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修持莲师之法

近几年来,许多人因为杂念妄想,而引起各种不正常的障碍;这实在是自身潜在意识的作用。行者不应以此为外来的困境,而应当了知这是上师的赐予,作为修持过程中的增上因缘;如此更应专心祈请上师,而对于所有魔类生起广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话,魔障就不会兴起。

若遇外力的干扰,则应当探究其来源;追究这些障碍本身是否有其具体的实质,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击打?如果是如此,则追究他们安住在何处?源于何处?以及从何因缘生起?以此心意,我们应当专心持诵莲花生大士心咒,并发愿:“愿诸魔类,得依莲花生大士大慈悲心,而亲遇莲师的善法;愿他们不致自损损他;愿菩提心深入他们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摄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莲师的清净心三者合而为一,其功德尤其广大。如果能视一切外相为上师的智慧的示现,那么“障碍”这个名词,也将自然消失。

我们对任何横逆,均须保持清净的洞见,视一切的外相为圆满清净,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我们必须以自身所处的地方,即为莲师净土铜色山的宫殿,而周围的亲戚朋友为勇父与空行,一切的音声,都为无休止的莲师咒音。坐时,观想莲师安坐于我的头顶上,为我至诚的依怙。行走时,观想莲师以及他的刹土,就在我的右肩上,对他环绕恭敬。

又应进一步观想,不仅铜色山为莲师的宫殿,即使莲师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均住有千千万万的莲师宫殿,以及其眷属。饮食之前,观想所有食物及饮料,变为甘露与白菩提,并供养第一份予安住于喉间的莲师。而将其余残食当作是莲师对我们的赐予,并藉以维持生命。如此,则可以消灭对美食的执著与贪欲。

夜晚就寝之前,应观想安坐于我头顶上的莲师,现在慢慢进入我头中,逐渐下降至心轮,安坐于半透明发光之红莲花上,莲花上的四朵花瓣微开,于是莲师放出无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卧室,旋即又遍照至整个法界。当整个法界转化成清净光明之后,我即安住在寂静纯熟而不失觉知的清净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刹那,则所有法界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清净光明之中,再融入莲师,这时莲师已缩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虚空。我随之安住于此无尽无量空性光明的寂静之中。我们必须了知:入睡与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种修持方法,有助于我们临终的修持。

假若醒时,发觉自己在睡时并未进入这种虹光境界,则要诚恳祈祷莲师赐予我们这种大觉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频起扰人入睡,则应了知此种杂念无生起、无留住、也无休止。假若没有干扰的妄念,则安住于自然的状态之中。假若睡梦之时,于梦中则尽力了知这本来就是如幻之梦。

清晨醒时,则观想空间呈现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净土。围绕着莲师的空行与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满莲师咒以及超于世间的天乐。起身时则观想我步入空行刹土,该处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们自身也是金刚亥母,真实不虚,且从无始以来,便是如此。

我们以至诚祈请莲师“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已安坐于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出现,再度上升于我头顶上。我们不停地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于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转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于此。

仅仅听闻上师以及短暂的开示,不可能有成就。莲师不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须与我觉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莲师称:“我不舍弃任何虔诚的弟子。”如果视莲师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则修持进步所必须的恭敬心,很难兴起。我们应当视莲师为莲花生大士永恒不变的智慧,无所不知的智慧贯通三界,即使千万有情同时向他祈祷,莲师也必能够分辨。

须知信仰在修持过程中至为重要,如果我们一心至诚信仰莲师,则一切事业均为莲师所加持。随时虔诚修行,其本身就是祈请。一切的思维均是莲花生大士,自然的随之而生起,这种信仰心自会关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为莲师,一切的音声都是祈请,一切变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解脱。

此为极殊胜的上师相应法,且视上师为不可分别的法、报、化三身。此修法之完成无须依赖修持次第、闭黑关、证空性、以及持气进入中脉。藉此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专一的修持中,就如渣华噶山巴等大圣者所为,日夜一心修持,经年累月不断,亦不知饥渴。

——节选自
《让修行融入你的生活》(顶果钦哲仁波切)

#真雨林[超话]##人生感悟##心理学#
尘世间,常说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业随轮回并行。若身外无一物,君在何处存?物实人受,境现心生,谁能避?然身内器官装气血精神外,均是废物!未脱俗出尘之人,谁不受想行识无尽无终呢?行者只有自净其意正觉纳识了。 ​​​​ ​​​​​​​​​​​​_______方圆正行

《 观经 》 的
两大宗旨 ──
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

依教立宗的
《 观经四帖疏 》

《 观经 》
是一部十分奇特的经书。

此经内容涉及释尊的教化,
尤其是定善
( 观行 )
方面,

很多祖师大德以其本宗思想註解,
看似头头是道,
不乖大义。

但是,
此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

显彰弥陀的教化,
尤其是念佛方面。

两者关系十分微妙,
令人容易混淆。

唐朝诸师对
《 观经 》的法义
多有曲解、
误解、
异解、
别解者,

众说纷纭,
善导大师决意写出此
《 观经 》 要义,
楷定古今。

他在佛前结愿引证,
最后完成这部净土宗依教立宗的巨着 ──
《 观经四帖疏 》。

善导大师在此疏序的
「 劝众发愿归三宝偈 」言 :

