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让“中国饭碗”装入更多“中国粮食”】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是辽沈大地农忙季。此时,大田作物旺盛生长,田间管理正当其时。农人们日出而作,挥洒汗水于纵横阡陌,只为秋日时那沉甸甸的收获。#大国粮仓东北三省硬核担当#

辽宁,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多年来持续做好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工作。以去年为例,实现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4年增长,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的好成绩。全省粮食产量达到507.7亿斤,同比增长8.5%,增幅位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全国第4位。粮食平均单产首次达到955斤/亩,位居粮食主产省第1位、全国第3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用占全国3%的播种面积生产了全国3.7%的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优异的成绩,绝非单纯“看天”可得,而是积极努力、“知天而作”的结果。同时,粮食产能也体现了辽宁在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生产技术能力强、精耕细作质量优、基础优势水平高……辽宁,持续为“中国碗”贡献更多更好“辽宁粮”。

擦亮农业“芯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明确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辽宁农业资源禀赋较好,有着相对殷实的“家底儿”,同时在近年来大力支持种业自主创新,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区域特色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产学研联合育种攻关,成功培育并推广了一大批高产、稳产、绿色、优质的突破性粮油优良新品种。“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300余个,育成了东单1331、辽单5802、北粳2号、沈农508、铁豆67等一批粮油优良品种。我省自主选育的锦稻109、辽粳433、沈稻529、盐粳219、沈农508等5个水稻新品种荣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去年,有7个玉米自交系入选“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蔬菜、食用菌、果树、花卉等作物也育成大批优良品种。

为持续推进种业振兴,辽宁将持续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行动,高质量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圃),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同时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优势,建设育种创新平台,持续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持续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优良品种。此外,辽宁还将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并建设一批区域特色种业生产基地,加大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力度。通过种业振兴,带动生产更多更好粮食。

反哺耕地中的“大熊猫”

好地才能产好粮。在辽宁,有2800万亩典型黑土区,这是全省重要的优质粮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黑土地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多年来为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因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黑土地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变瘦、变薄、变硬”。

为了给黑土地“补养分”,辽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统筹采取工程、农机、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全力抓好黑土地保护项目落实。通过重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侵蚀治理、农田防护林、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耕地轮作试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等一批黑土地保护项目,有效助力了“黑土增肥”。

“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性耕作项目等一批黑土地保护项目落了地。”昌图县亮中桥镇东兴村党总支部书记吴艳良表示,对于改善土壤和生态环境,粮食丰产丰收带来了明显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都有了保护黑土地的意识,自发主动参与到黑土地保护中来。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将继续聚焦17个典型黑土区重点县,实施黑土耕地保护面积1000万亩。

探索粮食单产“天花板”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升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该如何继续探索粮食单产的天花板?这里面离不开农业科技做支撑。

“藏粮于技”,势在必行。辽宁明确,一方面要通过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不断挖掘粮食作物品种的增产潜力,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实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以科学的粮食生产技术,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生长环节加强技术指导,挖掘增产潜力;不断提高规模化、农机化和标准化耕作栽培技术水平;加强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节约用水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加强粮食作物遥感监测、水肥药精确施用、无人机植保等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以高产高效示范区创建为引领,集成推广区域性、规模化、标准化技术模式,创建一批高产高效示范乡(镇)县;加大对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扶持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一轮粮食增长“助推器”。

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当前粮食生产看天吃饭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农业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要把辽宁省的粮食平均单产保持在较高水平或努力提升,还需注意防灾减灾,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并在出现特色天气状况时提前落实防御措施。

打造现代农业“金名片”

农业,种植在源头,尾端在餐桌。一粒米,从地头到餐桌的过程中,推进了一产和二产的融合。如何更好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必须深刻认识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推动粮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农业产业链更长、价值链更高、供应链更全,进而让我们的饭碗端得更牢。

