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索朗达吉尊者:完全离开五欲有一定的困难,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全知无垢光尊者用非常易懂的比喻来形容三界众生的痛苦。

“如火”,就像一群人被熊熊烈火包围一样。大家都知道,发生火灾时困在火海里面的人会多么恐怖,有多么可怜!

“猛兽”,被老虎、野狗或野猪等猛兽包围,也是极其恐怖的!前段时间的新闻中说,有三只老虎吃了一个人,非常可怕。

“野人”,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凶恶野人的记载,只要落入他们的群体中就不会有解脱之日,这也相当可怕。

“陷入国王囹圄众,”入于国王监狱的人们也非常痛苦。现在有些人从监狱里出来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快乐!

如火猛兽野人中,陷入国王囹圄众,
连续不断受痛苦,仍无解脱时增忧。

我那天说,有一个人在监狱里待了十个月,当时他住的牢房有十二个人,其中一个人特别野蛮,几乎每天都把其他人的午饭全部吃完,谁抢他就会被打得很惨,所以大家都怕他,把他当“s师”一样主动供养所有食物。那个从监狱里出来的人特别怕他,现在还经常梦到他。所以在监狱里,除了监狱长,犯人内部也有这么厉害的人,跟这种人关在一起也是非常痛苦的。

“连续不断受痛苦,”身陷囹圄的人不仅暂时不能解脱,而且连续不断感受痛苦的折磨。《正法念处经》中说:“如是诸法中,求乐不可得。”在世间的一切法当中,很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仍无解脱时增忧。”总之,无论是落入恐怖的猛兽群、野人群中,还是沦落到无有自在的监狱中,或者陷入熊熊燃烧的火坑中,都是非常痛苦的。同样,六道众生在没有获得解脱之前,在三界轮回当中也有如是的痛苦。

在生死轮回当中,怨恨的敌人可能变成亲友,亲友也会变成怨恨的敌人。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

苦乐利害不可数,父转成母母成妹,

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苦乐利害不可数,”在漫长的轮回中,每一个多生累劫不断流转的众生都当过自己的亲人、怨敌或者不亲不怨的中等人。他们每一次转生,都曾给自己带来无量无边的快乐或痛苦、利益或损害。

“父转成母母成妹,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轮回中,有时父亲转成母亲,母亲转成姊妹,姊妹又变成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变成怨敌,怨敌变成亲人——不仅这一世是这样,无始以来都如此。

佛教经常讲: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那么,是否所有众生也都当过自己的怨敌呢?是当过。这时,有些人可能会问:“众生都当过父母的话,我们要向他们报恩;如果众生也都当过怨敌,那要不要向他们报仇呢?”实际上这是不需要的,因为报仇是不合理的行为,也不符合我们的光明心,也就是慈悲心。

从这个颂词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亲怨确实是不定的。《前行》中引用的嘎达亚那尊者的公案,以及《入行论》中的一些公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法句譬喻经》中说,有一个人非常吝啬,每次吃饭时就把门紧紧关上。有一次,他杀了一只鸡,让妻子做好后,一家人开始吃饭。佛陀观察度化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幻化成一个沙门进入他紧闭的屋室中。他见了特别生气,就开始骂他:“我都已经关门了,你这个无有惭愧的出家人怎么还进来?”

幻化沙门说:“你才是无有惭愧的无耻之人。”这个人说:“我怎么无耻?”沙门说:“你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培养怨恨的敌人,这难道不是无耻吗?”

他说:“我怎么会做这些事?”幻化沙门说:“你杀的鸡实际上是你前世的父亲,他因为特别吝啬,死后转生为你家的一只鸡,你今天已经把它杀了;你母亲以前特别疼爱你,以此贪心转生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你前世被罗刹杀掉,那个罗刹因为仇怨变成了你的儿子。所以,你现在把父亲杀了,把母亲当妻子,天天供奉怨恨的敌人。难道这些不是你做的吗?”

