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四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白居易在这首诗首联连用两个疑问,引发对人生、世事的思考,引出下面的观点。谁家的官邸刚刚建成?谁家的府邸衰败不堪?谁因为显贵而笙歌燕舞、彻夜不眠?谁因为败落而失声痛哭?昨天的府邸还门庭若市,今日却门可罗雀。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颔联两句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荣华富贵在不停变化,告诫人们要看开眼前的一切。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非永恒的存在。读到此处,我又不禁想起曹雪芹的话: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定波。”北邙的墓地从来没有空闲过,东海的波浪可曾有平静的时候?颈联两句有一种超越时空,置身宇宙的超然之感,读来让人震撼。

而尾联两句说明了诗人终生平等的观点:莫笑贱贫夸富贵。位高权重又如何?谁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不管现在的你是风光,还是凄凉,百年后终将成为枯骨,归于黄土,被荒草湮没。

白居易 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首联两句引用典故,开篇点题,用对比的写法说出正确的观点。再细微的事物也无惧于泰山之强大,这里可以引申为不能以大欺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应该有自信。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优点。颜子无心羡老彭,则形象地写出每个人都应做最好的自己,无需羡慕别人。老聃和彭祖有他们的优势,而颜渊有自己的与众不同。

颔联两句也是用对比的写法,辩证地写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谁又能改变呢?松树千年之后也会变成一堆枯木,槿花开放一天也曾光芒璀璨。白居易思想的深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这里要表达的想法,应该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深度。或者说,他想说,不要因为生命短暂就自暴自弃,刹那繁华终究是生命的绽放。正如昙花,哪怕瞬间绽放,哪怕夜深人静无人观赏也无怨无悔。

颈联两句是对生死观点的客观阐述,生死谁都无法避免,那就顺其自然。不要因为眷恋人世间的一切畏惧死亡,也不要因为悲观产生厌世的想法。

尾联两句超脱生死,物我两忘,诗人把自己置身于自然之中。所谓生死,不过是人的幻觉,幻觉中产生的喜怒哀乐,又何必太过计较呢?

萨特《禁闭》的剧中人物加尔森有句名言:“用不着铁铐架,地狱就是他人。”这曾经是人们在批评萨特哲学思想时常常引用的一句话。不过,对萨特有关他人的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并不都是批评性的。

洛朗•加涅宾在他的小册子《认识萨特》中就指出:埃·慕尼埃在1947年发表了著名的《存在主义导论》,第四章“他人的主题”是全部奉献给萨特的。尽管慕尼埃似乎并没有懂得“他人”在萨特思想中的本体论地位和作用,但他毕竟还是注意到萨特赋予“与他人的交流”以一个特殊的地位。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在萨特看来,“与他人的交流”不是对象性的知识论所能够胜任的,它是本体论的。人或他人首先不是通过概念或某种知识的理论以抽象的方式被把握的,人在根本上是通过主体“他人”,在与主体“他人”不期而至的相遇中自我揭示和自我把握的。在这种本体论视域中,我们才能更加恰如其分地理解和评价萨特有关他人的哲学思想。

一、萨特坚持从“我思”出发来说明他人的存在

“我思”是笛卡尔以来西方哲学不可回避的传统。萨特肯定了笛卡尔试图由“我思”的功能形态过渡到本体论存在的努力,但是,他同时指出,由于笛卡尔没有凭借恰当的导引线索,最终陷入了实体论的错误。胡塞尔为了克服笛卡尔“我思”的实体论错误,而谨慎地将对意识的说明停留在对我思的功能描述的范围内,因而胡塞尔最终关闭于我思之中,无法超越唯心论;海德格尔为了避免孤立、封闭的现象描述,他要不经过我思而直接进行对存在的分析,但是由于海德格尔一开始就剥夺了“此在”的意识维度,他就不能重新获得“我思”,因而“此在”最终只能堕入物化的浑浑噩噩的自在之中。在萨特看来,笛卡尔以来的哲学研究成果综合地表明,必须从内在的“我思”出发,另外“我思”必须具有真实的超越性,即面对存在。萨特的“反思前的我思”既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单纯内在的我思将不可避免的陷入“唯心论”,而单纯超越的我思终将堕入自在。(1)



