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而为对。对有强弱,故轻重不同。斯乃自然之赏罚,三报之大略也。”

“三报”就是指现报、生报和后报这三报。对这个三报的事理、因果来加以讨论,这就叫“三报论”。“三报论”也不是慧远大师自己创立的,经典《阿毗昙心论》里面就谈到这个问题,所以“经说业有三报”。“业”的概念就是Karma,就是我们众生举心动念、行为造作所产生的一种功能。“业”就有它的业力。那么业一般分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三种。

所能造的是身、口、意,尤其这个“意”,我们一个微细的念头,都在阿赖耶识播下了一个种子,迟早都会有报应。这个种子生起来,起现行了,这就是它的报显发出来了。如果我们身、口、意三业,都是很重的心造作了很重的业,那么这个业力种子的力量大,它显发出来的时间就会快,后果就会大。业,是印度古老文明都谈的,《四韦陀书》婆罗门教都承认这种“业”的存在。

只要造了业,一定会有报,业为因,报为果,这就体现因果的法则。那么业因它的报有三种,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错综复杂的。三种报:一个是“现报”——现世报;一个是来生报,叫“生报”;一个是“后报”,就是多少生以后才去报。那对于这三报,就表明什么呢?表明佛法这种因果的法则,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态里面去展开它的观照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一点,就是佛教的真理所在。

我们凡夫众生是不了解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所以带着我们的短浅的知见就容易得出:我的一生就是这一辈子,死了就什么都没有——断灭见。这个断灭见——死了就没有,有时候他可能也相信一点因果,但是它叫“一世因果”了。如果你在一世里面,就是在这一期的生命的过程当中,去建立因果的法则,是没办法建立的,因为它不能诠释错综复杂的因果的情形。

像其他宗教,它也相信因果,但是它是讲二世的因果。二世的因果在今生层面,它会比断灭见的一世的因果要高明一些,要超越一些,但是它仍然解释不了错综复杂的因果法则。唯有佛教这种三世因果——大家去了解十二因缘,叫二重三世因果,那种错综复杂的格局,才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释生命现象的理论体系。

那这样看,“现报”就是我这一世行善或者作恶,就我这个业报身去做,但由于做的业力很大,它感的时间很短,今生就接受了这样的善因的善果,或者恶因的恶报。这就叫“现报”。那来生报——“生报”是什么?就是我们今生的善恶的行为是到下一辈子去报。你一生行善,下一辈子得人天福报;你一生放纵贪、瞋、痴三毒烦恼,什么都敢干,你就到三恶道里面去接受那种果报。这叫来生报,又叫生报。

现在讨论“后报”,后报就更复杂了,就是我们今生所行善或者造恶的业力——Karma,是经过两生——不是来生而是来生的来生,或者三生、十生、百生、千生、万生乃至恒河沙劫之后,才会有果报。那这种状态,你看我们凡夫的肉眼是只会对这一世因果有所了解,天眼通可以对来生有所了解,证果的圣人比如说阿罗汉,能够了解八万大劫的善恶因果报应的情形,那么八万大劫以后的情况不了解——宿命通他没有,所以恒河沙劫之后,这个过程当中的善恶因果唯有佛才知道。

有一天,佛就指着一个鸽子问舍利弗:你看这只鸽子,它宿世是什么?何时得脱?舍利弗观察,它以前的八万大劫以来,都是一只鸽子;再观察它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子身体,观察它八万大劫后还没有脱离。声闻的智慧是有限的。那佛就告诉他,在八万大劫以前这只鸽子是什么身份,在未来的八万大劫以后,它在什么时候能够脱离鸽身,能够得人身,能够修五戒做优婆塞,能够慢慢修行得到成佛之果——佛能够展示得清清楚楚。我们要了解果报的三个概念:现报、生报、后报。

那这样的一个受报的过程,又不是我们像一加一可以定义的,它里面太复杂了。比如从那个时代,我们中国的很多佛学学者都在争论:这个受报的主体有没有?谁来受报?难道受报的有个客观的主体吗?如果说有个客观的主体,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但是又没有这种受报的主体吗?也不是。所以这就有一个叫“相似相续”的概念出来了——“不一不异”。受报它没有一个主体——“受之无主”。你接受果报,不是一个一定的东西,不是一个定命的东西——就是主宰。

