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梦叫“回”西藏
第六天:早起床后酒店早餐(因考虑到西藏早餐的不确定性,本次行程酒店全部含早),加满油出发,沿318国道前往色季拉山。今天的行程安排是去往色季拉山口看南迦巴瓦雪山,再到鲁朗小镇逛逛林海后返程经林芝去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索松村。
色季拉山位于八一镇的东南侧,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著名地标。山口海拔4728米,视野开阔,可远眺鲁朗林海和背后的南迦巴瓦峰。
从酒店到色季拉山口,沿318国道一路东行大约50公里,基本为盘山路,双向两车道,很窄,视线不好,很危险。顺利的话,一个半小时就来到色季拉山口,观景台旁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配备有休息区和厕所,走318的基本上都会在此停留一睹南迦巴瓦真容。观景台海拔近4700米,很多人都会有高反。在观景台,对面的南迦巴瓦山顶云雾缭绕,始终不愿将真容展示给我们。据说一年中只有60天左右时间可以看到南迦巴瓦全貌,“十人九不遇”,你运气好不好,是不是那个“一”,来一次试一下就知道了。在山口待了半小时左右,看到云层越来越厚,决定沿318继续前行,下山去往鲁朗小镇。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誉为“雪域瑞士”,人称:西藏江南。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两侧分别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中间则是整齐划一的草甸,草甸中,溪水潺潺,草坪上开有各种野花,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勾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从色季拉山口观景台下行到鲁朗小镇,大约30公里,约需半小时,不过沿路美景会让你频频停车拍照。友情提示:观景台是要买票的,60元/人(含两个观景台)。进入景区则需另外购票,170元/人(含电瓶车)。国道上面也可以拍到部分美景,最美季节为每年的4-6月杜鹃花开时。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海拔3700米,中国最美户外小镇,有着东方小瑞士美誉,毗邻最美国道318。由西藏和广东两地共同投资40亿打造,集秀丽自然风光、多彩民俗文化、优越基础设施建设为一体,2020年建成当年实现旅游收入超5000亿。最有名的餐馆,鲁朗石锅鸡总店就在镇口,很醒目,味道很巴适,价格也很实在。
6月是旅游淡季,镇上基本没有游客,很多店铺都关门,在小镇闲逛了半小时,考虑到时间还比较早,我们就决定继续沿着318去往通麦,看看令“老川藏”都害怕的318最险峻路段。商量好就出发,不耽搁时间。鲁朗去到通麦,沿着帕隆藏布江一直往东走,全程约70公里,正常情况下约需1.5小时。这段路依山傍水而行,车多道窄,山上时不时有落石掉下,非常险峻。幽深的峡谷、咆哮的江水、茂密的原始森林伴你一路。
海拔仅有1800米的通麦,降水极其丰富,山体土质疏松,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一旦遇到风雨或者冰雪融化,极易发生高山落石、泥石流和塌方,一年各种地质灾害累积300多次,被戏称为“世界公路病害的百科全书”。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八宿县,全长266公里,在雅鲁藏布大转弯处汇入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三深度峡谷,平均深度达3555米,通麦大转弯以及318国道最险峻路段:27公里的通麦-排龙天险就在其中。
