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省份公布最新出生数据,为何二胎、三胎政策下出生人口仍在下滑



 

据上观新闻报道:

原创

近日,全国各地的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陆续更新。

从数据来看,除了天津、海南的数据还没出炉,各地在“生娃”这件事上都不太乐观。

14个省人口正增长

出生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省份仅有广东。出生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则有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五个省份。

29个省份中,有14个省为人口正增长地区,15个为人口负增长地区。

2021年出生人口排前五的,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几个人口大省。但在这几个人口大省中,除了广东的出生人口仍有118万,河南、山东的出生人口已跌破80万,四川、河北两省的出生人口则分别为57万和53万。

过去五年,山东出生人口跌幅最大,相比2017年减少了57%。2017年山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的10%,但2021年这个比例跌至7%。

另外两个人口大省河南、河北的出生人口跌幅也分别达到43%和45%。

出生人口前十的省份中,安徽、广西、湖南跌幅都在40%以上。

二孩出生人口显著下滑

从全国来看,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跌。

近十年来国内出生人口的高峰是在2016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分别达到1883万人和1765万人。但2017年之后,二孩政策的刺激效果开始减缓。

分省份来看,山东的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177万、2017年达到174万,位列全国第一。但自此之后,出生人口就开始一路下滑,到2021年已经跌落至75万。

河南、四川、河北等人口大省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这几个省份近十年的出生人口高峰都出现在2016-2017年之间,之后便出现了持续的下滑。

目前最能“生”的广东省,作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破百万的省份,2021年的出生人口也显著少于2017年(151万)。

而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与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对2013年以来不同孩次的出生人口数据计算发现,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便开始不断下降。

2021年,二孩出生人口甚至开始少于一孩。

2021年7月,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出台。政策效果如何还需时间来验证。目前来看,近几年,三孩及以上的出生人口占比有所提升,2021年提升至14.5%,但这也与出生人口的大盘下降有关,而数量并未见到显著增长。

育龄妇女变少了

出生人口下滑背后,有两大不利因素。

一是育龄妇女变少了。

数据显示,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等研究者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从2013年开始,育龄妇女规模的持续下降,特别是20-29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迅速下降,成为近年来出生人数下降的主导因素。

育龄妇女规模下降造成的出生人数下降在2012 年仅6万人,2016 年超过25万人,而2018年和2019年超过30万人。

二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婚育年龄推迟、婚育成本上升导致出生意愿下降。

一方面,人们的婚育年龄在逐渐推迟。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 另一方面,上升的婚育成本负担也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考虑生育。根据陈卫等研究者发起的调查结果,在不想生第二个孩子的女性中,超过 1 / 3 的人表示“经济条件不允许”。其次,“没人帮忙照顾孩子”是导致城市女性不想再生孩子的第二大因素。

自去年三孩政策正式出台以来,全国多个省份都纷纷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延长育儿假、产假等措施。

包括山东、河南、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均规定,在子女年满三周岁前,每年应分别给予夫妻双方10日育儿假,并在不同程度上延长产假和男性配偶的护理假,其中河南力度最大,规定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部分省份也出台了配套的普惠托育支持措施。如山东、河南、四川围绕三孩生育政策取消了社会抚养费,并提出从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保险、人才等支持措施方面,增加关于推动建立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相关要求。

但纵观各地目前在计划生育条例上的政策修订,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提供配套支持方面,除了河南等个别省份提出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大部分地区政策并未有明确的目标。

现阶段是我国人口总量由增到减转向,以及人口结构、分布和素质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改善和解决生育率持续下滑的问题,将鼓励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仍是各地亟需考虑的关键。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何书瑶

老金:多宣传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益寿延年!!!

