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讲话(第四天)
《念佛决定愿往生》
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的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了,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诸位的功夫,究竟用的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念佛一日,即能得到‘一心不乱’。但上根利智的人,大概很少,中下根机的人,总是占多数。我们既然尚未证得‘一心不乱’,即可自知根机不太深厚。然而正因为我们的根机浅薄,才需要急起直追,努力精进!才需要时时反省,见贤思齐!果能如是,方克有济。否则,时光不住,再过三天,佛七就圆满了;结果一无所得,岂不太可惜这七天的宝贵光阴吗?切不可把光阴看得太轻;古德云:‘一寸时光,一寸命光’!真是警策人的忠言实语。光阴即是我们的生命,过了一天光阴,即减少了一天生命!若是悠悠泛泛,不肯真实用功,须知空过了七天光阴,即是牺牲了七天生命!那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明乎此义,才能不放过时光,念一点钟有一点钟的进益,念一日有一日的功夫。我们虽然不是上根人,但只肯用功,一定功不唐捐,终会证得‘一心不乱’的。
诸位的信心,已很坚固;诸位的行门,已很精进。但是在净土法门之中,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这就是必须‘愿力恳切’!所以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念佛决定愿往生’。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我们在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知道,西方得生或不得生,但看有没有信愿。换句话说,只要有信有愿,无论念佛多少,西方一定得生。足见信愿二字,是何等重要了!所以,昨天对诸位讲‘念佛切勿起疑念’,就是讲的信字。今天讲‘念佛决定愿往生’,就是讲的愿字。如果但有信心,没有愿力,亦是不能往生,所以愿力很重要!
比方说:你们在自己家里,听见朋友说:灵山寺的大殿是如何的巍峨,讲堂是如何的高广,佛像是如何的庄严,僧众是如何的修行;现在打念佛七,参加的人是如何的众多,每天讲经说法是如何的玄妙。你们听了之后,信是信了,可是你们愿不愿去灵山寺呢?如果愿意去,那‘信’才有用处。如果不愿去,就是没有愿力,纵然相信,也是‘白信’。有信而无愿,终究去不了,那‘信’有何用处呢?所以‘信’固然要紧,而‘愿’更要紧!

再举个例说: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但是孔子何以会成圣人的呢?这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学成就之阶段,颇为简明。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我们在这一段书中,可以知道,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圣人,是由于他一生精进修学,方能成就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了‘志于学’这三个字。因为他能立志以求圣人之学,才有以后几十年的修行,方能达到圣人之地位。然而我们何以知道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志于圣人之学呢?这在孔子的一生所言所行,皆是圣人之作略,固然可以证明;而在‘论语’中,另有‘言志’一章,尤足以证明。有一天,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旁边,孔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接著请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即发表其志向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直以安信抚天下人为己任,非人间圣人而何?在‘论语’中,更有两句话可以证明;有一次,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若为救人救世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君子;若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小人。同是一样读书人,而其结果,有云泥之分,可见‘立志’最要紧!

再举一例: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修身教科书中有一课,我到现在还能背出来:‘两小儿,同贤愚。及长大,各一途,一为人中杰,一为车前夫’。这两个小孩子,既然天资相同,而又受同等的教育;何以长大成人之后,竟有天壤之别呢?这因为此一小孩立志高大,所以终成人中杰;彼一小孩没有志向,所以竟堕落为车夫了。可见‘立志’最要紧。

世法中所谓‘立志’;即是佛法中所谓‘发愿’。能否成为一个人中杰,但看是否曾立人中杰之志?能否成为一个世间圣人,但看是否曾立世间圣人之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看我们是否曾发生西之愿?有愿,决定能生西方;无愿决定不能生西方。这是没有丝毫犹疑之余地的!

