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意[超话]#4 经文: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这是开示四颠倒见中第二种颠倒见,「以国土坏不坏计为无常和常」。我们到了阿赖耶识已经有这种能量进入十方国土,无量的第七识共处于一个阿赖耶识。比如说我们共处于这一个大讲堂,每一个人是不是都能看到这一切啊?

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外道在证量上而言,最高的定力只能观到八万大劫之内的时间和空间、万法、万相。八万大劫在无量的时空里是不是个小不点啊?#观世音菩萨闻思修##妙茹云莲华##传统文化之论坛##早晨的心语##中国传统精典#

#佛教[超话]#4 经文: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这是开示四颠倒见中第二种颠倒见,「以国土坏不坏计为无常和常」。我们到了阿赖耶识已经有这种能量进入十方国土,无量的第七识共处于一个阿赖耶识。比如说我们共处于这一个大讲堂,每一个人是不是都能看到这一切啊?

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外道在证量上而言,最高的定力只能观到八万大劫之内的时间和空间、万法、万相。八万大劫在无量的时空里是不是个小不点啊?#观世音菩萨闻思修##妙茹云莲华##传统文化之论坛##早晨的心语##中国传统精典#

圆满的善知识具有八种德相

《 华严经 》云 :
「 若能远离恶知识,
则得亲近善知识;

若得亲近善知识,
则修无量诸功德。」

所以抉择善知识非常重要。

在《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

( 大正藏第三十册 )
说出善知识应当具足八个条件。

善知识在
《 瑜伽师地论 》 的名称是
「 善友 」。

《 瑜伽师地论 》
卷第二十五

云何名善友性?

谓八因缘故,
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

何等为八?

谓如有一,
安住禁戒,
具足多闻,
能有所证,
性多哀愍,
心无厌倦,
善能堪忍,
无有怖畏,
语具圆满。

若具足了八个条件,
善友的性相都圆满的具足了。

一 、安住禁戒

云何名为安住禁戒?

谓安住具戒,
善能守护别解律仪,
如前广说。

乐沙门性,
乐婆罗门性,
为自调伏,
为自寂静,
为自涅槃,
修行正行。

如是名为安住禁戒。

善知识能
「 安住 」
在他所受的戒法,

又能够善巧方便地守护他所秉受的别解脱律仪。

「 乐沙门性 」,
修学圣道,

「 乐婆罗门性 」,
断除一切生死的根本。

要调伏烦恼,
令心寂静。

把烦恼的种子也消灭了,
见到诸法寂灭相了,
就是涅槃。

「 乐沙门性,
乐婆罗门性,
为自调伏,
为自寂静,
为自涅槃 」,

都是愿。

「 修行正行 」
这是行,
修八正道。

在禁戒的基础上修八正道。

二 、具足多闻

云何名为具足多闻?

谓若有法宣说开示,
初中后善,
文义巧妙,
独一圆满,
清白梵行。

于如是类众多妙法,
能善受持,
言善通利,
意善寻思,
见善通达。

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 初善 」,
初开始听佛法的时候能生欢喜心。

「 中善 」
是开始修行了。

「 后善 」,
就能够究竟地解脱一切烦恼。

佛宣说法门的文义美妙,
能善巧令众生得利益安乐。

佛所说的这个妙法不共于一切外道、
世间法,

所以叫
「 独一 」。

佛法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
所以是最圆满的。

佛说妙法是清净的,
不会错误的。

善知识能够受持佛所说的妙法。

「 言善通利、
意善寻思、
见善通达 」,

这是受持的相貌。

「 言善通利 」是
「 闻慧 」,

「 意思寻思 」 是
「 思慧 」,

「 见善通达 」 是
「 修慧 」。

对于佛所说的妙法,
能够纯熟叫
「 言善通利 」。

「 意善寻思 」,
思惟观察妙法的道理;

「 见善通达 」,
能真实通达如实的觉悟妙法。

三 、能有所证

云何名为能有所证?