这时他依靠佛禅定力的加持,回忆起了前世的所有经历,于是非常后悔和伤心,就在佛陀面前忏悔,后来获得了须陀洹果位。(佛经公案中,一般在家人得须陀洹果,出家之后得阿罗汉果位。)

从这个公案中也可看出,今生的父母亲友与自己有着不同的前世因缘。表面看来,这一世的亲怨是固定且分明的——这是我的亲戚,那是我的敌人,那是我的恩人。但实际上,不说前世如何,即使今生当中也很难确定亲与怨。比如大城市里,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就马上离婚,很多亲密的家人、朋友之间也会瞬间反目成仇、互相杀害,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如此,而怨恨的敌人又会变成最亲密的朋友。

所以,在轮回中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确实像佛陀讲的那样不确定。因缘聚合时,他会变成你的亲友;因缘散去后,他就会变成你的仇人。所以,说“永远恨他”也不一定,“永远爱他”也不一定。因为在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致使轮回变化不定的因缘。

因此,我们既要思考无始以来人们之间的因缘,也要思维即生当中亲友、仇人之间微妙关系

以闻思树立正见

以前没有信仰的人,听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时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听到“轮回痛苦”、“业因果”时,就可能心生怀疑和邪见。这跟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见解有关。所以他们经常对真理产生怀疑,也是正常现象。

对治五欲的窍诀

当然,完全离开五欲也有一定的困难。就像《入行论》中所说:“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同样,抹杀所有妙色,隔离所有妙香,确实难以做到,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要知道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佛陀在《百喻经》中讲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个人走路时特别干渴。他遇到一眼甘泉,畅饮之后准备离开,但看到泉水还在不断涌出,就再再制止它说:“我已经喝完了,你不要再出水了!”(《百喻经》的很多比喻跟愚笨者有关。)这时,有人说:“你无法制止它,还是让它自然流淌吧!你也不必待在这里,还是离开吧。”

佛陀以此来比喻修行中对治五欲的方法。五欲好比自然涌出的泉水,愚人无法阻塞泉水涌出,就像人们无法完全遮止五欲产生一样;但如果运用调心方法,或离开特定的环境,就跟五欲自然停止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修行人会想方设法摄持自己的根门。https://t.cn/A6XkEUDW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可解脱,法无高下,是法平等,无二无别,应缘对机而生,人若无心,无为,闲然自在,何处不是净土。

无人,无我,无涅槃,无生,无灭。本自解脱,何更解脱,本来如是,别求如是,本来如此,本来是佛,本来实相,妄起虚幻,识此本来,天下皆安。

华严最初三七日

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

法华涅槃共八年

以前讲的所有的法都是《妙法莲华经》的序品,到《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开权显实、这是正宗分了,然后最后《涅槃经》结束。所以佛一生的讲法,天台宗讲“五时判教”,首先是华严,“华严最初三七日”,这是对大菩萨称性直谈,而阿罗汉、声闻弟子听了,如聋如哑,不知其妙。那么佛一看,高则高矣,然不广啊,要三根普被,华严太高,但不能广。

就像《法华经》里的穷子品,《法华经》有七喻,穷子品里,有一个老爸,儿子失散几十年,最后落魄到讨饭回乡。他父亲富可敌国啊,就是没有继承人,继承人几十年前小时候走丢了,后来流浪生死沦落为叫花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出身高贵,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万富家财的唯一继承人。然后就又流浪、流浪,居然流浪到他老爸跟前,被他老爸一眼认出,马上叫上两个家丁,“这就是我儿子,快把他追回来”。

一追把这个叫花子吓得魂飞魄散,我又没犯错误,就在你们家路过我都有罪啦?就开始大叫,以为被抓住了要受惩罚。那么老爸一看这个架势,他这个儿子个性也好、人格也好,方方面面已经太卑劣了,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已经无法承受任何东西,如果一眼就跟他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当时就把他吓死了。

最后就说,不要这样了,你们去找两个长得比较磕碜的、歪瓜劣枣的,扮演成跟他一个层次的苦命人,说某个长者家要雇一个短工。如果问干什么,就是扫扫厕所,最低端的,只要把他哄来,我再慢慢调教他。

