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
我法二執
何者名我法二執?
即:我執,法執。
我執者:即是眾生執著四大五蕴身心為我及以我所,以色、受、想、行、識為眞實,是故常被五陰所覆蔽。因不了知五陰虚幻、非我,不達實相,不見本性。是故眾生在非常計常想,非樂計樂想,非我計我想,非净計净想,於四種颠倒中,生起種種執著貪爱,於幻化的假相中建立我知我見,起颠倒想,由此五陰所生起幻相,起的種種分别執著心,我及我所,叫做我執。
於五蕴身心中作我的感受、我的想法,起實有苦、樂受想,這是凡夫及外道所共相。
二乘聖人阿羅漢果以斷見思二惑,斷除我執,證得有餘涅槃,故出三界,離分斷生死,不受輪迴,證得變異生死。尚有根本無明未破,不見本性,常樂我净,故於常生無常想,樂生無樂想,我生無我想,净生無净想,生此四倒。(此八倒我在几年前就講過,在此就不再解說)
法執者:即包括二乘人,也認為法是實有的,有法可修,有涅槃可證,故常樂住於三昧樂。二乘人不能了知法法本空,無法可得,不能契入本心,故於大般涅槃常樂我净生非常樂我净想。即便是發了菩提心,若以有所得心,所作的一些善業、功德或得了禪定乃至有所成就之後,便生執著,起輕慢之心,或得少為足,此等亦障礙菩提,皆為法執所攝。
凡夫修行常被我知我見所障,於所聽聞法中生執著心,故不得自在受用。
佛在《大般涅槃經》作一個譬喻云:譬如有王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爾時大臣受王敕已。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臣即還而白王言。臣已示竟。爾時大王。即唤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縄。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若是眾相悉非象者。離是之外更無别象。善男子。王喻如來正遍知也。臣喻方等大般涅槃經。象喻佛性。盲喻一切無明眾生。
佛陀用盲人摸象比喻,眞實的說出了眾生於法生執著之相,都以自己所見聞之法為眞為實為上為妙。雖然他們所見聞聽聞的皆是佛法(不能說不是佛法),但因取著於片面之所見,而認為就是全面的,是最殊勝的,是正确的,各個表示自己所學才是正法,生眞實有法想。不能了知佛說一切法皆為除眾生之颠倒妄想,若無世間法何來出世法耶?佛說法是以凡夫之病,因病而說藥,如來說法為度眾生心,皆為眾生脱粘解縛,病除何用再服藥耶?人若上岸還要背上船吗?各執己見,排挤他人所學之法,争論不休,互相鬦争、問難。這就是佛所說的,末法時期,鬦争坚固之相。此等皆為法執障。
又者,凡夫貪著五欲(財色名食睡)遮蔽心性,為己之利,造作諸業,故離佛道遠矣!
《楞嚴經》中:二十五位大士,個自依六根、十二處、十八界、七大其中的一法,而各得成就,契入圓通。那一法不是佛法耶?
所以,佛在《金剛經》中說:「法尚應捨。何况非法」。又云『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故應随順修行依佛所教,任何一法皆可契入圓通,但依眾生各自因缘而成就。
如來已於一切法中得自在,是故說「一切皆是佛法」。見一切法的眞實相,本自無我無法,空無所得,故得任運自在,並能開示一切眾生悟入佛知佛見,獲得圓通證大涅槃,得大自在涅槃之樂。
《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况非法』。是故應放下一切的執著,我法二執。(這個也講過了,此不解釋)
我輩眾生則不然,在法法中自成障礙,皆因我法二執故。
一切法本自清净,本自如如,無智慧故而有取著,故自成障礙。
經文『二無我及妄想二無我妄想』
首先當知道何者是我法二執。
二無我者:即人無我和法無我。
要先破除我執和法執,才能明白什麼是人無我和法無我。
妄想二無我妄想者:即是雖然明白人無我和法無我,而這個『明白知道』人無我和法無我亦是『妄想』,所以叫做妄想二無我妄想,故當捨離。
——釋迦恒覺尼

