的基础也更为宽广。

接下来,就有一个声音表达的自由度问题。让我们再假设:表达的自由度跟声音旗鼓相当,同样有资格构成诗的主要部分。如果音调是自由的,那就算诗了。接下来,我们现代抽象主义者面对的问题就是,要让这种自由变得纯粹,要自由自在,但不要杂乱无章。(在这个问题上,)平常不守成规的我们反而会变得很乖,会任由散乱的各种丝绪牵着我们走,又会像炎热午后的蚱蜢一样,东窜西跳,漫无目标。这时候,只有诗的主题才能让我们安定下来。格律这么机械的东西怎么会产生丰富的音调,这是一个谜。同样,既要保持诗的自由度,又要完成主题的表达,这也是一个谜。

诗本身应该很乐意为我们来揭开谜底。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就像爱情一样,没人会真的以为那欣喜的感觉会是静止不动的。开始,它是一种愉悦的情愫,偏向于冲动。写下第一行以后,诗就有了方向。然后,便是水到渠成的一行接着一行。最后,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倒未必是什么大不了的觉悟,像教派赖以建立的那种,而只是对混沌一点暂时的遏制。它有收场,有一个结局,虽然无法预见,但从最初的情绪和用来表现它的意象那里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没错,诗就是源自那最初的情绪。倘若意在笔先,把诗里面最精彩的部分留到最后,那它就只不过是一首炫技的诗,完全丧失了诗味。诗一路走,一路找寻它自己的名字。最终,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好像我是从云端落下来,从地里冒出来的。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接着便是往事的逐一浮现。一步一步,那惊喜不断地增大。而其中最能为我所用的印象,好像总是那些我以前不曾意识到,也因此未加注目的。结果,我们总是像巨人一样,把过往的经历奋力扔到自己的面前,作为迈向未来的铺垫。有一天,我们去别的地方,也许正好会途经此处。路线要不是笔直笔直的,才更有意思。我们都喜欢手杖曲中有直、直中带曲。现在,用精密仪器把直的东西弄弯,在过去则是靠手和眼睛。

我知道为什么合乎逻辑的自由会比紊乱的自由来得好。然而,逻辑是向后看的,它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后。但诗却要像预言一样,必须是预先感知的,而不是事先就看到的。必须是一个照见,或一系列的发现,这在读者如此,在写诗的人那里也应该如此。如果诗的材料能够在诗里面活动起来,并且能够超越时空、先前的联系,超越除内在联系以外的一切因素,建立起新的关系,那么这些材料就是极大自由的。我们总喜欢空谈什么自由。不到十六岁就不许离开学校,我们管这叫自由(免费)教育。以前的那些民主观念我现在已经不坚持了,我同意给下层阶级自由,把他们完全交给上层阶级来照应。对我来说,政治自由什么也不是。反正我左右消受不起。我想要给自己保留的只是我个人运用材料的自由——即当我生活中历经的一切大混乱发出召唤的时候,希望我的身心都能随时地响应。

学者和艺术家在一块儿,常常因为搞不清分歧究竟何在而懊恼。两者都运用知识进行工作。可是我怀疑,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知识的方式。学者沿着一连串的逻辑推理,得到严谨而全面的知识。诗人的方式则要 “潇洒”得多。书里书外都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并不执著在哪一点上, 而是会像穿过草丛时那样,任由四周的刺果子往自己身上粘。其实这第二类的知识,在自由不拘的机智与艺术里面更派得上用场。学童可以把他从学堂里学到的东西,跟你一五一十、按部就班地说出来。艺术家则是抓取时空里某一已有的因素,然后干净利落地把它放到一个全新的序列里去。

我的这些想法,一般新青年会误以为有多大的创意。其实,倘若果真如此,恐怕我早就跟着死心塌地地鼓吹什么激进主义了。不过,我倒真盼望咱们这个国家能再多些创意和闯劲。对我个人而言,一首诗,像我说的,能够“始于愉悦,终于智慧”,这种清新的气质就算是创意了。诗的形质是跟恋爱一样的。好比火炉上放块冰,它自会逐渐消融。诗一旦写成可以修修改改,但写不出来却不能滥捶、强扭。一首诗最可贵的特质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运行轨迹,而且会带着诗人一起跑。把下面这句话读个一百遍:金属永远保有它的气味,诗也永保它的清新。惊喜中发现的意义,一旦展开就决不会消失。