所以这两个人就穿着很脏兮兮的衣服,跟他和光同尘,反正咱们是一个频道、一伙的,那么他就能够打成一片。你如果稍微示现高贵身,他马上就害怕了,以为要拿他怎么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华严会上,是现卢舍那身,这是无量种好,无量相好,放光动地,相当了不起。一般众生不堪受其大化,所以要脱珍御弊,把漂亮的珍贵的衣服脱下来,穿上有垢弊的衣服,自降身份。释迦牟尼佛示现一个老比丘相,在鹿野苑为五比丘、为声闻弟子所示十二因缘法,说四部阿含法(《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这样前前后后说了十二年。

真正的佛法全称叫一佛乘。
“阿含十二方等八”,到了方等时回小向大,已经从小乘往大乘走,这是八年方等。方等其实还不是大乘的深妙之法,所以再往上提就叫“二十二年般若谈”。这个般若经,六百卷《大般若经》,还有《仁王般若经》《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有很多般若系的经典。般若系是佛一生讲得最长的,关键就是讲空性,般若性空,缘起性空。空是什么,是菩萨的智慧,所以《心经》中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讲空,二十二年讲完了,已经把佛法讲到般若时,已经非常非常高妙了,但这些讲的都只是菩萨法,还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全称叫“一佛乘法”,是讲诸法实相义,是“醍醐妙法”。

所以从牛出乳,是原汁原味的牛奶,这是华严时;从乳出酪,这是阿含时;从酪出生酥,这是方等时;从生酥出熟酥,这是般若时;从熟酥提炼最高的牛奶的精华,就叫醍醐。醍醐是奶制品当中最高最高的境界了,无以复加了,那么醍醐味就是叫法华涅槃时。

《法华经》佛陀为何宣讲八年?

《法华经》佛讲了八年,《涅槃经》佛讲了一天一夜,那么我们现代人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了,《法华经》才七卷二十八品,也就六万九千多字,《涅槃经》有四十多卷,怎么一天一夜讲四十多卷,八年讲七卷?

佛说经典有广本、略本。《华严经》八十一卷够厉害了吧,这都是略到哪个程度都不知道,《法华经》的广本集起来也是我们一辈子看不完、读不完的,但众生不堪受其大化,所有的经典“龙宫海藏散天香”,都进入龙宫了,最后由菩萨发心把它一点一点诵出来。像《华严经》是龙树菩萨到大龙菩萨的龙宫诵出来的,有四十华严、六十华严,最后一直到八十一卷华严。这个都还算是小品略本。

所以说不要认为《法华经》很短,不可能八年,《涅槃经》很长,怎么可能是一个晚上能够讲完的?入不可思议境界。就像维摩居士方丈室,什么叫方丈啊?一丈见方,深一丈、宽一丈,一丈见方谓之方丈。他示现疾病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派弟子去问疾,派舍利弗去,舍利弗不敢去,派目犍连去,目犍连不敢去。为什么?这老人家说法自在、辩才无碍,以前碰到都被他出洋相的,说不过他,那如果代表佛去探望,万一他到时候来几句回马枪怎么办?所以没有一个人敢去。

最后文殊菩萨毛遂自荐,一听说文殊菩萨出马,个个报名都要去。为什么?这叫高峰论剑,这是最高境界的智者对谈啊,一个是出家人当中的智慧第一,一个是在家人当中的智慧第一。维摩居士是金粟如来化身,这不得了的。两个大智慧的人在一起碰撞,这是般若的光环,一定要去,最后带着无量人都去了。

