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在天文知识中的确立
中天易传人张永红整理
  《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段话被认为是易经世界模式的经典总结。“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又称为气,道或无,其哲学意义是矛盾的统一体。“两仪”是阴阳二气,是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两体,或两种因素。为了深入研究周易所说的由太极到两仪,两仪到四象,四象到八卦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模式,需要清楚太极、两仪和四象间的演变关系,以及四象的意义。在古代,特别是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学说中多提及四象,故对四象的意义再作进一步论述是有必要的。
 
    一、两仪与四象
 
    周易作为阴阳学说的首要代表作,其哲学思想中最突出观点是阴阳观。它把万事万物区分为阴阳两体或两种特征,在周易中称为两仪。太极是阴阳两仪的统一体,阴阳两仪共存于统一体中,彼此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本规律。周易把上述规律高度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引起事物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四个最具特征的典型状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用来表示两仪在统一体内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太阳是事物的阳性特征上升,阴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太阴是事物的阴性特征上升,阳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少阳是事物在阳性特征逐渐增加,阴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阴阳平衡状态;少阴是事物在阴性特征逐渐增加,阳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另一种阴阳平衡状态。这四种状态对于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统称之为四象。
    象在汉语中的意义是形象、状态、象征和比拟之意。象,在易经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卦和卦的六爻来比拟事物的状态,分别称为卦象和爻象。天体的运行状态称之为天象,地面的地形状态称之为地象,如此等等。至于四象,在易经中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阴阳消长四个状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总称。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四象有春、夏、秋、冬;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下文将分别予以详细分析。 
 
    二、四季与日地系统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周易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在此,作为第一个例子,首先来进行研究。
    春夏秋冬四象来源于日心系统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中,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代表,在古天文学中称为二分二至。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并相距一百八十度的两个点,称为二分点。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对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九十度的两点,称为二至点。位于天赤道以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夏至点相对的那一点,称为冬至点。夏至点与冬至点的连线通过太阳,成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而春分点与秋分点的连线则成为该椭圆的短轴。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在这一椭圆形轨道上,冬至是近日点。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照时间最短,故称之为太阴,又称老阴。冬至是极阴之点,阴极生阳,所以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夏至是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日照时间最长,故称之为太阳,又称老阳。因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所以有“夏至一阴生”之说。当地球从冬至点向夏至点运行时,中点是春分点。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阴向阳转化的平衡之点,称为少阳。当地球从夏至点向冬至点运行时,中点是秋分点,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阳向阴转化的另一平衡之点,称为少阴。由此可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但表示四季(时间),而且表示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空间),是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二分二至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这四个时空点组成了四象。在一个干支年(从春分起到第二年的春分止)中,太阳和地球作为两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象,构成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空体系。
 
    把二分二至进一步分割,每两个时空点间按时间均匀分成六等分,即可得到二十四节气。从春分起按顺序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它们相当于这一时空体系中的时间坐标。显然,这种时空体系只表示阴阳两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无关。无须确定它们是日心系,还是地心系。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根据天时,确定农时,保证收获。这一作用延续至今,正是它永恒的伟大所在。 
 
   三、望朔与月地系统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望、朔、上弦、下弦为四个特征时空点。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朔日,这时候的月亮面对地球的一面正处于太阳的阴影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用肉眼看不见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初一,是极阴之点,为太阴。当月亮背向太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望日,在这一天太阳在西方落下时正好月亮从东方升起,地面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圆形而又明亮的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十五,是极阳之点,为太阳。月亮与地球联线垂直于太阳与地球联线的位置有两个,从朔日到望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上弦,是由阴向阳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阳;从望日到朔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下弦,是由阳向阴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阴。所以,在一个望朔月中,地球与月亮为两仪,望、朔、上弦、下弦为四象,构成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空体系。我国的古代历法就是建立在望朔月的基础上,故又称月历或阴历。
    显然,望朔点的连线通过地球,并与上弦点和下弦点的连线相垂直,构成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和短轴。这一点与日地系统是一样的。 
 