但是又不能说它没有,它一定要由这个受报起现行。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怎么起现行?是由于这个“心”。但这个“心”也不是客体的东西,“心”是由于外境才有的。由于外境才生起了这个“心”,所以“心”没有一个决定的掌管的功能。那到底怎么理解呢?这里就提出一个概念,实际上是一种智慧——“感应”这个问题。慧远大师在对一种事情的把握方面——在“感”和“应”这样的一个把握方面,是非常到位的,包括对《周易》也是以“感”作为它的体性的。那么“感应”是宇宙、人生、生命当中至高的原则。

因果报应,是由于我们这个“心”感了外面的事境,原来所造的那个Karma的力才有应,这叫“感事而应”。如果有这个种子,但你没有外部的事境——没有这个条件,它就应不出来。所以受报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法相唯识谈,阿赖耶识的藏识里面有无量劫以来善善恶恶的种子,但这些种子是不是起现行,是取决于外部的条件。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这里面哪些种子可以起现行,哪些种子不起现行,它是复杂的。

你不能说它一定起现行,或者有些种子提前起现行,这都是“感事而应”的产物。“事”千变万化,“心”错综复杂,所以这就决定了受报的表现形态多样,你不能机械地把它定起来。那么业里面有些是定业,有些是不定业,这些都要在“感事而应”里面找到它相应的表现形态。

我们的心是感外面的事境:阿赖耶识的种子产生了一种现行的作用——那么这样的“心”和“境”之间的这种感应,就会使这个“因”:你感得强,感得业力重,它起现报、起现行的速度就快;如果你感得心弱,事境也比较弱,它就会来得比较迟。所以虽然造了恶业,但是是今生报,还是来生报,还是无量劫以后才报,这是不定的。这是根据我们能感之心和所接触的事境的感应强度来决定的,所以果报有先有后。

虽然果报现前有前后时间上的差异,但是它不离开一个原则:都是我们的心随着所遇的人事环境,而显发的一种对境。“对”就是应的意思。对应出来的东西,都是这个原理出来的。那么由于我们能感的心有轻、重,所以所应的果报也就有强、弱的差异。强、弱也就表明这个业有时候来得重,有时候来得轻。果报的轻重追溯它的源头,跟我们当时造业是重心造,还是轻心造,也是对应的。

比如说我们造过杀人的业,在造杀人业的过程当中,也有轻和重的差异。他有时候就想只是教训一下他,用刀背砍一下,说明他的杀心要轻一点;如果他用非常狠毒的心——“我一刀要把他劈成两段”,他这个心就来得重一些。你重心,它的报就来得重;你轻心,它的报就来得轻。这里面常常讲半斤八两。

所以这样的一个因果报应都是法尔自然的,那种赏罚机制没有谁去主宰的:没有上帝去主宰,也没有佛菩萨去主宰。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心、自己的业所导致的,这就叫“自然之赏罚”。“自然”不是一般道家讲的自然,“自”就是自动,你自性里面法尔自然的种子起现行:轻重、强弱的对应关系——善因给你奖赏,恶因给你惩罚的一种自然的报应。这就是现报、生报、后报大概的发生的基本机制。

慧远大师用非常简略的语言,把大、小乘经典关于三世因果报应的核心的原理揭示出来。如果你要展开这个因果的机制,可以讲很多,但慧远大师只是从“感事而应”这个层面,把它的发生机制给我们表达出来。最后的结论是:这是自然的赏罚。既然是自然的赏罚,它就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责任者,是不能逃脱这种行为的责任的。

