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易背诵版)
唐中天竺 三藏法师 地婆诃罗 奉敕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
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
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
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
深明实际不住其中,善能分别而无所受,虽厌生死常护世间,
周遍十方有大名称,于真妙藏寂然宴息,虽现受身永出三界,
而行诸有勉济众生,平等教诲志常贤善,平等怜愍心无染著,
能令自他莫不清净,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其名曰:胜思惟菩萨、法震音菩萨、妙身菩萨、法辋菩萨、辩积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大名称菩萨、具诸辩菩萨、千容相菩萨、功德山菩萨、莲华眼菩萨、莲华面菩萨、珠髻菩萨、妙音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如童子,色相端严,于此众中,而为上首。

尔时,观自在菩萨与恒河沙等绍尊位者诸菩萨俱。
殊胜见菩萨与无央数天帝释俱。
虚空藏菩萨与无量菩萨及无量四天王众俱。
大势至菩萨与无量亿梵天众俱。
遍吉祥菩萨与无量婇女俱。
普贤菩萨、不空见菩萨、星宿王菩萨、离疑菩萨、息诸盖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各与无量菩萨众俱。
其中,亦有无量诸佛,自变其身作菩萨像。
尊者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如是等大阿罗汉,各与无量声闻众俱。
那罗延等无量天众,乃至恒沙国土日月诸天,威光照耀悉来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复现,犹如聚墨对阎浮金。
婆楼那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美音乾闼婆王、无扰浊迦楼罗王、各与无量诸眷属俱,来入此会。
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萨,咸于本土启请如来,与诸四众同时到此,各持种种出过世间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诸菩萨已。即于会中坐莲华座。
尔时,胜思惟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世尊,我今欲请二字之义,惟愿如来垂哀见许。”
佛告胜思惟菩萨言:
“善男子,欲有问者随汝意问,如来不为一众生故出现世间。为欲利益无量众生而出现耳。”
于是胜思惟菩萨,即白佛言:
“世尊,何者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佛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以如来威神之力,乃能问我如是深义。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善男子,有一种法菩萨应离,所谓欲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瞋怒。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愚痴。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我取。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疑惑。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憍慢。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懈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惛眠。
“善男子,复有一法菩萨应离,所谓爱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诸菩萨所应永离。
“善男子,汝复问我,何者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
“何以故?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
“何以故?
“无有众生爱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
“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
“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
“何以故?
“如来觉者无所觉故。
“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
“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
“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
“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业自性,是如来觉。
“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
“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
“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来觉。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怀子,故名为藏。
“若智生时反照其本,如是法性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藏,是故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来觉。
“善男子,诸法实性一味解脱,是如来觉。
“一味解脱,是即名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
“云何一相?
“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
“善男子,诸法自性,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当佛说此庄严王离文字普光明藏法门之时,有十地菩萨所见微尘数众生,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心。
复有如是微尘数众生,在地狱者皆得离苦生人天中。
无量菩萨得入初地。
无量菩萨得百千三昧。
无量众生悉蒙利益无空过者。
尔时,佛告罗睺罗言:
“善男子,我此法要,汝当受持。”
说是语时,会中有九十亿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
“世尊,我等誓当受持如来所说法要,于此娑婆国土最后时中,见有其人流通为说。”
尔时,四天王白佛言:
“世尊,若有能持此经典者,我当拥护,令其志愿,皆得满足。
“所以者何?能持此经,是法器故。”
尔时,世尊普观众会而作是言:
“诸仁者,我此所说甚深方广希有法门,非诸众生有少善根而能听受。
“能听受者即为承事供养于我,亦为荷担无上菩提。
“是人当得辩才无碍,决定生于清净佛土。
“是人临终定得亲见阿弥陀佛、菩萨大众而现在前。
“我今在此耆阇崛山诸菩萨众所共围绕,彼临终时亦如是见。
“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
“当知是人得宿命智,
“当知是人不堕恶道。
“善男子,我今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设有众生作五逆罪,闻是经已,书持读诵,为人解说,所有业障,咸得消除,终不受于恶趣之苦。
“斯人即为诸佛菩萨之所护念,在在所生,诸根具足,蒙佛灌顶,五眼清净。
“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见是人,已成佛道。”
佛说此经已,胜思惟等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天龙八部,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回向:一者回向,普光明藏,现量实证;二者回向,佛果菩提,速疾圆满;三者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颠倒,只有佛得到究竟觉,没有一切的颠倒。