    四、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与地球密切相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以子、午、卯、酉为四象。子正为子夜零点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背对太阳的长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属太阴;午正为正午十二时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面对太阳的白昼中最明亮时刻,属太阳;卯正为凌晨六时正,是由太阴向太阳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人们开始见到太阳,属少阳;酉正为黄昏六时正,是由太阳向太阴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处于太阳落山时刻,属少阴。子、午、卯、酉四象表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构成了地球自转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相对于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的运动规律,所以,它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根据人见到的日照状态,以其强弱区分阴阳,这样就产生了因日照而异的四象:子、午、卯、酉。
    地球自转还确定了东、西、南、北四象。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按地轴方向确定南、北。构成了地面位置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仍然是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研究太阳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以观察者看到的卯时左右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酉时左右太阳落山方向为西,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为南,反之为北。这是子、午、卯、酉与东、西、南、北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在我国的古代历法中,医用历四柱干支年从春分开始,春分日的昼夜相等。卯时正日出,方向为东;酉时正日落,方向为西;午时正日中,方向为南;子时正日背,方向为北。一年四季、十二时辰和东西南北就这样协调和同步。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子、午、卯、酉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就像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一样,为了进一步确定一天中的时间,对这四个时空点间的四个间隔作进一步分割,每一个间隔分为三分,形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等于两小时。从而完成了一天的计时。
    干支年、望朔月和子午日的结合构成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在《尚书·正义》中说:“四时,时各九十日有余;分为八节,各四十五日有余也。节气者,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分之,均分为十二月,则月各得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以初为节气,半为中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也。计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强半也。”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其中的“纪”指日月的运行轨道。整句的意思是:天为阳体,地为阴体,日为阳体,月为阴体,日月沿着各自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太阳在黄道面上转一周,月亮转十三周略缺,大月和小月累计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余下的时间按闰月处理。由此确定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五、天球体系
 
    为了确定天体的位置,古代的天文观察家把地球运行的黄道面上的星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合称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组成天体四象,构成了星体相对与地球运行的时空体系,后来演化为天球坐标系。 

#带着微博去旅行#在天文知识中的确立
中天易传人张永红整理
  《易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段话被认为是易经世界模式的经典总结。“太极”是世界的本源,又称为气,道或无,其哲学意义是矛盾的统一体。“两仪”是阴阳二气,是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两体,或两种因素。为了深入研究周易所说的由太极到两仪,两仪到四象,四象到八卦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模式,需要清楚太极、两仪和四象间的演变关系,以及四象的意义。在古代,特别是以周易为代表的阴阳学说中多提及四象,故对四象的意义再作进一步论述是有必要的。

一、两仪与四象

周易作为阴阳学说的首要代表作,其哲学思想中最突出观点是阴阳观。它把万事万物区分为阴阳两体或两种特征,在周易中称为两仪。太极是阴阳两仪的统一体,阴阳两仪共存于统一体中,彼此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本规律。周易把上述规律高度概括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处于统一体内的两仪,在对立的斗争中,将发生阴阳消长,引起事物的变化。这种变化有四个最具特征的典型状态: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用来表示两仪在统一体内的相互地位和关系。太阳是事物的阳性特征上升,阴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太阴是事物的阴性特征上升,阳性特征下降并分别达到各自相应的极点时的事物状态;少阳是事物在阳性特征逐渐增加,阴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阴阳平衡状态;少阴是事物在阴性特征逐渐增加,阳性特征逐渐减少的过程中达到的事物的另一种阴阳平衡状态。这四种状态对于描述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统称之为四象。

象在汉语中的意义是形象、状态、象征和比拟之意。象,在易经中的用途非常广泛。用卦和卦的六爻来比拟事物的状态,分别称为卦象和爻象。天体的运行状态称之为天象,地面的地形状态称之为地象,如此等等。至于四象,在易经中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作为阴阳消长四个状态,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的总称。

在古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四象有春、夏、秋、冬;望、朔、上弦、下弦;子、午、卯、酉;东、南、西、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下文将分别予以详细分析。

