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https://t.cn/A6aujaSJ

【开启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开启了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连日来,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各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副总经理郭义伟十分开心。“此前我们一度面临研发场地紧张的问题,多亏金水区政府在产业集聚的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帮助协调解决并发放租赁补贴,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完善拟态防御产业链。”郭义伟说。

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表示,金水区有3.8万家科技类企业,其中科技型企业已超2000家。“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换道领跑战略行动,以重点项目和企业培育为带动,打造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实现技术高级化、产品名牌化、产业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张红伟说。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南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将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健全创新制度,优化创新环境。

今年3月份,由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牵头,河南省内18家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龙门实验室揭牌。“龙门实验室的使命是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长期目标是建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能够支撑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门实验室主任樊会涛表示。

河南紧抓重塑实验室体系、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工作,聚焦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技术。自2021年7月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嵩山实验室揭牌以来,目前河南已建成聚焦种业科技的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的龙湖现代免疫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的龙门实验室,以及聚焦关键金属与材料的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为优势产业在新赛道上提供澎湃动力。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河南将高标准谋划建设10家突破引领、综合集成的省实验室,使之成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化对接融通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打造引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今年1月份,3列满载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等成套煤矿综采装备的郑煤机整车专列陆续在郑州铁路局开封货运站发车,经满洲里出境,奔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这一批次班列运输的成套设备将用于俄罗斯煤炭主采区的煤炭开采。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井工综采装备制造的全球领跑者。去年7月份,郑煤机就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自主供货的成套化综采装备顺利销往土耳其。该套综采装备在奥日欣煤矿成功应用后,凭借稳定可靠的三机配套,帮助矿方实现了高产高效出煤。

“郑煤机不仅具备生产世界最高液压支架的能力,比肩国际煤机领军企业,而且还提供全流程自主研发的综采装备整体解决方案。”郑煤机董事长焦承尧表示,郑煤机的国际化战略正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河南正处于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阶段,以煤矿机械为代表的各类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闻名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增势强劲。河南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近年来,河南坚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强力推动换道领跑,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显著提升。”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鸣表示,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技术指标最高的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国内首台用于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盾构机、国内首辆自动驾驶氢燃料客车等,高铁轴承、量子通信、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引领全省制造业不断攀上新高度。

数据显示,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4万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8万亿元,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8家、116家、8387家和15145家。

在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同时,河南还注重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了解,河南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现代食品2个万亿元级及1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4.0%和12.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全面推进,两化融合指数居全国第13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7%。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俺今年种的近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9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开封市祥符区八里湾镇种粮大户王国栋开心地说。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小麦主产区的开封市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增、单产增、总产增“三增”的良好态势。

夏粮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老百姓端牢饭碗又增添了信心和底气。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其中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自觉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看待粮食生产,把国之大者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干上,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的优质河南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口粮绝对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自2013年河南全省粮食面积首次突破1.6亿亩以来,已连续9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2021年粮食面积达到1.61亿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3.4%,其中小麦面积8536万亩,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粮食总产量方面,河南2013年、201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200亿斤、1300亿斤,并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全省人均占有粮食662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8公斤,不仅解决了自身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之一。

一手推动藏粮于地夯基础,一手推动藏粮于技挖潜力。河南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行为;同时加强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规划建设“中原农谷”。郑麦9023、矮抗58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

