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超话]# 他们坚守在平凡岗位上】#西宁[超话]# #西宁身边事# #西宁分享#
11月8日、9日,西宁市街道上的人流量小了,乘坐公交车的人也比往常少,城市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然而,仍有不少人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维持着西宁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是公交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他们也是西宁这座城市的无名英雄,他们的抗疫故事,同样值得铭记。

公交人王小梅:安全送达出行的人们

11月9日14时20分,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公司十队9路车驾驶员王小梅,驾驶公交车抵达终点站绿地·云香郡,到站后,她对车厢实施例行消杀工作。同时,为保障按时发车,三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贾玉静也赶到车厢,帮王小梅做消杀工作。

47岁的王小梅,已经在9路公交线路上工作了12年,每天驾驶公交车穿行在西宁市的街道,她见过最热闹的西宁,也见过最安静的西宁。

这几天的西宁,街上的行人渐渐变少,乘坐公交车的人也少了。但乘客人数的减少,并没有减少公交人的工作量,他们反而更加忙碌。

“请您用手机扫一下乘车码,同时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并正确佩戴好口罩!”虽然车上有语音提示乘客扫码,但是每到一站,王小梅仍会耐心提醒乘客扫乘车码,并正确佩戴口罩。

“我们要做到不漏一个人,乘客们也很配合,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会坚守岗位,将乘客安全送达。”王小梅说,有些热心的乘客还会提醒她做好防护,穿厚衣服。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提醒,但总让王小梅内心一阵温暖。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乘客安全,驾驶员每完成一次运营后,都要对车厢做一次消杀,而短暂的休息时间根本不够用,为了保障正常的发车时间,公交公司各级负责人也投入一线,帮驾驶员做消杀工作。

出租车司机朱有龙:自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1月9日13时许,《西海都市报》记者随机拦住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朱有龙说,今天他出门晚,到现在拉了4单,街道上人特别少,这也说明大家按照政府的要求,尽量少出门,自觉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这几日,西宁市主城区全员已经做了两轮核酸检测。这期间,朱有龙也没闲着,11月6日和7日,他也为全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出了一份力。

“车行给我们发了午餐,还给我们发了防护面罩等防护物资,我们随时等候命令,随时听从调度,接送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医务人员。”朱有龙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真是不容易,为了西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冒着风雪给大家做核酸采样,真的很辛苦。

11月8日,朱有龙听从车行通知,在家待命。11月9日,朱有龙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副驾驶不允许坐人,后排只允许乘坐两个人,每位乘客上车必须扫行程码和健康码。”朱有龙说,为了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乘客安全,他的车上配备消毒液,每一位乘客下车后,他都要给车内做一次消杀。

11月9日,青海申青出租租赁汽车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科曙雯介绍,为响应政府号召,6日、7日、8日3天,公司抽调了180辆车为各核酸检测采样点提供运力保障,同时,公司的其他车辆正常运营,保障市民出行需要。

“我们公司其他运营车辆随时待命,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立即服从调度,前往一线帮忙。”科曙雯说。

市政工作人员鲁元清:我会守好自己的岗位

9日15时17分,在西宁市城西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海晏路二号中转站,一车又一车垃圾被运来。工作人员倾倒垃圾的同时,中转站管理员鲁元清背着10公斤重的消毒液抓紧做消杀工作。

“您好!请扫二维码……”二号中转站的隔壁是公共卫生间,对进卫生间的市民,鲁元清一一上前提醒扫二维码。

今年41岁的鲁元清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人,他本就是个热心肠,工作积极。一年多前,鲁元清到西宁上班,成了海晏路二号中转站的管理员。

从11月1日下午开始,鲁元清也穿上了防护服。“现在我们每隔两小时就要做一次消杀,除此之外,有工作人员来倾倒垃圾时,我们也要对车辆以及中转站做一次完整的消杀。”鲁元清说,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所有的工作认真做好。

“我们这里是公共场所,就要保障好这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每一个人进门扫码。”鲁元清每天7时上班,一直到22时下班。

鲁元清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基层工作者,请党和政府放心,我会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

