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虞城:坚持项目为王 致力产业倍增】5月30日,虞城县高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工地上,高耸的塔吊挥动着长臂、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忙碌有序地作业……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1—4月份,全县新增‘四上’企业及5000万元以上投资法人单位55家,居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居全市第二位;固定投资额同比增长20.2%,居全市第三位。”虞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重点项目办主任任洪艳介绍,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强的项目入驻,推动了虞城县经济大发展。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储备发展后劲

  “虞城县坚持项目为王,推进‘三个一批’,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不断催生调结构突破点、新动能生长点、稳增长关键点。坚持‘优中培新、有中育新、无中生有’,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产业生态上培土奠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先行区’”。虞城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逯德标说。

  着力强化产业集聚。把延链补链作为集群培育的主渠道,立足“三大主导产业”“三大新兴产业”,强化产业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比如,河南啤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砂浆罐占到了河南省总量的85%,是中国砂浆罐的标准制定者,洗车机、啤酒设备等产品在全国已有2600多家加盟店,目前正大力研发10—20公斤的家用啤酒酿造设备。着力加快科技创新。把实施智能化作为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出台攻坚方案,积极引导培育,持续完善智能制造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全县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0个,年底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自主研发覆盖率50%以上,科技创新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量。着力培育企业上市。紧紧抓住商丘市培育企业上市的发展机遇,对12家上市储备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梯度培育计划,支持骨干企业发挥行业优势,上项目、扩规模、提质量,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挂牌上市。

  “我们对未来产业进行全图谱式分析研究,推动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的现有产业‘过门口’‘跨门槛’,推动现有产业未来化。对新科技、新需求、新动力、新空间的未来产业,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力争未来技术产业化。以大气魄、大手笔、大格局筹划未来产业,前瞻30年为虞城产业发展谋篇布局。”虞城县发改委主任胡昌标说。

  大力推进产业倍增,全面增强发展动能

  在虞城高新区,记者看到豆制品产业园、彩印包装园、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食品加工业,做大医药制造业。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虞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招引,被列入省长分包项目,全力打造河南省金牌装备制造园。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3个省重大白名单项目,均已实现开工并部分投产运营。1—4月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综合排名居全市第一位。虞城食品工业园一期项目豆制品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占地500亩,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收入3亿元,形成豆制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会极大推动豫东乃至河南省豆制品产业规模化和绿色化发展。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中的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一期建成运营后,将形成生产及物流分拨自动化、仓储立体化、运营现代化、发展环保化等为一体的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年产值可达30亿元,有望打造全球最大无纺布生产基地。

  “现在仅韵达日均吞吐量就达150万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又给韵达提供了1.3万余平方米的仓储,投产后日均可达200万单。你看,左边还有顺丰,右边是极兔快递。现在很多物流企业想入驻园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总经理李志自豪地说。

  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全面强化发展支撑

  “我们的区中园,均采取由开发运营公司集合构建功能和配套完善的各类硬件设施,如果企业想拎包入驻,开发运营公司也可以代购生产设备。这样做能很大程度地减少重复建设投资,比如科研办公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仓储分拨设施、冷链物流设施等,以实现集中布局企业、集群发展产业、集合构建功能、集约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入驻企业的前期投资成本,真正打造配套完善的投资洼地。”虞城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韩春玲介绍。

  强化基础,以提品质、优环境为重点,把产业集聚区纳入城市建设范围,目前“四横八纵”路网体系、“四纵五横”水系框架基本形成,工业大道水系东延、仓颉大道水系南延、江浙大道水系打通等工程,以及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二污厂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水、电、路、气、网全覆盖。

  优化园区,按照“集约、节约、高效、优化”的思路,科学规划“一区十园”空间布局,建成了商丘保税物流中心、电商物流园、电镀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其中,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加深与国外经贸合作,全面加快综保区申报步伐,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500亿元交易额的内陆最大的进口肉类产品、海鲜产品批发集散地。

