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 智创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大会回顾。为帮助长沙地区企业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增强发展韧性,提升企业竞争力。9月8日,「数字赋能 · 智创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长沙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长沙经开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指导,长沙经开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盖雅工场、泛微网络联合举办。来自湖南各地的 100 余名智能制造、高新科技技术及人力资源产业链等企业高管、专家及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论道企业数字转型,碰撞出行业智慧火花。研讨会主要围绕数字化前沿科技发展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热点与难点,对「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劳动力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电子签章 — 助力业务全程电子化」、「新时代下的人力资源数字化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凝聚智慧共识。盖雅工场劳动力管理专家华鹏提出:数智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让劳动力更高效,让企业管理更合理,助推企业降本增效。泛微湖南大区总经理张凯表示:我们处于一个时刻变化的业务环境中,对于国内组织而言,革新工作模式,提升工作效率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移动互联的普及,AI 技术的崛起 OA 、电子签章应运而生。益丰大药房数字化负责人黄辉先生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着眼科技、放眼未来,我们选择盖雅工场与泛微来帮助我们进行劳动力管理和 OA 的数字化建设,极大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也是益丰实施科技赋能战略的重大举措。湖南数字化联盟副秘书长熊呈祥觉得:未来数字经济将是跨企业合作的必然选择,工业化与数字化相结合,将大大缩短工业化进程,在全社会范围内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加速区域的经济发展。会上,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经验与坑」、「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路径与蓝图」、「数字化在企业内部的重视程度」、「整个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等话题,从不同的视角深刻剖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价值。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应对新技术、新管理和新模式变革的必由之路,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进程,激发产业数字化应用潜能,支撑经济技术高质量的发展,产业园也将持续发挥着人才高地的集聚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保障。

真的存在“楼王”么?怎么判断?

“楼王”是指整个小区里面景观、视野、位置、朝向等各个方面都最佳的那栋楼。

每个项目都存在“楼王”之说,不过这几年也有很多楼盘在淡化这个概念。社区中的“楼王”的单价一般是是整个项目中最贵的,需要的是甄别所谓的“楼王”是否有价值。一般小区的“楼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绝佳的视野
楼王占据的位置一般都是景观位置最好的,在社区内和其他楼栋间距要宽一些,绿化视野也更好一些。放眼社区外,一般是观赏山景、湖景、水景等的最佳位置。

2、 良好的户型
楼王的户型和朝向都比较好,多以南北朝向为主,且很多都是较大户型,这样梯户比也小,且品质也更高。

3、静谧的环境
楼王一定是远离主干道、次干道、车辆出入通道、儿童游乐场、广场等有噪音影响的位置,做到入则宁静。

4、便利的出行条件
楼王要兼顾安静与出行便捷,离小区大门不远不近,便捷的通往主干道的行车路线等。

5、高于其他楼栋的价格
这个是判断楼王与否最直接的方法了,楼盘所有有价值的地方,开发商都会进行挖掘,楼王自然要高价出售。

总的来说,楼王是整个小区相对来说最好的选择。但在买房时更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整个项目的区位有价值,后期同一个社区的各户型售价不会差距太远,不用过于纠结是否选楼王中的户型。
#房产资讯# #买房小知识#

【#贵港# 劲爆!500亿元产业!“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可能出自贵港】
在奶茶界有这么一句话,
“凡饮奶茶处,都有平南人”
这句话并非虚传,
从1元奶茶到500亿元产业,
你喝到的奶茶,
可能是贵港人开的...

贵港市平南县的奶茶产业有多厉害?你造吗?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目前贵港市平南县奶茶品牌超200个,门店数量4万多间,品牌门店已发展到东南亚国家,整个产业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占国内行业约20%的市场份额。”平南县奶茶协会秘书长陈仁胜介绍。

“快!我需要奶茶续命..”

