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推广高西沟村生态振兴经验——秃山沟成陕北小江南】不久前,陕西省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明确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广米脂县高西沟村生态样板,每年打造生态振兴示范村20个。

高西沟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90%以上耕地坡度都在20度左右。曾经,这里“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数十年来,高西沟村艰苦探索出了一条黄河中上游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成为陕北“小江南”。

从“三三制”到“三二一”

“20世纪50年代,搞水土保持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高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常静讲述起60年来高西沟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史。

高西沟村有山峁40座、沟岔21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一首民谣,唱出老百姓的艰辛。为改变“广种薄收、越刨越穷”的面貌,村民在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的带领下,开始探索治沟、治坡。

“先在沟里打坝拦泥拦水,但山洪一来冲毁了。冲毁了就再修,大伙儿总结教训,光治沟不治坡就是白干,又在山上修坡式梯田、打埝窝。但因山的坡度没有改变,经洪水冲刷后,多数梯田出现垮塌。”年近70岁的村民高锦仁回忆说。

“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高祖玉带领村民通过全面调查和摸索,明确了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的做法,即以治理坡面为主,修水平的台阶式梯田,同时在沟道节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这种方式形成的坝地,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有机物质,易形成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的高产农田。

从那时起,高西沟人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在无水的沟道打坝、修堰窝,在有水的沟道建池修渠、扩展水地,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宽幅梯田。

到20世纪70年代,高西沟全村85%的山沟得到治理,打了121座淤地坝,修了7个蓄水池,建起了2座水库,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高祖玉又带领大伙儿将前些年开垦的低产远坡地种上林、草,规划发展林牧业。经过20余年探索实践,高西沟人在生产中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即全村三分之一土地种植粮食,三分之一植树造林,三分之一种草养畜,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格局,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治山治沟、封山禁牧、综合治理,将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如今“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

进入新世纪后,高西沟村与时俱进,形成了林、牧、农“三二一”新的生态产业结构,即3份林地、2份草地、1份田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2021年,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0%,治理程度达78%,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路。

种下幸福果

“坐拥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咱这地最适合栽苹果树,你看这山下就是千亩经济林。”1981年进入村党支部工作的姜良彪指着山下的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园,说起高西沟的产业发展史。

姜良彪说,高西沟村始终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环境良好但农田分散,村民增收能力不同。苹果比粮食的经济价值高,兼具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村领导班子因地制宜把果树栽植作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2006年,我听说延安洛川的苹果种得好,村民年收入上万元,就想着学学种苹果,咱也当当万元户。”姜良彪说,他邀请洛川县的农技师来到村里。经过考察,发现高西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且利于排水,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苹果。

不但培育了高西沟山地苹果品牌,高西沟村还尝试栽植其他水果及经济作物,逐步发展到兴建果园、苹果采摘、梯田观光等乡村旅游产业。

今年年初,村民姜良文荣获高西沟村2021年度“最佳果农奖”。他和妻子栽植了17亩苹果树,去年年底苹果销售一空,收入6万元。

截至目前,高西沟村已形成包括200亩经济林、水库、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10余处景点在内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共栽植山地苹果约1000亩,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0元,比全县平均数多出4378元。

叫响生态品牌

自由采摘苹果、大扁杏等水果,住土窑洞、吃农家饭体验黄土风情……高西沟村利用农田、林地、水库等生态资源兴办农家乐、民宿等,先后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荣誉,逐步叫响了生态品牌。

“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8万人次。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还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米脂县银州街道党工委委员、高西沟村专班负责人周文东说,去年,村内种的瓜果、杂粮及养的家禽等没出村便销售一空。高西沟村正探索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米脂县委提出全域复制推广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样板,首批29个村先行先试。据介绍,从2023年起,米脂县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研判确定一批村子进行集中打造,形成以马家沟、党坪、申家沟为代表的山地苹果、米脂小米特色产业示范村,形成以高西沟、柳家洼、贺家沟为代表的山水相连、景田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敕勒川焕发新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南北朝民歌所描述的地方,就位于如今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别称青城,是蒙古语“青色的城”的简称。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率先实施数字化生态修复技术,让敕勒川焕发了新颜。

