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级服务紧急驰援—礼泉移动公司信息化产品助力精准抗疫
近日,咸阳市突发疫情,为助力礼泉县疫情防控,礼泉移动公司闻令而动、积极统筹部署,快速投入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力筑牢礼泉信息化抗疫防线。
疫情发生后,礼泉移动积极响应政府各类信息化产品需求,主动拜访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领导,并推出“智能门磁”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部门解决隔离人员管控问题,方案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9月27日中午11时礼泉公司迅速筹备“智能门磁”155台产品,在咸阳移动各部门的协同下,设备在第一时间已全部抵达配送到位。
据咸阳移动工作人员介绍,“智能门磁”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隔离人员开关门数据实时上传至防控平台,第一时间触发警报机制,让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大幅降本增效。
设备抵达后,礼泉移动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后续安装工作,当日晚19时,亲自带领移动工作人员上门安装。截至27日12时,所有“智能门磁”已全部安装到位,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古墓篇】

1,黄帝陵 陕西省黄陵县
2,孔林 山东省曲阜市
3,秦始皇陵 陕西省临潼区
4,茂陵 陕西省兴平县 西汉汉武帝刘彻墓
5,西汉霍去病墓 陕西省兴平县
6,汉晋辽阳壁画墓群 辽宁省辽阳市
7,高句丽洞沟古墓群 吉林省辑安县
8,北魏封氏墓群 河北省吴桥县
9,昭陵 陕西省礼泉县 唐太宗李世民墓
10,乾陵 陕西省乾县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11,顺陵 陕西省咸阳市 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12,渤海国六顶山古墓群 吉林省延边敦化县
13,藏王墓 西藏琼结县 藏王松赞干布等墓葬
14,五代前蜀王建墓 四川省成都市
15,南宋岳飞墓 浙江省杭州市
16,明孝陵 江苏省南京市 明太祖朱元璋墓
17,明十三陵 北京市昌平区
18,清东陵 河北省遵化县
19,清西陵 河北省易县

话说,大家都去过多少了?
#微博公开课# #知识万花筒#

【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今日全线建成通车】9月28日,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历时三年全线建成通车。

据了解,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全长270公里,由外环北段、外环南段等高速公路组成。路线经过西安市临潼区、高陵区,咸阳市泾阳县、礼泉县、兴平市,西安市鄠邑区、高新区、长安区、蓝田县,渭南市临渭区,连接了京昆、包茂、福银、沪陕四条国家高速公路网,并与在建鄠周眉、即将开工的西高新至天桥等高速公路相接,是陕西省“2367”高速公路网规划的两条环形公路之一,位于西安绕城高速以外直线距离14至18公里。

外环高速全线通车后,能够及时分流货车及过境车辆,将极大缓解西安绕城高速交通压力,促进绕城高速畅顺通行,对实现车辆快速转换,便捷群众出行,加密我省高速公路骨架,构建大西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大西安发展骨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向六车道 设计时速120公里

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地处西安市高新区、长安区、蓝田县,为更好地促进城市规模发展、带动沿线经济,加快西安中心城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路线选线工作历经数年,充分考虑了整体路网布设和沿线发展两大因素,最终确定的实施方案列入陕西省、西安市综合立体交通规划。

项目概算总投资134.82亿元,路线起于西安市鄠邑区谷子硙,途径西安市高新区、长安区、蓝田县三个区(县)共17个街办103个自然村,终点位于蓝田县沪陕高速蓝田东立交东侧,主线全长70.16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整体式路基宽度34.5米,共设11处互通式立交,其中枢纽立交4处,与西沣路、子午大道等主要城市道路实现高标准互通。控制性工程白鹿原隧道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隧道总长2819.5米/1座(按双洞计);路基桥梁工程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桥梁总长36675米/29座(按全幅计,其中特大桥31506米/7座);全线桥隧比56.3%。计划于2022年9月30日前建成通车。