《圆觉经》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第三十一段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为末法众生三次请法大乘教#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唯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若佛现在,当正思维;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圆觉菩萨之“圆觉”是什么意思呢?圆义为一切圆满、觉义为三种觉悟,三种觉悟具摄一切圆满,意思必须是三觉圆满、才能称名圆觉。三觉圆满是指自觉圆满、觉他圆满、觉行圆满。其义为:
1、自觉圆满:自觉者能觉知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一切事理。了知一切诸法常与无常之义,悟入自性真空,明白见思二惑所生一切烦恼皆是虚妄。用四谛法断妄证真,功成妙智,道证圆通,成就阿罗汉果或辟支佛果,至此故名自觉圆满。
2、觉他圆满:觉他者在自觉圆满的基础上,于诸众生,生无缘大慈,视众生如父如母、如子如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平等救度一切苦恼众生,使令一切众生都能离生死之苦、得涅槃之乐,成就地上菩萨,至此故名觉他圆满。
3、觉行圆满:觉行者在自觉圆满、觉他圆满的基础上,断尽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断尽烦恼障、所知障,令三惑二障净尽无余。解脱分段及变异两种生死,福德功德具足圆满,位登妙觉,行满果圆,住法于常乐我净,至此故名觉行圆满。
圆觉菩萨的境界具含三觉之义,等同于佛,故名圆觉菩萨。这时,圆觉菩萨在法会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非常恭敬地顶礼佛足,对着佛右绕三匝,又非常虔诚地行长跪礼,起立后再行叉手礼,然后才很有礼貌地对佛说:大悲世尊!为我等辈法会大众,广说修行清净圆觉之种种方便法,使我们及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都有大增益。
圆觉菩萨对佛说:世尊!我等法会大众听佛开示后,而今已得开悟,悟入了佛知佛见,离成佛也就一步之遥,已不足为虑,但是,如果在佛涅槃后,末法时期的众生,去佛渐远,有失教化,没有开悟的人,又想求证圆觉,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安居?他们在修此圆觉清静境界时,此圆觉中有三种净观法,又当以何为首选?
就这两个问题,惟愿大慈大悲的如来,能为诸多的法会大众及末法时期的一切众生,施予大饶益,圆觉菩萨说完这些话后,又非常恭敬地对佛行五体投地礼,像这样终而复始,连续三次而请法。
这时世尊告诉圆觉菩萨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们这些大菩萨能问于如来如是这样的修行方便法,以大饶益施予诸多的众生,你而今应当认真地听,我应当为你们说。此时圆觉菩萨听到世尊同意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非常高兴,奉教欢喜,与诸多的法会大众一起,静静地默然而听。
世尊对圆觉菩萨说:善男子!一切众生,不论是生在有佛住世时、或是佛涅槃后、或是末法时期,他们中有诸多的众生本具“大乘性”,能相信诸佛秘密大圆觉心,其中有想修行的人,如果是在“伽蓝”即寺庙里安处徒众;另外由于有因缘关系的事故,不能建立道场,当随缘分思量观察,按我以上所说远离四相的方便法修行;如果是没有其他的因缘,就应该建立道场、就应当立下修行期限。
以上所说“大乘性”出自《杂集论》十一卷:是说诸法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性。即: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名境大性。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之广大法行,故名行大性。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补特伽罗为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数取趣、人、众生,指轮回转生的主体。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为外道十六知见之一,即“我”的异名。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的真实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方便起见,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若能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即具般若智,故名智大性。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阿僧祇劫,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之行,心无疲厌,砥砺前行,故名精进大性。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两自在,以方便善巧法,随缘化度一切众生,故名方便善巧大性。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无量无数功德福德,故名证得大性。七、业大性:穷生死际,造大乘业、修大乘法,示现一切成就菩提,建立广大诸多佛事,故名业大性。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音译: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初期的伽蓝以供奉佛陀的建筑为主体构成,而后来佛殿逐渐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即厕所、浴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佛说:身在寺庙中,有想修行的人,又没有其他牵扯的因缘,就应建立道场,立下期限,期限分为三期,其中长期为一百二十天、中期为一百天、下期为八十天。
选定期限后,按选定期限安置好禅修净居,在净居中,如果是生在有佛住世的现在,就应当起“正思维”。正思维出于佛教教义八正道,又名八圣道等,是指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即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之一。
正思维又称正志:是根据四圣谛真理进行思维、分别,确立正确的意识或观念,断除邪恶的欲念、生起至善求道的欲念。正思维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舍弃执著或自私之心、培养慈善仁爱心及无害心,以这些为修行的意志和决心,能这样做,即是正思维。
如果是生在佛涅槃后的时期,应当在净居室里安置佛像,心存目想,就是心里面要有佛的存在,眼睛看到佛像就应当想念佛,如此生正忆念,臆想如来还同于常住之日,然后还要悬挂诸多的“幡华”,幡华是指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织有花型的旗子,用途是庄严道场。这样经过三七二十一日,“稽首”十方诸佛的名字,稽首就是跪拜礼,将头叩到地,再求哀忏悔,就会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二十一日,一向摄念,心不散乱,于此即可安住于道场。