谓能证得胜无常想、
无常苦想、
苦无我想、
厌逆食想、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有过患想、
断想、
离想、
灭想、
死想、
不净想、
青瘀想、
脓烂想、
破坏想、
四胀想、
噉食想、
血涂想、
离散想、
骨锁想、
观察空想。

这是
「 二十种想。」

「 能证得胜无常想 」,
「 胜 」
就是有力量。

成就
「 无常想 」
能转变爱着心,

能转变一切的烦恼,
叫做
「 胜无常想 」。

「 无常苦想 」,
「 无常 」 就是
「 苦 」。

「 由无而有、
由有而无 」是
「 无常 」 义。

「 由无而有 」
是苦苦,

「 由有而无 」
是坏苦。

「 苦想 」
认为颠倒妄想是快乐的,

若修无常观就知道快乐是
「 坏苦 」,
苦没有来就知道。

作如是观,
就有力量能转变自己的颠倒妄想。

「 苦无我想 」,
「 我 」 是
「 自在 」 的意思,
就是想要怎么的就怎么的。

若有苦恼,

「 不要苦 」,

就不苦吗?

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
「 苦 」 就是
「 无我 」 啊!

能做如是观就能灭除一切颠倒想。

「 厌逆食想 」,
吃好东西生贪心,
不好就生瞋心了,

为了饮食还会去追求、
守护。

所以做
「 厌逆食想 」 的时候,

就是观
「 食 」
有很多过患,

所以
「 厌逆 」 食,
使令减少这些因饮食所产生的问题。

「 一切世间不可乐想 」,

「 世间乐想 」 就是
「 于诸世间种种戏论,
非一众多别别品类。

所思念中,
发欲贪爱。」

佛法告诉我们对于世间种种戏论,
不要发出来好乐心。

「 有过患想 」,
想要生到色界天上去,
要思惟欲界的一切都是有过患的。

「 断想、
离想、
灭想 」。

「 断想 」
是解脱了三恶道的因缘,

「 离想 」
是解脱了人天的果报。

「 灭想 」
把生死的果报都解脱了,
就得涅槃了。


「 断想、
离想、
灭想 」,
就是灭除去三界烦恼的因果。

「 死想 」,
是生命存在的时候有种种的变化,


「 无常想 」。

「 死想 」
是生命最后结束了。


「 不净想 」,
是对治对自己的生命体的爱着心。

「 青瘀想、
脓烂想、
破坏想、
四胀想、
噉食想、
血涂想、
离散想、
骨锁想、
观察空想 」,

这是九想。

修九想是对治对他人的身体的爱着心。

「 不净想 」 和
「 九想 」 的
详细解释可以参考 :

《 大智度论 》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一,

还有《 瑜伽师地论 》卷第三十。

復能证得最初静虑,
第二静虑,
第三静虑,
第四静虑,
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最后非想非非想处。

又能证得慈悲喜捨,
或预流果,
或一来果,
或不还果,
或神境通,
或宿住通,
或天耳通,
或死生通,
或心差别通,
或阿罗汉。

具八解脱静虑等定,
有大堪能,
具大势力,
能善为他现三神变教授教诫。

三神变者 :
一神力神变,
二记说神变,
三教导神变。

如是名为能有所证。

善友能够证得
「 八种等至 」。

「 等至 」
就是禅定。

「 八种等至 」,
就是色界的四禅,
和无色界的四空定,
加起来就是八种。

又能证得
「 慈悲喜捨 」
四无量四种三昧。

「 预流果、
一来果、
不还果 」
这是圣人。

「 神境通、
宿住通、
天耳通、
死生通、
心差别通 」,

这是前五通。

成就漏尽通的就是阿罗汉了。

「 具八解脱 」,
成就了色界四禅,
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

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
是灭尽定解脱。

圣人非常强的能力,
能善巧方便的为他的弟子表现出
「 三种神变 」。

神通变化,
能够
「 教授教诫 」
他的弟子。

「 神力神变 」
是神足通。

「 记说神变 」
是他心通。

「 教导神通 」,
就是为众生说法来教导众生得神通、
圣道。


「 二十种想 」 一直到
「 教导神通 」,

这位善友
「 能有所证 」。

这样来说,
善友在禅定和智慧也要有证量,
才能真实引导众生。

四 、为性哀愍

云何名为为性哀愍?

