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期刊论文# 划重点!论文文献十大原则
1.载体:以特征选查
不同专业、形态的各种文献载体,它们在科技发展中因分工、细化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如图书的技术成熟性、系统性和内容的翔实性;情报(期刊、会议文献、专利文献等)在动态趋势方面的新颖性、前沿性和内容论点的专业集中性;档案的原始凭证权威性、专项内容的全面完整性等。因此,熟悉和了解不同载体的特征和个性,对于准确、快速地检索文献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论著:从权威到一般
首选权威论著以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具有科学准确和简捷高效的效果:但发展的动态可变性决定了权威只能是某一领域、方向或某一时段的相对权威,因此对权威敬重而不迷信,就会兼顾其他文献的收集。由此形成“以权威论著为核心,一般学术论著为辅助”的科学收集方式。

3.范围:由大到小、宽窄适度
适当放宽收集范围有利于纵览学科的全局,并可从相关部门资料中获得意外的方法或启迪;但也不宜过宽,因为学位论文的完成是有时限的。收集范围的放宽程度应视选题大小、性质而异,只要明确“放宽是手段,完成选题才是目的”,宽窄自会有度。
4.学科:纵横兼顾,侧重边缘交叉学科
收集文献时,既要重点了解学科的纵向发展,还要注意相关学科与本学科交融的可能。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获得既往学术成就,使选题站在高起点。收集文献纵横兼顾,常有触类旁通、诱发灵感的意外收获;学科的边缘和交叉部位,更是获得重要文献资料和学术成就的关键地带,应予特殊关注。
5.程度:由浅入深,以深为要
收集资料的过程,是研究生由浅入深、逐步领悟专业资料精髓和积累知识的过程。“浅”是因人而异的相对概念,主要指本人依靠现有知识所能认知理解的文献,是钥匙和基础;“深”是指由表及里的本质分析,是关键和目的。只有从“浅”处入手,才能不断丰富、积淀专业知识,逐渐开阔学科的视野;惟有通过“深”的对比和思考,才能领悟学科的发展。

6.时间:由近溯往,远近适度
近期文献代表学科最新水平,是收集的重点。由此溯往,可以俯视与选题相关学科的发展沿革和水平。在确定溯往的时段时,应依据学科发展速度和文献总量等情况,区别对待。如投入较少、发展较快的信息产业与投入较大、周期较长的设备制造业相比,前者溯往的时段就应相对缩短。
7.地域:区别情况,内外结合
“内外”是指学校、专业、国家等内外。通常要先内后外,有利于对文献优劣的准确判断。专业知识与外语应用均较娴熟或有导师直接指定选题时,也可用由前沿到过往的居高临下方式直接检索国际前沿文献,再按需逆向筛选内部文献。总之,检索一般与特殊文献虽起点序次不同,却都需要内外结合。

8.过程:按需反复,求真务实
文献收集过程有时会岀现局部反复。当收集工作完成,进入思考、分析乃至撰写论文初稿的阶段时,会发现已有文献仍有个别断档、不足的情况,需要去补充;另外,按照时间由近溯往原则收集到文献后,也偶尔会岀现对近期文献内容把握不准的情况,需要有针对性地按“程度由浅入深”去理解消化,再按“时间由近溯往”去领悟复核。当出现类似情况时,应以“提高论文质量”为主旨,填平补齐,力求收集完整。
9.取舍:选择适度,突出精华
取舍,是文献总量经收集到釆用,逐渐减少、更趋精练的手段。以计算机检索为例,取舍有三种方式:①对论文大标题、摘要或著作名称、作者等的速读取舍,通过增减关键词的前置词方法,初步确定检索范围;②在此范围内细读的初选取舍,以论文全文或著作的关键章节为阅读内容,剔除内容雷同空泛、论据不足的文献;③初选基础上的精选取舍。着重分析文献的重要程度,以确定采用与备用、主与次的地位和阅读顺序。对重要文献,应有选择地下载、打印,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初选和备用的机读文献,它们既是一定时限内的重要专题材料,也是学位论文完成前有可能需要回读的内容。