《大悲咒》十种大悲心
(第九十五段)
【尔时大梵天王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菩萨言:善哉、大士!我从昔来经无量佛会,闻种种法,种种陀罗尼,未曾闻说如此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唯愿大士为我,说此陀罗尼形貌状相,我等大众愿乐欲闻。观世音菩萨告梵王言:汝为方便利益一切众生故,作如是问,汝今善听吾为汝等略说少耳。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大梵王言:我等大众今始识此陀罗尼相貌,从今受持,不敢忘失。】
观世音菩萨诵完84句《大悲咒》后,大地出现了六变震动,天上雨下奇珍妙花,十方诸佛皆大欢喜,天魔外道则非常恐怖。一切来参见大悲法会的会员,都分别获得了大小不等的果证。有得声闻初果至四果的、有得初地至十地的,还有无量多的众生发菩提心的,此皆是《大悲咒》威力所致,无比殊胜!
这时大梵天王从自己的座位上起立,整理好衣服,非常恭敬地合掌,对观世音菩萨说:善哉、大士!(大士为大菩萨的别称),我从往昔,经过无量多的诸佛法会,听闻过各种各样的佛法及各种各样的陀罗尼神咒,但却从未听闻过观世音菩萨所宣说的无碍大悲心大悲陀罗尼神妙章句,惟愿观音大士为我们讲解此《大悲心陀罗尼》神妙章句的形象面貌,是一个什么样的相状?我及在场的所有参加法会的人们都非常愿意、非常乐意地想听闻到。
于是观世音菩萨对大梵天王说:你为了方便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提出这样的问题,非常好!那么你而今可善自听好,我将为你们略微少许地讲解一些关于《大悲咒》的真实相状,《大悲咒》的真实相状归纳起来就是十种心,即:
1、大慈悲心:什么是慈悲呢?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佛陀之悲是以众生之苦为己苦,故称同体大悲。
《大般涅槃经》记载,慈悲有三种: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就是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这是凡夫的慈悲,称为小悲。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于诸法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这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最初的慈悲,称为中悲。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绝对平等之慈悲,此为观音菩萨所发之大愿,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
2、平等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里,始终都有高低贵贱之分,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只有超越三界后,在法身无相中,才有真正的平等,修行到了这种境界,所有的世俗观念都升华为圣人观念,看一切众生平等、看一切世界平等、看一切法平等,没有什么善恶邪正,人我是非,贫富美丑等种种差别相,为人处世,永远都不偏不倚,绝对平等,如此名为平等心。
3、无为心:无为心从无为法中生,无为法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槃的异名。为诸法之本体,与“法性”、“真如”等为同一含义。以法相唯识宗为代表。该宗以修持境界立论,分无为法为六种,即:
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法相唯识宗于以上六种无为中突出真如无为,认为前五种无为都是“真如无为”的不同显现,因为只有真如无为才是佛教的究竟圆满处。具足这六种无为法,名无为心。
4、无染着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清楚明白,却能即相离相,不生执着,即是无染着心。
5、空观心:观十方世界是空、观十二类众生是空、观一切法是空、观一切相是空,于空处见缘起,于缘起处见实相,于此实相中彻悟自性本空,空生大觉,是名空观心。
6、恭敬心:尊敬比自己年龄大辈分高的比如父母长辈等名“恭”、尊敬比自己有知识有智慧的比如佛菩萨师长等名“敬”。恭敬心就是以下敬上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恭敬一切人,古德说: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我虽长处比人多,但都有不如人处,所以,能做到尊敬一切人,即是恭敬心。
7、卑下心:“卑”不是卑贱的“卑”,卑在这里是一种谦辞,就是谦虚的意思;“下”即上下的“下”,这个下也不是低人一等的下,而仍旧是谦虚的意思。卑下心的意思就是时时刻刻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绝不高高在上,这种心态,名为卑下心。
8、无杂乱心:心不专一名“杂”、东想西想名“乱”;杂乱使人昏沉、掉举、散乱,不能得定、不能得解脱。修四禅八定可治杂乱心,得四禅八定者,名无杂乱心。