  精准招商,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高新区“一区十园”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编制招商图谱,实现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包括五金科创产业园等50亿元以上项目3个、零碳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在谈项目183个。

  大力推进金牌服务,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我县高新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可以说是起步早、效果好,既实现了两剥离一加强,又通过国有公司参股或控股,引入民营公司资本,使高新区各区中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新模式,把区中园建设、融资、招商、运营、服务等全面推向了市场,建设进度和效益明显好于预期。”逯德标说。

  据了解,该县坚持落实“早餐会”制度,坚持每周召开产业集聚区工作例会,解决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实现10天为高新区彩印包装园项目征地450亩、打通道路,创造了虞城速度。做优“最多跑一次”,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发挥助企干部作用,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今年1—4月份,该县先后解决企业土地、证照办理、招才用工等方面的问题199个。提供“保姆式”服务,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策、一时一策”,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高新区293家企业,推行ABC分类管理,A类企业“培优做强”,B类企业“助力攻坚”,C类企业“腾笼换鸟”。今年以来,已盘活土地280亩、闲置厂房2万平方米,引入企业3家,新增财税收入2800万元。

  虞城县坚持打造“河南强县、中原新城”,奋力加快率先崛起,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建设“产业新城、振兴新城、创新新城、活力新城、宜居新城、幸福新城”作为战略任务,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科学统筹、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遵循发展规律、具有虞城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于战超
图为:位于豫健健康产业园的新上项目。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摄

【#陕亮十年#(四)丨求新求变 陕西这样跑好文旅融合“新赛道”】2022年4月26日,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开馆迎客。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天谷七路899号的省图新馆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设计藏书800万册、拥有阅览座位4000个,是“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建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最大,集智慧阅读、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与艺术、非遗、旅游、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的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未来,伴随着图书馆的全面开放和综合服务的持续优化,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必将成为体现陕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十年来,陕西文旅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截至2021年,陕西有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700万余件(组)馆藏文物、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提出了“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派话剧”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守正创新

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进步的火炬,是党和人民的重要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革命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文学、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底蕴深厚的文学陕军、长安画派,厚积薄发的陕西影视,异军突起的陕派话剧等,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化陕西品牌,让陕西具备了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坚实基础和可能性。

作为陕西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文学陕军”在为人民写作、为时代而歌的征程上主动担当,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出警》等,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截至目前,“文学陕军”已斩获国家级重要文学奖项40多个。

在影视作品上,西部影视异军突起,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作品数量和质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首部亮相央视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大秦赋》,到先后斩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陕西影视厚积薄发,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从荧屏、银幕上走进了百姓生活,也走进了群众心间。

同时,“陕派话剧”不断推陈出新,《平凡的世界》《麻醉师》《共产党宣言》《路遥》等优秀戏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13部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6部作品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4人获“文华表演奖”,28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本本文学著作、一部部影视作品、一台台精彩剧目、一件件书画艺术作品,绘就了陕西文艺波澜壮阔、繁花似锦、日新月异的图景,成就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派话剧”等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陕西特色文化品牌,也奏响了陕西文化和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激昂序曲和华彩乐章。

摸清家底

为文物保护建起法治防护墙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也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

在陕西,出土有10万至1.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陕北地区发现的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现、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隋唐之风……近十年来,陕西取得的考古新成就不胜枚举。三秦大地留下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书写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历史。而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保护建起防护墙,让人民群众能感受文物之美、体会文化之韵?这是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1年3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扩大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规范管理体制,用法治的力量促进保护秦始皇陵的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田文平表示,《条例》的修订出台对推动秦始皇陵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具有关键作用。

立法保护秦始皇陵,只是陕西省保护文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无论从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还是从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再到奖励惩罚制度,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体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陕西在摸清守好文物“家底”的同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让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国宝”焕发新光彩,古老的文物古迹与全新的时代命题正在碰撞出夺目的火花。