读书学典:《论语.颜渊》12.13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讼:听取诉讼以判定案件。《集说》:“讼者,人有所争而讼之公也。听谓受而决之也。”《正义》:“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
▲吾犹人也:我同别人一样。《正义》:“言己与人同,但能听讼,不能使无讼也。”
▲必也:一定要找不同的话。
▲使无讼:让没有诉讼。指推行教化,以德化民,让人们都有道德修养。人人守礼,自然就没有诉讼。

■现代翻译:孔子说:“听判诉讼,我同别人一样啊。一定要找不同的话,那就是希望让人们无诉讼啊!”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包咸曰:与人等。王肃曰:化之在前。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听讼,我所以异于人者,当讼未起而化之使不讼耳。故孙倬云:“夫讼之所生,先明其契,而后讼不起耳。若讼至后察,则不异于凡人也。此言防其本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孔子言已至诚也。言听断狱讼之时,备两造,吾亦犹如常人,无以异也。必也,在前以道化之,使无争讼乃善。王弼云:“无讼在于谋始,谋始在于作制。契之不明,讼之所以生也。物有其分,职不相滥,争何由兴?讼之所以起,契之过也。故有德司契而不责於人。”是化之在前也。《大学》云:“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郑注云:“情犹实也。无实者多虚诞之辞,圣人之听讼与人同耳。必使民无实者不敢尽其辞,大畏其心志,使诚其意,不敢讼。”是记者释夫子无讼之事,意与此注及王弼不同,未知谁是,故具载之。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夫先之以徳礼,辅之以政刑,使有耻且格,而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此所以无讼也。《易》曰:“君子作事谋始。”《书》曰:“帝徳罔愆而继之,以兹用不犯于有司。”《礼》曰:“礼之教化也,微而继之,以使人远罪,不自知使无讼之谓也。”子路能折狱于已讼之后,而不能化人于未讼之先,故子路之折狱,不及孔子之使无讼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范氏曰:“听讼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则无讼矣。”杨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狱,而不知以礼逊为国,则未能使民无讼者也。故又记孔子之言,以见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

●宋张栻《癸巳论语解》:圣人之意不以听讼为能,而以无讼为贵也。夫人之所以至于争讼者,必有所由,而然于其本而正之,则讼可亡也。故教之以孝爱,而悖慢之讼亡矣;教之以礼逊,而倾夺之讼亡矣。凡此皆使之无讼之道也,记语者载此,以承上章,则有以见仲由之道为未也。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言治贵崇本也。孔子曰:为治者当图其本。若徒治其末,非上理也,如民有争讼,而为上者审其是非、晰其情伪,吾亦可以及人也。必也,正本清源,有所以感格于先,使民知耻向化,相率而归于无讼乎,然此非有法以驱之也。盖平日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潜消黙夺,若或使之耳,可见为治者不贵有听讼之才,而贵乎无讼之可听。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大戴礼礼察篇》:“凡人之知,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礼者,禁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正,坚如金石;行此之信,顺如四时;处此之功,无私如天地。尔岂顾不用哉?然如曰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之谓也。”《潜夫论》曰:“上圣故不务治民事,而务治民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务厚其情而明则务义,民亲爱则无相害伤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若夫此者,非律之所使也,非威刑之所强也,此乃教化之所致。”无讼由于德教,此最是难能,正如胜残去杀,必俟百年。王者必世而后仁,皆须以岁年,非可一朝能者,故只言“必也”以期之。

●钱穆《论语新解》:由于德教化之在前,故可使民无讼。

●南怀瑾《论语别裁》:“听讼,吾犹人也。”意思是不要有主观,听原告的话时,自己就站在原告的立场。听被告的话时,自己就站在被告的立场。不要先有成见,要设身处地,客观地来判断是非。“必也,使无讼乎!”因为我们判断是非的人,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大家没有纷争,都能心气平和,心安理得,合理的得到解决。

★此章记治贵崇本也。孔子自以明断决狱不足贵,必使无争讼乃可尚。 https://t.cn/RxRVHIh

#佛教[超话]#轉發法鼓山傳燈院
「無我」是要放下主觀,不計較自我的價值,但隨因緣的運作。如此,我們自然就會捨己從人,不堅持自我的立場,但求有利於他人;不會考慮自我的安危,但願有助於他人。最後,就可以達到賓主皆無的無我境界。