首先,萨特通过“意识”证明“超越意识的存在”的存在(本体论证明)。萨特对胡塞尔关于意识的定义作了自己的阐释。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这种定义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意识是对象存在的构成性要素。但是这种解释在萨特看来是互相矛盾的,因为要意识到某物,就要面对不是意识的存在;第二种,意识在其内在的性质中,是对超越的存在的关系,这意味着超越性是意识的构成结构,即意识天生是由不是它自己的存在支撑的。意识的超越性,就是对“不是意识的存在”的证明。

其次,萨特通过对传统“自我”观念(Self)的改造,揭示意识自身的直接结构。笛卡尔以来“自我”即是主体或实体。萨特认为“自我”不是主体。作为“反思前的我思”,意识没有设置对象,它在内在性之中,但“反思前的我思”并不是对自我无意识的意识,它直接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是意识的直接结构的显现。“自我”并非是真实的主体,也不是自在存在的同一。因而意识的直接结构决不是意识与自我的同一,而是意味着最初的超越,即逃离自我,与自我拉开距离。萨特说:在自我将自身设定为统一的同时,它“代表着内在的主体对其自身的一种理想距离,一种不是其自身的重合而是逃离同一性的方式”。(2)意识是由存在支撑的逃离自我。

总之,萨特的本体论从意识出发,一方面坚持意识不是存在, 但它要求存在,否则意识将落入无意识的自在或者因失去支撑而分崩离析;另一方面坚持意识必须给出存在的证明,否则存在将成为不可把握的秘密或虚无缥缈的幻觉。萨特本体论从“我思”出发对“他人”以及我与他人关系的说明,同样坚持了这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方面我不是他人,但要求他人的存在,否则,我将无法实现并超越与我自己的关系;另一方面,我的存在中有着对主体他人的直观。“我应该在我的存在中确定自己;并且从我的存在出发提出他人的问题。总之,唯一可靠的出发点是我思的内在性。由此应该认识到:每个人在从他自己的内在性出发时,都应该能发现别人的存在是一个制约着这个内在性的存在本身的超越性。”(3)

二、作为主体的他人

(1)“我思”揭示的不是作为对象的他人,而是作为主体的他人

我思作为内在的否定,首先揭示的是:我不是他人。在萨特看来,我能否认我是他人,只是因为他人本身是主体。我之所以直接否定他人是纯粹的对象,不是因为否定的是他人,而正是因为我否定的是原则上与主观性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的一个对象;我始终对我与他人的完全同化不加防备,在真正他人的领域没有保持我的防卫,而我依然是主观性,他人的领域也是我的领域。(4)

(2)萨特将“注视”或“被注视”(Look)看作“我思”对主体他人的直观。在注视中,“主体他人”的在场的超越的。萨特认为,虽然指向我们的一切注视都在我们的知觉领域中与一个可感形式的显现的联系中表露出来,但是“被他人注视”与任何被规定的形式无关,即“被他人注视”与“在世的他人的对象性”无

(2)萨特将“注视”或“被注视”(Look)看作“我思”对主体他人的直观。在注视中,“主体他人”的在场的超越的。萨特认为,虽然指向我们的一切注视都在我们的知觉领域中与一个可感形式的显现的联系中表露出来,但是“被他人注视”与任何被规定的形式无关,即“被他人注视”与“在世的他人的对象性”无关。在世的对象只能是或然的。“被他人注视”这种确实性只是我发现主体-他人面对世界超越在场的条件,也就是我的对象-存在的实在条件。

所以,我对主体-他人的确信不能转到引起这种确信的对象-他人上;同样,主体-他人显现的自明性不能被贬低成或然性的对象-他人的一部分。所以,被注视不可能依赖于表露了注视的对象,注视毋宁是在表露了它的对象的毁灭的基础上而显现的。“确实的东西是我被注视,而或然的东西仅仅是注视相关于世界中这样那样的在场。……决不是眼睛注视我们:而是作为主体的他人在注视我们。”(5)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萨特区分了主体-他人和对象-他人。能够摧毁的是他人的对象性,即他人与我的世界中的一个作为对象的存在的偶然联系。但是主体-他人是不可摧毁的,所以在“被注视”中直观到的主体-他人的在场是超越的,即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而言,他的实在都是以这种主体他人的超越在场为条件的,我确信主体他人的在场是不依赖他人的经验在场的,相反,正是这种确信使这些经验成为可能。对象他人是以主体他人的超越在场为条件的。