谓于他所常起悲怜,
乐与其义乐与其利,
乐与其乐乐与猗触,
乐与安隐。

如是名为为性哀愍。

善友于众生常起悲怜。

欢喜帮助众生远离种种的苦恼,
给众生所需要的,

利益、
安乐的事情,

令众生欢喜,
远离恐怖,
心情自在。

五 、心无厌倦

云何名为心无厌倦?

谓善能示现,
善能教导,
善能赞励,
善能庆慰,

处于四众宣说正法,
不辞劳倦翘勤无惰,

起发圆满,
为性好乐发勤精进。

如是名为心无厌倦。

善知识能善巧方便开示佛法,
善能教导安住在佛所制定的戒律仪。

常常赞叹、
勉励令众生不退心。

当弟子有了成就,
来祝贺他。

在大众之中
「 宣说正法 」 的时候,

善知识不怕辛苦,
精进不懈怠。

事情对学生有利益,
就一定圆满这个事情。

善友有很好的体力,
所以精进的时候,
身体也能支持。

六 、善能堪忍

云何名为善能堪忍?

谓骂不报骂,
瞋不报瞋,
打不报打,
弄不报弄。

堪耐椎杵,
于诸逼迫,
缚录禁闭,
捶打毁辱,
迫愶斫截,
众苦事中,
自推己过,
以业异熟为所依趣。

终不于他发生愤恚,
亦不怀恨随眠不捨。

如是虽遭轻陵毁辱,
而其本性都无变改,
唯常于彼思为义利。

又能堪忍寒热、
飢渴、
蚊虻,

风日、
蛇蝎恶触,

他所干犯、
碜毒语言,

身内所生勐利坚劲,

辛楚、
切心、
夺命苦受,

为性堪忍,
能有容纳。

如是名为
「 善能堪忍 」。

众生用骂、瞋、打、等种种苦恼事情触恼善友,

善友不怨恨对方,
观察可能这是自己过去生中造了甚么甚么罪,
所以现在要受到这样的果报。

对方怎么样对他的苦恼,
都能忍耐,

不会去愤怒,
也不会怀恨在心。

善知识虽然遇见了这么多的毁辱,
他原来平和的心性,
还是不改变。

不但不恨对方,
还时常的想办法,
用佛法来利益他。

善友能堪忍外在环境的不理想,

如天气寒、
热,

蚊虫,
或者他人特别毒辣的语言。

又能忍受身体里面生出来如刀来割其心这样子的苦恼。

甚么事情他都能够受得了。

七 、无有怖畏

云何名为无有怖畏?

谓处大众说正法时,
心无怯劣,
声无战掉,
辩无误失。

终不由彼怯惧因缘,
为诸怖畏之所逼切。

腋不流汗,
身不毛竖。

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善友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
心无恐怖,
声音流利,
辩才没有误失。

「 腋不流汗 」、
「 身毛不竖 」,

内心始终不会恐惧。

八 、语具圆满

云何名为语具圆满?

谓彼成就最上首语,
极美妙语,
甚显了语,
易悟解语,
乐欲闻语,
无违逆语,
无所依语,
无边际语。

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言词巧妙。

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言词巧妙。

「 最上首语 」
是劝一切众生得大涅槃。

「 极美妙语 」
发出来的声音,
清净美好。

「 甚显了语 」,
用的字句非常好。

「 易悟解语 」,
容易明白。

「 乐欲闻语 」,
能引出来种种的功德,
所以众生欢喜听。

「 无违逆语 」,
如其量说法。

「 无所依语 」,
为人说法没有私心,

并不是
「 因为听我的话,
对我有信心 」
才说法。

「 无边际语 」,
有广大善巧的智慧。

《 华严经 》云 :
「 善男子!
其有修行善知识教,
诸佛世尊悉皆欢喜;

其有随顺善知识语,
则得近于一切智地;