●攻坚克难 突破控制性工程施工难题

项目控制性工程白鹿原隧道承担了交通运输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黄土隧道工程领域建设研究任务,于2018年5月进洞施工,2021年7月顺利贯通。隧道全长2819.5米(双洞),开挖宽度18.7米,开挖断面192.3平方米,为国内单洞断面最大的三车道土质隧道,设计为V级围岩。面对隧道地质、水文构造复杂,地质病害频发,围岩含水量大,土体泥化严重等复杂的地质水文环境,项目采用超前管棚+锁脚锚管、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和单、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隧道变形,确保了隧道结构及施工安全,并围绕大断面、大跨度土质隧道施工开展技术攻关,创造性地应用了地表高压旋喷桩预加固技术、超前预注浆+超前大管棚联合支护技术、WWS注浆工艺,确保了隧道顺利贯通。

●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打造绿色公路

项目地处秦岭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施工、绿色运营要求高。建设中更加注重环保,在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底基层、构件预制、边坡防护、房建及临建等工程施工中,大规模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使建筑垃圾从粗放式简单填埋转变为资源化利用,有效解决了西安市周边建筑垃圾处理的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共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约1200万吨,据测算,项目消减建筑垃圾占地约6000亩,减少土地开挖面积3000多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万立方米,折合为14万吨二氧化碳,减少建筑垃圾清运消纳费用约4.9亿元。

●以标准化设计为切入点 建设品质工程

全力打造交通行业“绿色公路、品质工程、智慧交通”示范工程。在全省高速公路桥梁基础施工中,首次采用打入式PRC管桩(高强预应力组合配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工效大幅提高,杜绝了噪音和泥浆污染,贯彻了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全面使用装配化通道涵洞,通道(涵洞)构件采用工厂化预制,装配化安装,产品构件可视、可检、可换,由传统手工作业转变为机械化,变施工工地为组装工厂,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施工过程中推广使用了伸缩缝科研产品、全寿命标志牌和双组份高亮刮涂标线等“交控制造”,同时首次将净味环保沥青材料应用于省内高速公路建设,并在路面铺筑中首次尝试3D摊铺和沥青路面无人化智慧施工技术,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理念,大幅提高了生产工效。

●信息化应用全面升级 开启智慧交通新模式

项目积极探索应用互联网+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以“交控长安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开发应用了7个信息化系统26个子系统,目前已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6项。首次在公路设计和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监测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管控,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为后期运营管理阶段的养护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项目被交通运输部批准做为全国“交通强国智能化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管理”试点,BIM轻量化应用成果《桥隧建设BIM协同管理系统》荣获中国公路学会评2020年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一等奖,《陕西交控长安信息化管理系统》荣获“十三五”全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展二等奖。(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梁璠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王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星Note8完整曝光 首现新技术 能否挽回中国市场
  • 其实国产手机还有很多“良心”品牌 只是你不知道
  • 苹果官方再泄露iPhone8特性,库克很郁闷
  • 支付宝无现金日活动今日开启,微信不甘落后
  • 又是一台骁龙835旗舰,本月即将发布
  • PPT还有这操作?看完不加班的PPT隐藏小技巧
  • 国内最赚钱的企业是哪家?一看便知
  • 索尼到底靠什么挣钱?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样 | 科技美学 冷知识
  • 安卓系统荣耀排第一?
  • 小米6C曝光,小米手机销量重回全球第五丨资讯100秒
  • 你知道苹果到现在为止卖出了多少台iPhone手机吗?
  • 锤子手机惊现100%触发必死BUG:只能送修
  • 移动推出无限量套餐,老用户也能办,但是要看清楚
  • 小米最近风生水起,新机突然曝光
  • 你对品牌真有信仰吗?盘点那些有情怀的产品
  • 三星Note8外形配置售价无死角全曝光
  • 决战足球场 vivo赞助世界杯 OPPO拿下巴塞罗那
  • 这回微软真的放弃手机,已用这项业务代替
  • 长得像镜子的手机不止索尼XZP,华为也要出了
  • 全世界竟然有那么多网民都是我国的,比例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