辽宁省是粮食结余省、粮食调出省,大部分粮食通过散粮、集装箱从营口、锦州、盘锦等几个主要港口调出,总体上加工高附加值粮食产品相对较少,其中主要是玉米加工量较少。这个过程中,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首先是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相互支撑,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粮食生产新“三品一标”、产后减损收储、加工流通一体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与产业提质增效;其次通过种养结合、休闲观光、订购认养、食品加工、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等紧密结合,形成“粮食生产+”多功能拓展多业态发展,在产业融合中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辽宁省要将粮食主产省建成粮食强省,将全面调整粮油加工产品结构,推动粮油产业向优质化、绿色化、精深化方向发展,重点做强玉米、稻谷产业,延伸大豆、花生等油料加工,开发“系列化、多元化、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积极发展全麦粉、杂粮制品和特种油脂,推广米糠和玉米胚制油,扩大专用米、专用粉、专用油的比重,着力打造优质特色粮油食品加工,提升绿色粮油品牌价值。到2025年,辽宁省粮油加工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以上,比2020年增加400亿元以上,用更多更好的“辽宁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大国粮策#

【建区60年薛城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6月21日下午,薛城区围绕建区60周年主题召开发布会,就薛城建区6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变作了介绍。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建区60年以来,薛城全区上下不忘初心、努力奋进、砥砺前行,在辉煌中思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该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1962年建区初期,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仅0.5亿元左右;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全区工农业总产值1.9亿元左右;199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经济总量"一步一个脚印"连上新台阶。特别是近二十年,经济规模由量的提升渐变为质的飞跃,2000年、2010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2.9亿元、99亿元、286.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建区初期,薛城区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占比超过六成,工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全区仅有煤矿、炼铁厂、焦化厂、机械厂、面粉厂等企业共计24家。作为因煤而兴的城市,薛城区工业是围绕煤炭发展起来的,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1986年工业经济实现反超,占比达到51.4%。近年来,薛城区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4:53.1:29.5,二产占比第一。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5.9:35.4:58.7,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服务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动力。截至2021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家,纳税过百万元企业40家、过千万元企业1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35家。"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薛城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区人口由1962年的23.6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8.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由1962年的20%上升到2021年的70.76%。特别是近几年薛城区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形象更好、功能更全、品质更高。"十五"期间,城区面积为16平方公里,开发商住房6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26.5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建商品房548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4.7亿元;累计造林面积3.96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2%,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0.6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全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
  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薛城区委、区政府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突出民生,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2000年全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0.52万元、0.2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96亿元;2020年全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万元、1.9万元,分别是2000年的6.7、6.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1.1亿元,居民购买力大幅提升,消费从追求温饱和基本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到7.98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5.2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5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获评全省创业型城市。全面消除大班额,完成"县管校聘"改革,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37个省市贫困村全部摘帽,全区13272户、26553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率达51%。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项目建设在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等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计划经济时期,全区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领域,工业投资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区项目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六五"计划期间(1981年-198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95万元,新建了枣庄市毛巾厂、薛城区水泥二厂、薛城区啤酒厂等工业企业。"十五"计划期间(2001—2005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6.6亿元,投资建设过千万元的项目128个,过亿元的项目56个,其中薛城经济开发区和张范经济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亿元,入园企业达到123家,投产87家,集约效应逐步显现。华众纸业扩建、顺兴水泥、金正钢铁、高晟产业园等项目相继投产。"十五"到"十三五"期间,该区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去年进入"十四五"以来,该区聚力强工业、兴产业,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项目建设跑出"新速度"。202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8亿元、同比增长19%。2022年全区总投资628.11亿元的85个区级重点项目,截至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1.0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27%。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23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8亿元;截至5月底,已开工15个,完成投资22.3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4%。目前,薛城化工产业园2011年营业收入达141.6亿元,新上精细化工项目8个,薛城能源成为全市第二家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青啤(枣庄)工厂一期建成试生产,奥瑞金易拉罐、合兴智能包装、青啤智慧物流园加快推进,啤酒产业链初具雏形。远通纸业启动建设造纸产业园,产能全面恢复,实现凤凰涅槃。中力智控阀门、银顺奔彭全自动流水线、鼎祥绿色建材一期建成投产。枣庄港薛城作业区通用泊位建成使用,年吞吐能力提升至1000万吨。医疗智谷大健康产业园入驻企业36家、孵化项目19个,韦地科技核电站装卸料机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投产。新引进恒丰银行、天风证券等金融机构5家,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产业园建成运营,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锂资源”走过价格狂飙突进: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依旧百花齐放】

