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Say! JUMP##知念侑李#

场刊知念部分翻译

[掌宝爱心]
デビューする前、いつもとは違う顔ぶれの10人が
初めて集められた日のとこは、今も覚えているよ。
もし、Hey! Say! JUMPの映像を残すなら、
グループとして動き出したあの風景を刻んでおきたい。
我仍然记得,出道前,十张不同寻常的面孔第一次被聚集在一起的那一天。
如果,要保留一段Hey! Say! JUMP的影像的话,
我想要记录下我们开始作为一个团体演出时的那个场景。

[掌宝爱心]
自分の日常は、平凡だと思っているだよね。ただ、ライブのステージにいる時や、遠く離れた海外に僕を好きでいてくれる人がいると知った時は、自分の人生が特別に感じられる。
我觉得我的日常生活是平淡无奇的。 但是,当我站在Live的舞台上,或者当我知道在遥远的海外也有喜欢我的人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人生是很特别的。

[掌宝爱心]
映像は好き。色合いや光がきれいで、
全てのシーンが頭に残るような作品に惹かれてしまう。
我喜欢视频影像。 我会被那些
颜色和光线都很美,每个场景都能留在我脑海中的电影所吸引。

[掌宝爱心]
日常で聴いている音楽が、この先思い出として残っていく。
そう考えると、今、Hey! Say! JUMPの音楽が
みんなの日々に流れていて、どんな時も寄り添えていたらうれしいなと思う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音乐,会作为记忆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这么想着,如果现在Hey! Say! JUMP的音乐
能够融入你们的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能陪伴在你们身边的话,我会很开心。

[掌宝爱心]
一人一人に楽しいと思うことがあって、
その楽しいこと全てを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呼ぶんじゃないのかな。
僕にとっては、ジャンーズのアイドルであることが一番の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爱事情
那些让人喜爱的事情应该都叫做Entertainment吧。
对于我来说,成为JJ家的爱豆就是最大的Entertainment。
(你的热爱TT)

[掌宝爱心]
唯一、自信を持てるもの、好きなものと言えるのがダンス。
ダンスへの思いは昔から変わらないけど、今となっては一人で踊ることに興味がない。
グループで踊るという、もっと面白くていいものを知っちゃったから。
要说我唯一自信的,喜欢的就是舞蹈。
我对舞蹈的热爱到现在都没有变,但是我现在对一个人跳舞却没有兴趣。
这是因为,我发现在组合里跳舞,要更有意思的缘故。
(盼不到舞蹈的演出了TT)

[掌宝爱心]
Hey! Say! JUMPで活動することが一番大事だし、一番楽しい。
それ以外にやりたいことが見つからない。
以JUMP身份活动对我来说,最重要,也有最喜欢。
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其他想要做的事情。

[掌宝爱心]
ファンの方それぞれに、JUMPとの心地よい距離があると思うんだよね。僕たちは変わらず、自分たちの面白いと思うものを発信し続けるので、それぞれの距離感で自由に楽しんでほしいなって。ただライブは別。同じ場所に集まっちゃったんだから(笑)、距離は関係なく思い切りぶつかり合いましょう!ライブって、やっぱり僕にとって特別な場所、直接話したわけでなくても、お互いに名前を知らなくても、思いをぶつけ合えるってすごいよね。今回は歓声が聞けるかまだ状況はわからないけど、僕らはみんな喜んで声を出してくれる姿を想像しながら、ライブを作っているところ。映画をテーマにしたアルバム引っ提げたツアーなので、場面ごとに印象を変えられる魅せ方ができたらいいなと思っているよ。
我认为每个JUMP饭都和JUMP有属于自己的舒适距离。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传递我们认为的有趣的东西,我也希望饭们可以在自己舒适的距离,自由的享受这些。但是,LIVE是不同的。因为我们都在同一个地方呀(笑),这时候就放下距离,让我们尽情碰撞吧!LIVE,果然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即使我们没有直接对话,即使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但是却依然能够碰撞出火花,真的太厉害了。这次我不知道,是不是依旧听不到欢呼声,但是我们会想象着大家开心的欢呼而去做LIVE的。这次是以电影为主题开启的巡回,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享受这种根据不同场面变换不同印象的演出。

知念侑李,一个稳稳踩在粉丝泪腺上男子!!!!
弟弟你真的真的真的好棒!!!

