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我们这个心,有心王,又有心所。心王,就是八识心王;八识就叫心王,其余的都叫心所。

[给力]

又多仆从而侍卫之:仆,是做工的工人;从,就是随从而保护着。侍,是侍奉,就在旁边照顾、做工;卫,是卫护。按照字义是这样讲,“仆从”是譬喻方便法门、方便波罗蜜,以方便法而达到彼岸。这方便法,是能委屈婉转的顺承人意,为人做一些工,来帮助人,所以这叫方便波罗蜜。天魔外道及二乘人都离不了这方便的智用,都随着这个方便的智去修道。所以在《维摩经》上说:“皆吾侍者。”皆,就是全是,全是来侍候我的人;侍者,就侍候我的人,好像 waiter(服务员、侍者),就是来服侍、帮着做工的这种人。

仆从,又有一种意思,就是果地所得的神通。果地的菩萨,是已经证果,得到十地的地位。果地的菩萨都有神通,能遂心如意,想做什么就可以成就什么。这种神通能以随心如意,好像有很多仆从来保护着。这就是大乘法要需要很多方便法来帮助、来成就,所以这叫“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言其神通,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到,好像有很多帮助做工的仆从似的。

现在这一段文,约“观心”来讲。我们现前这一念的心性,往竖着来说,也没有一个先、一个后,也没有一个开始、一个终了;若往横着来说,这心也没有一个边际。没有一个边际,所以在现前一念心性来说,也就是空谛,也就是假谛,也就是中谛;谛,就是道理。因为它具足“空、假、中”这三谛,所以就谓之“高”;这就代表“其车高广”的“高”字。

又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是具足十法界的;佛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天法界、修罗法界、人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这十法界都没有超出这现前的一念心,所以又给它起个名,叫“广”,因为这十法界太广大了。

我们的性德,就是自性的这种德,超过恒河沙数,所以叫众;性德的本体,就是宝;所以给它起个名字就叫“众宝庄校”;庄校,是互相有一种接连不断的意思。

又者,我们心外就无法,法外就无心,所谓“佛说一切法,应众生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法、法也就是心”。外道怎么叫外道呢?他就心外求法,向心外边找法去。既然心外无法,一说这一个“心”字,就包括世法、出世法;世法、出世法,都包括在这一个“心”字里边了。所以这样子,就譬喻“周匝栏楯”。

又者,这个心能普遍感应一切,有一种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演诸音教”;演是表演,诸是一切。一切的音声和言教,也都不出这一念心,所以这又叫“四面悬铃”;四面悬着铃铛。“又于其上,张设幰盖”,这也是说的这一念心;言其这个心,是一切诸法中最妙的。它既然为诸法中的最妙,所以就无法不包,没有法不在这个心里头包着;也无法不覆,这个心都在所有这一切法的上边;所以才说“又于其上,张设幰盖”。

我们这个心,有心王,又有心所。心王,就是八识心王;八识就叫心王,其余的都叫心所。这个心王,有时作一种的观想;它这儿一作观想,其余所有的心所,就都响应它,就都听它招呼。所以这就譬喻“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

讲经讲“观心”,这种讲法很多人都不容易了解;你要是不了解就不听,那始终都是不了解的。你看!人人都知道有个“心”,而心有这么多个讲法;讲出来,反而不明白了。

这个心所,有个善心的心所;善心和心所互相帮助,有一种接连不断的因缘,这就譬喻经上所说的“宝绳交络”。在善心的心所里边,能生出来无量的智慧,也能成就无量的福德,所以这又譬喻“垂诸华缨”。

又者,这一念的心性,具足柔软的法,也具足轻安的法,而且还具足一切诸法;所以就重重无尽,左一层,右一层,说也说不完,讲也讲不了。一念心性就有这么大的作用,所以这又譬喻“重敷婉筵”。这个心性,也就是动、也就是静,也能动、也能静,动不碍静、静不碍动,动静一如,动静不二,这就是表示的“安置丹枕”。