百里生态长廊美不胜收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从包头沿京藏高速进入呼和浩特地界,你会立即被美丽的风景所包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敕勒川文化旅游区,2014年投入运营。这里背靠阴山,拥抱黄河,占地100多平方公里。初春时节,山上杏花遍地,山下绿草青青,远处碧波涟涟,一幅幅美景令人陶醉。景区循环播放的《敕勒歌》,带人走进历史的岁月。

为恢复《敕勒歌》描述的美景,当地群众积极响应退耕还草政策,恢复草原生态。

景区内的哈素海湿地,由黄河自然冲击形成,号称“大青山之肾”,这里蓄存的水源,改变了周边的生态。为了保护好这片湿地,周边群众种地不施化肥,养牛不留粪,实施严格的科学种养。

不仅是景区,呼和浩特市还对大青山整体进行了全面治理。

曾经由于管理不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无序开发问题突出,到处被挖得千疮百孔。从2015年起,呼和浩特市下决心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和恢复治理。当年,关停了6家矿山企业。2016年,把100余家矿山企业彻底关停。

车行至新城区哈拉更村哈拉更沟,还能看到当年采石场作业的痕迹,但新生植被已将山体覆盖,成群的飞鸟成了这里的新主人。

随行的一位当地人,边指路边说:“以前这个季节,到处都是风沙肆虐,如今一切静悄悄的,仿佛能听得到植物生长的声音。”

行走在大青山前坡的生态路上,路边林木茂密。“这条路环绕青城市区,是我们依托大青山打造的百里生态长廊。”市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把大青山和市区连接起来,让市民们享受到生态变化带来的福利。”一到周末,生态路就成了欢乐的海洋,骑自行车的、踢球的……人们纷纷来这里休闲度假。

位于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让大青山的美丽风景触手可得。这条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认证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是国家体育总局在西北地区打造的示范工程。

“我们不仅要把大青山的生态治理好,还要坚持把‘绿色’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包钢介绍,“今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我们规划建设500个口袋公园,让城市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把更多生态福利送到百姓身边。”

2021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管控,完成沿黄生态长廊道建设26万亩,实施大小黑河、浑河、乌素图河等河道治理,大青山周边生态越来越好。继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呼和浩特在2021年又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万亩草原见证改造奇迹

距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铁站不到10公里,有一片占地约3万亩的草原,是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最近的草原。

10年前,这里是一片乱石滩,一些不法砂石贩子把这里挖得惨不忍睹。2011年,呼和浩特在规划大青山整体治理方案时,把这块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

如何在石头滩上种草?新城区政府谋划了一个长远发展方案,把大青山前坡规划为生态产业发展区域,请来蒙草生态研究院,为其孵化生态产业提供扶持。

选对种子,种对地方。一年大变化,三年彻底变了样。经过努力,石头上长出了60多种生命力顽强的牧草,创造了生态改造奇迹。

“称这里为‘最美草原’一点不为过。”蒙草生态研究院院长王召明介绍,“我们应用了不少新技术,把内蒙古最优质的种质资源都试种在这里,把这里变成了一个草原植物基因库。”

这里不仅有草原,还有花海。一到夏季,各种花卉争芳斗艳。“大自然赐给内蒙古的珍贵植物物种,我们得把它们保护起来,让草原儿女增进对草原的了解,激发他们对草原的热爱。”蒙草生态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当你漫步这片草原,会被许多没有见过的花儿迷住。我们每年都在更新这里的植物物种,很多是内蒙古草原上的自有品种,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色的鲜花是山丹丹花。”

优美的环境派上了用场。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主会场设在这里,全国最大的蒙古包会议中心也建到了这里。

盛夏时节,漫步于万亩草原,青山为幕,绿草为台,清澈的湖泊与洁白的蒙古包交相辉映,如诗如画的美景,就像一幅现代版的《敕勒歌》画卷。

2020年9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公布,内蒙古敕勒川草原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好生态带旺生态产业

万亩草原的成功改造,给呼和浩特市发展生态产业以信心。呼和浩特过去是著名的乳都,蒙牛、伊利等知名乳品企业都生长在这里,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的崛起让他们调整了发展战略。2021年,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种好“一棵草”、做强“一杯奶”、打造草原都市的发展理念。