什么是颠倒?就是以苦为乐,以是为非,以无常为有常。又可以说,心思不定,乱转念头,见义不为,见利而为。总之,黑白不分,真假不明,皆为颠倒。

所谓「起惑、造业、受报」,这是因果的定律。一开始就疑惑,起惑之后,就去造业。造了业就要受果报,这是自然的法则。这种果报是不可思议的,众生所造的业,也是不可思议的。一开始所生的疑惑,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各种事物,都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把众生弄得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无所适从。

在九法界(菩萨法界、缘觉法界、声闻法界、天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饿鬼法界、地狱法界)的众生,有的聪明,有的愚痴。唯独佛有大圆境智,只有聪明智慧,没有愚痴无明。在佛法界分上,看菩萨法界的众生,是很颠倒的。菩萨所行所作,自己认为是对的,可是在佛来看还是颠倒。

在菩萨法界看缘觉法界的众生,好像小孩子似的,没有做过正正经经的事,在那儿很颠倒。可是菩萨法界不知佛法界是怎么回事,只知缘觉法界的一切情形。所谓「初地不知二地,十地不知等觉」,比他高一级就不知道了。就算知道,也不过是大概的情形。详细的情形,还是不知道。

在缘觉法界看声闻法界的众生,也是在颠倒。至于佛法界和菩萨法界的情形,他们一概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定力不够。在定中只能观察八万大劫以内的因缘,八万大劫以外的因缘,他们是毫无办法。在声闻法界看天法界的众生,在那儿颠倒。虽然享天福,也是做颠倒事。

在天法界看阿修罗法界的众生,在那儿颠倒。天天不修德行,只知斗争,这不是颠倒是什么?阿修罗法界,对天法界不太明了,可是对人法界的众生,非常了解,看人在那儿颠倒。人流浪生死,不知是苦,染苦为乐,贪恋不舍,实在可怜。

在人法界的众生,不知阿修罗法界是怎回事?更不知天法界是怎回事?对于上边四圣法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概不知道。可是对畜生法界,知道得清清楚楚。该法界的众生,都在那里迷迷糊糊、颠颠倒倒,无所事事,终日尽打食与欲的妄想。

在畜生法界见饿鬼法界的众生,在那儿颠倒。为寻食而苦恼,可是见食成火,不能下咽。在饿鬼法界看地狱法界的众生,在那儿颠倒。地狱众生造恶业受恶报,还不知改恶向善。在地狱法界的众生,什么也不知道,在那儿醉生梦死。只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地狱是长沉苦海,失去光明的道路。

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颠倒,只有佛得到究竟觉,成就佛果,而没有一切的颠倒。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学佛,要证得真正的智慧,不在九法界中来回的转,要超出九法界之外,也就是到常寂光净土去,与佛同住。

在地狱法界的众生,一天有万生万死、万颠万倒,苦不堪言。为什么?因为万恶滔天,应受其罪。在万分颠倒中,没有半分不颠倒的,故很难出离此法界。在饿鬼法界的众生,虽然吃不饱,只有饿一点,可是没有地狱那么苦。在万分颠倒中,或有半分,或有一分不颠倒成分在内。 (这是比喻法,并不是绝对的。) 在畜生法界的众生,在万分颠倒中或有一分,或有一分半不颠倒。好像羔羊有跪乳之情,乌鸦有反哺之义,虽然为畜生,犹懂得孝道。或怀十分不颠倒的畜生,牠们便有上升善道的机会。再有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马拉车、牛耕田,对人类有所贡献,能立一点功,将来就有出离畜生道的可能。

人法界的众生,在万分颠倒中,或有十分,或有五十分,最多不超过一百分的不颠倒。不颠倒时,便做功德事,不是拜佛,就是念佛;颠倒时,妄想纷飞,贪名夺利,斗争坚固。为什么在万分颠倒中,只有百分不颠倒?好像在拜佛的时候,这是不颠倒。可是有时候,身在拜菩萨,心想求菩萨保佑,保佑我中马票,保佑我平安;甚至有人不读书,就祈求观世音菩萨加被,中头名状元,这就颠倒。

在阿修罗法界的众生,也许有百分不颠倒,或者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因为他们虽有天福的享受,可是不知足。因为贪心,常起斗争,妨碍他人的自由。在天法界的众生,可能有千分不颠倒。他们禅定的功夫,直线上升,思食食至、思衣衣至,想什么有什么,故很少颠倒。

在声闻法界的众生,在万分颠倒中,能有两千分不颠倒。因为修苦、集、灭、道四谛法,明白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很少颠倒。在缘觉法界的众生,在万分颠倒中,能有三千分的不颠倒。因为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晓得一切如幻如化,所以不执着一切。在菩萨法界的众生,在万分颠倒中,能有五千分不颠倒,还有五千分颠倒的行为。因为勤修六度万行,但是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还没有破除,所以没有到究竟处。在佛法界的众生,把万分的颠倒,完全消灭了。因为佛三觉缘,万德备;没有妄想,没有颠倒,成为无上正等正觉。