9、无见取心:“见”生我见、“取”生占有;凡有我见者,对一切物质的及非物质的,都想占有,男人想占有女人、女人想占有男人,对金钱财物等都想占有。想来世再得人身的、想往生天堂的、想取小涅槃的、想取大涅槃的,有这些想法和行为的,名见取心。无见取心是没有这些想法,也没有这些作为,于无作无为中彻悟诸法实相,得大解脱,名无见取心。
10、无上菩提心:菩提就是无生无灭的妙觉心,此心依众生所悟程度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萨菩提、佛菩提这四种,此四种中,唯有佛菩提为最真实究竟,名无上菩提,发心修无上菩提法者,名无上菩提心。
观世音菩萨讲完以上所说十种大悲心后对大梵天王说:这里说的十种大悲心,就是《大悲咒》的陀罗尼形貌状相,你们应当依此十种大悲心而修行,这样就能得到《大悲咒》的真实妙用。
大梵天王说:听了观音大士的一席话,我等茅塞顿开,犹如拨云见日,非常欢喜,因为从今天开始,才真正认识了《大悲咒》的陀罗尼相貌,明白了此咒的真实意义,所以我们将从此受持,不敢有丝毫懈怠或亡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次就开3个品,精简且高效,是最适合这个季节的,痘肌、干敏肌、油皮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对号入座拍就OK.还是和直白!光电项目做完皮肤容易发干,加个补水的舒敏简直
  • 回家当全职女儿loP1 陪妹妹逛街遇到的狗狗怎么眉清目秀的还有泪痣P2 奶奶家门口的风景[彩虹屁]P3 坐高铁回去的时候拍的一张和两个去过景德镇玩很喜欢那的朋友
  • 公牛的心情很复杂,如果放在20年前,这个词是对公牛集团制造力极强的认可形式,然而低频的插排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倒成了一大隐患。然而2023年的公牛,俨然没有了
  • 虽佛发明,犹不能返:虽然就是有佛这么大智慧的人,来给发明这个道理,还不能回来,还不能转头换面,还和妄想做朋友,舍不了这些个妄想。从天还很亮开始,我们不停地走啊走
  • 想念在老家的儿子的第六天在微博真好呀,没有熟悉的人,可以释放一下心情,好好表达内心的感受这是离开儿子的第六天,每时每刻都在想儿子,其实不是儿子离不开我,是我离不
  • 男,命局以寅木中的丙火偏财为妻子,偏财属于短暂情缘,正财才是长久婚配,八字没有正财,只有偏财,意味着命主的婚姻不太顺利,虽然不乏女人缘,但是正缘婚配难找,如果想
  • 给大家带来现在市场上面,流行的第 一 时间的新品,这些都是红人款生产线上,zui新的款式大家不要觉得我们是在做饥饿营销啊,真的不是!你让厂里按照秒sha的价 格
  • #Prem_space[超话]# [爱你][猪头]Between Us 澳门见面会Only For Prem 应援公告[猪头][爱你]路途千里,礼薄情深,山河远
  • 我只知道,当我想起这些话的时候会心疼……7.突然发现,原先不少要好的朋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联系。16.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
  • 郝文俊直觉和尚就是一直跟踪他们两天的人,本来看了他的脸色就有些害怕,现在银子换成了银票,也没什么可怕的了,不过还是得防着一些。到了傍晚,他们退了房子,继续赶路,
  • 讲真,自从灿吧那个愚人节直播出圈,我就很爱看这种站子之间的搞笑直播,次人的站子是即使是对家cp站也能一起上直播的那种很爱这种健康关系的粉丝之间的互动,因为我一直
  • 说起来,上回访谈王之炅的时候,我特别赞美她的揉指技巧,确实有老派的神韵。#晚餐[超话]#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上午给二宝做了山药红枣糕,巨好吃,可惜视频没了。
  • 强烈建议你们和其他项链一起叠戴,我自己的已经带了一个月了,很喜欢,夏天到了这种blingbling的太适合了,搭配连衣裙,T都很好看,百搭不过时 咱们是925纯
  • ❗️本人喜欢肖战(资源不禁任何属性,只是方便介意这个的根据自己的意愿避雷而已)见评论,失效可喊我补链砍柴汇总见置顶⑧似乎不能克制花[doge][doge][do
  •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当然,也有那种奇葩的,返自然规律的父母,但毕竟是少数的,多数的,对孩子的爱,都是最伟大的。父母不会想着孩子要禁锢在自己身
  • 上海书局还在《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伪造了一篇“程伟元原序”诡称120回小说文本是由程伟元收集、整理和刊刻的。换言之,一百多年来读到的《红楼梦》和《石头记》小说版
  • #每日一善[超话]#[努力]#阳光信用# [努力]#每日一善# 据说在微博多发大牌的名字 他会检测到你消费偏好比较高 然后提升你的信用分中奖率会提高一切都是为了
  • 还记sec起su瑞波,从3.0直至跌到0.5左右,guan到现在还在打被设为证券属性的其他币种也尽量不要碰,这个市场有时候有理也说不清,说你是啥就是啥,委屈只能
  • 笔油:你说你惹她干嘛啊……喝晕了,就记得这些片段,赶紧记下来,明天让大虎早上有东西看睡前复盘一下今天:下午去校医院拿体检报告,转氨酶依旧成倍地高[微笑]去吃茶点
  • 这也是这段恋情成为他心中遗憾,多年以后依然说“相爱恨早”的原因,在访谈里被问起她时也会脱口而出“她真的很好”。今天最幸福的莫过于看了小破球[哇][哇],开头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