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
琅琊榜剧本:原剧本中的靖王和梅长苏相认片段!!

纪王放下茶盅,“刚才看太子骑射,连中红心,莫说在诸皇子中,就是满朝上下,箭法能有这般火候的,可也不多!”

靖王:“景琰本是武人,王叔过奖了。”

纪王笑着又转向蒙挚道:“大统领,你是我们大梁第一高手,你说说看,咱们太子殿下的武艺,可排得上琅琊榜不?”

蒙挚被他问的一愣,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靖王道:“王叔不要为难蒙卿了。我是军战之将,与江湖高手不是一路的,若连我都排得上琅琊榜,岂不是江湖无人?”

蒙挚忙道:“殿下过谦了,排不排榜的当然是人家琅琊阁主说了算,不过以殿下的武艺,无论什么时候出去行走江湖,那都是绰绰有余的。”

靖王目光稍稍悠远,感叹道:“不瞒你们说,我少年时也常常想象自己是个江湖客,与好友结伴同行,游历于山水之间,观天下奇景,除人间不平,自由自在,舒心快活。”

言侯放下茶杯,接言道:“何止是殿下,但凡男孩子,就算是生于高门深宫之中,只要听过一些江湖传奇的,有谁没做过几分侠客之梦,想着仗剑三千里,快意了恩仇呢。”

纪王干脆地道:“我就没有,走江湖那是要吃苦的,我自知受不住,就不做那个梦,现在也很逍遥自在,多少人羡慕我呢。”

蒙挚哈哈一笑,“王爷的率性,旁人怕是学不来。不过言侯爷说的也是实情,别的不提,单说豫津,明明一个贵家公子哥儿,不就总喜欢往外面跑吗?我常常听他说,最喜欢游历在外时那种随心顺意,毫无羁绊。”

言侯摇头,道:“快别提他了,他那算什么走江湖,玩儿罢了。顶着侯门公子的名头,外面惹了事人家也让着,真正的江湖水,他可是半点也没沾着。”

纪王仰着脑袋,回想了一下,道:“这倒是,比起你们几个当年在外面的折腾,豫津那是在玩没错。”

靖王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原来言侯当年……居然是走过江湖的?我倒从来没听说过。”

言侯摆着手,“呵呵,我们那时年少轻狂,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靖王神色微动,“你们?还有谁?”

言侯的目光稍稍沉郁,殿中一时静寂下来。

纪王叹息一声,“还请殿下见谅,有些名字……只怕言侯爷不太好提。”

靖王咬了咬牙,神色转冷,“有什么不能提的?言侯的旧时好友,我也不是认不得。你是文士,老太师当年放心让你出门,想必……是与林帅同行的吧?”

纪王劝道:“殿下……陛下一直忌讳这个,为了您好,还是不谈了吧。”

靖王看向言侯。

言侯花白的长眉一挑,道:“陛下忌讳,咱们不用忌讳。若是殿下想谈,我便陪着聊两句。当年我们一行五人,化名在外,那是实实在在地走了一趟江湖,见了一些世面。外面的世俗人情,民生风土,闭坐家中只听人说,恐怕难以体会真切。我自己有此感悟,所以豫津朝外面跑,我是从来不拦着的。”

靖王:“你们一行五人?”

言侯眸色稍稍迷离,“是啊,都是十七八岁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携手同游,饱览江山,以为可以情谊长久……”

靖王:“难道不是?”

言侯停顿了一下,慢慢道:“这五人中,殿下认识的除了我与林燮之外,还有谢玉……”

靖王微怔,“谢玉?……是啊,他也曾是赤焰旧部……也曾被林帅视为兄弟……另有两人是谁?”

言侯:“他们两人在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时,双双战死在禁宫门前,所以殿下从未见过。”

纪王叹道:“也是英豪一世的人啊……”

言侯感慨:“想当年我们微服离京,仗剑江湖时,一个个都是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可到如今却死的死散的散,有人英年早逝,有人负了本心,更有人到死,身上还背着……”

纪王低低地喝了一声,“言侯!”

东宫,长信殿

靖王的脸色清冷。

言侯低着头,抿了抿嘴角

蒙挚劝道:“世事如此,江湖也有江湖的恩怨与无奈,未必全是逍遥自在。殿下面前,言侯还是不要再说这些了……”

言侯看了靖王一眼,道:“大统领说得是,我是老了,没了当初的少年锐气,心绪总以哀叹为多,请殿下切莫放在心上。”

靖王的视线转向一边的墙上,当初挂在靖王府书房的林殊铁弓移挂至此,他定定地看了一会儿,转过头来,又问道:“你们当初……想必走过很多地方?”

