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泛海#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衮衮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想着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人在江山雄伟处,形胜依旧,而英雄长往,不免发思古幽之情。看着滚滚的长江水,一腔豪气奔涌而出

  辛弃疾在公元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旧历六月被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的风光了!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收回遥望的视线,看这北固楼近处的风物:“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这里金戈铁马,曾演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历史戏剧啊!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世人们可知道,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者,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也。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他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因此可以说,上面这两句是实写史事,因为它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一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在曹刘之上。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作者在这里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显然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无疑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历》说: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吴军乘着战船,军容整肃,孙权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一世之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对刘景升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把大好江山拱手奉献敌人,还要为敌人耻笑辱骂,这不就是历史上所有屈膝乞和、靦颜事仇的缺乏骨气的人的共同的可悲命运吗!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了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中,不也有着主战与主和两种人吗?这当然不便明言,只好由读者自己去联想了。聪明的词人只做正面文章,对刘景升儿子这个反面角色,便不指名道姓以示众了。然而妙就妙在纵然作者不予道破,而又能使人感到不言而喻。因为上述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虽然辛弃疾只说了前一句赞语,人们马上就会联想起后面那句骂人的话,从而使人意识到辛弃疾的潜台词:可笑当朝主和议的众多王公大臣,不都是刘景升儿子之类的猪狗吗!词人此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颇类似歇后语的作用,是十分巧妙的。而且在写法上这一句与上两句意脉不断,衔接得很自然。上两句说,天下英雄中只有曹操、刘备配称孙权的对手。连曹操都这样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个样呢!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拍案叫绝!再从“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蕴含和思想深度来说,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它与稼轩同时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一风格明快,一沉郁顿挫,同是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而都不失为千古绝唱,亦可见辛弃疾丰富多彩之大手笔也。

  本诗的写作特色有三点:一是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二是层次分明;三是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图文源于网络 文编:孙诗雨 责编:许诺)

故事 | “人心不足蛇吞象”讲给你的道理#算命#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原本是从《山海经》“巴蛇吞象”的典故演化而来,但人们却更多的相信这么一个传说:

宋仁宗年间,深泽某村,一家母子两人,母亲年迈多病,儿子唤作王妄,三十多岁,没讨上老婆,靠卖柴草维生。

有一天,王妄到村北去打柴,发现草丛里有一条七寸多长的花斑蛇,浑身是伤,动弹不得。王妄动了怜悯之心,给他冲洗涂药,一会功夫,蛇便苏醒了,冲着王妄点头,以此表达感激之情,于是王妄便把它带回了家。

从此母子俩精心护理,蛇伤逐渐痊愈,蛇也长大了,而且总是像要跟他们说话似的,母子俩单调寂寞的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乐趣,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妄照样砍柴,母亲照样守家,小蛇整天在家陪伴。

忽一天,小蛇觉得闷,爬到院子里晒太阳。小蛇被被太阳一照后变得又粗又长,这情形被老娘看见惊叫一声昏死过去,等王妄回来,蛇已回到屋里,恢复了原形,着急地说:“我今天失理了,把母亲给吓死过去了,不过别怕,你赶快从我身上取下三块小皮,再弄些野草,放在锅里煎熬成汤,让娘喝下去就会好。”

王妄说:“不行,那样会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想别的办法吧!”

花斑蛇几番催促,王妄只好流着眼泪照办了。

母亲喝下汤后,很快苏醒过来,母子俩又感激又纳闷。王妄又回想到每天晚上蛇篓里放金光的情形,更觉得这条蛇非同一般。

话说宋仁宗整天不理朝政,宫里的生活日复一日,觉得厌烦,想要一颗夜明珠玩玩,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一颗,就封官受赏。

这事传到王妄耳朵里,回家对蛇一说,蛇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几年来你对我很好,而且有救命之恩,总想报答,可一直没机会,现在总算能为你做点事了。实话告诉你,我的双眼就是两颗夜明珠,你将我的一只眼挖出来,献给皇帝,就可以升官发财,老母也就能安度晚年了。”