兹再引经证明:佛说阿弥陀经,乃净土三经之一,亦即我们每天必诵的功课。以信愿行为一经之要旨,亦即所谓往生西方的三资粮。蕅益大师即以此三资粮把阿弥陀经的‘正宗分’分为三大科:第一、‘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经文由‘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起,至‘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止。我们看这一段‘劝信’的经文中,却没有明显地说出一个‘信’字,只是把‘劝信’的意思,含在文义之内而已。第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看这一段‘劝愿’的经文中,不但明显地说出两个‘愿’字,而且词意恳切,足见佛的本意,在指示我们要注意‘发愿’。所以蕅益大师在‘科文’上,亦冠以‘特劝’二字。第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经文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起,至‘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止。我们看这一段‘劝行’的经文中,佛的结词仍然是劝愿,可见‘发愿’的重要性。不但此也,即在‘流通分’中,到了经文的结尾处,世尊仍然再三地劝我们发愿。经文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再看看这一段经文:凡是能发愿的人,于无上菩提皆能得到不退转。何以能得到‘不退转’呢?是因为已发愿的已生彼国,今发愿的今生彼国,当发愿的当生彼国之故。须知只有阿弥陀佛国土,才有‘不退转’的利益。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得不退转的。然而如何方能生到彼佛国土呢?经文上不是说的很明白吗: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但有发愿,无不生者。这‘发愿’二字是何等的重要啊!
总之,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若无愿力,则西方是生不去的。

第二、愿不恳切行不真诚:我们既知发愿很要紧,发愿的心一定要恳切,念佛才能念得好。倘若是随随便便发的愿,则念佛的行门也就不会真诚了。愿既不恳切,行又不真诚,所以现在打念佛七,得不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将来临命终时,要想‘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恐怕很难了!

因为净土门中,发愿最重要,所以过去诸大祖师,作了很多发愿文。在念佛七中用的发愿文,和平常用的不一样;在‘大回向’时,跪念:‘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授。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起立,绕念弥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圣号后,再跪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在‘佛七仪’文中,有几句注语,说是:‘此文古今大有灵验!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睡梦之中,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感应事繁,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矣’!我们于正发愿时,何以未得见诸瑞相?乃至于连梦之中,亦未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呢?这就是因为在发愿之时,未能恳切地‘观想弥陀,恩德无量,酸心痛骨,自悲障重’之故。当我们念发愿文时,只是口里念念,心中毫不恳切。像小孩子背书一样,不知书里的意义。不能‘随文作观’,发愿文成为‘具文’,如何能起作用?如何能生力量?既不能‘励意行之’,所以也就得不到感应了。

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愿’有引导之力,有恳切之愿,方能引出真诚之行。我们发愿既是随随便便,我们念佛自然也就悠悠泛泛了。如何能念得成功呢?!

第三、有行无愿终不往生:前面是说,没有恳切之愿,一定不会有真诚之行。这里是说,纵令有真诚之行,没有愿力,一定不能往生。

有人说:‘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不管,我只管念我的阿弥陀佛好了’。如果是这样,决定不能往生!前面说过,‘愿’是具有引导之力的;不但现在能引导真诚之行门,而且将来能引导至于西方。今既无引导之愿力,虽有实行,终无法出三界至极乐。果真是只知念佛不知发愿,则这个人对于净土法门亦没有信心。‘信愿’是‘慧行’,‘念佛’是‘行行’。‘慧行’等于眼目,‘行行’等于腿足。必须足目相资,方能生西。今有行无愿,等于有足无目,太危险了!

有人说:‘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我只多多念佛,自有无量功德。即使不能生西,仍有我的功德在,有什么危险’?念佛有功德是不错的,但你既不知发愿生西,即是没有智慧;有行无慧,把念佛的功德都变成来生的痴福了!第二生在享受痴福之时,必然依福造业,第三生一定堕落三涂,非危险而何?
诸上善人!我们的念佛七已经过了四天了,各位皆应省察一下自己的功夫;如果这句佛号尚未念得纯熟,即应恳切发愿以引导之。
话说多了‘打闲岔’,各各恳切发愿,好好念佛吧!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佛告弥勒:吾语汝等。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辗转相生。敢有犯此,当历恶趣。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众见之。或于寿终,入三恶道。