你再往深了一层来观察,这个心性的理,是由“妙观察智”显出来的,所以就譬喻“驾以白牛”。“肤色充洁”,诚信的这种功德,微妙不可思议,所以这就叫“肤充”,肤非常的滋润。在这个心性具足有无量的功德,要是不掺杂烦恼,这就叫“色洁”,色洁净了。因为你在你心性里头,不掺杂无明烦恼。这个心,具足圆融自在,这是譬喻“形体姝好”。

观心这种“圆观”,就是圆融无碍的这种观察智慧;它能生长一切的善根,所以这叫“有大筋”。那么这种圆观,又能摧伏三界以内的见爱──见爱,也就是爱见,这种颠倒的思想;摧伏,就是把它摧毁了、没有了;所以这叫“有大力”。

这种圆观,它是定慧不二,即定即慧,即慧即定,定慧圆融,所以譬喻“行步平正”。这种圆观,它能以任运而达到彼岸,所以比喻为“其疾如风”。这种圆观,它又能使令一切的心所、支配一切心所,所以就叫“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现在依照观心的道理,来解释这一段经文,若往多的讲,还有种种的讲法;不过限于时间的关系,暂时讲到此。

———摘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四十八愿: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一)——金刚上师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

经文: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念老在讲座三十二集中说:“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本愿也就是善导大师五个真实愿中的第二个。第十三愿与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净影称为“摄法身愿”,以其摄法身成就也。此愿大意是:愿自己成佛时,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无边无际,普照十方上下净国土、秽国土一切处所,所放光明要绝对地胜过一切佛光,要比日月的光明胜千万亿倍。光明遍一切处,光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处,可以摄受度化的众生也是无尽的,所以这是大悲方便之本,是报身佛的真实功德。我们大悲度生要有方便,所以光明遍照来摄受众生。愿中佛就发了誓愿,自己是无量光、无量寿,实在就是愿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光、无量寿。因佛光遍一切处,佛的教化与摄受就遍一切处;佛身常住,则众生永有依靠与导师。《甄解》说:“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证的境界,那么四十八愿都可以流入无量光寿法身。法身必定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无量光寿法身。从这个无量光寿法身,流现出弥陀一切大愿、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一切功德。极乐世界的依报:宝池、宝树、宫殿、德风华雨等等,正报:弥陀、观音、势至等等一切圣众,以及种种殊胜方便,都是从弥陀的法身所流现。所以四十八愿就包括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及无量无边摄受众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愿显的是法身功德。时常有很多人说,极乐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黄金为地等等,觉得没有什么兴趣。实际上这些黄金并不是说咱们世界的黄金货币,而都是真实法身哪。初步就是要离开相,才见真。《楞严》也是如此,要离开了妄,才显真;进一步彻底之后,妄就是真。善导大师说:“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显的是法身。要从度生而论,《甄解》又说:“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无量光,就为了光照一切处,度一切众生;无量寿,众生老有所依止。一切愿都是为众生,所以四十八愿全显法身,四十八愿全是摄受众生,互摄互融,不可截然划分,说这一愿是显法身,这一愿是度众生。

日本望西师(做了一个楼冲着西边,叫望西楼,自己也号为望西,因恭敬不提他的名字,都提他的号)说:“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时间是竖的,空间是横的。十方的虚空没有边际,所以国土就没有边际;国土没有边际,所以国土中的众生也没有边际;有无量的国土,就有无量的众生。所以法藏大士这个大愿不是只度一个地球上的全人类,而是各种众生;还不只是一个地球,而是无量的地球、无量的天体。天体无边,众生无边,所以佛的大悲也无边,给众生的利益也就没有边(见第十四触光安乐愿),而这个利益之深也没有边际。正因从众生出发,要让众生得到利益是没有边际,所以光也无边。