近期,持续飙涨的锂资源价格已经开始趋向稳定,锂、镍等关键原材料的价格或将出现回调。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实现了大幅提高,2021年全年装机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池装机量将达到大概3000GWH,行业正在快速增长。”6月16日,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一场动力电池论坛上公开表示。

中国电池行业目前是全球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占了全球产量的约70%,这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不过,我国电池行业也面临着材料价格上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一系列挑战。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更迭、产业链建设、市场形态、产业布局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新趋势。为了应对上游材料价格波动问题,亟须建立稳健的供需体系并开展电池材料的智能回收。面对欧美日韩对手的强势竞争,百花齐放般的技术创新仍然是我国电池产业未来几年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有效手段。

34.jpg
电池行业正在建立稳健的电池材料供需体系。视觉中国

关键材料价格或将回落

受产业周期、疫情、国际局势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断增加。从产业链整体的角度看,各个链条上的企业都承担成本上升的压力,这也影响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近期,持续飙涨的锂资源价格已经开始趋向稳定,并且有多位行业人士认为,锂、镍等关键原材料的价格或将出现回调。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指出,预计明年金属镍供应量会超过40万吨,镍价会从现在的2万多美元/吨下降到1.5万美元/吨以下。

锂价格同样也预计会有所回落。“我们原来预测下半年碳酸锂价格会开始回落,前段时间这个趋势已经开始,但因为新冠疫情导致生产暂时下降,5月份生产迅速恢复,出现了价格短暂回调,但大趋势肯定是下降。这也是矿业本身的特点,矿业作为周期性行业,当需求突然增加时价格会迅速上涨,但一定会回落。”白厚善表示。

尽管材料价格飙升,但从供给侧长期来看,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充足。

欧阳明高指出,从锂资源角度看,发展锂电池产业是没有问题的,国内锂资源探明储量在不断增加。

“我们现在的锂资源可采储量,轿车能做到30亿辆,中国估计到2040年、2045年就是3亿辆新能源轿车。而且到了一定程度,材料就可以开始循环,我们估计在2050年应该有一半的材料都是循环来的。”欧阳明高表示。

孚能科技董事长兼CEO王瑀也表示,国内原材料储量是足够的,现在出现原材料短缺的问题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产能的突然爆发导致上游供应链供应不上,出现了供需关系的偏离。

电池行业正在建立稳健的电池材料供需体系。企业层面,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应抱着共创共赢的态度去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整车、电池、电池的上游材料以及资源端要协同考虑,提高电池材料长短期需求预测和筹备能力。

国家层面,已经逐步对上游扩产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布局,进一步自主开发国内资源,并在国际合作方面同澳洲、南美等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合作,以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另一方面,电池材料价格的上涨,意外催生了电池回收产业的快速发展。欧阳明高预计,在2050年有一半的电池材料都来自回收循环,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动力电池原材料短缺问题。

事实上,电池回收不仅仅是回收企业的责任,高效、自动化、智能回收跟电池本身的结构、架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电池的初始设计端,包括电芯、电池包的设计,需要考虑将来的拆解便利性。在下一代的电池回收体系中,智能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能够对原材料的供应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不过,目前电池回收还面临着回收难、标准化缺失等难题。