言侯:“名山大川将及踏遍,还一起去琅琊山上看过放榜。老臣直到现在,只要回想起那段时日,依然觉得感触良多。”

纪王笑着插言道:“跑那么多地方,想必也遇到些英雄佳人吧?”

言侯:“江湖藏龙卧虎,奇人异士甚多。那一圈绕下来,倾心以待的好朋友确实交了几个……”

纪王:“那佳人呢?”

言侯苦笑,“江湖上佳人多半有刺,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纪王放声大笑,“不像不像,这一点你跟豫津不像,小津一定是先交佳人再交朋友的。”

蒙挚也笑道:“我倒觉得是言侯爷没说实话,看豫津现在就知道,您当年一定也是诗酒风流,爱美人,好音律。”

靖王的神色稍转轻松,问道:“别人倒也罢了,林帅的功夫我心里有数,绝非等闲人可比。你们这般闯荡,可有在次年的琅琊榜上闯出个名头来?”

言侯摇头笑道:“惭愧惭愧,我们是去长见识的,哪敢争强好胜?事情嘛倒也经了一些,风头却是少出为妙。再说了,毕竟不是真的江湖人,便传出些什么名声,那也不是本名。”

纪王晃了晃头道:“说实话,我那时年纪小,只知道你们在外头热闹了大半年,可后来几乎没听你们提起过那时候的事儿,还以为没什么有趣的呢。”

言侯:“我们回京后,立即卷入朝局,事情一桩接着一桩,不知不觉间,江湖已是久远淡漠。说到底,那毕竟不是属于我们的地方,终究只是做个过客罢了。”

靖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言侯刚才说……你们在外,用的都是化名?”

东宫,长信殿

纪王好奇地问道:“对啊,殿下这一问,我也好奇起来。你们都用的什么化名?说出来看我们听过没有?”

言侯笑道:“姑且不说江湖悠远,单算时日,那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你哪里会听说过?”

纪王:“那些化名,都是你们自己取的么?”

言侯:“当然是自己乱取的。家母姓姚,我便易名姚一言,江湖寂寂,无人知晓啊。”

纪王笑道:“你姓言,就取名一言,这也太随便了吧。”

言侯:“反正只是化名,有什么要紧的,还有人指着一棵树就当了名字呢。”

靖王正把茶杯放在桌上,闻言手一颤,发出砰的一声,茶水溅出。

三人转向他,神情都有些讶异。

靖王面色僵硬,怔怔地看向言侯。

言侯站起身,道:“殿下觉得有什么不对吗?”

靖王放开茶杯,手指紧握成拳,嗓音干哑地问道,“你刚才说……谁指着一棵树当了名字?”

言侯神情不解,犹豫了一下,转头飞快地看了身边两人一眼。

纪王和蒙挚都是神色茫然。

靖王追问:“言侯,是谁……指着一棵树当了名字?“

言侯迟疑道:“是林……林燮……”

靖王:“林帅,指了何树为名?”

言侯:“当时他……背靠青石,面前有一株楠树,所以……”

靖王全身一震。言侯停住语音,纪王与蒙挚也疑惑地对视一眼,关切地看向靖王。

靖王面色苍白,手握住座椅的扶手,嘴唇颤抖,喃喃地念着:“石楠……”(画面闪回:

静妃低声道:“他叫梅石楠……”

梅长苏低着头,“家父……梅石楠……”)

靖王闭上眼睛,猛地站起来,但身体一晃,又坐了下去。

三人大惊,蒙挚抢上前一步,问道:“殿下怎么了?”

靖王如同没有听见般,咬着牙,呼吸沉重,再次站起身,向外冲去。

蒙挚快速跟在他的身后,纪王和言侯不知所措地留在原地。

靖王铁青着脸冲出殿外。

闪回(梅长苏仰着头,道:“我想选你,靖王殿下……”)

靖王奔出一道宫门。

闪回(梅长苏微笑着拉住庭生的手,“庭生,我会救你出去……”)

靖王奔入马厩,牵过一匹坐骑,翻身上马。蒙挚随后也拉过一匹马跳上去,追在后面。

闪回(密室中,梅长苏与靖王认真地交谈讨论。)

靖王纵马奔向宫门,眸色发红。

闪回(漫天的风雪,梅长苏怒喝道:“萧景琰,你给我站住!”)