三、他人与我的最初关系是存在与存在的直接关系

(一)他人与我的对象性关系的困境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阐述了知识论水平上的对象他人和对象我:通过反思意识,通过外在观察,“我和他人”被思考和评判,被安上一个标签。通过知识论,我和他人被还原到事物的历史状况中:我和他人十分准确地变成了思想的对象。在这个层次上,没有防卫的存在被变成了奴隶。“我观察他人,是把他当作一种由相互远离的各种经验联结而成的体系。在这体系中我也作为各种对象的一个对象出现。”(6)这就是知识论水平上的对象我和对象他人。但是对象我与对象他人这种互不相干的关系并不是我与他人的基本(最初)关系,而且这种对象我与对象他人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困境。

萨特许多文学作品都描述了这种对象我与对象他人关系的困境:无法走出孤独封闭的自我中心。比如《恶心》中的洛根丁十分清楚地宣称:“我独自一个生活着,我不同任何人交谈,永不同人交谈;我不接受任何东西,也不给予任何东西。”(7)洛根丁当然有那种结识某人并与之交谈的渴望,但当自修生陪伴着他的时候,这仍然仅仅是经历一种俩人的自我中心。“只在表面上,我们从未不是俩人。” (8)这样的经历正是我与他人对象性关系的困境。在萨特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禁闭》是我与他人对象性关系之困境的典范证明。人们甚至因此而将萨特禁锢于这样一个公式中,即《禁闭》中加尔森说出的那句可悲的名言:“用不着铁铐架,地狱就是他人。”《禁闭》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被毫无道理、无目的地关在唯一的一间房里,这房间象征着永恒的地狱。

伊奈司、埃司泰勒和加尔森便相继成为杀害其他俩人之一的刽子手;他们之间任何真正的互助和交流都永远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与对象-他人关系的困境,但是,我们并不能从这个剧中得出本体论上的悲观结论。虽然在萨特看来,我与对象-他人的关系在自为的生存中是真实的。但是除非是一个死人,否则自为就永远有超越这个关系的可能。所以被禁闭在这种关系中的人都是些活死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代表自为与他人的原始的基本的关系,而是后来的事情。我与对象-他人的关系只是“我”与他人的一种蜕化了的相遇,它是那些畏首畏尾的、半死半活的人的极其平常的存在方式。萨特不想说活人之间的基本关系被毒化是不可改变的命运,而是想说墨守陈规的人是自身存在的牺牲品。这样的人同一切质疑相对立,他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自由、同时也否定他人自由的人,是一个正在死去的人,同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交流的。所以,1965年,萨特告诫般地指出:

“我想说,如果同他人的关系搞糟了,被毒化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说到底,他人对我们了解自身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东西。”(9)

(二)我与他人的最初关系是直接的,即主体-他人的超越在场

“被注视”中对主体他人的直观,表明我与他人的最初关系是不需要中介的,而在知识论水平上,对象我与对象他人是相互不相干的,二者的关系必须以知识为中介。胡塞尔、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试图用“知识”为中介来沟通我与他人。萨特指出,尽管他们三人似乎都已经明白,一旦“我”和“他人”被看作两个孤立的实体,唯我论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两个实体之间的任何统一事实上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都试图在意识的最深处把握我与“他人”的基本的超越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在放弃用外在的否定的推测来把握我和他人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这种做法的实质性结果,那就是断定我与他者的关系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10)

萨特认为,试图用知识来建立我与他人的根本关系是徒劳的。因为我与他人的关系首先是存在与存在的关系。我的超越意识在其存在本身中,是被别的意识的超越存在影响的。他说:“如果这种对象性的关系是他人与我本身的基本关系,他的实在就仍纯粹是臆测”(11)。因为对象性关系在反思的知觉范围内显现,这表明把他人理解为对象并没有超出或然性的限度。如果他人的对象性不是幻影,那么它就不能归结为一种原始的、我触及不到的孤独,而应归结为一种不同于认识的基本关系,这种基本关系就是我的意识与他人的意识的最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人作为主体直接的超越在场。

“我厌憎无法永恒的东西,起码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它应当从一而终,应当永远逃不开我的眼。所以我不想被喜欢,喜欢是注定破碎的幻觉。”

“从喜欢到不喜欢也是从一而终,事物的完整不以你的完整为完整。

你要学会接受客观的起止,而非强加给它们人力的阻续。

我现在喜欢你,我们一起等待未知就好,不必赋予任何爱意以幻灭的宿命,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情,永远不会幻灭,

