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实力再“出圈” 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高新区备受瞩目

9月16日上午,以“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业界相关领域专家、硬科技企业负责人、知名投资人等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围绕硬科技创新生态,分享硬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项目和成果,共同为“硬科技西安样板”赋能。
而作为西安市、陕西省和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旗帜,正在全力创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的西安高新区无疑是此次大会的焦点,其发布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硬科技人才政策等创新性成果和举措,更吸引了与会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的目光,备受业界瞩目。

多项核心成果上榜“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

经过连续多届精心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已成为释放硬科技政策、集聚硬科技资源、展示硬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开幕式上正式发布的“西安硬科技十大突破”,让人深切感受到近年来西安硬科技创新创业的巨大活力。其中,西安高新区多项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的硬科技成果及其应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上榜,以量质双高独占鳌头,引发广泛关注。
这些“高新系”的硬科技成果,涉及芯片级晶圆制造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控制技术、个性化定制式医疗器械设备、3D打印设备及植入物技术、超精密制造装备技术等多个领域,包括奕斯伟芯片晶元、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启明920AI加速芯片、眼得乐全新一代可折叠人工晶体、特变电工特高压柔性直流输配电技术、铂力特3D打印技术、中科微精飞秒激光超精细微圆孔制造装备研发及应用等,进一步展现出西安高新区强大的硬科技创新实力。
5个重磅项目签约落地筑牢产业“硬支撑”

在开幕式重大科创项目及产业项目签约环节,全场目光再一次汇聚到西安高新区。现场签约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7个,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西安)国中合伙企业投资及引进西安落地项目、西安科学园高能级创新平台系列项目、芯派科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西北院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系列项目、华秦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扩能及氢能装备制造中心项目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
这些涵盖“一院一所”及高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金融合作三大范畴的重磅项目,将进一步释放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喜人
在大会主论坛暨创建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主题活动上,西安高新区发布的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串串重磅数据让人惊艳,彰显了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的良好成效。

据介绍,2020年6月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以来,西安高新区始终坚持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硬科技发展,搭建了一批硬科技平台,催生了一批硬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硬科技企业,引育了一批硬科技人才,推进动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以硬科技项目为例,西安高新区坚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硬科技示范区建设,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续建项目276个、新开工项目92个,年度总投资1800亿元,高技术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超30%。
同时,在硬科技企业培育方面,西安高新区着力实施科创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培工程,构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在硬科技机制方面,创新构建了“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技术经理人的“1+3”服务体系,累计培育技术经理人298人。
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513.55亿元,同比增长10.2%,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均超30%,硬科技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地位愈加突出。
系列政策服务亮相推动硬科技再发力
除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创建成果发布外,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人才政策、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场景、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硬科技仲裁院等创新性政策服务的接连亮相,也让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见证了西安高新区过硬的科技实力和活跃的创新生态,感受到硬科技“策源地”、“集聚地”的无限潜力和广阔未来。

根据此次发布的《硬科技创新人才政策》,西安高新区将围绕光电子、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力度;紧密结合产业布局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针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等不同群体,精准制定支持政策;实施“青年英才计划”,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扶持一批青年人才项目,大力引进硕博人才,并持续升级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
在企业积分制应用场景方面,西安高新区发布的内容同样颇具含金量。自2020年底正式成为全国首批、西北首个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以来,西安高新区积极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评价工作,建立起企业积分制数据库。此次发布的六大应用场景包括金融应用场景、政策应用场景、孵化应用场景、企业应用场景、区域应用场景、改革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落地落实,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积分评价企业加速集聚。

随后的活动中,西安高新区还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长安银行等金融机构签署“共建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协议,并举行硬科技仲裁院揭牌启动仪式。
硬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旨在通过加快打造政、银、企深度合作的创新示范,真正实现通过科技服务金融,通过科技创新金融,为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金融赋能;硬科技仲裁院则将为原始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好的服务支持、促进硬科技领域公平竞争和良性发展。
据了解,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上海证券交易所、陕西省人民政府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陕西省科学技术厅、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高新区管委会、西安市金融工作局承办。本届大会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之外,还将举办“科创板三周年成长之路暨硬科技企业上市峰会”高端平行论坛,秦创原系列专题论坛、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发展系列活动、硬科技产业博览会等10余场活动。
(高新融媒记者 杨皓 于秋瑾)