「 今乘二尊教,
广开净土门。」

一般大乘教派以一尊教开宗,
即释尊而已,

但净土宗则乘二尊教开宗,
非常特别。

善导大师在此疏
〈 玄义分 〉
指出 :

「 然娑婆化主 
( 释迦牟尼佛 ) 
因其请故,

即广开净土之
『 要门 』。

安乐能人
( 阿弥陀佛 ),
显彰别意之
『 弘愿 』。」

善导大师细判净土法门为
「 要门 」 和
「 弘愿门 」。

此教判十分重要,

涉及净土思想的正杂之行、
实权之教、
隐显之义,

极为精妙!

此根本义能释各种疑难,
令净土行者的信愿坚固,
得生净土。

善导大师又在
〈 玄义分 〉
指出 :

「 今此观经,
即以观佛三昧为宗,
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迴愿往生净土为体。」

既然善导大师依二尊二教开宗,
又判净土宗有两门 ──

「 要门 」 和
「 弘愿门 」,

此经有两个宗旨亦不足为奇。

所谓
「 三昧 」 者,
即正定也。

本来是禅修工夫的名相,
但以得
「 见 」 佛真身
( 法身 )
为最高境界,

名为
「 见佛三昧 」,

不管是以自力观佛得见佛,
还是以他力念佛
( 称名 )
得见佛,

皆是
「 三昧 」。

因此,
释尊在
《 观经 》
「 真身观 」云 :

「 以见诸佛故,
名念佛三昧。」

整部
《 观经 》
环绕一个主体,

就是
「 一心迴愿,
往生净土 」。

「 一心 」 者,

即一心一意、
专一、
专心,

无二心,
无后心,
至心,
真心,
真实信心,


《 观经 》
所说
「 三心 」的

至诚心、
深心也。

「 迴愿 」 者,

即 「 三心 」 的
迴向发愿心,

又如善导大师定义净土法门
「 要门 」 时说 :

「 迴斯二行,
求愿往生也。」

韦提希夫人并非自力修观而见佛

善导大师掌握
《 观经 》 基调,

当知
《 观经 》
以佛灭后的未来世生死凡夫为当机,

释尊就韦提希夫人启请,
顺势从
「 自修持力 」 的
观行求生净土,

成就的观佛三昧
( 即释尊的教化 )
说起,

带入以信方便,
一心专念,

仗 「 佛本愿力 」
见佛,
证得往生,

成就的念佛三昧 ( 即 ) ,
作为弥陀教化的归结。

善导大师多次引用
《 观经 》,

说明韦提希夫人是凡夫,
不堪受定善观行,
求生净土,
成就的观佛三昧,

如 :
一 、 《 观经 》序分曰 :
「 佛告韦提希 :

汝是凡夫,
心想羸劣,
未得天眼,
不能远观。

诸佛如来,
有异方便,
令汝得见。」

二 、 韦提希夫人随即回应释尊,

云 :
「 世尊!
如我今者,
以佛力故,
见彼国土。」

确认自己连最基本的天眼都未开,
不懂
「 自修持力 」 的
观想行法,

不能成就的
「 观佛三昧 」。

可是,
凡夫可以念佛,
一心专念,


「 佛本愿力 」,
得见阿弥陀佛。

三 、 《 观经 》第七
「华座观」
韦提希夫人曰 :

「 世尊!
我今因佛力故,
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她再一次确认自己得见阿弥陀佛,
是仗佛力故,
与观想行法无关。

从观佛三昧带入念佛三昧

何以得知释尊在
《 观经 》 从
「 观佛三昧 」 带入
「 念佛三昧 」,

显彰弥陀教化 ──
净土法门的
「 本愿称名 」、
「 就行立信 」?

现试举三处经文而述之 :

一 、《 观经 》
「 华座观 」云 :

「 如此妙华,
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

华座,
名号,
乃至佛身及其心光,
皆是弥陀愿力所成就。

众生念佛,
佛能入众生心想中。

弥陀今已愿成,
是酬因之身,
其心光摄取念佛众生,
念念不捨,

岂还摄取观行迴向的众生,
因果不相应故,

因此善导大师云 :
「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
常照是人,
摄护不捨;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念佛众生以
「 本愿称名 」,

光摄三绿,
因乘弥陀本愿力,
故得见佛。

「 以见诸佛故,
名念佛三昧。」

二 、《 观经 》
「 真身观 」云 :

「 以观佛身故,
亦见佛心。

佛心者,
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先说众生观行念佛,
随即说佛以无缘慈,
摄诸众生,
当知此是佛力 ──

「 见佛增上缘 」,
非观行念佛的工夫所致,

故 《 观经 》 不说
「 以见诸佛故,
名观佛三昧 」,

而说
「 以见诸佛故,
名念佛三昧 」,

由此可知称名念佛者亦是念佛,
亦乘佛力得见佛,

可知释尊引导观行念佛者,
最终归入称名念佛。

三 、《 观经 》
流通结劝文云 :

「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 告阿难,
持正宗定散。) 

持是语者,
( 牒前起下 ) 
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持名念佛是此经的肝要,
顺彼佛愿
( 第十八愿 ) 故。

此则释迦最后作结时,
劝以
「 本愿称名 」 的
念佛方法,

故释
「 念佛 」 以为
「 称名 」,

而非观行,
而且是顺应阿弥陀佛的本愿而念佛,

是以建立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而念佛,
是全仗佛本愿力而念佛。

这是净土宗的念佛特色,
有别于一般佛教宗派的念佛。

很多人说念佛,
多指观佛,
或认为心念比口念更
「 好 」!