距离敕勒川草原8公里处,有一个蒙草种业中心,这里是内蒙古草原生态修复的“智慧大脑”。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介绍说:“这里也是生态产业的孵化基地,我们内蒙古的草,不仅要优化内蒙古的生态,还要服务于全国的生态建设甚至全世界生态产业。”

这里有一个8000平方米的乡土物种种质资源库,收集储存种质资源4.8万份,标本12万份,土壤140万份。

这些种质资源成为提升内蒙古草原草种繁育、驯化水平的“宝库”。哪些种子最适合在哪种土壤生长,哪些种子生命力强,一目了然。

在种业中心门口,有一条由小草铺就的小路。“欢迎踩踏”四个字格外引人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不怕踩踏的草品种,叫走路草坪,我们还有不怕车碾压的停车场草、不怕寒冷的四季常青草,都受到市场欢迎。”

“买来的种子能种出一块草坪,种不出大草原。”王召明说,“我们不仅研发出了好种子,还研发出好的种植模式和数字管理平台,为保护内蒙古13.2亿亩草原提供了技术支撑。”

走进“小草数字指挥中心”,在大屏幕前随便点击内蒙古一个地方,会立即呈现出这个地方的生态数据,包括气候变化、土壤成分、植被情况、种植须知,应有尽有,还能给出修复方案。

“我们的生态数据精确到每0.5平方公里,为内蒙古的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给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数据在手,修复不愁。”工作人员介绍说,“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对大青山周边生态变化了如指掌。哪里的生态弱化了,我们就及时制定修复方案。”

近年来,内蒙古的重大生态修复项目也留下了蒙草生态研究院的身影——乌海矿区灭火工程、河套地区盐碱地治理、乌梁素海水污染治理、岱海水环境生态监测、扎赉诺尔百年露天矿生态修复、科尔沁草原沙漠化改良……

一棵小草能“走”多远?看,蒙草生态环境集团从呼和浩特起步,陆续在新疆、西藏、青海、陕西、云南等地开设研究院,2021年还应邀在阿联酋建立研究院,带着生态修复技术走出国门。(人民日报记者 丁志军)

【敕勒川焕发新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南北朝民歌所描述的地方,就位于如今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别称青城,是蒙古语“青色的城”的简称。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率先实施数字化生态修复技术,让敕勒川焕发了新颜。

百里生态长廊美不胜收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从包头沿京藏高速进入呼和浩特地界,你会立即被美丽的风景所包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敕勒川文化旅游区,2014年投入运营。这里背靠阴山,拥抱黄河,占地100多平方公里。初春时节,山上杏花遍地,山下绿草青青,远处碧波涟涟,一幅幅美景令人陶醉。景区循环播放的《敕勒歌》,带人走进历史的岁月。

为恢复《敕勒歌》描述的美景,当地群众积极响应退耕还草政策,恢复草原生态。

景区内的哈素海湿地,由黄河自然冲击形成,号称“大青山之肾”,这里蓄存的水源,改变了周边的生态。为了保护好这片湿地,周边群众种地不施化肥,养牛不留粪,实施严格的科学种养。

不仅是景区,呼和浩特市还对大青山整体进行了全面治理。

曾经由于管理不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无序开发问题突出,到处被挖得千疮百孔。从2015年起,呼和浩特市下决心对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和恢复治理。当年,关停了6家矿山企业。2016年,把100余家矿山企业彻底关停。

车行至新城区哈拉更村哈拉更沟,还能看到当年采石场作业的痕迹,但新生植被已将山体覆盖,成群的飞鸟成了这里的新主人。

随行的一位当地人,边指路边说:“以前这个季节,到处都是风沙肆虐,如今一切静悄悄的,仿佛能听得到植物生长的声音。”

行走在大青山前坡的生态路上,路边林木茂密。“这条路环绕青城市区,是我们依托大青山打造的百里生态长廊。”市林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把大青山和市区连接起来,让市民们享受到生态变化带来的福利。”一到周末,生态路就成了欢乐的海洋,骑自行车的、踢球的……人们纷纷来这里休闲度假。

位于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大青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让大青山的美丽风景触手可得。这条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认证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是国家体育总局在西北地区打造的示范工程。

“我们不仅要把大青山的生态治理好,还要坚持把‘绿色’融入社会发展全过程。”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包钢介绍,“今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我们规划建设500个口袋公园,让城市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把更多生态福利送到百姓身边。”