#山东奏响中国品牌之声##山东有了新slogan##好客山东好品山东#【齐鲁潮评丨手造盛会,山东“太会了”!】时光如济南的泉水,潺潺流过,既见证季节轮转,也迎来再度相聚的时刻。

金秋九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泉城启幕,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两大会场同时开展。1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11大展区、2700余家参展商,聚焦手造创新动能,激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共同谱写文旅深度融合的壮丽诗篇。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博览会主题为“博览中华手造 共享文旅盛会”,对“手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主会场之一的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中华手造展区”将全面展示全国各省优秀手造品牌及产品,振兴中华传统工艺,在为观众呈现一场传统文化艺术熏陶和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中华手造开辟更为广阔的传承路径。同时,“山东手造”也将组团亮相,共同打造一场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手造”盛会。

打造精品手造,集聚发展新动能

连日来,在“和为贵”济南陶塑工作室里,济南陶塑技艺传承人王令涛都在埋头潜心创作。展架上摆放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色陶塑作品,正是传统工艺活化创新的生动诠释。机缘巧合下发现自己在泥塑创作方面的才华后,王令涛从厨师转行做起了手艺人。近年来,他在陶塑设计的趣味性上苦下功夫,先后制作出了Q版孔子像、《论语》食盒、公道杯等陶塑,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把“山东手造”评出来,把“山东手造”展出来,让“山东手造”火起来。2022年3月初,山东8部门联合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更好赋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作为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大省,山东发力“手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山东省内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排在全国第二。在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中,山东省有20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从产业上看,截至今年3月份,山东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手造”产业基数大、根基稳。

充分利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 “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不断集聚,产业效益初步显现,成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强力引擎。

“临沭柳编”作为临沂地理标志品牌和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近年来,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临沭柳编”已从原本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创意性新型产业体系。同时,当地通过发挥柳编产业聚集作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柳编种植、编织技能、电商营销等就业、创业培训,推进产业扶贫纵深发展。目前,临沭已在镇村建成各类柳编加工点2000余个,直接带动近10万农民就业,覆盖贫困人员7000多人,柳编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过万元。“柳编脱贫之路”已逐渐发展为“柳编振兴之路”。

除了临沭柳编之外,“山东手造”项目还将皮影、鲁绣、面塑、叶雕、刻瓷、黑陶等许许多多优质的传统手工文创产品带到了大众视野当中,为山东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业赋予了崭新活力。如今,随着“山东手造”工程持续推进,已成为山东落实“两创”、坚定不移走新时代文化自信必由之路的重要举措。

办一届盛会,兴一个产业

打响手造品牌,传递中华传统工艺好声音;推动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两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据了解,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体现在突出“中华手造”和“山东手造”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文旅行业大咖、优秀匠人、参展商齐聚泉城,博览中华手造多彩文化,共绘“诗与远方”美好画卷,碰撞出的将不仅是“智慧火花”,更是手造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大融合。

“前两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章丘区都积极参加了。今年这一届我们有了一个分会场——济南华侨城欢乐荟,它是章丘区落实文化‘两创’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济南市章丘区共有100多个非遗项目,将会拿出最好的手造产品进行展示,为四海宾朋讲好章丘深厚的文化故事。

花篮、收纳盒、编织包……一根根芦苇,经过投苇、剥皮、轧苇、打条起编、摆边等十几道工序巧手“改造”,就编织成了既绿色环保又典雅实用的各类工艺品。本届博览会上,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设置了专门展位,将东营市广饶县的大码头苇编带到展会现场,让这项传承了600年的非遗技艺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这一份份信心,和近年来山东在推动文旅融合上频出“大手笔”密不可分。

从最初的“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到2020年升级为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再到如今每年9月如期而至的常态化博览会,从2006年到2022年,这个日益专业化、国际化的高能级平台,见证了山东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文旅融合的铿锵步伐,展示出山东拥抱更广阔舞台的开放之姿。

例如,本届博览会设置有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两大会场,并在济南市设20个分会场,同时在全省各地举办70项签约、论坛等系列活动,线上搭建网络交易、项目招商、直播带货、服务交流和推介宣传5大平台。