“河南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介绍,10年来,河南经济总量先后迈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大台阶,较2012年接近翻番,稳居全国第五位。https://t.cn/A6aujaS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老宇今日微信:幽幽天边风景线 俞敏洪创建的“东方甄选”直播带货终成正果!这是不是正如老话所说:努力就能成功!但放眼这个世界,你努力了,又不成功的例子不也比比
  • 要知道:方向比方法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态度比能力能要,心态比技巧重要,知识比学历重要,思考比行动重要,信心比黄金重要,健康比财富重要,快乐比享受重要,读书比藏
  • 陈碧信先生摄影作品展在我馆展出    为促进读者对岭南文化、岭南风情地貌的了解,营造浓厚书香广商文化氛围,6月14日,由学校党委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图
  • 第二天师父说,这一天工作的事情超级纠结,好多极端情况要处理,而且因为一些原因,家没有搬成。今天晚上复盘时想到,摇出巨蟹,4,海王星,海王在这里是代表消散,不可控
  • 九院的皮肤、激光美容,想必已经不用多介绍了,有口皆碑!#医公益义诊#晨跑‍♀️去公司晨会提高班整理资料PPT和仙女同事减肥午餐一起用正确的方式抗衰老的同时慢慢变
  • 大梨树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干就有希望,不干就没有出路,干字广场记录了大梨树人艰苦创业、矢志不悔的开拓精神!#Red帅哥为RNG加油# ​​​​#张颜齐[超话]##
  • 就那么几个小时,我就错过了,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前面我也几乎想就这样了,但是后面我听你说的话,我才回过神来,你的用心良苦,你确实是想努力的离开,我也知道你遇到了问
  • 不要盲目说迷信,正如在你邪淫前,别人告诉你有害,你会说,笑话,可当你真的出来症状时,别人再说,有害,为什么信了,因为体验到了,所以有些真理可能就在生活中,我们绝
  • 18号还会有酸汤牛肉粉,牛肉细嫩,汤底酸爽鲜美,大满足~ 辣丸面,是川式辣卤汤底,大颗爆汁肉丸,喜欢辣口的不要错过~ 小零食准备了巧克力,香脆榛果搭配比利时牛奶
  • 未來這樣的時期,此對於眾生暫時與究竟有絕對的利益,無量的要訣、方便法,伏藏在山、水、虛空等等之中,然而惡世的眾生要具足修持這些妙法的因緣是很困難的,這些都是眾生
  • 我更爱看那树叶飘落的瞬间,缓缓地流淌,像是要掉落到音乐的天堂,纵然是它生命结束的终点,也要从容大方的安详,走过这一季的纯美。静静地,轻轻地飘落到我的脚尖上,和我
  • 念這句佛號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報佛恩,我這一句佛號,讓我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生到極樂世界,我念念不忘,表這個意思; 第二個是對眾生的表法,這個法門,一切眾
  • 杨紫volg里有段室内没戴口罩,不过一个少女粉色系日常淡妆,杨紫明显很开心、觉得漂亮,对着镜头一直照,明显很爱美[嘻嘻]杨紫大粉打压小粉丝忍妆造的伪逻辑基点:杨
  • 一是敢于抄底,6园跌到2园,好多人要割肉了,他竟然加仓。一是敢于抄底,6园跌到2园,好多人要割肉了,他竟然加仓。
  • 四阿哥最大的两个后台,保证其夺嫡的胜利、康熙知道后已经晚了年羹尧于是四阿哥便拉拢了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这个人是康熙非常信任的一个武将,或许是觉得四阿哥能成大事
  • ” 本次“五老”志愿者探访活动,有效提升了戒毒人员及其亲属对禁毒工作的支持,彼此的暖心沟通让戒毒人员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了更大的信心,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勇敢面对困难
  • 人们争论的问题也只有两种, 一种是用不着争的,一种是争不清楚的 —— 《风中的纸屑》 ​​周国平人生简简单单就好生命健健康康就好生活快快乐乐就好 ❼ 世间治
  •  这家餐厅算最近吃过的实体店里很满意的,空间设计是我喜欢的小清新,服务部分是周道贴心的,食材是干净新鲜的,酒水选择也比较多,餐厅氛围很有意思。老板为了提升服务品
  • 被称做“中国地 在整个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这块约200平方公里的“中国地”一直坚持到了抗战胜利,是东北唯一没有沦陷的中国领土![赞][赞][赞]#历史#
  • “灵感”一词常常被艺术工作者、创意人,设计工作者......提及,大多从业者很多时候都像是挤牙膏一样的状态,经常需要外界的刺激,灵感和创意才会来到,但真正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