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成大困剧。

皆由贪著财色,不肯施惠。各欲自快,无复曲直。痴欲所迫,厚己争利。

富贵荣华,当时快意。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威势无几,随以磨灭。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茕茕忪忪,当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伤!
汝等得佛经语,熟思惟之。

各自端守,终身不怠,尊圣敬善,仁慈博爱。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

当离三涂忧怖苦痛之道。若曹作善,云何第一?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身心净洁,与善相应。

勿随嗜欲,不犯诸恶。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做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汝等广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进,慈心专一。

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

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

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世间,善少恶多。饮苦食毒,未尝宁息。

吾哀汝等,苦心诲喻,授与经法。悉持思之,悉奉行之。

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

自相约检,和顺义理,欢乐慈孝。

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奉持经戒,如贫得宝。

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

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吾般泥洹,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

五烧五痛,久后转剧。汝等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

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世人恶苦,如是如是。佛皆慈哀,悉度脱之。受佛重诲,不敢违失。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阿难即从座起,面西合掌,顶礼白言: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种诸善根。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

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阿难白言:彼佛净刹,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于彼土。

世尊告言:其中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

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作是语时,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

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明照世间。

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

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

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著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

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

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

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遍佛刹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汝闻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不?及见彼等念佛相续不?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皆是化作,汝悉见不?

慈氏白言:如佛所说,一一皆见。

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

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经文连载】杂宝藏经卷第三 · 八天次第问法缘 第三十九

白话

过去佛陀在世的时候,夜半时分,忽然有八位天人依次而来到世尊的住处。

其中第一位来的天人,容貌端庄,身上的光明照耀一里远,他有十个天女作为他的眷属,来到佛陀的住处,至心(恭敬)顶礼(之后),退下来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因为所修福业而得生为天人,自己享乐五欲,高兴于所获得的安乐吗?”这时,这位天人对佛陀说:“世尊!我虽然生在天上,但是心中常怀忧愁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前生修行的时候,对于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出家人和婆罗门,虽然说得上忠义孝顺,(并且)心生恭敬,但是在他们面前,不能恭敬礼拜、热情周到地迎来送往。因为这样的因缘,(得到的)果报其实很少,比不上别的天人,因为比不上的缘故,自己责备自己修行不能圆满具足。”

又有一位天人,他的容貌、身体的光明和他的眷属,胜过前边那位十倍,来到佛陀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下来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生在天上,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世尊,我虽然生在天上,也常常忧愁苦闷。为什么呢?因为我前世修行的时候,虽然对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及出家人和婆罗门,生起忠义孝敬的心,恭敬礼拜,但是没能为(他们)施设坐位和温暖的敷具。因为这样的因缘,现在的果报,比不上其他天人,因为比不上,(所以)自己责备自己所修善因没有圆满具足。”

又有一位天人,(他的)容貌、光明以及眷属,超过前一位十倍。来到佛陀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坐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得到了天人身,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我虽然生在天宫,心中常常怀着忧愁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前身,虽然也修行善法,并对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出家人和婆罗门,心怀忠孝,恭敬礼拜,为(他们)施设坐位和敷具,但是对他们,没能多多地安排美味佳肴,来作供养。由于这样的因缘,如今得到的果报,比不上其他的天人,因为比不上的缘故,心生悔恨,自己责备(自己)修行善因不完备,因此忧愁烦恼。”

又有一个天人,(他的)容貌、光明和眷属,胜过前一个十倍,来到佛陀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下去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得受天身,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我虽然生在天宫,(但)常常心怀忧愁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前世,虽然对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及出家人和婆罗门,心怀忠孝谨慎,恭敬礼拜,为(他们)施设床坐和敷具,还为他们安排饮食,但是不听闻佛法。因为这样的因缘,现在所获的果报,比不上其他的天人,因为比不上的缘故,就常常严格责备自己修行善因不够圆满,因此忧愁烦恼。”