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设置的中华手造展区、沿黄手造展区、国际手造展区、“山东手造”综合展区暨优选100精品展、“山东手造”乡村振兴展区等11大展区,汇集了一大批国际国内手造精品,并重点推出“好品山东·伴手礼”专区,展示“好品山东”文化内涵;新建成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位于济南市泉城路核心商圈,是今年省、市、区共同打造的“山东手造”文化中心,集手造精品展销、产品研发、文化会展、品牌孵化、研学旅行、休闲娱乐为一体,倾力呈现出一个可看、可购、可玩、可体验的手造“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去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展览规模、省区市参展数量、活动数量、交易额、宣传效果、直播带货数量上均创下历届之最。其中,交易总额达4.37亿元,较第一届增长20.2%。现场交易额2.1亿元,较第一届增长10.5%;首次推出的全新文化创意品牌“山东手造”,现场展示展演各类“手造”精品,深受游客喜爱和参展商好评……从这份“成绩单”不难看出,山东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文旅新动能在齐鲁大地澎湃涌动。

文旅产业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在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成长,为加快实现文化强省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2021年,全省文化产业向好向优发展势头良好,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达2782家,实现营业收入6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今年,山东专门制订出台文旅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产业生态创新,加快发展山东手造、研学文旅等重点领域。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体系,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强化“好客山东”品牌影响力。

办一届盛会,兴一个产业。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与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同期举办,不仅是展示山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平台,也是世界认识山东、了解山东的窗口,既彰显了齐鲁文化之美和文化自信,也让我们看到了山东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本届博览会是‘山东手造’产品和项目的一次集中推介、集中检阅,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手造节’‘手造盛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毕司东这样表示。

着眼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眼于开拓文旅融合的新天地。当下,“山东手造”工作已被列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强省建设重点任务。我们期待,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文旅盛会,在充分发挥山东“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比较优势,全面展示山东、全国各地及海外优秀手造企业和产品,力促文旅招商、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助力书写文旅融合发展“山东故事”的崭新篇章。(闪电新闻)

【手造盛会,山东“太会了”!】时光如济南的泉水,潺潺流过,既见证季节轮转,也迎来再度相聚的时刻。
金秋九月,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在泉城启幕,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两大会场同时开展。1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11大展区、2700余家参展商,聚焦手造创新动能,激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共同谱写文旅深度融合的壮丽诗篇。

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博览会主题为“博览中华手造 共享文旅盛会”,对“手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主会场之一的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中华手造展区”将全面展示全国各省优秀手造品牌及产品,振兴中华传统工艺,在为观众呈现一场传统文化艺术熏陶和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中华手造开辟更为广阔的传承路径。同时,“山东手造”也将组团亮相,共同打造一场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手造”盛会。

打造精品手造,集聚发展新动能

连日来,在“和为贵”济南陶塑工作室里,济南陶塑技艺传承人王令涛都在埋头潜心创作。展架上摆放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特色陶塑作品,正是传统工艺活化创新的生动诠释。机缘巧合下发现自己在泥塑创作方面的才华后,王令涛从厨师转行做起了手艺人。近年来,他在陶塑设计的趣味性上苦下功夫,先后制作出了Q版孔子像、《论语》食盒、公道杯等陶塑,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把“山东手造”评出来,把“山东手造”展出来,让“山东手造”火起来。2022年3月初,山东8部门联合印发《“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更好赋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作为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业大省,山东发力“手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统计,山东省内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排在全国第二。在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中,山东省有20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从产业上看,截至今年3月份,山东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19万个,直接从业人员350余万人,“手造”产业基数大、根基稳。

充分利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今年以来,通过深入实施 “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山东手造”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不断集聚,产业效益初步显现,成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强力引擎。

“临沭柳编”作为临沂地理标志品牌和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近年来,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临沭柳编”已从原本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出口为一体的创意性新型产业体系。同时,当地通过发挥柳编产业聚集作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柳编种植、编织技能、电商营销等就业、创业培训,推进产业扶贫纵深发展。目前,临沭已在镇村建成各类柳编加工点2000余个,直接带动近10万农民就业,覆盖贫困人员7000多人,柳编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过万元。“柳编脱贫之路”已逐渐发展为“柳编振兴之路”。

