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
所以的迷惑都已消失贻尽。

不管任何情况,
不论有利或有害,
都会让他在道途上有所进步。

六 . 心的真相

心将经验分为主体和客体。

心先认同主体
“ 我 ”,

然后认同
“ 我的 ”
这个概念,

然后开始执着
“ 我的身体 ”、
“ 我的心 ”,

以及
“ 我的名字 ”。

当我们对这三种概念的执着愈来愈强烈,
我们愈来愈只会全心关注自己的福祗。

我们对于舒适的追寻,
我们无法忍受生命中令人厌烦的状况,

我们全神贯注在享乐和痛苦、
财富和贫困、
名气和平凡、
称赞和指责,

全部都是因为
“ 我 ”
这个概念。

我们执着于自己的程度,
让我们几乎从来不去想他人的福祗 ――

事实上,
我们对他人的兴趣不比老虎对吃草的兴趣大。

这和菩萨的观点完全相反。

自我事实上不过是一个意念的塑造,
当我们了解到,

所执着的对象,
以及能执着的心,
都是空的,

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他人和我们自己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通常照顾自己所费的心思,
就是菩萨照顾他人所费的心思。

菩萨如果认为投身地狱的火海可以帮助众生,

他就会毫无犹豫的这么去做,
就像是天鹅飞入凉爽的湖泊一样。

任何时候,
我们都应一而再地为所有众生的利益,
许下广大的愿望。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达到究竟之境。”

当我们醒来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醒觉于证悟之境。”

当我们起床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均得佛身。”

当我们穿衣服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都知耻而谦虚。”

当我们点火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所有众生烧尽妄念之薪柴。”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食用禅定之粮。”

当我们开一扇门的时候,

我们应该想 :
“ 愿一切众生打开通往解脱城之门。”

当我们关一扇门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一切众生关上通往下三道之门。”

当我们走到外面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我们能步上让一切众生解脱之道路。”

当我们上坡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我能带领众生走向上三道。”

当我们下坡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我能去下三道解放众生。”

当我们看到快乐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一切众生达到成佛至乐。”

当我们看到痛苦的时候,

让我们想 :
“ 愿所有众生之痛苦平息。”

七 . 佛法的核心

佛陀开示的全部重点就是要让我们主宰自己的心。

如果我们能够主宰自己的心,
就能够主宰我们的身体和语言,
如此我们和他人的痛苦就得以结束。

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充满负面情绪,

就算我们身体的行为和我们所说出来的话语多么完美,

我们都已经远离了正道。

要主宰自己的心,
需要随时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意念和行为,
不断反覆地检查自己的心,

负面意念一旦生起,
即用适当的方式来对治。

当正面的意念生起,
则以回向来加强所带来的利益,
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达到究竟证悟。

如果我们能够在平静和内省的修行中,
保持恒常的觉察,
渐渐地,

就算是在一般活动和干扰之中,
我们也能保持对智慧的认识。

所以说觉察心是脱离轮回中一切烦恼的基础和解药。

佛法修行应该可以引领我们,
不论是在禅定中,
或者禅定之外,
同样保持恒常的觉性。

这是所有心灵开示的精要;

没有这个,
不论我们念诵多少咒语和祈请文,
不论我们做多少的大礼拜和绕塔,

只要我们的心是散乱的,
那一切对去除难解的情绪丝毫没有帮助。

永远不要忘记这最重要的一点。

一切吉祥
" Sarva Mangalam "

邬金宁玛恭敬合十.

【 附录 】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
夜摩天宫,
无量菩萨来集,
说偈赞佛。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
而说颂言 :

譬如工画师,
分布诸彩色;

虚妄取异相,
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
色中无大种;

亦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
彩画中无心;

然不离於心,
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
无量难思议,
示现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画,
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
如佛众生然;

应知佛与心,
体性接无尽。

若人知心行,
普造诸世间,
是人则见佛,
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觉林菩萨偈揭示了世出世间一切万物法性的秘密,

诵此偈不堕地狱,
懂此偈迅速成佛。

“ 一偈破地狱 ” 的公案出自
《 地藏菩萨灵感录 》 :

“ 宋释僧俊,
俗姓王氏,
京师人。

出家后,
不守戒律,
未曾修善,
患微疾而死,
三日复醒,
啼哭忏悔。

自言将死时,
有冥官二人,
追至大城门前,

忽有一僧云 :
‘ 我是地藏菩萨,
汝在京城模写我像一躯,
不曾礼供,

而投舍大寺后,
我却须报汝模写功德。’

乃教一行文曰 :
“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当如是观,
心造诸如来。”

( 晋译华严经 )
诵得此偈,
能闭地狱门,
能开净土道,
能通报命。

言已即隐。

俊遂入城中,
见阎魔王,

王问 :
‘ 汝生值法,
有何功德?’