各位要研究研究!我们在这世界上,为什么头脑不清楚,在这里混吃等死?出家人不像出家人的样子,在家人也不知修行;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修行?在这五浊恶世中,留恋生死,有什么用处?各位要痛念生死,赶快发菩提心,不要再做那么多的颠倒事。应该回头啦!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共勉之。

南无阿弥陀佛! https://t.cn/R2Wxpw9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陀罗尼,获乐说辩,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神通游诸佛世界,放无量光明,说无尽妙法,教诸菩萨入一相门,得无所畏善降众魔,教化度脱外道邪见,若有众生乐声闻者说声闻乘,乐缘觉者说缘觉乘,乐世间者说世间乘,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摄诸众生,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安者安,未泥洹者令得泥洹,究竟菩萨所行,善入诸佛法藏,如是种种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弥勒菩萨、普光明菩萨、不舍勇猛精进菩萨、药王菩萨、宝掌菩萨、宝印菩萨、月光菩萨、日净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得勤精进菩萨、力幢相菩萨、法相菩萨、自在王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并余天龙鬼神等一切大众,皆悉来集。

尔时,世尊于中夜时放大光明,青黄赤白杂玻色,普照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触此光者,皆从卧起,见此光明,皆得法喜,咸生疑惑:“此光何来普遍世界,令诸众生得安隐乐?”作是念已,于一一光复出大光明,照耀殊特胜于前光,如是展转乃至十重。一切菩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咸皆踊跃得未曾有,各各思念:“必是如来放此光明!我等应当疾至佛所,礼拜亲近恭敬如来。”

是时,文殊师利及诸菩萨摩诃萨众遇此光者,欢喜踊跃充遍身心,各从住处到洹门。尔时,舍利弗、大目连、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摩诃迦、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罗,皆从住处到洹门。帝释、四天王上至阿迦尼吒天,亦睹光明叹未曾有,与其眷属赍妙天华、天香、天乐、天宝衣,一切皆悉到洹门。其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遇光欢喜皆来到门。

尔时,世尊一切种智,知诸大众悉已在门,从住处起出至门外,自铺法座结跏趺坐,告舍利弗:“汝今晨朝来门外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等菩萨摩诃萨皆悉先至。”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于晨朝先至门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如是,世尊。我于中夜见大光明十重照耀,得未曾有,心怀欢喜,踊跃无量,故来礼拜亲近如来,并欲愿闻甘露妙法。”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法身本不可见,我为众生故来见佛。佛法身者不可思议,无相无形,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见非不见,如如实际不去不来,非无非有,非处非非处,非一非二,非净非垢,不生不灭。我见如来,亦复如是。”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如是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实无见,亦无见相。”

尔时,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我今不解汝之所说,云何如是见于如来?”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大德舍利弗,我不如是见于如来。”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如汝所说转不可解。”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不可解者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是可解、非不可解。”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于众生起慈悲心不?汝为众生行六波罗蜜,不复为众生入涅不?”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汝所说,我为众生起慈悲心,行六波罗蜜,入于涅,而众生实不可得,无相无形,不增不减。舍利弗,汝常作是念‘一一世界有恒河沙等诸佛,住世恒河沙劫,说一一法,教化度脱恒河沙众生,一一众生皆得灭度’,汝有如是念不?”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常作是念。”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虚空无数,众生亦无数,虚空不可度,众生亦不可度。何以故?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故。”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若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汝何故为众生说法令得菩提?”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菩提者实不可得,我当说何法使众生得乎?何以故?舍利弗,菩提与众生不一不二,无异无为,无名无相,实无所有。”

尔时,世尊出大人相肉髻光明,殊特希有不可称说,入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法王子顶,还从顶出普照大众,照大众已乃遍十方一切世界。

是时,大众触此光明,身心快乐得未曾有,皆从座起瞻仰世尊及文殊师利,咸作是念:“今日如来放此奇特微妙光明,入文殊师利法王子顶,还从顶出普照大众,照大众已乃遍十方,非无因缘必说妙法。我等但当勤修精进,乐如说行。”如是念已,各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日放此光明,非无因缘必说妙法。我等渴仰,乐如说行。”如是白已,默然而住。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放光加我神力,此光希有,非色非相,不去不来,不动不静,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一切众生无所观见,无喜无畏,无所分别。我当承佛圣旨说此光明,令诸众生入无想慧。”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善快说,吾助尔喜。”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是如来,如来者是一切众生。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汝今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我今问汝,若有人问:‘汝有几众生界?’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众生界数,如如来界。’”