10.总纲:系统定位,随记随检
按选题定向、收集过程和收集后期等顺序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选题定向后,首先依据本人的认知水平将可能涉及的学科、部门及检索途径,列出初步的总体大纲和文献资料系统树(以下简称“纲、树”),并依此去请教导师,进行“纲、树”的修改与初定;在文献收集过程中,随时记录和检查每份文献在“纲、树”中的定位,并按收集过程出现的相关学科扩展或收敛等情况,对“纲、树”进行适时修改;到了文献收集后期,应再将初选文献与“纲、树”的吻合状况进行比对。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可以预防纵向与横向文献的遗漏,以及一般与重点的量质失衡,有利于突出重点文献的地位,求得资料的系统、齐全、完整,减少文献收集工作中不必要的反复。

【#为何强调老年人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的危害有没有减轻?疫苗接种有没有作用?为何强调老年人加强疫苗接种?近日,《面对面》专访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王华庆有着30多年免疫工作经历,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以来,一直跟踪国内外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应用的进展,他主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科普信息传播、不良反应监测、效果评估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5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7016.2万剂次。从2020年12月首批新冠疫苗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一年半时间内,中国完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最大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王华庆告诉记者,针对两年前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开发的疫苗,随着疫苗接种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呈下降趋势,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出现了免疫逃逸现象。

记者:怎么面对这种意外?

王华庆:目前这个情况下主要就是说怎么样减少重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接种疫苗)这是目前我们能够采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看到不管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也好,还是到目前的奥密克戎也好,重症死亡的发生情况在一些国家和一些地区也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打疫苗的一个目的主要是减少重症、减少死亡。

记者:现在从医学研究数据来看的话,通过疫苗的接种降低死亡率或者减轻重症率,这个必然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

王华庆:现在关于疫苗,从全球来说达成一个共识还要继续接种,尤其是要给老年人接种,给慢性病人群接种,还要进行加强针,其实还是看到疫苗在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效果其实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减少死亡和重症的风险能够达到多少,还有不接种疫苗和接种不同剂次的疫苗从人群的发病率趋势来做一个比较,其实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12日公布的信息,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5月11日,香港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接种疫苗的人群病死率是3.04%,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为0.17%,接种三剂次的病死率是0.04%,后两者与不接种人群相比分别相差18倍和76倍。另外,疾控机构对今年春季吉林市暴发聚集性疫情的病例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病例中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数占到78%。

相关研究表明,近期发生在香港、上海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除了未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较大之外,还有高龄者多、有慢性病者多的明显特征。

王华庆:我们看到重症和死亡主要是在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和老年人当中出现的比例非常大,为什么在这些人群出现了重症和死亡的比较高。感染病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一方面使患上新冠肺炎的症状更重一些,另外一个其实感染了新冠病毒,导致原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加重,而且会使他严重的合并症进一步增加。因为新冠病毒从早期研究结果来看可以侵犯大多数组织和器官,这些组织和器官原先处在一个病理状况的时候,再有这个病毒攻击的时候就会更重一些。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风险,他感染之后病程比较隐匿,在其他人当中可能发烧会马上凸显出来,发烧之后知道可能有感染的风险,但是老年人发烧率和其他人相比比较低。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王华庆:生理基础决定了老年人反应弱,疾病临床表现过程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老年人失去生命,其实跟发现晚有关系。因为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据香港卫生署统计,香港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病死率为16.48%。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王华庆:现在病毒在进化,我们看到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速度又快,传播过程又隐匿。我们没打疫苗,感染之后,尤其老年人其实带来这种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对于他们降低重症和死亡其实是最好的一个措施。

目前,在我国“坚持动态清零”全方位综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减少老年人因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成为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王华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老年人口在我们人群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这种疾病广泛流行起来的时候,带来的冲击我想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从世界卫生组织也好,各个国家也好,制定了一个最优先接种的人群,这里面就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国家可能要定在65岁或75岁以上的人群。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截至5月12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约2.3亿人,接种覆盖率86%、全程接种率82%,与全国人口接种覆盖率91%、全程接种率89%相比,依然偏低。

记者:其实现在已经达到80%多这个比例,还要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王华庆: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但是如果把这个数分散到各地,我们就看到地区间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病毒出现感染的时候,对于接种率比较低的地方,像80岁以上人群其实风险就比较大了。

记者:从这个接种的角度来看的话是不是这个相当于木桶理论里面的短板?