靖王奔出东宫,蒙挚招呼着东宫护卫跟随。

闪回:(梅长苏手法熟练地拔出靖王的腰刀,点在地面上,划动。)

靖王纵马奔在金陵街道上,蒙挚护卫在旁,行人避开。

闪回(静妃收针,梅长苏在枕上喘息,虚弱地道:“景琰,别怕……”)

靖王的眸中漾起泪意,牙关咬紧。

前方,苏宅的大门已在望。

闪回(梅长苏轻声道:“殿下的心情,其实我明白。十三年前,他们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他们身边……这份懊恼,这份痛楚,一直到今天也不能减轻分毫,是不是?”)

靖王眼睛一闭,猛然一拉马缰,坐骑长嘶,前蹄扬空,将背上的身体重重摔下。

蒙挚大惊失色,跳下马,奔了过来。

靖王半跪于地,一只手撑在地面上,抬头,看向前方。

苏宅的大门关闭着。

蒙挚扶住靖王的手臂,上下检视,“殿下,您没事吧?”

东宫护卫已赶上,蒙挚以手势指挥众护卫退后,遥遥地在周边呈圆形戒护。

靖王呆呆地坐在地上,慢慢将视线转到蒙挚脸上,低声问道:“你一直都知道,是不是?”

蒙挚低下头,躲开他的视线。

靖王紧紧抓住了他的手腕,用力拉到面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认出来的吗?”

蒙挚迟疑地摇了摇头,“是……是他联络我的……”

靖王的眼睛发红,喃喃道:“为什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为什么劫后余生……却不肯先联络我?”

蒙挚劝道:“殿下,小殊对你的期望与别人不同,您应该明白他的心思才对。”

靖王怔怔地点头,“是,我明白……可他毕竟是……毕竟是小殊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到底经受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变得连我也没能……”他的神色转为痛苦,“我曾经以为,就算是把他整个人全部打碎了重新拼起来,林殊……也依然会是我认识的那个林殊……”

蒙挚表情难过,眸中含泪。

靖王紧紧盯着他,“你一定知道原因……你告诉我!”

蒙挚艰难地摇头,“殿下,我答应过他……”

靖王放开他,站起身,看着远处的苏宅。

为什么修学佛法,首先要具足恭敬心?

佛法在恭敬中求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首先应当具足恭敬心,对佛菩萨要有恭敬心,对众生也要存有恭敬心,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有恭敬心。为什么?

一个能成就愿心,成就事业的人,最基本的素养就是恭敬,而恭敬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对自己的虔敬----一个人不管书读得多少,但要有成就,一定是对自己有相当的虔敬。

印光大师说︰

「佛法在恭敬中求」

儒家也说︰

「不诚无物」

尤其是从事宗教生活奉献身心的人,发愿立志要往生,就必须在自己的身、口、意上面去培养这份的情操,以恭恭敬敬的心来处理完成每一件事情,大家福报大,有这么多同修陪着我们在这里用功,共同策励,迈向自己生命的更高层次。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很重要,我们要告诉自己:我生命的每一个自觉,都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个世界若是少了我,会是什么样子?

佛法的弘扬若是少了我又是什么样子?而此刻,我的心愿与佛菩萨不相应,佛法的弘扬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多少的关系,因为我的妄动、无知、漠视、盲从而形成一股业识轮回的烦恼网,因为觉得自己很重要,才会生出对自己有所要求,这就是「生命的权力,永远不可出让」。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如果不是一份对自己的交待,对佛菩萨的信仰,以及对我们的父母亲,对所有的人有那么一份报恩心,我相信,有很多在家人都会说︰大可不必吃素,大可不必出家,大可不必这么劳累。所以,今天我要讲的是,大家先把身心收摄,由自己最深的内在世界建设起,从基本的自我充实开始,以恭敬虔诚心来面对当下的我自己。

关于净土法门,除了弥陀法门以外,还有佛国的净土、人间的净土、天界的净土,也有唯心的净土等多种,我们要修净土法门,要把境界放在什么地方?人间?天上?佛国?一心?我们今天谈弥陀净土法门,这种法门有一特殊点,就是确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确信以后,就要谈到受持的问题,这个法门我们怎样去受持?