【探访天津“地震大装置”】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踏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教师刘铭劼像往常一样,朝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举起手机,手指轻点后,画面定格。照片中,一幢约10层楼高、红灰相间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十分显眼,与不远处科技感十足的仿真中心遥相呼应。

这座巨型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亲眼看着地震大装置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内心非常激动。”刘铭劼是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他告诉记者,随着人防、规划、节能、竣工等验收工作陆续完成,地震大装置即将完成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地下“利器”

走进建设现场,只见起重机正将一些大型设备稳稳吊起,运至相应位置供工人们安装。

地上的繁忙是为了“地下工作”。

“地震大装置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刘铭劼踩了踩脚下,笑着说,“在整个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埋深达18米,20米长、16米宽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1/3的大小,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50吨。

“我们在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可以模拟横向、纵向的地震动,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刘铭劼说。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方的巨大空间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我们可以在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七层楼高的建筑物,比如住宅楼、医院和学校等,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刘铭劼说罢,指了指实验中心的另一侧,“那边的水下振动台台阵是这个装置的另一‘利器’。”

水下振动台台阵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还可以模拟河流、海流、海浪等涉水环境,能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海洋中的“超级工程”提供实验环境,助力工程建设。

精雕细琢

“地基不稳,实验不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纰漏,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实验的精准度。为实现“造地震”的设想,“打地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两个大型设备要在地下10多米的深基坑内安全、有效运转,光工艺设备埋件就多达7000余个,最大预埋件的单件重量超过10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预埋件设计精度达到±1毫米,获得的地震模拟试验数据才精确有效。”刘铭劼说,这好比让重量堪比“400头大象”的实验器物“震起来”,但运动的精度却要求是毫米级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为实现地下施工的精之又精,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进行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设备连续运转了60多个小时,近300人明确分工,项目成员轮岗值守,实时监测混凝土性能指标,严格控制温度影响。不仅如此,每寸施工材料都被“精雕细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试验承重和牢固等方式,确保地震大装置在高频抗震试验过程实现功能。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事务部成员杨政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团队已连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40余项,设施的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已进入国际同类装置领先行列。

“国外常见水下振动台台阵是圆形,防水效果更佳,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效果,我们将台阵设计为方形,这就对如何提升防水性能提出了挑战。”刘铭劼说。

从2017年着手研究,到2021年设计定型,项目团队与材料、力学、机械、流体等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和设备生产厂家团队进行了多轮论证,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分析方法,一遍遍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29岁的何金明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他对本刊记者说:“我以工地为家,到现在已住了近3年,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能如数家珍。每天一推开窗,就能看到项目的进展,像是在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张简易床、一个办公桌,是他屋内仅有的大件家具。“一到冬天,活动板房里的室温和屋外一样冷,电暖气是唯一的取暖依靠,偶尔遇上停电,只有蜷缩成一团再盖上好几层棉被才能睡着。到了夏天,屋里又像桑拿房,酷热难耐,大伙儿经常‘抢’唯一的淋浴喷头。”何金明说。

“但我们都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内心无比自豪、干劲十足。”何金明说,“地震大装置是一本土木工程的‘百科全书’。世界范围内可遵循的建设经验不多,很多难题是第一次面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一个个新问题,面对一个个新挑战。”

“为了将停留在纸面的科学设想落在实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将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反复演练,预判可能出现的隐患风险并做出有效化解。”何金明说。

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人造地震”?