答 :
‘ 惟受持一行四句偈。’

王曰 :
‘ 汝今诵否?’

曰 :
‘ 忆持!’

遂具诵上偈,
时声所及,
受苦之人皆得解脱。

王曰 :
‘ 止止!不须说 ’,

放还人间,
因此得苏。

参验偈文,

乃知是
《 华严经 》
夜摩天宫无量菩萨云集所说,

即觉林菩萨偈也。

僧俊向诸寺僧常陈说之,
闻者发心,
信受华严。”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生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
是故名为真忏悔。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所谓“明心”,就是明白心的作用和功能;所谓“见性”,就是见到心的本性。凡夫之所以遭受种种痛苦,都是由于不明白心灵的奥秘;之所以产生种种执著、在生死苦海中轮回,都是因为没有见到心的本性。

佛陀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明心见性”,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把“明心见性”作为学佛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当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心的作用和功能、并且见到心的本性,我们就能够保证自己走在正确的学佛道路上,并且朝着更加彻底的“明心见性”——证悟无上菩提而前进。

总的来说,“明心见性”大致可以分为“外、内、密、极密”这四个层次。下面,我们就简略地介绍这四个“明心见性”的层次。

怎样才算是外义层次上的“明心”呢?当一个人通过“闻思修”佛法,真正明白了如下两个道理,就可以算是外义层次的“明心”。

第一,在内在的能境上,深刻明白人的本质实际上不是肉体,而是心的状态。心快乐,我们的生命就处于快乐的状态;心痛苦,我们的生命就处于痛苦的状态;心忧愁,我们的生命就处于忧愁的状态;心美好,我们的生命就处于美好的状态……,我们的生命状态完全是心的“舞姿”,是心对外境的一种反应状态,心怎样,我们就是怎样的。

第二,在外在的“所境”上,也即外境上,深刻明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美丑、好坏、善恶等二元对立,美丑、好坏、善恶等一切二元对立只是心在外境上的添加、增益和捏造。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外义层次的“明心”状态时,就可以同时达到外义层次的“见性”状态——也即,在所境上了知美丑、好坏、善恶等一切二元对立的空性,在能境上了知心的美丑、好坏、善恶等状态也是无常的、迁变的、刹那性的。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外义层次的“明心见性”状态时,内在就会产生很大的功德。一方面,这样的人不会再去对外境产生很大的执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外境上的可爱也好,可恨也好,只是心在外境上的捏造,外境本身是不存在这些属性的,这些属性的来源是心。另一方面,这样的人,也不会再去抱怨外境、埋怨外境、嗔恨外境,而会自觉自愿地将内心调整到正确的状态。当一个人达到外义的“明心见性”状态时,就可以承许其真正进入了佛门,成了一名真正的佛子。因为,其信念和所作所为,将不再可能偏离正道。

达到上面所说的这种外义层次的“明心见性”状态并不困难,只要我们好好地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和思维上面所说的这些道理,就会渐渐明白心灵的初步奥秘,见到初步的实相,并会深切体验到这些道理都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心里也会生起很大的信心。所以,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首先把达到外义层次的“明心见性”作为努力的目标,然后再向更深层次的明心见性迈进。

什么是内义层次上的“明心”呢?当一个人明白了外界所境上的一切,也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对境“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内在的“六识”在外面的幻变,而内在的六识乃至执著于自我的染污意识,都是从内在阿赖耶识中生起的,那么这个人就达到了内义层次的“明心”。一言以蔽之,当一个达到内义的“明心”状态时,将彻底明白自己的身体乃至外境的一切,都是自心幻变出来的。