我們可以念佛、禪坐及修定,使我們的心理愈來愈平衡,愈來愈平靜,愈能省思及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往往不知其存在意義為何,會充滿煩惱及憂慮;而一個有修行的人,一有煩惱憂慮的念頭時,就會去尋找煩惱的根源並進而對治、化解它。
----------------------------------------------------------
摘錄自《禪門》自私與無我(下)
文/聖嚴法師 圖/Joyce Yang

五、從「有我」到「無我」

既然我們知道自私的層次意義並非都是不好的,接下來我們要談從有我到無我的修行境界。首先要探討的是,自私的我究竟是由什麼所構成的?除了剛才講過的「五蘊」之外,構成自私的我主要有二個條件:一個是「因果」,一個是「因緣」。

什麼是「因果」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果的時間前後所構成的,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繼續,未來的我是現在的延伸,凡有行為的因,便有事實的果。但是,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所以,因果便是自我。是以,肉體價值的自我,屬於身體及身體之所有物,而觀念價值的自我,則是思想及思想的內容。

而什麼是「因緣」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緣的空間聚散所構成的。肉體的自我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所構成,因為這四大元素不斷地此消彼長、新陳代謝,所以有生存的自我。而心理的自我則是由貪瞋癡慢及喜怒哀樂等的心理反映所構成,因為心理的念頭起伏不已,所以產生了生命的自我。

因此,眾生都是平等的。由五蘊假合的生理、心理的種種因素聚集的自私的我,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的。離開時空的移動,根本沒有自我,更不會有自私之存在。

那麼,難道自私的我一定是不好的嗎?其實也未必如此。當然,如果自私自利而不顧及相關的全體大眾,那自然是不好的,它的結果往往是害人害己。然而,如果自私自利而不傷害他人的話,那便不算是不好,甚至我們可以說他是好人呢!自私的目的如果是為了利益他人、自利他利,這樣的人應該可以說是善人。舉例而言,佛教徒先自我進修,再奉獻自身,為了自己成佛道,先去聽聞佛法、淨化身心,然後再以所知所學,教導他人,救濟眾生,像這樣的「自私」有什麼不好呢?

六、放下主觀,隨緣運作

從自私到無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那麼,什麼是「無我」呢?所謂「無我」是要放下主觀,不計較自我的價值,但隨因緣的運作。如此,我們自然就會捨己從人,不堅持自我的立場,但求有利於他人;不會考慮自我的安危,但願有助於他人。最後,就可以達到賓主皆無的無我境界。

《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無我的境界。所謂的我相,就是自我意識的存在,而人相是對象意識的存在,至於眾生相,則是指意識到自我及許多對象的存在,而所謂的「壽者相」就是指主觀的我以及客觀的所有其他眾生的活動,他們在時間的關係上持續不斷地活動。

因此,「無我」就是沒有主觀的我,也沒有客觀的對象,既沒有你我、眾生的空間,也沒有壽者的時間。推究此理,佛度一切眾生,乃是眾生自度,佛卻未度任何眾生。既然無我了,哪會有什麼我相、人相、你度我、我度你?

從自私到無我,並非一蹴可幾,很多人天天講「無我、無我」,然而,他們的我執自私卻是最深的。因此要達到無我的修行境界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七、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們要發現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經常自我反省,就會逐漸發現及認清自私的我。而在自我省思的方法上,我們可以念佛、禪坐及修定,使我們的心理愈來愈平衡,愈來愈平靜。當我們的心愈趨穩定平靜的時候,我們就愈能省思及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一個沒有修行的人,往往不知其存在意義為何,所以會充滿了煩惱及憂慮;而一個有修行的人,當他一有煩惱憂慮的念頭時,他就會去尋找煩惱的根源並進而對治、化解它。經由這樣的步驟,一個修行者將更能了解到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意涵。

其次,我們必須要化解、消融自私的我。就好像是在一個大水缸裡,原本它的水是很混濁的,然而,經過一再地沉澱及滌清過濾之後,就愈來愈清澈。這裡滌清過濾的過程,就是發現並認清自私的我之後,所要做的第二步工夫。

當然,一般人是很難了解無我的意義的。我們可以這樣比喻,所謂的無我就是讓自私的、煩惱的我沉澱,進而提昇慈悲、智慧的我,而這個智慧、慈悲的我就是「無我」。智慧的我將不會有煩惱,慈悲的我將一切奉獻給眾生而不求回報,而這正是我們學佛的目的。