物业工作人员顾锡蓉:第一时间为居民服务

制定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全员投入战“疫”、在小区门口设置疫情监测点……自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66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50000余名物业服务人员始终配合街道、社区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今天是西宁市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的日子,我们一会去‘扫楼’,确保小区现住的438户居民家每个人都要做检测。”11月8日早晨7时30分,西宁市城西区文汇园小区物业办公室里,顾锡蓉与小区红色物业党员先锋抗疫队的同事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工作例会。

随后,小区居民接到要去做核酸检测的消息,陆续下楼。按照顾锡蓉的安排,居民们相隔一米每30个人一组,站到了院子里。

现场,物业人员提醒居民们提前准备好核酸采样申报信息码的截图,以免到现场时,因为网络信号或者系统拥堵耽误时间;协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完成相关信息填写。针对小区十余户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物业也做了安排。“我们已经提前梳理了他们的身份信息,上报给了社区,后期会有医务人员上门采样。”物业工作人员说。

做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后,顾锡蓉拿着喇叭,带领一组居民,前往北城七区核酸检测采样点。

顾锡蓉今年24岁,是青海和宜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文汇园小区项目部的主任,她也是小区的党支部书记。公司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后,她主动放弃休息,在小区项目部人手紧的情况下,成了小区和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多面手。“现在小区大门口增配了岗哨、增加了秩序维护人员。每天我们要求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扫码、登记、测温,特别是对外来人员严格查验‘双码’,仔细询问并登记信息。小区院内所有垃圾箱、人行通道、车位、楼道、电梯轿厢、门厅、门岗等区域每天消杀3次。”顾锡蓉介绍。

10月28日,顾锡蓉还主动到科普路社区报名当起了志愿者。“十人一组,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11月2日和11月6日,在文汇小学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入口处,穿着防护服的顾锡蓉不断引导着市民扫码排队。等晚上核酸检测采样点工作结束后,她又帮助社区,处理完剩余的防疫物资和医疗垃圾,才回到办公室。“6号那天,确实冻得我的手跟脚都没知觉了……”对于参加志愿服务一事,顾锡蓉说,自己没有考虑太多,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冲锋在一线,带头去做一些艰苦的事情。

“今天我家需要一袋大米、一箱牛奶,若干蔬菜、鸡蛋,袋装方便面,馍馍。”“你好,我有一个快递在配送,麻烦你帮我收一下,等我能出门时来取,谢谢了。”疫情发生后,顾锡蓉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这是小区里3户在家隔离居民与她的聊天记录。

“我们小区共排查出3户与确诊人员存在时空交集的居民,10月28日开始,我们就给他们跑腿买菜。”顾锡蓉说,居家隔离居民发短信的时间都不统一,只要有需求,物业人员就第一时间为他们服务。

让顾锡蓉和同事们感动的是,小区居民以各种方式问候物业人员。“今天早上,一户居民给我们送来了热腾腾的饭;前几天,还有业主给我们送来了泡面、火腿肠、牛奶、水果。”顾锡蓉开心地说,看到小区业主微信群里的一个个点赞,听到一声声问候,内心倍感温暖,连日来的作战,虽然很累,但心里踏实并快乐着。

“在疫情面前,所有物业人放弃休息,毫不畏惧,担起了守卫者的责任,感动了业主。经过此次战‘疫’,业主和物业企业的关系会更加和谐。”青海省物业协会会长丁秋花说。

(记者 郭红霞 季蓉)

#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挑刺儿”的他们,是小区最美“风景”】在万郡大都城,有一个由居民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他们自觉守护小区,主动寻找和发现小区里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和问题,两年多来,这个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服务队,已成为小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因给物业“挑刺儿”而诞生

吕汉清是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说起这个志愿者组织成立的初衷,吕汉清不由得笑了。他告诉记者,他是2016年搬入万郡大都城小区的,当初房子存在一点问题,需要通过物业找开发商协调解决,一来二去,他就想干脆成立一个组织。“通过业主自身的努力,把小区治理得好一点,让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往好的方向发展。”吕汉清笑着告诉记者,他成立这个志愿者服务队的初衷是给小区物业挑毛病。