2021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管控,完成沿黄生态长廊道建设26万亩,实施大小黑河、浑河、乌素图河等河道治理,大青山周边生态越来越好。继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呼和浩特在2021年又获评“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万亩草原见证改造奇迹

距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铁站不到10公里,有一片占地约3万亩的草原,是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最近的草原。

10年前,这里是一片乱石滩,一些不法砂石贩子把这里挖得惨不忍睹。2011年,呼和浩特在规划大青山整体治理方案时,把这块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

如何在石头滩上种草?新城区政府谋划了一个长远发展方案,把大青山前坡规划为生态产业发展区域,请来蒙草生态研究院,为其孵化生态产业提供扶持。

选对种子,种对地方。一年大变化,三年彻底变了样。经过努力,石头上长出了60多种生命力顽强的牧草,创造了生态改造奇迹。

“称这里为‘最美草原’一点不为过。”蒙草生态研究院院长王召明介绍,“我们应用了不少新技术,把内蒙古最优质的种质资源都试种在这里,把这里变成了一个草原植物基因库。”

这里不仅有草原,还有花海。一到夏季,各种花卉争芳斗艳。“大自然赐给内蒙古的珍贵植物物种,我们得把它们保护起来,让草原儿女增进对草原的了解,激发他们对草原的热爱。”蒙草生态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当你漫步这片草原,会被许多没有见过的花儿迷住。我们每年都在更新这里的植物物种,很多是内蒙古草原上的自有品种,蓝色的串串是马鞭草、红色的鲜花是山丹丹花。”

优美的环境派上了用场。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的主会场设在这里,全国最大的蒙古包会议中心也建到了这里。

盛夏时节,漫步于万亩草原,青山为幕,绿草为台,清澈的湖泊与洁白的蒙古包交相辉映,如诗如画的美景,就像一幅现代版的《敕勒歌》画卷。

2020年9月,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公布,内蒙古敕勒川草原成为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

好生态带旺生态产业

万亩草原的成功改造,给呼和浩特市发展生态产业以信心。呼和浩特过去是著名的乳都,蒙牛、伊利等知名乳品企业都生长在这里,蒙草生态环境集团的崛起让他们调整了发展战略。2021年,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种好“一棵草”、做强“一杯奶”、打造草原都市的发展理念。

距离敕勒川草原8公里处,有一个蒙草种业中心,这里是内蒙古草原生态修复的“智慧大脑”。呼和浩特市市长贺海东介绍说:“这里也是生态产业的孵化基地,我们内蒙古的草,不仅要优化内蒙古的生态,还要服务于全国的生态建设甚至全世界生态产业。”

这里有一个8000平方米的乡土物种种质资源库,收集储存种质资源4.8万份,标本12万份,土壤140万份。

这些种质资源成为提升内蒙古草原草种繁育、驯化水平的“宝库”。哪些种子最适合在哪种土壤生长,哪些种子生命力强,一目了然。

在种业中心门口,有一条由小草铺就的小路。“欢迎踩踏”四个字格外引人注意。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不怕踩踏的草品种,叫走路草坪,我们还有不怕车碾压的停车场草、不怕寒冷的四季常青草,都受到市场欢迎。”

“买来的种子能种出一块草坪,种不出大草原。”王召明说,“我们不仅研发出了好种子,还研发出好的种植模式和数字管理平台,为保护内蒙古13.2亿亩草原提供了技术支撑。”

走进“小草数字指挥中心”,在大屏幕前随便点击内蒙古一个地方,会立即呈现出这个地方的生态数据,包括气候变化、土壤成分、植被情况、种植须知,应有尽有,还能给出修复方案。

“我们的生态数据精确到每0.5平方公里,为内蒙古的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给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数据在手,修复不愁。”工作人员介绍说,“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对大青山周边生态变化了如指掌。哪里的生态弱化了,我们就及时制定修复方案。”

近年来,内蒙古的重大生态修复项目也留下了蒙草生态研究院的身影——乌海矿区灭火工程、河套地区盐碱地治理、乌梁素海水污染治理、岱海水环境生态监测、扎赉诺尔百年露天矿生态修复、科尔沁草原沙漠化改良……