你说的,如果是好结局,那它就是伏笔。
如果是坏结局,那它也是沉没在海底的真实存在过的宝藏。

如果你连此刻真实的发生也抗拒,那连虚无都会变得虚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独处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安静,自在,舒心,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独处是一种自由的境界,安静,自在,舒心,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
  • 这里除了日常“一盅两件”的茶点,地道的粤菜也广受大家追捧广州酒家 广州酒家有个美誉——“食在广州第一家”同时也是广州人心目中的一个标志。顺记冰室 无论对于老广还
  • 或许以后,也会在一次的离开现时的旅途,走向新生……也许,这就是人生……[太阳][太阳]晨跑中的粉红色在运动的道路上,她与“嘟嘟”小白犬一起奔跑。要知道,快乐是可
  • 这些树种,微小而平凡,却怀揣着无尽的梦想与期待,它们是大自然的信使,携带着生命的密码,悄然地落入家乡这充满希望的土壤,凝聚出遍野的、洁白的樱花。这一变化将这些女
  • 但目前,女主还在岳衫警戒下不信真情,还在听到徐斯对李小姐说“没有不散伙的合伙人”时竖起了耳朵不信真心,在她事业不再窘迫的时间里,也许徐斯这一冷血投资人的热血会为
  • 而是如果父母宫有太阳、天梁、天机、太阴、武曲这种偏主人的星星,代表相应大限流年家里人要有事情(ps:我愈发的认为,禄也可以拉扯忌,如果生年忌对宫离心禄,那但从健
  • 一、选地与整地1. 选地:红薯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佳。桥头地瓜钱大妈店里的桥头地瓜来自于享有“中国优质地瓜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 喜欢你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看见你眉眼弯弯,光芒万丈 就仿佛拥有
  • 张若昀《庆余年2》张国立《老家伙》各看3集,一个弃剧一个看上瘾王刚饰演的孙前程同样如此,甚至要比张铁林还浮夸,打眼一看都不像是正常人,那嘴碎的,实在是招人烦。原
  • "当时,我还疑惑,怎么那么多人爱用杏仁葯考啊,到底有什么好啊,而且马上考试了。后来我入手了杏仁葯考课,跟着老师的思路学,才感觉到葯二挺简单的!
  • 真的不枉我打小就喜欢他呜呜呜ep.9没有图,但是要说!ep.3新年第一嘲,当个笑话看了ep.4俺的两个cp真的好甜好甜好甜,老兄你们冷静点我个dnfer兼并sk
  • 禅宗经常提到一句话,要我们“离四句,绝百非”说只有这样才能远离我、法二执,彻证真如实体。  你抬手揉按他的眉心,“不是我怎么了,是你做噩梦了。
  • 隔空投送520暖“芯”告白亲爱的~爱自己本身也是种浪漫 被爱不一定要第二者,也可以是本我每个女孩都是独一无二 美好的存在#苏菲娜小粉瓶妆前乳*# 帮助长时间持
  •          他说市检察院有类似小车,但作案时间不对,该司机那天他岳母过生日,在家玩牌一直未出去,但万一找不到肇事司机,还是会去向他们煎一点油。      
  • 买了一把谭木匠的头梳| ᴥ•́ )✧种草很久了 在专柜看到了 拿下[比耶]一眼看中了莲语 简直就是梦中情梳后来我才知道这款是销冠当时就想好了要买有手柄的头梳这款
  • 整个社区的打造上,容积率仅为约3.0,全部打造为13-14层的小高层,是主城区难得的低密社区。️️在家门口22万㎡城市商业综合体侨鑫ing未来印(在建中)、天健
  • 我的父母、哥哥、未婚夫,甚至父母,都站在了她那边,而我从夏家骄傲的小公主,沦落成了万人嫌,我所有的挣扎都是为了多得到一点爱,可是徒劳无功,在我决定放弃一切的时候
  • 明天就是520 我一直不反感这种节日也好数字也罢 尽管还没有过男女之情 但是我觉得人和人之间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都值得被歌颂P1和2是前天和朋友在西湖拍的 景美是
  • #天气话你知##广州龙舟水沝淼㵘在路上# [黄埔天气预报]昨晚20时至今我区阴天,有阵雨,20.6-24.7℃。黄埔区气象台19日17时发布【阿雨又来】#广州
  • ”[允悲][允悲][笑cry][汗] ​​​#seventeen中转站[超话]# 【挂人】注意‼️我真的无语死了,发错卡还赖账,一直给我卖惨,我的钱也是大风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