沿着帕隆藏布行驶了近2小时来到通麦特大桥。通麦天险同一路段上,架有三座大桥,现在通车的是2015年11月底建成通车,跨越帕隆藏布和支流易贡藏布江的第三座大桥,大桥全长415.8米,主跨度达到256米,单塔高59.5米,中心桥面高出江面60米。2016年4月,曾经的“通麦天险”——川藏公路南线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102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和通麦特大桥、迫龙特大桥“五隧两桥”穿山跨河建成完工,原有危险难行路段变通途,通麦天险成为了川藏公路南线地标性景观。桥的一端建有停车场、观景台和休息区,方便游客休息及拍照。
在通麦大桥休息区休息拍照近一小时后,因时间原因不再往前走,沿原路返程经八一镇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索松村。车行到八一镇后转往林芝到米林机场专用公路,高速上行驶24公里后转县道401,在鲁夏村转岗派公路,与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一路为伴,一路可观赏到雪山、河流、森林,美景不断,让你流连忘返,途中可在雅尼风光带停车休息拍照。全程70公里大约需要2.5小时(全程区间测速,限速30-40公里/小时)到达派镇,经过派镇雅鲁藏布游客中心后去往派镇大桥,过派镇大桥后右转到达检查站,就需要购买景区门票方能进入去往索松村的道路,景区门票是150元/人。13公里到达索松村。
索松村位于南迦巴瓦山脚下,雅鲁藏布江北岸,离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转弯咫尺之遥,是远观南迦巴瓦的绝佳地方。每年的3-4月桃花盛开的时候,这里游客络绎不绝。“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这里是仓央嘉措心中的林芝桃花。西藏最美桃花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雅鲁藏布最美在索松。这里有巍峨高耸的南迦巴瓦,咆哮而过的雅鲁藏布江,还有漫山遍野的百年桃树。蓝天白云陪伴着雪山桃树,简直就是一幅世外桃源画卷。与隔江相望的雅鲁藏布景区直白村相比,这里不需要仰视南迦巴瓦,更适合远远看着他,静静的发呆。沿着村旁公路一路前行可以到达林村,村庄就在南迦巴瓦山脚下,抬头看山,低头看水,是少数可以将车开到雅鲁藏布江旁的地方,感受雅鲁藏布江大转弯的滂沱气势。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入住索松村,而不是景区里面的直白村。直白村在雅鲁藏布大转弯处,需乘坐景区大巴进入,自驾车不能进入;因其在南迦巴瓦山脚下,要仰看南迦巴瓦,拍照的效果不理想;因其在景区内游览车线路上,所以游客非常多。索松村则可以将自驾车开到山脚下,雅鲁藏布江边。以前宣传比较少,自驾不多,所以人少,适合静静的发呆,也更适合拍摄南迦巴瓦全景。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人都知道索松村,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春天,这里满山偏野都是桃花,不用走很远,就可以穿梭在桃花丛中。随着游客的增多,基础设施也跟上了,索松村有大大小小民宿几十个,各个档次价位都有,餐厅的价格不算高,小超市里面物资也比较齐全。
提前半个月在携程上预订了米林索松隐世山居酒店(本次行程酒店全在携程预订,不为携程做广告),这个民宿最大的卖点就是房间可以无遮拦的远看南迦巴瓦。房间布置属于现代简约风格,电器全部用的是小米产品,大落地窗可以清楚看到南迦巴瓦,前提是你需要预订山景房。唯一缺憾是房间没有电视,晚上很无聊,热水很方便,酒店的餐厅味道是川菜的口感,很不错,价格也不贵。酒店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面有很多桃树,出酒店院子,旁边有一片青稞地,站在青稞地里可以一边听着雅鲁藏布江水声,一边远观南迦巴瓦,是拍照的好地方。

