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喝热水,因此中国人喜欢保温杯。


相对于惯喝凉水的欧美日韩,中国人爱喝热水的习惯看起来特立独行。


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文|谌旭彬


有一种意见相信,中国人自古便有喝热水的传统。


此话只说对了一半。

上层中国喝热水


基于卫生原因,上层中国,确实有着古老的喝热水的传统。


明代天启年间,大臣杨涟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遭到迫害。虽受酷刑拷打后,杨涟“知珰意不可回,每晨起多饮凉水,以求速死”。


欲“饮凉水求速死”,显见杨涟相信喝凉水危害身体健康。未入狱前的杨涟,自当以喝热水为日常生活的首选。


清代诗人袁枚的孙子袁祖志(1827-~1898),在上海办过报纸,还做过县令。1883年赴西欧各国游历了10个多月,已注意到东方人爱喝热水、西方人爱喝凉水这一区别的存在。归来后,袁祖志特别撰文详述东西风俗的歧异。文章写道:


中土戒饮凉水,以防坏腹,泰西务饮冷水,想不到除热;中土酒必温而饮之,泰西则皆冷以尝之。


袁既然认为中土有一种“饮凉水坏腹”的大多数观念,想来,他本人以及他身边的朋友,应该大都爱喝、常喝热水。


1871年,汤姆逊为总理衙门满大臣成林、文祥、宝鋆(从左至右)录制的合影。照片中的茶几显示,这些人属于爱喝热水、戒饮凉水的那部分中国人。

底层中国喝凉水


基于经济原因,底层中国,还有着同样古老的喝凉水的传统。


唐武宗时期,日本僧人圆仁赴英,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


这些底层人,因燃料具有,热菜热饭都没得吃,自然更喝不上热水。


宋元时期,出现了独立运营的茶肆、茶楼、茶坊,喝茶的风气深入底层社会。但普通人也是承担不起烧开水煮茶的燃料成本。


所以,茶贩们提着茶壶沿门挨门挨户叫卖“点茶”(用沸水泡茶),就成了一门很兴盛的生意,名叫“提茶瓶”。


因为煮开水比做饭更费燃料,宋元时期的普通人家,日常生活中,“除了做饭(外)不生火,不准备热水。……般家庭一年四季喝生水,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开水喝。”


到了清代,“戒饮凉水以防坏腹”的中土风俗,仍只存在于上层社会,多数底层民众继续喝凉水。当然,如果水太脏,也会做一些不足的处理。


比如,乾隆年间,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他们注意到,天津白河两岸民众,并不直接饮用浑浊的河水,而是“把河水取上来之后,用一些明矾放在一个穿孔的竹筒内,然后把这个竹筒放在水里搅动”。


同治年间,日本兰学家峰源藏造访上海,也见到上海民众用同样的办法饮用江水——“江水非常浑浊,无法直接饮用,用明矶将浊泥之类的污物沉淀后,才渐渐可以吞咽”。


明矾能够沉淀河水中的泥沙等悬浮物,但杀不死河水中的病菌。


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后,在乾清宫内合影。联军带来了新的凿井技术,使京城民众得以饮用到地下几百米处的甜水。

民国推广喝热水未成


到达民国,西方细菌学说传入,“喝热水”获得科学支持,知识界呼吁民众喝热水的声音变大。


政府转型,也意识到自身在公共卫生方面负有责任,开始含糊不清向民间推广喝热水。


比如,1918年前后,京师警察厅曾针对北京民众立即饮用生井水一事,多次利用媒体“婉言相劝”,宣传凉水应煮沸后再喝。


针对当时流行的汽水,警察厅也制定了行业质量标准,要求“所用之水必须消毒熟水,至少须煎沸至三十分钟之久,须用砂锅过滤一次以上,不得仅用布滤其水,滤内之砂或炭每一日须用熟水洗涤一次”。