务实惠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年来,陕西省众多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万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依托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陕西先后举办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全省广场舞展演、“花朵”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全省优秀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示范文化活动,带动全省累计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389场,参与人数超过2578万人次。此外,陕西省还颁布《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举办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惠及群众600余万人次。

为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吸引更多读者朋友“走进”图书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和汉台区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汉图有书任你借,邮政一元替你还”惠民服务。读者可以在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你看书我买单”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书,借阅的图书通过快递便可免费送到读者手中。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归还借阅的图书时,可以选择到汉台邮政分公司邮政网点的便民还书站支付1元的邮寄费用,将所还图书和签条一并封装后交邮政工作人员即可。

小小尝试,解决了借书还书的难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陕西持续加大政策指引和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一批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服务设施的日渐丰富。

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4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了陕西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求新求变

陕西旅游产业破局求变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而旅游则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疑是整个陕西乃至全国最热门的文旅景区之一,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的全国热榜,登上西安景点种草TOP1。在线下,“长安十二时辰”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前来游玩,只为一睹大唐盛世,感受大唐文化魅力。

进入大门的那一刻,宛如穿越至1300年前的唐朝长安城。游客不仅可以与“崔器”“王维”“李白”等演员互动,还可以观赏唐风建筑,品尝长安美食,体验唐风娱乐活动,全方位、全体验、全身心地“回到唐朝”。

“长安十二时辰”街区为什么这么火?作为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将影视IP与文化IP进行了巧妙结合,通过多元业态带给了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从而打造了一个“爆款”文化旅游产品。

疫情当下,除了将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也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之一。由于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国内游客跨省、跨市旅游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露营旅游、近郊度假成为全国旅游的新热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露营相关企业有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这说明“小”露营也能塑造出“大”经济。

实际上,陕西旅游的新增长点不止于此,民俗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或业态逐渐兴起。陕西旅游从原来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对着镜头笑一笑”的初级观光方式,正走向多业态、多内容、多形式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十年发展历程,陕西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绩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陕西文化经历了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发展转变。如今,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陕西”定位,陕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凭借“文化+旅游”的双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的文旅发展道路。

撕去古老、厚重的文化标签,陕西正以一个朝气蓬勃、古今交融的形象,朝着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国家医保局回应背后:医保承担多少核酸检测费用?】26日,针对近日舆论关注较多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因此,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了资金支持。

国家医保局此番表态,明确否定了此前网络流传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医保支付论”。

不过值得追问的是,医保此前承担了哪些部分的核酸检测费用,已经花了多少钱?目前医保压力又有多大?

医保为何不能买单常态化核酸?

对于谁是买单方,其实早有规定。

根据2020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需要问的是,常态化核酸属于“应检尽检”还是“愿检尽检”?

之前,对于“应检尽检”人群定义为包括密接、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愿检尽检”人群即“应检尽检”之外想做核酸检测的市民。

中新经纬注意到,部分省市医疗保障局会为“应检尽检”买单。据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发文表示,如参保人属于“应检尽检”人群,按规定在深圳市内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和财政资金按比例支付,个人无需承担费用,医保个人账户不会被扣费。

但是,常态化核酸所面对的人群显然远多于原定的“应检尽检”人群,但如果将常态化核酸界定为“愿检尽检”也不合适。

从法律层面,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回应中新经纬称,《社会保险法》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第三十条中的第三款还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社会保险法》的上述规定,指出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显然不在其中。实际上,“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属于公共卫生的范围。《社会保险法》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从理论上说,是因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不一样,按《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自职工和用人单位缴费和政府财政补贴,而医疗保险资金则只有职工和用人单位的缴费。相比而言,医疗保险少了政府托底的承诺。在医疗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上,必须要万分小心谨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但这样的‘统筹’‘衔接’应该是有限的,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而不是随意调用。”唐钧说道。

医保承担了多少核酸检测费用?