沃兴华 | 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书法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

书法是视觉艺术,归根到底是给人看的,说狂话有什么用?作品是硬道理。“百年之想”是虚幻的。百年后人会不会想你,不取决于你想不想,而取决于你的作品能不能进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所造成的特定视阈,这种时代文化你无法预知,更无法掌握,因此所谓的“百年之想”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但是它有积极作用,可以让我们对当下创作怀抱一种敬畏的心情、认真的态度和勤勉的作风,我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要有一点“百年之想”。

书法的形式构成

我在《形势衍》一书中说:“书法就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这个观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分割的结果,讲空间造型与关系,要求‘致广大’,追求宏观效果,使作品具有撼人的气势;二是分割的手段,讲线条本身的质量,要求‘尽精微’,追求微观细节,使作品具有耐人琢磨的韵味。空间与线条并重,片面追求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都会损害书法艺术的魅力。因此,我在创作时力求广大与精微兼顾。然而在写文章时,强调形式构成,线质方面谈的比较少。原因是我觉得关于线质古人讲得很多,“卑之无甚高论”,充其量只能作系统化的整理,如我在《书法技法新论》的笔法章和点画章中所做的那样。关于形式构成古人极少论述,而它恰恰是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大谈特谈。

这种迫切性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古代书法是文本式的,注重阅读,因此强调点画和结体的表现。现代书法是图式的,注重观看,因此特别强调章法,强调形式构成。第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外力的推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书写工具和展示空间。受书写工具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点画到结体再到章法,点画因为与书写工具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受展示空间变化的推动,书法内部应变的次序为从章法到结体再到点画,章法因为与展示空间的关系最密切而变得最重要。

古代书法发展的外力影响主要来自书写工具,汉代蔡邕说:“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改进促进了字体书风的变化发展,从秦汉到今天,两千多年来,毛笔的性能已被充分开发,各种表现都趋于极致,当代书法家要想精微很难超越神龙《兰亭》,要想浑厚很难超越邓石如,要想跌宕很难超越米芾,要想雅致很难超越董其昌……无论想要追求什么,都会有一座高峰矗立在前,这意味着借助书写工具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的路已经走到头了。然而从展示空间来看,由于当代建筑式样和装潢风格的改变,今天书法的展示空间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大不相同,书法作品如果不在幅式、章法、结体、点画乃至装裱上做一番改变,就很难进入现代的展示空间,与其协调,并且相映成辉。而作品要与展示空间相结合,最重要的就是章法,就是形式构成。

先讲形式。在艺术上,人们一般都将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称为内容,而将表现情感的方法称为形式。具体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点画结体和章法三个层次,再具体来说,就是点画的粗细方圆、轻重快慢;结体的正侧大小、收放开合;章法的疏密虚实、离合断续等等,它们都是以对比关系的方式出现的,点画结体和章法所包含的各种对比关系很多,远不止这些,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概括为形和势两大类型。形即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等等;势即时间的运动和速度,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因此汉代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自然,自然既出,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他所说的自然,就是书法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包括我们所说的情感,他所说的阴阳就是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所说的形势就是对比关系的高度概括,书法艺术是通过各种形和势的变化来表现情感内容的。

再说构成。书法作品中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局部。点画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整体,同时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既是各种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既是作品中所有造型元素的组合,是个整体,同时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

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双重性格决定了双重的表现要求。当它们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完整、平衡和统一,要表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各种组合元素的处理要不完整、不平衡和不统一,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局部相组合,在组合中1+1>2,产生新的审美价值。

整体和局部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书法创作应当两者兼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不能二视而明”,人们常常会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比较来说,传统书法偏重于将每个层次都当作相对独立的整体,强调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结果使得宋代以后的形式研究越来越往精细方向发展,以楷书的点画形式来说,晋唐时代只有八种,欧阳询称为《八诀》,到元代陈绎曾的《翰林要诀》变为三十六种;就楷书的结体来说,唐代欧阳询有《三十六法》,明代李淳发展为《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到清代黄自元又进一步细化为九十二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就事论事,就点画论点画,就结体论结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得书法创作在技法表现上,一方面越来越细腻,另一方面却因为忽视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琐碎呆板,没有整体感,缺乏生气,走到极端,便堕落到馆阁体的魔障里去了。当代书法家看到这种毛病,认识到它的危险性,因此主张要在关注局部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这种局部与局部的组合,用一个现代的词来表示,那就是构成。构成就是组合,组合就是构成。 

总而言之,形式构成的创作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形式,任何情感都必须通过点画结体和章法中的各种对比关系来表现,因此特别强调对比关系,认为作品中对比关系越多,作品的内涵就越丰富,作品中对比关系的反差越大,作品的视觉效果就越强烈。二是构成,在兼顾点画结体和章法的局部之美的基础上,特别强调点画与点画、结体与结体、章法与展示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之美。努力把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把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把章法放在展示环境中去表现,让它们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组合中通过变形,表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