令吕汉清没有想到的是,万郡物业得知吕汉清的想法后竟非常支持。“业主寻找小区里存在的问题,这等于是在帮助我们提高对小区的服务质量。”万郡物业总经理张丽从另一个维度看待此事的意义。而社区也非常欢迎吕汉清的想法,因为小区是社区的一部分,小区环境治理好了,社区工作就更容易做了。

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好事。

2019年10月12日,由12名业主组成的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并拟订了章程。为了表示对于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支持,物业专门为他们提供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面桌椅齐全,物业还专门给志愿者们制作了统一的袖标和队服,购买了簸箕、笤帚、夹子等清洁工具。“巡逻累了,我们可以在办公室里喝点热水,歇一歇。”吕汉清对于物业的支持很满意。

根据人数,吕志清和志愿服务队的成员分成3个班,每班4个人,每周一、三、五的上午在小区里巡逻,他们风雨无阻,寻找各种安全隐患、卫生死角。

“我们小区有27栋楼,楼里楼外,每天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如果天气不好,我们会巡查小区地库,地库负一层是自行车棚,负二层是汽车停车场,我们会查看地库标识是不是完整,有没有安全隐患。”吕汉清介绍。

在万郡大都城,吕汉清和他的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时常有好奇的居民走上前询问他们是干什么的,得知实情后,也有居民高兴地表示:“我也想参加。”

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这个志愿者组织已经发展到26人,年龄最大的成员70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人数增加了,志愿者服务队的巡逻变成了从周一到周五上午,一周5次,每班增加到了5个人。

“活动日志”里的点滴细节

今年国庆节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吕汉清和几名志愿者又在小区里巡逻,他们手拿夹子,遇到烟头和落叶就细心地夹起来,再放入路边的垃圾桶内。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在仔细发现和寻找“不顺眼”的地方。

两年来,吕汉清和“同事”们秉承“挑刺儿”的想法,寻找他们眼中的问题。电线裸露、公共设施损坏、井盖破损、卫生死角、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在单元大堂内停放……这些,都是他们眼中需要整改的地方。

吕汉清说,他们每天都要填写“活动日志”,“活动日志”已经积累了好几本,上面除了日期、参加人员等信息外,还有“活动内容”“发现需整改信息”等,他们都会认真填写。“我们和物业及相关职能部门还有一个信息反馈微信群,我每天都会把发现的问题发到群里,相关部门整改后,再给我们反馈回来。”吕汉清说。

在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办公室入门处,有一个志愿者巡查反馈信息栏,上面有19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吕汉清和队员们拍摄的。“木台阶破损、垃圾桶盖子坏了、台阶瓷砖脱落、车棚里发现共享单车、消防柜门板掉落、15栋1单元后面堆放有垃圾、19栋1单元后门路灯罩子掉落……”每张照片上都标明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地点,物业工作人员可以一目了然。

今年“创城”期间,有了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帮忙,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感觉轻松不少。

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关心的不仅是小区里的硬件问题,也关心小区居民的呼声。由于吕汉清工作的“特殊性”,他进入了小区所有业主的微信群,2020年5月一天傍晚,他在一个业主群里发现一名业主的求援,这名业主的父亲91岁高龄,在家中不慎摔倒,送到医院后手术急需输血,可是医院和血站都没有符合他血型的血,所以紧急向大家求援。吕汉清看到这条信息后,立即转发到了其他业主群中,很快就有3位业主主动联系了吕汉清并提出愿意献血,吕汉清带着这3位好心的邻居献了血,老人终于得以成功手术。

说到邻里守望万郡志愿者服务队的未来,吕汉清说,只要他的身体许可,只要大家的热情还在,他们会把邻里守望这件好事一直持续干下去……(记者:青萍)