直接用体验去念佛,是莲池大师禅净双修的念佛方法。最近看蕅益大师的著述,发现蕅益大师的净土法门也是禅净双修,他的方法有事持、理持,像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这是事持,其他诸如忏悔业障、礼佛发愿、布施、持戒等,这些都是事持,而事持所凭借的理体又是什么?因此,我们更要体悟理持,澈信理持,就是说澈信我们当下的一心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我们都具足佛的心性。

在楞严经所说的一切究竟坚固的定体,众生本具的真心,我们法尔具足,此心是灵灵不昧,周行圆明,觉妙明净的,而且是不动不灭,因为不动不灭,所以我们才能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在西方极乐世界亲近供养佛陀如来,花开见佛以后还要回入娑婆度有情,这是不灭。我们的真心本性永远是不坏不灭的,既是不坏不灭,又是灵明不昧,现在的我又为什么一无所知?这是被我们现在的妄心妄境所蒙敝,因此在虚幻的妄心妄境上,认为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可以胡来胡为,当知我们的所做所为都是自己要负责任的。

这是说明我们的真心它是空性,但它说不是空空洞洞的空。如果是空空洞洞的空,那是顽空,顽空本身就是没有因果,你杀我,我杀你,没有因果。佛经说,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所成,但是你杀我,你可要欠我一条命;我杀你,我也要偿这条命,这要认识清楚,所以真心的空性并不是空空洞洞的空,因果是昭昭朗朗,丝毫不爽的。心还有一个特性----它不是色法。色法之一是物质的,另一色法是虚空,如果是空间的空,就是楞严经所举的例子,方空即非圆空,方空既已一定,就有长短、大小、形状的差殊。

有形相,就是物质的,是属于色法的,既是色法,本身就有碍,而我们的真心无碍,只有我们自己的妄念会扰乱蒙混了真心,以致看不清楚它的实相。

我们的妄念是什么?就是当下的心念所呈现的,如狂象、野牛、猿猴般东奔西窜,掌握不住,一个接着一个念头,源源不断,排山倒海般的汹涌而至,说是在念佛,其实是在打妄想。我们平素妄念太多却不自觉,现在开始修行,就要学着把自己的妄念平息下来,只要这些妄念歇息下来,自然而然就会有无限的受用。平息妄念的最初下手方便可以用五停心观中的数息观,或持佛名号,或修十六观行。持佛名号可以出声念、默念、金刚念,也可以绕佛、拜佛;修十六观行,则可观落日、观水、观佛像等,若要修持如法,必须详看观无量寿佛经。这些都是借重一个事来使我们奔驰的妄想停息,让真心实相明明朗朗地显露出来,这是理持,就是它所根据的理。

因此,就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来说,它所根据的理是什么?----一心。不管能持、所持都是当下一心。阿弥陀佛因地发愿要成就众生,接引念佛的人,我现前也发愿要往生净土,祈求弥陀慈悲不舍,这些都在我当下一心完成,只要每一念都能念得能所相应,自然与净土的距离就越近。因此,持佛名号要注意自己的心要与正念相应,每一念的相应就能将自己唤醒过来,也是妄念的降伏。

蕅益大师有句话说「西方即是唯心土」,西方是我们唯心所愿现的国土。为何是唯心显现?从事相上说,六道轮回那一道不是我们自己的心所显现的呢?下次要轮回到那一道,怎么不是自己所选择的呢?现在我们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陀国土,这怎不是我自己发愿要去的呢?也唯有我才能完成的。对于世间一个理想的完成----例如联考,我们尚且要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奋斗努力,更何况现在是要到佛的国土去修学,当然更要奋斗努力才能与弥陀悲愿相应。

因此,我们应该是废寝忘食,不容稍懈的。而这一份推动自己,触发我们宗教情绪,或触发我出离解脱的力量,从那里出现?还是唯心所现的。所以,我们要尊重自己,虔敬我们这份灵灵不昧的真心,不要不断地奔逸自己的念头,一切得意、沮丧、愤恼、瞋恙、骄慢、爱乐等七情五欲,都是在人、事、物等境界上打转。无限制的放逸散乱,看不清自他生命的真象,到时候正如古德所说的「腊月三十到来」可就手忙脚乱了。

平常大家忙于做执事、工作,忙于研究讨论、写报告、作功课,更忙于吃饭睡觉,才特地安排较长的时间,让大家面对佛菩萨,面对自己,真诚地用点功夫。现在坐在这里,真的是五缘具足了;粗蔬饭菜和衣着都不虞匮乏。坛城是伽蓝的念佛堂,既无纳骨牌位、婚丧喜庆等经忏佛事,治生缘务,也无亲朋好友相互追寻的往还酬酢。