刘铭劼的思绪回到2008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正是从那时起,天津大学的学者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人造地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而工程结构的失效和倒塌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搞清楚,楼房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抵御地震的破坏?”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燕翔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跨海超长桥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对抗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刘铭劼介绍,最初抗震研究主要通过震后观测开展——研究人员将观测仪器设置在震区的房屋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但实际发生的强地震相对较少,靠真实的地震来获取研究数据,不仅机会非常少而且周期长。

后来,国内外开始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真实境况,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对抗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因此,建设地震大装置的想法应运而生。团队的设想是: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从行不行到怎么行,从理论到实践,项目团队十年酝酿,经历了上百次论证,终于在2018年8月,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9年10月,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

“为了让项目建设精准完成,我们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甚至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与上一个阶段的规划环环相扣,我们力图完善每一处细节,按时完成每一项节点任务。”杨政龙说,各个部门都建立了清单和工作台账,将节点、任务、负责人、监督人、协调人等事项逐一精细化,“大大小小的清单、台账摞起来有半个人高”。

2022年8月,地震大装置即将迎来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用好是关键

2022年以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和四川阿坝州“6·10”马尔康地震牵动着项目团队的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地不少房屋建筑和桥梁隧道在地震中抗震性能良好,这显示出我国工程领域近年来抗震水平不断提升。”刘铭劼认为,如果建筑物不会在地震中被损毁,地震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出前人做不出的成果。地震大装置建成后,用得好才是关键。”他说,项目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在建成第一天就能立刻投入地震模拟实验。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不仅如此,年轻的团队还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世界地震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全社会普及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了对外开放端口,希望通过设施、数据、成果共享,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杨政龙说。

据介绍,现在已有上百家工程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关注着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进展,前来调研并提出合作设想。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用户库,希望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需求,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准备。

“我们‘制造’的‘地动山摇’,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平安美好。”刘铭劼说。
https://t.cn/A6SwCsyo

【探访天津“地震大装置”】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宋瑞 编辑陈融雪

踏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教师刘铭劼像往常一样,朝着不远处的建筑工地举起手机,手指轻点后,画面定格。照片中,一幢约10层楼高、红灰相间的巨型钢结构建筑十分显眼,与不远处科技感十足的仿真中心遥相呼应。

这座巨型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是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亲眼看着地震大装置从无到有,一点点成长起来,内心非常激动。”刘铭劼是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他告诉记者,随着人防、规划、节能、竣工等验收工作陆续完成,地震大装置即将完成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地下“利器”

走进建设现场,只见起重机正将一些大型设备稳稳吊起,运至相应位置供工人们安装。

地上的繁忙是为了“地下工作”。

“地震大装置的秘密就隐藏在这里。”刘铭劼踩了踩脚下,笑着说,“在整个设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位于地下的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埋深达18米,20米长、16米宽的台面相当于一个标准游泳池1/3的大小,载重能力最大可达1350吨。

“我们在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试验中,作动器可以模拟横向、纵向的地震动,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科研人员利用这些实测数据,可以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的抗震性能提升方法。”刘铭劼说。

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台面上方的巨大空间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我们可以在台面上1∶1等比例还原一栋七层楼高的建筑物,比如住宅楼、医院和学校等,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刘铭劼说罢,指了指实验中心的另一侧,“那边的水下振动台台阵是这个装置的另一‘利器’。”

水下振动台台阵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还可以模拟河流、海流、海浪等涉水环境,能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海洋中的“超级工程”提供实验环境,助力工程建设。

精雕细琢

“地基不稳,实验不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点小纰漏,都会极大地影响未来实验的精准度。为实现“造地震”的设想,“打地基”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两个大型设备要在地下10多米的深基坑内安全、有效运转,光工艺设备埋件就多达7000余个,最大预埋件的单件重量超过10吨。更重要的是,要保证预埋件设计精度达到±1毫米,获得的地震模拟试验数据才精确有效。”刘铭劼说,这好比让重量堪比“400头大象”的实验器物“震起来”,但运动的精度却要求是毫米级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介绍,为实现地下施工的精之又精,2万立方米的混凝土进行了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浇筑设备连续运转了60多个小时,近300人明确分工,项目成员轮岗值守,实时监测混凝土性能指标,严格控制温度影响。不仅如此,每寸施工材料都被“精雕细琢”,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试验承重和牢固等方式,确保地震大装置在高频抗震试验过程实现功能。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综合事务部成员杨政龙告诉本刊记者,该团队已连续攻克重大技术难题40余项,设施的技术指标和综合性能已进入国际同类装置领先行列。