再如,1929年发行的《训练总监部军事讲话》,要求军人尽可能不要饮用生水,“不得已而饮生水时、应经军医或上官之许可、择水而饮之。”


1935年出版发行的《高中军事看护学(上册)》,要求学员“不可饮生水,并宜养成不饮生水的习惯”。


1936年出版的《现代军队事务实施精典》,要求“各连应具备煮沸之茶,供给公用,严禁滥饮生水”。


再如,1930年代,褚民谊(时任国民卫生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撰文《衣食住行之卫生要则》,号召民众尽可能不要饮用生水,“水中所含细菌至伙,饮生水为致疾疫之关键原因,然水之不清洁者,即不甚沸之水,亦宜致疾。”


大约同期,熊希龄等人所开办之香山慈幼院,“所用食品皆煮熟,并禁饮凉水”、“饮料为井水,但禁饮凉水甚严”。


1946年,中共主办的《群众》周刊刊文《怎样预防霍乱》,号召民众“千万不要饮生水!霍乱的发生,十居八九是鉴于饮生水,所以,我们一定要饮开水。”


政府与知识界从安全卫生角度宣传“喝热水”,但是否能够收效,仍取决于经济角度。


在经济发达的上海、芜湖等东南沿海城市,“熟水店”的出现,随之解决了底层民众喝热水和节省燃料的双重需求。


1930年代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的一份关于上海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因价格便宜,除饮用水外,工人们连煮饭用水,也立即购买“熟水店”的开水,以节省自家的燃料费。报告称:


上海熟水的供给,很是方便快捷,熟水店到处都是,铜元一枚可购沸水二杓或三杓,每杓约容水25两。如购热水,铜元一枚,可购三杓至四杓,取价既廉,所以家庭煮饭沏茶,大都购用开水,以省燃料。记账家庭都有开水的费用,平均每家全年购开水4436.5杓,值7.58元,或平均每月购370杓,值0.63元。家内洗濯用自来水的占68%,用井水的占14%,用河水的占18%。至于饮食用的熟水,是从熟水店买来的。


在更辽阔的农村,也可能有类似“熟水店”一类卖开水的铺子存在,但迫于经济压力,普通民众仍选择继续喝生水。


1930年代,学者陈翰笙相勾结北平社会调查所,对河北保定清苑县的11个村进行社会调查。结果显示:


一般农户的燃料,是树根、麦秸和干草。不过他们只在做饭时烧火,而且只要烧熟几把小米就熄火了。由于燃料严重不足,村民们喝不起开水,平时都是喝生水,直接饮用井里或河里的稍稍经过沉淀后的水,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是这样。1930年,11村2119户人家中,竟只有2个暖水瓶;1936年总共有4个;1946年有18个(农户此时已增至2595家),暖水瓶是颇为罕见的奢侈品。清苑农户有一个普遍的习惯,就是家里来客也不烧水,而是让孩子拿上一把小茶壶去水铺买开水,店主灌满开水,还常常捏上一小撮茶叶。当时一般村里总有那么几户专卖开水的水铺,对于只有偶尔情况下才消费开水的村民来说,一次花费一两分钱去买,当然是最经济的办法。集中烧水者也有一些微薄的利润。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即使这样很小的事情后面,既包含着农民们很精明的计算,也反映着他们实际的消费水平。


那些较之太原清苑县更偏远的县份,情况自然也不会更好。


比如说,民国时期修撰的《平坝县志》里,“饮料”一条下,有如下记载:


饮水纯取井,泉、河流之天然品。县城饮井水,四乡则井,河各半。茶叶,县中亦产,惟汉、仲(笔者注:仲家,当时对该地一部少数民族的称呼)中产阶级次者饮之,其余多饮凉水。

美国农业学家、教育家卜凯(John Lossing Buck)所著《中国农家经济》(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封面及内文。卜凯曾深入调查民国农村,书中多次提到农村大多饮用生水的问题。