更无妨废修道的外缘,寺庙既不是观光胜地,环境清幽,远离一切的愤闹吵杂,堂外有发心护持供养一切的同修;堂内有不扰乱、同心协力、专心一志用功的同行,只是善知善识的救授者不理想。因此,我们要生重惭愧,惭愧自己生当末法。生既不逢佛陀住世,我们当放下纷飞的妄想心,前念已逝,未来尚未到达,此刻不住;我们当珍惜这一念心,这一份福报,若不善于珍惜是稍纵即逝的,而且业障会越来越深。大家把身心提起来,腿子痛一痛也值得,把佛号贴贴切切、诚诚恳恳的持着,不管能念,所念都是和我的心相应,每一念都是从心里念出来的。

不可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恳恳切切,心要清清楚楚的念。一个人要有成就,首先要做好虔敬的修养别别人不要紧,但是自己要紧----忠于自己,敬重自己的生命。我们还是念佛吧!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半,这一次不把握,挨到下一次,下一次再挨到下一次,我们有多少时间、多少生命在这里等待,到头来一直在追悔中,一生复一生何时了啊 ?

下品下生深义——净土宗之精华

慧净法师 六字名号搬运工 2016-11-19

         
下品下生显示净土宗之精华。

《观经》在说三种法门:定善,散善,念佛。

故善导大师《观经疏》“要弘二门判”说:“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下辈三品曾无一善,乃是恶机,非定善之机,亦非散善之机,既不属定善摄,亦不属散善摄。是三福无份,无善可回向,唯依靠念佛而得往生弥陀净土。

若论下品下生之机,有三缺一得。

一、缺时:时已不及。二、缺法:定散二善修不起。三、缺力:即使能修定散二善,亦不能灭其重罪。一得:唯有念佛,来得及,修得来,功德能够消灭生死重罪,更能往生弥陀净土。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故知念佛非定善非散善,而其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非定善散善功德所能相比,故其往生亦超越品位阶级。

故下辈三品唯有依靠念佛往生,念佛非定善非散善,非要门摄,是弘愿行,超定善超散善。故念佛谓之“非定非散之念佛”,亦谓之“超定超散之念佛”。

问:念佛既属弘愿摄,功德超绝,超定超散,非定善非散善可以比类,何在下品?往生得益最差?

答:念佛乃是极善最上之法,其得益最胜,非得益最差。

为了显示弘愿念佛得益最胜,功德超越散善三福,并以之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念佛特别在下品宣说,特以下机显现念佛之最胜,所谓“以极恶最下之机,显极善最上之法”。

何以故?上辈三品修散善行福,中辈的中上与中中修散善戒福,中下修散善世福,而下辈三品是三福无份的造罪凡夫,其余要门定散二善都无力救彼,唯弥陀弘愿念佛法门,令三福无份的罪恶众生,消除生死重罪,脱离地狱苦海,得生弥陀净土。由此显示弘愿念佛,功胜散善三福,从而劝导散善众生,由三福而归入弘愿念佛。故佛赞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意指但能念佛,即是人中未来之佛,故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又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因此,释尊虽广说定善十三观与净业三福的要门,但最后舍要门而不付嘱,唯劝众生“持无量寿佛名”,亦即唯流通弘愿门之本愿称名念佛。故善导大师解释说:“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舍要入弘,劝导众生舍定散要门,归入弘愿专称。亦显本愿念佛,非定非散,超定超散。

佛以下品下生之机,突显本愿称名,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虽行者三业无功,然弥陀法体独显,且功超定散,不借机作,是为本愿称名之弘愿念佛。

故知:念佛功德超越定善超越散善,念佛往生超越品位阶级,故《小经》唯说“执持名号”,不论辈品;其往生“皆是阿鞞拔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世人皆求上品上生,岂不知上品上生犹属散善所摄。

又,下品下生之念佛往生,虽说十二大劫莲花方开,此乃抑止之意,警惕不可犯五逆谤法之重罪。若原非下品下生造恶之机,则其念佛往生,固然不在下品下生的阶位,亦不在上辈与中辈的阶位,因其非修三福之故。故知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得益最胜。