医保是否承担了部分核酸检测费用?答案是肯定的。

2020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表示,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此后,多地响应国家医保局并跟进。依据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发文,医保对于核酸检测支持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采购渠道;第二,将核酸检测项目纳入医保诊疗项目目录,疫情防控期间诊治需要的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费用按医保规定予以支付。

“诊治需要”如何定义?中新经纬注意到,不同地区对于核酸检测医保报销方式、比例有所不同。

据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其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纳入医保诊疗项目目录,按乙类项目管理,所有参保人员因医疗需要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据浙江省医疗保障局,根据《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自2022年4月4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价格调整为28元/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混合检测价格调整为每样本8元。医保支付范围限发热门诊或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患者,按甲类支付。

从整体来看,医保和财政共同承担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应检尽检”,以及去当地医疗机构住院或发热门诊时的核酸检测费用。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医保花了多少钱?此前,各地曾公布过一些数据。

临沂市医疗保障局此前在工作会议上指出,2021年,通过三轮价格调整,大幅降低核酸检测价格,单人单检、多人混检每人份价格分别降到40元和10元。医保基金支付“应检尽检”核酸检测费用6800余万元。

广东省肇庆市医疗保障局发文表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全年共结算核酸检测对象本地参保人319.43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24亿元,其中医保支付金额9515万元,支付比例达76.9%,参保人异地就医核酸检测医保支付超100万元。

据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截至2021年8月底,上海医保累计支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1500余万次、近12亿元费用。

医保基金面临一定压力

实际上,即使不为常态化核酸检测买单,很多地方的医保基金也早已存在一定压力。

据媒体报道,2021年1-10月,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2141.91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收入14930.6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211.2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9013.13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1795.5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7217.57亿元。

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2021年1-10月的结余为负数(-6.3亿元)。唐钧表示,此前相关研究报告指出,2029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近年来,经过中央到地方各级医保部门的努力,上述情况有所好转。从目前来看,“收不抵支”的再次出现值得警惕。

从医保对于防控疫情的支持来看,结合已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7月19日,中国全国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发生医保结算13.55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8.47亿元,医保支付12.32亿元,支付比例达到67%,剩余部分由财政补助。本着“先救治,后结算”的原则,国家医保局明确了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不占用当年的总额预算指标。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新冠病毒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负担,财政给予补助,居民免费接种,且医保基金主要通过历年结余负担,不影响当期基金的收支。此前,国家医保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接种32亿剂次疫苗,疫苗费用1200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

不过,根据《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现象已有所好转。

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28710.28亿元、24011.09亿元,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6121.54亿元。

但其中也表示,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742.25亿元,同比增长6.9%;支出9148.07亿元,同比增长12.0%,受就医恢复和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支出影响,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增速高于收入同比增速。

常态化核酸降频?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日,已相继有地方宣布调低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

5月26日,此前率先宣布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杭州宣布,调低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将两天一检调整为三天一检。

据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自5月27日零时起,杭州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全市辖区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员每72小时应自觉完成一次核酸采样。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市外非疫情重点地区来杭返杭人员应提供抵杭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月25日,据澎湃新闻报道,继江西新余调整核酸检测频次后,抚州常态化核酸检测也宣告降频。

根据微信公众号“抚州发布”消息称,抚州重点场所从业人员1天1检,高风险暴露工作人员3天1检,除一、二类人员以外的非重点岗位、非特殊行业、非公共场所及非暴露型服务行业的普通人群(含公职人员),以及学生同居住家长等7天1检。

抚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根据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和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对核酸筛查政策进行动态调整。

而在此前,抚州重点场所从业人员实行1天1检,高风险暴露人群实行2天1检,对非重点岗位、非特殊行业、非公共场所及非暴露型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人群(含公职人员),实行3天1检。