王妄听后非常高兴,可他毕竟和蛇有了感情,不忍心下手。

大蛇说:“不要紧,我能顶住。”

王妄挖了大蛇的一只眼睛出来,竟真的变成了稀世的夜明珠,于是把宝珠献给皇帝。满朝文武从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宝珠,赞不绝口,皇帝也非常高兴,封王妄为大官,并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

西宫娘娘见了,也想要一颗。不得已,宋仁宗再次下令寻找宝珠,并许诺第二个献宝的人可以当丞相。

王妄想,我把蛇的第二只眼睛弄来献上,那丞相不就是我的了吗?于是,王妄再次找大蛇商量。

碍于情面,大蛇又把剩下的一只眼睛化作宝珠给了王妄,于是王妄如愿当上了丞相。

无巧不成书,当朝正值妙龄的公主也得了怪病,宫中的御医都没招,传说需要四两千年大蟒蛇的肝才能活命。急中难求,皇上就下诏,在全国张贴皇榜,告曰谁若能办到此事治好公主的病就招为驸马,并封王。

此时身为丞相的王妄已经被利益蒙住了双眼,直接找到大蛇把事情的原委和央求说了一遍,双眼已盲的大蛇听说后哀怨的含泪说道:“你有没有想过,我把我的肝给你,我也就失去了生命?”

“可是我救过你的命啊,”丞相王妄继续哀求:“你理应报答我的。”

大蛇听说后,叹气道:“那好吧,一会我张开嘴巴,你从我嘴巴里爬到我肚子里自己来取吧!”

当王妄拿着屠刀进入大蛇嘴里之后,大蛇却突然闭上了嘴巴,而丞相王妄却再也没有出来......

当朝失去了丞相,人们分分寻找,却又不见踪影,最后家人判断可能被大蛇吞了。而“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劝世典故也就此流传开来。

后来不知何时,人们以讹传讹,把丞相的“相”误作大象的“象”,于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一直流传至今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的快乐的。

人不快乐,往往因为忽略了拥有,而想要的却太多。

太阳出来的时候,别埋怨晒黑了皮肤;太阳落山了,别责怪看不清走路。

把心方正,一帆风顺;把心放平,风平浪静。

世上无完美,想开了,想通了,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

《李端端图》,之前被附会成《唐伯虎点秋香》,我第一次看是在南博那个《温.婉》特展上。因为转发写不了那么多字,我就只能截图巴拉巴拉了,想要欣赏原画细节的,可以去原PO首页看。

说来也巧,那年四月刚和朵朵眸子熊三人刚起去了扬州看牡丹,在一丛白牡丹前,朵朵吟出了“一朵能行白牡丹”这句,两个月后,我就在博物馆里看到了这张图。不得不说,信息有时候真是自我强化的。

书画一道我全然外行,看画只会比较留意仕女的妆容衣饰和题画诗。李端端这个故事比较鲜明,所以就记住了。
典故出自《云溪友议》,叫《辞雍氏》,讲的是故事男主人公崔涯和其妻子雍氏的离合,此处按下不表。单讲崔涯和李端端的梁子。
引原文如下:

  崔涯者,吳楚之狂生也,與張祜齊名。每題一詩於倡肆,無不誦之於衢路。譽之,則車馬繼來;毁之,則盃盤失錯。嘲妓曰:「雖得蘇方木,猶貪玳瑁皮。懷胎十箇月,生下崑崙兒。」又:「布袍披襖火燒氈,紙補箜篌麻接絃。更着一雙皮屐了,紇梯紇榻出門前。」又嘲李端端:「黃昏不語不知行,鼻似烟窗耳似鐺。獨把象牙梳插鬢,崑崙山上月初生。」端端得此詩,憂心如病,使院飲迴,遙見二子躡屐而行,乃道傍再拜競灼曰:「端端祗候三郎、六郎,伏望哀之。」又重贈一絕句粉飾之,於是大賈居豪,競臻其戶。或戲之曰:「李家娘子,纔出墨池,便登雪嶺。何期一日,黑白不均?」紅樓以為倡樂,無不畏其嘲謔也。祜、涯久在維揚,天下晏清,篇詞縱逸,貴達欽憚,呼吸風生,暢此時之意也。贈詩曰:「覓得黃騮被繡鞍,善和坊裏取端端。揚州近日渾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的网络社交语境里好像更容易通感。崔涯是个狂生,没事就喜欢嘴两句当红的青楼女子,可以说嘴狠毒,而且是个很有权重的KPI,能达到他嘲谁谁就糊,他捧谁谁就红的地步。有一天他不知道图个啥,嘲了名妓李端端,说她生得黑,黑到了晚上不说话就没人看得见,鼻子像烟囱耳朵像平底锅,头上插把象牙梳,就仿佛黑洞洞的昆仑山上初升了一弯月亮。
好的叭。
被黑得黑得不得了的李端端读到这首诗,真的非常难过,哀求他说:“求求你善良点做个人叭。”
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崔涯接受了李端端的请求,重题一首诗,将她比作一朵行走的白牡丹。
人家都逗乐说:李端端姑娘,才出墨池,又登雪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日之间,从黑到白?