【“疫”线现场 | 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团、姐妹花……他们在这里同框抗“疫”】#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哈尔滨身边事# 王继梅 记者 陈悦
在近期这场全民战‘疫’中,哈尔滨市气象局 " 冰城红云 " 志愿服务队中的党员干部们冲锋在前,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团、姐妹花同框出现,他们因为担当,选择逆行,甘于奉献,也成了战 " 疫 " 中的 " 黄金搭档 "。
抗 " 疫 " 好家风 ,父子齐 " 上阵 "
10 月 3 日,哈尔滨市气象局下沉社区抗疫一线的工作群里,一组父子 " 同框 " 照看上去格外温暖,在 " 朋友圈 " 里收获了一大波点赞。
父子两代都在市气象部门工作。父亲王伟东是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总工,儿子王一达在市气象台工作。9 月 25 日,市气象局发布紧急通知号召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父亲第一个报名,几天后,父子俩被同时安排到社区抗疫一线,一大早,父子二人在小区入口处组织居民有序扫码、测温,提醒居民合理佩戴口罩和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现场,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儿子督促居民自觉扫码测温,而更为严谨的父亲主要负责核验扫码结果。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居民的抗疫安全防线。
父亲做了大半辈子气象工作,严谨认真,而在面对未知风险的 " 疫 " 线上,父亲王伟东仍用每一个认真的动作,在儿子心中高高扬起旗帜,指引他前行," 多看一下,多问一句,认真仔细才是对老百姓安全负责。" 父亲王伟东的话很简单质朴,他认为,只有 " 老同志们 " 成为一面旗帜,才能让年轻人在旗帜的引领下,成为新的 " 扛旗人 "。
儿子小时候总因为父亲值夜班而抱怨,每到这时,王伟东微笑着告诉儿子," 这是爸爸的工作,要是不提前预报告诉大家,又打雷又下雨的,有时候还有大风和冰雹,他们不提前跑回家那不都成‘落汤鸡’了?" 父亲常用风趣幽默的话语安抚着年幼的儿子。王一达告诉记者,他从小就被父亲对工作的担当尽责感染着。
王一达小时候想当天气预报员,是出于对爸爸的崇拜;而青春期想当预报员,是因为身边的同学常常问 " 明天穿啥衣服 ",王一达每次一回答都能收获同学们信赖的目光;在长大后他依然想当预报员,更多因为父亲常冲在一线做气象服务的担当传承。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是家风传承,这是时代接力棒的传递,更是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 " 向上力量 " 的一种方式。
以爱之名,夫妻 " 同框 " 并肩作战
" 单位群里发通知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我报名了,你报吗?" 吃过晚饭,王芡一边整理餐桌,一边询问老公乔树亮的意见。
" 我报吧,你还要加班还要带孩子呢,孩子,放爸妈家照看。白天去社区晚上回来再加班。"
" 好,那安顿好孩子准备一下个人防护用品!" 王芡点了点头,拿起电话打给了父母。做好一切准备后,两个人开始了家、单位上班、社区值守之间的 " 三点一线 "。
10 月 4 日,哈市开展第六次全员核酸检测。已经参加第四次、五次全员核酸检测的王芡和做预报员工作的乔树亮,都穿上了厚厚的绒衣绒裤,早早到达值守社区。按照队长安排,两个人协助核酸检测点为居民进行信息录入、维持秩序等工作,同时,进行日常消杀和劝解疏导。夫妻二人站在各自岗位上,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只有在午饭休息时间才能说上几句话,给彼此打气。
夜色渐浓,结束了一天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夫妻二人坐在沙发上,来不及好好休息,就赶紧掏出手机,与年迈的父母和 4 岁的儿子视频聊天。望着视频里儿子欢喜的笑脸,他们也开心地笑了。