二、四季与日地系统

春夏秋冬作为四象,又称为四时,在周易及其有关著作中最为常见。在此,作为第一个例子,首先来进行研究。

春夏秋冬四象来源于日心系统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中,分别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代表,在古天文学中称为二分二至。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并相距一百八十度的两个点,称为二分点。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对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距九十度的两点,称为二至点。位于天赤道以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夏至点相对的那一点,称为冬至点。夏至点与冬至点的连线通过太阳,成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而春分点与秋分点的连线则成为该椭圆的短轴。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在这一椭圆形轨道上,冬至是近日点。由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照时间最短,故称之为太阴,又称老阴。冬至是极阴之点,阴极生阳,所以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夏至是远日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日照时间最长,故称之为太阳,又称老阳。因夏至是极阳之点,阳极生阴,所以有“夏至一阴生”之说。当地球从冬至点向夏至点运行时,中点是春分点。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阴向阳转化的平衡之点,称为少阳。当地球从夏至点向冬至点运行时,中点是秋分点,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时间相等,是由阳向阴转化的另一平衡之点,称为少阴。由此可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但表示四季(时间),而且表示地球在轨道上的运行位置(空间),是一个完整的时空体系。二分二至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这四个时空点组成了四象。在一个干支年(从春分起到第二年的春分止)中,太阳和地球作为两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象,构成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空体系。

把二分二至进一步分割,每两个时空点间按时间均匀分成六等分,即可得到二十四节气。从春分起按顺序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它们相当于这一时空体系中的时间坐标。显然,这种时空体系只表示阴阳两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无关。无须确定它们是日心系,还是地心系。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根据天时,确定农时,保证收获。这一作用延续至今,正是它永恒的伟大所在。

三、望朔与月地系统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望、朔、上弦、下弦为四个特征时空点。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朔日,这时候的月亮面对地球的一面正处于太阳的阴影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用肉眼看不见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初一,是极阴之点,为太阴。当月亮背向太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望日,在这一天太阳在西方落下时正好月亮从东方升起,地面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圆形而又明亮的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十五,是极阳之点,为太阳。月亮与地球联线垂直于太阳与地球联线的位置有两个,从朔日到望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上弦,是由阴向阳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阳;从望日到朔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下弦,是由阳向阴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阴。所以,在一个望朔月中,地球与月亮为两仪,望、朔、上弦、下弦为四象,构成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空体系。我国的古代历法就是建立在望朔月的基础上,故又称月历或阴历。

显然,望朔点的连线通过地球,并与上弦点和下弦点的连线相垂直,构成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和短轴。这一点与日地系统是一样的。

四、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与地球密切相关。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以子、午、卯、酉为四象。子正为子夜零点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背对太阳的长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属太阴;午正为正午十二时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面对太阳的白昼中最明亮时刻,属太阳;卯正为凌晨六时正,是由太阴向太阳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人们开始见到太阳,属少阳;酉正为黄昏六时正,是由太阳向太阴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处于太阳落山时刻,属少阴。子、午、卯、酉四象表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构成了地球自转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相对于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的运动规律,所以,它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根据人见到的日照状态,以其强弱区分阴阳,这样就产生了因日照而异的四象:子、午、卯、酉。

地球自转还确定了东、西、南、北四象。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按地轴方向确定南、北。构成了地面位置的时空体系。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仍然是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研究太阳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以观察者看到的卯时左右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酉时左右太阳落山方向为西,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为南,反之为北。这是子、午、卯、酉与东、西、南、北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在我国的古代历法中,医用历四柱干支年从春分开始,春分日的昼夜相等。卯时正日出,方向为东;酉时正日落,方向为西;午时正日中,方向为南;子时正日背,方向为北。一年四季、十二时辰和东西南北就这样协调和同步。

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中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子、午、卯、酉是这一时空体系中的四个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时空点。就像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一样,为了进一步确定一天中的时间,对这四个时空点间的四个间隔作进一步分割,每一个间隔分为三分,形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等于两小时。从而完成了一天的计时。

干支年、望朔月和子午日的结合构成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在《尚书·正义》中说:“四时,时各九十日有余;分为八节,各四十五日有余也。节气者,周天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四时分之,均分为十二月,则月各得三十日十六分日之七。以初为节气,半为中气,故一岁有二十四气也。计十二月每月二十九日强半也。”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其中的“纪”指日月的运行轨道。整句的意思是:天为阳体,地为阴体,日为阳体,月为阴体,日月沿着各自的轨道,周而复始地运行。太阳在黄道面上转一周,月亮转十三周略缺,大月和小月累计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余下的时间按闰月处理。由此确定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五、天球体系