29省份公布最新出生数据,为何二胎、三胎政策下出生人口仍在下滑



 

据上观新闻报道:

原创

近日,全国各地的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陆续更新。

从数据来看,除了天津、海南的数据还没出炉,各地在“生娃”这件事上都不太乐观。

14个省人口正增长

出生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省份仅有广东。出生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则有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五个省份。

29个省份中,有14个省为人口正增长地区,15个为人口负增长地区。

2021年出生人口排前五的,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几个人口大省。但在这几个人口大省中,除了广东的出生人口仍有118万,河南、山东的出生人口已跌破80万,四川、河北两省的出生人口则分别为57万和53万。

过去五年,山东出生人口跌幅最大,相比2017年减少了57%。2017年山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的10%,但2021年这个比例跌至7%。

另外两个人口大省河南、河北的出生人口跌幅也分别达到43%和45%。

出生人口前十的省份中,安徽、广西、湖南跌幅都在40%以上。

二孩出生人口显著下滑

从全国来看,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跌。

近十年来国内出生人口的高峰是在2016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分别达到1883万人和1765万人。但2017年之后,二孩政策的刺激效果开始减缓。

分省份来看,山东的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177万、2017年达到174万,位列全国第一。但自此之后,出生人口就开始一路下滑,到2021年已经跌落至75万。

河南、四川、河北等人口大省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这几个省份近十年的出生人口高峰都出现在2016-2017年之间,之后便出现了持续的下滑。

目前最能“生”的广东省,作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破百万的省份,2021年的出生人口也显著少于2017年(151万)。

而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与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对2013年以来不同孩次的出生人口数据计算发现,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便开始不断下降。

2021年,二孩出生人口甚至开始少于一孩。

2021年7月,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出台。政策效果如何还需时间来验证。目前来看,近几年,三孩及以上的出生人口占比有所提升,2021年提升至14.5%,但这也与出生人口的大盘下降有关,而数量并未见到显著增长。

育龄妇女变少了

出生人口下滑背后,有两大不利因素。

一是育龄妇女变少了。

数据显示,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等研究者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从2013年开始,育龄妇女规模的持续下降,特别是20-29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迅速下降,成为近年来出生人数下降的主导因素。

育龄妇女规模下降造成的出生人数下降在2012 年仅6万人,2016 年超过25万人,而2018年和2019年超过30万人。

二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婚育年龄推迟、婚育成本上升导致出生意愿下降。

一方面,人们的婚育年龄在逐渐推迟。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 另一方面,上升的婚育成本负担也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考虑生育。根据陈卫等研究者发起的调查结果,在不想生第二个孩子的女性中,超过 1 / 3 的人表示“经济条件不允许”。其次,“没人帮忙照顾孩子”是导致城市女性不想再生孩子的第二大因素。

自去年三孩政策正式出台以来,全国多个省份都纷纷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延长育儿假、产假等措施。

包括山东、河南、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均规定,在子女年满三周岁前,每年应分别给予夫妻双方10日育儿假,并在不同程度上延长产假和男性配偶的护理假,其中河南力度最大,规定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部分省份也出台了配套的普惠托育支持措施。如山东、河南、四川围绕三孩生育政策取消了社会抚养费,并提出从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保险、人才等支持措施方面,增加关于推动建立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相关要求。

但纵观各地目前在计划生育条例上的政策修订,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提供配套支持方面,除了河南等个别省份提出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大部分地区政策并未有明确的目标。

现阶段是我国人口总量由增到减转向,以及人口结构、分布和素质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改善和解决生育率持续下滑的问题,将鼓励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仍是各地亟需考虑的关键。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何书瑶

老金:多宣传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益寿延年!!!