随心所欲喝热水不过20年


1949年之后,官方全面加大了“喝热水”“喝开水”的宣传和推广。


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一再积极响应“要反复教育群众喝开水和消毒过的水,不喝生水”。


各种官方编纂的《农村卫生院课本》也一致要求“卫生员应当卖力宣传喝开水的好处,带动群众养成喝开水的好习惯。”


这种推广在城市比较成功。城市居民的热开水供应大多由其所在厂矿、机关负责,凭票购买。这种供应一直持续到80、90年代。


比如,济南卷烟厂“从50年代在厂区及宿舍区设置茶水炉,免费供应开水,宿舍区由职工家属或下岗工人看管,家委会开支工资。后来实行发水牌,凭水牌供水。1982年,由职工购买水票,1分钱2瓶。90年代初,因茶水炉污染环境而相继取消。”


在农村,类似的开水供应,只在“公共食堂”时期(1958~1960)暂短出现。


比如,据官方说法,贵州赫章妈姑人民公社的民众“长期以来都是喝生水”,公共食堂成立后,“炊事员把开水送到工地,大家都养成了喝开水的好习惯。疟疾大大降低,拉肚子的现象巳基本消失了”。


山西稷山县西位管理区食堂,则在1960年的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声称,该食堂已“做到了不喝生水,不喝冷水,不吃生饭,不吃冷饭……


一年来没有发生过中毒事件,各种肠胃传染病也很少见到。


无论这些官方自述是否真实,作为当年的一种宣传材料,喝开水防拉肚子、防传染病的观念,已借此深入农村百姓脑海。


公共食堂失败后,因大炼钢铁导致燃料更加紧缺的农村,又回复到了喝凉水、喝生水的传统。


1970年,作家杨绛下放至河南“五七干校”从事农业劳动,不得不喝生水,因为“在当地,草也是希罕物品,干草都连根铲下充燃料。”


这种燃料紧缺,直到80年代,仍频繁见诸各种官方资料。


70年代,官方提倡搞“人工沼气”,核心宣传内容之一就是“办了沼气,解决了燃料严重不足的困难,改变了部分群众原来喝生水的情况”。


80年代全国推广省柴灶,核心宣传内容之一同样是“解决了农村部分群众喝开水难的问题,方便快捷了群众的生活,节约了柴草和煤炭。”


无论城乡、无论穷富,多数中国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喝上热水,时间已是90年代中期,距今不过20年。


这一点,能由保温瓶的普及程度观察得知:1957年,全国保温瓶年产量只有0.3亿个,1975年只有0.69亿个;1983年,年产量飙升至1.38亿个,1984年达1.49亿个,1988年为2.07亿个;1994年为2.38亿个;1997年为2.66亿个,达到了最高峰值。


返回开篇的问题:为什么国人特别喜欢喝热水?