其有能于善知识语无疑惑者,
则常值遇一切善友;

其有发心愿常不离善知识者,
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所以佛弟子应当常常亲近善知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下雨]#每日一善#你给世界什么姿态,世界将还你什么样的人生愿你,沉定又执着,对每件热爱的事物都全力以赴又满载而归,变成一个美
  • 适合创造新強的人需要留更多的弹性事件,大多数执行具体目标的人把时间都是留满。——瓦茨拉夫·哈多数人的时间问题突出的并不是缺乏时间(尽管他们自己这样认为)。
  • 15点30分,根据上周的工作安排,还有两起案件的调解。上午要开审委会和发改案件分析会,两场民法典培训分别在上下午进行,之前就排好的一个案件要开合议庭,两个案件尽
  • 但你非要把18(中国很多地方都谐音为“要发”)算成一博也行,那就要正视王一博先生曾多次卡点1005卖货的事实,而不是如此双标。#王一博粉丝恶毒成性# 看来mtj
  • 我们不要去看事情的表象,更多的应该去考虑其原因,而其首要的原因,就是对于财富、钱财的观念,为了钱、为了享乐而赚钱,和做好了事情就会得到回报,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 《算卦 看在(或去)某单位工作前景如何》 你静下心来(最好闭着眼睛) ,在心里默念 或嘴里念叨着 :”我继续在(或去)某单位工作,前景如何?”。 念叨多长时间
  • 肖战啊!!
  • 汽车整车优化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汽车空气动力学领域极为重要的课题,优化工作好坏直接关乎一辆车的空气动力学表现,也就直接影响到车辆造型设计及油耗表现等方面。爱驰
  • 电磨房里多了一台磨米的机器,没记错的话是去年,奶奶看别人新修了电磨房所以买了新的机器,结果没多久就病了,它也没用多久。可能因为她奶奶家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了走,走了
  • 我只做我以为是我的的呵护,不论你以为是你的的争取。很庆幸我还很年轻,很庆幸我才27岁,作为生命的体验者,我有太多想要尝试的美好,同时我也很庆幸,庆幸我是我自己,
  • 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微丧&治愈女主没心没肺没脑,生活十分糟糕,人生低谷却仍然积极开朗乐观的样子很治愈我。有肉吃就能灿烂微笑的人,过得好幸福阿。
  • 崭新的一页,已顺利开启~情缘魅惑之心手链贡金4⃣️8⃣️8⃣️(玫瑰金色)绝世之颜,小仙女‍♀️的zui爱情缘魅惑之心就像一个爱情的魔咒让你迷人万千,犹如mo力
  • 今天小晴为大家带来的是明日的游戏内活动:翻翻乐送好礼——星火头像框、潜能材料、特质材料等诸多好礼等你来拿,更多精彩活动内容点击传送门:查看;明日游戏湘北赛区同期
  • !老!
  • 官网:www.cemapinpai.cn邮箱:office@cema2015.cn座机:0451-88298811哈尔滨策马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策马
  • ”又比如他的宠辱不惊,并不恃对夸张过誉的直白表达,大家开玩笑说他2g网,可是他从未在专业能力上延迟过,这是因为他术业专攻有所取舍吧,这就像山本耀司说的“局外人的
  • 戳图查看HUAWEI Research分论坛信息,欢迎你的到来[可爱]关注@华为开发者联盟 并带话题 # 一起来热爱# 转发任意一条官微直播微博,我们将在转发量
  • ——沈复《浮生六记》2.生活有一百种过法,别人的故事再好,始终容不下你。#情感##愿你遇到的人都是温暖的##失恋分手挽回前男友#
  • 妄念才起 ,底下一念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用阿彌陀佛代替你的念頭 ,不管你念頭是善是惡 ,什麼都不要管 ,只要念頭起來,接著下一念的是阿彌陀佛 ,這樣就把妄念控
  • 直到天师路人凡来了…… 魏知叔:阿凡,我房间有好多脏东西,好恐怖,我好怕,我要和你一起碎觉 路人凡:?你什么时候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