“国外常见水下振动台台阵是圆形,防水效果更佳,但为了达到更好的地震模拟试验效果,我们将台阵设计为方形,这就对如何提升防水性能提出了挑战。”刘铭劼说。

从2017年着手研究,到2021年设计定型,项目团队与材料、力学、机械、流体等领域的校内外专家和设备生产厂家团队进行了多轮论证,尝试了几十种材料和分析方法,一遍遍将设计方案推倒重来,反复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6岁。

29岁的何金明从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参与到项目中。他对本刊记者说:“我以工地为家,到现在已住了近3年,工地的每个角落都能如数家珍。每天一推开窗,就能看到项目的进展,像是在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

一张简易床、一个办公桌,是他屋内仅有的大件家具。“一到冬天,活动板房里的室温和屋外一样冷,电暖气是唯一的取暖依靠,偶尔遇上停电,只有蜷缩成一团再盖上好几层棉被才能睡着。到了夏天,屋里又像桑拿房,酷热难耐,大伙儿经常‘抢’唯一的淋浴喷头。”何金明说。

“但我们都十分幸运,能够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内心无比自豪、干劲十足。”何金明说,“地震大装置是一本土木工程的‘百科全书’。世界范围内可遵循的建设经验不多,很多难题是第一次面对。每天的工作就是解决一个个新问题,面对一个个新挑战。”

“为了将停留在纸面的科学设想落在实处,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钉钉子的精神,将建设中的各个细节反复演练,预判可能出现的隐患风险并做出有效化解。”何金明说。

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要“人造地震”?

刘铭劼的思绪回到2008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正是从那时起,天津大学的学者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人造地震”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而工程结构的失效和倒塌是造成地震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我们想从科学的角度搞清楚,楼房在地震中的薄弱环节到底在哪里?怎样才能抵御地震的破坏?”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科学工艺部成员燕翔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型基础工程建设日益增多,高层超高层建筑、跨海超长桥隧、大型水利工程、大型能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对抗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据刘铭劼介绍,最初抗震研究主要通过震后观测开展——研究人员将观测仪器设置在震区的房屋结构上,等地震到来时观测记录房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但实际发生的强地震相对较少,靠真实的地震来获取研究数据,不仅机会非常少而且周期长。

后来,国内外开始建设地震模拟振动台,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实验功能单一,不能同时模拟地震与波浪、水流共同作用下的真实境况,无法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对抗震安全的迫切需求。

因此,建设地震大装置的想法应运而生。团队的设想是: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

从行不行到怎么行,从理论到实践,项目团队十年酝酿,经历了上百次论证,终于在2018年8月,世界最大的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19年10月,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

“为了让项目建设精准完成,我们专人专岗,各司其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甚至把日程安排具体到每一天。每个阶段的规划都与上一个阶段的规划环环相扣,我们力图完善每一处细节,按时完成每一项节点任务。”杨政龙说,各个部门都建立了清单和工作台账,将节点、任务、负责人、监督人、协调人等事项逐一精细化,“大大小小的清单、台账摞起来有半个人高”。

2022年8月,地震大装置即将迎来土建工程联合验收。

用好是关键

2022年以来,四川雅安“6·1”芦山地震和四川阿坝州“6·10”马尔康地震牵动着项目团队的心。

“从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地不少房屋建筑和桥梁隧道在地震中抗震性能良好,这显示出我国工程领域近年来抗震水平不断提升。”刘铭劼认为,如果建筑物不会在地震中被损毁,地震就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要做出前人做不出的成果。地震大装置建成后,用得好才是关键。”他说,项目团队最大的愿望是在建成第一天就能立刻投入地震模拟实验。

根据规划,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最真实的地震数据,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不仅如此,年轻的团队还希望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世界地震领域的科学家提供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为全社会普及防震减灾的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了对外开放端口,希望通过设施、数据、成果共享,吸引世界上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贡献。”杨政龙说。

据介绍,现在已有上百家工程设计院、施工单位和建筑公司关注着地震大装置的建设进展,前来调研并提出合作设想。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用户库,希望通过前期调研和沟通交流,了解现实需求,为后续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准备。