一棵小草能“走”多远?看,蒙草生态环境集团从呼和浩特起步,陆续在新疆、西藏、青海、陕西、云南等地开设研究院,2021年还应邀在阿联酋建立研究院,带着生态修复技术走出国门。(人民日报记者 丁志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以前曾会想:哪天自己不吃牛肉了多好,哪天突然喜欢写毛笔字了多好,哪天内心安定了多好……现在,这些好像一条条都实现了,人生多么美好,在天意和心意间,沉浮在娑婆世界
  • 毕竟,如果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大脑有不同的影响,那么大脑显示出特定的局部功能变化(例如,在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患者可能更有可能对针对这些相同区域的干预措施作
  •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的疲倦、抱怨,而停下脚步。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
  • 三位作者的信息注解,通过视听传递沟通交流,从空间(线条/几何)的疏离隔阂,到动作动机的自我证明。清晰——模糊、地下——地上、历史——现代的印象转变,在我心里,三
  • 从疫情风险来看,召陵区报告的这一例无症状感染者为省外输入病例,活动轨迹基本排查清楚,并及时进行了隔离管控,涉及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也同步转移至集中隔离点,
  • 截至21日24时,市区累计采集样本361648人,检测人数316930人,其中51例呈阳性。截至21日24时,市区累计采集样本361648人,检测人数31693
  • 星轨是你掌心的纹络,那永恒,而又逝于转瞬的花火。是故,你的前世,自是,星辰大海中的一-朵,极细腻婉约的浪波,而今生,就是那缕星光,穿过光年,染我眼眸,萦我七魄。
  • #诗歌[超话]##现代诗[超话]##现代诗歌[超话]##诗歌中国[超话]#《荷花落》不是因风而落的也无关岁月更不应谈起凋零一丝哀婉如风起风息它不过只如一瓢清水由
  • 守得住,慢慢的走,去尝试,去感知。守得住,慢慢的走,去尝试,去感知。
  • ​ ​​​​一起优秀一起正能量一起加油最好的我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家人、最好的善良的人一起好运来 往后一生 别放手就好 ​​真心希望有人觉得认识我是件幸福的
  • 通过以上三大特色,可以发现银欣SG16的安装灵活性,以及便利性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不过这还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通过机箱内各种间隙和孔位,我们至少还能往它里面
  • 你的一瞥一笑在我心头舞蹈,我全部的心跳都随你跳。你是我黯淡升华中一束光亮,你是你照亮了我黑暗的生命,你为我黑白的世界填满色彩,使我得到新生。
  • #虚空济[超话]#抛弃掉那些社会化的标签,给自己做一些定义,就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了。以上这些,只与自己有关,与别人无关,与社会化的任何标签都无关,与外表
  • 你仔细观察,无论男女都有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很优秀,但却不喜欢谈恋爱为何呢?而且,你迎合抠男被他夸赞也只是一时,等你哪天不想被他吸血的时候,他会对你做出很多没底
  • [爱你][爱你]谢谢我老大,每求必应,而且永远看到我的闪光点,鼓励认可助力我更好~2022年10月总结孙书专2022.11.5#易灸灸[超话]#这个世界上,很多
  • (视频是科比解释为何跟腱断裂后要继续罚球)科比长达20年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无数的经典瞬间,但如果要找一个最让人感动的,我一定会选和勇士那场拼至跟腱断裂的比赛,这
  • ”来自印度的安娜表示,她对在广州塔举行的水果品鉴推介会感到非常新奇,“在广州地标的加持下,我们都想了解丹霞贡柑。”据刘海旺介绍,只有仁化县出品,经过丹霞贡柑品控
  • 10、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去吹吹风吧 能清醒的话 感冒也没关系11、我野蛮生长 没能成为自己的月亮 能遇见你 是银河慷慨赠我的糖 12、善良是很珍贵的,但
  • 出乎预料的是,所有人都讲起了夜校:选择了“头”的学员说,夜校是我人生第一次上学读书,意味着从头开始,开了好头;选择了“来”字的学员说,我即使总是读不会,我也坚持
  • 在夏天的时候家里打开冰箱能看到满满的冰淇淋真的超级幸福~这次我们上新了几款北海道原装进口的冰激凌,增加很多口味可以选择:有浓郁的牛奶口味、清甜的蜜瓜口味、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