北京卫蓝董事长兼总经理俞会根认为,电池回收要从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来考虑,从初始设计时就考虑梯次利用等回收相关的工作,真正把电池做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同时全产业链都参与进来,才能将链条全面盘活。

“我们不能把电池回收的责任都推到回收企业上,能不能做到高效、自动化和智能的回收,其实跟电池本身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如果说电池本身就不具备回收的便利性或友好性,再好的技术在后端也很难发挥效力。”中创新航研究院院长郑翔表示。

电池技术发展百花齐放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更加关注动力电池在高安全、高比能量、长寿命和快充等方面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动力电池比能量水平不断攀升。目前三元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软包电池已达到330Wh/kg;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也已突破360Wh/kg,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400Wh/kg;未来锂硫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600Wh/kg。同时,安全也是电池企业的生命线。高镍、低钴/无钴、高锰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迭代,均是以保证电池安全性能为前提条件。

动力电池企业竞争的核心则是做到并满足主机厂和消费者对于电池性能的需求。

“我们既要有各指标的平衡,又要有绝对值的提升,每家电池企业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坚持多样化发展。锂电池性能指标应当兼顾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实现电池综合效益最大化。我们认为电池各个性能指标绝对值都将继续提升,这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欧阳明高表示。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多样,性能各有不同。动力电池按照封装形式来划分,分为圆柱、方形、软包电池;按照材料体系来划分,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此外,近年来,CTP、CTC、One-Stop、麒麟电池等新型电池层出不穷。

不同的技术路线决定了动力电池不同的性能参数,包括容量、电压、全性、循环寿命等,进而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和成本。

从主流的电池材料体系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在不同的细分市场和应用场景,各具有不同的优势。“对于三元和磷酸铁锂之间的区别,主要是目前市场存在的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基本上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定位的市场场景、应用场景有区分,面对的是不同的车型或者说不同的用户群体。”郑翔表示。

从封装形式来看,圆柱、方形、软包三种路线三分天下,不同的电池厂商有所侧重,但是又有所重合,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特斯拉推崇的圆柱电池采用卷绕工艺,产品品质稳定,成本相对较低,但对于BMS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方形电池封装可靠度高,结构较为简单;软包电池,具有单体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设计灵活等优点,但是壳体强度低,对成组技术依赖性强,成组效率相对较低。

孚能科技选择了软包电池方向。王瑀认为,理论上讲肯定软包电池是最佳的选择,现在软包电池稳定性没有问题。

由于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需求,宁德时代在圆柱、方形、软包均有布局。不过,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更倾向于方形硬壳是更合适的方案。“我们的车要用10年,软包在封装的密封性上属于半密封状态,硬壳通过激光焊接可以叫做全密封,基于此宁德时代更倾向于用方壳电池。”吴凯表示。

整体而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目前创新势头迅猛,需要继续保持,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在动力电池领域持续深耕,并各具优势。