9月1日,平南老板投资的“Q一族奶茶店”在广东三水工商学院开张。月底盘点,营业额达25.8万元。国庆节以来,该品牌奶茶店又新开张10家,总数达400多家。平南奶茶在“入秋第一杯奶茶”的渲染助推下,扩展势头迅猛。

平南县城奶茶一条街,巴掌大的一块三角地,就云集着四五十家奶茶店。在该县一个普通乡镇——思旺镇的街上,也有30多家奶茶店。

贫困户何松芳的热力雪奶茶店,上午9时30分开业,晚上23时打烊。奶茶,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高峰期的2006年,平南人在全国开设奶茶门店,市场份额超过80%。“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到第二季度,平南奶茶协会的奶茶店数量同比增三成左右。” 陈仁胜说。

要说奶茶,得从平南人陈有杰聊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岁的陈有杰花八九元钱买了一张船票到广东打工,从事榨油工作。1996年,珍珠奶茶从台湾传入广东等地,市场售价5元/杯,一溜年轻人排队购买,生意极好。

彼时,花生油市场低迷,已经挖到第一桶金的陈有杰就想转行做“没有那么辛苦又相对干净”的奶茶行业。

陈有杰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1999年下半年,经过改造后的“一元奶茶”(1元/杯)——台客聚吧,在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区龙洞面世。开业当天,10多平方米的店面,就卖出8000多杯奶茶,陈有杰都惊呆了。

“那时晚上盘点营业额,只算10元以上的面额,其它就不捡了。”10月12日,陈有杰在平南县老家东华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紧接着,陈有杰又开设四五家档口。“生意火爆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利润在50%左右,一个月就能把投进去的本稳稳赚回来。”

2000年春节,衣锦还乡的陈有杰在家乡东华镇刮起一股“奶茶旋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找钱开奶茶店,忙着卖掉家里的手扶拖拉机、摩托车……想方设法筹集开店资金。

  陈仁胜是第一批到广东开奶茶店的。他向所有可以借钱的亲戚筹措到1万多元后,就和自己的表弟在广东番禺左边村试开一家20平方米的奶茶店。“一元一杯,买一送一”,广告牌一竖在档口,立即引发火爆场面,开业当天就卖出3000多杯,第一个月营业额超6万元。

  随后,陈仁胜与表弟分开干,到东莞各地连续开了8家奶茶店。

  “几乎一夜功夫,广东到处是平南奶茶店。”陈仁胜告诉记者。陈有杰无私传授技术,协助开店,从2000年开始,平南奶茶店在全县、全国遍地开花。到2006年,平南奶茶店达5万家。

  此后,全国奶茶产业链不断扩展。2006年之后,奶茶门店从卖一杯奶茶到兼卖甜品、小食、面包等,奶茶门店市场销售量不断扩大,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又推动关联行业迅速发展,乳制品、纸塑胶制品、制糖、制茶、制冷、小家电、水果农产品等,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供销产业链。陈有杰、陈仁胜迅速转入原料供应端,从而推动平南奶茶业营运更加规范化。

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极大荡涤着平南奶茶业。从门面装修到产品包装,新的奶茶店似乎更优于传统的奶茶店。“现在开一家奶茶店,少的也要十几二十万元,高端奶茶店则要五六十万元。” 陈仁胜说,因此,平南奶茶店又衍生出一些新做法,一个家族先找一个成熟的品牌来做,做到一定市场份额后,又衍生出另一个新品牌。“尽管目前平南奶茶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已大幅度降低,但是每年新开店上千家,多到总部无法收集到更加详细的信息。”

  2018年,平南奶茶协会成立,陈有杰任会长,有品牌会员50名。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参与脱贫攻坚捐资捐物、结对帮扶、资助创业、修路等,仅帮扶资金就超130万元。

  平南奶茶商有着浓浓的乡梓情怀。小轩跟随陈有杰行走在他的老家东华镇关塘村学校背屯,这个500多人的小村庄,外出做奶茶生意的超300人。

一条条水泥路通村达户,气派的幸福院、篮球场,一栋栋奶茶小洋楼、小别墅令人羡慕。小轩在路边随便问一个老伯:“孩子在哪里做工?”老伯很自豪地说:“到广东开奶茶店了。”

  “平南奶茶仍然要走抱团发展的路子。”陈有杰表示,平南奶茶协会立足平南,放眼全球。下一步,打算回家乡规划建设产品研发中心、培训基地、产业链工厂、物流城等,为促进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新的贡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