这个故事我其实一直都有点耿耿于怀,首先作为一个黑皮,三次元真的有被同学嘲过和“黄昏不语不知行”一模一样的话,是有点感同身受被冒犯到[二哈][二哈][二哈]
其次就是崔涯的态度。原文里头两首嘲妓已是刻薄至极,嘲李端端的诗更是让人觉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恶意”这样摸不着头脑。李端端只是一个卑微的“红楼倡乐”,做错了什么呢?而崔涯仗着“狂生”的潇洒名号,明知道自己下笔羞辱,这个青楼女子就很有可能连饭都混不下去,依然卖弄着看起来很幽默的修辞,对她进行讽刺。
唐伯虎的画里,李端端是高贵宛如神女的。她手拈牡丹,傲然站在崔涯面前,不言不笑,看着那朵牡丹,事实就已经证明她的美艳洁白。
至少在这幅图里,(不看题画诗的话),李端端是画面的主角,那朵白牡丹是发光体,两者形成的庄严感,倒使得画面正中心的男性(应该就是崔涯)黯然失色。
然而原著里的李端端呢?“憂心如病,使院飲迴,遙見二子躡屐而行,乃道傍再拜競灼曰:「端端祗候三郎、六郎,伏望哀之。」”
她忧虑,卑微,哀求。
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摧眉折腰的姿态满足了崔涯的奇怪的自尊,抑或李端端对他讽刺诗的理解超乎他的预料,又抑或还有其他原因,总之,崔涯翻手就“黑转粉”,一首诗又将李端端捧了起来。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外如是。只是用在一个青楼女子身上,未免…