29省份公布最新出生数据,为何二胎、三胎政策下出生人口仍在下滑



 

据上观新闻报道:

原创

近日,全国各地的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陆续更新。

从数据来看,除了天津、海南的数据还没出炉,各地在“生娃”这件事上都不太乐观。

14个省人口正增长

出生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省份仅有广东。出生人口在50万至100万的,则有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五个省份。

29个省份中,有14个省为人口正增长地区,15个为人口负增长地区。

2021年出生人口排前五的,依次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几个人口大省。但在这几个人口大省中,除了广东的出生人口仍有118万,河南、山东的出生人口已跌破80万,四川、河北两省的出生人口则分别为57万和53万。

过去五年,山东出生人口跌幅最大,相比2017年减少了57%。2017年山东的出生人口占全国的10%,但2021年这个比例跌至7%。

另外两个人口大省河南、河北的出生人口跌幅也分别达到43%和45%。

出生人口前十的省份中,安徽、广西、湖南跌幅都在40%以上。

二孩出生人口显著下滑

从全国来看,出生人口已经连续五年下跌。

近十年来国内出生人口的高峰是在2016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分别达到1883万人和1765万人。但2017年之后,二孩政策的刺激效果开始减缓。

分省份来看,山东的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177万、2017年达到174万,位列全国第一。但自此之后,出生人口就开始一路下滑,到2021年已经跌落至75万。

河南、四川、河北等人口大省也表现出同样的特点,这几个省份近十年的出生人口高峰都出现在2016-2017年之间,之后便出现了持续的下滑。

目前最能“生”的广东省,作为全国唯一出生人口破百万的省份,2021年的出生人口也显著少于2017年(151万)。

而根据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与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对2013年以来不同孩次的出生人口数据计算发现,二孩出生人口在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便开始不断下降。

2021年,二孩出生人口甚至开始少于一孩。

2021年7月,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出台。政策效果如何还需时间来验证。目前来看,近几年,三孩及以上的出生人口占比有所提升,2021年提升至14.5%,但这也与出生人口的大盘下降有关,而数量并未见到显著增长。

育龄妇女变少了

出生人口下滑背后,有两大不利因素。

一是育龄妇女变少了。

数据显示,2021年15—49岁育龄妇女比2020年减少约500万人,其中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

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等研究者在2021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从2013年开始,育龄妇女规模的持续下降,特别是20-29 岁生育旺盛期妇女人数迅速下降,成为近年来出生人数下降的主导因素。

育龄妇女规模下降造成的出生人数下降在2012 年仅6万人,2016 年超过25万人,而2018年和2019年超过30万人。

二是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婚育年龄推迟、婚育成本上升导致出生意愿下降。

一方面,人们的婚育年龄在逐渐推迟。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涨到了28.67岁,其中,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而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4.89岁。 另一方面,上升的婚育成本负担也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考虑生育。根据陈卫等研究者发起的调查结果,在不想生第二个孩子的女性中,超过 1 / 3 的人表示“经济条件不允许”。其次,“没人帮忙照顾孩子”是导致城市女性不想再生孩子的第二大因素。

自去年三孩政策正式出台以来,全国多个省份都纷纷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出台延长育儿假、产假等措施。

包括山东、河南、四川等在内的多个省份均规定,在子女年满三周岁前,每年应分别给予夫妻双方10日育儿假,并在不同程度上延长产假和男性配偶的护理假,其中河南力度最大,规定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个月,给予其配偶护理假一个月。

部分省份也出台了配套的普惠托育支持措施。如山东、河南、四川围绕三孩生育政策取消了社会抚养费,并提出从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保险、人才等支持措施方面,增加关于推动建立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相关要求。

但纵观各地目前在计划生育条例上的政策修订,在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提供配套支持方面,除了河南等个别省份提出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大部分地区政策并未有明确的目标。

现阶段是我国人口总量由增到减转向,以及人口结构、分布和素质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改善和解决生育率持续下滑的问题,将鼓励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仍是各地亟需考虑的关键。