因为,国人不容易,才刚刚喝上热水。


在今天,能喝上热水的保温杯并非是所谓“大院文化”的产物,它受城市中老年人喜爱,也是农民工出行的标配


这是第621次推送,Dong  Dong  Dong……

- END -

■文|谌旭彬,有一种意见认定,中国人自古便有喝热水的传统。袁既然认为中土有一种“饮凉水坏腹”的大多观念,想来,他本人以及他身边的朋友,应该大都爱喝、常喝热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官赐福[超话]# 惊鸿一瞥,百世沦陷. 神者,唯一人仰,信者,唯一人忠. 孤星不怕无人照,荧惑不怕无人怜. 执念是你,信仰是你,守护是你,陪伴是你,忠贞是你
  • 大家面试中最不喜欢的应该就是自我or和指望动机了吧,还有什么优缺点啥的,这里的老板因为提前做好了雇佣外国人的心理准备,所以基本上没有特别难的问题,甚至只是一直说
  • 老师对她说,当你演技出色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痣还会成为你的点缀。现在,她嘴边的黑痣也成为了她的一个标志,而且在这之后,殷桃的事业不断地上升,殷桃的感情生活也是十分
  • 我在新的生活里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可我真的好累,真的好累……没人真正懂得我。#彭冠英蔡文静演技# 2021.1.28其实,我真的好羡慕玩偶,他们出生时就被缝上了
  • 其实刚开会的那一两天,我真的非常失望,双代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那么顺利容易,可以说双代对我来说直接就是double die吧,包括议程也是,真的太内卷了,本来
  • 茉莉花乐坊独特的伴宴民乐团体与陕西官府菜相结合,古风古韵的音乐与古香古色的菜肴#西安生活# #西安生活[超话]# 十年,弹指一挥间!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茉莉花
  • 不同的角色只能說明不同的使命,所以無論身處何位,都要給予身邊的人和物以尊重和感恩,沒有大家的共存,就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成功人士。這個世界上,一個商業能成功並能持
  • 浅谈有声主播试音的气场#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有声书# #喜马拉雅[超话]# #有声书#所谓气场,就是说,十几条试听摆在评审小编面前,你的声音能不能在极短时间内
  • 集成灶行业发展至今吸引了很多企业进来,要问有什么好的品牌,答案还是挺多的,像一直稳居集成灶排行榜前列的森歌,是一家以智能厨房厨电为核心业务的,全球品质厨房生活解
  • 十年前看周星驰大话西游,可以笑的没心没肺,而现在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感慨万千,想要救紫霞,就必须要打败牛魔王,想要打败牛魔王,就必须要变成孙悟空,想要变成孙悟空
  • 我以前也做过人,才欠我的主人一千元没还,就一连三世做牛,受这无尽的痛苦,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解脱。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那根稻草,他们会跟你说:“去休假放松一
  • 不管你搜的是万11 万十一 还是AK刘彰 lz ak AK 你会收获一只大喇叭 他会给你介绍他的后援会叫刘彰官方粉丝后援会 他的反黑站叫鸭鸭反黑净化站 还有他
  • 不得不说,这款投影仪用来观看晚会真的是非常合适,不仅性能强劲观看直播延迟低,画质更是能够达到4K,漫反射成像还异常的护眼,真的是居家必备啊~#买投影仪好还是大屏
  • 结果,从12月19号第一次以肠胃炎为基础的看诊,到现在……心脏病晚期,I B D肠炎,疑似小淋巴瘤…..小动物不会说话,你以为他一直过得很开心很健康,根本不知道
  • ▉ 誓言、谎言与苦衷 1、“岚图FEREE非常有信心成为从品牌发布到量产交付,最早实现10000台交付的车型”没错,这确实是去年6月份,在岚图FREE的交付仪
  • 17、我希望自己可以温点,再温柔点,不要皱眉,也不要满身戾气,把一生的温柔都给你。冬天里的有阳光的日子特别舒服数羊咖啡不管店内还是店外都很适合拍照整个配色都很暖
  • ​​​ [害羞]爸爸今天在乡下, 和我们视频后说球球越来越可爱了, 像爸爸,[允悲]妈妈除了笑笑也只能笑笑了#追赶超越看金台#近期,区林业局紧急启动全区抗旱护
  • 他是真的理解了何谓“仁”并身体力行——当然这里又要追溯到剧中王曾对他的教导了【懒得截图_(:з」∠)_我自己视思想史为畏途,但不得不说,以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
  • #肖战[超话]##肖战粉丝请肖战看展# 广州——广州艺术博物院 『意——鸥洋捐赠油画展』当我确定以自然界花卉、荷池做我的油画创作借题后,便出现了一幅幅抒发心中逸
  • -我不爱‮别给‬人画饼‮我 ‬就提供‮更你‬多选​择让你沉浸‮信在‬息的‮叉交‬地带你会‮现发‬机会和可能‮才性‬有可‮增能‬多​✋高甜甜开年第一场公开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