当一个人达到内义层次的“明心”状态时,也会有内义层次的“见性”与之相应。此人一方面将体验到外境的一切显现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自性的,一方面也会知道内在的六识也是空性的,是从更细微的阿赖耶识中幻现出来的。此时,亦能“隔云见光”式地了悟觉性本体。

如果将外义和内义的“明心见性”相比,外义的“明心见性”是认识到了外境上的执著——美丑、好坏等是心捏造的、不存在的,而内义的“明心见性”则是认识到外境本身是心幻现的、不存在的。

外义和内义层次上的“明心见性”是显宗层次的明心见性,而密义和极密义层次上的“明心见性”则是密宗层次的明心见性。密义的“明心”,则是深刻了达心的本质是心轮周围极其细微的业风,外境的一切都是这些业风的幻变;密义的“见性”则是使得这些业风融入中脉界,外境的一切幻现净化为报身佛的坛城。极密义的“明心”,则是佛的尽所有智;极密义的“见性”,则是佛的如所有智。

从唯识三自性的角度来说,达到外义层次的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认识了“遍计所执”的空性;达到内义层次的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认识了“依他起”的空性;而密义和极密义的明心见性,则是证悟了“依他起”的“圆成实”性。

对于很多人来说,想一下子达到密义和极密义层次的“明心见性”,可能暂时是困难的。但是,通过认真仔细地闻思修中观和唯识的法义,达到外义和内义层次的明心见性,则并非什么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任何人,只要肯闻思,并且方法正确,肯下功夫修行,则一定很快可以达到外义和内义层次的明心见性。

心——这个神奇而奥秘的存在,幻现了世间的一切快乐和痛苦、美好和悲伤,幻现了世间的一切山山水水、土石树木、房屋村庄;然而,心却宛若虚空,丝毫没有任何自性。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让我们不断观察心的奥秘和本性,不断向更深层次的明心见性前进!