佛告文殊师利:“若人问:‘汝众生界广狭云何?’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如佛界广狭。’”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系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如如来系,众生亦尔。’”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住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住涅界。’”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有住处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有住处。”

佛告文殊师利:“若般若波罗蜜无住处者,汝云何修?汝云何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罗蜜有住处者,我无所修,我无所学。”

佛告文殊师利:“汝修般若时,有善根增减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善根可增可减;若有增减,则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为法增,不为法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不断凡夫法,不取如来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修,不为不得法故修,不为修法故修,不为不修法故修。世尊,无得无舍,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不为生死过患,不为涅功德故。世尊,若如是修,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不受、不舍不放、不增不减、不起不灭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作是思惟‘此法上,此法中,此法下’,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上中下法故。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佛法非增上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萨法、声闻、缘觉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毕竟空故。毕竟空中无佛法、凡夫法,佛法、凡夫法中无毕竟空。何以故?空、不空不可得故。”

佛告文殊师利:“佛法无上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一法如微尘许名为无上。何以故?檀波罗蜜檀波罗蜜空,乃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空,十力十力空,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乃至萨婆若萨婆若空。空中无无上,无上中无空,空、不空毕竟不可得故。世尊,不可思议法是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思惟佛法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若思惟佛法,我则见佛法无上。何以故?无生死故。世尊,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毕竟不可得,一切佛法亦不可得,不可得中无可得不可得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中凡夫乃至佛,无法,无非法,我当思惟何等法乎?”

佛言:“善男子,若无思惟,汝不应说此凡夫法、此缘觉法,乃至不应说此是佛法。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我实不说凡夫法乃至佛法。何以故?不修般若波罗蜜故。”

佛言:“善男子,汝亦不应作如是意:此欲界,此色界,此无色界。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欲界欲界性空,乃至无色界无色界性空,空中无说,我亦无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见上,不见不上。何以故?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毕竟空中无取舍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此是菩萨摩诃萨印。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非于千万佛所深种善根得闻此法,乃于无量无边佛所深种善根乃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威神当更说甚深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恣听汝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得法生,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无有生故。若不得法住,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如实故。若不得法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寂灭故。

“世尊,若不得色,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识,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如炎故。

“世尊,若不得眼,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意,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色,乃至不得法,不得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不得法界、意识界,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欲界,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无色界亦如是。

“世尊,若不得檀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般若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内空故,乃至无法有法空故。

“世尊,若得生、住、灭,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五阴、十二入、十八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欲界、色界、无色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檀乃至般若,若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以有得故。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疑,不怖不退,当知是人久于先佛深种善根。”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若不见垢法、净法,不见生死果,不见涅果,不见佛,不见菩萨,不见缘觉,不见声闻,不见凡夫,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垢无净,乃至无凡夫故。

“世尊,若见垢净乃至见凡夫,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若见垢法差别、净法差别,乃至见佛差别、凡夫差别,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差别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是真修行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汝云何供养佛?”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幻人心数灭,我则供养佛。”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住佛法耶?”

文殊白佛:“世尊,佛无法可住,我云何住?”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法可住,谁有佛法?”

文殊白佛言:“世尊,无有有佛法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已到无所著乎?”

文殊白佛:“无著则无到,云何世尊问已到无著?”

佛告文殊:“汝住菩提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佛尚不住菩提,何况我当住菩提乎?”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说?”

文殊白佛:“我无所依,作如是说。”

佛告文殊:“汝若无依,为何所说?”

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无所说。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名字故。”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必定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闻此深法,不惊疑怖畏,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尔时,有天女名无缘,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当得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佛法不?”

尔时,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诸菩萨摩诃萨闻此深般若波罗蜜,不惊疑怖畏,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为大施主、第一施主、胜施主、无等施主,当具足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当具诸功德成就相好,自不怖畏令人不怖畏,究竟般若波罗蜜,以不可得、无相、无为成就第一不可思议法故。”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见,何所乐,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无见无乐故求菩提。”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见无乐,亦应无求。”

文殊师利白佛:“如是,世尊,我实无求。何以故?若有求者,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不求菩提耶?”

文殊白佛:“我真实不求菩提。何以故?求菩提者,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为定求?为定不求?”