栏目主编:张陌、尤莼洁

来源:作者:何书瑶

老金:多宣传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益寿延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有得闻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尽心供养,斯等皆当住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于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超然在后。当遇到强烈诱惑而实在忍不
  • 。。
  • 3⃣️随拍/朋友给的订婚红包因为帮她跟拍[笑而不语])4⃣️在一起的1314天啦[可爱]/随手记录生活5⃣️好久没喝coco了[嘻嘻]/又来美容院了/天空[微风
  • 望穿秋水,真就又一次成了笔下的缠绵,就又一次成了心里的缱绻,所有记忆里的眺望都融化进了这场清秋的清欢,所有的期许用清浅就打开了装满秋的瓶塞,岁月的清幽之香在此间
  • 认真置顶一下这里麟太,以前看比赛现在只专心直播第五方面:喜欢爱丽好感丽丽经常一起玩的朋友(咩女鹅克儿皮皮卡等)vtb方面:喜欢shoto,mysta和ike好感
  • 17、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 也许听到身后的单车一摇车铃,叮,就能从饭桌上的微波炉取出一碗浓稠的丝瓜滑蛋汤。滋滋滋,每一次都好暖和,出炉的煎鱼排、兑了茉莉蜜茶的酒、热烘烘的干衣服。
  • 热海水池子水温40度,舒服晚餐,谁能想到海边的这一排尖尖玻璃屋是烧烤屋呢,饥肠辘辘吃东西最香,食物经过烤制变得美味无比,围炉而坐驱散夜的凉气。我们也被一个人爱着
  • 余启平的水墨禅境中的罗汉、僧侣,将超然于物外的精神世界与充满烟火气的现实世界互为参修。季平的水墨心语,把传统国画从优雅唯美体态走入弥漫烟火气的平常生活。
  • 天呐~”然后我就问了店家有没有粉色的面包哈哈哈但是这是粉色的最后一个了小小的将就一下吧 拍的有点丑哈哈哈哈 插四根小蜡烛是因为这是第四年啦~ 这应该会是我发的最
  • 轮到我的时候我还在压机,B超医生看了我几眼说先别吃鸡了,然后我坐下他一看:“哦第五人格啊”我:“你居然知道第五人格!但暂时用不了龙门架(练肱三我使不上劲儿非常容
  • Procreate iPad 原创手绘甜品 Ipad水彩插画 客单/商稿勿用/约稿私信 工具:iPad pro 2021 软件:procreate 笔刷推荐:
  • 三月初四 《永平府志》说清明前两日是寒食,前一日是蛆日,不宜造醯酱。春季是病毒高发期,蚊虫也开始活跃,不宜造醯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蛆日 冬至后百五日为寒食,
  • 一转钟,我的首页就充斥着各种鬼畜cp,各种中国字写的看不懂的中国句子,我佛了,每天没觉睡仔细研究,[泪]又不舍得取关,取关就找不着太太了。这本书写于1949年,
  • 影片中饰演牛魔王的是曾经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的陆树铭,和赵季平一样,因为对影片的剧情无法理解,拍完后,陆树铭也提出了和赵季平同样的要求,“你们在电影的片尾,
  • 我在我悲惨的世界里残暴的活,把所有委屈和不甘埋在冷酷里,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不知何为忠诚,不懂何为真心。#电影正当夏##夏日影评大赛##泰剧黑帮少爷爱上我[超
  • 品牌价值658.69亿率先进入榜首前50强的健康产品品牌[鼓掌][鼓掌]。从榜单可看到,随着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无限极健康产业爆发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 如果内心不够坚定,一望见旁边有好走的路,就急着放弃自己的选择,到头来不仅会因为过于善变而失掉初心,最后往往还会一事无成。境由心生,心情不好,就会失去一次次微笑着
  • 有的时候会和朋友很消极的说为什么要被生下来但还是会在每一个可以感受七情六欲的瞬间感慨这或许就是生活的真谛吧真好啊 长大的过程中收获了太多太多的爱 我还是那个可以
  • 亲爱的姥爷,你已经走了快两年了。 你走之后,我就再也不怕鬼啦,也敢不开灯上厕所。因为我知道,你会守候我的。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灵魂,也不错,因为你也会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