從自私到無我,我們將會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若得無我智慧,心不生煩惱,慈悲的我,奉獻一切而不求回饋,這就是佛的最高目的「悲智雙運」。無我的展現,將帶給人生更大的幸福及更多的喜樂,它是我們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或许徐离菲最终的离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优的选择吧…但至少,当聂亦慢慢开始研究这个病时,我也以为他在慢慢变好,可是当病情得到攻克后,他却选择与非非永远的在一
  •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文中描写了窦娥受坏人迫害被污杀人;狗官判窦死刑;临刑时窦娥指天为誓:死后必六月飞雪以白己冤。 千古奇冤知多少?
  • 一一摘自易度门视频 因为难搞的项目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人 虽然忙碌但还是收获了很多东西 不能说顺利但至少有同行的伙伴一起努力显得没那么难捱一路上聊了很多今天发生的
  • 强烈推荐薇拉摄影k11店感谢薇拉团队的小伙伴们提供如此周到用心的服务,从选衣服到拍摄共三天每个环节有相应的负责人员来接待我们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服务,拍摄过程超热
  •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如日中天。入局国内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合肥创造了业界的“神话”。
  • #中国诗词大会[超话]##中国诗词大会[超话]# 幻影谣-纯粹的姑娘 荆楚江城久别的经年 此去多少了却踯躅来恍惚 跟着附和这人世的伏起低落 听,岁月依
  • 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城池座落在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最优秀的人物。
  • 孩子上幼儿园,我决定出去工作,老公还是阻拦我,又是之前的那套说辞,责怪我不支持他的工作,而且说,如果我的工资比他低的话就得回家。我和老公都是做销售的,我们所在的
  • 第一天又重温了故宫,由于我对北京天气的乐观估计,差点冻成狗,草草收兵;第二天去电影博物馆都是室内活动,儿子的阅历太浅,倒是把我的儿时回忆都通过电影文化串起来了;
  •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所有可能的传世经典都注定湮灭,但世人的评价他
  • 抱着猫睡觉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进了猫砂盆刨过沙之后,毛毛上都会沾有猫砂的微粒,猫砂是混了了屎尿的啊,让猫跑床上的话…所以怀孕之前也没有做相关的检查,直接选择了进
  • 药王孙思邈祖师的修道故事! 孙思邈是古雍州华原人。七岁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庄、老及百家学说。洛阳的总管独孤信,在见了他之后感叹地
  • 库珀的女儿年少的时候用摩斯密码解出的“stay”原来是她爸爸在未来的时空中传的讯息,是告诉她让爸爸不要离开。库珀的女儿年少的时候用摩斯密码解出的“stay”原来
  • 学长们真的太给力了,进度跟进,选择学校、专业等等都特别认真,回复消息也特别及时,而且真的是免费中介,希望学长们越办越好~”☑️一件事☑️坚持七年☑️收获5000
  • 有一年教师会议他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初一刚入学的学生在走廊看到他,问:Mr Chen,为什么你这么年轻就可以开一家学校啊?但是由于我是西式和水手服爱好
  • 真的不知道为啥这几天因为实验的事能让我这么崩溃,周末被小杨安抚好的情绪就因为今天老师的催促又垮了下来,出研究院上了班车整个人就止不住地哭,以前就算是考研也没让
  • 生活有时痛苦有时美好有时两者并存有些事情能够预料到早晚会发生你曾去为之努力过但是面对其种种不屑,满不在乎你也便放弃了或许真的有其难言之隐吧或许真的是我不理解吧而
  • 我说爱你,是现在的我爱着现在的你,是我愿意在有限的时间里无限地爱着你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晕里倒退,一些我们以为永恒的,包括时间都不堪一击。 ​​你永远是
  • 他的伴侣,23岁的玛丽·卡伦(Marry Cullen)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改装好了这辆货车。#大寒#【#大寒到了#,春天近了!
  • 鹿鹿の护肤分享|冬季滋养面霜和我一样是混油肤质的乖乖们 冬天随着天气变得越加干燥 肌肤出油量越来越少了 也需要适当的保湿锁水‍♀️今天呢给乖乖们分享的这两款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