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在工作中,乔树亮是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预报服务值夜班是他的日常工作,王芡是单位结算中心的一名会计,下班后一个人带孩子成了常态,几年来两个人就是这样配合着彼此。在同事们眼中,这对夫妻是单位的模范夫妻,他们用 " 爱 " 平衡着责任担当的 " 丈夫气 " 和家长里短的 " 儿女情 "。
" 我想,真正的爱,应该是既享得了风景,也经得起风雨,就像我们携手战疫情,终将迎来最后的风和日丽。" 夫妻二人微笑着说道。
抗 " 疫 " 兄弟团,上阵显 " 同心 "
在哈尔滨市气象局下沉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 " 冰城红云 " 志愿服务队里,有 59 岁的老同志也有 28 岁的年轻人。其中 92 年的刘泽恩格外引人注意,他今年刚被提任通河县气象局副局长,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他从通河阻隔在哈尔滨的家中。
身为党员的刘泽恩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加入自家社区防疫志愿队,同时,他也支援由市气象局组建的下沉社区志愿服务队,他在两个队伍中来回 " 穿梭 ",不管哪支队伍缺人手了,他都会不顾休息顶上去," 我年轻,身体壮,‘抗造’,连班没问题,需要人手,我就顶上去。"。
截至 10 月 4 日,刘泽恩已进行连续 10 天的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在核酸检测现场为等候的居民维持秩序,录入身份信息,帮助老幼和行动不便的人群,耐心解答居民的询问,大家也亲切地给他起了 " 暖心大白 " 的昵称。
同刘泽恩一样忙碌的还有 "90 后 " 刘艺博。" 你咋又来值班了?" 一位同事问他。"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刚结束社区工作,出现在气象局应急值班岗位的刘艺博憨憨地答着。
在社区防疫一线总能看到这两个年龄相仿、身形相似的小伙子,一会儿帮老大娘拎秋菜,一会儿给害怕做核酸的小朋友讲故事,一会儿又跑去搬运大件的防疫物资 ……" 咱们志愿服务队的这俩小伙子,重活不在话下,细活绝不马虎,老给力了!" 他们收获了来自社区书记任学杰的肯定。
两位好哥们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必须迎难而上,用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也希望通过行动带动身边的年轻人,同心抗疫,共克时艰,为打赢这场战 " 疫 " 贡献自己的力量。
抗疫姐妹花,巾帼在 " 疫 " 线
有这样一对好姐妹,她们因工作结识。杜静在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工作,而张鑫在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工作。
" 明天早上下班,我直接去社区,一起走啊?" 张鑫向同在单位值班的好姐妹杜静问道。
" 明天气温持续偏低,我下班先回家给咱俩一人取一件儿厚衣服,要不值守你穿这么少指定不行。" 家住单位附近的杜静略带姐姐的 " 权威 ",对张鑫 " 霸道 " 说道。
到岗后的两姐妹熟练地带上防护用品穿戴上工作服和袖标,迅速来到核酸检测点组织居民有序排队,一人忙着疏导居民保持一米安全距离,一人拿起消杀用品进行场地及时消杀。
午饭时,杜静夹起几块肉放在张鑫的盒饭里," 我最近减肥,你的工作量大,多吃点儿。" 张鑫笑着拒绝说," 我比你还胖呢,你还给我肉,你快吃了吧!"" 我带了两盒牛奶给你一盒,还有一下午的工作,喝水麻烦,咱喝牛奶管饱还解渴。" 张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牛奶递给杜静。
在防疫一线,像这对 " 姐妹花 " 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放弃休息时间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和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她们平日里的角色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的依靠、家庭的支柱,但她们更是气象人、是党员、是志愿者。