“绝胜诸佛”,佛佛平等,怎么又说阿弥陀佛的佛光绝胜诸佛呀?这就如本经〈光明遍照品〉所说:“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又,“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都因过去在因地愿力各个不同,到成佛时,各个按照自己所发的愿,自然成就,不须安排。法藏所发既是超胜诸佛的愿,所以成佛时威神光明在十方佛中最尊第一。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来是很不好的时候,人是减劫;那弥勒大士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人是增劫,都很高大。各人的愿不一样,弥勒他多生求福,他发心在前,成佛在后,因此他成佛是一个很有福的时候。现在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将来走的道路,每一个人的归宿,每一个人的成就,各个不一样。何以故?每个人的心愿志向不一样。这个愿力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等到作佛的时候,就得到了和自己愿力相称的一些殊胜之果。“自在所作,不为预计”,你发的是什么愿,你做的是什么功德,到时候所得的果实就是这样,不须要安排。法藏要“绝胜诸佛”,绝对不是逞能好胜、突出自己,而是切愿自己对众生的奉献,给众生的真实利益超过诸佛,所以阿弥陀佛称为大愿之王、诸佛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密宗也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这就是说明为了绝胜诸佛,得到的果实也正好是如此:“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话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没有任何夸大、夸张,没有要捧一个谁、压一个谁,十方诸佛都赞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

又根据密典《大法炬陀罗尼经》说诸佛有两种光明:⑴常光。⑵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有时放、有时不放,为了某一种因缘,或者使人觉醒、或者加持,或现或放随宜自在。比方释迦牟尼佛讲本经时就放大光明,阿难就惊奇细问,跟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见过。佛放光就是要警醒大家,你们要重视这部经,就“自在所作,不为预计”,这是放光。今愿所指是常光。根据玄奘所翻译的《阿弥陀经》,称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个名字就是称赞净土佛摄受,佛在摄受你,显出他力(从果实上开始就是他力),就是难信。你只要真正肯信了,他力在你身上就显出作用,所以“信力圆时,全成佛力。疑根未断,即是罪根”。“疑”跟“信”这两个字,大家千万要好好地检点,还有什么地方有疑?这不等于参禅那个疑,参禅那是大信之后的对于佛法负责任到极点起的疑。一般人所谓的疑,到底这佛有没有?佛经上的话是不是句句真实?这种疑就是罪根。疑根要不断,偶尔一起都是没断,即是罪业之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彼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彼佛恒常不断在放光,所以弥陀又号常照光。佛光明无量,所以号无量光;常照不断,又号常照光。所以佛光“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一切凡光不能相比了。(日月的凡光还有一个特点,那个光刺眼,魔光也是刺眼的,佛光是不刺眼的,这个大家要有所分别。)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5执心则随有(分二.七处征心5)
N1阿难计心随合随有 N2如来破其无体无定
今N1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阿难言:阿难又启白佛,说,我尝闻佛开示四众:以前阿难都是用自己的意思,来想这个“心”和“见”在什么地方,被佛都破了;所以现在他不说他自己说的了,他说是佛说的。他说了,我阿难常常在过去听见佛开示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是在家二众,就是在家受过五戒的,这叫“居士”,男的就叫“优婆塞”,女的就叫“优婆夷”。

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因为你有这个心──阿难所说这个“心”,还是识心──生了,所以就有种种境界生起;这种种法,就是在“识”里边所现的这一切境界。法没有自性,法因缘起;因为这个缘,才有这个法。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因为有这个因缘法生出来了,就种种的心也生出来了。这是以前佛你讲的啊!世尊讲的这个道理,大约不会错的;我现在是根据世尊这个道理,有一个见解。

我今思惟:他现在又想了!想什么呢?我因为听见世尊所说的这个法──“因心生而法生,因法生而心生”;我现在又往深了一层想。即思惟体,实我心性:就是我“思想”的体,这就是我的觉了能知之心,这就是我那个心性。阿难讲的这个“性”,也不是“自性”,这还是一种“识性”。

随所合处,心则随有:这个心,它遇着什么因缘,随着这个因缘合起来,就有了心了;若无所合呢?就没有心了。亦非内外中间三处:这也不是内,也不是外,也不是中间这三个地方。就是在任何地方,它遇着因缘能合起来,就有心了;若没有缘,大约就没有心了!阿难这个讲的,还是似是而非,还是没认清楚!