王华庆:对,它现在有两个短板,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有些地区老年人接种不高,第二个短板就是年龄。在60~69岁这个人群接种率可能接近90%或者90%左右,但是如果到了70~80岁,尤其是80岁以上的时候可能有的都达不到50%或60%,这个时候出现疾病流行,大家想一想带来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除了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之外,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也被寄予厚望。截至5月8日,国内已批准6个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上市。

记者:对很多人来讲的话会觉得可能病毒的危害性现在已经不像最初那么强烈了,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要接种这种疫苗吗?

王华庆:我们说疾病严重不严重的时候一个看发病数,还有一个看发病的人群当中病死比例有多大,还包括重症比例有多大。这次奥密克戎其实发病数在新冠流行的两年多来,从全球的角度发病数是大大超过之前的高峰,每周高峰发病数其实和以前最高峰相比可能超过四五倍的程度。在这样一个庞大基数下,我们看到病死情况也出现一个高峰。像我们国家所在的西太平洋区,病死高峰和之前流行的德尔塔病死高峰其实是差不多少的。有人有很多顾虑不接种疫苗,但是真正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不接种疫苗带来这个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针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科研人员致力于推动疫苗的迭代升级,希望能够研制出更有效的疫苗。5月9日,中国首支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正式启动,这也是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记者:对很多需要接种的老年人来讲,他们会觉得更成熟的时候接种可能是最安全的,能这么理解吗?

王华庆:我想是不能这么理解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现在还在研发阶段,将来要做一系列评估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用现有疫苗可以起到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用呢?

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担心疫苗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而迟迟没有接种。

王华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大概是在百万分之一这样一个水平,或者比这个更低的水平。现在根据我们分析,和既往使用的疫苗相比,不高于以前用过的疫苗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水平。

记者:可能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还有各个方面基础比较薄弱,这种不良反应的存在是否会对他们也带来一定影响?

王华庆:我们一直在倡导大家去了解认识风险和获益,假如说我们一直感受不到疾病威胁的话,大家可能考虑的主要是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说感染这个病毒带来的风险80岁以上病死率超过16%和我们不良反应百万分之一相比的话,其实可以看到非常巨大的一个差距。

王华庆介绍说,为了解决疫苗接种者的后顾之忧,对于新冠疫苗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国家设有健全的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进行保障。

王华庆:好比说我是受种者,我打完疫苗之后出现发烧,发烧时间比较长,而且发烧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怀疑是疫苗,你就要向接种单位报告。接种单位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如果你的症状没有缓解,发烧没有降下来,又出现了其他症状的时候要报告给疾控中心,疾控中心要组织相关的专家来去做调查和诊断,来看是偶合症还是不良反应。

记者:如果说注射疫苗产生了对老年人身体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损害,谁来承担责任?

王华庆:对于这些情况,各地都按疫苗管理法的相关要求。好比说经费是从哪出,赔偿标准是哪些,我们有一套完整机制来去做这个事情。在我们国家疫苗接种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目前我国各地正在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同源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全国人口,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王华庆:根据我们从专业角度来说,接种率越高的话,风险就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不打疫苗,接种率比较低的话,到时候流行起来的话重症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病死的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

记者:您现在的建议是什么?

王华庆: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去接种疫苗,不要等着疫情来了,在我们周边发生感染了,我们再想接种疫苗,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有些时候感染这个疾病,得了重症,或者家人出现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想是不是早期时候有一种特效药会更好,现在来看不让重症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这个特效药其实就是疫苗。

【#为何强调老年人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的危害有没有减轻?疫苗接种有没有作用?为何强调老年人加强疫苗接种?近日,《面对面》专访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王华庆有着30多年免疫工作经历,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以来,一直跟踪国内外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应用的进展,他主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科普信息传播、不良反应监测、效果评估研究等多项研究工作。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5月2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7016.2万剂次。从2020年12月首批新冠疫苗开始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一年半时间内,中国完成了世界上人数规模最大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王华庆告诉记者,针对两年前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开发的疫苗,随着疫苗接种时间的推移,中和抗体呈下降趋势,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也出现了免疫逃逸现象。

记者:怎么面对这种意外?