——觉醒行者

《楞严经》众生别业妄见

(第三十八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愿宏慈,施大慧目,开示我等,觉心明净。作是语已,悲泪顶礼,承受圣旨。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大众。将欲敷演,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路。告阿难言:汝虽强记,但益多闻,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心犹未了,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将来,诸有漏者,获菩提果。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云何名叫别业妄见?
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是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帳、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众生别业妄见”之“众生”:是指三界六道中一切有觉知的如人类、鬼神类等灵物,这里说的众生主要是指人类;“别业”是指每一个人所造善恶二业是不相同的、是有区别的,是个人行为,所以又名“个业”;妄见是不明真理、不明真相时所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见,称名“妄见”。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世尊,为我辈众生宣讲因缘及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相,对这些问题,佛讲得很清楚,但我们尚缺乏智慧,难以理解,心还是没有开悟,现在又听到这“见见非见”,即能见和所见都不是自性“心”,让人重增迷惑郁闷,伏愿大慈大悲的世尊,为我们广施“大慧目”予以开导。
“慧目”即“慧眼”:是五眼之一。五眼即:1、肉眼:此眼能见世间一切相,持戒清净者可得,能分辨善恶、是非等相对法和绝对法。2、天眼:能上见有顶天、下见地狱之一切众生相,能分辨小乘法,见须陀洹道。3、慧眼:能分辨二乘法,见辟支佛道。4、法眼:能分辨大乘法,见菩萨道。5、佛眼:能分辨最上乘法及一切法,见佛道。
这里说的“慧目”指二乘人的智慧眼,也泛指能照见实相的智慧。《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玄奘大师说:“慧眼可见法身。”阿难请佛施“大慧目”,“大慧目”已超越了“慧目”故名大,应是佛眼了。
阿难说:请世尊用佛眼开示我们这颗无污垢、无杂染的“觉心明净”。“觉心明净”意为妙觉圆明之心,光明清净,这光明清净的本体,简称为“心”,“心”者“佛”也,故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阿难说完后,悲泪顶礼,虔诚期待领受圣旨。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和诸多的法会大众,将演说“大陀罗尼”。
“陀罗尼”意译“总持”。即: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法通缘起、义达一乘,名陀罗尼。这里佛要说的“大陀罗尼”指的是<楞严咒>,另有三大咒也称为大陀罗尼,即: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二、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咒;三、大悲心陀罗尼咒,简称大悲咒。
佛还将开示诸多的“三摩提妙修行路”,“三摩提”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三摩地”、“三昧”。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修三昧的法门很多,如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是文殊菩萨评价为最上的法门,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而顿超三贤十圣,这是最快捷的“三摩提妙修行路”。
于是佛告诉阿难说:你虽然博闻强记,但这只能增益你的见闻和学问,于“奢摩他”“微密观照”等实修实证法,心里还不明白。“奢摩他”为梵语的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的异名。“奢摩他”的修法首先是摄心一处,如如不动,不再被外境所扰,远离并止息一切散乱,使心寂静。此修法常与“观”、“慧”并用,称为止观。
“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是真正的大止观。即天台传承的“圆顿止观”、又名“摩诃止观”。其核心是“一心三观”,就是用一心同时“观空”、“观假”、“观中”。观空者:观真空、真空是法身。观假者: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相,一切相是假,是法相、是妙用。观中者:观非真非假、即真即假、真假不二,得大自在。
这里说的“微密观照”是指心念极细微处,心之一念据推算为现在的0.018秒,一念有90个刹那,一刹那有900个生灭,由此算来,一念当有八万一千个极细微的念头,能观察和照见这一念中的八万一千个念头,称为“微密观照”,即念念清楚、念念不著之意。这是修首楞严大定的微妙法门。
佛对阿难说:你的心对奢摩他微密观照这些关键性的问题,还没有明白,你现在认真听,我为你们分别开示,也可为将来烦恼未断的众生因此而获证菩提果。
佛对阿难说:一切众生,轮回于世间,都是由于两种颠倒,即认假我为真我、认虚幻的物质世界为真实,在这两种颠倒中,以分别心见诸妄相,产生两种妄见,这些妄见于自性处当下生发,并当下起惑造业而轮转生死。那么什么叫两种妄见呢?一者名:众生别业妄见、二者名:众生同分妄见。
佛说:什么叫“众生别业妄见”呢?阿难!如果世间有人得了“赤眚shěng”,“赤眚”是眼球上生了一层红色翳膜的眼病,眼变为红色,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说的“红眼病”,使视力模糊,在夜里看见灯光就是“五色重叠”的圆影。“五色”即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重叠”是指这五种色、相互重叠。
佛对阿难说:你以为如何?这色彩重叠的圆影是灯的颜色呢,还是得了眼病者所见的色?阿难!如果是灯色,为什么没得眼病的人看不见这些圆影彩色呢?而这些圆影彩色唯有得眼病者才能看得见。假若这是“观见”的色,“观见”是观察看见的意思,是“心”的一种功能。如果这是“观见的色,那么”“观见”这“心”的功能本身就成了色物,而眼病患者所见之彩色又当作何解释呢?