文殊白佛:“若言定求、定不求、定求不求、定非求非不求,是凡夫相。何以故?菩提无住处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般若波罗蜜。汝先已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久修梵行。诸菩萨摩诃萨乐深法者,应当如所说学,如所说行。”

文殊白佛:“我不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不久修梵行。何以故?我若种善根则一切众生亦种善根,我若修梵行则一切众生亦修梵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口气看了9集御赐小仵作,可以追,悬疑破案终于没有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了...小金鱼虽然不是第一眼就帅的很有侵略性的那种,但是和女主楚楚之间2个直球的互动
  • 距离接宝贝回家的日子还有D-356晚安啦~“한 걸음씩 가다 보면若走多一步만나게 될 거야便能相见吧세상 어딘가 헤매인다 해도无论在这世界何处 即使你还在徘
  • 昨天在家吃水果的时候,水果刀在我的手上划了一个口子,这是很多年来的第1次。熬夜不要超过两点 夜宵只吃水果 任何作业要在截止期一半的时间就开始写 书不能只借不看
  • #张艺兴[超话]##现在的你想和几岁的张艺兴相遇##张艺兴1007生日快乐# 这是一封有趣的信艺兴你好! 马上就是你30岁生日了,好想送你一个礼物,可是,又不知
  • 老公说:不但只是把女儿接过来,实在我想说,你能不克不及把你的这套屋子卖了,重新买一套学区房,如许女儿过来今后上学也轻易了,我想补充这么多年对女儿的亏欠。
  • 人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是1~2岁,这时绝大多数婴幼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这时必须注意孩子的眼睛保护,包括不让他们受强光刺激,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钙,培养正确
  • 梦忆起很小的时侯,也就在这院子里,父亲经常无缘无故地骂她,打她。梦还在她母亲的肚子里时,父亲便已为此让梦的母亲作过许多次的检查。
  • 无法改变的事情,用圆方的方式去对待,让生命有了恒定的价值,当繁华落尽,红尘嚣嚣的日子没有了那么多的——(配风景照)20.命运就像自己的掌纹,虽然弯弯曲曲,却永远
  • 希望你成年了,能和我聊的来,身高无所谓,tph的话,希望是t或者h啦,交朋友就无所谓了,先写这么多吧,我来评论区捞! 我00年的,大概0.35吧,摩羯座,
  • 还是在家画画吧,祝中秋节安康,也祝教师节快乐,虽然我不是教师,但我是教师的儿子,而且我从小就在校园里长大,小的时候过中秋节,一帮老师的孩子拿着月饼糖果到操场上快
  • (夜曲)5、让爱渗透了地面,我要的只是你在我身边。(不能说的秘密)9、我知道我们都没有错,只是放手会比较好过,最美的爱情回忆里待续。
  • 就在这时,一个叔叔说,我带你去,妈妈才松了口气——唉,为什么水上乐园的更衣室总是那么大呢?结束时,妈妈又叫我自己去男更衣室,还说往里走走到底就是淋浴间。
  • 双鱼其实活的很清醒,她们爱闹小脾气,但是给个台阶就下,她们要浪漫要用心,但是只要你给了她们就满足,所以双鱼怎么会不招人喜欢,聪明的人就知道,这种小女生才是最好哄
  • 须佐之男的故事和日轮之城对应上了,也是生命意义的话题,明知道结局是死,那战斗的意义是什么,果然还是这样的阴阳师是我的爱(关于蛇蛇人设崩到亲妈都不认识这点我已经懒
  • 从净利润指标看,瑞幸咖啡在美国会计准则下,一季度实现盈利1610万元人民币,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9210万元人民币。从净利润指标看,瑞幸咖啡在美国会计准则下
  • 爱哭公主个子小,喜爱粉红色,哇哇大......#悦读碑林# 【西安古旧书店,读者心目中的淘书“圣地”】在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有这么一家门头并不起眼,营业厅面
  • 她是弥漫性的,只能做活检出病理,于是乎,基因检测也做了好几次,据她爸爸说,不知道是胶质瘤还是脑膜瘤[伤心]看着12岁的小姑娘,我就想着12岁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
  • 据路透社9月3日报道,俄气公司表示,西门子公司准备对“北溪1号”管道进行维修,但是却没有地方可以进行这项工作。9月1日,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
  • 食品级不粘涂层,水煮无油速炸,健康无油炸,无油炸,导热均匀,安全节能,打面断电风干烤箱,童年美味停不下来 美菱空气炸锅家用烤箱新款多功能智能大容量全自动薯条机电
  • (已经换上的朋友欢迎评论发图共赏[哇][哇]图1⃣️和图3⃣️是昨晚图2⃣️和图4⃣️是今晚图1⃣️是两人剥一个小柚柚再加一碗四果汤图2⃣️是我一人剥两个小柚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