最后,赘述一下崔源和妻子雍氏的悲剧:
崔生之妻,雍氏者,乃揚州摠効之女也,儀質閒雅,夫婦甚睦。雍族以崔郎甚有詩名,資贍每厚。崔生常於飲食之處,略無裨敬之顏,但呼妻父「雍老」而已。雍久之而不能容,勃然仗劍,呼女而出崔秀才曰:「某河朔之人,唯襲弓馬。養女合嫁軍門,徒慕士流之德。小女違公,不可別醮,便令出家。汝若不從,吾當揮劍!」立令涯妻剃髮為尼,涯方悲泣悔過,雍亦不聽分疏,親戚揮慟,別易會難。涯不得已,裁詩留贈。至今江浦離愁,莫不吟諷是詩而惜別也。詩曰:「隴上流泉隴下分,斷腸嗚咽不堪聞。姮娥一日宮中去,巫峽千秋空白雲。」
崔源自己也做不得婚姻的主,雍氏的父亲更是宁可逼爱女削发为尼也要为了自己的“尊严”拆散两人。
说到底,崔源的两段故事里,我看到的都是悲剧。
(5/6)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总惊异于人性的复杂性,但又因为我对其的抵触让我想要削掉某些部分以令我不至于泯然到我所厌恶的事物中。邪淫真是害人不浅,很多人都不信因果,说是迷信,所以违背自
  • 这也让他看到了成长的可能性,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再后来他开始了公众号写作。”生活中你遇到的所有不快你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当你阅读的时候,你所有的苦恼都将烟消云散
  •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喜欢小黑的小粉丝儿~在过年的时候第一次刷到他,真的很喜欢他的“焯”关注时间不长,但是对他的爱不减呐[舔屏]最近刷dy有一些感想,想在这里说一说
  • 预计3月底至4月初,我国北方还将有一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需关注临近预报。另外,今年的沙尘天气频繁还和近期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今年3月初,沙源地经历了一次极为罕见的
  • 但他始终是那个对梦想执着,对自己苛刻的追梦人(这个词好土,但是在天天身上却又那么合适,闪闪发光)ps,毛老师这张真的好好看,天天的表现力真的好了好多啊最近对玄学
  • 此外,冬窗租借加盟拜仁的坎塞洛如今也主打右路,不排除在场面僵持的时候拜仁派他出场的可能性,荷兰铁卫可谓是重任在肩。不过,速度奇快的勒沃库森前锋也同样没有在阿克这
  • 而是把老人家当成朋友一般交流,让她吃自己喜欢的、喝年轻人里流行的,都让老人试试。一直读着,饿到头晕眼花了把书放回原位,背起包坐地铁,去不远处的小吃街吃我喜欢的面
  • 她又說下月結婚的陳家樂今日已致電她:「如果我有時間、到時喺香港嘅話,我會出席婚禮。【On.cc】蔡卓妍旅行抗賊妙法 將信用卡放心口女星蔡卓妍(阿Sa)今日(10
  • 而所谓“倨”的语境,是在3月16日晚蒙友人转告,看见谢教授辱骂本人微博(见附图)后,本人出于对谢教授的尊重,依旧本着友好沟通的态度,委托前辈老师于3月18日通过
  • 这几天他们都拘着我不让我出宾馆,时间一久我就觉得发闷起来。真的是奇了大怪了,那天发了一个“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不建议海葬的一个微博,今天突然有个不知名的无脑者或
  • 色号#102Love妥妥的栗子奶茶,又嫩又乖乖女的感觉乌龙调真的日常又百搭,有种细腻又天然知性美,日杂女神即视感这不就来了!感谢上述小东西【独属于春天的高感冷门
  • 尤其是大家都在这个破房子里面拍照,更显得这个礼服的格格不入了。不过,说到最离谱最素的还是李兰迪,活生生的明星传得很像是伴娘服,就是很常见的那种碎花裙子,团队审美
  • 3、真正的朋友没有距离,无所谓天涯,不在乎海角,问候从未忘记,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里,送去最美丽的清晨心语,朋友,早安!3、真正的朋友没有距离,无所谓天涯,不
  • 月永雷欧的个人衣装2故事 - 【给我双手满满的喝彩】 时间:冬 杏和rabits在邻镇完成工作,看到leo和斑在路边四手联弹钢琴,对上眼神后,leo演奏的曲子
  • 我承认,中间因为各种原因,有无数次我都不想剪了,可每次想到一直写文给我看的番茄,还有给我留言说等着我更新的人,我就还是坚持剪完了。爸爸又帮忙去查了一下,说是需要
  • ”4. “在十几岁的年龄遇见你 你成为了我最喜欢的男孩 你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感情淡了可以再培养 无话可说了可以再找话题 我想和你有一个很长很长的未来 我真的特别
  • 其实,所谓“请假耻辱”倒更像是一种权利短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请假,企业单位对请假事由也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打工人对请假后果难以预测,由此产生了焦虑情绪。其实
  • 碧桃(学名:Amygdalus persica L.var.persica f.duplex Rehd.):是植物桃的变种,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
  • 口感特别细腻而且吃完感觉很清爽 薄巧里面有很大的布朗尼颗粒 树莓芝士也能吃到梅果酱本来不爱吃甜筒脆皮的朋友吃完那个淋巧克力的筒之后爱上了甜筒 总之就是非常好吃[
  • 関西の方は当日券もあるので是非いらしてくださいねぇ23/03/25 李海海林努努twi相关更新/ 电影《Dub Saeng Rawee(熄灭的日光)》的拜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