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

其实在创作上我是非常注重用笔和线质的,只是在表述时因为上面两个原因而讲得少了,以后我要注意,不要讲得太偏。说改就改,现在马上就纠正一下,讲讲我对用笔和线质的两点体会:第一,线质要好无非两个方面,一是粗细方圆,造型丰富,二是轻重快慢,节奏鲜明。而无论粗细方圆还是轻重快慢都是一种对比的存在,对比双方都不能单独产生意义,只有被纳入到一个系统之内,通过有机组合,建立起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相得益彰,显示出各自的美感,而这种系统的组合形式就是笔法。

笔法的要义是将点画的书写分成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让运笔走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在造型上产生粗细方圆的变化,通过轻重快慢,在节奏上产生抑扬起伏的变化,最后通过造型与节奏的组合,使点画成为一个整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点画有没有笔法意识,造型与节奏的表现是不是丰富而且细腻,这是写好点画的根本前提。第二,线质要好还必须避免偃卧,笔锋受压后打开,一进入行笔,就会偏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的一边,使笔肚接触纸面。笔按得越重,笔肚接触纸面越多,笔锋的偏侧就越大,这种偏侧便是偃卧。它使书写的沉着之力因为笔锋的偏侧而转移为与纸面平行的力量,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而且,笔肚擦过纸面,墨色扁薄飘浮,没有注入感。因此为了在中段行笔时避免偃卧,董其昌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之语”。意思是尽量提起笔,让笔尖在纸上行走,以此保证中锋,这是帖学的中段行笔方法。包世臣《艺舟双楫》说:“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着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纸上矣。石工镌字,画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验而实之,则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主张将笔管朝笔画运行的相反方向倾斜,抬起笔肚,让笔尖受压后强力反弹,紧紧咬住纸面逆行,保证写出苍茫浑厚的点画,这是碑学的中段行笔方法。

帖学和碑学的行笔方法不同,表现效果大相径庭,但是殊途同归,都避免了行笔过程中笔锋偃卧的毛病。帖学提笔运行的效果是清挺遒劲,适宜于写小字;碑学逆顶运行的效果是浑厚苍茫,适宜于写大字。理解和掌握这两种方法,创作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应变,点画的粗与细、快与慢,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轻松与沉郁的表现,全在于这两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这两种用笔方法太重要了,现在有许多人写字只求痛快,不讲笔法,起笔、行笔和收笔没有变化,点画苍白空洞,尤其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偃卧,运笔像拖地板一样,点画扁薄轻浮,这些运笔都被董其昌斥之为“信笔”。

我的创作方法

我就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它到底是出于脑还是出于心,你去分析分析看。我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前识意图与形式理念的统一。

所谓前识意图,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之前,对作品的一种意象性预构,它是不明确的,如老子说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精”,因此称为“前识”。而且作为一种意象,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冲动,因此称为意图。前识意图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生活状态等等,是作者生命的表现。

所谓形式理念,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高度概括以后,抽绎出来的最高原则。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点画结体的造型及其对比组合,具体来说,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用墨的枯湿浓淡等,这些对比组合变化无穷,其最高原则就是四个字“以他平他”,不断地以不同的造型元素与前面的造型元素相联接,让它们相反相成,相映成辉,组成和谐的整体关系并生生不息地展开下去,这是作品生命的表现。