欧阳明高认为,现在电池还处于创新非常活跃、百花齐放的时候,但相信再过10年局面应该会比较清晰。在标准化方面,几种结构要继续保持创新的势头,大家都在创新,各自完善各自的体系,这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仍将在长时间内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全固态电池现在只能说仍然是一个理想状态,虽然现在有很多汽车厂商都宣布在2030年之前引入,我相信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就算2030年,它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会很低,但是相信理想的电池一定会出现。”欧阳明高最后表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断桥# 演技都在线剧情不符合逻辑我还以为有隐形的大boss比如是公安的一把手呢所以一开始不敢把u盘给警察结果绕了一大圈…..…这个电影告诉我们有问题找警察不要
  • 用起来也非常简单,把宝宝的安抚奶嘴、奶嘴之类的小物件直接放进去就好啦~让宝宝远离病毒!#读书微笔记# 人类的笑有两种非常不同的含义:(1)真正感到快乐;(2)希
  • #邓伦# 你知道吗,从前看到你顺利进组代言杂志广告宴会等等,天天都可以开开心心欣赏帅气无限的你,現在看不到在逆境中向阳而生的你,你却总是在平凡的日子裏,用你真诚
  • 今日给大家分享这五款小玩具适合不同阶段的妹子,不管你是chu|女还是有经验的小姐姐,都来看看吧~,感兴趣的可以戳图哦平大鹅幽会在瓶纶区 一直在为考研选机构纠结,
  • 他用音乐洞察讲述悲伤、迷惘、爱和希望……时至今日,熟悉的旋律,每每让人泪目,仍然能安抚你我内心。我想象过无数次给别人做心肺复苏的场景,可是如果她在我面前失去呼吸
  • 为有效提升用药效率,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榆林市市场监管局从8月初开始,推动在榆林城区使用24小时自动售药机售药,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购药需求,提升了群众的获
  • #李宏毅勿扰飞升#LHY #李宏毅2022如虎添毅#因为做影片的需要拜托姐姐帮我画个Q版宏毅毕竟画画这块我真不行[汗][汗][汗]如果要我画可能是鬼画符….[裂
  • 1,我到的那天没疫情,由于三亚之前去过n次,所以对景点没兴趣,本身就打算泡海棠湾酒店的。”林女士说,8月2日起她发现做核酸的人突然变多了,3日起每天酒店都有核酸
  • 可走鱼走中,走中不包中三无送邮#闪暖交易[超话]#低于氪条一折出ios2微瑕鱼尾巴,2.94w氪,再出500多就能拿到人鱼大裙子啦!#闪暖交易[超话]# 闪耀暖
  • ​#每日一善[超话]#[心]#阳光信用#[心]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时间慢慢流过荒芜的青春,开始不分昼夜的感慨灵魂先于身体早衰是件让人羞愧的事 ——马可·奥
  • 店里的人给了他很棒的绿色,get了香菜~!说好头发长了就换发型,现在来说是有点长了,但是一剪不直接拉直怕是又成了冬菇头,那就再等等,再等等吃了好多让人长胖的东西
  • 最近有和喜欢的人说话嘛?我和我最喜欢的TA每天都在说话喔我爱吃橙子,橙汁不行,橙子软糖不行,就像我喜欢你,长得像你的不行,脾气像你不行,不是你就都不行我喜欢你,
  • #村上爱花[超话]# ホテルでディナーしてそのままお泊まりして、大人になったねえ〜って話して、でも子供みたいに朝からたくさんバイキングで食べて寝起きジェットコー
  • #今日复盘##A股##股票#有什么想讨论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周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重要公告精选:‌以下均是利好消息:1·特变电工:联合中标火电机组公用电厂项目
  • 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给行业撕开了一个口子,这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呢?送韩儿口红 眼影霜面膜5个可选,下单护肤品遮瑕霜,遮瑕隐形,水润遮瑕,遮瑕不晕妆
  • 善良精神的光大是世界之大幸,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人,理应脱帽抚着心向善良之神致敬,并像耕牛一样弯下腰尽心去做每一件善事,像骆驼一样不止步地开拓善良的更新境界。#星汉
  • 以此推算,茅台酱香系列酒今年有望实现逾150亿元的营收,正在加速成为茅台的重要增长极。有评论指出,从一季度报到半年报,贵州茅台的净利润增速始终超过业绩增速,背后
  • 这段时间的你迫切的渴望用感情来证明自己,部分双子在爱情上的行动力会很强,这里可以是追求一个人或是追星。22日太阳开始在你的七宫停驻,合作和亲密关系成了你的重心,
  • 一周以后,生肖牛他们横财正财连旺,欢乐相随,霉运殆尽好运临身,生活比想象的还要精彩,要抓住时间,看到有合适的赚钱机会就果敢地去做,最后肯定满载而归,同时应该注意
  •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预计今年7-9月啤酒销量有望持续强劲增长,一方面今年夏季气温较高催化啤酒终端需求,另一方面疫情后呈现回补性消费,拉动全年销售总量追赶去年。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