佛再次对阿难说:如果圆影彩色离开灯而独立别有,那么看傍处的那些屏风、帐幔、茶几、桌椅,也应该有圆影彩色出现,如果这些圆影彩色是离开“观见”而独立存在,那就不是眼能看得见的了,这又怎么能是赤眚眼病者所看见的圆影彩色呢?
由此应当知道,圆影彩色是在灯处,只有眼生赤眚“眼病”者才能在灯处看到圆影彩色。“观见”圆影彩色是因得了赤眚眼病才出现的这种情况,但“观见”即能观能见的本身,不是眚、也不是病,就不应将灯说成是见、或说成是灯是见,或在这其中认作是非灯非见。
这个道理就好比第二的个月亮,它即不是真月、也不是真月的影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二个月亮的现象,是你捏眼睛所产生的幻影,这幻影里面那来什么真假是非。凡是有智慧的人,都不会说捏眼根产生的幻影,是形非形、离见非见的,因为这些形与见、是与非,都是幻影,毫无实义。
如此道理,说明圆影彩色的出现是因眼睛得了眚病才造成的,难道还想为这病眼所见到的色影起个名,叫什么灯见、或观见,在幻影里面去妄加分别,或说什么非灯非见,事实是这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是、也没有一个非,何须要自我欺骗呢?这种个人生眼病不代表别人也生眼病,个人病因所产生的错误知见,与别人无关,就是个人造业个人受报,名“众生别业妄见”。
这“众生别业妄见”就是个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形成,是每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不同的观念,认识的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反映在所作所为上,就有善恶正邪之分、世间与出世间之别,得到的感应和果报也就各不相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灵隐寺: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历史悠久!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
  • #武汉将迎昼热夜凉天气#【#武汉低温将降至个位数#】从10月3日开始,寒潮强势赶走了秋老虎,冷风冷雨持续拉低气温。#武汉将迎昼热夜凉天气#【#武汉低温将降至个位
  • 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不是一天凉的,谁都不傻,谁也不笨,用眼看人,会走眼,用心感受,才是真!我不是细节控但是打动人的永远是细节,比如一起刷牙会挤好牙膏,买
  • suisuinian1️⃣二姐结婚我爸感叹不生女儿我妈和我姨的心情不相上下2️⃣女生最美的时刻大概就是穿婚纱的时候 嫁女儿的心情和娶媳妇的心情根本无法言喻3️
  • 花海里还有很多小蜜蜂在采花蜜,要注意安全哦~径山花海开园时间:上午9:00--下午4:30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龙皇路99号门票60r 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的下午那些
  • ①达尔文进化版是继lettinggo之后我的心头爱②真的很喜欢落日谁懂 好浪漫啊 ③Ting姐生日啦 给我点了一块芒果提拉 好好吃[哇]④奈雪的coffee还挺
  • 提起这对夫妻,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娱乐圈里,他们算得上是“模板”式的夫妻了,两人的爱情故事简直和偶像剧一样。 不过,虽然贾静雯现在事业有成,家庭幸
  • 但是这个虚拟世界所谓的新社会规则(必然会包含势力范围及权利、信仰宗教以及衍生的法律、道德、人权等等)肯定是通过现实世界演化来的,所以说句难听点的,如果自己不具备
  • 大理婚[赞啊]纱摄[赞啊]影婚[赞啊]纱照旅[赞啊]拍渐渐发现,熬夜其实很困,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的东西,它迟迟让你感觉下一秒可能就会有所惊喜,也许是
  • 负二楼是我的面包烘焙工作室,瑜伽室,阳台喝茶绿植区,每一层都有卫生间,目前地下室利用率很高,非常喜欢现在的家。天气好的时候,地下室比一楼光线还要好,阳光可以照在
  • 四季走来,每一个人都在成长,美剧良医里的爱情和友情还有事业拍的真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赞](我好喜欢)会让你边看边get到一些新东西,融合的特别好,看到第四季
  • #NiziU[超话]# #NiziU九色日常# 【20221017】官方照片墙更新 KCON 2022 JAPAN非常感谢 时隔5个月相见的KCON舞台,真
  • 【关于#大连# 公共交通明珠卡实名认证的通知】亲爱的乘客朋友们:为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建设智慧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推进“场所码”、“健康码”与明珠卡的
  • [嘻嘻][爱你][爱你]真的是超级便宜才三千五,#生日礼物#分享一款神仙阿玛尼手表,还很平价哦,美到爆炸,我一直特别喜欢戴表同时也对戴表的人很有好感但是因为我手
  • 而在线下时,就是你突破暧昧的好机会:展示你的改变,适当的表达对曾经情感的回忆,让他随着你一起带入情感,稍微引入竞争机制,或适当的忽近忽远,让他开始患得患失,你们
  • [给力]我跟肥轩都好久没有去gz啦,这次的出发充满了意外,结局还是美好滴哈哈哈,我去到高铁站发现sfz掉家里了(第一次这么蠢)肥轩在app给我弄了个临时的,谁知
  • 一个人去医院挂号(因为几乎没看过病、不知道流程、所以不敢问太多怕被翻白眼)我说医生、我眼睛肿了(波拉波拉一堆)医生看了我一眼说是麦粒肿、就开始写病历、然后说你做
  • #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宁远舟# ⭐️#摩登兄弟[超话]# ——♡⃛  Lᵒᵛᵉ₁₃₁₄ 宁⁵²º♡⃛ 爱你的人会关心这个过程,和不爱你的人只看到结果,
  • 但当她意识到满世界旅游只是像流浪,当她做手术需要家人签字,住院没人照顾,当她父母离世,她才知道,她选择不婚的底气,只是因为父母还在身边。但当她意识到满世界旅游只
  •   第三名:处女座的男生VS摩羯座的女生  因为处女座的男生是属于很挑剔,但其实他要找新的对象也不容易,所以他如果看上摩羯座的女生,通常是觉得摩羯座的女生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