N2如来破其无体无定(分三)
O1约无体破 O2约有体破 O3正与结破
今O1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佛听阿难这样讲:随所合处,他就有心了。所以佛告阿难:佛告诉阿难说,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你现在说,因为由这个法生的缘故,而种种心也就生出来了。随所合处,心随有者:因为你这有所合了,心就跟着有了。若无所合呢,心当然就没有了。你是这样子讲的。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可是你所说这个心,究竟有体、没有体啊?你这个心若没有一个体相、形相,你和谁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你硬拿不是当理讲,假设这个心没有体,你说它也可以合;则十九界,因七尘合:那这个“十八界”会变成十九界的,多出来你“心”这一界;本来是“六尘”你现在又有一个“心随所合处”,这就应该又有一个尘,也会变成“七尘”。这多出来的一尘和一界,是怎么样生出来的?是义不然:你所说这个道理,又是不对的。

怎么叫“十八界”?在后边文里头会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这就叫“六尘”;六根对着六尘,中间就生出来一种分别心,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叫“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十八界”。单单六根和对着的六尘,这叫“十二处”,又叫“十二入”。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佛又对阿难说了,为什么我说你说的这个道理不对呢,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挃”,就是捏。假设你这个心,有个心的身体,比方说,你自己用手来捏你自己的身体;你捏,它知道痛啦!你知道怎么样捏痛的,这是用你的心知道的。那这个心是从里边出来的啊?还是从外边进来的呢?

若复内出,还见身中:假设你说它又是从里边出来的,它应该先看见你身里边的东西。因为以前你说你那个心在里边,现在你说里边也不在,外边也不在,中间也不在,三处都不在了;是随所合处而有你这个心。现在我叫你捏你的身体,这是合了!那么合,你说,究竟你这个知道的心,是从里边出来?是从外边出来的?假如你说,喔,我一捏它就知道了,它是从里边出来的!那既然从里边出来的,就应该先见身里边的东西。

若从外来,先合见面:若从外边来的,它就应该先看见你自己的脸面。那你这个心,有没有看见你自己的脸面呢?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阿难这回也有一点发火了──对佛发火了!这回想:“啊,佛说得太没有道理了!”所以他即刻就驳嘴,和佛正式辩论起来了。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见”,是用眼睛看见的;“心”,是知道。您说这个“见”,是“心”见到,这就不对了,这也不合道理的!佛说阿难前边讲的是“是义不然”;他现在也说,佛说的是“为见非义”。说:“佛您说这个心若从外边来的,就见到面;心只是知道,它看不见的,能看见的是眼睛。”他越跑越远了!他的意思是这样,他说能看见的是眼睛,能知道的才是心,所以他说佛说的这个道理不对。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佛言:佛听他这样讲,就说了,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假设你说你的眼睛能看见的话,那你在这个房子里边,这房子的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呢?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你说眼睛能见,那么人死了,眼睛还存在着,也还应该能看见物;你这眼睛怎么不能看东西了呢?若见物者,云何名死:假设你说,死了眼睛还能看见东西的话,怎么叫一个“死”呢?

所以经典上现在讲的这个道理,就是“眼睛不能见”。我们现在人死了,有把眼睛存到眼库里,还可以用的,说这证明眼睛可以见的。不过眼睛可以见是可以见,还要藉着你自性那种灵性才能见。如果单单眼睛,它是没有知觉的,也不能见的。它必须要假借人这种的灵明觉性,才能看见的。眼睛就好像窗门似的,它是透明体,是做为一个窗户在那儿,才能看见东西。所以你若说眼睛能见,那人死了,眼睛它怎么又不能见了呢?又假如你说,人死了还能看见东西,那就不叫“死”了。