除了临沭柳编之外,“山东手造”项目还将皮影、鲁绣、面塑、叶雕、刻瓷、黑陶等许许多多优质的传统手工文创产品带到了大众视野当中,为山东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业赋予了崭新活力。如今,随着“山东手造”工程持续推进,已成为山东落实“两创”、坚定不移走新时代文化自信必由之路的重要举措。

图/非遗传承人杨进邦(左)展示“临沭柳编”非遗传统技艺。(资料图)

办一届盛会,兴一个产业

打响手造品牌,传递中华传统工艺好声音;推动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两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据了解,本届展会的亮点之一体现在突出“中华手造”和“山东手造”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文旅行业大咖、优秀匠人、参展商齐聚泉城,博览中华手造多彩文化,共绘“诗与远方”美好画卷,碰撞出的将不仅是“智慧火花”,更是手造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大融合。

“前两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章丘区都积极参加了。今年这一届我们有了一个分会场——济南华侨城欢乐荟,它是章丘区落实文化‘两创’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济南市章丘区共有100多个非遗项目,将会拿出最好的手造产品进行展示,为四海宾朋讲好章丘深厚的文化故事。

花篮、收纳盒、编织包……一根根芦苇,经过投苇、剥皮、轧苇、打条起编、摆边等十几道工序巧手“改造”,就编织成了既绿色环保又典雅实用的各类工艺品。本届博览会上,山东黄蓝汇工艺品有限公司设置了专门展位,将东营市广饶县的大码头苇编带到展会现场,让这项传承了600年的非遗技艺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这一份份信心,和近年来山东在推动文旅融合上频出“大手笔”密不可分。

从最初的“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到2020年升级为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再到如今每年9月如期而至的常态化博览会,从2006年到2022年,这个日益专业化、国际化的高能级平台,见证了山东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文旅融合的铿锵步伐,展示出山东拥抱更广阔舞台的开放之姿。

例如,本届博览会设置有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两大会场,并在济南市设20个分会场,同时在全省各地举办70项签约、论坛等系列活动,线上搭建网络交易、项目招商、直播带货、服务交流和推介宣传5大平台。

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设置的中华手造展区、沿黄手造展区、国际手造展区、“山东手造”综合展区暨优选100精品展、“山东手造”乡村振兴展区等11大展区,汇集了一大批国际国内手造精品,并重点推出“好品山东·伴手礼”专区,展示“好品山东”文化内涵;新建成的“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位于济南市泉城路核心商圈,是今年省、市、区共同打造的“山东手造”文化中心,集手造精品展销、产品研发、文化会展、品牌孵化、研学旅行、休闲娱乐为一体,倾力呈现出一个可看、可购、可玩、可体验的手造“网红打卡地”。

信心同样来自于之前每一届文旅博览会的举办,都给文旅融合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提振效应。

据统计,去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展览规模、省区市参展数量、活动数量、交易额、宣传效果、直播带货数量上均创下历届之最。其中,交易总额达4.37亿元,较第一届增长20.2%。现场交易额2.1亿元,较第一届增长10.5%;首次推出的全新文化创意品牌“山东手造”,现场展示展演各类“手造”精品,深受游客喜爱和参展商好评……从这份“成绩单”不难看出,山东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文旅新动能在齐鲁大地澎湃涌动。

文旅产业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先后在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速成长,为加快实现文化强省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2021年,全省文化产业向好向优发展势头良好,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达2782家,实现营业收入6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今年,山东专门制订出台文旅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产业生态创新,加快发展山东手造、研学文旅等重点领域。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业态体系,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强化“好客山东”品牌影响力。

办一届盛会,兴一个产业。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与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同期举办,不仅是展示山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的平台,也是世界认识山东、了解山东的窗口,既彰显了齐鲁文化之美和文化自信,也让我们看到了山东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本届博览会是‘山东手造’产品和项目的一次集中推介、集中检阅,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手造节’‘手造盛会’。”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毕司东这样表示。