为了确定天体的位置,古代的天文观察家把地球运行的黄道面上的星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合称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组成天体四象,构成了星体相对与地球运行的时空体系,后来演化为天球坐标系。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慈心为民,善举济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人之初,性本善。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慈心为民,善举济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无论遇到任何矛盾,都会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修正,他人的一切不好,都会在你博大的胸怀中消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年,应该也不会冻耳朵了,吃了两顿呢。​晚上,和几个伙计又去一家手工水饺店里吃饺子,这次就要了韭菜鸡蛋的;本来不太饿,不打算吃,不过,今天冬至,他们几个又都打
  • 【我努力想找找票圈发过的表示不是事后诸葛亮,可这会儿咋就找不到了捏[哼]】起码是年底算gdp会好看[微笑]汇率升值通常意味着股市向好,只有今年的日元和日市例外。
  • #韩圈扩关[超话]# 滴滴滴这是一辆属性特别特别杂的kgc❤️‍❤️‍内含【吒次墨芙鲸毛兔符昼划黛迷档爻击盒怪莱门地】️前先来️车主和副驾[来][心][心]车主
  • 4、注意事项:①国家规定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受理个人委托无创胎儿以及个人亲子鉴定,因此做私下了解的亲子鉴定一般是去基因公司、第三方鉴定机构做,这种鉴定结果无法律效力
  • #任嘉伦[超话]# 感谢时光,让我恰好遇见你。期待一任千面任嘉伦的后续作品,敬请关注祁连山,陆炎,未完待续……未来的路很长,陪你慢慢走…… @任嘉伦Alle
  • 一天没吃饭 考试的时候一直吐 上课的时候看到某句很过分的话直接掉眼泪 一排人手忙脚乱的哄我 知道我不爱吃学校的饺子出去逛了一个小时买回来 吃了一口吃不下 舍友又
  • !!
  • 也就是我上次给大家讲的,“欲除烦恼需无我,各有前因莫羡人”真想人生没有烦恼,除非你修到无我的境界。 由于这个理由,归根究底告诉我们一个结论,“死生自命也”这个死
  • 展览仓库的核心区域以编年史的形式展示了从每一个重要的 Prada 系列中选取的作品,而与这一中心编年史交织着的是各种标志性的 Prada 空间:从1913年位于
  • 那一年是我在番外中最不想去看第二遍的,单善很好很懂事,但在她的视角去看单崇,我会哭死……可能没人会懂我。我点了一下头天呐这是我第一次正面承认或者肯定这件事情[泪
  • ”进化获得:我的朋友圈【可爱限定】“什么叫帅气与儒雅并存,街风与可爱融合——我要永远在记忆中留下这一刻QAQ”感谢小伙伴们的分享[送花花] ​ 今天冬至,我们岭
  • #CityOfAngels天使之城广播剧[超话]# #CityOfAngels天使之城广播剧# 第一集·初遇「是按摩师也是导游」——报团么,我这儿能打折。➤AP
  • 中奖数字之一和我的号码仅仅相差一位真的难过到马上掉小珍珠3)问脑公前世应援色是不是橘色怎么大家今天突然好的橘色(其实自己是读过她前世资料知道应援色是紫色的)。还
  • 传说中的神有了七情六欲,特别生动有个性,甚至对我理解占星术中各种星体的特性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漂亮但无意境,看不出创造者的性格,上升不到更大时空更深哲学思考,这是
  • 不过,记者发现,除上述股票之外,市场上最纯正的“同步磁阻电机”概念股,却是干空调的格力电器(000651.SH)。递藏:Ralph Thrall King (1
  • #超进化物语2[超话]#【#超进化物语2#[吹风车]视频有奖征集&游玩指南】#互动抽奖# 关注Mu酱+转发该动态,揪一位大大送出随机游戏周边一份哦[憧憬
  •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美丽的夕阳,还有正在出海捕鱼的渔民,我完全感受不到落日的伤感,只觉得世界竟如此精彩鲜活。#十个勤天[超话]##种地吧[超话]##十个勤天
  • 匆匆忙忙地回学校毕业答辩 也算顺利结束虽然这一年在香港过得并不算开心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好成绩也虽然经历了生涯最严重的伤病 坐了轮椅但是我不后悔来到香港 不后悔来
  • (看过音效老师科普其实他能听见场内各地的声音,所以我不吝啬的把自己喊哑了…)(也是我,在看到他戴上兔耳朵拿着小画伞的时候喊老婆)我一遍遍翻看视频,一遍遍回想,这
  • 认真体会当下,用心去观察身边一切事物 自然/动物/陌生人/熟悉的人等[抱抱][抱抱]-2016「自傳復刻版」關於12.17-12.18整理有关复刻的回忆时,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