王华庆:目前这个情况下主要就是说怎么样减少重症的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接种疫苗)这是目前我们能够采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看到不管之前的德尔塔变异株也好,还是到目前的奥密克戎也好,重症死亡的发生情况在一些国家和一些地区也比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打疫苗的一个目的主要是减少重症、减少死亡。

记者:现在从医学研究数据来看的话,通过疫苗的接种降低死亡率或者减轻重症率,这个必然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

王华庆:现在关于疫苗,从全球来说达成一个共识还要继续接种,尤其是要给老年人接种,给慢性病人群接种,还要进行加强针,其实还是看到疫苗在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效果其实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减少死亡和重症的风险能够达到多少,还有不接种疫苗和接种不同剂次的疫苗从人群的发病率趋势来做一个比较,其实这两个方面都看到了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12日公布的信息,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5月11日,香港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接种疫苗的人群病死率是3.04%,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为0.17%,接种三剂次的病死率是0.04%,后两者与不接种人群相比分别相差18倍和76倍。另外,疾控机构对今年春季吉林市暴发聚集性疫情的病例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病例中没有接种疫苗和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人数占到78%。

相关研究表明,近期发生在香港、上海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除了未接种疫苗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占比较大之外,还有高龄者多、有慢性病者多的明显特征。

王华庆:我们看到重症和死亡主要是在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和老年人当中出现的比例非常大,为什么在这些人群出现了重症和死亡的比较高。感染病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一方面使患上新冠肺炎的症状更重一些,另外一个其实感染了新冠病毒,导致原有基础性疾病进一步加重,而且会使他严重的合并症进一步增加。因为新冠病毒从早期研究结果来看可以侵犯大多数组织和器官,这些组织和器官原先处在一个病理状况的时候,再有这个病毒攻击的时候就会更重一些。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还有一个风险,他感染之后病程比较隐匿,在其他人当中可能发烧会马上凸显出来,发烧之后知道可能有感染的风险,但是老年人发烧率和其他人相比比较低。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王华庆:生理基础决定了老年人反应弱,疾病临床表现过程就和普通人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老年人失去生命,其实跟发现晚有关系。因为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症状的时候可能就比较严重了。

据香港卫生署统计,香港本轮新冠肺炎疫情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病死率为16.48%。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对老年人的危害,并没有减弱的迹象。

王华庆:现在病毒在进化,我们看到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特别强,传播速度又快,传播过程又隐匿。我们没打疫苗,感染之后,尤其老年人其实带来这种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对于他们降低重症和死亡其实是最好的一个措施。

目前,在我国“坚持动态清零”全方位综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减少老年人因感染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几率,成为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

王华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老年人口在我们人群当中占的比例非常大。这种疾病广泛流行起来的时候,带来的冲击我想可能还是比较大的。从世界卫生组织也好,各个国家也好,制定了一个最优先接种的人群,这里面就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国家可能要定在65岁或75岁以上的人群。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截至5月12日,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约2.3亿人,接种覆盖率86%、全程接种率82%,与全国人口接种覆盖率91%、全程接种率89%相比,依然偏低。

记者:其实现在已经达到80%多这个比例,还要继续加强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王华庆:这是一个全国平均数,但是如果把这个数分散到各地,我们就看到地区间差异比较明显,这个病毒出现感染的时候,对于接种率比较低的地方,像80岁以上人群其实风险就比较大了。

记者:从这个接种的角度来看的话是不是这个相当于木桶理论里面的短板?

王华庆:对,它现在有两个短板,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有些地区老年人接种不高,第二个短板就是年龄。在60~69岁这个人群接种率可能接近90%或者90%左右,但是如果到了70~80岁,尤其是80岁以上的时候可能有的都达不到50%或60%,这个时候出现疾病流行,大家想一想带来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就会非常大。

除了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之外,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也被寄予厚望。截至5月8日,国内已批准6个新冠病毒治疗药物上市。

记者:对很多人来讲的话会觉得可能病毒的危害性现在已经不像最初那么强烈了,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要接种这种疫苗吗?