一丈见方的石屋怎么容得下这么多人呢?最后居然都进去了。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进去,要么房子放大,要么所有人都缩小,但是房子也没有大,人也没有小,八万四千狮子座也没有小。光光互融啊,就像一个房间点一盏灯不会空,点一千盏灯也不会满。这是什么境界?就叫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佛最高最圆的说法就叫“法华涅槃时”,尤其《法华经》是诸佛降生必说之法。是第一义谛大法,是最上乘之法,是究竟解脱之法,是成佛最妙之法。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很了解自己,即使是被证明错误的决定,只要它是我在当时直觉应有的选择,我都很少后悔,也能放宽心量去接受那样的结果,在这方面我很擅长与自己和解。我有时候也会因为养
  • 二、坚持节庆搭台、整合要素,拓展冰雪产业发展新内涵冰雪产业的开发必须突出自己个性化的品牌产品,通过搭建冰雪旅游节庆平台,加大冰雪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促进旅游设
  • 早安,我们的小太阳@时代少年团-刘耀文『今日情歌』『月国新鲜资讯』 [1]小刘最新微博 [2]东方卫视跨年演唱会舞台超帅官摄、饭拍合集 [3]古驰《ARIA-
  • 为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聚焦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西安市实行政策机制先行,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以“政策包
  • 小五 今天是你离开的第17天 姐姐和琪琪姐姐今天又回二七吃饭了 大家基本没怎么谈论你 但是我想大家心里一定都很想你 怕一谈你 气氛又会变得很伤感… 我问爸爸每天
  •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一季度央行降息具有其必要性,其核心在于降成本,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环比走高,PPI仍处高位的情况下,当前降成本诉求仍高,降低政策
  • 这种艺术形式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在许多的大型国内和国际展览中都能看到这一类原始材料的展品,只是他们的名字不叫“风景”他们赋予作者新的个人概念,通过这些自然的灵性
  • #赤井秀一[超话]# 我两岁半的小侄女 拿我的手机看我的抖音作品(因为我有发她的照片和视频)然后她点开了我的头像 我头像也是秀一 然后她指着秀一头像问我 姑姑这
  •    幸福是情感的超越,幸福是相濡以沫的不离不弃,幸福是阳光般的心态,幸福是知足者的感受,幸福是痛苦中的希望,幸福是爱护、宽容、牵挂、尊重、情义的结果,幸福是友
  • [可爱]来之前做了一晚上梦 全部事情都没实现 都是不顺利的 妈妈说梦是反的对呢 是反的 一切顺利只不过 掉了一只ysl掉了一个纽扣[苦涩]想去看看北站旁边的海
  • 小说文笔优美,内容丰富,涵盖了原生家庭、女性友谊、爱情等主题,深深唤醒了人们对爱、生命以及战争的残酷审视,更加赞颂了人类精神的达观和女性的坚忍。更有畅销书作家伊
  • 一切来的太突然顶着风 冒着险 我出去溜了一圈[苦涩]门口小学操场已搭建好核酸监测帐篷门口饭馆买了午饭门口便利店买了方便面 面包适当储备点干粮吧平台已不送菜,市
  • 所以,当你举棋不定时,不防问问自己,这么做,将来会后悔吗?请用今天的努力让明天没有遗憾!】#21独家#【复星医药获MPP许可生产并向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供应默沙东抗
  • 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被他人认可和记住是多么的满足和幸福。能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被他人认可和记住是多么的满足和幸福。
  • 。”然而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表姐生的也漂亮,上学时又是富家小姐姿态,高中时追她的男生真不算少,当初还初中的我看她发和男朋友的照片,那男的又胖又黑还矮,我还感叹
  • !不过食神制杀却会有机会再遇到新的缘分,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期望。
  • 没有想法 不善表达 畏手畏脚… 像头快锤死的牛一般悲哀 好怀念啊 我也曾是个说不就不 有棱有角 独立思考的人呢 大概是消磨人意志的基因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选择性表达
  • 这两者的区别就是,开始就有和开始没有,不是安卓开服玩了就能拥有的,不是安卓不珍惜好嘛,如果待遇一样那确实要求补就是无理取闹,差就差在iOS有的季节安卓都是靠复刻
  • ​ ​​​​#天秤座#懒财金服 懒财金服最新消息 人的一生总是在经历喜怒哀乐,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当初以为懒财金服可以给我们带来收益,谁能想到出现
  • !我就是属于那种“好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