着眼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眼于开拓文旅融合的新天地。当下,“山东手造”工作已被列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强省建设重点任务。我们期待,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文旅盛会,在充分发挥山东“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比较优势,全面展示山东、全国各地及海外优秀手造企业和产品,力促文旅招商、文化消费和文化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助力书写文旅融合发展“山东故事”的崭新篇章。(闪电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众的高级杂系文案: 1、心动无罪 2、没或许 没可能 3、有心栽花花不发 4、爱就别冷冷淡淡 5、我的月亮很特别 6、可我该怎么放手呢 7、我爱你 你是自由
  • 此圖再現了唐天寶十一年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及其侍從春天盛裝出遊的行列,“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中国第一古刹,
  • 北青SPORTS3 小时前 近日,谷爱凌在社交平台中晒出了自己最新的穿搭,虽然是一个19岁的小女生,但谷爱凌在穿着打扮上的风格相当个人风格,健康帅气又不失清纯感
  • 不善言辞的他,知道什么是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单位应急预备队,面对会议室简单拼凑的床铺,日夜坚守的辛劳,寒风凛冽中的值守,他从不叫苦叫累,
  • 然后反目4.女主比较清冷清醒的文,什么类型都可以5.求点李泽言的同人文6.类似《他比时间更深情》墨时谦池欢的文7.女主很温柔知性乖乖的文8.求卑微男主,女主也温
  • #毕业季# 等到6月,学校里会陆陆续续减少一些人的身影,大四的学长学姐们穿着学士服在人流中穿梭着,想着今年夏天又少了一些人和事,多了一些期许和留恋”。学校各处都
  • “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月暝,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 朴素又纪实的文字,却处处透着活泼与温情,仿佛置
  • 1928年,广州市教育局局长任上的陆幼刚草拟了筹设广州市立博物院的提议,其中称:   “广州为我国岭南文化中枢,际兹训政伊始,举凡启发民智之事业,自宜尽量建设,
  •   李清理律师:(1)离婚双方对该房屋今后的市场价进行确认,一方得房,一方获取补偿;(2)一方要房,另一方不争,但双方对房屋当前的市场价不能达成一致,房屋暂不分
  • 5、米列什蒂·米茨酒庄(Milestii Mici)是全球藏酒量最多酒庄-获吉尼斯世界记录,酒庄拥有特色的藏酒博物馆,产自摩尔多瓦,它是是世界上最早酿制葡萄酒的
  • ☞招生院校(含技工院校)名单、报名及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中职招生报名及录取等工作的通知全文→2022年春季中职招生报名和
  • #李帝努0423生日快乐# 2022.04.23 for JENO 小诺小诺,祝你生日快乐[蛋糕] 希望出生在春日的诺诺在带给大家快乐和幸福的同时,也能够拥抱
  • 具体是什么任务只有元神和上方教主知道,自家弟子也是在经历过“领仙关”“心关”后心性很好的时候才可以知晓。具体是什么任务只有元神和上方教主知道,自家弟子也是在经历
  • “墩,你帮爸爸找一下手表,平时戴在这儿(指手腕)你最聪明了,如果能帮爸爸找到,爸爸给你买虾吃…”再一次感叹,30岁的男人真可爱。后续:打不过就加入,我出门的时候
  • [送花花][送花花]转发此微博,一周后抽5人赠《内向优势:性格内向者的潜在竞争力》中的随机,由@普华文化 提供。多一些时间去思考,慢慢走上了畅销书作家和导演的道
  • ​​​​yi生的gong关团队真的牛,最近翻的料不发出来了,我一发就会被炸号,我尽力了,评伦看吧! ​​​​yi生的gong关团队真的牛,最近翻的料不发出来了
  • 而且这款是百年药企民生旗下的,他们家是专业做维矿的,值得信赖,更专业的守护我们自己甚至全家人的健康~ [爱你]#国人的浪漫守护#【南通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41
  • 风不尽的雪月日花不尽的风流时。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 小丁的条件比顾磊好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可是冯晓琴最后还是拒绝了小丁,用她的话来说,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没意思。那些清空日绵长节气已经走到谷雨整个春天也到了
  • 女王節快樂我們的試婚紗間超好拍~孕服穿搭要問蘋果小姐姐啦,畢竟當模特兒時期多年來穿過不下上千萬件~這樣穿看不太出孕肚肚,但其實蘋果兒最近肚肚已經漸漸變大了~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