王华庆:我们说疾病严重不严重的时候一个看发病数,还有一个看发病的人群当中病死比例有多大,还包括重症比例有多大。这次奥密克戎其实发病数在新冠流行的两年多来,从全球的角度发病数是大大超过之前的高峰,每周高峰发病数其实和以前最高峰相比可能超过四五倍的程度。在这样一个庞大基数下,我们看到病死情况也出现一个高峰。像我们国家所在的西太平洋区,病死高峰和之前流行的德尔塔病死高峰其实是差不多少的。有人有很多顾虑不接种疫苗,但是真正流行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不接种疫苗带来这个危害是比较严重的。

针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科研人员致力于推动疫苗的迭代升级,希望能够研制出更有效的疫苗。5月9日,中国首支奥密克戎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序贯临床试验正式启动,这也是全球首支进入临床试验,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记者:对很多需要接种的老年人来讲,他们会觉得更成熟的时候接种可能是最安全的,能这么理解吗?

王华庆:我想是不能这么理解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疫苗现在还在研发阶段,将来要做一系列评估还需要一定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用现有疫苗可以起到预防重症、预防死亡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用呢?

在新冠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老年人因为担心疫苗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而迟迟没有接种。

王华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大概是在百万分之一这样一个水平,或者比这个更低的水平。现在根据我们分析,和既往使用的疫苗相比,不高于以前用过的疫苗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水平。

记者:可能老年人的免疫系统还有各个方面基础比较薄弱,这种不良反应的存在是否会对他们也带来一定影响?

王华庆:我们一直在倡导大家去了解认识风险和获益,假如说我们一直感受不到疾病威胁的话,大家可能考虑的主要是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说感染这个病毒带来的风险80岁以上病死率超过16%和我们不良反应百万分之一相比的话,其实可以看到非常巨大的一个差距。

王华庆介绍说,为了解决疫苗接种者的后顾之忧,对于新冠疫苗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国家设有健全的异常反应补偿机制进行保障。

王华庆:好比说我是受种者,我打完疫苗之后出现发烧,发烧时间比较长,而且发烧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我怀疑是疫苗,你就要向接种单位报告。接种单位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如果你的症状没有缓解,发烧没有降下来,又出现了其他症状的时候要报告给疾控中心,疾控中心要组织相关的专家来去做调查和诊断,来看是偶合症还是不良反应。

记者:如果说注射疫苗产生了对老年人身体不利的影响甚至是损害,谁来承担责任?

王华庆:对于这些情况,各地都按疫苗管理法的相关要求。好比说经费是从哪出,赔偿标准是哪些,我们有一套完整机制来去做这个事情。在我们国家疫苗接种这么多年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机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目前我国各地正在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同源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全国人口,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王华庆:根据我们从专业角度来说,接种率越高的话,风险就会进一步降低。老年人不打疫苗,接种率比较低的话,到时候流行起来的话重症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病死的情况也会进一步增加。

记者:您现在的建议是什么?