又有一位天人,身体颜色光明以及眷属,胜过前一位十倍,来到佛陀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下去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受生天身,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我虽然生在天上,心里(却)常常忧愁恼恨。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前世,虽然对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出家人和婆罗门,心怀忠孝,恭敬礼拜、(施设床坐和)敷具,(安排)饮食,也听闻佛法,但是不能明白其中的含义。因为不理解的缘故,现在获得的果报,比不上其他的天人,因为比不上的缘故,心里常常懊悔自责修行善因不圆满,因此忧愁烦恼。”

又有一个天人,身体颜色光明和他的眷属,胜过前一位十倍,来到佛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下去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受生为天人,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我虽然生在天堂,(但是)心里常常忧愁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前生修行的时候,虽然对国王、父母、老师、长辈,出家人和婆罗门,心怀忠孝,恭敬礼拜、(施设床坐和)敷具,(安排)饮食,也能够听闻佛法并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不能依法修行。因为这样的因缘,现在获得的果报,比不上其余的天人,因为比不上,心里深切地懊悔自责因地修行不够圆满,因此忧愁烦恼。”

又有一个天人,(他的)容貌、光明和眷属,胜过前一位十倍,来到佛陀的住处,头面顶礼佛足,退下去站在一边。佛陀对天人说:“你得了天人的身体,高兴于所得到的安乐吗?”天人对佛陀说:“我现在生在天宫,自己享受五欲之乐,需要的物品,应念就到,确实很快乐,没有(什么)忧愁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前世因地修行的时候,对国君、父母、老师、长辈、出家人和婆罗门,心怀忠孝,恭敬礼拜、(施设床坐和)敷具,(安排)饮食,听闻佛法并明白其中的含义,也能够依法修行。因为这样的因缘,得到了天人的果报,身体端正,(自身)光明殊胜美妙,眷属众多,胜过其余的天人。因为这样的修行,得到果报圆满具足,因为(因地修行)圆满具足,得到了最优胜的果报。果报优胜,一切天人,没有比得上的。因为没有人比得上,(我)心里感到快乐啊!”

经典原文

昔佛在世,于夜半中,忽有八天次第而来,至世尊所。

其初来者,容貌端正,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为眷属,来诣佛所,至心顶礼,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娱,快①获安乐?”于时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心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时,于君父母师长沙门②婆罗门,虽为忠孝心生恭敬,然于其所,不能殷勤③恭敬礼拜,迎来送去。以是业缘,果报实少,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责修行不能满足。”

复有一天,容貌身光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生天上,快得安乐?”天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亦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时,虽于君父母师长所,沙门婆罗门,生忠孝心,恭敬礼拜,然而不能为施床座,温暖敷具。以是业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自责修因不能满足。”

复有一天,形貌光明及以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处天宫,常怀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身,虽复修善,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为施床敷,然于其所,不能广设肴饍饮食,以用供养。以是业缘,今得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自悔责修因不具④,是故忧恼。”

复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天,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过去,虽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恪⑤礼拜,为施敷坐具及以饮食,然不听法。以是因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常自克责⑥修因不满,是故忧恼。”

次复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天,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虽复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能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而听于法,而不解义。以不解故,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心常悔责修因不满,是故忧恼。”

次有一天,身色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虽生处天堂,心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行之时,虽能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听法解义,然复不能如说修行。以是业缘,今获果报,不如余天,以不如故,深自悔责修因不满足,是故忧恼。”

次有一天,容貌光明及其眷属,十倍胜前,来至佛所,头面礼足,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受天身,快得安乐?”天白佛言:“我于今日,得生天宫,五欲自娱,所须之物,应念輙[同“辄”]至,真实快乐,无诸忧恼。所以者何?以我前世修因之时,于君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忠孝恭敬礼拜,敷具饮食,听法能解其义,如说修行。以是因缘,受天果报,身形端正,光明殊妙,眷属众多,胜余诸天。以修此行故,得果满足;以满足故,得最胜果;得胜果故,一切诸天,无有及者;以无及者,心得快乐。”