“我们‘制造’的‘地动山摇’,是为了让世界更加平安美好。”刘铭劼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然,产品质量也不一定只能减,不能增,对于已经磨损严重的兵器,铁匠也可以取其他钢材,把它们再重新打到一起,日久天长,反复折叠锻打,兵器上就可能呈现出弯曲回转的美
  • 百度网盘「文件清理」功能帮你轻松搞定1. 我们在百度网盘app首页点开【全部工具】2. 在【全部工具】页面内点击【文件清理】3. 这样就可以选择我们想要清理的重
  • 我心里得瑟的,对啊对啊,我有冰墩墩,小朋友都羡慕我有冰墩墩图二:因为疫情,常州那段时间菜市场封了,有个阿姨在小区门口卖草莓和小番茄,黄色的小可爱好qia 图三:
  • 当时下课前十几分钟她一直在给作文过关的同学讲作文,有的男生给老师了小零食(他们自愿的)然后听她讲,她当时挺高兴的,我说为啥他们给就是高高兴兴收下,我给她会不收,
  • #肖战顾魏##顾魏说谈恋爱呢有谈恋爱的谈法#给女生缝针,会亲手做个手套小鸡气球哄她[抓狂]女生担心父亲的时候,亲自陪伴去寻找[抓狂]女生肚子疼的时候,亲自去买卫
  • 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就逼自己一把,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种结果!“我家姐姐很好心地善良,教养从不是装出来的,努力了这么久,不发光便
  • 还好户外已满是春意,亲近和融入自然,放慢脚步,重新和自我连结起来,与世无争哪怕是一种假象,它也会把你带入更深层的自我疗愈之中。by:Hibatoallah Sa
  • 从前 不咋化妆,各种彩妆用两下 都过期了. 但 今年 读书很用力,讲真 黑眼圈巨重 皮肤状态挺不好,每天带妆才出门. 今儿下雨 回家照镜子,下眼皮妆花了.
  • 不管怎么吵,都不会分手!怎么做到的?
  • 乃女子加油赚钱[冰墩墩]奋斗之目标明确愿成富婆之愿望早日实现[打call][打call]#三月第一天##你好三月# 三月第一天有点水逆希望三月剩下的日子会l
  • 是啊 30岁就是来的这么猝不及防前段时间不知道谁起的头拉了个高三同学群 看了下大家的头像 当年青涩的少年有些已为人父母 回想学生时一起插科打诨的时光 似乎过去了
  • 看来汪小菲大S这两家的事情也牵扯出不少瓜,网友们也希望两边的人都不要再拿此事炒作了,毕竟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张兰话里藏刀为儿子出气,替汪小菲回击小S:没必要和
  • 11.我没你那么洒脱,爱或不爱都随口说。当你喝了酒认真和别人诉说着你特别喜欢的那个人那种无力,爱而不得的遗憾我真的没办法描述“过了这个红绿灯路口我要拐弯了”的意
  • 生活中偶有不悦,平复心情后,忽然觉得那些远不如自己重要,也就随他去吧。”希望我们都能像花,哪怕只是生长于角落,无人问津,也要在花期,绽放自己。
  • 本来最近视频平台的“缺钱潮”让很多项目都陷入了尴尬 平台把压力给到制片方,想要演员把片酬压下来;但演员却觉得自己是制片方给项目抬价的砝码,还没意识到行业
  • 】#深小图荐书# 【《枕草子》——与《源氏物语》并称平安时代文学双璧,影响日本文学千年,浸润出日本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川端康成的文学风格】入选2021#南书
  • 正月十四爷爷走了,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还是觉得挺突然,小时候爷爷还是挺疼我们的,每次从地里回来给我们总是能给我们带一些“新鲜玩意”过年给的压岁钱跟别人比还是比较
  • 追完了《华灯初上》第三季,没有完全的正义和公平,每个人都有想要保护的人和想要完成的事,人活一辈子都不容易,有想法就去争取、去努力、去实现,怀着美好的期待迎接每一
  • 每週都會在播完後傳感想給我,還買了所有的玩具,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井上「爸爸真的很帥。當自己成為父親時,也會希望成為像他一樣的父親」金子的英雄是小朋友們金子「每當
  • 茨威格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人如果能在年少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使命,那么接下来的人生就会投入全部的能量(时间+精力)用来做那么一件自己笃定的事,他一定会完成