前识意图是作者情绪在受到某种刺激之后引起的反应,不同刺激,不同反应,造成不同的前识意图。形式理念是“以他平他”,前面的点画写得粗了、细了,后面的点画就要写得细些、粗些......前面字写正了,后面字就写得斜些;右边字写大了,左边字就写得小些;前面一行右倾了,后面一行就往左斜一些。至于怎么粗怎么细,怎么正怎么斜,怎么大怎么小,会激发出作者在平时训练中所储备的各种技法规范,王羲之的,颜真卿的,苏黄米蔡的等等,全部变成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二是轮换做主的原则。在创作过程中,落笔的时候,线条是粗是细?是长是短?结体是方是圆?上下字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所有表现都以前识意图为主,由前识意图定下作品的风格基调。开了头以后,形式理念逐渐显现,影响越来越大,到一件作品快要完成的时候,怎么写已经完全被形式理念所规定了,前面疏了,后面必须要密一点;前面轻了,后面必须重一点……你别无选择,只能够跟着形式理念走。尤其是落款,写在什么地方,是穷款还是长款,你不要再顾及什么前识意图,必须老老实实地根据形式理念去“以他平他”,求得通篇关系的完整与和谐。这种轮换原则古人也讲过,但不明确。王铎说,一个字中,前面的笔画好写,最后一笔难写。为什么?就是因为前面几笔根据前识意图,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最后一笔要调整关系,必须符合“以他平他”的形式理念,落在什么地方,粗一点还是细一点,干一些还是湿一些,实际上都是被规定的,你要发现这种规定,并且把它表现出来,所以难写。书法创作的过程,前面以前识意图为主,后面以形式理念为主,这个道理与写文章一样。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未破题前,文章由我,既破题后,我由文章”。八股文讲起承转合,“起”就是破题,破题的时候,文章怎么写,以我为主,好比书法中的以前识意图为主。“起”了之后,破题了,观点亮出来了,后面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就由不得你了,你必须跟着文章本身的逻辑走,好比书法中跟着形式理念走。只有这样,书法创作才能将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生命融为一体,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又符合传统文化的精神。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这是一个关于离别的故事,而离别又和想念如影随形。如果看完这部片子你能想起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如果你会联系他或回去看一看,那便是我们制作这部影片最大的幸运。”
惊蛰时节,青年导演李亘接受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专访。3月11日,他担任编剧、导演的剧情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将于全国上映。在被问及电影主题时,李亘这样说道。他娓娓道来的语气和电影风格一样,安静且克制,温柔但又有撩拨心弦的力量。

《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讲述了交换留学生李小李(谢承泽饰)在日本东京偏僻的“渊野边”留学一年间的生活故事。呆板木讷的他不愿意让家人再操心,一心想要打工自食其力却屡屡碰壁。最终在老同学邱邱(邱天饰)的帮助下,他来到一家名叫南国亭的中华料理店担任店员。在这里,代理店长管唯(齐溪饰)像大姐姐一样收留照顾他,他也陪伴管唯完成手术;中日混血店员赵青木(牛超饰)视他为情敌,但在被遣返回国前也终于向他敞开心扉;后厨大师傅老万(陈永忠饰)和后厨小师傅宋哥(宋宁峰饰)开始都对他爱答不理,而在李小李和万师傅分享了照顾父亲的感受、撞见宋哥和管唯姐吵架等后,他们也成了彼此生活中难忘的相遇……

除了南国亭里的中国人,电影还刻画了同时打几份工、照顾年迈母亲的中年日本女性渡边,经营理发店、坦然优雅面对生死的日本老夫妇,以及和丈夫、女儿分居三国 “孤独但潇洒”的中国教师黎莉莉(张艾嘉饰)等。他们都在李小李的留学生活中出现,面临着共同话题——离别。

日本学校的一个完整学年伴随樱花季开始,然后在下一个春天来临时结束。很快,下一个春天到了,李小李的离别如期而至,渊野边的一切随着机场大巴逐渐被留在身后,而同在异乡漂泊的这群伙伴们也在各自的轨道上继续生活着。

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以导演李亘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并加以创作改编。2005年,他考入北京语言大学日语专业,2007年,大二下半学期的他得到了去樱美林大学交换留学一年的机会,便来到了渊野边。“作为一个新导演,你会反问自己,我要拍什么?我最大的底气在哪里?我觉得真情实感似乎是我能拼出来的一条路。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哪一段经历是你最有感而发的?我想应该就是在日本的那一年。”李亘说。