又,辈品乃为说明阎浮提众生的机类。故善导大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若原为要门之机,而不依靠自己之要门功德之回向,完全以念佛依靠弥陀功德,则不在辈品之中,即是超越辈品,即是无千差万别之辈品,万机万品通通成为“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之念佛一机,以弥陀功德,超胜超绝自己任何修行之功德之故。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昙鸾大师说:“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故下品下生即是以事相解释第十八愿之道理,事理双彰,以显净土宗之精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可是时间和生活让我越来越自我怀疑我不适合你们 我不适合我自己我花光了所有力气让自己节节败退这让我上了人生中最大的一课。因此喜欢的就去喜欢 遗憾就去遗憾放不下的就
  • 对电影画面和拍摄技术的层层渲染,看上去“一切都很美”但《深海》能成为下一个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吗?动画电影新作《哆啦A梦 大雄的宇宙小战争2021》最新预告
  • ”洴沙王只好前往佛陀的住所,禀告佛陀:“ 六师一再表示要与您较量神变功夫,我虽然一再呵责他们,他们总听不进去。其间六师亦随之四处宣扬与佛陀竞技之意,每一国的臣民
  • 但是又着实忐忑,所以就立马上网去查了一下剧组信息,想看魏无羡和蓝忘机是由谁主演的,那时候已经出了定妆照,我看了一下,说真的,我很开心,因为定妆照拍得很好,尤其是
  • TXT阅读大结局已有 《陆鸢叶景深》陆鸢叶景深 《柳汐温琮衍》柳汐温琮衍 《宋绛绾沈柘》宋绛绾沈柘 《李若妍周瑾》李若妍周瑾 《苏云澜秦霄琰》苏云澜秦霄琰 《顾
  • 朱一龙,天冷的时候,愿你吃的是绿色,喝的是温暖朱一龙,♡        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碎碎念想跟你说        想说说今天有多开心        想告诉你
  • 为人处世:1、做人:对上恭敬、对下不傲,是为礼;2、做事:大不糊涂、小不计较,是为智;3、对利:能拿六分,只拿四分,是为义;4、恪律: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
  • #A醇大佬敲黑板# 每个爱美的女孩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变美的细节,尤其是眼睛,在各种“屏幕”(手机、电脑等)及熬夜盛行的今天,很容易眼睛疲劳,滋生细纹,今天我给大
  • 但是心情又很复杂因为知道他做的这个决定承受了很多放弃了很多平野紫耀是在花晴剧组出道的我还记得那天小花拿着蛋糕突然出现他吓了一跳哭着说谢谢大家那天的他真的很幸福很
  • #川美考研培训[话题]##米艺考研[话题]##川美[话题]##川美考研503表现与创意[话题]##川美503表现与创意[话题]##川美考研 #四川大学艺术设计考
  • 】就好啦~翻出一张喜欢的笑容的照片嘻嘻,我好喜欢自己噢(›´ω`‹ )✰2022.11.07 ✪ 卡迪每日锦鲤播报 ❥" 明日整体大吉星座红榜
  • 2月14日,成都市新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老码头商业集中区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时,在一品牌馆门口发现摆放有一约3×2.5米的广告牌,标注称:“九生阳®密酿国医
  • 若为虚假房源或中介冒充,请向猴子举报,第一时间下架互助卖房活动,无论事前、事中、事后,不会以任何名义收费有出售房源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私信联系本号#和房东直接聊##
  • 走过了好几家医院以后,比较下来,本院是最好的一家,在此特向沧州市中西结合医院及所有的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特向参与母亲治疗的所有医护人员及治疗医院表示真
  • 所以说伤官格女一般会很懂你的察言观色的,懂得如何去维系一段关系。二封金鹰[送花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郑娟这个角色,其实是王海鸰和殷桃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书里的郑
  • 阿聪的庆生宴请欣赏他的新发型p4蠢爆了哈哈哈哈闺蜜还给我剥虾我太幸福了逛了个街 又买了一瓶香水等下次有空要做个香水合集了原麦世家的脏脏包是什么神仙面包吗?加麻糬
  • 你会发现自己在想,“因为我所做的一些事情,我画了这个痛苦的经历。你会发现自己在想,“我之所以画出这段痛苦的经历,是因为我做了一些事。
  • #张仲语[超话]# #张仲语意气昂扬 逐梦未来# #张仲语 初阳惊鸿熠熠生辉# #张仲语☀️初夏盛阳 世无成双# 没有预兆没有理由你占据我的漫漫温柔
  • ……他是把做“大富翁”雄心写上白带,扎在额前,以此给自己铭志的男人,即使你不说,只要对你的爱进度到位,就不会负你金汤银匙的期望哦。万金深吸一口气,准备用他的mc
  • 和田玉市场的真实状况可以用一下四个字来描述:稀、少、多、涨1.稀:和田籽玉资源的稀缺性已经是尽人皆知了,虽然有些观点认为“和田玉”有很大的储量,但那只是为了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