Tommyleea 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母亲是最美的菩萨,是最慈悲的佛,她为我们付出太多太多,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能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母亲的恩德如恒河之沙无法细数,我们即使穷尽今生,也难以回报母
  • 祖宗遗训,这5条一定要牢记。 一、人生四不笑 ①不笑天灾。 世事无常,当某些人与天灾不期而遇,是意外,亦是不幸。身为幸存者,我们该报以的是同情及援助,而不是
  • 21年来,师春鑫从没放弃过寻找,bb机、电视广告、报纸……2020年4月,师春鑫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寻找女儿,两年间,这位父亲发布了500余条作品,几乎每隔两天就会
  • (内在反差一定要比第一印象或外在人设更加正向)#塔罗测算# #塔罗# #塔罗[超话]##任嘉伦[超话]#✨✨#任嘉伦暮色心约# ✨✨ #任嘉伦祁连山# ✨✨
  • 第四步是我行我素,把自私发挥到极致,薛家母女看她这样就不理她了,老公薛蟠也没办法只好躲在外面,她呢?第三步是和婆婆小姑子都撕破脸,她把小姑子薛宝钗给香菱起的名字
  • ※符合限时兑换的道具不会于每月1日 5:00刷新数量使用领主币所交换的道具来强化队伍吧!符合限时兑换的道具名称会有「至12月1日为止」的提示。
  • 但是我依然很怀念 以前每天跟ELVIS跟成员们一起忙碌的回忆呢ㅠㅠ我的愿望只是希望大家能挺过这段时间我也在用心努力中^^大家都中秋节快乐!要健健康康 我爱你们❤
  • 偶尔看到春草绿色的糕点,先别兴奋——那必然是开心果味的,绝无可能是抹茶。Manner的一杯“青”回明天可以随绿免单‼️夏天热爱的绿色清凉的感觉他回来了耶本抹茶控
  • 生活没有固定模式,只要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不因一时的荣光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的挫折而一蹶不振,能在细水长流的细碎光阴中,把握住每一个机遇,善待身边的每一个
  • 从魔族手中救下初化人形的四叶菡萏,是应渊为她开启生命写下的情书;欢颜为炼,悲苦如戟,浓尽必枯,淡者屡深,是应渊为她选择人生写下的情书;对弈破局、罚抄心法、磨练心
  • 这几天闲下来没事的时候就会重新再看看电台(蓝人团综真的已经盘包浆了TT)真的...会偶尔被激得起鸡皮疙瘩有一段在聊粉丝来信里说到的王景泰的台词“把帐篷借给你的同
  • 偶入学佛圈学法,却遇到一群小×兄,小×兄,小×兄,小×兄;一开始挺热情的,一言不合便翻脸:又踢又咬,又蹦又跳,又喊又叫,又打又闹……一一一一一其实他们误入魔网,
  • 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城市规划专家郑孝燮曾感慨:“紫禁城9999间半的古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的,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三间。原来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啊[笑cr
  • #朴孝敏[超话]# 孝敏ins更新 을지로보석과 압구정진주에 이어 이제 커피까지 점령하시겠다고 @xligoonx @seohy2ong 께서 또 또
  • ——金斯莱无论你我是隔了多远,就算是天涯与海角,那也是没有关系的。——凡事是不能想的太多,想的多是没用的[笑哈哈][酷][姜饼人][心]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 季卡
  • 天语国际国庆送福利: 转发朋友圈(24小时内不删除)并群发好友付3️⃣8️⃣元可得价值3️⃣6️⃣0️⃣元大礼包 配送内容: 1.一片芬丝尼活性肽面膜 2.
  • 佐佐木望这个是真的有点缺德了#神谷浩史[超话]# 人气声优神谷浩史将于12月21日时隔11年发售他的2nd专辑「appside」目前收录曲以及封面设计、艺人写真
  • 只是不用每天做核酸了,也不会一觉醒来不能出楼了…是团聚,但又意味着另一种分离,只是另一个“开端”♾️在这里的好友早早给我打了预防针心里预期也调了又调,不能再低,
  • 不过真的好讨厌马克笔!”“那你画画的时候开心吗?
  • 11.08 圣诞集市下课后又去Bryant Park 瞎转了(其实是我以为明天没有due..结果是我看错了… anyway 来都来了 就好好enjoy 吧)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