以上内容为大德宣化高僧开示,更多内容详见《大佛顶首楞严经》宣化上人经典浅释,宣化上人法汇,可以网络搜索“宣化上人法汇”,下载大德高僧佛经浅释电子书,跟随佛祖菩萨高僧修善念佛,来世出生于没有苦难的佛国。#心中的净土[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起因是淋雨寒给我和陈忻安了拉拉人设陈忻:怎么电话讲着讲着又剩我们两个啦我:剩咱俩咋了陈忻:好拉哦好拉哦我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是 馍啊问催染菌怎么不和太咸kiss的时
  • ❤ 晨念 观音心咒 六字真言:唵(ōng)嘛(mā)呢(nī) 叭( bēi)咪(mēi)吽(hòng) 六字真言功德:唵 能消除天界生死苦,嘛 能消除非天斗争
  • 想整牙的小伙伴们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可以问我,私信我一般都在~#杭州高颧骨矫牙##杭州时代天使##杭州牙齿纠正#分享自福州凸嘴+中线不齐: 今天是隐形托槽牙齿矫正第
  • (人民日报记者张远南)巴西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近50万,单日新增确诊超3万据巴西卫生部消息,当地时间30日,巴西新增3327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49844
  • 所说的、所做的一切,目的都是让更多的人爱他们!又或许,我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热爱它的点,才有动力学下去。
  • 在字义上,“思”的本义是深想、考虑,引申指“怀念,想望”、“悲伤,哀愁”、“心情,思绪,意念”、“创作的构想”等。——《荀子 · 劝学》土就是思,思虑重的人(他
  • 张艺谋妻子罕晒大儿子,20岁穿西装帅气大长腿抢镜,五官遗传陈婷任何的收获不是巧合,而是每天的努力与坚持得来的。王奎荣曾透露,在这段感情初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年龄
  • #极致be美学##电视剧东宫[超话]#be美学是什么在东宫得到了极致体现他歇斯底里偏无济于事他撕心裂肺偏与小枫天人永隔注定李承鄞要一人立于无人之巅辜负真心的李承
  • 那‮样同‬的 创业本质上也‮是不‬穷人才会​做我反‮觉而‬得 ‮有越‬钱的人‮越 ‬喜欢创业 喜​欢折腾所以门槛‮不差‬多 达‮一到‬个70 80分的标​准反而
  • 尤其#亨利卡维尔#的表现更精彩了!#猎魔人##The Witcher# 第二季 全8集。
  • 上得大堤,放目四野,我有种说不明白的好奇激动,想说点什么——给自己,给朋友,给自己置身的风景,却不明了。”啜饮一口小酒,吃一个野蘑菇,半酣之时,郑重弃箸,双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别人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如果有人要拿答案/灌/输/给你,那不是为了让你聪明,更可能是想让你变/傻。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
  • 很少和你说谢谢 因为觉着太过官方但就在此刻 真的很想跟你说谢谢 谢谢你让我人生的大多数时候 都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那就祝我们爬不同的山还能回到同一条路上 不是时时
  • 红了十几年一直靠自己的大美女IU真的入股不亏网上传的李知恩黑料是假的不像某些传谣酸鸡正主是法制咖喜欢丽丽辱华这种事根本不需要担心她很爱中爱娜李恩整容你信吗反正脸
  • 井股票好吗股票面值都是1元吗dr股票是啥意思股票加权好不好股权除息日股票会涨吗水星股票怎么样股票涨停后天还会涨吗借壳上市股票有哪些股票后面星号是什么股权除息日股
  • 两人因为当时的交流,霍启刚被眼前这个三观非常正,一点也不爱慕容的郭晶晶所深深的吸引,之后霍启刚开始了对她疯狂的追求!甚至一些自认为与何鸿燊无关的人也看到了,比如
  • 侦查员迅速找到薛某某核对情况,其称当日拿两个存折到银行取款,因取款过多,没有仔细核对,将自己的存折和尹某的存折拿错,错将尹某存折内的钱取出,直到民警找到家,拿出
  • 游戏介绍:《纪元:变异》北京智盛开发的一款动作冒险类游戏,本作通过像素与3D的巧妙结合,搭建了一个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近未来世界。有评测者称该作为“国产独立游戏界
  • #发现南昌遇见南昌# 治疗痤疮的“神药”异维A酸副作用盘点#新星v计划##变美科普# 一、最常见的副作用口干、唇炎,也是起效与否的标志。 四、痤疮会暂时性
  • 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