王华庆: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去接种疫苗,不要等着疫情来了,在我们周边发生感染了,我们再想接种疫苗,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有些时候感染这个疾病,得了重症,或者家人出现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想是不是早期时候有一种特效药会更好,现在来看不让重症发生、减少死亡的发生,这个特效药其实就是疫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浩沅[超话]#[给你小心心]181225 官推更新#HOYA# 相关推特一则:Reply fan meeting behind post☃️温暖的幸福我们一
  • 随后李振宁发文否认与新女友同居传闻,表示:“前段时间猫得了猫传腹生病了,自己忙于准备活动所以找了好几个朋友轮流帮忙照顾猫。对此,李振宁发文否认恋情传闻: “前
  • 它是一个锥形,弯曲和有时交替的凹凸部分装饰,类似于洛可可风格。宽幅镯壁运用 Buccellati 标志性的Rigato手工拉丝技艺——珠宝匠运用凿刀在黄金表面雕
  • #straykids[超话]##StrayKids独家电台打卡记##海外新歌上线# Day1打卡打卡!现在是上课timing在偷偷发ㅋㅋㅋㅋ우리 strayki
  • 夜里,杨鸣淏轻轻打开日记本,郑重地写道:“即使明天暴风雪将要到来,我也会像红柳一样,将最坚韧的根系,伸入土地深处昂扬地生长。回到营区,他惊讶地发现,在风雨中“摇
  • 大半夜的幸灾乐祸,对不起,我有罪,但是某人爱要面子真的蛮搞笑的[泪]就咱这操心的毛病得改改,关心人家未必领情“我本来可以申请,但是我选择了放弃”对对对对,你真是
  • 对了,张**的妈妈说,如果她能做到,她妈妈会给她“一分钟超市零食自由选择权”我不要一分钟,你只需要给我十秒钟就可以了[二哈][挖鼻]我:什么意思?)她:也就是说
  • 红豆不相思,唯愿长相依红豆红豆,王维的相思,不在古诗里,不在春风中,就在秋日暖阳下,颗颗闪着光芒,滴滴如心头朱砂,无可替代。才明白,久违的月光把天际淬成了泪幕
  • 入主社交媒体Twitter的全球首富马斯克在网上发文,呼吁独立思考的选民投票给共和党候选人,他称既然总统是民主党人,若国会改由共和党控制,才可遏制最严重滥权行为
  • 人的一生,只有你的心,才能够左右你的生活,也只有你的心,才能够决定你的失败与成功,幸福与痛苦,所以,凡事都往简单一点想,最好!无论我们相信不相信都要接受的一个事
  • #重庆记忆#重庆最老的公园之一,重庆沙坪公园,民国时的杨家花园,原是沙坪坝杨作愚的私家园林,听说在沙坪坝劳动路有个叫杨家坟的地方、也是杨家的地头。(图文:龙蛇影
  • 王志文在《遥远的救世主》里说:人要学会藏两样东西,一是心事,二是本事,心事,要藏在自己心里,一旦说出来,就成了别人嘴里的故事,如果心不设防,受伤是早晚的事。 深
  • #宝登源诗韵茶舍[超话]##爱禾EHzZ[超话]# 昨天晚上7點多快遞送來上一單的包裹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一邊忙著開包裹、欣賞寶家的茶葉茶具、拍照、整理、收藏,一
  • 这谁想的明白,可能本人都想不明白捋不清楚,我们不是她们的身边人,甚至之间还隔着块屏幕,我们又何必纠结呢[允悲][允悲][允悲](一下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不配几张图
  • 所以大家觉得我是不是应该赶紧退了宿舍群,再也不说话了,无语了[泪]】为啥写吵架呢,主要是这周诡异地不顺利,且犯口舌之争。在这里就是告诉大家,去宿舍之后千万不要太
  • #微博云上新##好物推选官##种草花花万物# [挤眼]精品购物袋淘小铺欢迎光临我的小店~一店购齐,主要省钱。#微博云上新##好物推选官##种草花花万物# [挤眼
  • 感兴趣的小姐姐们赶紧冲呀~.我是伊蓝,一个爱旅行的摄影师,带你一起去探索好玩、好看的新❤️去处~ 【比国内还便宜的10个国家旅行攻略】尼泊尔、越南、印度、土耳其
  • 置顶无了重新写一个=北原关键词:特摄/型月/Fe3h/P5(P系列在补)/韩漫/永远的七日之都/最终幻想系列等主角攻控且杂食,但纯爱1v1BG=GB=BL=GL
  • upupupup早上睡到11点多 吃完午饭因为麻麻就悲伤了(ps.做人真的要开开心心 今下午悲伤就感到心脏不好[悲伤])躺到4点多收拾东西坐dd出市区开始了如下
  • #胺多酚精灵钟辰乐[超话]##钟辰乐1122生日快乐#NCT DREAM【唯一空降主唱】钟辰乐天赋与努力并存实力与技巧兼得⚖️百万粉丝 专栏作家认可开麦王者️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