“留学前,印象里日本感觉很繁华,有霓虹灯和摩天轮,很像我们在动漫里看到的那样。我第一天到渊野边时已经是晚上了,也没有看到特别高的建筑,我想可能第二天天亮就好了。结果第二天看得更一览无余,真的挺偏僻的。”回忆起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李亘不禁笑了起来,“但渊野边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它不像新宿节奏那么快,路人都低着头行色匆匆,或者把自己藏在高高拉起的衣服里或雨伞下。渊野边不是这样的。”

李亘坦言,自己的留学生活没有太多炙热的或者让人撕心裂肺的经历,都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交流”。打工挣钱后,李亘经常会在下班后去附近的小超市逛逛再回家,那里有一位值夜班的老妈妈。有时候是一块小蛋糕,有时候是一些零食,从老妈妈手里接过塑料袋的时候,两人会简单问候一下。“就是类似这种特别细小的事情,每天路过那里灯总是亮着,你一进去她总在那里。每天去买点东西聊几句,会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你觉得没有那么孤单,而她也许也是这么想的也说不定。”李亘淡淡地说,好像在聊一位熟悉的老朋友。

2008年交换期满回国后,李亘继续着自己的生活:2009年本科毕业,201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他和大家一直保持着联系,也经常会回到渊野边,“就到一起在南国亭打工的朋友家里打地铺”。

“前几年可能单纯的出于念旧,但一年一年过去后,有些东西变得越来越深邃,你自己也不得而知。店里的人们也经常跟我说,当年我说会再回来,没有人相信,萍水相逢、迎来送往这么多人,谁还会联系谁?其实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坚持这么久。于是我非常笃定地想拍这几个人,我想去探寻。”

李亘第一次写这些人的故事大纲和分场是在2011年。2019年的9月底,李亘携团队再次回到渊野边的南国亭进行拍摄,而从2007年4月去留学算起,这中间好似经历了一场12年的轮回。这12年既是导演李亘自身表达欲的累积,更是他与“离别”这一主题的相遇过程。

在李亘看来,无论是身处异国他乡还是何等境遇,不论年龄、性别甚至国籍,我们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离别。离别是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一个东西,它时常会冒出来,有时候可能是你在等一场离别。但离别总是躲也躲不掉,大家又好像很难学会面对离别。“所以当我发现我们这几个人身上这一共同之处时,也就是离别这一主题找到我的时候。”

“2007年时,南国亭就已经是一个连锁品牌了,当时大概有三四家店,我在的那家是总店。当我2019年再回去的时候,当时的杨店长已经是拥有十四五家分店的杨社长了。除了每年元旦休息一天,南国亭风雨无阻从不闭店,但杨社长为了我这个店里的‘毕业生’,专门闭店了12天。这真的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说起赴日拍摄的经历,李亘仍十分感动。而更让他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是,日本方面的制片在选择卡拉OK、医院等取景地时,也都未经他告知就巧合地选到了当年故事真实发生的地点,曾经的相遇在离别12年后再次相遇。