①快:高兴,痛快。

②沙门: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不单指僧人。

③殷勤:指热情周到。

④不具:不齐备;不完备。

⑤恭恪:恭敬谨慎。

⑥克责:责备;严格责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4/5尺寸的需多等一周#长城汽车因不按时交车被集体投诉#【欧拉好猫“芯片门”认赔4亿刚了结!但如果纯为了眼珠子才关注的姐妹取关也没关系的,现在目前手里的眼珠做
  • 为什么说挽回的过程中做朋友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当你有了积极的改变时,你能及时有效的将这些信息传递给ta。要记得是,做朋友只是在给你争取改变自己的时间和展示新的自己
  •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稚嫩的花瓣,有的竞相开放,有含苞待放的。“ 容颜如玉 身姿如松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命运对勇士低语 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 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
  • (释迦牟尼佛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蜡烛]四大: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
  • 提起“胖婶”张海燕,我们总是下意识以为她像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一般,是一个憨厚耿直的农村妇。却不曾想过,她戏外的人生,会过得如此精彩。 一婚网恋小11岁男友,二婚嫁
  • [求关注] 肖战主演的电视剧斗罗大陆特效好看,剧情饱满,适合全家老少一起看[哈哈][哈哈][哈哈]肖战平安喜乐 肖战顺顺利利 肖战星途璀璨 肖战正能量艺人 肖
  • #发条微博加固一下我的号子##黄山风景区雪景20222222222222222222##黄山下雪登山攻略#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黄山下雪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 [费解][费解]携手比拼是男生女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啊 怎么只归功到男生那里 而且对女玩家太不友好了吧 以后赢也不计算数据 那我们女玩家哪里来的好看的数据呢?如果知
  • 这个人对秦昭王说:“中期真是一根筋,他幸好遇到了大王这样的明君。我大秦要想灭了他们,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 然后我在街边等他的时候还是挺紧张的[害羞][害羞]不紧张才怪!我们的早餐鸡肉汤熬多了一碗,我不吃,我弟不吃我妈也没打算吃,那毫无疑问只能我爸来了,我妈把汤盛在碗
  • 上山下山都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没让抱,真的长大了。柚柚好厉害,下山的时候,爬了一段野山,很勇敢的下来了。
  • !不知福贵到底是幸还是不幸,但如余华老师所说,旁人眼中他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对于他自己,我们都要相信他更多地感受到了幸福。
  • 因为理性告诉自己,过去的那个思维方式和做法是错的,或是有缺陷的,改变了,便会有更多未来发展机会,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对得起所在组织。不合理评估对自己职业发
  • 经向群众了解民警得知,小女孩独自在小铺乡小铺村桥上徘徊,疑似迷路走失,附近的商户也都没有见过这个女孩,因无法联系其家属,热心群众便带领小女孩来到派出所求助。经过
  • #二十五二十一# 终于开启我正常的追剧模式(韩剧),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她一定是有理由的,我看完第一集满心欢喜开怀大笑,从女主人公身上散发出的元气让你喜欢的不得了,
  • ”“我也是这样和儿子说的,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孩子和妈妈姓我都没意见,只要他幸福就好。#羽生结弦[超话]#说实话自己有点无语了虽然自己也是新粉 但是最近跟风小
  • 面对不能满足宝宝的情况,我还需要做很多的功课。今天是在反省一点:要记住教宝宝“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我自己就没被教育过这一点,所以会忘记)。
  • 以前一个人时,只觉得那样的日子稀松平常,如今有了你,才惊觉自己过去竟是一直生活在深渊之中,权力的牢笼将我锁死,仇恨的锁链令我无法挣脱,我深陷其中,成了他人的地狱
  • 1️⃣近两周的午餐基本上都是像这样寡淡的斋饭2️⃣叔每天晚上炖一锅金桔冰糖雪梨第二天中午再装好送给我3️⃣叔终于对我起了怜悯之心[悲伤]犹犹豫豫之后下班果断干脆
  • 这是一个很容易计算的问题,也就是2^(177×177)个,差不多是10的10000次方,这还只是V40格式的二维码组合数量,如果算上V1到V39的,恐怕还要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