但是,
纯粹的净土宗特别强调称名,
以弥陀本愿行故。

净土宗是佛力救度的法门。

阿弥陀佛发愿以名号广度众生,
众生以信方便,
一向专称,
弥陀名号,

建立对阿弥陀佛弘愿的信心,
如善导大师言是
「 就行立信 」,

信心决定,
往生决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让他以后直接来406聊天,线上像个哑巴,他解释说他打字很慢,每次我发了好几句他还在回第一句,我说怪不得,我每次都急死了不得不说,今天的实验装置搭的贼好,横平竖
  • 人到了一定年纪,刻在骨子里的广东人DNA瞬间觉醒——上周眼挑针,寻思自己是热气,但贫血体寒,周末煲了一大盅茅根竹蔗水;这两天醒了都是混沌状态,自我诊断湿气重,挠
  • (文案虽说非大女主爽文,但就凭女主的性格也知道她可不会受欺负,在我这就是爽文[酷])别看男主那张脸帅得惨无人寰,但他其实是个没脸没皮还死要面子的老阴人,在女主面
  • 这是适合飞翔的我的一年啊!还可以在书桌上放置一个可折叠的小茶几,既能提供茶水服务,又能为你的书房增添一份小小的浪漫感别错过不老风尚奶油风格!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闪光猫电风扇,出游好物,小娇可爱,方便携带,充满电随时想用就用~不要太方便啦~-【水杯分享】夏天来了宝子们要多多和水呀~NOME发现了宝藏水杯,喝水的同时情绪价
  • 启动于2020年的来自空间的海象研究项目寻求公众帮助,在从空间拍摄的数千张美国某公司卫星图像中寻找海象,目的是更多地了解海象将如何受到气候危机的影响。美国某公司
  • 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哈哈] 14.9 [害羞] [爱你]   信任是幸福婚姻中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信任的前提是:
  • 一切病症都是心魔衍生而来,心魔就是病症所在,心念转变,心态好了,自然身康体健,百病不侵。不要看到解决方法就看,引起的原因就不看,那也是没用的,就好像你只学会治病
  • 如果预算再高一点,可以选择百年灵的这款AB0138241C1P1,推荐理由是搭载B01计时机芯,和帝舵的MT5813机芯是共用的,并且在劳力士、欧米茄、百年灵这
  • 」1看见院长带着陈述走进来的这一刻,我就知道自己重生了。」1看见院长带着陈述走进来的这一刻,我就知道自己重生了。
  • 每一篇都是独立的短篇猎奇故事,深掘生活中有趣又有料的诡异事件,再加一勺热腾的脑浆,开了脑洞等你来填。让我们赶走闲暇时的乏味,填充地铁上的无聊,从一颗好奇心到另一
  • 同时,也希望你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和风格,成为独一无二的“topgirl”。女性戴着这款表可以同时展现出个性魅力和精致度,相信一定会成为人群中的亮点。
  • 3,真正成长的人,会扛起自己的责任,包括言论与行为,即使自己看起来是弱小的,内心也是强大的,没有人轻而易举去打败ta,激怒ta真正自我成长的人,明白世界不会围着
  • 北京海淀法院经审理认为,某食品公司与刘某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后将试用期延长三个月,不符合《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约定的相关规定,故判令某食品公司
  • 哈佛调查发现一个反差极大的现象:越是富人和精英阶层,越喜欢采用补充型的娱乐方式,内啡肽的快乐是化为能量型,比如健身、跑步、阅读;而越是穷人越是底层阶级,越喜欢采
  • ”王晓玲说,建立并完善中国儿童用药数据库是一项庞大且繁杂的工程,仅凭一家医院无法实现,目前主要依靠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多年的数据积累和技术支持。”国家儿童医学中
  • 浪琴l4.220.2腕表无论从款式还是质量来看在全球的钟表行业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品牌,高仿浪琴手表不仅仅是提供给爱表人士的时尚追求,也为网购手表作为计时器来使用也
  • 一边赚着防弹的钱一边排6!简直无法接受! ​​​请各位买了票 不管是哪一场次的阿米们!一边赚着防弹的钱一边排6!简直无法接受! ​​​请各位买了票 不管是哪一场
  • 我只是海了点,不是喜新厌旧好吧!最近真的快被烦死了所以说明一下:1.我依旧喜欢佳人组的每一位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