但面对熟悉的场景和故事,李亘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新导演”定位,注意把握亲身经历与电影创作之间的平衡,提醒自己不能自我陶醉,保持克制。他也时刻谨记父亲李雪健给自己的无形的建议,“学艺术要先学做人”,“电影拍好了是大家捧你,拍失败了就是你导演的问题”。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大家想看的故事越来越多元,也有日本等很多国家的电影来丰富市场,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李亘说,“虽然《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是一部在日本拍摄的电影,但它聚焦的还是里面人物的状态,最重要的还是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所以,不论你是远在异国的留学生,是离家在外的打工人,还是站在某个离别的人生岔路口,希望这部影片会让你想起一段过往,然后在笑过哭过之后,迎接这个春天的美好相遇。@电影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打call]那么在此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大家未来四年将要走过的“路”吧~[爱你] 请锁定海南大学抖音直播间及海南大学官方微博,小朋友们可以提前关注哦~#人间
  • 今晚搞了“猪脚南瓜面、生鱼片时蔬沙拉佐泰式鲜柠酱”和“竹笋排骨酥汤”祭五脏庙拜台东三舅妈之赐,冷冻宅配了我爱吃的生鱼片来;解冻后直接切片,再配上色彩丰富的四色时
  • 喜欢你,会不自觉的想要与你分享喜怒哀乐,想起你,就像吃了一颗糖,你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心里…今天看了一段话是这样说:“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会期待所有的故事都与他
  • 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羽生选手了 希望接下来你也要一直幸福下去 还是很感谢你能坚持到现在 过去错过了你太多的高光时刻了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 我想看你做更让你开心的事7
  • 去年年底开始的安卓12的64位,让安装包体积又大了些许。接受了华丽的动画,高分辨率的交互界面,这点增长我是能接受的(不包含广告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那些都是关于信念,我经历了生活中黑暗的一面而生存下来了,我要享受美好的一面了! 我不要往回看!我的过去教了我
  • 要说很甜的瓜,是我在乌鲁木齐冰天雪地里买回来的哈密瓜,回到温暖屋里,吃的那个冰凉凉,透心甜,水果的甜,和饮料的甜不太一样,甜而不腻,意犹未尽[笑而不语][笑而不
  • 9.如果只做一个老虎头,那就用一个八寸的蛋糕盒子就行,用一个六寸蛋糕,操作方法就是虎头的操作方法,我过几天再出一款哈,别着急~~~ 最后,从网上看到的:摸摸虎
  • #每天的一点一滴[超话]##仙剑奇侠传# 长大了觉得整个仙剑一是群像成长的故事,他们都在爱里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李逍遥本来只是个小混混,他在追逐灵儿的过程中成了一
  • 说白了就是,跑去长安做官,看尽世间繁华,整了个长恨歌那样的千古绝唱,却没能厅级干部退休,只得20年后告老还乡,在洛阳潜心修佛刻石碑。语话时阇黎不闻。
  • 女子:蛙肉生吃口感最佳,尤其让蛙亲眼看着自己的身体被人类吃掉,这种感觉很让人兴奋...有一种人类凌驾在万物之上的感觉。​蛙:下辈子变成猛兽,我要啃得你尸骨不存.
  • #王丽坤[超话]#对你心动,不止一次[害羞]希望你今年永远开开心心[抱抱]平安喜乐今年的你也要万丈光芒哦,当我心里的白月光[抱抱]你是月亮会发光,而我们要成为那
  • 送它走的那天,领养叔叔和一个阿姨一起来,肉肉看见不认识的人躲了起来,我去叫它,它就出来了。肉肉很不喜欢来阳台,因为它第一天到家我就把它放在阳台的,虽然全封窗,可
  • 看了评论看了知乎看了豆瓣,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当时觉得好后悔,明明都在心里想好了要给你剪好多好多的视频,还没开始你怎么就走了呢,就…算了不予评论吧,相信并且理
  • 村民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他们对邪教组织的认识,了解了辨别邪教的方法,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看来应该改一改,给她正向的引导或许有效。
  • 最近的草莓真的巨巨巨好吃天气好起来 宝宝的湿疹全好了越来越可爱了老公拨款 买个新钱包我很爱我老公 我儿子比我更爱!眼里全是他 总是一直看着他笑 伸手要抱抱 哈哈
  • 我一直在等,我在等,等我找到一份工作,我就可以回复他我为什么自闭了,我也可以回复他迟到的过年好,我也可以回复别人,还有很多“可以”。我装不在的时候,装没听见的时
  • 幸福其实也很简单对吧![心]妈妈,我想你,我爱你❤️
  • #大明宫##鲸探##数字藏品# 当世遗遇到虚拟,当传统遇到新潮,当文创遇到科技,将再次突破界限,探索传统文化与新式元素的新可能,准备好唤醒你优秀传统文化DNA了
  • 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心灵。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