除了部分地区检测频次降低,常态化核酸的价格也在进一步下降。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要求检测机构按照多人混检不高于每人份3.5元提供服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VS厂欧米茄新西兰酋长可以说是深海之黑款式中最为一款特别版的一款,腕表在外观上也是独有自己的特点,最大的亮点就是表的整体配色外圈和表盘内影里都是采用红色和蓝色的
  • 更何况你现在身临其境的幻境,体验感还是如此的真实,所有看到,听到,尝到,感触到的都是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饿是真的饿,疼是真的疼,痛是的痛,开心是真的开心,怎么
  • 虽然他也有痛苦,但凭什么因为他的痛苦就要破坏其他人原有的美好呢?所以说,我很喜欢罗丽的点是,她在拼尽一切的去救金王子,当她发现他们找回的过往之心不能拯救金王子时
  • 孵化出来的小龟仔也可以继续养大,甚至还能转卖或者强化,简直就像养了个小宠物一样,太好玩了!据说这个小乌龟还能在桌面上帮你捡宝石呢,真是太神奇了!
  • G2赛前基德和东契奇开玩笑:你知道巴萨主帅下课了吗,我要去[666][666][666]基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你想让东契奇开口说话,那就多谈谈皇马。2、无
  • 关宏宇赶紧找补:别被我碰上我打死你(❗发送未成功)关宏宇无语凝噎:别让我打哭你(❗发送未成功)关宏宇先发半句:等我找到你,成功后再试着发下半句:你就哭吧(❗发送
  • 如果说秦萧关的稳固凭借的是长城构建的立体防御体系,那么汉萧关更倚靠的是山河之险,它“北靠瓦亭长峡,南衔三关要塞,六盘亘西侧,泾水蜿蜒东去”群峰环拱,四达交驰,深
  • 欧米茄新款海马300米从内到外的配置都非常高,但依然保持3万多的公价,可以说是公价3万区间里,配置最高的手表之一了。让我感到非常有意思的是,帝舵间金小盾标注尺寸
  • 水瓶其实是理智而清醒的,所以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优秀的人,而且水瓶最容易爱上有趣的灵魂,他们在爱情方面其实很有期待。水瓶其实是理智而清醒的
  • 对于许多过去从未购买过特定品牌产品的人来说,官网和公众号都属于特意去搜索才能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土味营销则能依靠反差感,更快地吸引到潜在消费者LOEWE最近几个季
  • 最近我工作生活都很顺利,也体会到了被爱是什么滋味,可我还是因为你而不敢再掏出真心给任何人了。如今爱我的人姓咸,xian,我竟然觉得我跟西安(xi an)的缘分又
  • 大概这样的道德观已经吞没了不少女人,使得她们完全忘记,需要自己做一个人生的规划,需要有自己的格局。帮助一个女性,是很难的,她们中途可以因为太多因素而改变她们的梦
  • 意大利人可以调到558频道的Rai Sport HD(HEVC格式播出)检查他们的电视机与DVB-T2标准的兼容性。具体频道尚未最终确定,但可能包括旗舰Rai
  • !!
  • 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因为过于利己,朝臣们只是表面逢迎,到最后李斯被族灭时,甚至没人站出来为其求情
  • 苏轼的哪句词让你感触最深?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 大家好,今天分享的则是万国葡计手表表盘功能介绍,对于万国葡计也是一款很具经典的计时腕表,同时由于经典的运动风格,也是得到了各界表友的中意,然而对于腕表的功能则是
  • 新品*黑椒+姬松茸牛排双人餐(8道)新品*菲力+丹佛牛排双人餐(8道)新品*惠灵顿+鹅肝菲力牛排双人餐(9道)• 使用时间:2024.04.11-2024.05
  • 高仿浪琴表和图片世背景,加 薇 p ey mey (无空格)也凭借着浪琴手表高贵以及优雅的外观,给这些爱表人士增添了不少的魅力,也可以给自己的档次品味提高不少。
  • 《屈秋茹元佳哲》屈秋茹元佳哲(无弹窗)小说最新全文完结阅读笔趣阁[浪][浪][浪][小凤凰][小凤凰][小凤凰] ✅✅书名:《屈秋茹元佳哲》屈秋茹元佳哲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