当疫情来袭,她们安顿好家中的孩子,穿上志愿者红马甲、戴上红袖标,变身为防疫一线的 " 疏导员 "、" 守门员 " 和 " 劝解员 ",舍小家,为大家;她们放下柔弱,不怕苦和累,敢于扛起肩上的责任,敢于正视未知的风险,用自己的默默坚守和身体力行,筑牢百姓安全防线,成为了令人骄傲的绽放在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根本停不下来✨最爱推荐: 冒椒火辣排队很凶,建议提前在“美味不用等”app上排号☑️最推荐:兔腰、小土豆、脑花、毛肚,以及一定不要错过它家的火锅粉  二孃鸡爪爪
  • #广州毕业生租房[超话]# 【房东直租】广州黄埔区南岗佳兆业城市中心 【户型】:四房三卫二厅双阳台,拎包入住 【位置】:黄埔区南岗街佳兆业城市广场 【月租】:4
  • ”卓创资讯分析师常俊婷向记者表示,木浆系原纸企业原纸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成本面木浆上行带来的压力;二是各个原纸的原因不太一致,文化纸一季度要排产秋季教辅
  • 5、上面说的“活动活动”不包括上厕所…6、午饭下馆子用开水烫餐具杀菌只是心理安慰,选个卫生合格的饭馆更重要。02、减肥十条,助你科学减肥[话筒]1、吃饭别太快,
  • 伴随消费升级,人们对网络购物,互联网金融服务,在线旅游、健身、培训等服务,长租公寓,餐饮浪费,过量使用塑料包装等带来的个人财产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粮食安全、环境
  • 做股票,收益快但难度高的就是做短线了,北北初入股市时,常常高买低卖,难以把握住价格波动的节奏,后来认识了一位短线牛人,他把自己总结的一套“分时图日内做T方法”分
  • #刘宇宁感应# #刘宇宁佳洁士品牌大使# #摩登兄弟[超话]# 考试周第一门考试结束✓考试的时候满脑子都是老大的“小冤家 你干嘛 像个sa瓜”[doge]但
  • 讲到恋爱的部分,就只有单纯可以形容!总是执着地喜欢一个人,一点都不觉得厌倦,一旦陷入恋爱中,就会开始看不见四周的人,乱了自己原有的脚步,会为了配合对方的一切而牺
  • #月、日柱天克地冲的人,适合晚婚#八字中,月柱代表父母、兄弟姐妹,日柱代表命主自己和另一半。#月、日柱天克地冲的人,适合晚婚#八字中,月柱代表父母、兄弟姐妹,日
  • 就买了一家蛋糕店的伯爵奶油杯子蛋糕,很浓郁的咖啡奶油的味道~还自己做了一点芒果杯子蛋糕,送去给小姐妹过生日~每次逛超市的时候对超市的熟食区就虎视眈眈!就像所有的
  • ……你其实要显示你作为一个作者牛,取决于你看多多少书,而且作者们都会忙不迭地标榜自己‘我其实看过多少书’然后他甚至会把自己的,明明是他写的东西,说成是‘我不过是
  • 大型长叶,质厚,稠密,总叶柄长约13cm,斜伸;小叶长卵形,缺刻少而尖,端钝,下垂,叶面深绿色,紫色晕明显。全叶中大,稠密,深绿色稍有晕,小叶卵圆形,叶缘上卷,
  • (文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韩顺兆 图 受访者提供)【降水实况】5日8时至6日7时,全省1660个气象站中,出现降雨的共有1520个,平均降雨量为9.3毫米。#
  • 各有苦与乐 所以什么是幸福呢我觉得即使头油 不化妆 也有人给你拍照是幸福我觉得看到治愈风景是幸福我觉得跟弟弟妹妹玩卡丁车并且套她们两圈是幸福我觉得在卡丁车场地停
  •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能早点出到日本版就好了。2.周末刚好有时间,看了之前买的一本书,叫「想要开一家会出现奇迹的书店」。
  • 两个人有感觉,有共同的追求,有很好的感情,这就是关键,能成为夫妻,其实已经就是一种真正的合,这个合本身就包括好和不好的,你既然接受了这个事实,除了好的要面对,不
  • 过简单的生活,五谷杂粮,粗茶淡饭,清风朗月,自在人间。”诚然,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莫过于“和气”。
  • 经常看到有人强调鼻额角一定要做出非常明显的转折才行,其实这个不是必须的,主要看你适合哪种鼻额角平缓柔和:比如baby这种,会给人甜美的感觉,比较适合萌妹子-鼻额
  • [傻眼]金马碧鸡坊的传说今天才从这本90年前的美国人的书里知道[允悲] #金马碧鸡坊#《杨慎_百度百科》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
  • 有细心粉丝还从拍摄的照片中发现更多细节,邓伦全程手机不离手,手机屏保也恰好遭到曝光,可以看出,邓伦设置的屏保是简约的黑色背景,没有其他的元素装饰,仅仅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